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49.01 KB
- 文档页数:7
客户信用等级丶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客户信用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还能够促进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客户信用等级管理1、信用等级划分的目的和依据目的: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类,以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如销售策略、收款政策等。
依据: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历史、行业声誉、付款记录等因素。
2、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通常可以分为 A、B、C、D 等几个等级。
A 级客户: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稳定,有良好的付款记录和行业声誉。
B 级客户: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较为稳定,付款记录基本正常。
C 级客户: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或付款记录不稳定。
D 级客户:财务状况差,有严重的逾期付款记录或存在欺诈风险。
3、信用等级评估的流程收集客户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客户的相关资料,包括财务报表、营业执照、信用报告等。
分析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运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和模型。
确定等级: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4、信用等级的调整定期复查:根据设定的周期,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重新评估。
动态调整:当客户的经营状况、付款行为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整其信用等级。
二、客户信用额度管理1、信用额度的确定原则基于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信用额度越大。
考虑客户的购买需求和还款能力:确保信用额度既能满足客户的正常采购需求,又在企业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2、信用额度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比例法,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销售额等指标的一定比例确定信用额度。
也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计算。
3、信用额度的审批流程申请:由销售部门或客户提出信用额度申请。
审核:财务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
批准:经过相关领导的批准后生效。
4、信用额度的监控和调整实时监控客户的欠款情况,当接近或超过信用额度时,及时发出预警。
完整版)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
2)过去2年内与公司合作过程中有过一次欠款或其他违约行为;
3)守法经营、履约能力一般;
4)最近连续1年经营状况良好;
5)资金实力一般,偿债能力较弱;
6)能够按照合同约定付款,但可能存在一定延迟;
第十三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客户,应评为信用C级客户:
1)委托服务人数少于100人,信誉较差、资金实力较弱;
2)过去2年内与公司合作过程中有过多次欠款或其他违约行为;
3)存在违法经营行为;
4)最近连续1年经营状况不佳;
5)资金实力较弱,偿债能力差;
6)存在较大的付款延迟或无法按照合同约定付款的风险。
第四章信用管理措施
第十四条对于信用A级客户,公司应该给予优先服务、
信任授信、延长账期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
对于信用B级客户,公司应该加强对其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同时适当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对于信用C级客户,公司应该谨慎开展业务合作,加强
风险控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
第十五条公司应该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及时更新客户信用状况,对于出现风险的客户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第十六条公司应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对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视和认识,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业务人员积极开展客户信用管理工作。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财务部和法务部共同负责,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规定。
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1.引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日益重要,信用管理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公司的信用管理水平、保障公司的资金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客户信用等级定义、建立客户信用等级的准则和程序,客户信用等级的调整、评定标准等方面对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2.客户信用等级定义客户信用等级指的是公司对于与其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进行评定,根据其信用情况分级制度。
所分不同等级是由公司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规模、运作效率、信贷历史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而制定的。
其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制定出不同的信贷政策,进而控制公司的信贷风险。
3.建立客户信用等级的准则和程序(1) 客户资料的收集和组织在整个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客户资料的收集和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良好的信用管理基础。
这其中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经济情况、财务报表等等。
客户的信息需要以标准科学的方式形成文化资料库,以便将来的调阅、修订。
(2) 信用等级准则的确定确定信用等级准则是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建立的关键,这里我们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定基础准则。
