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载重线公约(英文)

载重线公约(英文)

载重线公约(英文)
载重线公约(英文)

百科船舶载重线标志

【百科】船舶载重线标志 船舶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s )是指为标明船舶载重线位置,用以检查装载状 态使之不小于已核定的最小干舷,而按载重线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式样勘绘于船中 两舷的标志。船舶载重线标志包括:甲板线、载重线圈及各载重线。 船舶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s )是指为标明船舶载重线位置,用以检查装载状 态使之不小于已核定的最小干舷,而按载重线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式样勘绘于船中 两舷的标志。船舶载重线标志包括:甲板线、载重线圈及各载重线。为保证船舶航 行安全在船舷处勘划的船舶在不同海区和季节须相应使用的负载量标志。载重线标 志包括外径为300mm ,线宽为25mm 的一圆环,和与圆环相交长为 450mm ,宽为 25mm 的一条水平线,该水平线上边缘通过圆环中心。圆环中心位于船中,至甲板 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等于核定的夏季干舷。各载重线与一根位于圆环中心前方 540mm ,宽为25mm 的垂直线相垂直,分别以长为230mm ,宽为25mm 的水平线 所表示的通常有夏季、冬季、冬季北大西洋、热带、夏季淡水、热带淡水各载重线。 载重线的上缘就是船舶在该水域和该季节中所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的限定线。 图】4不装载木材甲板货船刨的 载重线标志包括:甲板线、载重线圆盘和与圆盘有关的各条载重线。图中的各条载 重线含义如下: 1、TF ( Tropical Fresh Water Load Line )表示热带淡水载重线,即船舶航行 于热带地区 淡水中总载重量不得超过此线。 载胚线标志仪诸线段 圣4W 瞩烁?

2、F ( Fresh Water Load Line )表示淡水载重线,即船舶在淡水中行驶时,总载重量不得超过此线。 3、T (Tropical Load Line )表示热带海水载重线,即船舶在热带地区航行时,总载重量不得超过此线。 4、S( Summer Load Line )表示夏季海水载重线,即船舶在夏季航行时,总载重量不得超过此线。 5 、w(Winter Load Line )表示冬季海水载重线,即船舶在冬季航行时,总载重量不得超过此线。 6、WNA(Winter North Atlantic Load Line )表示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指船长为100.5 米以下的船舶,在冬季月份航行经过北大西洋(北纬36 度以北)时,总载重量不得超过此线。 标有L 的为木材载重线。 我国船舶检验局对上述各条载重线,分别以汉语拼音首字母为符号。即以“RQ”、“ Q“ R” “ X” “ D” “ BD D弋替“ TF” “ F”“ T” “ S” “ W和 “ WNA。在租船业务中,期租船的租金习惯上按船舶的夏季载重线时的载重吨来计算。 载重线标志的作用确定船舶干舷、限制船舶的装载量、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储备浮力。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和经1988年议定书(精)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和经1988年议定书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 约八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和经1988年议定书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17条机舱开口 (1在“位置1”和“位置2”的机舱开口应有适当的构架和用足够强度的钢质舱棚有效地围闭,如果舱棚没有其它建筑物防护,其强度要作特殊考虑。上述舱棚的出入口,应装设符合第12条(1要求的门,如在“位置1”时,门槛应至少高出甲板600mm ,如在“位置2”时,应至少高出甲板380mm 。在上述舱棚中的其它开口,应设有相当的罩盖,永久附装在它的适当位置上。 (2在干舷甲板或上层建筑甲板露天部分的任何机炉舱顶棚、烟囱或机舱通风筒的围板,应合理地和切实可行地高出甲板。机炉舱顶棚开口,应装设钢质的或其它相当材料的坚固罩盖,永久附装在它们适当位置上,并能保证风雨密。 第18条干舷甲板和上层建筑甲板的各种开口 (1在“位置1”或“位置2”,或在非封闭上层建筑内的人孔或平的小舱口,应用能达到水密的坚固罩盖关闭。除使用间隔紧密的螺栓紧固者外,罩盖应永久地附装于开口处。 (2在干舷甲板上,除货舱口、机舱开口、人孔和平的小舱口以外的开口,应由封密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强度相当和风雨密的升降口来防护。在露天的上层建筑甲板或在干 舷甲板上的甲板室顶部,通往干舷甲板以下的处所或封密的上层建筑以内的处所的任何开口,应用坚固的甲板室或升降口来保护。在上述甲板室或升降口的门口,应装设符合第12条(1要求的门。

