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主题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8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欧·亨利及其作品《的常春藤叶》的创作背景。
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和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难点: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道德和人文关怀。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和相关参考资料。
学生预习《的常春藤叶》并准备相关问题。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简要介绍欧·亨利及其作品特点。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分析。
1.5.2 作品分析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和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文关怀。
1.5.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1.5.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二、优秀教案特征2.1 教学目标明确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2 教学内容充实充分展示《的常春藤叶》的作品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3 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4 教学过程有序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2.5 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反思3.1 教学内容是否充分展示了《的常春藤叶》的作品特点?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有序?学生是否系统地掌握了知识?3.4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如何?3.5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4.2 教师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过程是否有序?4.3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作者:卢杏琴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12期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这篇文章受叙事学“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读者为不同的聚焦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
“多重聚焦叙事方式”是在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中兴盛并得以深入发展的一种叙事模式。
在叙事文本中,多重聚焦叙事模式是“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以产生相互补充或冲突的叙述”。
它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即由文本中的“不同人物”也就是聚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讲述故事。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共有三位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
我们可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
一、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我们视琼珊为主人公,在阅读中可以形成这样一个表格:根据表格提示,我们可还原出这样的故事:住在格林尼治村的青年画家琼珊,有一天患了肺炎,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便一直盯着窗外的常春藤叶,并且决定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离开人世。
但经过一整晚风雨洗礼的常春藤叶没有落下,第二天早晨它仍在墙上。
而恰恰是因为这片不掉的常春藤叶使琼珊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最后她在这个常春藤叶上找到了精神支撑而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我们从这个故事的复述中可以看到,聚焦者强化了琼珊这一人物形象所阐发的主题涵义,并且我们发现它和文本题目相扣。
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琼珊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提炼出小说的主题: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撑自己的人生大厦。
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
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优秀9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生命的赞歌”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⑴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设计依据: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预习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设计依据: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能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⑴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设计依据:培养学生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
三、教学重难点1.探讨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把握主题。
2.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四、教法学法(一)教法1.学案导学法。
先让学生动起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而教。
2.启发诱导法。
使学生能自主探讨问题,体现“以诱达思,合作探究”的原则。
3.直观演示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二)学法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良好合作、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1.课前预习,课后拓展。
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根据预习明白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拓展,迁移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2.课堂深入研读课文,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
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
一、教案基本信息《的常春藤叶》的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小说《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和情节。
2. 学生能够掌握小说的文学技巧和语言特点。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小说《的常春藤叶》的背景介绍。
2. 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
3. 小说的情节分析和主题探讨。
4. 文学技巧和语言特点的讲解和分析。
5. 学生讨论和反思。
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小说《的常春藤叶》的背景和作者欧·亨利。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琼珊、贝尔曼和苏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情节的影响。
3. 情节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特别是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的过程,探讨其对琼珊的影响和象征意义。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如生命的价值、艺术的力量等,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交流。
5. 文学技巧分析: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等文学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6. 语言特点分析: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如细腻的描写、生动的形象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解读。
7. 学生讨论和反思: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自我反思。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写作:评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写作进行评估。
3. 学生自我反思: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二、教学资源1. 小说《的常春藤叶》文本。
2. 作者欧·亨利的简介。
3. 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4. 参考教材或教辅资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和语言特点。
