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动画发展史及经典动画赏析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中国动画一共经历了六个时期一.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部长动画片,比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世界第一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只晚了四年,该片以精湛的动画技术和卓越的艺术性被载入世界动画电影史册。
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
日本动画片《铁壁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2。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动画进步历程、现状及趋势探究一、引言中国动画产业自上世纪50时期开始进步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起伏和转变。
中国动画史知识点梳理总结一、古代中国的动画起源古代中国有着丰富的绘画艺术传统,例如唐代的壁画、宋代的杂画等,这些艺术形式都具有动画的元素。
另外,中国还有南京的地天娃娃木偶戏以及四川的皮影戏,这些表现形式都可以视为中国动画的起源。
二、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初期至1949年:动画的早期发展中国动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动画产业主要是受到西方影响,大部分作品是模仿西方的动画片。
在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画作品。
在这一时期,中国影片公司等机构开始制作动画电影,例如《卡通大闯关》《漫画智斗童子军》等。
2. 1949年至1976年:社会主义时期的动画发展1949年以后,中国的动画产业开始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关注,一系列有思想性、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动画作品开始涌现。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大闹天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3. 1978年至2000年:改革开放后的动画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政府对动画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动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例如《熊出没》《小猪佩奇》等。
4. 2000年至今:数字技术时代的动画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也进入了数字技术时代。
越来越多的动画制作公司开始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动画制作,一些优秀的数字动画作品也层出不穷。
例如《大闹天宫》《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鱼海棠》等。
三、中国动画的类型和表现形式1. 传统手绘动画传统手绘动画是中国动画的最早形式,经典之作《大闹天宫》《猪八戒三打白骨精》都是传统手绘动画。
2. 3D动画3D动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动画形式,以其画面清晰、逼真等特点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3. 影视动画除了动画电影以外,影视动画也是中国动画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的动画作品也会与影视剧相结合。
四、中国动画的国际影响中国的动画作品也开始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影响力,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狐狸和猪》《野猫传》等作品,都曾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好评。
中国动画表演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猴子捞月》的诞生年份。
以下是中国动画表演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里程碑事件:
1.初期阶段(1922年-1949年):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动画的起步时期。
除了《猴子捞
月》,还有一些早期作品如《大闹化龙池》、《铁扇公主》等。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限制,中国动画产业未能迅速发展。
2.社会主义时期(1950年-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动画创作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和
支持。
这个时期的动画片以宣传革命理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题,如《天线宝宝》、《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作品。
3.改革开放时期(1979年-200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动画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此
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动画电影和电视剧,例如《舒克和贝塔》、《大闹天宫》等。
同时,国内动画片开始与国际接轨,参加国际动画电影节,并获得了一些国际奖项。
4.数字化时代(2000年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动画进入
了数字化时代。
这个阶段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3D动画作品,例如《功夫熊猫》、《大圣归来》等。
同时,网络平台的兴起也为更多创作者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
目前,中国动画表演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动画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中国的动画发展史篇一:中国的动画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4年的南北朝时期,当时出现了第一个动画作品《拾梦纪》。
此后,中国的动画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成长为全球动画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20世纪初,中国的动画作品开始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192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红楼梦》,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动画电影,也是中国动画的里程碑之作。
此后,中国的动画作品逐渐走向了国际化,为世界观众所熟知。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转型,从传统绘画转向计算机动画。
195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动画带来了新的机遇,当时中国动画公司开始制作动画作品《西游记》。
此后,中国的动画作品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开始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动画形式,如木偶动画、3D动画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动画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2000年,中国动画公司开始制作《封神演义》等神话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2005年,国家推出了“新CG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后,中国的动画作品开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如2008年上映的《功夫熊猫》等。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作品也开始关注环保和公益事业,如2017年上映的《大鱼海棠》等。
同时,中国的动画产业也开始向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制作了《长安十二时辰》、《长歌行》等高品质的作品,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中国的动画发展史是一部充满创新和挑战的历程,不仅为世界观众带来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二:中国的动画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绘画和漫画。
在清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动画艺术家,如郑少秋、黄永玉等,他们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画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195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低谷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中国的动画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国内外运用手绘技术创作的动画片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1926年,上海转业公司推出的《骆驼祥子》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此后,一批优秀的动画制作人陆续涌现,如金钟、朱德庸、丁聪等。
