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 格式:docx
- 大小:19.27 KB
- 文档页数:6
1 功能翻译理论一、产生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伯特(A.Neubert A.Neubert A.Neubert)卡德()卡德()卡德(O.Kade O.Kade O.Kade)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the the Leipzig School School))和以威尔斯(和以威尔斯(W.Wilss W.Wilss W.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为代表的萨尔派()为代表的萨尔派(the the Saarbrucken School School))。
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
这种语言学科学研究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了语言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了不满,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
它针对翻译学研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美学思想,将研究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与文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
二、概述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是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 )为核心,为核心,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他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他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他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从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
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
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
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
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
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
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
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文文本中心论”的翻版。
Skopos theory (plural Skopos theories)1.(translation studies) The idea that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should primarilytake into account the function of both the source and target text.o1995, Paul Kussmaul, Training The Translator, 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 p. 149:The functional approach has a great affinity with Skopos theory. The function of a transl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knowledge, expectations, values andnorms of the target readers, who are again influenced by the situation they arein and by the culture. These factors determine whether the function of thesource text or passages in the source text can be preserved or have to bemodified or even changed.Introduction to the Skopos TheoryThe Skopos theory is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Hans Vemeer and developed in Germany in the late 1970s and which oriented a more functionally and socioculturally concept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considered not as a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ut as a specific form of human action. In our mind, transla tion has a purpose, and the word “Skopos” was from Greek. It’s used as the technical term for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翻译目的论,"skopos"是希腊语“目的”的意思。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翻译方式,以功能为中心,强调翻译策略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学者们认为,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应该处理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言的意义和效果。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在今天的翻译学界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过程。
它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还涉及到文化、思想、习惯等方面的翻译。
这种观点与传统的翻译观念不同。
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点,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单地将源语言的文字转换为目标语言的文字,因此翻译应该是尽可能忠实地转换源语言的文字。
但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样做并不能很好地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可能会出现文化差异或造成误解等问题。
因此,这种翻译理论强调将翻译视为一种语际和文化间的意义转换,而不是单纯的词语转换。
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和策略。
它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考虑文化因素,注意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和效果,而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翻译。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翻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读者和受众,从而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方法和方式。
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性较强的文章时,翻译者需要选择最适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接受并理解翻译的意义。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告诉我们,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文化交流、学科交流和社会交流等方面。
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受众所在的文化环境,以便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它还强调了翻译者的角色和责任,翻译者需要对翻译作品负责,并考虑其对受众的影响。
这些思想对翻译教育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对翻译教育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翻译方式。
它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翻译观念,更好地处理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因素。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意义。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等学者的早期研究。
他们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翻译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功能派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论、翻译功能论等多个分支。
在核心观点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决定翻译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应用领域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该理论也促进了翻译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概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或“目的论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功能的社会行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国外翻译理论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仲伟合 钟 钰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 词对词 翻译与 意义对意义 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
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
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 雷斯(Kathar i na Reiss)、汉斯 威密尔(Hans. Vermeer)、贾斯塔 赫滋 曼塔利(Justa Holz M anttar 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 iticism)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 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pos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skopos是希腊词,意思是 目的 。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 目的法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功能性和目的性。
本文将介绍该学派的背景、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及应用举例,最后对理论进行总结和评价。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以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为代表。
该学派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和功能的重要性,强调翻译行为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活动。
功能学派的发展对西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德国功能学派认为翻译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过程,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个主体间的互动。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不仅要传达原作的语言信息,还要根据翻译要求和目的实现文本功能的转换。