3.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
四、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
2. 熟悉小说的内容和情节。
3. 准备课堂讨论和提问的问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内容摘要: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受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
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本文借助一种新视角对该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也避免了对小说作过度的意义衍生。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多元主题;多重聚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
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
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
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
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②,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
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
《的常春藤叶》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的常春藤叶》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并感悟作品所传达的关爱、执着、奉献等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品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欧·亨利及其作品风格。
(2)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激发学生对“的常春藤叶”的好奇心。
2.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3.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主人公琼珊,了解其性格特点、成长变化及原因。
(2)分析贝曼,了解其人物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4.感悟作品主题(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传达的关爱、执着、奉献等人文精神。
(2)学生举例说明作品中所体现的这些精神,进行交流分享。
5.课堂讨论(1)讨论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如何体现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中。
(2)讨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如何引导人们面对困境,实现人生价值。
6.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查找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分享。
(2)教师补充介绍欧·亨利其他作品,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2.选择一部欧·亨利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分析其主题及人物形象。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品主题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展现了较高的思维品质。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但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欧·亨利其他作品的了解不足,需要加强课外阅读。
5.作业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如下是作者编辑帮大家整理的7篇较后的常春藤叶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
较后的常春藤叶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
2、.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妙处。
(二)、过程与方法:4、反复阅读重点段落,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5、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6.、通过主人公身上的亮点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面临逆境永不放弃的精神,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感触和认识。
重点、难点: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掌握刻画人物的手法学习方法:设计若干问题,带着问题品读文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课文: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得以永恒。
今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有名短篇小说《较后的常春藤叶》,去解读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
(二)简介作家及其创作情况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
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三)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讲故事,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2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与探究,由分析讨论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切入点赏析结尾特点及妙处,分析理解文章主题:一是普通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二是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间真情,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坚定人生信念,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反思: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有三:一是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二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对本文的理解把握。
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的最大难点在于琼珊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预习:1、初读文章,读准字音,试一试能否复述故事情节。
(用200字左右概括)2、再读文章,�3、形成书面形式将无形的学习任务变为有形,对学生是一种督促,对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好处。
教学过程:导入: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
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胜利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试图看个究竟。
骤然间,他惊呆了。
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大家觉得结局会怎样?是的,最后他的意志垮了。
儿子死在了战场。
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与其说是一支断箭,不如说是一个人的意志,既成就了一个人,也毁灭了一个人,今天我们也试图通过一片小小的藤叶,来反观人的脆弱与坚韧,人间的无奈与温情。
反思:小故事作为导语可以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用这个故事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形成对比,引起学生对“信念”重要性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主题解读文本:概述故事情节要求你用两句话概括,并且两句话里都要包括课文的题目“最后的常春藤叶”。
《的常春藤叶》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小说《的常春藤叶》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能够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能够领会作者奥尔科特的写作技巧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小说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的人物情感,体会作品的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的常春藤叶》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领会作者奥尔科特的写作技巧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小说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奥尔科特及其作品《的常春藤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探讨象征意义和寓意。
4. 课堂讲解:5. 联系现实:让学生思考小说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的常春藤叶》,谈谈你对奥尔科特写作技巧的理解。
2. 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小说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对你产生的影响。