对于低信用的客户,我们可以提升要求;对于高信用的客户,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信用等级评定的程序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需要有一系列的明确的流程来保证评定的公正、科学,这里我们可以将整个流程分为(客户申请信用评定-资料审核-评估-颁发信用等级证书)等不同的阶段。
4.客户信用等级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的信用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客户信用等级需要随时动态调整。
调整客户信用等级需要有明确的程序来确保调整的公正合理。
(1)重新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如果一名客户的信用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需要重新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
这主要包括客户的资信记录、经济状况、财务报表等等。
(2)重新进行信用评定根据重新收集的客户信息,我们可以重新进行客户信用评定,得出新的客户信用等级。
销售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竞争的加剧,在销售过程中,客户信用管理变得愈加重要。
客户信用管理是企业销售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利润和市场地位。
因此,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二、制度目的为了规范企业销售客户信用管理的流程,明确各方责任,确保企业销售过程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拟定以下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三、制度内容1.客户分类(1)客户按照信用等级和付款能力可分为A、B、C三类客户。
(2)A类客户:信用等级较高,付款能力强。
(3)B类客户:信用等级一般,付款能力一般。
(4)C类客户:信用等级较低,付款能力较弱。
2.客户信用额度(1)建立客户信用额度管理系统,对各类客户进行信用额度的设定,确保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风险。
(2)信用额度的设定应该考虑客户的信用等级、历史付款记录、市场地位等因素。
(3)设定信用额度需明确流程,由销售部门提议,财务部门审核批准。
3.客户信用评估(1)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2)对A类客户,每年进行一次信用评估,对B类客户,每半年进行一次信用评估。
(3)信用评估主要包括客户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支付能力等指标,评估结果应该作为调整信用额度的依据。
4.客户信用控制(1)制定客户信用控制措施,对信用额度超限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
(2)对超出信用额度的客户,应给予提醒和限制,必要时暂时暂停为其提供服务。
5.客户付款管理(1)建立客户付款管理制度,规范客户付款流程。
(2)客户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条件及时足额支付货款。
(3)对于付款逾期的客户,应及时采取催款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处理。
四、制度执行1.销售部门(1)销售部门负责客户的信用额度申请和监控。
(2)销售人员需定期向财务部门提供客户信用情况报告。
2.财务部门(1)财务部门负责审核并批准客户的信用额度。
(2)财务部门定期审核客户的信用情况,并跟进催款工作。
企业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信用关系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客户信用行为,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并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以便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客户进行差异化管理。
二、信用等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1.1提高企业客户信用意识,增加信用度;1.2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控;1.3建立科学的基于信用评级的差异化管理模式。
2.原则2.1公平、公正原则:信用评级的过程要公平、公正,杜绝以任何方式干预和操纵评级结果;2.2透明原则:信用评级操作流程要公开、透明,评级结果要及时通知申请方,并给予合理解释;2.3统一标准原则: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体系和评级标准,确保评级结果能够接受客观验证;2.4动态管理原则:信用等级管理要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和风险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2.5多维度评级原则: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市场竞争力等因素进行评级。
三、信用评级体系1.评级等级: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将企业客户划分为信用优良、信用中等、信用一般、信用较差、信用差五个等级,用A、B、C、D、E五个字母代表。
2.评级标准:2.1资产负债率: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率进行评分,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资产负债率越低,信用等级越高;2.2经营收入:根据客户经营收入进行评分,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经营收入越高,信用等级越高;2.3经营期限:根据客户的经营期限进行评分,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经营期限越长,信用等级越高;2.4借款记录:根据客户的借款记录进行评分,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借款记录越好,信用等级越高。
3.评级程序:3.1企业递交申请:企业客户递交信用评级申请,提供相关经营数据和资料;3.2评级分析:评级机构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进行评级分析,并进行动态综合评分;3.3评级结果通知: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通知客户,并给予合理解释;3.4反馈机制:客户可以对评级结果提出异议,评级机构会进行重新评定。
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工具。
它们是企业判断客户信用水平、确定授信额度、规范信用期限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下文将从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客户信用等级是指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客户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等信息来评估客户信用等级。
不同等级的客户将享受不同的信用政策,如优先供货、灵活付款方式等。
