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64 KB
- 文档页数:4
《宇宙的未来》的精选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学习宇宙的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从何时开始,大爆炸理论的提出。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引用哈勃定律。
宇宙背景辐射:介绍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和意义。
1.3 教学活动:观看宇宙起源的科普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实验模拟宇宙膨胀。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宇宙起源的理解。
第二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2.1 教学目标:了解恒星的诞生过程,学习恒星的生命周期。
探讨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
2.2 教学内容:恒星的诞生:介绍恒星形成的条件,分子云和恒星胎的发育。
恒星的生命周期:学习恒星的稳定期、红巨星、白矮星等阶段。
超新星爆炸和黑洞:探讨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
2.3 教学活动:观察恒星形成区域的图片,分析恒星的诞生过程。
学生角色扮演,模拟恒星的不同生命周期。
小组讨论,研究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星系和星系团3.1 教学目标:了解星系的定义和分类,学习星系团的概念。
探讨星系的红移和宇宙的膨胀。
3.2 教学内容:星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星系的特征,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类型。
星系团:探讨星系团的组成,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星系的红移和宇宙的膨胀:解释红移现象,学习宇宙膨胀的证据。
3.3 教学活动:观察不同类型的星系图片,进行星系分类的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研究星系团的特点和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观察星系红移的图像,探讨宇宙膨胀的证据。
第四章:宇宙的大尺度结构4.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学习宇宙的纤维结构和宇宙网。
探讨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宇宙的纤维结构:介绍宇宙中的纤维结构,包括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宇宙网:探讨宇宙网的构成和暗物质的作用。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对大尺度结构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察宇宙纤维结构的图像,了解其特征。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3、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本文的内涵,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1、作者简介: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霍金的作品(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2)《时间简史续篇》(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4)《时空本性》(5)《果壳中的宇宙》2、写作背景《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
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二、互动(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文章较长,内容丰富,试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一→科学预言,更可靠些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一→其预言不可靠、荒谬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物理方程的方程具有混沌性一→不能预言人类的'未来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宇宙的行为大尺度下简单不混沌一→可以预言宇宙的未来继续膨胀下去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收缩以至坍缩成一点(二)合作探究具体研讨1、归纳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的主要观点明确:(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它就会永远膨胀。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2. 掌握宇宙的膨胀和暗能量的概念。
3. 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黑洞、宇宙大撕裂等可能性。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2. 宇宙的膨胀和暗能量。
3. 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 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2. 暗能量的概念和作用。
3. 宇宙未来的预测和假设。
教学准备:1. 教室多媒体设备。
2. 宇宙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大爆炸理论【导入】播放宇宙起源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新课导入】介绍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起源于一个高温高密度状态,迅速膨胀冷却形成现在宇宙的过程。
【课堂讨论】讨论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如宇宙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
【练习题】让学生解释宇宙背景辐射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章:宇宙的膨胀2.1 暗能量【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为什么会膨胀。
【新课导入】介绍暗能量的概念,解释暗能量是推动宇宙膨胀的神秘力量。
【课堂讨论】讨论暗能量的性质和作用,如反重力性质、加速宇宙膨胀等。
【练习题】让学生解释暗能量的概念和作用。
第三章: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3.1 黑洞【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未来会怎样发展。
【新课导入】介绍黑洞的概念,解释黑洞是宇宙中的极端天体。
【课堂讨论】讨论黑洞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如引力坍缩、黑洞的吸积盘等。
【练习题】让学生解释黑洞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第四章:宇宙大撕裂4.1 宇宙的未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大撕裂的概念。
【新课导入】介绍宇宙大撕裂的理论,解释宇宙如果继续加速膨胀,可能会导致宇宙结构解体的情况。
【课堂讨论】讨论宇宙大撕裂的证据和可能性,如宇宙膨胀速度加快、宇宙结构解体等。
【练习题】让学生解释宇宙大撕裂的概念和可能性。
第五章:总结与思考5.1 宇宙的未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宇宙的未来》教案《宇宙的未来》教案4篇《宇宙的未来》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难点: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
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大全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
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的论断,这是科学家与巫师不同之处。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教案大全一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史蒂芬·霍金;2、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3、扣住文中的重要语句,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过程与方法1、粗读文本,筛选信息,提炼观点2、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带动全文的理解(三)情感与价值1、品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3、感受演讲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二、教学重难点1、提炼文段的信息,培养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理解能力。
三、教学设想1、这是一篇长而难课文,且是略读课文,找切入点引导阅读2、引导学生提炼主要信息,把握作者观点,掌握课文内容。
3、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同学们,15日,“神八”与“天宫一号”第二次顺利对接,揭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新纪元!探索宇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已不是遥不可攀的事了。
今天,我们跟随当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一起走进茫茫宇宙来一次思想上的遨游与探索吧!《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释①,抓信息点。
教师补充。
在当今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
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更是因为他在人生、事业上的坚强的意志与品质。
他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宇宙学1977年,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共同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着剑桥大学最尊高的教授职务——卢卡逊数学教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精选5篇)《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与说明顺序2、合作探究掌握解说词的特点,明确其中议论与抒情的作用3、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真理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的精神,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人的胸怀到底有多么宽广呢?请让我们先来了解天空——宇宙的宽广。