3. 选取一个你认为最具象征意义的人物或事物,分析其寓意。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流畅,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4.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物塑造与主题升华的错位——一种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另类解读潘幸龙长期以来,欧·亨利的作品在中国文学界一直受到高度的赞扬。
批评家们都持这样的观点,认为作为以社会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的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通过他的短篇小说,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层注视、发掘、剖析、批判以至抗议,用以振作民众精神、改变社会病态、赞美健康人性。
”非常遗憾的是,直至如今,我们对欧·亨利作品的理解仍然受到传统的欧·亨利式的结尾的束缚,把他的出乎预料的结尾方式作为“作者表现特定社会人生的艺术内容之一”而大加赞赏,对其作品更多地是从主题和结构上进行分析,鲜有从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来对其作品加以探讨。
特别是他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往往只专注于作者通过其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出来的崇高的主题,而对文学作品中应该更加予以关注的作为主题升华基础的人物塑造的分析却未有深入。
重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着重关注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进而对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分析,一种与传统批评家们迥然不同的观点跃然而出。
一人物塑造《最后的常春藤叶》已在我国广为流传了几十年,因此,我们中国读者对这部小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故事简短,情节也并不复杂。
三个并不成功的画家:苏艾、琼珊和贝尔曼在同一幢公寓里过着贫穷惨淡的生活。
娇弱的琼珊不幸染上了致命的疾病,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的琼珊也对生命失去了信心,准备着随时离开人世她的生命将随窗外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而去。
住在同一幢公寓的老画家贝尔曼虽然在艺术上并无成就,却不时地夸口某天将会创作一幅惊世之作。
他脾气暴躁,嗜酒如命,但又充满同情,心地善良,主动担当起了两位年轻女画家的守护之责。
当他得知琼珊的想法后,就在最后一片藤叶落下的当晚,冒着严寒的凄风苦雨,在那室外的墙上创作出了他惊天动地的杰作那片永远留在墙上而使琼珊的生命得以挽救的藤叶。
欧·亨利或许是为了突出其独特的结尾,强调情节的变化而有意无意地对人物性格以简写的方式来加以处理。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品主题。
2. 学习欧亨利式结尾二、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品主题,学习欧亨利式结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引导总结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出示学习目标:1. 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品主题。
2. 学习欧亨利式结尾梳理情节,学习欧亨利式结尾(三)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找出前文中,有关叶子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暗示伏笔小结过渡: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了一辈子的杰作,也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那贝尔曼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贝尔曼。
(四)分析贝尔曼人物形象一写:外貌: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二写:当得知琼珊的病情后语言: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三写:医生:“他身体虚弱,……他可没有希望了”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总结贝尔曼其人:外貌:外表丑陋、模样怪异事业:一个失败的画家,郁郁不得志。
性格:喝酒无节制、爱说大话、脾气暴躁、但他是善良的。
人格:富有同情心、富有爱心、富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总结方法:欲扬先抑(五)小结:小说结尾的逆转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我们看到底层小人物的光辉,这样的平民英雄才是一个民族的脊梁,这样的一部作品才是生长于艺术园林中永不凋零的常春藤。
(六)拓展延伸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峰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仿照王峰的颁奖词,给贝尔曼写一段颁奖词(七)、作业布置作业1、请补写贝尔曼在凄风苦雨中画叶的情景,字数300字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心理比较躁动,对人生对未来还没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处于情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急需从情感上加以引导,促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1)主题归纳《最后的常青藤叶》的主题是“反映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那些生活在底层落魄的“小人物”虽然自己挣扎在艰难的求生环境里,却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并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
(2)如何理解贝尔曼的形象?贝尔曼在看似粗鲁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的心,他一直关心着苏艾和琼珊,最后为了拯救琼珊,他不顾风雨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并留下了人生的杰作.贝尔曼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3)琼珊的遭遇可以给人怎样的启示?因为贝尔曼拼着性命画在墙上的那片叶子,琼珊战胜了病魔,勇敢的活了下去。
当然,琼珊的康复仅有贝尔曼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
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他自己呢?就是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做出努力,才能胜利。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关键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它。
琼珊也曾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贝尔曼。
平凡的甚至有点让人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别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他身上,小说的主题得以体现: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解释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5)本文的语言特色?正"幽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指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
它有别于滑稽、逗趣,只是惹人发笑。
具有这种情操的文学家往往在他们的语言中自如地加以运用。
他们幽默的文学语言常常让你笑了之后,想出许多道理来。
这种道理时常会触动人们的情感。
在笑完之后,人们能找到笑不。
(6)本文的结尾有何特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结局体现了“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教案基本信息《的常春藤叶》的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高中英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的常春藤叶》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学生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2.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作者欧·亨利以及他的作品风格。
2. 故事情节理解(10分钟)学生自读《的常春藤叶》故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
3. 人物关系分析(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角色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
