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实施步骤简介桥梁平面控制网是一种用于桥梁平面调整和监测的技术。
通过在桥梁表面布置一定数量和分布规律的控制点,并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为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确定监测目标和测点布设方案在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实施之前,需要确定监测的目标和测点布设方案。
首先需要明确需要监测的桥梁部位,如主梁、桥墩、支座等,然后根据桥梁的结构和形状确定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对桥梁各个关键部位的监测。
步骤二: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在开始实施桥梁平面控制网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平仪等。
这些仪器用于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信息,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步骤三:布设控制点和固定根据测点布设方案,开始布设控制点。
在桥梁表面按照一定的间距和分布规律,使用固定杆将控制点安装到桥梁上。
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控制点的水平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步骤四:进行控制点测量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开始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工作。
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每个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信息。
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以及控制点的稳定性,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五: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将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桥梁的位移、倾斜等信息。
根据处理结果,可以判断桥梁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步骤六:定期监测和维护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实施不是一次性工作,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
通过定期的测量工作,可以了解桥梁的变形情况,并及时调整和修复控制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桥梁的安全运行。
结论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监测目标和测点布设方案、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布设控制点和固定、进行控制点测量、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以及定期监测和维护等。
8 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1)桥址区水准基点的调查无论是公路桥、铁路桥或公路铁路两用桥,在测设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前,都必须收集两岸桥轴线附近国家水准点资料。
对城市桥还应收集有关的市政工程水准点资料;对铁路及公路铁路两用桥还应收集铁路线路勘测或已有铁路的水准点资料,包括其水准点的位置、编号、等级、采用的高程系统及其最近测量日期等。
在我国,规定统一采用黄海高程系统。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地区曾采用自己的高程系统,如长江流域曾采用吴淤高程系统,珠江流域曾采用珠江高程系统等。
因此在收集已有水准点资料时,应特别注意其高程系统及其与其他高程系统的关系。
在收集已有水准点资料时,桥轴线每岸应不少于2个己知水准点,以便在联测时或发现有较大出入时,有所选择。
(2)水准点的布设水准点的选点与埋设工作,一般都与平面控制网的选点与埋石工作同步进行,水准点应包括水准基点和工作点。
水准基点是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高程基准,因此,在选择水准点时应注意其隐蔽性、稳定性和方便性。
即水准基点应选择在不致被损坏的地方同时要特别避开地质不良、过往车辆影响和易受其他振动影响的地方。
此外还应注意其不受桥梁和线路施工的影响,又要考虑其便于施工应用。
在埋石时应尽量埋设在基岩上。
在覆盖层较浅时,可采用深挖基坑或用地质钻孔的方法使之埋设在基岩上;在覆盖层较深时,应尽量采用加设基桩(即开挖基坑后打入若干根大木桩的方法)以增加埋石的稳定性。
水准基点除了考虑其在桥梁施工期间使用之外,要尽可能做到在桥梁施工完毕交付运营后能长期用作桥梁沉降观测之用。
对于特大型桥梁每岸应选设不少于3个水准点当能埋设基岩水准点时,每岸也应不少于2个水准点;当引桥较长时,应不大于lkm设置1个水准点,并且在引桥端点附近应设有水准点。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单靠水准基点,是难以满足施工放样需要的,因此,在靠近桥墩附近再设置水准点,通常称为工作基点。
这些点一般不单独埋石,而是利用平面控制网的导线点或三角网点的标志作为水准点。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地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网地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地首级高程控制.当场区长、空阔于100 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浅谈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和测设作者:王永刚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26期[摘要]:桥梁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网,三角网可以用于测定桥轴线长度,并可以为交会墩台位置提供平面控制点。
