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常用的五个虚词(以、而、之、其、于)以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把2.能以径寸之木,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用(在)3.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4.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5.以弱为强//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由、从二、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4.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如:1. 皆以美于徐公。
2.或以为死…3.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4.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1、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动词,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而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面山而居。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 学而不思则罔之一、作助词用。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她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就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马之千里者。
(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虚词“之”、“其”、“而”、“因”“以”知识整理虚词“之”、“其”、“而”、“因”“以”知识整理1、之①人称代词(作第一人称的要特别注意)例句:其孰能讥之乎?(之:我)②指示代词例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之属为之谋(之:这)之二虫又何知(之:这)③结构助词“的”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表示提宾例句:鸡豚狗彘之畜句读之不知何厌之有⑥定语后置标志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⑦音节助词(句末,衬音节)例句:填然鼓之怅恨久之顷之,烟炎张天⑧动词,表示“到,往”例句:项伯夜驰之沛公军2、其①人称代词(作第一人称的要特别注意)例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我)②人(物)称代词(作定语)例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曲中规③指示代词(译为“那”或“那些”)例句:其日牛马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④表示推测语气例句:其皆出于此乎⑤表示反问语气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⑥表示祈使语气例句:汝其勿悲!吾其还也3、而①表示并列例句:蟹六跪而二螯(可译为“和”“并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表示顺承(承接)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履至尊而制六合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表示因果,译为“因而”例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④表示修饰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弃甲曳兵而走吾尝跂而望矣⑤表示递进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表示转折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⑦表示假设例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⑧表示目的例句:争割地而赂秦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⑨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4、因①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例句:因求假暂归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②表示顺承,可译为“趁机”例句:因击沛公于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③介词,译为“凭借”例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人之力而敝之④介词,译为“沿袭”例句:蒙故业,因遗策⑤介词,译为“由,通过”例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⑥介词,译为“根据”例句:因材施教(根据)⑦介词,译为“因为”例句: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⑧名词,可译为“机会”例句:于今无会因⑨名词,可译为“原因”例句: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5、以① 介词,可译为“用,拿,把”例句:请以战喻树之以桑以六合为家②介词,可译为“按照”例句:斧斤以时入山林③介词,译为“凭借”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籍何以至此④介词,译为“因为”例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以故荆轲逐秦王⑤介词,译为“凭……身份”例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⑥介词,译为“在”例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⑦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句:作《师说》以贻之⑧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致”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⑨连词,表示并列例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⑩动词,可译为“率领”例句: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关于文言虚词“之”“而”、“以”、“其”的用法一、【之】(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熟记文言文虚词“之、其、以、于、而”顺口溜1、之字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其字顺口溜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3、以字顺口溜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之、以、于、为、其、则、乎](一)、【而】一、意义或用法: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④登轼而望之。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通“尔”,你,你的——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
——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
——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
(3)“既而”“俄而”“已而”: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风定天清。
(4)“而或”:有时。
——例:而或长烟一空。