今天我们学习卡尔萨根的科普名篇《宇宙的边疆》大家来看这个题目《宇宙的边疆》,很明显,文章的对象是宇宙,那么老师请问一下大家,宇宙有没有边疆?带着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从文中让我们来找出答案。
2、整体感知1) 作者介绍: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本文的作者是卡尔萨根,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被称为“公众天文科学家”。
他引导了美国几代年轻人,探索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
他解说的电视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同名科普书籍《宇宙》与电视片《宇宙》配套,八十多个国家出版,是历史上英语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
主要作品还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而本文正是作者对《宇宙》的解说词。
那什么是解说词呢?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经常出现在运动会、晚会等场合2)速读全文,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并思考文章的说明顺序宇宙(1-6)——星系(星系群、子星系)(7-9)——恒星(12-14)——太阳系(15-16)——地球(17、18)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星系星系(7-9) 离地球80亿光年本星系群(10) 离地球200亿万光年银河系(11) 离地球4万光年太阳系彗核离地球1光年由远到近3)下面大家思考一下文章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说明顺序?1、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组成和结构。
2. 使学生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恒星的诞生、生命周期和死亡。
3. 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黑洞、暗物质和宇宙膨胀等现象。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点。
2. 宇宙的组成:讲解宇宙中的基本成分,包括恒星、行星、星系和黑洞等。
3. 宇宙的结构:介绍宇宙的层次结构,从星系团到超星系团再到宇宙的整体结构。
4. 宇宙的演化:讲解恒星的诞生、生命周期和死亡,以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5. 宇宙的未来: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宇宙膨胀、暗物质和黑洞等现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演化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宇宙现象,如黑洞、暗物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复杂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宇宙学教材或相关书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影视资料:播放宇宙相关的纪录片或科普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最新的宇宙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
4. 教学工具: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宇宙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点。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掌握宇宙的膨胀和暗能量的概念。
探索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如黑洞、宇宙大撕裂等。
学会使用相关资料和图表来分析宇宙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测星空和分析宇宙现象来探索宇宙的未来。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推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来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倡导保护宇宙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介绍宇宙的起源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本概念。
分析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观测结果,如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膨胀等。
2. 宇宙的膨胀和暗能量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和暗能量的定义。
探讨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影响和暗能量的性质。
3. 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如黑洞的合并和蒸发、宇宙大撕裂等。
探讨宇宙的未来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和思考:安排学生观测星空,观察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如星系、行星等。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问题和假设。
2. 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引导学生学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综合相关资料和图表,推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3. 团队合作和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观测星空的工具和设备,如望远镜、星图等。
2. 相关资料和图表,如宇宙演化图、宇宙背景辐射图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宇宙起源和大爆炸理论的理解程度,通过考试和作业来评估。
2. 学生对宇宙膨胀和暗能量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报告来评估。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理解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概念。
学习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的未来预测。
2.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方法研究宇宙的现象和规律。
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探讨宇宙的未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宇宙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概念。
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的未来预测。
2. 教学难点: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理解。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推理和证明。
对宇宙未来的预测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宇宙演化图示。
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图像和视频。
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未来的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提供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宇宙的未来”。
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介绍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的演化过程,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的形成。
宇宙膨胀和暗物质:解释宇宙膨胀的概念,介绍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宇宙大爆炸理论:阐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和推理过程。
宇宙的未来预测: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宇宙膨胀、星系演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4.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宇宙图像和视频,讨论宇宙的现象和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宇宙的未来预测。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材料,加深对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宇宙未来的理解。
要求学生绘制宇宙演化图示,巩固对宇宙演化过程的记忆。
2.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者观测星空,增强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如宇宙模拟实验等。
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
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学情分析:学生高一时学过《宇宙的边疆》一文,对顺利学习本文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尤其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教学时可资开发的宝贵资源。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点拨引导为辅,配合适当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1:尸佼《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板书课题:宇宙的未来学生简介霍金,老师适当补充、强调:人类自古而今对宇宙的不断追问与求索。
