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美学对审美无利害的批判
- 格式:pdf
- 大小:82.86 KB
- 文档页数:4
当代西方美学对审美无利害的批判刘艳梅
[摘要]/审美无利害0作为现代美学的奠基性概念,倍受尊崇也屡遭质疑。西方当代美学家舒斯特曼、伊格尔顿、福柯分别从各自的立场、观点出发,对/审美无利害0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批判。这为我们思考/审美无利害0以及美学学科的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当代西方美学;审美无利害;批判
中图分类号:B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9)06)0250)04
作者简介:刘艳梅(1975-),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6级文艺学博士。四川成都610064
/审美无利害0是现代美学的奠基性概念,也是现代美学与古代美学的分水岭。康德认为审美是所有愉快中唯一超功利的,并以此赋予审美以自律性。/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这个概念,否则我们无法理解现代美学理论。0[1](P117)作为美学学科知识合法性的依据,/审美无利害0受到历代美学家的关注:或在赞同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挥;或质疑其合法性和有效性;或采取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从学理的角度进行反思,,不同的阐释汇成/审美无利害0概念的问题史。本文主要探讨舒斯特曼、伊格尔顿、福柯等当代西方美学家对审美无利害的反思和批判。
一、舒斯特曼:以实用主义立场质疑/审美无利害0
舒斯特曼5实用美学6一书在对杜威实用主义美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挑战实用-审美的对立,企图将审美从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意识形态和文化经济赋予它的狭隘领域和角色中解放出来,处理当下活的美学问题。舒斯特曼将批判的重心集中在康德关于/审美无利害0的观念上。在舒斯特曼看来,审美无利害观念试图将审美、艺术从任何功能中纯净出来,把它的价值置于工具价值之外或之上。这种策略,为的是将审美从手段)目的理性中区分开来,让审美成为自由的代表,以保护人类的精神领域。但是,康德假定手段)目的的二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它僵硬和严格地将审美辩护为一种纯粹的内在价值而忽视了审美的工具价值。舒斯特曼因此主张更多地把事物联系起来,从整体、多元的角度,考察人的审美愉悦。
舒斯特曼详细研究了康德的审美判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审美无利害0提出质疑:
首先,舒斯特曼对静观的主体发出质问:谁负担得起无利害呢?谁可以不怕费时和费事去特别就事物的形式去细读它们,且忽视它们在满足一个人的要求和需要上的工具性?显然,只是那些拥有安逸、闲暇和财富去这样做的人,那些其根本需要得到满足的人)))一句话,在社会-经济上和文化上享有特权的人。由此,舒斯特曼认为,所谓审美无利害是一个区分性的概念,它将审美主体进行了阶级划分,并且肯定了其特权地位。因而,康德对审美判断的说明是/以特殊的文化训练和等级特权为条件0[2]的。
其次,舒斯特曼认为,康德为了替审美无利害观念的普遍有效性找到根基而最终求助于人的本性,但康德认为只有那种从认识能力生出,仅仅由形式满足而来的快感才是恰当的审美,源于感官愉快的自然满足,由于涉及利害和欲望而被排除在审美趣味之外。因而,审美判断在康德那里实际上成为一种超越自然领域之上的东西,其形而上学特点虽然使审美从其他领域中纯净出来,但却因此而割断了审美同丰富多彩的人性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
第三,审美无利害假定了审美/实践的对立,试图引导审美经验去增进合理性和精神性,这是一种审美的/空灵化0的做法。它建立在将手段和目的的功能区分看作二者之间根本对立的区分的误解之上。舒斯特曼举例说,绘画的颜色、线条不仅仅是实现审美欣赏的外在原因,它们是绘画构成整体所需要的部分。美的艺术从作为技艺的艺术中的分离,本身就犯了不断狭窄和不断排除的专门化错误,艺术从此远离多数人的审美经验,成为专业领域内的言说,/高高在上的无利害性的严厉姿态,反映出一种狭隘和专业化的哲学的保守主义,,,更危险的是,对无利害中立的盲目崇拜
掩盖了这样的事实: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有益于人的生活,而不是为它自己的原因而服务于纯粹的真理。0[2](P170)
第四,舒斯特曼重申审美和艺术并不具有普遍永恒的本质,只要做详细的社会-历史的调查研究,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是由社会和历史条件决定的文化产品。在雅典时代,艺术栖息于日常生活世界和功用之中,服务于一定的宗教、社会和政治目的,但这些并不剥夺希腊艺术的审美力量。德国古典美学阶段,为了更深刻的物质利益和隐蔽的社会利益,审美被改造为/无利害的0、/纯粹的0审美。审美通过与实际功用的分离,来确定和证明了自身的正当性。但是,绝对的独立往往又会走向孤立,艺术和审美退缩到美的艺术的领域,失去了生命力。进入后现代社会,审美无利害的观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审美突破了形式的阈限向所有生活领域突进,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舒斯特曼强调审美的社会-历史之维,关注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连续性,反对将审美无利害作为艺术合法性的根据。