同时,客户信用等级也是企业对客户风险的一个评估标准,有助于企业降低与高风险客户的业务往来。
信用额度是指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和信用需求,为其设定的最高授信额度。
企业在确定客户信用额度时,应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财务实力、行业前景等因素。
通过设定信用额度,企业能够限制客户的透支行为,防止因过度使用信用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的增加。
同时,信用额度也可以促使客户更加规范地管理其资金流动,增强客户的还款能力。
信用期限是指企业与客户签订的信用交易的还款期限。
企业应在信用期限管理制度中规定不同客户的信用期限,并要求客户按时还款。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好坏、交易金额的大小等因素,确定不同客户的信用期限。
在设定信用期限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既要尽量满足客户的付款需求,又要保持良好的资金周转。
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企业提高还款率,减少坏账风险。
通过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企业可以对高风险客户加强监督,减少逾期及欠款的情况发生。
其次,它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资金利用效率。
通过设定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资金的流动,避免资金的长时间闲置和积压。
最后,它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科学设定,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为了维护公司客户的信用度和稳定经营,制定了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管理制度,内容如下:一、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公司将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分类,以此来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和控制账款风险。
客户信用等级分为四级:A、B、C、D级,A级为最高信用等级,D级为最低信用等级。
1.1 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1)客户的信用等级根据以下方面综合评定:①客户信用历史主要根据该客户历年来的交易记录、付款情况、是否存在逾期等情况,评定其信用历史,以此来预测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②客户的经济实力主要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评定其经济实力。
③客户的性质和行业主要根据客户所在的行业、性质及市场对该行业的评估,评定其行业风险。
(2)公司设立客户管理部门,负责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
客户出现异常情况时,客户管理部门有权随时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
1.2 客户信用等级的使用客户信用等级的使用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授予范围等方面。
(1)应收账款管理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公司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包括:收款方式不同、信用额度不同、收款周期不同等等。
A级客户可享受尽可能最好的应收账款管理服务,而D级客户,对公司采取全额预付款的方式,以降低公司对其的风险。
(2)信用授予范围针对各级客户的信用状况,公司制定了不同的信用授予范围。
根据客户相关信息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公司会调整相应的信用授予范围。
二、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客户信用额度指公司为每一位客户授予的在一定期限内最高的授信金额。
公司根据客户的经济实力、信誉、信用历史和付款记录等综合因素,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
2.1 客户信用额度的设定(1)设定客户信用额度的依据公司设定客户信用额度的依据主要包括客户信用等级、客户对公司的付款记录、客户对公司的交易金额以及公司对客户的认识等多种因素。
(2)设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公司设定客户信用额度时,应充分考虑客户的信用、稳定性等因素,同时也要注意到公司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建立与实际经营情况相适应的信用额度管理制度。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维护、查询和使用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客户信用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涉及客户信用档案管理的部门和岗位。
二、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和维护2.1 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2.1.1 我司与新客户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时,应按照相关规定采集客户的基本信息,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2.1.2 客户信用档案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情况、信用评级、财务状况等内容。
2.2 客户信用档案的维护2.2.1 客户信用档案的维护由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员负责,确保客户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2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员应及时更新客户信息,如客户变更基本信息、经营情况、信用评级等,应及时录入档案并进行备份。
2.2.3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员应保管好客户信用档案,确保其安全可靠。
客户信用档案应备份存储,确保在档案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三、客户信用档案的查询和使用3.1 客户信用档案的查询3.1.1 客户信用档案的查询应符合公司相关规定,并确保查询人员具有相应的权限。
3.1.2 客户信用档案的查询应记录查询人员、查询时间、查询内容等相关信息,确保查询过程可追溯。
3.2 客户信用档案的使用3.2.1 客户信用档案的使用应符合公司相关规定,严禁将客户信用档案用于非法用途。
3.2.2 客户信用档案的使用应注重保密,严格控制权限,确保档案信息不被泄露。
四、客户信用评级4.1 客户信用评级的目的客户信用评级是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情况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旨在帮助我司识别风险、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4.2 客户信用评级的方法4.2.1 客户信用评级应根据客户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行业背景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4.2.2 客户信用评级可以采用字母等级制,如A级、B级、C级等,也可以采用数字等级制,如1级、2级、3级等。