问题1:如果选择注释①霍金简介中的两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所知道的霍金你会选择哪两个?投影幻灯2:当代的爱因斯坦身残志坚要点:霍金辉煌的科学成就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激趣,培养准确整合信息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投影幻灯3: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演讲从和的预言说起,然后过渡到自己对的科学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预测宇宙或将,或将,这取决于,而现在,所以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宇宙的未来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突出问题。
2. 分析宇宙的未来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掌握并分析宇宙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教学难点:1. 对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 探讨人类在宇宙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学生课本、教案、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宇宙探索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对宇宙的未来发展有什么了解和想法?Step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宇宙的未来》,并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讨论问题,如:宇宙的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宇宙发展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和挑战?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
Step 3 分析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人类的影响和挑战。
可以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
2.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指导学生把握全局,形成对宇宙未来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Step 4 拓展与延伸(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人类应该如何面对宇宙的未来?我们对宇宙的发展有什么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入研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个人写作或小组研究。
Step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向学生提出一些反思问题,如:你对宇宙的未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想法?你觉得本节课还有什么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Step 6 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和研究,撰写一篇关于宇宙未来发展的研究报告。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学说;(2)掌握宇宙的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概念;(3)了解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4)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宇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运用多媒体和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概念;(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提高学生对宇宙和人类未来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概念;(3)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4)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概念;(3)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宇宙的相关知识;(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3)安排观察宇宙现象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笔;(3)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宇宙现象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宇宙;(2)提出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它的未来又会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概念;(2)介绍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3)探讨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4.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观察宇宙现象,如星星、行星等;(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宇宙现象背后的原理;(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宇宙的未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起源和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演化过程。
3.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4. 提高学生对宇宙未来的预测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和组成: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组成结构。
2. 宇宙的演化过程: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宇宙的膨胀。
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地面观测、太空探测、理论研究。
4. 宇宙未来的预测:宇宙的热寂、宇宙的大撕裂、宇宙的大坍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组成、宇宙的演化过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宇宙未来的预测。
2. 教学难点: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演化过程、宇宙未来的预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组成、演化过程、探索历程和未来预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实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嫦娥一号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宇宙未来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宇宙起源、组成、演化过程、探索历程和未来预测的课件。
2.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宇宙探索视频资料。
3. 教学道具:准备宇宙模型、星系图等教学道具。
4.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宇宙探索书籍、论文等资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动画,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环节一:宇宙的起源和组成(15分钟)讲解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通过课件和道具,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结构,如恒星、星系等。
3. 教学环节二:宇宙的演化过程(15分钟)讲解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的膨胀。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如何通过观测和探测来揭示宇宙的演化过程。
4. 教学环节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15分钟)讲解地面观测、太空探测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3. 提高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介绍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从何处来。
2. 宇宙的结构:讲解星系、黑洞、暗物质等概念,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层次结构。
3. 宇宙的未来:探讨宇宙的膨胀、暗能量、大撕裂等现象,预测宇宙的命运。
4.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宇宙探索历程,展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成果。
5. 宇宙与环保:阐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宇宙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宇宙起源、结构和未来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素材:收集有关宇宙探索的案例和资料。
3. 实验室设备:准备天文望远镜等观测设备,方便学生实地观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对宇宙未来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宇宙探索的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宇宙的起源:详细介绍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宇宙从何处来。
3. 讲解宇宙的结构:讲解星系、黑洞、暗物质等概念,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层次结构。
4. 讲解宇宙的未来:探讨宇宙的膨胀、暗能量、大撕裂等现象,预测宇宙的命运。
5. 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宇宙探索历程,展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成果。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1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概念、组成和发展历程;2. 探究科学技术对于宇宙探索和认知的贡献;3. 分析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1. 宇宙的组成与发展历程;2. 科学技术的贡献;3. 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三、教学内容1. 宇宙的概念和组成1)宇宙的概念和定义;2)宇宙的组成和结构,包括星系、恒星、行星、行星卫星等。
