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28.05 KB
- 文档页数:3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纽带,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
然而,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留下一个开放的伤口,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对母婴脐部进行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母婴脐部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母婴脐部愈合的影响。
2. 评估不同护理方法对母婴脐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3. 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我院产科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婴50例,女婴50例,年龄在出生后1~3天内。
2. 分组: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
分别为:A组(常规护理组)、B组(紫外线照射组)、C组(银离子敷料组)、D组(抗菌素护理组)、E组(复方氯己定护理组)。
3. 护理方法:(1)A组:常规护理,包括保持脐部干燥、避免摩擦、定期更换尿布等。
(2)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紫外线照射脐部,每次照射时间为5分钟,每天2次。
(3)C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银离子敷料覆盖脐部,每天更换1次。
(4)D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抗菌素涂抹脐部,每天2次。
(5)E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氯己定涂抹脐部,每天2次。
4. 观察指标:(1)脐部愈合时间:记录各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所需时间。
(2)脐部感染发生率:记录各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
1. 脐部愈合时间:A组(7.5±1.2天)、B组(6.8±1.0天)、C组(6.9±1.1天)、D组(8.2±1.3天)、E组(7.1±1.4天)。
结果显示,B组、C组、E组脐部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D组脐部愈合时间最长。
2. 脐部感染发生率:A组(25%)、B组(15%)、C组(10%)、D组(30%)、E 组(20%)。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8-24T09:22:24.53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作者:姜楠[导读] 介绍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综述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应用进展,姜楠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介绍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综述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应用进展,并指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率。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综述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之间的条索状组织,是母体与胎儿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
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被切断并结扎,形成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开放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门户,因新生儿抵抗力差,如脐部创面护理不当,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往往较高。
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破伤风及败血症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降低因护理不当引起的脐部感染,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现状新生儿脐部感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一个危险因素[1],国外学者Mir F [2]对6904例新生儿调查中发现有1501例发生脐部感染,发生率为21.7%,其中325例轻度脐部感染,占比21.6%,1042例为中度脐部感染,占比69.4%,134例为重度脐部感染,占比8.9%。
杨秀菊[3]研究48例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
Debes[4]对655例脐炎新生儿统计发现脐炎病死率可达18.6%,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危急的状况。
2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2.1 局部消毒法新生儿脐部是比较敏感脆弱的部位,很容易发生炎症,对此处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护理中的消毒是必要的一步[5]。
目前,用于脐带及周围皮肤的消毒剂有多种,包括3%碘酊、75%酒精、20%高锰酸钾溶液等。
碘酊是高效消毒剂,我国传统的新生儿断脐消毒方法是在断脐后立即用3%碘酊消毒脐部残端,20秒后使用75%乙醇脱碘,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现状综述摘要】随着越开越多的医疗护理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脐带护理措施及理念正在不断更新。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预后更好。
出生时的使用脐带夹在距离脐跟部0.5cm进行脐带结扎,且结扎后采用自然干燥法更有利于避免脐带感染,促进脐带更早脱落。
工作坊模式的健康宣教,能让产妇及家属更好的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知识。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结扎技术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纽带,胎儿出生后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此时的脐带呈开放性的,病原菌群极易入侵并引发局部感染。