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引导销售运作,有效地控制公司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避免呆坏帐,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信用风险是指客户到期不付货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的风险。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客户信用管理是指对客户所实施的旨在防范其信用风险的管理。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客户是指所有从公司购买产品的下游用户。
第五条公司相关部门及机构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客户实施有效的信用管理,加大货款回收力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减少呆坏帐。
第二章客户资信调查第六条本制度所称客户资信调查是指对客户的资质和信用状况所进行的调查。
第七条客户资信调查要点主要包括:1.客户基本信息2.主要股东及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3.主要往来结算银行帐户4.企业基本经营状况5.企业财务状况6.本公司与该客户的业务往来情况7.该客户的业务信用记录8.其他需调查的事项第八条客户资信资料可以从以下渠道取得:1.向客户寻求配合,索取有关资料2.对客户的接触和观察3.向工商、税务、银行、中介机构等单位查询4.公司所存客户档案和与客户往来交易的资料5.委托中介机构调查6.其他第九条营业部业务主管负责进行客户资信前期调查,保证所收集客户资信资料的真实性,认真填写《客户信用调查评定表》,上报部门经理审核,公司财务部门备案。
填表人应对《客户信用调查评定表》内容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
第十条公司相关部门对报送来的客户资信资料和《客户信用调查评定表》进行审核,重点审核以下内容:1.资信资料之间有无相互矛盾2.我公司与该客户的业务往来情况3.该客户的业务信用记录4.其他需重点关注的事项第十一条客户资信资料和《客户信用调查评定表》每季度要至少全面更新一次,期间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补充修改。
第三章客户ABC信用等级评定第十二条所有交易客户均需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第十三级客户信用等级分A、B、C三级,相应代表客户信用程度的高、中、低三等。
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评估和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策略的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信用风险,提高收款效率,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并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制度背景和目的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
不同的客户信用状况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需要对客户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根据各个分类和分级的客户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准确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和意愿,降低信用风险;2.提高企业的收款效率,降低坏账风险,减少不良资产;3.优化客户关系管理,提供精准的服务和支持,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4.优化销售策略,重点开发和保持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提升销售额和市场竞争力。
二、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1.信用历史:客户过去的还款记录、信用评级等;2.资金实力:客户的注册资本、资产情况、现金流等;3.行业背景和竞争地位: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占有率等;4.近期表现:客户最近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订单情况等。
根据以上的考虑,可以将客户信用等级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优秀、良好、一般、较差、高风险等。
不同等级的客户享受不同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和付款方式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客户等级的不同,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信用调查、合同条款、担保方式等。
三、客户信用等级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可以采取以下不同的管理措施:1.优秀和良好客户:为这些客户提供更宽松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采取灵活的付款方式,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还可以优先给予这些客户参与合作伙伴计划、推广活动等机会。
2.一般客户:对这些客户进行适度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限制,采取常规的付款方式,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跟踪和催收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坏账风险。
xx 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规范 xx 银行(下称“本行" )客户信用评级管理,防范授信业务风险,完善本行内部评级体系,依据 xx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银监发[ 2022 ] 67 号)以及《xx 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政策(试行)》,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客户信用评级属于债务人评级,是本行对授信客户和担保客户资信状况的评价确认 .客户信用评级结果是本行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入和退出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参考因素。
本行客户信用评级遵循以下原则:(一) 统一标准:总行统一制定评级管理办法,由各级机构获得评级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实施。
