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题(资环)

一、名词解释

1.养殖和增殖

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对水体中原有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保护,使其形成渔业产量。

2.仔鱼和稚鱼

仔鱼:指刚从卵膜孵出,卵黄囊较大,眼无色素,身体具鳍褶的鱼苗。

稚鱼:指鳍褶完全消失,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的鱼苗。

3.鱼苗和鱼种

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

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4.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

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5.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6.增养殖水域和水域环境

增养殖水域:指所有适宜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及洄游的水域。

水域环境:指水生经济动物生存所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7.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

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

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

8.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

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

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

9.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

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

10.水域生产力和水域鱼产力

水域生产力: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生物有机质的能力。

水域鱼产力:指自养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再转化到鱼类的生产能力,是水域内在的产鱼潜力,即水体在不投饵、不施肥,依靠天然饵料(初级或次级生产力),通过逐级营养层次的能量转化,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量。

11.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

水生生物资源:是指以水域、滩涂为主要栖息、生长、繁衍场所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

渔业资源:也称水产资源,指水域中具有经济、社会、美学价值,在现在或将来可以通过渔业得以利用的生物资源。

12.最大持续产量和最适渔获量

最大持续产量(MSY):指在不损害种群本身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可以持续获得的最高年产量。最适渔获量(OY):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的最合理的利用渔业生物资源的渔获量。

13.剩余渔获量和总允许渔获量

剩余渔获量:又称平衡渔获量,指在任一年中,从某一种群中捕出的种群数量等于其自然增长量,种群大小基本维持不变所捕出的种群数量。

总允许渔获量:指根据资源量水平所能承受的捕捞强度和渔获量而确定的总可捕量。

14.捕捞过度和渔业限制

捕捞过度:指当渔获努力量增加,但单位捕捞力的渔获量却下降,而平均渔获量也下降的现象。

渔业限制:指在某些特殊水域或特定时期禁止进行一切捕捞生产或某类渔具作业。

15.人工放流和人工鱼礁

人工放流:指以提高水域渔业资源量和改善水域渔业资源结构(区系改良)的目的,把人工培养的水产种苗投放到自然水域的活动。

人工鱼礁:指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诱集鱼类栖息或繁殖,在水中设置的固定设施。

16.原种和良种

原种: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的原始亲体。

良种:指生长快、品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适用于增养殖(栽培)生产的水产动植物种。

17.濒危种和渐危种

濒危种:指那些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

渐危种:指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所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它们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种类。

二、填空题

1.鱼类养殖按生产水域分池塘养殖、河道养殖、水库湖泊养殖、港塭养殖、浅海养殖和稻

田养殖等;按生产方式分粗养、半精养和精养。

2.鱼类的食性以成鱼期的饵料组成可分为植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以所食的饵料类型可

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和草食性,以摄取食物种类多少可分为狭食性和广食性,以摄食方式可分为滤食性和捕食性。

3.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其对食物的喜好性和易得性。依据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

择程度,可将食物划分为喜好食物、替代食物和强制性食物,而根据鱼类食物中各种饵料的实际比例(食谱),鱼类的食物可以分为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食物。鱼类的食性变化有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和昼夜变化。

4.鱼类的生长特性有遗传性、不确定性(延续性)、阶段性、周期性、群体性、雌雄相异

性、可变性、等速和异速性。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

5.鱼类的性别有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性腺性别)之分,目前鉴别鱼类的性别主要依靠生

理性别,通常又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两种类型。而鱼类的性征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两类,前者与繁殖活动有关如性腺、生殖导管、交配器、产卵管等,后者与繁殖活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