脐部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1],也是最常见症状之一,所以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包括新生儿的脐带护理。
临床上的脐带护理形式多样化,在出生时脐带结扎、日常护理方法以及出院后的宣教护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的脐带护理质量,全面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临床新生儿的脐带护理开展进行综述。
1 出生时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1.1脐带结扎的时间关于脐带夹持的时间有所不同,早期或即时脐带夹持通常在出生后60s内完成,而晚期或者延迟脐带夹持则在出生后1分钟以上或者脐带搏动停止进行。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则提倡在等待1-3分钟脐带搏动消失后再进行断脐[2]。
张宏玉等人做了新的研究,在胎盘娩出后不钳夹脐带等待搏动消失后剪断脐带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的健康[3]。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临床上的早断脐并没有使新生儿获利,反而增加了贫血等疾病的感染风险,相较于早断脐,晚断脐不但可以预防新生儿贫血还有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4],也能有效提高胎儿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的含量[5]。
也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延迟断脐的时间不但对于足月儿而且对早产儿都能明显增加血流量以及铁的储备[6]。
因此晚断脐对于新生儿利大于弊,而且有利于减少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也并不会因此造成新生儿红细胞增多。
同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延迟断脐能够立即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有效提高母婴裸身接触的质量。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一、引言新生儿脐部护理在婴儿出生后非常重要。
它涉及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和疾病的传播。
由于新生儿在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较弱,他们需要依靠护理者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以及针对各种情况下的脐部护理的最佳实践。
二、新生儿脐带的解离脐带是新生儿和母体之间的连接和婴儿在子宫内时的主要形成方式之一,也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脐带解离时间为出生后7-14天之间。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处理:1. 脐带处有明显的潮红,肿胀,分泌物多且异味严重。
2. 新生儿在解离后2周以上仍然有明显的脐带残端,残端周围红肿疼痛。
3. 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
4. 脐带处有流脓或出血。
三、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最佳实践1. 保持干燥:脐部护理的关键在于保持其干燥。
避免使用沾水的湿布或溶液,并确保每次更换尿布时擦干脐部。
2. 不要使用抗菌药剂:许多人认为新生儿的脐带是脏的,应该使用抗菌药剂来清洁。
但是,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而非细菌的外壳和真菌等病毒,因此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3. 每次更换尿布时清洁:更换尿布时进行清洁可以帮助防止感染。
对脐带周围进行清洁,除去任何污垢和皮肤细胞。
4. 防止摩擦:尽可能避免让新生儿的尿布磨擦到脐部。
应该将尿布的位置放在脐部以下,以避免磨擦。
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护理婴儿脐部之前,应先洗手。
虽然婴儿可能不能够清楚地表达信息,但他们的身体语言往往会告诉您是否需要进行清洁或更换尿布。
四、针对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脐部护理1. 婴儿早产或体重不足:早产婴儿或体重不足婴儿出生时,脐带可能比其他婴儿的脐带薄。
这种情况下应更为谨慎,避免在脐带周围施加过多的压力。
2. 脐疝:脐疝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脐部周围形成一个突出的囊肿。
这种情况下,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在囊肿周围施加过多的压力。
3. 彩超多发出肝胆疾病:如果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彩超显示肝胆疾病,护士应特别小心地处理脐部。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主要联系纽带,胎儿所需营养是母体通过脐带供给。
胎儿出生1~2min后即在产科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此时的脐带是一个开放性的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极易发生局部感染,脐带的护理成为了产科工作人员的护理重点。
目前临床脐带护理方式复杂多样,主要区别表现在出生断脐方式和日常护理方式的不同,对国内文献进行检索,并结合临床观察,就目前临床脐带护理方式现状介绍如下。
1出生时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1.1脐带结扎的位置脐带及早干枯脱落是防止脐部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脐带结扎的位置过高可影响脐带的早期脱落。
有研究者改进了气门芯结扎脐带的位置:将气门芯结扎部位由气门芯下缘套在距脐轮0.5~1.0cm处,改为气门芯套于脐带与皮肤交界处(脐根部,勿结扎皮肤)使气门芯下缘紧贴脐轮皮肤[1]。
支持者认为将气门芯结扎在脐带根部,使气门芯下缘紧贴脐轮皮肤处,可减少脐带感染率和出血率,缩短脐带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了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2]。
但张宏玉等[3]研究发现脐带结扎时不宜太接近脐根部,要警惕有无隐形的脐疝,如结扎时不慎脐带断裂会造成再结扎困难,认为结扎时离脐根1cm左右为宜。
作者认为两种结扎位置的选择应根据新生儿出生时的阿普加评分、脐带粗细决定。
1.2脐带残端长度传统的方法是残端留0.5cm。
张宏玉等[3]认为以3~4cm为宜,过短易发生结扎线脱落。
据我们临床观察,结扎过短时,在自然脱落过程中,华通氏胶分解时可形成脐周皮肤的粘连,容易造成脐窝积液,不便于清洁;太长则容易被尿、粪污染,并且产妇及家属会感到心里不舒服。
1.3断脐用品结扎时所用用品有线、气门芯、脐带夹、止血钳等,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气门芯,具有使脐带脱落快、出血少、减少感染的优点。
临床观察发现,气门芯的弹性有限,遇上脐带粗大含胶质丰富的脐带时,套扎困难,常有气门芯牵断的情况发生。