4. 象征意义探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常春藤叶的象征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主题思想反思(5分钟)学生思考故事传达的主题思想,如生命、艺术、友谊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评价标准: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学生能够提出有深度的批判性思考和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的常春藤叶》,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疑问,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也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欧·亨利的作品,如《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并写下阅读感悟。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续)6.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优秀7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情节的分析理解最后的长春藤叶的意义,理解文章的深刻的主题思想2.通过分析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找出人物内在和外在的鲜明对比,体现贝尔曼作为低层的小人物却有着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3.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艺术及精巧的结构安排二.教学重点难点:1.怎样理解长春藤叶的意义及文章的主题的把握2.贝尔曼人物形象的理解3.最后结尾情节的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三.教学设想: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等,从而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及结尾的巧妙构思。
四.教学方法:自主研习为主,辅之以教师引导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
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写下300多篇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白菜与皇帝》、《警察与与赞美诗》、《四百万》、《西部人心》、《市声》、《滚石》等。
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
他同情普通的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笑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
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可结合本文明暗线进一步理解把握)1.(1—11)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纽约的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开端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2.(12—36)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但是琼珊已放弃主观上的努力,只等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自己也该离开人世了。
3.(37—50)最后一片叶子始终贴在墙上,这使琼珊觉悟到自己的错误,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4.(51—55)结局琼珊病愈,贝尔曼去世。
(附本文线索明线:琼珊病重——病危——转好——脱离危险暗线:贝尔曼画长春藤叶——生病——病危送进医院——去世)(三)提出问题,自主探讨:(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这这三个问题)1.怎样理解贝尔曼的杰作?明确:他的杰作就是他用画出来的那一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这副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好一片永远常春的藤叶——《最后的常春藤叶》主旨解读综述与再析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作者通过重访当年的往事,联结过去与现在,唤起了中国人的深
情久远,勾起浓浓的思乡情结。
文中呼唤着一份热情,希翼沉醉在共同的梦想之中;一份怀旧,左叩许久曾经,右拍苍凉即将到来;一份倒退,让文章充满淡淡的无奈气息。
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出发,拆开历史的怀抱,演绎国人的纷繁情绪,更加深刻地抚今追昔,注释历史的风云变幻,呈现出一抹永恒的爱国精神。
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强调追求永恒的梦想,无论如何永不褪色。
文中也暗含着绝对的反抗之意,比如:当由官派历史学家刻意篡改历史大事时,宁可采取强硬的手段,也要坚守
自己真实而永不改变的爱国心,永不放弃追逐永恒梦想的道路。
“最后的常春藤叶”由此可见,作者希望从文中传递出一个温馨而又溫柔的讯息:只要有信念,即使常春藤叶凋零,爱国意志也不会凋谢;只要有梦想,即使万般衰老,武魂也永远
不会打折扣。
抱着一份热情,执着一份敬畏,走下沉碧的台阶,来到温暖的家园,在这里,我们会一直有梦,也会有一片永远常春的藤叶。
探究《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思想教案设计】主题思想:探究《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母题思想教学目标:1.了解《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Mark van Doren以及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探究《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思想。
3.练习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入1.老师简单介绍《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背景和作者Mark van Doren。
2.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尝试猜测故事的主题思想。
第二节:文本阅读1.学生阅读《最后的常春藤叶》。
2.学生针对文本中出现的人物、地点、事件、情节等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三节:主题思想探究1.老师讲解常见的文学主题思想,如爱情、友情、家庭、人生、成长等。
2.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尝试推测《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思想。
3.学生围绕主题思想展开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节:写作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写作,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文本,撰写一篇文章探究其主题思想。
2.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练习文学作品分析、解读和写作的技巧。
第五节:总结回顾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互相评价。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再次强调文学作品分析和解读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技巧,能够自主探究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2.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够练习文学作品分析和解读技巧,并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文字。
3.通过讨论、分享和评价,学生能够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文章】《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文学家Mark van Doren所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和回忆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人,他在回忆自己的青春年华时,发现在他所居住的大学里,常春藤叶已经消失了。
然而,这些消失的常春藤叶,在他的记忆中却从未消失,它们一直存在于他的心里,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回忆。
故事表现了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无常,以及记忆和回忆的力量。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内容摘要: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受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
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本文借助一种新视角对该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也避免了对小说作过度的意义衍生。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多元主题;多重聚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
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
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
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
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②,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
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
更多的研究者是两者择其一而详细论之,有据在理。
孙绍振先生的《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的常春藤叶〉解读》③则是两个主题兼论,深入文本细部,论述新颖别致。
这也更加证实了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读者中心论已深入这个重人文精神、张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
确实,一个文本一经产生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作者寄予的意义无多大关系,它的丰富含义更多取决于读者的能动参与行为。
在此文中,我们将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该小说的多元主题作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