本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浅谈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布置和测设的原则与技巧。
[关键词]:桥梁测量控制网布置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447 -011引言测设平面控制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高精度地定出墩、台中心的最或是值位置,一则确保钢梁正确地对位在墩、台的支座上;二则还要求各墩、台尽可能地减少偏心的影响,使传力处于最佳状态。
2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与测设2.1桥梁平面控制网累型在建立桥梁平面控制网时,既要考虑三角网本身的精度,又要考虑后继施工的需要,所以在布网之前应对桥梁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场地布置、桥址地形及周围的环境条件、测设精度要求等方面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在桥址地形图上拟定布网方案,再到现场按照以下基本要求选定点位。
2.1.1网型网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测得的桥轴线尺度精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并能利用这些三角点,已足够的精度用前方交会法为桥墩放样。
当主网的三角点数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要求能方便地增设插点,这一点在初拟网型时应有所考虑。
在满足精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网型应力求简单。
2.1.2基线三角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基线长度不宜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
一般应在两岸各设一条基线,以提高三角网的精度及增加检核条件。
基线如用钢尺直接丈量,应布设成整尺段的倍数为宜。
基线场地应选在土质坚硬、地势平坦的地段,以便测量。
2.1.3三角点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而且三角点要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要避免旁折光和地面折光的影响。
在河流两岸的桥轴线上,应各设一个三角点,三角点距桥台的设计位置以不宜太远,以能保证桥台的放样精度为准。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前提除了要有内业计算资料外,一个满足施工放样精度要求,控制点密度适当,图形结构良好的施工控制网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精度等级更直接影响桥墩放样点位的精度,从而更构成了桥梁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与布设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桥梁施工控制网显得极为重要。
对一般的中小桥梁可通过在导线点的基础上增设施工控制点,构成简单的四边形网,并加测四边形两对角线从而提高图形强度,再按一级三角网施测要求测量平差后即可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
对大型桥梁的控制网精度要求需要作具体分析。
图形结构宜简单,常见的有单三角锁、双四变形以及不规则的多个三角形构成的三角网(常用于互通式立交桥梁)。
下面就控制网具体精度的确定作一些分析。
桥梁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要求主要体现在相临桥墩的相对精度要求。
目前桥墩放样通常采用全站仪在施工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放出位置,规范要求的桥墩位置允许偏差值可作为桥梁控制网设计精度确定的基础。
在确定了桥梁控制网精度设计的基础数据后还应遵循另一原则:即应该使控制点位本身的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的误差,相对与施工防样时产生的误差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记,以便为以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这一原则,现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分析如下: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M1为控制点本身误差所引起的误差M2为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则根据误差的传播规律有:M = ±√(M12+M22)= ±M2 √(1+M12/M22) (1) 显然M1 < M2故M1 / M2< 1将(1)式的二项式展开为级数并略去高次项,有M = M2×(1 + M12 / (2×M22 ))(2) 若使(2)式中M12 /(2×M22)=0.1即使控制点本身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0%,则有M12 = 0.2×M22(3) 将(3) 式和(2)式联合解算,可求得M1 ≈0.4M (4)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控制点所引起的误差为总误差的0.4倍时它使放样点的总误差仅增加10%,这一影响可忽略不计。
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摘要:本文研究讨论研究一种适合于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高精度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的方法。
GP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此提供了可能,GPS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连续的三维测速、导航、定位与授时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等特点,足以满足大型桥梁控制网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GPS技术将会是一种适合于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高精度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的方法。