有研究认为使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操作简单方便,最大限度地缩短切断时间和减少操作难度,使脐带干燥、易脱落,无不良后果等优点[4]。
脐部护理实验报告引言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部分,脐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并发症之一。
因此,正确的脐部护理对保护新生儿健康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于预防脐部感染的效果,并分析其优劣之处。
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择100名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名新生儿。
2. 对照组脐带护理方法:在剪断脐带后,清洁脐部周围皮肤,使用酒精消毒棉球擦拭脐部,并保持干燥。
3. 实验组脐带护理方法:在剪断脐带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脐部周围皮肤,覆盖口服贴,并进行脐带愈合观察。
结果1. 对照组:在脐部护理过程中,有5名新生儿出现了脐部感染的症状,感染率为10%。
2. 实验组:在脐部护理过程中,仅有1名新生儿出现了脐部感染的症状,感染率为2%。
3. 实验组新生儿的脐部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快,平均愈合时间为7天,而对照组为10天。
4. 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带周围皮肤状况较好,无红肿、渗液等症状。
分析与讨论1. 酒精消毒的脐带护理方法在婴儿护理中被广泛使用,但本实验结果表明,酒精对脐部可能产生刺激,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因此,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脐带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
2. 实验组采用的无菌生理盐水清洁脐部周围皮肤方法,可以提供湿润的环境,促进脐带愈合,因此脐带愈合速度较快。
3.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组的脐带护理方法需要定期更换无菌生理盐水,以保持清洁湿润的环境。
同时,也需要注意无菌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和质量。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脐部周围皮肤,并进行脐带愈合观察的脐带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脐部感染的风险,并加速脐带愈合。
因此,建议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脐部,以提高脐部健康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1. Andersson N., et al. (2014). T opical occlusion vs. air drying in newborn umbilical cord ca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9(10),e109577.2. Saha S.K., et al. (2009). Community-associated Escherichia coli diarrhea in early infancy in Bangladesh. Journal of Tropical Pediatrics, 55(6),378-382.。
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因为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带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而引起急性炎症,称为脐炎[1]。
严重的脐炎是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脐炎的预防在于脐部良好的护理。
为了探讨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2011年1--3月我科对160例足月新生儿开展本次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3月在我院出生新生儿160例,体重平均3078g,最高体重4730g,最低体重2200g,无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史,孕妇无胎膜早破及严重妊娠合并症。
将2010年10~12月出生的148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实验组新生儿娩出断脐后,用气门芯在距脐根0.5cm处结扎脐带,然后在距脐根 1.5cm处剪断脐带,纱布挤净残端血液,用2%碘酊消毒断面,无菌纱布覆盖,次日起用过氧化氢溶液及酒精行脐部换药,每日两次,每次先用3%过氧化氢浸湿的棉签擦拭脐窝、脐轮,待泡沫消失后再用75%酒精棉签消毒。
待脐残端干燥后予以暴露,待自然脱落。
教会家长正确包裹尿布。
对照组同法结扎脐带,2%碘酊消毒脐残端,无菌纱布包裹残端,绷带固定,48h后去除纱布和绷带,每日一次用络合碘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更换纱布。
2组新生儿在断脐时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院时脐部未完全干燥或实验组脐带未脱落者,出院后进行回访获得资料。
1.3新生儿脐炎的诊断标准。
轻度: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
重度:脐部与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症状。
2、结果2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2组新生儿脐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2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比较表1可见,2组新生儿在性别、体重、分娩方式和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2 2组新生儿脐炎发生情况比较表2可见,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3、讨论残留的脐带在血液供应停止后一周左右逐渐干枯僵化而自然脱落。
在脐带正常脱落的过程中,分泌胶质,胶质与脓性分泌物不同,它一般无味,周围皮肤不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1期V ol.4, No.21, 2019180・综述・新生儿脐部护理方式研究新进展鲍媛媛(当涂县人民医院儿科,安徽马鞍山 243100)【摘要】新生儿的脐部是与外界连接的窗口之一,很多病菌和微生物往往会通过脐部进入到新生儿体内。
当胎儿娩出母体后,脐带断端就成了一个开放式创口。
由于新生儿的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身体系统尚不完善,对外界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差,断端处理不当易发生局部感染。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式多样,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参考,但仍没有比较专一的护理方式应用到实际护理中。