(3在“位置1”,升降口门口的门槛,在甲板以上的高度应至少为600mm ,在“位置2”,则应至少为380mm 。 第19条通风筒 (1在“位置1”或“位置2”,通往干舷甲板或封闭上层建筑甲板以下的处所的通风筒,应有钢质的或其它相当材料的围板,其结构应坚固,并且与甲板牢固地连接。如果任何通风筒的围板,高度超过900mm ,则必须有专门的支撑。 (2通过非封闭的上层建筑的通风筒,应在干舷甲板上有坚固结构的钢质的或其它相当材料的围板。 (3在“位置1”的通风筒,其围板高出甲板以上4.5m ,和在“位置2”的通风筒,其围板高出甲板以上2.3m ,除主管机关有特殊要求外,均不需装设封闭装置。 (4除本条(3规定的以外,通风筒的开口应具备有效的风雨密封闭设备。对长度不超过100m 船舶的封闭设备应永久地附装于通风筒上; 其它船舶,如不是这样装设的,它们应方便地贮存在指定附装的通风筒附近。在“位置1”的通风筒,甲板以上的围板高度,应至少为900mm ,在“位置2”的通风筒,甲板以上的围板高度,应至少为760mm 。 (5在露天部位,围板的高度可要求增加到主管机关认可的高度。 第20条空气管如压载水舱或其它水舱的空气管伸到干舷甲板或上层建筑甲板之上,其露出部分应结构坚固; 自甲板至水可能从管口进入下面的那一点高度在干舷甲板上应至少为760mm ,在上层建筑甲板上至少为450mm 。如果上述高度可能妨碍船上工作时,可同意用一个较小的高度,但需经主管机关认为该关闭装置和其它周围环境是可以用这一个较小高度。对空气管管口,应具有永久附装于管口的合适的关闭装置。 第21条货舱舷门和其它类似开口

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等内容

《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正文 为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有关海上运输船舶载重方面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定的国际公约。1930年7月5日在伦敦签订了第一个关于船舶载重线的国际公约,称为《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公约根据船舶应具有储备浮力的原则规定船舶的最小干舷应保证足够的稳性和避免因超载引起对船壳的过分压力。 1966年3月3日至4月5日,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现改称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国际船舶载重线大会,在修改《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中若干技术条款的基础上制定了《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公约由正文和 3个附则组成。正文规定了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免除证书的有效期限和签发证书的机关。附则一为“载重线核定规则”,按航区、季节和船舶类型,规定了勘划船舶载重线的技术规则,并依照船舶强度、结构、密性和稳性等规定了相应的标准。附则二为“地带、区域和季节期”,规定了各种载重线的适用航区和季节。附则三为“证书”,规定了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和船舶载重线免除证书的格式。公约自1968年 7月21日起生效。截至1984年8月31日,已有102个缔约国。中国于1973年10月5日接受公约,并宣布退出《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同时作出如下保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区域的划分,不受该公约附则二第49条和第50条有关规定的约束”。 海协分别于1971年、1975年和 1979年对公约作了3次修改。1971年对附则若干条文作了文字调整,使其意义更加明确;1975年将公约规定的明示接受程序改为默认接受程序;1979年修改了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季节热带区域。因接受修正案的国家数尚未达到缔约国数的三分之二,这些修正案均未生效。中国于1980年8月1日接受了这些修正案。1983年11月国际海事组织第十三届大会又修改了智利沿海热带区域和夏季区域,此修正案亦未生效。《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onnage Measurement of Ships,1969 《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onnage Measurement of Ships,1969),是1969年6月23日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在伦敦召开的国际船舶吨位丈量会议上制定的公约,1982年7月18日生效。 该公约共有正文22条和附则两个。正文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义务、定义、适用范围、除外、不可抗力、吨位的测定、证书的发给、对证书的承认、生效的条件、修正程序和退出公约等。附则1,为测定船舶总吨位和净吨位规则,具体规定了总吨位和净吨位的计算公式,净吨位的变更和容积的计算方法,附则2,为证书,具体规定了国际吨位证书(1969)的格式。 该公约目的是制定国际航行船舶统一的吨位丈量制度。对所用船舶吨位的名词作出明确规定,如“国际航行”是指由适用本公约的国家驶往该国以外的港口,或与此相反的航行。为此,凡由缔约政府对其国际关系负责的每一领土,或由联合国管理的每一领土,都被视为单独的国家;“总吨位”是指根据本公约各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净吨位”是指根据本公约各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有效容积;“新船”是指在本公约生效之日起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现有船舶”是指非新船;“长度”是指水线总长度的96%,该水线位于自龙骨上面量得的最小型深的85%处;或者是指该水线从艏柱前面量到上舵杆中心的长度,两者取其较大者,如船舶设计具有倾斜龙骨,作为测量本长度的水线应平行于设计水线。 中国于1980年4月8日交存加入书,1982年7月18日对中国生效。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