同一客户在本行内部只能有一个评级.(二) 集中认定:除中小企业业务部门管理的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客户,其他客户等级认定集中在总行和一级分行.(三) 定期评估:每年根据客户最新年度财务报表及其他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评级更新。
(四) 动态调整:客户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 ,及时进行评级更新。
本办法合用于本行总行及国内机构的非金融机构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工作。
第二章基本概念客户信用等级本行将客户按信用等级划分为 A、B、C、D 四大类,分为 AAA、AA、A、 BBB+、 BBB、 BBB-、 BB+、 BB、 BB—、B+、 B-、CCC、CC、 C、 D 十五个信用等级.D 级为违约级别,其余为非违约级别。
各信用等级含义如下:AAA :信用极佳,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未来一年内几乎无违约可能性.AA :信用优良,偿债能力强,未来一年内基本无违约可能性。
A :信用良好,偿债能力较强,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小。
BBB+ :信用较好,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较小,违约可能性略低于 BBB 级.BBB:信用较好,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较小.BBB- :信用较好,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未来一年内违约可能性较小,违约可能性略高于 BBB 级。
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标准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客户信用管理,规范企业客户信用行为,提高企业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对客户信用的评估、控制、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合法权益。
(二)客观公正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客观、公正地评估客户信用状况,避免主观臆断和歧视。
(三)动态管理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定期更新客户信用档案,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政策。
(四)风险可控原则: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应确保企业信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防止因客户信用风险引发企业经营风险。
第二章客户信用评估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第五条客户信用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客户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
(二)财务状况: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三)经营状况:包括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产品质量、研发能力等。
(四)信用记录:包括信贷记录、商业信用记录、司法信用记录等。
第六条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第七条企业应将客户信用评估结果作为信用决策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信用政策。
第三章客户信用控制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控制制度,对客户信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第九条客户信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信用额度: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控制客户赊销规模。
(二)信用期限: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相应的信用期限,控制客户赊账时间。
(三)保证金制度:要求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四)信用保险:通过购买信用保险,转移部分信用风险。
一、总则1.1 为加强公司客户信用管理,提高应收账款质量,降低销售风险,优化客户结构,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客户,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
1.3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二、客户信用评级2.1 客户信用评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如下:A级:信用良好,具有良好的付款记录和合作历史。
B级:信用较好,有一定的付款风险,但整体信用状况尚可。
C级:信用一般,存在一定的付款风险,需谨慎合作。
D级:信用较差,付款风险较高,应严格控制合作。
2.2 客户信用评级依据以下指标:(1)企业规模及性质;(2)历史合作记录及付款情况;(3)财务状况;(4)行业地位及口碑;(5)合作前景;(6)其他相关因素。
三、信用额度及期限3.1 根据客户信用评级,确定信用额度及期限。
3.2 信用额度不得超过客户历史交易额的50%。
3.3 信用期限根据客户信用评级和具体业务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四、授信审批流程4.1 客户申请信用额度,需提交相关资料。
4.2 销售部门对客户资料进行初步审核,提出授信意见。
4.3 财务部门对客户信用评级、授信合理性进行审批。
4.4 审批通过后,签订信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五、应收账款管理5.1 销售部门负责跟踪客户信用状况,定期与客户沟通,了解其经营情况。
5.2 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应收账款账龄,及时处理逾期账款。
5.3 对逾期账款,采取以下措施:(1)发送催款通知;(2)电话催收;(3)上门催收;(4)法律途径追讨。
六、信用评估及调整6.1 定期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信用评级。
6.2 客户信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及期限。
七、附则7.1 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7.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 客户信用评级标准2. 信用合同范本3. 应收账款催款函范本。
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对客户信用的评价能力,规范客户信用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债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资金回笼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业务部门和员工,管理及评价公司客户信用方面的工作。
三、管理制度(一)客户信用评价基本原则1、公开公正,客观评价。
2、依法合规,充分尊重客户权益。
3、风险导向,科学管理。