弗米尔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e),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文本类型的特点和目标读者需求,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功能学派认为翻译策略应遵循目的原则,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
根据这一原则,译者可根据原文的不同类型和目的,采取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以下是一则应用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翻译实例:原文:Please note that our office will be closed for the Christmas holiday from December 24th to December 26th. We will resume business on December 27th.译文:请注意,我们的办公室将于12月24日至12月26日圣诞节假期期间关闭,将于12月27日恢复营业。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是关于办公室圣诞节假期安排的通知,属于信息型文本。
译者在翻译时,根据目的原则采取了直译的策略,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实现了文本的功能。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翻译是一门跨文化交流的艺术和科学,而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则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进行探析,从其起源、核心概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源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科尔马(Hans J. Vermeer)提出。
传统翻译研究主要关注源语与译语的对应关系,而功能学派则主张将翻译置于交际语用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和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1. 策略(Strategies):在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中,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和交际情境选择的一系列决策和操作。
不同的翻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影响。
2. 动态平衡(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平衡是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源语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源语的意义和结构,还要考虑到译语的表达效果和接受者的需求。
3. 功能(Function):功能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追求的目的和效果。
在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中,功能的观念十分重要,翻译的功能可以是达到源语文本的功能,也可以是适应译语文化和读者需求的功能。
三、方法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1. 目的论翻译学(Skopostheorie):目的论翻译学是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核心方法之一,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效果。
翻译的目的可以是实现通信功能、达到交际目标或满足文化需求等。
2. 本质对等和功能对等(Essential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本质对等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信息与功能的重要性;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种交际功能,即将源语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以便与接受者进行交际。
3. 策略分析(Strategies Analysis):策略分析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和决策,研究翻译策略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和效果。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求索/2006/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周觉知(中南⼤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引⾔德国功能主义翻译流派不是⼀个严格的流派。
它是以⽬的论(Skopostheory)为核⼼的强调⽂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种翻译流派。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出现于⼆⼗世纪六、七⼗年代,流派内部分⽀较多。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德国马格德堡理⼯⼤学应⽤语⾔学和翻译学教授的克⾥斯蒂安-诺德(Chr i stiane No rd)于1997年出版了《⽬的性⾏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书。
该书将看似纷繁复杂的功能翻译理论各流派⽤浅显的语⾔全⾯地归纳和串联起来,并对其中最核⼼的概念如/翻译⽬的论(Skopostheory)0、/翻译⾏为理论(t he t heory of transl a ti onal action)0进⾏了阐述。
⼆形成阶段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的出现是以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Ka t hari na R 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的出版为标志的。
在此之前,西⽅,包括德国的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持语⾔学的翻译理论。
⽽语⾔学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把翻译看作⼀个类似密码转换的活动。
这种以原语⽂本为中⼼的基于等值或对等的语⾔学的翻译理论注重的是原语⽂本以及在译语⽂本中保存原语⽂本的特征。
然⽽,等值理论被功能翻译理论者认为不但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且在某些情形下是不必要的。
按照克⾥斯蒂安-诺德(Christi ane N ord)的观点,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
第⼀代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倡导者中有三个⾥程碑式的⼈物:第⼀个⾥程碑式⼈物是凯瑟林娜-赖斯(Ka t hari na R eiss)和她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
在她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中,她把功能的范畴引⼊了翻译批评。
虽然没有摆脱以等值为中⼼,但赖斯的翻译批评模式是建⽴在原语⽂本与译语⽂本的功能关系基础上。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德国大学翻译专业正式提出的一种新的译文理论。
它与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强调功能性的翻译原则,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识别本地文化惯例和社会价值观,从而探索出新的翻译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有着多种定义,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翻译是一种有效的、有意义的活动,它的目的是通过满足读者的需求,来实现传达的最佳效果”。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让读者理解为目的,以准确表达译者思想为核心,在生动表达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策略,通过分析文章信息,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此外,功能翻译理论也特别强调用语言表达文化信息的重要性,认为每种文字都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或语言背景的复合体。
每种文字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其表达方式、语体使用及表述特点都受到独立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翻译者应该充分了解本地文化惯例和社会价值观,对源文本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译文,从而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涵义。
进一步的,功能翻译理论也推崇“事实优先”原则,重视原文的内容信息,同时也强调读者的体验信息,使翻译更加灵活。
认为“事实”和“体验”双方至关重要,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只有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并以最贴近原文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情况下,翻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由此可见,“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反映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精神,而且也在理论上增强了翻译理论的实用性,使翻译更加值得信任和推崇。
除此之外,它还给翻译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导翻译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用更准确和有效的方式将之翻译出来。
总之,“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翻译理论,它提出了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原则,并充分考虑本地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翻译原则,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也为翻译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有助于完善翻译理论的研究,使翻译更加准确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浅谈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德国。
它在继承传统翻译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若干具有很强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的理论。
如“目的论”“功能加忠诚”论等。
本文旨在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主要核心理论和其对现代翻译实践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与形成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莱斯(katharina reiss)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
该理论以莱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观点,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
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k.赖斯(katharina reiss)、h.j.弗米尔(hansj.vermeer)和j.h.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
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把功能的范畴引入了翻译批评,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h.j.弗米尔(hansj.vermeer)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
他认为,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因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
因此,必须探寻其他方法。
而j.h.曼塔莉(justa holz manttari)则将功能翻译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她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区别了“翻译(transla-tion)”和“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两个概念。