最新1988国际载重线公约汇总

1988国际载重线公约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和经1988年议定书修正 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中国网 | 时间: 2006-08-08 | 文章来源: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和经1988年 议定书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 经1988年议定书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附则Ⅰ载重线核定规则 第Ⅰ章总则 第Ⅱ章核定干舷的条件 第Ⅲ章干舷 第Ⅳ章船舶核定木材载重线的特殊要求 附则Ⅱ地带、区域和季节期 附则Ⅲ证书 国际载重线证书 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 本议定书各缔约国, 作为1966年4月5日订于伦敦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缔约国, 认识到上述公约对推进船舶和海上财产以及船上人命安全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亦认识到有进一步改善上述公约技术规则的需要, 还进一步认识到在上述公约需要引入检验和发证的规定以与其他国际文件相应规定互相协调, 考虑到满足这些需要的最好办法是缔结一项关于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议定书, 经协议如下: 第1条一般义务 (1)本议定书各缔约国承担义务实施本议定书及其附则的各项规定,该附则构成本议定书的组成部分。凡引用本议定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其附则。 (2)本议定书各缔约国之间对《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以下称公约)的规定应按本议定书列出的修改和增加执行,但第29条除外。 (3)对于悬挂不是公约和本议定书缔约国旗帜的船舶,本议定书各缔约国应适用公约和本议定书的要求,保证不给予这些船舶优惠待遇。 第2条现有证书 (1)尽管本议定书有任何其他规定,本议定书对某国政府生效时悬挂该国旗帜船舶的任何现行国际载重线证书在其失效期前继续有效。 (2)本议定书的缔约国不得按1966年4月5日通过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规定颁发证书。 第3条资料交流 本议定书各缔约国承担义务向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本组织”)秘书长通报并交存: (a)已颁布的有关本议定书范围内各种事项的法律、法令、命令、规章和其他文件的文本; (b)经授权在载重线事项方面代表主管机关行事的被任命的验船师或被承认的机构名单及具体职责和授权他们代表的条件通知本组织以便分送各缔约国供其官员参考;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附件B修正案 1 附件B附则Ⅰ的现有文字由以下内容取代: “附则Ⅰ载重线核定规则 第Ⅰ章总则 本规则假定货物的性质和装载、压载等可以保证船舶有足够的稳性,并避免过度的结构应力。 本规则还假定,如果有关于稳性或分舱的国际要求,这些要求已得到遵守。 第1条船舶强度与完整稳性 (1) 主管机关应肯定,船舶在相应于核定干舷的吃水状态具有足够的总结构强度。 (2) 如果船舶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符合包括船级社在内的由主管机关根据第2-1条的规定认可的组织的要求或主管机关适用的国家标准,可认为其强度已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上述条款使用于本附则中涉及的、没有明文规定强度和构造标准的所有结构、设备和属具。 (3) 船舶应符合主管机关可接受的完整稳性标准。 第2条适用范围 (1) 机动船舶或港驳、运输驳船或其他无独立推进装置的船舶,应根据第1条至第40条的各项规定核定干舷。 (2) 运载木材甲板货的船舶,除第(1)款规定的干舷外,还应根据第41条至第45条的各项规定核定木材干舷。 (3) 设计带帆(不论是作为唯一的推进方式还是作为辅助的推进方式)的船舶和拖船都应根据第1条至第40条(含第40条)的各项规定核定干舷。按主管机关的决定可要求附加干舷。 (4) 木质或混合结构船舶,或经主管机关批准采用其他材料建造的船舶,或由于其结构特点而使应用本附则各项规定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船舶,应按主管机关的决定核定干舷。