9、表示因果关系,“因而”——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二、判断“而”的用法(写选项即可)A、表顺承,“然后”“就”;B、表转折,“然而”、“却”“可是”;C、表并列,“又”“并且”;D、表修饰,表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E、表递进,“而且”或不译;F、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4、与臣而将四矣()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6、长跪而谢之()7、则名微而众寡()8、挟天子而令诸侯()9、国险而民附()10、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2、可计日而待也()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4、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1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6、义不杀少而杀众()17、环而攻之而不胜()()18、委而去之()1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0、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2、蹴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23、仰而视之()24、再而衰,三而竭()25、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26、时时而间进()27、而山不加增()2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9、执策而临之()30、或置酒而招之()31、既醉而退()32、足肤皲裂而不知()33、久而乃和()34、潭西南而望()35、后天下之乐而乐()3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3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8、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而幽香()39、水落而石出者()暮而归()40、往来而不绝者()41、启窗而观()4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43、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44、太守归而宾客从()游人去而禽鸟乐()4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7、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48、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49、泉而茗者()50、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5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2、随波而逝()53、结友而别()54、妇拍而呜之()55、道渴而死()56、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57、后狼止而前狼又至()58、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5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60、拔山倒树而来()6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62、相委而去()63、暮而果大亡其财()64、马无故亡而入胡()65、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6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6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6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9、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0、其不善者而改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三、链接中考:1、“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中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任重而道远B. 濯清涟而不妖C. 吾恂恂而起D.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2、“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3、“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 云归而岩穴暝B. 佳木秀而繁阴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初中文言实词一本通第十二编虚词之、而、以、其、于、乃、且、则、焉、者、何、然文言虚词数量有限,但使用频率高.用法复杂,我们应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辨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用虚词有“之”“其”“以”“而”“于”“乃”“嘴”“财”“然”等。
1.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规律。
如“之”一般有三类用法:第一类做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多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事、物;第二类做助词,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的为结构助词“的”,格式为“主语+之+谓语”的则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格式为“宾语+之+谓语”的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格式为“中心语+之+定语”的则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的一般为音节助词;第三类作动词,一般后面带地点名词,意思是“到、去、往”2.根据上下文的语意理解虚词用法。
如“而”,做连词时,分析“而”前后连接的词语的关系即可。
“言和而色夷”中“言和”“色夷”意思是言辞温和,脸色平静,属并列关系;“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太阳出来,雾气散开则有先后关系,属承接关系:“潭西南而望”连接了状语“潭西南”和动词“望”,属修饰关系。
3.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断用法。
如“然”放在句首单用,一般表示转折,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放在形容词词尾,意思是“……的样子”,如“欣然起行”【字义例释】1.第三人称代词【例】明日徐公来。
熟视之,自以为不如,(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学指示代词,“这”“这件事”“这样”“那样”【例】属予作文以记之(九上《岳阳楼记》·范仲淹)3助词,相当于“的”【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八上《三峡》·那道元)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
(九上《醉翁亭记》·欧阳修)4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七下《陋室铭》·刘禹锡)5.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性,不译【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八上《富贵不能淫》·《孟子》)6.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学而时习之。
总结之而其何以于的文言虚词用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总结之而其何以于”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相信很多小伙伴一看到这些家伙就有点头疼,觉得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文言文里上蹿下跳,让人捉摸不透。
先来说说“之”吧,这可是个大忙人。
它一会儿在这里当助词,一会儿又在那里当代词。
有时候我都想对它说:“老兄,你能不能消停会儿!”比如“吾欲之南海”里的“之”就是去的意思;而“水陆草木之花”里的它,就是个单纯可爱的助词。
“而”呢,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它有时候表示并列,有时候表示转折,还有时候表示承接。
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变着法儿地给我们出难题。
“博学而笃志”里的“而”就是很乖巧地表示并列;但到了“人不知而不愠”这儿,它就开始调皮了,成了转折。
“其”这家伙更是神秘莫测!有时指他、它,有时又表示那个、那些,偶尔还当当语气词。
真让人感叹它的多才多艺。
“择其善者而从之”里的“其”就是指他们;“其真无马邪”里的它又摇身一变成了语气词。
“何以”呢,通常表示凭什么、怎么,听起来就有点傲娇。
比如有人问:“你咋这么厉害?”就可以回一句:“何以见得?”仿佛在说:“我就这么厉害,咋滴吧!”最后是“于”,它老是在描述时间、地点、对象上露脸。
“于我如浮云”,这里的“于”就是对于的意思。
学习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
有时候我们会被它们搞得晕头转向,但当我们突然领悟了某个用法时,那种成就感就像打了一场胜仗。
虽然它们很调皮,但正是它们的存在,让文言文变得丰富多彩。
所以啊,朋友们,别害怕这些小精灵。
只要我们多和它们打交道,多琢磨琢磨,慢慢地就能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当我们能熟练运用这些文言虚词时,就会感觉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鼓起勇气,继续在文言虚词的世界里愉快地探索吧!。