(二)客户信用评价内容1、客户资信情况评价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市场形势等综合评定客户的资信情况,包括客户信用程度、偿还能力、还款意愿等。
2、客户行为评价根据客户在交易中的廉洁合规情况、守信履约情况、互动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
3、客户经营环境评价综合考虑客户所在行业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情况、政策环境等情况进行评价。
(三)客户信用评价流程1、客户基本信息采集在与客户初次接触时,要全面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注册信息、法人代表信息、财务报表、征信报告等。
2、客户资信评价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进行客户资信评价,包括财务分析、经营分析等,并对客户进行资信等级评定。
3、客户行为评价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不断观察客户的行为表现,并记录客户与公司的合作情况,包括订单履约情况、交易纠纷情况等。
4、客户信用报告对客户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形成客户信用报告,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归档并定期更新。
(四)客户信用管理1、客户分类管理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将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高风险客户、低风险客户分开管理。
2、客户信用额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相应的授信额度,并及时调整和管理客户的信用额度。
3、风险控制对高风险客户实施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监控、加大反担保要求等。
4、信用提醒与预警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客户,及时进行信用提醒和预警,做好风险应对预案。
五、制度执行(一)各业务部门负有客户信用评价工作,对客户进行初步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上报至风险管理部门。
(二)风险管理部门对客户信用评价进行归档管理,并监督各部门的客户信用评价工作。
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客户信用的管理,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客户信用额度的设立旨在保证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损失。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在销售、收款等业务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章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第四条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信用限额。
第五条A级客户:经营稳定且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还款能力和商业信誉的企业或个人。
此类客户享有最高信用限额。
第六条B级客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商业信誉,但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此类客户享受中等信用限额。
第七条C级客户:经营不稳定或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但其信用风险可控的客户。
此类客户享有限制性的信用限额。
第八条客户信用评定的周期一般为一季度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调整。
第九条客户信用评级的结果应由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审定,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三章信用额度的设定和调整第十条销售部门应按照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结合历史交易记录、行业趋势分析等因素,确定每位客户的信用额度。
第十一条对于新开发客户,可根据其背景调查和初步授信情况进行临时信用额度的设置。
第十二条如遇重大市场变动或其他可能影响客户信用风险的因素出现时,应及时调整客户信用额度。
第十三条调整信用额度需经销售部门、财务部门核准后方可生效。
第四章信用风险管理第十四条销售人员在与客户签约前应对客户资信进行审核,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信用风险。
第十五条销售部门应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第十六条财务部门应定期核查客户信用额度使用情况,确保不超限。
第十七条对逾期未收回的账款,应采取有效措施追讨,防止呆账、死账的发生。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八条应建立健全信用额度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客户信用额度管理的规范化操作。
第十九条财务部门应每月向公司领导报送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第二十条对违反信用额度管理规定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客户信用评定工作,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特编制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合作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三、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客观公正地评定客户的信用状况;2. 保密原则: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向外界披露;3. 咨询原则:在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前,应当充分听取客户的申辩意见,并对申辩意见进行充分考虑;4. 风险控制原则: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应当注重风险控制,对于风险较大的客户应当提高警惕,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1. 客户的经营状况:主要从客户的注册资本、经营年限、经营范围、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2. 客户的信用记录:主要从客户的征信记录、历次合作情况、支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3. 客户的行业地位:主要从客户所在行业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等方面进行评定。