第五,通过对拉谱音乐5侃侃爵士6的文本分析,舒斯特曼进而指出,审美判断并不像它被标准地认为的那样,是对形式的纯粹的、超越的和无利害的沉思,在审美的背后有着深层的权力关系, /它是深深地被社会-政治(种族)的偏见和利益所制约和支配的。0[2](P1299)黑人音乐之所以遭受排斥,不是因为缺乏审美优点,而是与种族歧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舒斯特曼倡导/身体美学0,拓展了传统美学的研究范围。他认为,/审美无利害0把审美愉快限制在理智性的愉快上,这种限制太过狭隘,无视身体经验在审美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其实,身体不仅是审美价值和审美创造的对象,还是愉快的场所和媒介,即使所谓纯粹思想的快乐,也受到身体条件的影响。身体的修炼和完善,能够使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加高雅,使我们的意识变得更加愉快和敏锐。因而,现代美学以/审美无利害0为准则,将身体从感知心灵中分割出去,无视人的感性认识对身体的依赖,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美学也从生活的艺术收缩为狭小、专门的大学学科。舒斯特曼极力反对以审美无利害为核心概念的现代美学将审美从实际生活中隔离出来,使之成为纯粹的精神游戏的做法,转而主张审美应该涉及具体生活,尤其应该包含鲜活的身体经验。
二、伊格尔顿:以审美意识形态批判/审美无利害0
与舒斯特曼对身体经验的重视相似,伊格尔顿在其著作中5审美意识形态6中,借鉴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回到审美本身思考美学问题,指出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语境和深层指向,以审美意识形态来批判/审美无利害0。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伊格尔顿指出/美学是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这个术语首先指的不是艺术,而是,,指与更加崇高的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0[3](P11)所谓/肉体话语0是指美学关注的是感性领域,/审美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首次冲动)))这种冲动是肉体对理论专制的长期而无言的反叛的结果。0[3](P14)伊格尔顿坦言5审美意识形态6意在为肉体主题进行辩护。他认为,只有从肉体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审美。审美与思想或概念不同,/既涉及理性又涉及现实0[3](P14),审美须向身体体验回归,进而打破了将审美视作纯精神性存在的看法。
伊格尔顿在5审美意识形态6一书的导言中开宗明义就指出:/在本书中,我试图通过美学这个中介范畴把肉体的观念与国家、阶级矛盾和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更为传统的政治主题重新联系起来。0/在写本书时,我确实想驳斥这样一些批评家,他们认为,美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任何联系都必定是令人厌恶、反感的或是让人无所适从的。,,正如我所希望证明的那样,从百分之百的历史意义上说,美学的确是个资产阶级的概念0。[3](P18)他以美学在德国的兴起源于对政治专制问题的回应为例,认为美学话语可解读为/专制主义统治内在的意识形态困境的预兆0,[3](P13)伊格尔顿认为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得以稳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理性原则镌刻在被统治者的身心之上,从而真正实现阶级主体的塑造。这种主体塑造方式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基于主体在审美状态中对权力本身的认同。
审美调和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以/和解之梦0介入了资产阶级主体的建构过程。资产阶级正是通过利用审美对人心的作用,诱使人们沉迷于审美自由的幻想之中,忘却反抗,自动服从资产阶级主体建构的需要。因而,审美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
所以,在伊格尔顿看来,虽然康德所建立的现代美学体系以审美/无利害0作为核心范畴,但是,从激进的政治观点来看,这种无利害的观念是含混的,它既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种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又通过强调自我决定的特征,为革命性地反对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提供了人类学基础。这样伊格尔顿就以身体话语为基础,努力挖掘和阐发了审美的意识形态内涵,并以此对/审美无利害0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