关键词: 控制网,GPS,精度估算,施工放样1 绪论1.1任务概述本桥梁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全长658米,墩上支座间中心距为1米,桥垮布置为8×80米=640米,桥梁总宽24米。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做好控制网的设计工作。
需要布设GPS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以及对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精度分析。
2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1GP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2.1.1GPS平面控制网精度及基本要求在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精度时,以往常采用以下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根据桥式及桥长(又称为跨越结构)的允许误差确定的施工独侧网的精度,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桥墩放样的容许误差来分析确定施工控制网的必要精度。
鉴于本桥为简支梁结构的大型桥梁,在确定施工控制网必要精度时,可以后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即按桥墩中心定位的容许误差进行分析: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桥梁墩台的中心位置、上部结构施工时的桥梁中心线位置要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放样确定,但由于放样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使得实际放样位置和设计位置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施工放样过程中,引起放样点位误差n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测量误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施工放样测量误差的影响。
两方面误差共同影响的结果如下:(2.1)由于工程上对放样桥墩位置的要求是:桥墩中心在桥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5mm,设=,所以控制网点的误差=10.608mm。
应布设二级GPS 网。
GPS平面控制网要求按《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JTJ/T066-98)中二级GPS控制网的技术指标进行布设。
浅谈利用GPS技术建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摘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探讨了桥梁施工中利用GPS技术建立桥梁平面控制网以及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GPS定位系统由GPS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若干个地面监控站组成的地面监控系统和以接收机为主体的用户定位设备三部分组成。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接收GPS卫星信号实现授时、导航和测地的高新技术,它具有全天候作业、观测操作简便、布点自由、观测与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提供三维坐标、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对经典测量工作而言,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1 差分GPS定位差分GPS定位也叫GPS相对定位,是目前GPS定位精度最高的一种定位方法。
相对定位是用两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并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基线向量。
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台接收机安置在若干条基线的端点,通过同步观测GPS卫星,从而可以确定多条基线向量。
按照接收机在定位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不同,可分为静态和动态相对定位。
在静态相对定位中,一般均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本观测量,载波相位可以是原始的非差相位观测值,也可以是在测站、卫星或历元之间组合的差分观测值。
2 基线的质量评价基线解算完成后,必须对基线的质量进行检查。
其检查的内容有:对于小于20km的短基线的模糊度是否解出、单位权中误差(RMS)、整周模糊度检验值(RATIO)、相对定位精度因子(RDOP)等,如果是对于GPS网的平差来说,还需要检查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和重复基线较差。
只有合格的基线才能使用,不合格的基线应对其结果进行残差分析,然后重新解算;对于重新解算仍然不合格的基线需重新进行测量。
(1)相位差分的残差曲线图:在观测时段内,好质量的各条相位差分的残差曲线应为一平稳的近似直线,其曲线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如果残差曲线波动幅度较大,说明某颗或几颗卫星的观测数据质量欠佳,或者是所选的参考星有问题。
浅谈如何建立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浅谈如何建立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摘要:本文从高程控制网的合适精度、起点数据、测量方案的选择与网形设计、选点与埋石、观测与数据处理等五个方面就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作了的扼要论述。
关键词: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网的精度测量方案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对于桥梁的设计施工到建成后的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是桥位勘测的骨架,骨架建立得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桥位后续勘测及设计和施工放样的质量,因此应当引起各方面给以足够的重视。
否则会引发难以收拾的不良后果,造成巨大损失。