2. 宇宙的发展历程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宇宙红移和背景辐射;3)黑洞与宇宙的结构。
3. 科学技术对于宇宙探索和认知的贡献1)望远镜、卫星、探测器的应用;2)新科技的出现和应用,如射电望远镜、重力波探测器等。
4. 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太空探索的目标和计划;2)人类对宇宙生命和外星文明的探寻与研究;3)宇宙垃圾和天体撞击的防范。
四、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教师出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分组探究宇宙的组成、起源和演化等问题,并结合科学技术对宇宙的认知进行讨论;2. 现场观察:学校可以安排集体观察月球、恒星、星云等宇宙天体,或者到天文馆等地方参观;3. 活动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手工制作太阳系、黑洞等模型,或者进行搜集、整理和制作宇宙知识科普海报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展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未来宇宙发展趋势和挑战,并进行展示和讨论;2. 小组研究报告:学生分组进行宇宙领域的研究和报告,教师根据报告内容和展示情况评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3. 考试评估:学期末评估可以进行宇宙领域的知识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六、教学资源1. 宇宙科普类图书、杂志;2. 宇宙相关的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站(如中国天文学会官网等);3. 宇宙天体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4. 手工制作材料和实验器材。
七、教学前要做的准备1. 确定教学目标;2. 筛选和准备好教学资源;3. 编写教案、活动手册等教学辅助材料;4. 打印或准备好相关的考试试卷。
《宇宙的未来》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宇宙的未来》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宇宙的未来》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宇宙是一个神秘、广阔而又未知的领域,它涵盖了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在宇宙中探索,可以推动人类科技的进步,而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可能揭示宇宙中的真相。
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宇宙探索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本文以《宇宙的未来》为例,进行课堂实录的教案教学设计。
基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前沿科技发展,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和能量;宇宙中的物质、星系和宇宙背景辐射等。
同时,将介绍当前前沿的宇宙研究项目,如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程,认识宇宙是由哪些基本粒子和能量构成的。
(2)理解天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星系、宇宙膨胀、黑洞等,掌握相关物理公式。
(3)掌握近年来宇宙探索中的发现,如暗物质、暗能量等。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思考、探索宇宙问题,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宇宙探索的意义,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宇宙的成因和演化历程;(2)天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星系、宇宙膨胀、黑洞等。
2. 教学难点:(1)宇宙中的物质、星系和宇宙背景辐射等;(2)暗物质、暗能量等前沿科技的介绍和相关研究。
三、教学方法1. 展示法通过宇宙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宇宙的奇妙之处,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情景模拟法模拟宇宙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宇宙的形成和结构。
3. 互动探究法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讨论、探究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积累知识、发现问题。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宇宙的形成和演化1.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2. 宇宙的演化历程3. 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和能量第二节:天文学基本概念1. 星系及其分类2. 星的结构和演化3. 恒星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节:宇宙的物质和背景辐射1. 宇宙的物质组成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探测3. 宇宙中恒星和星际物质的演化第四节:前沿科技1. 黑洞的研究和发现2. 暗物质的研究进展3. 暗能量对宇宙演化的影响五、教学流程第一节1、导入:介绍宇宙的概念,引出本节内容。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1.1 学习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1.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1.4.2 讲解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1.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2.1 学习目标:了解恒星的诞生过程和生命周期。
2.2 教学内容:恒星的诞生、恒星的生命周期、超新星爆炸。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恒星的形成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恒星的好奇心。
2.4.2 讲解恒星的诞生:介绍恒星的诞生过程和生命周期。
2.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恒星的生命周期,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黑洞和暗物质3.1 学习目标:了解黑洞的性质和暗物质的存在。
3.2 教学内容:黑洞的概念、黑洞的性质、暗物质的存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黑洞和暗物质的图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4.2 讲解黑洞:介绍黑洞的概念和性质。
3.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黑洞和暗物质的存在,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宇宙的膨胀4.1 学习目标:了解宇宙膨胀的原因和后果。
4.2 教学内容:宇宙膨胀的原因、宇宙膨胀的后果、宇宙背景辐射。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宇宙膨胀的图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4.4.2 讲解宇宙膨胀的原因:介绍宇宙膨胀的原因。
4.4.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宇宙膨胀的后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宇宙的未来5.1 学习目标: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5.2 教学内容: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宇宙的终结。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宇宙的未来》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宇宙的未来》。
(2)了解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3)掌握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术语,如“大爆炸理论”、“黑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3)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宇宙的未来》的主要内容。
(2)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3)文中涉及的科学术语和概念。
2. 教学难点:(1)黑洞、暗物质等宇宙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宇宙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宇宙的未来》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要求学生划记文中涉及的科学术语和概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宇宙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2)通过举例、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现象。
5. 练习与拓展:(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了解宇宙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分享课外了解到的宇宙知识,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宇宙的未来》。
《宇宙的未来》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宇宙的起源与结构1.1 宇宙的起源: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包括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的存在。
1.2 宇宙的结构:探讨星系、星云、黑洞等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1.3 宇宙的层次结构:介绍宇宙的四个层次,包括宇宙、星系团、星系和恒星。
1.4 宇宙的观测技术:介绍现代天文学的观测手段,如望远镜和探测器的作用。
第二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2.1 恒星的诞生:解释恒星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分子云的坍缩和核聚变。