教师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④的角色,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课堂主人翁角色去深入文本的多元主题探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行为。
“多重聚焦叙事方式”是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中兴盛并得以深入发展的一种叙事模式。
“聚焦”一词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
它包括聚焦者和被聚焦对象两部分。
它是属于内聚焦型。
所以聚焦者通常为故事中的人物,而被聚焦对象通常为一个中心事件。
在叙事文本中,多重聚焦叙事模式是“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以产生相互补充或冲突的叙述”⑤。
它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
由文本中的“不同人物”也就是聚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讲述自认为的故事。
在叙事功能上看,它削弱了故事情节的传统因果式的单一运行模式,而使故事运行方向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性。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模式也越来越受导演们的青睐。
比如著名的影片《罗生门》(日本黑则明导演)、《英雄》(张艺谋导演)都是成功运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经典例子。
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方式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使读者(观众)也卷入到了对文本的深层思考中。
受此启发,如果视《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一个电影剧本,那么教师这个导演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挖掘更多的小说内涵呢?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能否让学生作为聚焦者来讲述相应的人物故事?这两个问题启发我对整个课堂结构的设计。
在该小说中共有三位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
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到的小说主题内涵。
于是该课的教学结构便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
所以在课堂导入之后,第二个教学环节的“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请围绕着你所认为的主人公来展开你的故事。
”同时为学生提供判断主人公的标准,那就是首先看这个人物在全体人物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其次看人物的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了情节的逆转,最后看这个人物的故事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其实这样的主人公评判,也是非常符合小说教学的文体特征,那就是重视小说基本因素——人物、情节、主题等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邓彤老师讲的“让小说教学起步于小说的原点”⑥。
主张文本细读并在小说领域做得卓有成效的著名的新批评派宿将沃伦(R·P·Warren,1905-1989)和布鲁克斯(C·Brooks,1906-1994)说:“人物性格对小说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要想了解一篇小说的基本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问一下‘这是谁的故事?’。
”⑦于是我们的课堂结构在多重聚焦叙事模式的启发下,回到了小说教学的原点——“这是谁的故事?”。
这是个很能让学生发挥自我见解的切入口。
不同的学生便会围绕上述的主人公评判常识,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
同时结合了上述的主人公评判依据后,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排除苏艾为文中的主人公。
接下来我们结合文本细读一起来分析主人公存在的三种可能性而得出的三种主题内涵。
一、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在这里学生视琼珊为主人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表格:时间线索琼珊(病情发展)(右列为空白,让学生根据文本来补充。
)那么,他们可以在这样的表格提示下来完成自己的故事复述:住在格林尼治村的青年画家琼珊,有一天,患了肺炎,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便一直盯着窗外的常春藤叶,并且决定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就离开人世。
但经过一整晚风雨洗礼的常春藤叶仍没有落下,第二天早晨它仍在墙上。
而恰恰是因为这片不掉的常春藤叶使琼珊又找到了生的希望。
最后她在这个常春藤叶上找到了精神支撑而奇迹般活下来了。
我们从这个故事的复述中可以看到,聚焦者(这个时候复述故事的学生)强化了琼珊这一人物形象所阐发的主题涵义,并且我们发现和文本题目相扣。
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成为琼珊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主题的分析。
让学生比较一下琼珊在看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态度的变化。
之前医生说:“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
她又什么心事吗?……她心里有没有值得想两次的事情——比如说,男人?”“男人?……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苏埃说。
⑧这里通过医生和苏艾的对话,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琼珊对爱情都没有强烈的企盼和留恋了,她在病重之际已经极其绝望了。
而“人物性格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是人物语言,人物的谈话方式。
”⑨我们再来看看琼珊自己的话。
“叶子。
常春藤上的叶子。
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三天前我就知道了。
”“你不用买什么酒了……不,我不咬喝汤……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
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从正面的语言描写中,可以得出琼珊在病重时,把自己的生命和一片叶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叶子的凋落与否成了她生命能否延续下去的一个隐喻。
在重病的人那里,这种以身感怀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她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留在墙壁上时,她说:“我真是个坏姑娘……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
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惨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她对饮食、打扮、生活琐事又充满了情趣。
在琼珊的心里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这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她重新找到生的信念。
视琼珊为主人公的学生,他们充当复述文本的聚焦者,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小说主题: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持自己的人生大厦,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
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
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
”信念、精神等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
二、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这里学生视贝尔曼为主人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表格:时间线索贝尔曼(右列为空白,让学生在复述中补充)这样,作为聚焦者的他们可以紧紧围绕着贝尔曼复述自己眼中的故事:住在格林尼治村的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他穷困潦倒,在艺术上不得志,但他决心要画一副杰作。
有一天,租住在他楼上的青年画家琼珊患了肺炎,并得知她把自己的生命和窗外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的凋落联系在一起。
于是这个老画家为使最后一片叶子能挽救她的生命,便在这天夜里顶着冷风凄雨画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来代替自然界已经掉落的常春藤叶。
老贝尔曼是完成了他的杰作。
但是正因为这样,他得了肺炎,被送去医院,住院两天后不幸过世。
从聚焦者的如上复述中,我们觉得依然符合文本想要传达的主题并也非常扣题。
我们还可以用文本中的三次集中写贝尔曼这一形象来佐证。
这样,我们可以再一次带学生进入文本细读。
初次见到贝尔曼时,文本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
再见他时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形象的,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最后一次见他,已不同与前两次的正面描写,这是通过苏艾的话来侧面写出的。
“后来,他们找到了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
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
他的生命的转折点也在于这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
他的人格于此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视贝尔曼为主人公的学生,他们充当复述文本的聚焦者,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另一个小说主题: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