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长时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68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一、动物的生命周期1、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死亡。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2、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1)青蛙的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死亡或冬眠。
(2(3)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如:青蛙、蟾蜍、蝾螈等两栖类动物。
3、昆虫的生长发育:(1)家蚕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像家蚕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有蛹期。
这种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如:菜粉蝶、苍蝇、蚊子等,(2)蝗虫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
像蝗虫等昆虫,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不经过蛹,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成虫相似的幼虫。
这种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蟋蟀、蝼蛄、螳螂、蜻蜓等;4、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
5、动物的寿命(1)动物的寿命是指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时间。
(2)影响动物寿命的较大的因素有气侯、食物、敌害等。
(3)动物通过生殖的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二、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动物的生殖种类:(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2)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2、动物生殖的多样性(1)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的有鱼类、两栖类等;②体内受精的有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胚胎发育方式:①卵生的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体外,营养来源是卵中的卵黄。
②胎生的动物有哺乳类,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由母体通过胎盘供给。
③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但营养来源与母体无关,而是来自卵中的卵黄。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一、动物的生长时期1、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
2、两栖类(青蛙、蟾蜍、蝾螈)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
幼体用腮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
3、昆虫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1)完全变态:蛾、菜粉蝶、苍蝇、家蚕等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蚕)、蛹、成虫(蛾) 四个阶段,不仅幼虫和成虫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差别大,而且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蛹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蝉、蟋蟀、蝼蛄等。
蝗虫、蟋蟀、蝼蛄、臭虫、螳螂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4、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地延续。
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二、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动物的生殖一般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其中以有性生殖为主。
2、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而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在有性生殖中,按受精方式不同可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两类。
(1)体外受精:许多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在生殖季节,将精子和卵细胞直接排到水中,精子在水里活泼地游动,遇到卵细胞就与之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
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2)体内受精:陆生的动物,如许多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雌性动物的卵细胞成熟后不排出体外,而是通过交配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
3、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