(5) 第10条至第26条(含第26条)的各项规定适用于核定最小干舷的每艘船舶。对于所核定干舷大于最小干舷的船舶,如果主管机关对所具备的安全性条件满意,则这些要求可予放宽。 (6) 如果核定的夏季干舷增至使最终吃水不超过同一船舶相应于最小夏季干舷的吃水,且假想干舷甲板的位置在该船实际干舷甲板的至少一个标准上层建筑高度以下,则按照第12条、第14-1至第20条、第23条、第24条和第25条对实际干舷甲板适用的核定条件可与对上层建筑甲板的要求相同。 (7) 除非另有明文规定,本附则的各条适用于在2005年1月1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 (8) 对于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船舶,主管机关应确保由1988年国际检验和发证协调系统会议通过的经1988年议定书修订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适用的要求得到满足。 (9) 符合本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以MSC.97(73)号决议通过的《2000年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2000 HSC规则)并已按该规则检验和发证的高速船,应视为已符合本附则的要求。按2000 HSC规则签发的证书和许可应与按本附则签发的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并得到同等认可。 第2-1条对被认可组织的授权 本公约第13条和本附则第1(2)条中所述的组织,包括船级社,应遵守本组织以第A.739(18)号大会决议通过的导则,以及本组织以第A.789(18)号大会决议通过的细则。该导则和细则可由本组织予以修正,但修正案必须按照本议定书第Vⅰ条的规定通过、生效和发生效力。 第3条附则中所用术语的定义 (1) 长度 (a) 长度(L)应取为量自龙骨上边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边至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 (b) 对于无舵杆的船舶,长度(L)取为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 (c) 如果在最小型深85%处水线以上的首柱轮廓为凹入状,则总长的最前端和首柱前边应分别取自(在该水线以上的)首柱轮廓最后一点至该水线的垂直投影线(见图3.1)。 (d) 对于设计成有倾斜龙骨的船舶,计量本长度的水线应和最小型深Dmⅰn的85%处的设计水线平行,最小型深通过绘制一平行于船舶的龙骨线(包括呆木)并与干舷甲板的型舷弧线相切的直线来取得。最小型深为在切点处从龙骨板上边量至干舷甲板舷侧处横梁上边的竖直距离(见图3.2)。

船体修理技术要求 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

Q/CSG 船体修理技术要求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epairing for Hull —Draft and Load line marks (征求意见稿)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中远船务船舶修理技术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单元,是新编标准。 本标准以《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和1988年议定书及船级社规范对载重线标志的规定为基础,增加了吃水标志等内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汉元、徐和良。 本标准于2005年月日发布。