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下面就围绕断脐时间、方式、断端的处理以及消毒方式进行阐述。
目的是为了预防红肿和渗液,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避免发生败血症及死亡,使新生儿脐部自然安全脱落。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1.180.02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脓性分泌物,异味均为脐部感染的表现,一旦发生脐部感染,如不及时治疗,细菌经脐部侵入血液循环,会诱发多种疾病,例如腹膜炎或者肠胃炎等[1]。
因此,做好对新生儿的脐部保护工作,防止病菌的入侵和脐部的感染,进而减少新生儿疾病的产生,这对于提高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十分关键的[2]。
现就近年来新生儿脐部护理方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脐带的生理结构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肌性器官,一端连接于胎儿腹壁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羊膜覆盖的灰白色带内有l 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有华通氏胶(wJ)保护。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通过脐带来与母体进行气体的交换与物质的新陈代谢,并将母体营养输送给胎儿以满足其宫内生长发育需要[3]。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52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在采用常规脐部护理的同时于48~72 h后修剪脐带残端,局部创面用脐带包包扎。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结果:观察组脐部渗血、潮红、黏液分泌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脓性分泌物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
观察组脐带脱落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对新生儿脐部采用修剪脐带残端局部创面应用脐带包包扎的方法,可以使新生儿脐部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局部的渗血和渗出,使脐带脱落时间缩短,促进创面愈合。
能够有效地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脐带;护理新生儿的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做好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
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新生儿出生后48~72 h修剪脐带残端,局部创面用脐带包包扎(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新生儿脐带护理包)。
疗效较好,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出生52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4例,两组新生儿Apger评分均在7~10分,体重均在2 500 g以上,并且无宫内感染。
1.2方法1.2.1新生儿脐部结扎方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用0.5%碘伏溶液消毒脐带根部,然后用消毒气门芯在距脐根部1.0~1.5 cm处结扎脐带,在离结扎部位0.5~1.0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脐血,用2.5%碘酒烧灼脐带断端,观察组用脐带包包扎,对照组用纱布包扎。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每日沐浴后用碘伏消毒脐残端、脐根部、脐轮周围皮肤,再用脐纱包扎脐部,等待自然脱落,下午再次消毒。
观察组除常规消毒外,应用脐带包包扎脐部,并且在48~72 h后用钝头剪刀沿着脐根部呈浅圆锥形慢慢修剪残留脐带,对留下的创面用脐带包包扎。
新生儿脐带护理不同方法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四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中抽取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护脐帖包扎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采用不用护脐帖包扎法。
对两组新生儿的自然脐带脱落率和脐部并发症发生频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新生儿患者中,实验组新生儿出现感染的概率为5.0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且,两组新生儿患者中,实验组新生儿出现感染的概率为5.0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用护脐帖包扎的护理方法,对应的新生而护理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提高自然脱落率,同时降低新生儿出现感染的频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效果;自然脱落;脐炎感染脐带是胎儿的附属品,它连接胎儿和母体,为胎儿提供所需营养和氧气。
其中一端连接胎儿的腹壁脐轮,另一端则在胎盘的胎儿面上附着,主要功能作用是在胎儿出生前,为胎儿从母体中吸取营养物质,同时是胎儿废物的重要途径[1]。
在新生儿分娩完成后,胎儿与母体脱离,脐带发生结扎,脐带也会停止循环作用,进而发生脱落[3]。
但是脐带在存在自然脱落的情况下,也存在不脱落情况,这对新生儿的健康容易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新生儿的发育。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新生儿脐带的自然脱落与新生儿脐带部是否会发生并发症等情况主要与护理方法相关。
因此,本文在2016年4月——2017年四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中抽取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护脐帖包扎法和不用护脐帖包扎法的护理方式展开护理过程,对不同护理方法起到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现做出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6年4月——2017年四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中抽取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4-15T02:44:49.3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期作者:黄思华1,2 通讯作者:郑婉霓* 李小文赵素静李攀侯树林[导读]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与新生儿健康密切相关。