下面就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建立几个主要方面作肤浅扼要论述。
(一)桥位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精度1、桥位平面控制网布测的精度,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是以桥轴线的控制桩间距离确定精度等级;按照《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以特殊要求的桥梁、隧道等提出精度要求。
目前长江上所建造的桥梁,在布测的桥位平面测量的精度已比《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精度提高了几倍,谈不上什么等级,有的建桥施工指挥部门和施工单位(包括施工监理)提出平面位置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m,这种要求与上述规范规定的精度指标相差甚远,是没有必要的、不合适的。
但考虑到施工放样(非构件放样)和将来的变形观测,适度提高精度是必要的,先进高精度测绘仪器的出现,提供了适度提高精度的有力条件。
因此,对桥轴线长超过1km 至6km 复杂大桥桥位平面控制网最弱相邻的相对点位中误差提高为±5mm~10mm,桥轴线相对中误差由《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1/12万和原《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1991 年版)规定的1/13 万提高到1/40 万~1/70万(桥轴线的控制间距离为1km~6km),实践证明,在1km~6km 的桥轴线长度范围左右,布测独立网是能达到上述精度指标的。
如果施工单位认为桥位平面控制网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m 是必须的,就应使用更高级的精密测量仪器和更严密的测量方法来实现,但是,如果是盲目追求过剩质量,则是不对的。
房建工程知识: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是国内超大型的工程类远程教育基地,凭借其多年辅导经验,聘请国内权威考试辅导专家,依托专业、庞大的教学服务团队,采用高清课件、移动课堂等先进教学方式,强力推出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安全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网上辅导课程,点击了解课程详情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1、大面积的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m的倍数。
(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的)、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图形(图1)。
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如何建立? -工程2019-01-01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如何建立?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1)、根据测绘院给出的几个桩点,对此点进行实测实量精度升级,当测设结果中误差小于1/15000时则可作为建立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依据。
(2)、桩点引测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主控制桩定位在距槽边1m位置做成高0.25m、0.6m*0.6m的四方砼桩台(同一方向的桩点尽量在一条线上),做在基坑护栏内可以防止碰撞和人为损坏;并向外延伸至围墙或临建根部做二次控制桩,桩点永久保护,外侧做1000mm见方的钢管防护,做法同基坑护栏,刷红白漆。
(3)、依据建筑红线及总平面图相配合,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其测设点为小圆点,红色三角为测设方向,为双向对称布置。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控制在±5″,边长相对误差控制在1/30000(mm)以内,《》()。
(4)、平面轴线控制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再由专职验线员复验,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公司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定并验线合格后,在控制网外轮廓边线上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作为控制轴线的依据。
(5)、根据测绘院给出点坐标,以部分楼的坐标点做为工程的测设起始点及始方向,其它点作为校核点。
采用建筑物二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5秒,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采用经纬仪,在实际定位测量过程中为达到技术,测角采用回测法,测距为单向测两次取平均值用木桩打入地面,在轴线位置钉小钉,用C20砼围护,并对其做好明显的防护与标识,以保证减少施工中对其影响,各边的控制桩均在一条直线上,距基槽边1.0米,以便随在定位过程中依据《测量规程》DBJ 01-21-95校核及其被破坏后可随时很快用经纬仪结合钢尺将其恢复。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的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开展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m的倍数。
(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开展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开展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的)、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
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桥梁是世界各国纵横发达的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安全性能是工程建设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