船体修理技术要求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船舶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的勘划偏差要求及其检验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质船舶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修理时的勘划、装焊和检验。 2 要求 2.1 一般要求 2.1.1 船舶吃水标志由线段、数字和字母组成。 2.1.2 船舶载重线标志由圆环及其水平线、线段、数字和字母符号组成。载重线标志及用于此标志的诸线段的内容包括甲板线、季节载重线线段等,圆环两侧的字母符号表示勘定干舷机构的简称。 2.1.3 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可用下述方法之一永久性地勘划在船舷中部两侧: a)标志用钢板制成实样焊接在船舷; b)堆焊标志的边线; c)将标志边线凿迹。 当船舷的颜色为暗色调时,标志应漆成白色或黄色;当船舷为浅色调时,应漆成黑色,以便标志能清晰可见。 2.1.4 对船舶首、中、尾吃水标志应按图纸准确勘划。 2.1.5 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应按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和1988年议定书的要求及船级社批准的图纸准确勘划。 2.2 吃水标志偏差 船舶吃水标志的偏差按表1。 表1 单位为毫米 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偏差按表2。 表2 单位为毫米 3 检验内容和方法 3.1 吃水标志和载重线标志的诸线段及字母符号勘划结束后,由船厂检验员用样板和直尺按相关图纸中的尺寸进行检测。 3.1.1 检测吃水标志诸线段、数字和字母规格的符合性和正确性。吃水标志的字母高度与上下间隔均为100mm,且每个数字的底缘装焊于该数字所指的水线位置,其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 3.1.2 检测载重线标志圆环直径及其水平线、诸线段的宽度和长度、甲板线位置、诸线段与甲板线的相对位置、各字母符号,以及环、线和字母符号规格的符合性和正确性,确认诸线段均按公约规定位于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 本议定书各缔约国,作为1966年4月5日订于伦敦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缔约国,认识到上述公约对推进船舶和海上财产以及船上人命安全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亦认识到有进一步改善上述公约技术规则的需要,还进一步认识到在上述公约需要引入检验和发证的规定以与其他国际文件相应规定互相协调,考虑到满足这些需要的最好办法是缔结一项关于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议定书,经协议如下: 第1条一般义务 (1)本议定书各缔约国承担义务实施本议定书及其附则的各项规定,该附则构成本议定书的组织部分。凡引用本议定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其附则。 (2)本议定书各缔约国之间对《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以下称公约)的规定应按本议定书列出的修改和增加执行,但第29条除外。 (3)对于悬挂不是公约和本议定书缔约国旗帜的船舶,本议定书各缔约国应适用公约和本议定书的要求,保证不给予这些船舶优惠待遇。 第2条现有证书 (1)尽管本议定书有任何其他规定,本议定书对某国政府生效时悬挂该国旗帜船舶的任何现行国际载重线证书在其失效期前继续有效。 (2)本议定书的缔约国不得按1966年4月5日通过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规定颁发证书。

第3条资料交流 本议定书各缔约国承担义务向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本组织”)秘书长通报并交存: (a)已颁布的有关本议定书范围内各种事项的法律、法令、命令、规章和其他文件的文本; (b)经授权在载重线事项方面代表主管机关行事的被任命的验船师或被承认的机构名单及具体职责和授权他们代表的条件通知本组织以便分送各缔约国供其官员参考; (c)足够份数的根据本议定书规定颁发的证书样本。 第4条签字、批准、接受、认可和加入 (1)本议定书自1989年3月1日起至1990年2月28日止在本组织总部开放供签字,此后继续开放供加入。按第3款规定,各国可按下列方式表达同意承担本议定书的义务: (a)签字而对批准、接受或核准无保留;或 (b)签字而有待批准、接受或核准,随后再予批准、接受或核准;或(c)加入。 (3)只有已对公约无保留签字,接受或加入的国家,才可对本议定书无保留签字、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 第5条生效 (1)本议定书在下列两个条件都满足之日起经过12个月之后生效:

载重线关于位置1和位置2的定义

第13条舱口、门口和通风筒的位置 就本规则而言,舱口、门口和通风筒的两种位置的定义如下: 位置1 —在露天的干舷甲板上和后升高甲板上,以及位于从首垂线起船长的四分之一以前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 位置2 —在位于从首垂线起船长的四分之一以后,且在干舷甲板以上至少一个标准上层建筑高度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在位于从首垂线起船长的四分之一以前,且在干舷甲板以上至少两个标准上层建筑高度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 Regulation 13 Position of hatchways, doorways and ventil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these regulations, two positions of hatchways, doorways and ventilators are defined as follows: Position 1 - Upon exposed freeboard and raised quarter decks, and upon exposed superstructure decks situated forward of a point located a quarter of the shipís length from the forward perpendicular. Position 2 - Upon exposed superstructure decks situated abaft a quarter of the shipís length from the forward perpendicular and located at least one standard height of superstructure above the freeboard deck. Upon exposed superstructure decks situated forward of a point located a quarter of the shipís length from the forward perpendicular and located at least two standard heights of superstructure above the freeboard deck. 摘自(关于《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1988年议定书附件B修正案)