黄思华1,2 通讯作者:郑婉霓* 李小文赵素静李攀侯树林(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护理学院;2四川大学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成都610041)【摘要】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与新生儿健康密切相关。
若脐部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
为提高临床新生儿护理质量,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最佳方法,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保障患儿健康安全,结合相关文献,现将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系统综述脐带是母体和胎儿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其中分布有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血管间由胶样胚胎结缔组织相连,该结缔组织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失去水分,脐带自然脱落并愈合收缩成为脐部。
若脐部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败血症中有60%以上是由于脐部感染所导致[1]。
因此进行科学的脐部护理,对新生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脐部护理包括:断脐时间、断脐方法、日常护理等,现结合相关文献将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断脐时间断脐包括早断脐和延迟断脐两种观点。
早断脐指新生儿在出生后15s内断脐,有研究表明过早断脐会使新生儿血容量减少,导致呼吸困难、贫血等发生;过早结扎脐带会导致血液聚集在胎盘中,加之残留脐带的少量血液致使胎盘剥离困难,给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倡延迟断脐。
WHO建议:新生儿在娩出1min后或脐带停止搏动后进行断脐;相关研究显示:延迟断脐能增加新生儿血容量,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不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不会增加产妇出血及延长第三产程;不会增高颅内出血发生率;不会增加HBsAg阳性产妇HBV母婴传播风险。
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
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
新生婴儿脐部护理是护理人员必须做的工作。
脐部护理的好坏,关系到婴儿脐部是否发生感染、脐部血肉和脐部红肿等。
脐部护理到位对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我科的28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住院1周以上的新生儿280例,入院时脐带未脱落,日龄≤1天。
其中早产儿22例,足月儿258例;新生儿窒息10例,病理性黄疸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
1.2.护理方法1.2.1 加强日常护理适时修剪脐带脱落前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每日沐浴1次,沐浴后用干棉签擦干然后用安尔碘消毒脐带断端。
预防感染并且保持干燥并针对脐带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
住院时适时修剪可促进创面愈合,出生第48h后根据脐带情况给予修剪,先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脐残端及周围皮肤,在结扎下方用无菌剪刀沿脐根呈浅锥形一点一点剪掉,再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
这样修剪可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1.2.2 沐浴时的注意事项:1.2.2.1 水温、室温要适宜给婴儿制造一个相对舒适的洗婴环境。
1.2.2.2 呕吐和窒息的新生儿暂不能沐浴。
1.2.2.3 沐浴前1小時不给婴儿喂奶或喂水,以预防沐浴时发生新生儿窒息。
1.2.2.4 体重小于2000克的低体重儿先洗上半身穿好衣服后再洗下半身,沐浴时动作要轻柔。
1.2.3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新生儿脐部恢复情况是家属较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因现在脐部护理方法与过去传统观念不同所以做好宣传至关重要,新生儿在入院时告知现脐带情况,耐心解释脐带护理要点。
出院时教会家属观察脐带,告知保持脐带干燥的重要性,及时更换尿布以免尿液浸润脐带,通过有效的宣传能解除家长的思想顾虑,也能减少脐带发炎的几率。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莫暖姣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2(018)010
【摘要】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的通道.新生儿出生时被切断并结扎,形成与外界接触的有创面,因新生儿抵抗力差,脐部创面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严重时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和破伤风,因此做好脐部护理极为重要.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临床上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尤其在断脐方法及日后的日常护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rn一、断脐时间rn目前关于脐带断脐的合适时间存在争论,主要观点有2种:早断脐即在出生后5 ~
10s(1 min内)断脐;晚断脐即在出生2 min后,或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
【总页数】3页(P1146-1148)
【作者】莫暖姣
【作者单位】546400河池,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2.新生儿脐部残端护理的研究进展
3.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评价
4.不同脐部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效果比较
5.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洁脐部法配合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脐部是新生儿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连接了新生儿的身体和外界,新