做好桥梁施工中的测量也是保证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桥梁建设施工中,做好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要想做好测量工作就需要建立严格完整的施工测量管理体制,保证施工测量控制网的统一且高精度,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
虽然目前我国施工测量还有不少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测量仪器的使用,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在测量工作中做到软硬件同步, 施工测量一定会越做越好。
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GPS平面控制网按C级的精度要求布设,最后将边长投影至海拔150OnI的高程平面。
开工前首先对施工区平面控制网起始坐标点采用全站仪按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开展复核。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导线网开展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样的质量和精度, 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水准路线确实定: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且距桥中心15m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标志桩并与复测加密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πι,以确保在开展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测设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精度的技术要求开展观测。
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应随施工进度的推进,开展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开展,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监理部确认。
高程作业在温度过高或折光影响较大时结束测量,往返观测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开展。
同时距离测量开展了气象改正,高差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地折光差的影响。
3施工图审核工程在开始放线施工之前,首先要与桥梁设计图纸一致, 认真的开展复核计算对工程施工图中给出的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需用附图和表格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于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纸的测量放样数据不一致,需把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经理部测量负责人,方便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处理。
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大量新型桥梁的出现,传统的施工测量技术已难以适应现代桥梁施工的要求,介绍了目前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施工控制网建立精度评定1引言目前,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三角网方法,另一种是利用GPS技术建立。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色,且都在许多大型工程得到成功的应用。
传统的三角网建网方法有许多优越性,如观测量直观可靠,数据处理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且严格,建网技术成熟且经验较多。
但该方法的劳动强度高,测量的周期相对较长。
利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控制点间通视的要求,以及降低观测中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坐标系统是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于近年来大量新型桥梁的出现,这些桥梁施工工艺复杂、跨度大、工期长,对施工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施工测量技术已难以适应现代桥梁施工的要求。
为此,施工测量应根据这些变化和特点,对施工测量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
2控制网建立2.1选点与埋石控制点的选点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工程的整体布局;②控制网的施测方法;③施工的工艺流程;④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⑤施工过程对测量控制点的影响;⑥施工放样的可行和方便。
由于施工控制网是为整个工程施工测量服务于施工控制网是为整个工程施工测量服务的。
因此,首级施工控制网应遍布整个施工区域,以保证各工程部位都有基本的施工控制点为放样服务,或者利用首级施工控制网点作进一步的控制网加密工作。
2.2建网方法的选择目前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三角网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GPS技术建立。
这两种方法在许多大型项目中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各有特色。
传统的三角网建网方法有许多优越性,如观测量直观可靠,数据处理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且严格,建网技术成熟且经验较多等。
但该方法作业速度慢、劳动强度高、测量的周期相对较长,其精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工作效率低就成为传统三角网的致命弱点,并且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都是长距离跨江或跨河,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