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1966-4-5 0:0【大中小】【我要纠错】 发布日期:1966-4-5 各缔约国政府 鉴于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需要,愿意对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限额共同制订统一的原则和规则。 考虑到为此目的的最好方法是缔结一个公约。 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公约的一般义务 1.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中各项规定以及构成本公约组成部分的后附各项附则。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各项附则。 2.各缔约国政府应采取实施本公约所必需的一切措施。 第二条定义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在本公约内: 1.“规则”是指本公约所附的规则。 2.“主管机关”是指船旗国的政府。 3.“批准”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 4.“国际航行”是指由适用本公约的一国驶往该国以外港口或与此相反的海上航行。在这个意义上讲,由某一缔约国政府负责其国际关系的或联合国为其管理当局的每一领土,都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国家。 5.“渔船”是指用于捕捞鱼类、鲸鱼、海豹、海象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船舶。 6.“新船”是指在本公约对各缔约国政府生效之日或其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 7.“现有船舶”是指非新船的船舶。 8.“长度”是指量自龙骨上边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边至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 第三条一般规定 1.凡适用本公约的船舶,都不得在本公约生效之日以后开往海洋从事国际航行,除非已经按照本公约的规定检验和勘划标志,并备有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1966)或者如果合乎条件时,根据本公约各项规定,有“国际船舶载重线免除证书”者。

载重线

载重线 有关船舶载重线使用的几个问题 1 引言 勘绘载重线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保留浮力和船员在海上工作所需的安全平台高度。<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规定:“船舶两舷相应于该船所在的季节及其所在地带或区域的载重线,不论在船舶出海时、航行中或到达时,都不应被水浸没”。由于对公约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正确理解,在生产实践中不正确使用载重线,往往无意中造成船舶超载或少载,使船舶安全或经济效益受损害。所以,正确理解载重线公约的要求是合理使用载重线的关键。 2 有关载重线使用的几个疑难问题 2。1垮越不同载重线海区时载重线的使用问题 船舶在整个航程中往往经历若干个不同的载重线区域,必须保证在各个区域上都满足载重线的要求。所以,船舶在确定最大载重量时必须考虑航程的油水物料消耗,使船舶在航程的不同载重线区域中其相应于当时当地的载重线的上边缘不被水浸没。如果船舶驶往处于分界线上的港口,则该港口应认为处于驶来的区域中;如果船舶自处于分界线上的港口驶出,则该港口应认为处于驶往的区域中。 2。2 水密度不为标准值时载重线的使用问题 船舶勘绘的载重线是以标准海水和标准淡水的水密度为基准,若船舶航经水域的水密度不为标准值时,应考虑水密度变化的影响。载重线公约规定:“当船舶处于密度为1。000的淡水中时,其相应的载重线可以被浸没到国际载重线证书(1966)上指出的淡水宽限。若密度不是1。000时,此宽限应以1。025和实际密度的差数按比例决定”。所以船舶在半淡水中出现相应载重线被水浸没的情况时,船舶不一定超载。只要被水浸没的尺度不超过其相应的宽限,则船舶不超载。 2。3 船体有变形、横倾或纵倾时载重线的使用问题 某一排水量的船舶在不考虑船体变形并且处于正浮状态时,其相应的载重线不被水浸没,船舶不超载。但若存在拱垂变形或横倾或纵倾时,在相同的排水量下其一舷或两舷相应的载重线可能被水浸没,这种情况算不算超载或不适航呢?船舶载重线公约要求船舶在某时某地具有某一确定的最小储备浮力,当排水量一定时船舶储备浮力的大小与船体拱垂变形的程度和浮态有关。当船舶因变形、横倾或纵倾而使船舶相应的载重线被水浸没时,由于船舶损失了一定的储备浮力,其在当时具有的储备浮力小于公约要求的最小值,使船舶超载,属不适航。因此,不管船舶的排水量是多少,只要船舶在静态

