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1.61 KB
- 文档页数:4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的观
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
(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自我互动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
个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3、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选择的结果。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事实环境产生影响。
4、IPP指数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为了考察大众传播对竞选宣传的影响。抽样调查600人半年内实施7次抽样调查发现只有8%的人改变了既有的倾向。
政治既有倾向指数,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说明了受众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而不是任意被传媒所控制。IPP指数是根据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和居住区域设计的。
5、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三、简答(8*5=40分)
1、简述“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的影响。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对传播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具有共通的理解。
2、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概要及其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 :最早提出这一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经过对选举调查的分析发现,大众媒介具有一种突出报道什么问题就会引起大众特别重视什么问题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大众传播重要的社会效果之一。越是突出某个议题或某个事件就越会影响公众关心此议题或事件。这就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特点:
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
第二,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第三,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3、简述“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把受众看成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受众观.
它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受众观.
观点:受众即市场(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
缺点:
1、问题简单化(单纯的买卖关系)
2、重视消费特点忽视深层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媒介成功与否评价标准单一
4忽视了受众作为公共事务参与对象的角色
4、如何理解“舆论是社会的皮肤”这一观点?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是由诺伊曼提出的。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5、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作为一个体系统,它的输入源泉和输出的对象都是外部环境。(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能进行人内传播首先与人体的生理机制分不开。
(6)人的身体具有一般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
四、论述(15*2=30分)
第1题:阅读麦克卢汉的下述文章片断,试分析和评价他的主要媒介理论和研究方法。
“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有点吃惊。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媒介的‘内容’使我们对媒介的性质熟视无睹,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和转移看门狗的注意力。”
“我强调媒介是讯息,而不说内容是讯息,这不是说,内容没有扮演角色——那只是说,它扮演的是配角。”——《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我不解释,我只探索”——《麦克卢汉:冷与热》序文
答: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20世纪的思想巨人。电子时代的预言者。《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观点之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