浅谈如何建立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摘要:本文从高程控制网的合适精度、起点数据、测量方案的选择与网形设计、选点与埋石、观测与数据处理等五个方面就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作了的扼要论述。
关键词: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网的精度测量方案桥梁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对于桥梁的设计施工到建成后的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是桥位勘测的骨架,骨架建立得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桥位后续勘测及设计和施工放样的质量,因此应当引起各方面给以足够的重视。
否则会引发难以收拾的不良后果,造成巨大损失。
下面就桥位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建立几个主要方面作肤浅扼要论述。
(一)桥位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精度1、桥位平面控制网布测的精度,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是以桥轴线的控制桩间距离确定精度等级;按照《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是以特殊要求的桥梁、隧道等提出精度要求。
目前长江上所建造的桥梁,在布测的桥位平面测量的精度已比《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精度提高了几倍,谈不上什么等级,有的建桥施工指挥部门和施工单位(包括施工监理)提出平面位置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m,这种要求与上述规范规定的精度指标相差甚远,是没有必要的、不合适的。
但考虑到施工放样(非构件放样)和将来的变形观测,适度提高精度是必要的,先进高精度测绘仪器的出现,提供了适度提高精度的有力条件。
因此,对桥轴线长超过1km 至6km 复杂大桥桥位平面控制网最弱相邻的相对点位中误差提高为±5mm~10mm,桥轴线相对中误差由《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1/12万和原《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1991 年版)规定的1/13 万提高到1/40 万~1/70万(桥轴线的控制间距离为1km~6km),实践证明,在1km~6km 的桥轴线长度范围左右,布测独立网是能达到上述精度指标的。
如果施工单位认为桥位平面控制网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m 是必须的,就应使用更高级的精密测量仪器和更严密的测量方法来实现,但是,如果是盲目追求过剩质量,则是不对的。
2、桥位高程控制网布测的精度。
按《公路勘测规范》规定2km 以上的特大桥梁应布测三等水准测量精度的高程控制网,并规定水准路线最大长度为50km,按照三等水准测量限差,采用1/2MW√L或2MW√L /4估算公式推算得路线最弱点相对高级起算点高程中误差为21.21mm。
这一规定比《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规定的精度提高了一个精度等级。
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精度合适,有的设计人员说,最好是不差,而有的施工人员要求相邻点间相对高程中误差为毫米级(5mm 以内)。
从上述计算最弱点高程中误差的公式不难看出,出现中误差的大小(当MW采用同一值时)与路线长短关系直接。
我们估算最弱点高程中误差是不超过±10mm,首先是缩短水准路线长度,如无法再缩短时,就要提高水准测量等级。
如要求最弱点高程中不超过±10mm,MW为6mm(三等水准限差),水准路线只能是11km。
如果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能放宽,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精度等级布测,若按二等水准要求布测,其水准路线长度可放至100km。
大跨度的跨江、河或海峡高程传递测量,各种影响精度的因素很复杂,尤其是折光的影响,因此,不能按MΔ√S来规定高差中数中误差的限差,可研究按2MΔ√S来作为限差较实际些。
我们不能不计时间、不计效益、不计需要与否,盲目追求过剩精度,有一定的精度储备就可以了。
(二)桥位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1、桥位平面控制网的起算数据,桥位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在(一)节中已提出网中相邻间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这就只能布测成以一个国家三角点或一个GPS控制点为坐标起算点,以该点和另一个国家三角点或GPS点的一条边的方位角为方位起算的不受国家三角网或GPS网控制约束的独立网,这样布测的目的,一是使桥位平控网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二是为了与1954 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西安坐标系发生联系。
为了桥路很好衔接,桥位平控网应联测三个以上国家高级三角网点或国家A、B、C级GPS网点。
联测的已知点中最好也都是接线公路勘测控制网联测的已知点。
当桥位平控点已布测,在进行路线控制台网布测时,应联测桥位平控点。
所联测的起算点基准点应基本相容,因此,在设计联测方案时,应考虑多联测几个点,以便有选取剔除的余地。
这里提出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①国家三角锁(网)分别建于20 世纪50年代初后期、中期和中后期经过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地物地貌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发生变化的地区,三角点的标志也将发生变化,而且不论是那个等级的三角点,当然变化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所以,凡是基准不相容的三角点不论其等级都可予以剔除。
②联已知点时,如既联测国家三角锁(网)点又同时联测国有A、B、C级GPS网点时,更要注意其基准的相容性,现已证实两者的尺度是不同的,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发现存在不能允许的影响时,不可强行平差导致网形产生明显的扭曲。
如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布测桥位平控网,其基线解算的起算数据,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平控网,应采用精密星历作为基线解算的起算值。