经议定书修正的国际载重线公约

经1988年议定书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经1988年议定书修正的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各缔约国政府,鉴于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需要,愿意对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限额共同制订统一的原则和规则。考虑到为此目的的最好方法是缔结一个公约。 第1条公约的一般义务 (1)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中各项规定以及构成本公约组成部分的各项附则。凡引用本 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各项附则。 (2)各缔约国政府应采取实施本公约所必需的一切措施。 第2条定义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在本公约内: (1)“规则”是指本公约所附的规则; (2)“主管机关”是指船旗国的政府; (3)“批准”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 (4)“国际航行”是指由适用本公约的一国驶往该国以外港口或与此相反的海上航行。就此而言, 由某一缔约国政府负责其国际关系的或联合国为其管理局的每一领土,都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国家。 (5)“渔船”是指用于捕捞鱼类、鲸鱼、海豹、海象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船舶。 (6)“新船”是指在本公约对各缔约国政府生效之日或其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 (7)“现有船舶”是指非新船的船舶。 (8)“船长”是指量自龙肯上边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边至舵 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如在最小型深85%处水线以上的首柱外形为凹入的,则总长的最前端和首 柱前边都应在该水线以上的首柱外形最后一点垂直投影在该水线上的点量起。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 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 (9)“周年日期”是指有关证书满期日期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第3条一般规定 (1)凡适用本公约的船舶,都不得在本公约生效之日以后开往海洋从事国际航行,除非已经按照本 公约的规定检验和勘划标志,并备有国际载重线证书,或者如果合乎条件,根据本公约的规定,备 有“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 (2)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并不妨碍主管机关核定较之按照附则I确定的最小干舷为大的干舷。 第4条适用范围

载重线公约关于通风筒高度相关要求

第19条通风筒 (1)在位置1 或位置2,通往干舷甲板或封闭上层建筑甲板以下处所的通风筒,应有钢质的或其他相当材料的围板,其结构应坚固,并且与甲板牢固地连接。在位置1的通风筒,围板在甲板以上的高度应至少为900 mm,在位置2的通风筒,围板在甲板以上的高度应至少为760 mm。如果任何通风筒的围板高度超过900 mm,则必须有专门的支撑。(2)通过非封闭的上层建筑的通风筒,应在干舷甲板上有结构坚固的钢质的或其他相当材料的围板。 (3)在位置1的通风筒,其围板高出甲板以上4.5 m,和在位置2的通风筒,其围板高出甲板以上2.3 m,除主管机关有特殊要求外,均不需装设关闭装置。 (4)除上述(3)的规定以外,通风筒的开口应有钢质或其他相当材料的风雨密关闭设备。对长度不超过100 m的船舶,该关闭设备应永久性附装于通风筒上;其他船舶如未这样装设,则应贮存在指定的通风筒附近并便于取用。 (5)在露天部位,围板的高度可以增加到主管机关认可的高度。 Regulation 19 Ventilators (1) Ventilators in position 1 or 2 to spaces below freeboard deck or decks of enclosed superstructures shall have coamings of steel or other equivalent material, substantially constructed and efficiently connected to the deck. Ventilators in position 1 shall have coamings of a height of at least 900 mm above the deck; in position 2 the coamings shall be of a height at least 760 mm above the deck. Where the coaming of any ventilator exceeds 900 mm in height it shall be specially supported. (2) Ventilators passing through superstructures other than enclosed