2.2 恒星的生命周期:介绍恒星从诞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如主序星、红巨星和白矮星。
2.3 恒星的死亡:探讨恒星爆炸(超新星爆炸)和黑洞的形成过程。
2.4 恒星remnants:介绍恒星死亡后留下的遗迹,如行星状星云和中子星。
第三章:宇宙的膨胀与暗能量3.1 宇宙的膨胀:解释宇宙膨胀的观测现象和理论依据,如哈勃定律。
3.2 暗能量的概念:介绍暗能量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影响。
3.3 暗能量的探测:探讨暗能量的探测方法和研究成果,如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3.4 暗能量的宇宙学意义:讨论暗能量对宇宙未来演化的影响,如宇宙的大撕裂。
第四章:宇宙的未来预测4.1 宇宙的未来情景:介绍宇宙的两种主要演化情景,即“大撕裂”和“大坍缩”。
4.2 宇宙的终结:探讨宇宙可能面临的终结方式,如“热寂”和“大坍缩”。
4.3 人类文明的未来:讨论宇宙的未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宇宙探索和星际旅行。
4.4 宇宙学的研究意义:强调宇宙学对人类理解宇宙和自身起源的重要性。
第五章:宇宙的未来与哲学思考5.1 宇宙的终极意义:探讨宇宙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5.2 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分析宇宙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如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
5.3 宇宙的未来与人生观:引导思考宇宙的未来对个人生活和价值观的影响。
5.4 宇宙学与宗教信仰:比较宇宙学与宗教信仰的不同观点,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冲突。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学生能描述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
学生能解释宇宙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
学生能预测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宇宙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宇宙课题,培养研究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
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
宇宙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黑洞和暗物质对宇宙的影响。
宇宙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的观测。
宇宙未来的预测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宇宙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研究性学习:布置宇宙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研究和分析能力。
4. 科普讲解:结合科普视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宇宙相关的科普视频、图片和资料。
2. 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教学环境:安排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宇宙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
2. 科普讲解:讲解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的膨胀和宇宙背景辐射。
讲解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介绍它们对宇宙的影响。
3. 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观察宇宙现象,如星星、行星和星系。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宇宙的理解和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5. 研究性学习:布置宇宙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o
3•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演讲幽默的语言风格。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穿越小说,那谁来给我们说说你看了哪些穿越小说、电影、电视剧呢?你们看的穿越小说,有穿越地球看到宇宙世界的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讲说宇宙未来会怎样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展示图片)
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1942 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
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
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
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
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提醒学生:可积累很好的作文素材或论据。
人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要依靠精神,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世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关于宇宙的未来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
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
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
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了〈笤荚诰嘟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现在在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
至V那时,时间结束。
至V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
永远也无法知道。
7饩褪谴蟊炸宇宙的基本理论。
(四)题解:
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发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
(五)整体感知
1.预习了本篇文章,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只要是文中提到的都算对)
(六)研读文章
这篇文章读起来虽然有点困难,但我们还是知道它在说什么。
看来同学们的
领悟能力还不错。
那下面我们来分析文章。
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逐一进行分析。
阅读1--6段,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作者讲演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起到了什
么作用?你认为这是跑题了还是还是与话题有关联?
答:如同中国古代说书人先讲一段别的故事以引出正题一样,属于反面落笔,这篇讲演先从古代的先知和女巫谈起,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
作者敢于讽刺那些古代预言家,正是代表科学界表明了一种自信,因为科学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加以说明的。
所以说,“讲史”是为了“衬今”,不是“跑题”,而是与话题相关的。
(2)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明确: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
--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2•阅读7--10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第八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为什么第十自然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答:“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 “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3•阅读第11--1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答:人类社会的未来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
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4.阅读14--25段,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1)预言宇宙未来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在于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2)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
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
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
宇宙最终坍缩”呢。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
答:“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吸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
“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3)作者又举了哪两种假说,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
作者为了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列举了两种假说,“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另一种是“极早期的暴涨理论”•
5•最后一段是总结。
文中最后一句:“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表现了作
者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文章中类似的语句还有哪些?
答:表现了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也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作业
宇宙有时间吗?有未来吗?写下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