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473.52 KB
- 文档页数:19
龙源期刊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作者:胡勤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6期一、以语文核心素养支撑课程结构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要素。
新课标不是按照单一标准抽象的逻辑方式来定义核心素养,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宏观思维来确定的。
新课标采用了传统的融通法,贴近当下社会,避开了语文本质、属性之类的概念之争,为语文核心素养注入了新的内涵,以支撑宏大的语文课程结构。
二、以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内容新课标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从学习内容看,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四个学习任务。
过去虽然在必修中有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没有单独列出,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很模糊,随意性很大。
这次单列出来,对师生来说是个新的挑战。
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的语文课程,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语言思维发展为基础,保留了原有的文体教学,整合了整本书阅读、跨媒介学习和文化探究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三、在言语活动中展开语文教学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活动”这个概念,课标专家组认为,语文活动是基于言语活动的转化。
言语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与言语交流的统一,言语活动必然受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体经验和具体的、特定的活动情境的影响,所以它必然是个性化行为。
“语文活动”这个概念突出了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性质的认知,将引导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围绕语文学习活动展开。
观察各学科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以往的语文学科是最忽视活动设计的,新课标实施后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摘自《語文建设》(京),2018.4.13~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年版)解来源:中国教师资格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考试评价的关系地方和学校实施本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课程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 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科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个性发展等的要求,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增强文化自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信的理念多样性的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理念。
提要:;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①在教学建议上,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在评价建议上,;恰当性其中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思维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科,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理念与目标1.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2.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1.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必修课程: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模块。
学生应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学会梳理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选修课程:包括文学、文化、语言、写作等模块。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模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建议与评价1.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教师应积极开展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7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
该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目标的确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细化和拓展。
在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现代文学作品,关注当代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
此外,课程还包括了修辞、议论文、文学常识等内容,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全面的培养。
再次,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标准要求评价要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手段,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综合测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共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引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重点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成为熟练而自信的语言运用者。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相关教学内容的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分析问题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文学、音乐、美术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重点内容1. 阅读与写作: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通过学习古代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3.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通过学习现代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与特点。
4. 媒体与传播:通过学习媒体与传播,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媒体素养。
5. 修辞与表达:通过学习修辞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项目学习法: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评价方式1. 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基础,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2. 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一版语文课程标准,旨在指导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视。
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才能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只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自立、自主。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对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一课程标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 月16 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 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 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 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 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①新版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増设了选择性必修课程;②新版课标每个部分的课程,均以学习任隽群的形式展开,毎个部分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隽群j③新版课标在课程结构部分,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完整版)2017语文新课标教育部于1月16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XXX介绍了该标准的修订情况。
教育部组织了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并于2017年底印发,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相较于2003年版有哪些主要变化?提出了哪些新概念?增加了哪些新内容?下面为你总结了五大变化和两大热点。
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研究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变化二:由五大课程目标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
2003版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了五大课程目标,分别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2017版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语言积累与构建、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
变化三: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
相较于2003年版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新版课程标准新增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即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研究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这三类课程。
必修课程每名高中学生必须修,开设2个学期,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开设2个学期,6学分;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研究,开设2个学期,设计12学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时间:2018-01-23 16:39:03解读及教师考试备考指导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等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课标的发布,也意味着之后的教师考试笔试和面试,都将迎来一定的变化,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给大家送上热乎的新课标解读和教师考试笔试、面试备考指导。
与2003年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提要:①新版课标新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②新版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并详细说明了设计依据和具体操作建议;③新版课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质量,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水平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④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⑤新版课标在附录部分,把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变成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删掉了选修课程举例。
提要:①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能的具体阐述;③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提要:①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②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③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提要:①在教学建议上,为了与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习任务群相呼应,新版课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通过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②在评价建议上,新版课标和旧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恰当性;③新版课标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和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其中对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主要从测试与考试目的、命题思路和框架、命题和阅卷原则三方面展开。
提要:①新版课标突出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附录部分具体体现在:在旧版的基础之上把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至72篇,在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也强调文化经典著作、古代小说、古代剧本等的阅读;②新版课标在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加入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语言文字理论著作,极大的丰富了阅读内容,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
三、核心素养版课程标准最鲜明的几点变化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立足本国特色,着眼于国际视野,顺应新时期的需求,较之旧版的课程标准有了几点鲜明的变化:(一)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本次课标修改的重点之一,不仅在语文课标里提出来了,还要求其他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
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版课标在旧版课标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三)建构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
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有18个,即: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对语言运用基础能力的需求,还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新视角,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课程的实践能力。
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模式上也与原有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上有文本,但是不以文本为纲,也不求完备、系统的知识,突出强调整体阅读、学会思维与表达、提升鉴赏能力;教学方式,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
(四)优化语文课程结构旧版课标把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新课标在这一基础上优化了语文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性必修课程。
故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这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并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现金文化方面的内容诗中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五)明确学业质量标准新版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习具有导向性作用。
新版课标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它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总体刻画学生学业成就表现。
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水平一共分为5个等级,每个水平内部又有4个具体要求。
水平1和水平2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3和水平4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5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水平2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4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5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仅供参考。
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增强了语文测试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与高考的联系,更能适应新形势下新课程、新考试的需要。
随着新课标的变化,教师考试的备考需要做哪些转变?2.单选题/填空题注意要点新课标对每一模块均有细致、具体的表述,答题时需注意数字类的考点,如三类课程的学分及要求、教学建议等。
单选题、填空题的考查重点,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部分:①课程性质中课程的基本特点及根本任务;②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及内涵;③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④高中课程结构由必修、选修1、选修2三类课程构成,与学习任务群相挂钩,每类课程均安排7到8项学习任务群,涉及到“语言积累、梳理、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术论述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群;⑤实施建议包括“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四个部分,需重点把握“教学与评价建议”。
3.简答题/论述题注意要点简答题重点把握以下两个部分:①语文课程基本理念;②语文课程教学与评价建议。
4.教学设计题/案例分析题注意要点教学设计题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加强,重点更侧重于整体把握、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内化,教学方法变化不大,教学过程需结合各个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目标及要求开展,整体设计的目标指向立德树人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及内化。
案例分析题需注意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教学与评价建议的最新表述,并能运用最新的理念运用到案例分析题中。
二、面试备考1.考查范围(1)册数的选择变多。
在新版课标中,课程结构由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且每类课程均开设两个学期。
与旧版的课标对比,会发现各类课程均衡授课,且各种类型的文章在各类课程中均会有所分布。
(2)篇目的选择增多。
新版课标修订中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备考策略综上变化,在篇目的选择不要局限于目前高中阶段的必修,而是会有重点有侧重的学习其它选修文章。
此外文言文、诗歌将会是考查的重点,建议可以将此作为学习备考的重点,可根据新课标附录1的内容先行一步,提前准备。
另外,根据附录推荐,可以阅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中的篇目;搜集弘扬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展示自身实力。
2.考查内容(1)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备考策略本次修订,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发展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通过语言运用,获得各种思维方面的发展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科学与文化论著,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文化传承与理解,热爱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整体,在新版课标中有具体的阐述,建议熟读课标,从每一方面的内涵出发,教学设计中尽量设计能够促进不同方面的素养提高的教学活动。
(2)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立德育人”。
◆备考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和基本学习方法,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实现语文学科的“立德育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加强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