在此基础上,193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堪称中国动画的奠基之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动画事业因各种原因一度陷入停滞。
1956年,中国第一个卡通动画片诞生——《三只小猪》。
此后,中国动画事业开始逐渐复兴。
6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小蝌蚪找妈妈》、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猫和老鼠》等作品,奠定了中国动画在国际上的声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动画事业开始向前迈进。
80年代后期,中国的动画技术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产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如《舒克和贝塔》、《葫芦兄弟》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动画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动画业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提升动画制作质量和推动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各地电影制片厂和企业也积极投入到动画制作中,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与壮大。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相继面世,如《大护法》、《熊出没》、《小猪佩奇》等,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欣赏和认可。
同时,中国动画走向国际市场也越来越活跃,不少动画片在海外取得了极大成功。
未来,中国动画业将继续保持创新与突破,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起伏和转折,以下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传统风格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开始萌芽。
当时的动画电影主要是以漫画形式出现,以手绘画面、幽默诙谐的形式,表现社会生活和民生故事。
1926年,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电影《大闹银河》问世,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先河。
20世纪3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许多优秀的动画电影问世,如《乌鸦捉老鼠》、《狐狸假鸭子》等。
第二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政治宣传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政治宣传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总体上以宣传政治主题为主,风格统一,内容单调。
影片的主题涉及到社会主义革命、农业合作化、生产建设等方面。
代表作品有《猫和老鼠》、《小蝌蚪找妈妈》等。
第三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多元风格8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多元化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开始接受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动画电影技术,影片的制作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风格和主题也变得多元化,不限于政治宣传,包括家庭、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代表作品有《大闹天宫》、《小兔马和毛毛虫》等。
第四阶段:21世纪至今,产业化和国际化21世纪至今,中国动画电影进入产业化和国际化阶段。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涌现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同时,中国动画电影的产业也逐渐成熟,涉及到制作、发行、营销等诸多方面。
总之,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从传统到现代,从政治宣传到多元化,从国内市场到国际舞台。
在未来,中国动画电影有望继续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化。
中国动漫发展史
中国动漫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中国影像艺术,下面是中国动漫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阶段:
1.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动漫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
中国主要受到西方动画的影响,以手绘和剪纸动画为主要
形式。
最著名的早期作品包括《刘老根》和《狼和七个小
羊》等。
2.1950年代至197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动漫。
在这
个时期,动画制作逐渐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表现社会
主义建设和革命英雄等主题。
代表作品包括《小葱包和馒
头头》和《大闹天宫》等。
3.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动漫的复兴与创新。
在这个
时期,中国开始引入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动画作品,同时也
有一些原创作品涌现,如《黑猫警长》和《三毛流浪记》
等。
4.2000年代至今:中国动漫的新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
中国动漫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包括制作技术的提
升、市场规模的扩大、内容的丰富多样等。
一些国内制作
的优秀动画片赢得了国际影响力,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动漫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支
持措施,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动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长片《铁扇公主》。
由于无人投资于1942年后中断了。
四十年代初,钱家骏等在重庆也摄制动画短片《农家乐》,但也未获发展。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
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和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难能可贵,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序幕。
1949年专门摄制美术片的机构-美术片组在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漫画家特伟和画家靳夕为主要领导人。
1950年迁上海,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
随着人员的不断扩大,1957年建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特伟任厂长,从建组时十几人发展到二百多人。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参加这一工作。
从此,美术电影就以上海为基地,迅速繁荣发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
通过制片实践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摄制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动画片《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木偶片《机智的山羊》、《神笔》等。
尤其《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实验。
在技术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梦》,是首次采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术,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也获得成功。
从此,美术片进入了彩色片时期。
建厂以后到“十年动乱”前(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声誉鹊起。
周恩来总理生前指出:美术电影部门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比较优秀的部门。
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第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一举成功。
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而受到好评,开辟了发展剪纸片艺术的新路。