生儿刚出生不就,脐带断端尚未愈合完善,就成为了开放式创口,通过这一介质,很多病菌和微生物都会进入到新生儿的体内,同时新生儿免疫能力比较差,一旦
体内进入了病菌和微生物,就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对新生儿的生长发
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新生儿的脐部就需要开展有效
的护理措施,本文就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研究进展
引言:在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脐带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新生儿极
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脐部感染,一旦发生脐部感染就会出现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脓性分泌物以及异味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没有
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细菌就可能会经脐部入侵到患儿的血液循环,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疾病。
因此在临床中做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
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还可以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1.脐带结扎的时间和方式
1.脐带结扎的时间在临床中,对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的时间是有
标准和规定的,脐带结扎必须在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两分钟或三分
钟左右完成,在完成脐带结扎过程后,新生儿的脐带会在未来的七
天左右逐渐的失去供血逐渐的干枯并脱落[1]。
而脐带残端也会在干枯后逐渐的
愈合,这一期间,胶质分泌物减少,而这也会导致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如
没有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岂不感染就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脐炎,严重甚至还会导致败血症的出现,威胁到
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脐带结扎的方式在脐带结扎时,分别会用到脐带夹、棉线和气
门芯等医疗用品,在结扎时,将距离脐根0.5cm处进行结扎操作,
然后等待脐带自然脱水后脱落。
2.脐带的护理方式
2.1传统护理法这一护理措施是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方法,
主要会用到纱布和绷带等医疗用品来包扎新生儿的脐部,虽然可以短暂的起到包
扎的效果,但是纱布和绷带不透气,新生儿的脐部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状态,在
这一状态下,如果新生儿排泄没有及时的将纱布和绷带进行更换,就会滋生细菌,潮湿闷热的环境是细菌最适宜的温床,细菌通过脐带进入到新生儿的体内,就可
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感染或严重,甚至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2]。
2.2清洁干燥法清洁干燥法是在传统护理法基础上进行优化的一种护理措施,主要是注重细菌的隔离,在分娩和剪切脐带时,都需要保持干净的服装、手
术仪器和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等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如有污染或错误操
作的情况,就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服装和器械等。
在为新生儿垫尿布时,也需要
避免污染的出现,采取正确的操作流程,将尿布放置在新生儿的脐部以下,不要
盖住其脐部,避免大小便对新生儿的脐部造成感染或导致脐部的潮湿[3]。
2.3二次断脐法二次断脐法具有较高的便捷和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的原
理就是减少新生儿的脐部和外界病菌接触的时间,尽量的将新生儿脐带脱离和愈
合时间缩短,将感染的发生几率降低,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脐静脉置管的护理
脐静脉导管置管术通常在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群体中比较常见,这一手
术不仅可以避免对新生儿进行反复的静脉穿刺,还可以通过脐静脉导管来进行药
物的输注,提升新生儿的抢救效果,也可以长时间对新生儿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效果比较理想。
3.1操作前脐部准备在开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提前准备,对患儿的脐
部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全面消毒。
3.2置管期间脐部护理在置管期间,对患儿的脐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
进行脐部护理前,首先需要将患儿以正确的体位放置在操作台上,确保新生儿的
保暖,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测,将患儿的肢体进行固定后,在会阴处放置
尿袋。
然后对脐部进行消毒后,清洁血痂,最后给脐带根部打活结后避免出血[4]。
在手术后的24小时要定期对导管和脐部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密切观察脐部情况,如有感染要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定期更换尿布。
1.结语
综上所述,脐部是新生儿最敏感脆弱的部位,一旦在脐部护理时,有错误操作或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感染情况的发生,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就需不断的提升护理工作有效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1]郭云云,王晶,范玲.不同脐部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1,36(10):95-98.
[2]孙玲燕,李姜,严泓.脐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20,39(35):125-127.
[3]杨白梅,陈妹玲.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对比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50-351.
[4]周丹,丁小容,李美佳.自然干燥法与乙醇消毒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9,5(08):68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