2、桥位高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桥位区的高程如不考虑接线也是属独立高程网,其起算点精度的高低无关紧要,而测定高程的各平控点间的相对高程精度,要求是很高的。
为此,要作跨河水准测量(跨河高程传递测量)。
将其纳入桥位高程网内,保证其相对精度较均匀的满足要求。
为桥路在高程上顺利衔接,要选择点位稳定(最好是真正的基岩水准点并经过检测或复测验证是稳定)的二等以上已知水准点作为起算点。
(三)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案的选择与网形设计20 世纪80年代以前,桥位平控网主要是采用经典传统的测量方案布设,光电测距仪问世后,则以边角同时直接测量的方案布设,进入90年代特别是到了90年代初中期,一般均采用先进高效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案布设。
但在90年代初期,也有个别单位和人对GPS定位抱着怀疑非科学的心态试图否定GPS定位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定位方案,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的GPS 定位测量成果表明了其先进、高质和高效,这才被普遍的接受。
无疑特大桥桥位平面控制网的布测应首选GPS定位测量的方案。
桥位平面控制网应以桥轴线为公共边向两侧各布设一个或两个连续大地四边形,并宜将两个或四个连续大地四边形看成一个大四边形再加两条对角线,以使网形结构更加坚强,精度更加均匀。
如考虑到两端引桥,可分别加布若干个后排点,这些点可以三角形或大地四形组成;若桥位通过中间有较大些岛屿需建造方位不完全一致的两座大桥,则中间陆岛部分可以大地四边形或中心多边形相联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桥位GPS网,具体的设计要求,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或规程进行。
在设计网形时,应尽量使长短边不要相差太悬殊,以利数据处理的便捷。
具体设计内容与要求在几个版本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规程和有关论文中都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了。
(四)高程控制网(包括跨河高程传递)测量方案与网形设计结构复杂的大桥特别是特大桥对高程测量的精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根据前面提到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0mm的精度指标,高程控制网应采用至少在目前精度上属最高的几何水准测量方案,而几何水准测量方案在陆地上和河(江、海、湖)的水面宽度不超过100米时,是完全可以一般方法进行观测,超过100米但不超过1000米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和倾斜螺旋法及经纬仪倾角法观测,超1000米时,要采用经纬仪倾角法或测距三角高程法。
另外,还有采连通管水准仪、激光水准仪以及静水面传递和GPS高程作跨河传递测量,但这些方法还缺少实践经验,有的也难以保证精度。
因此,都未列入规范作具体规定,但连通管水准仪、激光水准仪以及GPS高程作跨河水准测量应当作为发展方向提出来进行研究。
GPS高程作跨河高程传递,是个效率高、经费低且跨距可长可短的好方法,问题在于受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及电离层延迟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由GPS 测得的大地高拟合转换成正高或正常高,其精度满足不了特大侨设计,特别是满足不了施工对高程的精度要求。
尤其是已早发现各级已知水准点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升沉(沉是主要普遍的),当已知点高程不可靠,拟合出的正高或正常高当然也是不可靠的。
因此,特大桥高程控制网布测(包括跨河高程传递)至少是目前还不能采用GPS测得大地高以拟合转换为正高或正常高的方法来实现。
跨河高程传递,现在还是采用国家水准测量规范中规定的几种方法进行,较为妥当。
对于精度要求很高,水面跨距又大的高程传递,有下列六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和认真研究:①照准标志的形式和制作的设计与测试;②观测台位置的选择、观测台的形式高度;③观测季节与观测的气候条件;④适合的观测测回数、时段及其在24小时内的分配;⑤气象数据测定误差和代表性误差;⑥大气折光改正模型本身的模型误差;以上六个问题中1、4、5、6是很关键也是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宽水面气象数据测定的代表性问题和大气折光改正模型问题,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未能很好解决,望我国测绘工作者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研究时,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
(五)选点与埋石A、平面和高程控制点选定的主要原则:1、点位的选下既能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各项要求,又要尽可能满足常规测量的要求,即相邻点间应直接通视利于加密和放样;2、点位一定要选下在地层稳定,土质坚硬之处,点位绝对不能处在暗河、暗塘、软土(暗沼泽)、地下水位较高、流沙、孔洞、破碎带及各类地下管线和堆建仅数年或通行大车拖拉机以上车辆的江河的土堤上;3、点位应处在利于强制观测墩台和水准标的建造,但距沟、河、塘、道路5m 至30m~50m(指新埋的水准点距道路和铁路的距离)以及不应选定在易受水淹、潮湿和易发生滑坡、隆起等地面局部变形的地区和正在规划的建筑区内;4、水准点选定的位置除满足第2、3两条外,还要离开大桥施工区域500~1000m。
宜选定在机关、学校、公园内不受损坏之处,如设明暗标,则明标距暗标宜有2m左右的距离。
B、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埋石的要求:1、平面控制点的标石标志、造型规格、埋设基础深度以及埋设时间①由于特大复杂大桥对平面控制点的点位精度要求很高,所以,标石标志造型规格不是一般普通型的,其造型应是强制对中有基础底盘的梯形钢筋混凝土观测墩,墩顶面嵌入不被锈蚀的强制对中盘。
观测墩的规格应根据控制点所处的具体位置而定,不是千篇一律的。
其观测墩的高度,以安置仪器后能观测到江河的水面为原则。
②埋设基础深度也是要根据控制点所处的地质地层等条件来考虑基础的形式材料以及处理手段和基础应具备的深度。
③观测墩的建造应选在汛期前,最好是梅雨前建造完成,并使其通过雨季得到稳定,秋末初冬或初春观测,当然这是最低要求,切勿采取边选点、边建墩、边观测,这种三边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