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影片因此获得极大成功。
它们以优美的画面和诗的意境,使动画艺术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的成就在国内外引人瞩目。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
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形象地再现于电影银幕,有丰富的想象力。
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
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它以生动的情节,恢宏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傣族地区的美丽神话,影片的精湛技巧,标志着木偶片艺术的成熟。
剪纸片《金色的海螺》是这一时期剪纸片中最出色的作品,它发挥了镂刻艺术的特色,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表达得绚丽多彩。
《黄金梦》是一部漫画风格的动画片,以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形象讽刺一群贪得无厌的富豪,又是一种新的形式。
此外,《小鲤鱼跳龙门》、《谁唱得最好》、《济公斗蟋蟀》、《大奖章》、《人参娃娃》、《没头脑和不高兴》、《等明天》、《冰上遇险》、《红军桥》、《半夜鸡叫》、《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这一时期摄制的一批优秀影片。
1960年,拍摄的《聪明的鸭子》,是新生的折纸片,这种充满儿童情趣的纸偶艺术,又成为美术电影家族中新的一员。
为介绍中国美术电影的成就,于1960年举办“美术电影展览会”,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展出,产生广泛影响,于1960年又到香港展览,在海外获得更大声誉。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1966-1976),美术电影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事业前进的速度。
1977年开始恢复了创作生产。
从此,美术电影又进入了一个再度繁荣的新时期。
从结束“文化大革命”到1984年的八年时间里,共拍摄了一百多部影片。
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使中国美术电影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
它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
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种金子)也是一部出色的影片,造型夸张,语言幽默,生动地刻划了新疆维吾尔民族的一个传奇人物,后来发展为多集系列片。
动画片《三个和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篇幅虽短,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的尝试。
动画片《雪孩子》体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水墨动画《鹿铃》抒发了友爱之情,这两部影片都受到好评。
这一时期的剪纸片在美术形式上丰富多彩。
《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
《猴子捞月》使剪纸片造型产生茸茸的质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
利用这种形式,又拍摄了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形式优美、内容诙谐,动作细腻生动,丰富了剪纸片的艺术风格。
《火童》把装饰性造型和民族艺术特点熔于一炉,风格奇丽新颖。
同一时期的影片中,还有《两只小孔雀》、《画廊一夜》、《狐狸打猎人》、《好猫咪咪》、《愚人买鞋》、《黑公鸡》、《小鸭呷呷》、《人参果》、《淘气的金丝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书奇谭》、《兔送信》、《三十六个字》、《西岳奇童》(上集)、《黑猫警长》等,都是优秀的作品。
随着体制改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4年10月调整领导班子,中年导演严定宪出任厂长,特伟任顾问。
美术片创作随着改革的步伐继续前进。
两三年中完成了一批优秀影片,大型动画片《金猴降妖》,刻划了感人的猴王孙悟空形象,富于感情色彩;在传统的民族风格中注入一些抽象绘画的手法和现代音乐,为民族艺术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动画片《夹子救鹿》,淡雅而抒情,具有敦煌壁画的古朴风格。
剪纸片《草人》是模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摄制而成,别具一格。
动画片《女娲补天》用简练概括的形象表现了人们想象中的上古时代,艺术形式有所创新。
此外,《抢枕头》、《海力布》、《水鹿》、《大扫除》、《网》、《偷东西的驴》、《巫婆、鳄鱼和小姑娘》等,都各有特色。
近年来,创作上的重点,放在发展系列美术片上。
加十三集的剪纸片《葫芦兄弟》,表现一个荒诞有趣的民间故事。
十三集的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是一个较有想象力的长篇童话。
《奇异的蒙古马》是根据英国作家韩素英的剧作改编拍摄的六集动画片,表现了一匹野马的思乡之情,洋溢着国际间的友谊。
《擒魔传》是一部木偶连续片,把舞台木偶艺术与电影手法结合起来,展现了《封神演义》故事的浩大场面。
还有一些影片在准备之中。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会更加繁荣。
一个艺术事业的繁荣,需要有一大批精通业务的人才。
美术电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新中国成立初,它还处在起步阶段,这类人才屈指可数。
所以培养人才,是美术电影发展的关键。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培养,逐步形成一支艺术、技术等各方面的专业队伍。
建立这支队伍,除了在工作中自学成才而外,大部分专业人员来自艺术专门学校。
其中,主要的创作力量-动画人员,则经过多次专门的培养,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成为今日中国美术电影事业的骨干力量。
回顾动画人才培养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五十年代初,1950年钱家骏、范敬祥等动画家曾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开办动画科,先后招收两届学生,该科在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调整时,并入北京电影学校,于1953年毕业,而后停办。
其中大部分师生进入“美影”工作,使美术电影增添了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第二个阶段是在六十年代初期,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成立,其中设立动画专科,由钱家骏任主任、张松林任副主任,培养具有大专程度的动画人员。
共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先后于1961、1963年毕业,该校于1963年停办,这批专业人员又充实了“美影”的创作队伍。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培养人才的工作中断了十多年,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因此,第三个阶段就是在十年动乱之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动画人才。
一是支持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动画班,曾多次派专业老师任教,培养了一批高等程度的动画人员。
二是与上海华山中学合作,开设中等程度的动画职业班,已招收了三个班级,共培养了六十多名动画人员。
三是在厂内开办动画训练班和动画设计训练班,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创作人员。
通过上述三种途径,在八十年代,又有一大批动画人才正在茁壮成长。
今天,美术电影人才的培养,尤其高等的动画教育工作,将继续发展。
一代新的动画艺术家将在他们中间出现。
中国动画事业起步非常早,早期远远超出日本,但70年代之后,日本动画蓬勃发展,终超越了中国,成为目前的局势。
以下对中日动画发展按照时期进行对照比较,主线按照中国的动画时期划分。
中国动画发展未见有文提及时期划分,现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如下:早期探索期--由20年代中国开始自己创作动画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蓬勃发展期--从建国始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由1966年至1977年缓慢发展期--从1978年至1998探索尝试期--从1999年至今日本动画发展按照原有的时期划分(参见《日本动画发展史》一文):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至1945年日本战败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至1974年题材确定期——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画技突破期——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至今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日本在这段时期处于战前草创期,动画制作水平还比较低,而且由于军国主义影响,使得其战斗场面的制作的到一定发展。
不过这段时期日本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动画,中国的《铁扇公主》也在其列,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看到后,深受震动。
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