五、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流程1. 信息收集:收集客户的注册资本、经营年限、经营范围、征信记录、历次合作情况等相关信息;2. 信息审核:对收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审核,排除不实信息,并对客户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行业地位进行初步评定;3. 综合评定:综合客户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行业地位等因素,对客户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4. 评定结果通知:将评定结果通知客户,并告知客户应当承担的合作风险,并要求客户提高信用等级;5. 风险控制: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应当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六、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1. AAA级:表示客户信用极好,合作状态良好,支付能力稳定可靠,风险极低;2. AA级:表示客户信用较好,合作状态良好,支付能力较稳定,风险较低;3. A级:表示客户信用一般,合作状态一般,支付能力一般,风险一般;4. B级:表示客户信用较差,合作状态较差,支付能力不稳定,风险较高;5. C级:表示客户信用极差,合作状态差,支付能力不可靠,风险极高。
企业客户信用评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确保信用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活动。
第三条企业客户信用评级遵循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结果作为企业制定信用政策、授信额度、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信用评级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企业设立信用评级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信用评级工作。
第六条信用评级委员会下设信用评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信用评级工作。
第七条信用评级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第八条信用评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订企业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二)审核信用评级结果;(三)协调解决信用评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四)指导、监督信用评级办公室开展工作。
第九条信用评级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和程序;(二)收集、整理客户信用信息;(三)开展客户信用评级工作;(四)撰写信用评级报告;(五)提交信用评级结果;(六)建立和维护客户信用信息档案。
第三章信用评级标准与程序第十条信用评级标准包括:(一)客户基本情况:企业性质、注册资本、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二)财务状况: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利润等;(三)经营状况:经营规模、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增长率等;(四)信誉状况:银行信用记录、商业信用记录、司法记录等;(五)其他影响因素:行业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
第十一条信用评级程序:(一)客户信用信息收集;(二)客户信用评级分析;(三)信用评级报告撰写;(四)信用评级结果提交;(五)信用评级结果审核;(六)信用评级结果反馈。
第四章信用评级结果与应用第十二条信用评级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第十三条企业根据信用评级结果,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授信额度。
第十四条企业对信用评级结果较差的客户,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降低授信额度、要求提供担保、加强贷后管理等。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客户信用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有效的客户信用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风险、优化资金流动、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客户信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降低信用风险:通过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估和监控,预防和减少因客户违约而导致的坏账损失。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合理分配企业的资源,提高销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3、促进销售增长: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信用良好的客户提供更优惠的信用条件,刺激销售,扩大市场份额。
4、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公正、透明的信用管理政策,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二)原则1、客观性:客户信用评估应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避免主观判断和偏见。
2、一致性:在信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公平性。
3、动态性:客户的信用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信用管理应及时跟踪和更新客户信息,调整信用政策。
4、谨慎性:在授予信用额度时,应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采取谨慎的态度。
二、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一)信息收集渠道1、客户自行提供:包括基本资料、财务报表、经营状况等。
2、第三方机构:如信用评估公司、银行、工商税务部门等。
3、行业报告和公开信息: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状况等。
4、与客户的业务往来记录:包括订单履行情况、付款记录等。
(二)信息分析内容1、客户的基本情况:如企业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管理层背景等。
2、财务状况: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3、经营状况:考察客户的市场份额、销售增长趋势、产品竞争力等。
4、信用记录:查询客户在其他企业或金融机构的信用表现,是否有逾期、违约等不良记录。
三、客户信用评估与等级划分(一)评估指标体系1、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信誉、资信状况,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客户信用管理工作,避免业务开发或操作过程中因客户信用问题给公司带来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信用风险是指按照服务合同约定,客户逾期付款、到期不付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的风险。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客户是指所有与公司及相关部门发生业务往