载重线航区划分

载重线公约,将全世界的海域、以及与海相通而可供海船航行的水域划分为热带淡水(TF)、夏季淡水(F)、热带(T)、夏季(S)、冬季(W)、北大西洋冬季(WNA)六个海域。 夏季,是指出现蒲氏8级(34节)或8级以上的风力不超过10%的区域。 热带,是指出现蒲氏8级(34节)或8级以上的风力不超过1%,于10年中任何一单独日历月份内在5°平方区域内,热带风暴不得多于一次的区域。 北半球冬季季节地带和区域 1.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Ⅰ和地带Ⅱ (1)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Ⅰ位于从格陵兰西海岸沿西经50°子午线至北纬45°,然后沿北纬45°线至西经15°,复沿西经15°子午线至北纬60°,再沿北纬60°线至格林威治子午线,然后沿此子午线向北的这一地带以内。 季节期 冬季自10月16日至4月15日 夏季自4月16日至10月15日 (2)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Ⅱ位于从美国海岸沿西经68°30′的子午线至北纬40°,然后沿恒向线至北纬36°、西经73°一点,再沿北纬36°线至西经25°,然后沿恒向线至托里纳纳角这一地带以内。从这一地带内除去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Ⅰ和以斯卡格拉克海峡的斯卡宴角的纬度线为界的波罗的海。 季节期 冬季自11月1日至3月31日 夏季自4月1日至10月31日 2.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域 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域的界限是 从美国海岸沿西经68°30′子午线至北纬40°,再沿恒向线至西经61°子午线和加拿大海岸的最南交点,然后至加拿大和美国的东海岸。 季节期 于长度超过100米(328呎)船舶 冬季自12月16日至2月15日 夏季自2月16日至12月15日 于长度为100米(328呎)和100米以下的船舶 冬季自11月1日至3月31日 夏季自4月1日至10月31日 3.北太平洋冬季季节地带 北太平洋冬季季节地带的南界是 以苏联东海岸沿北纬50°线到库页岛西海岸,然后沿库页岛西海岸到库里温(Kurilion)的南端,再沿恒向线至日本北海道的稚内,再沿北海道的东海岸和南海岸到东经145°子午线,再沿东经145°子午线至北纬35°,再沿北纬35°线到西经150°,然后沿恒向线到阿拉斯加的达尔岛南端。 季节期 冬季自10月16日至4月15日 夏季自4月16日至10月15日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1966年4月5日签订) 各缔约国政府, 鉴于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需要,愿意对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限额共同制订统一的原则和规则。 考虑到为此目的的最好方法是缔结一个公约。 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公约的一般义务 一、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中各项规定以及构成本公约组成部分的后附各项附则。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各项附则。 二、各缔约国政府应采取实施本公约所必须的一切措施。 第二条定义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在本公约内: 一、“规则”是指本公约所附的规则。 二、“主管机关”是指船旗国的政府。 三、“批准”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 四、“国际航行”是指由适用本公约的一国驶往该国以外港口或与此相反的海上航行。在这个意义上讲,由某一缔约国政府负责其国际关系的或联合国为其管理当局的每一领土,都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国家。 五、“渔船”是指用于捕捞鱼类、鲸鱼、海豹、海象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船舶。 六、“新船”是指在本公约对各缔约国政府生效之日或其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 七、“现有船舶”是指非新船的船舶。 八、“长度”是指量自龙骨上边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边至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

第三条一般规定 一、凡适用本公约的船舶,都不得在本公约生效之日以后开往海洋从事国际航行,除非已经按照本公约的规定检验和勘划标志,并备有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1966),或者如果合乎条件时,根据本公约各项规定,有“国际船舶载重线免除证书”者。 二、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并不妨碍主管机关指定较之按照附则一核定的最小干舷为大的干舷。 第四条适用范围 一、本公约应适用于: (一)在各缔约国政府所属国家登记的船舶; (二)在本公约根据第三十二条扩大适用的领土内登记的船舶; (三)悬挂缔约国政府国旗但未登记的船舶。 二、本公约应适用于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 三、附则一的规定专门适用于新船。 四、现有船舶如不尽符合附则一的规定或其任何部分的要求时,应至少满足主管机关在本公约生效前对于国际航行船舶提出的那些较低的有关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要求这种船舶增加干舷。如要取得任何减小原定干舷的好处,现有船舶应符合本公约的全部要求。 五、附则二的规定适用本公约的新船和现有船舶。 第五条附外 一、本公约不适用于: (一)军舰; (二)长度小于24米(79英尺)的新船; (三)小于150总吨的现有船舶; (四)非营业游艇; (五)渔船。 二、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并不适用于专在下列水域航行的船舶: (一)北美洲诸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东到从罗歇尔角和安提科斯提岛的西点之间所画的一条恒向线,以及到安提科斯提岛北面沿西经63度子午线为止; (二)里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