之、其、以、而的用法之(一)代词。
⑴第三人称,代他,她,它(们)。
①蜩与学鸠笑之。
(之:代鹏)②先妣抚之甚厚。
(之:代老妪)③成然之。
(之:它,指上文妻子的话。
)④它日汝当用之。
(之:代象笏)⑤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
)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⑦自其变者而观之 (之:代客观世界,或者不译.)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指代秦不恤民力最终灭亡这件事。
)⑩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之:指代刘兰芝与焦殉情而死这件事。
)⑾)君必灭之,不可失也已。
(它,指代越国)⑿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3) 覆杯水于坳堂之(的)上,则芥为之(它,指坳上之水)舟(14)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之:它,此处宾语提前,现代汉语语序为“莫夭瘀之”)⑵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⑶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之二虫又何知!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这。
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⑦之歌者,谁欤?(这)(二)动词相当于往,到......去。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义)。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然后之杭,之扬,之金陵。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
(向)(三)助词有多种情况。
(1)结构助词“的”。
①三五之夜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也可不译)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
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
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
例:何以战。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译为:根据,按照。
例:策之不以其道。
余船以次俱进。
⑤译为:因为。
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扶苏以数谏故。
臣是以无请也。
以其境过清。
徒以有先生也。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以告先帝之灵。
箪事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激怒其众。
②也可译为:以致。
例:以塞忠谏之路也。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作副词,表示时间,通“已”,译为: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
例:愚以为宫中之事皆以美于徐公。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为妙绝。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吴广以为然。
先帝不以臣卑鄙。
注:此处作实词
5、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徇蕲以东。
(以:表方位)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记忆顺口溜:“以”作介词多种义:“把、拿、用、因、按照、凭”,连词译为“来”、“以致”,动词译为“以/认为”,用做助词不用译,偶尔通假要分清。
三、“而”的用法: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修饰关系。
①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
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其主不能守。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而君逆寡人者。
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表示顺承(顺接、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接着,然后。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夺而杀尉。
长跪而谢之曰。
为坛而盟。
收而攻蕲。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与臣而将四矣。
挺剑而起。
③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例:黑质而白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溪深而鱼肥。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朝而往,暮而归。
临溪而渔。
计日而待也。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
例:既而儿醒,大啼。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还有假设和修饰;修饰译为“着”和“地”其它均有关联词。
四、“于”的用法: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时间、地点,译为:从,在。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
取之于蓝,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从先
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乃设九宾礼于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试用于昔日。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是于亮情好日密。
2、表示时间、地点,译为: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至于今日。
还于旧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给,和。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不拘于时,学于余。
(本义项指后一个“于”。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余修书一封于妻。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燕王欲结于君。
欲信大义于天下。
欲报之于陛下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表示被动,译为:被。
例:则人之食于虎也。
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表示比较,译为:比。
例: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便于记忆:卑(被)鄙(比)小人和从给栽倒(到)在找对象(向)上。
五、“其”的用法: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
译为:他,他们。
例:百姓多闻其贤。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
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以彰其咎。
卜者知其指意。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
译为:它,它们。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
译为:它的,它们的。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实味不同。
而其主不能守。
5、作指示代词,近指。
译为:这(种)。
例:专其利三世也。
以激怒其众。
6、作指示代词,近指。
译为:其中,其中的。
后面多接数词。
例:其一犬坐于前。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7、作指示代词,远指。
译为:那。
例:其中往来种作。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加强语气、委婉语气、商询、反问语气等。
译为:一定,恐怕,大概,难道。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记忆顺口溜:其字可代人和物,一般代指三人称,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表示加强译“一定”,婉询译为“恐怕”和“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