来的业务单位或个人。
第四条财务部与法务部负责拟定企业信用政策及信用等级标准,业务部需提供建议及企业客户的有关资料作为制度制定的参考。
第五条客户信用政策及信用等级标准经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执行,财务部监督客户服务部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
第二章客户资信调查
第六条客户资信调查要点主要包括:
1.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客户名称、地址、电话、股东构成、经营管理者、开业时间;
2.客户基本经营状况,包括企业人员规模、销售能力、发展潜力;
3.交易现状,客户的企业形象、声誉、信用状况;
4.公司与该客户的业务往来情况,包括合作时间、服务人数、服务种类;
5.该客户的业务信用记录;
6.其他需调查的事项。
第七条客户资信资料可以从以下渠道取得:
1.向客户寻求配合,索取有关资料;
2.对客户的接触和观察;
3.向工商、税务、银行、中介机构等单位查询;
4.公司所存客户档案和与客户往来交易的资料;
5.委托中介机构调查;
6.其他。
第八条客户信用调查完毕,业务开发人员或客服人员应编制《客户信用调查报告》,及时上报部门经理审核。
并报公司财务部门备案,业务开发人员或客服人员平时还要进行口头的日常报告和紧急报告。
填表人应对客户信用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
第三章客户信用等级评定
第九条所有交易客户均需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第十条客户信用等级分A、B、C三级,相应代表客户信用程度的高、中、低三等。
第十一条客户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评为信用A级客户:
(1) 委托服务的人数500人以上,信誉高、资金雄厚;
(2) 过去2年内与公司合作没有发生欠款和其他违约行为;
(3) 守法经营、严格履约、信守承诺;
(4) 最近连续2年经营状况良好;
(5) 资金实力雄厚、偿债能力强;
(6) 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付款;
第十二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客户,应评为信用B级客户:
(1) 委托服务人数100-500人,信誉一般、资金实力一般;
(2) 过去2年内与公司合作发生过欠款行为,但经催促能够及时付款;
(3)晚于合同约定付款的情况偶尔发生。
第十三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客户,应评为信用C级:
(1) 新客户或委托服务人数100人以下,资金实力不足,偿债能力较差;
(2) 过去2年内长期欠款,发生过其他严重违约行为;
(3) 做出承诺经常不兑现;
(4) 生产、经营状况不良,严重亏损,或营业额持续多月下滑。
第十四条原则上新开发或关键资料不全的客户不应列入信用A 级。
第十五条客户服务部以《客户信用调查评定表》等客户资信资料为基础,会同业务开发人员、财务部、法务部一起初步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填写《客户信用等级汇总表》,报公司主管副总、法务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
第四章客户垫资原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所称垫资额度是指对客户进行垫资的最高额度;
第十七条本制度所称垫资期限是指给予客户垫资的持续期间,即公司为客户垫付工资或社保直至客户付款的期间。
第十八条垫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业务部或客户服务部应坚持先付款后服务的要求,原则上不垫资。
2.在确实需要垫资时,应实施以下控制措施:
①实施垫资总额控制,原则上垫资总额不能超过一百万元
②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实施区别垫资,确定不同的垫资额度。
由客户出具书面垫付函,并加盖公章。
③新开发客户原则上不垫付资金,经审批的垫付等特殊情况需在合同中约定;已经合作的客户需要垫资的,应当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垫资额度和垫资期限。
上述两类客户在服务过程中,应根据客户信用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垫资额度和垫资期限。
第十九条对于A级客户,可以给予一定垫资,但须遵循以下原则:
由客户服务部、法务部、财务部、分管副总逐级审核、再经总经理审批后,可以根据其企业规模和服务人数等情况,综合评定后给予垫资,原则上垫资额度不超过一百万元,垫资期限不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条对于B级客户,原则上不予垫资。
确有必要,由客户服务部或业务开发人员填写垫资情况说明,由客户服务部经理报法务部、财务部经理审核,再报分管副总、经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垫资,原则上垫资额度不超过五十万元,垫资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第二十一条对于评为C级的客户,公司原则不予垫资。
临时垫付需客户出具书面垫付函并加盖公章,经逐级审批方可垫付。
第五章客户垫资执行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客户服务部和业务发展部应严格执行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按照公司授权批准的垫资范围和额度区分ABC类客户进行垫资,加大原来已有的欠款催收力度,确保公司资金安全。
第二十三条法务部经理和财务部经理具体承担业务发展部和客户服务部垫资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职责,应加强对垫资申请的审核,对于超出垫资额度和垫资期限的,必须在得到总经理审批之后,方可办理。
发生超越授权和重大风险情况,应及时向分管副总和总经理上报。
第二十四条对于原垫资额度、垫资期限大于所给予信用额度的客户,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在较短的期间内压缩至信用额度之内。
第二十五条对于原来已经垫资的不享有信用额度的客户,应加大欠款清收力度,确保欠款额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第二十六条对于垫资客户必须定期对帐、清帐,欠款未结清前,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垫资。
第二十七条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内,客户服务部应与客户确定下一个合同期的合作方式,并对客户欠款全部进行清收。
第二十八条公司建立欠款回收责任制,将欠款回收情况与客户服务部年终考评和客服人员的年底奖金挂钩,加大欠款清收的力度。
第六章客户垫资检查与调整
第二十九条客户服务部必须建立垫资客户的季度检查审核制度,对客户垫资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客户信用情况的变化及时上报公司调整垫资额度,确保资金安全,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
第三十条客户资信资料和客户信用调查报告,每季度要全面更新一次,期间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补充修改。
定期报告的时间要求依不同类型的客户而有所区别。
①A类客户每年一次即可。
②B类客户每半年一次。
③C类客户要求每三个月一次。
第三十一条原则上调整后的信用额度应低于原信用额度。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制度由法务部和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