德国功能派翻译(fānyì)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
应运而生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dàngshí)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是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则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目的论。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1]。
曼塔利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
曼塔利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翻译”一词在曼塔利的理论中也已脱离了传统的内涵。
她提出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
翻译行为指为实现信息(xìnxī)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
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dàibiǎo)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者的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赖斯、弗米尔、曼塔利为代表人物的翻译流派。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
赖斯首先于1971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当时, 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 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其中,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性原则。
除了目的性原则之外, 目的论还有两个原则: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即结果决定方法。
这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原则。
连贯性原则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来说是有意义的。
译文读者理应能够理解译文意思,译文在异域文化中能够与译语读者产生共鸣。
忠实性原则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二者的关系,译文在语义或必要时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论”,着重论述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的问题。
功能翻译理论既继承了传统译论中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传统译论的束缚。
它认为翻译是在人为目的性参与下进行的,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对翻译活动中其它相关因素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元化、多角度的翻译研究局面。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作者:————————————————————————————————日期:ﻩ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
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
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
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
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
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
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
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1971年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Reiss 1971/2000),首次提出了功能类别的问题。
该书借鉴了对等论,但却标志着德国功能翻译学术分析的开端。
一、理论简介赖斯认为语篇才是翻译单位,而不是单词或句子,因此应当寻求语篇层面的对等。
赖斯试图创立一种基于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
她认为翻译的目标是“目标语文本和源语文本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Reiss译本1989:12),这样的翻译可以称为“完整的交际行为”。
然而,赖斯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下不可能做到对等,有时也无需对等。
因此她在“翻译批评的客观研究方法”一文中解释了一些与对等论相违背的例外情况。
有时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或功能。
例如,将一篇英语童话改编为汉语的舞台剧,把莎士比亚的戏剧翻译成外语课堂教材。
有时是译文读者不同于原文预定的读者对象,例如把《格列佛游记》翻译成儿童读本,或因商业原因将之编辑成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版本。
赖斯认为应该把这些例外情况排除在“翻译”的范围之外,并建议将其称之为“转换”(transfer)。
在以上这些情况下,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
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对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功能(张美芳2005:69)。
赖斯指出,对翻译的评估不能仅仅对某方面或某部分做出评估,而应该从确定文本类型开始;文本类型和翻译方法一旦确定,就能够评估译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相关标准(Reiss 2004:47)。
目前的文本类型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体裁(genre)和功能。
而最早明确提出文本类型问题的便是赖斯(Gentzler 1993:71)。
赖斯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论,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达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e)。
(注:赖斯还分出第四种文本类型:视听媒体文本,如电影电视或广告等,很多学者认为把这种类型单列出来有些勉强,因此为便于列表说明在此省略)。
她总结了各种文本类型的特点及其与翻译方法的关系。
1.信息型文本通常文字简朴,以内容为中心,所陈信息包括事实、知识、观点等。
传递信息的语言特点是逻辑性强,其内容或“话题”是交际的焦点。
2.表达型文本指的是“创作性作品”,其中心内容是创造性的结构和审美价值。
作者或信息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
表达型文本可以包括富于想象力、创造性的文学作品。
3.操作型文本的目的是“促使行动反应”,即通过劝说、劝阻、要求等感染读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Reiss 1987:108- 9)。
切斯特曼(Chesterman)用图表描绘了赖斯的文本类型,更为清楚直观。
表1-4 赖斯认为,原文的主要功能决定翻译的方法。
曼迪(Munday 2001:74)对赖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赖斯的理论超越了纯语言的层面,超越了文字和意义,把视野拓宽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二、理论评价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在翻译批评和评估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朱志瑜(2004)认为,赖斯试图为翻译批评提出一套客观的标准,建构总体框架,形成一个可以自动调节幅度和范围。
这个框架适用面广、评估力强。
然而文本类型学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类型,例如,译者意图、语言功能的制约、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喻锋平2006:395-400)。
该理论对文化因素对翻译的重要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张春柏2001),因而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第二,该理论从文本类型和语篇功能的宏观层面提出了翻译批评的标准,但没有阐述如何在具体方法上解决翻译与翻译批评问题,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司显柱2004)。
1.2.2.2弗米尔的目的论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进一步冲破了等值理论的束缚,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翻译学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译者被视为翻译行为的专家,对所承担的任务及译文的定稿负责。
像其他任何行为一样,也受翻译目的的支配。
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
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
而且,一种行为会导致一种结果,一种新的情景或事件,也可能是一个新的事物。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求。
每一个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以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Vermeer 1987:29)。
弗米尔基于行为理论,将人类行为定义为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意图性、目的性行为,它是交际情景的一部分,同时也为之服务。
此外,既然交际情景包含于文化中,那么对任何个别情景的评估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成分,均取决于其在所属文化中的地位(Nord 1997:11)。
翻译不再被看作是语言间一对一的转换,而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因而需要一种文化的理论来解释交际情景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言语和非言语情景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便是弗米尔将其理论称为目的论的原因(张美芳2005:85)。
曼迪(Munday 2001:79)这样归纳弗米尔的目的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目标语文化提供有关源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语内连贯;译文必须语际连贯;以上五条准则的排列体现了轻重的顺序,以目的论为最高标准(转引自张美芳2005:85)。
一、目的论的基本概念skopos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目的”。
弗米尔将skopos这个概念运用于翻译研究,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他提出,目的具有多样性和层级性。
可以使用一些动机性词语,如“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功能”(function)进行描述,并认为以上词语可以纳入到skopos的一般概念之下。
诺德分析了弗米尔对以上动机性所做的区别。
“目标”是指动因通过行为手段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目的”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临时阶段。
“意图”是文本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的“以目标为取向的方案或行为”,旨在寻求创作或理解文本的恰当的方式。
意图一词也可等同于行为的功能。
“功能”指接受者眼中文本所表达的或文本表达的用意,而“目标”则是一种目的,出于这个目的,文本是必要的或被认为是必要的。
二、翻译纲要翻译一般是通过“指派任务”来完成的。
委托人出于某种目的而需要一个文本,他发动译者进行翻译,这样委托人充当了翻译过程中的发起人。
委托人通常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翻译目的,解释预期信息交流的对象、时间、地点、场景和媒介,并说明文本的预期功能。
这些信息将形成一份明确的翻译纲要(übersetzungsauftrag)。
德语中的这个词可以直译为“翻译授权”(translation commission)或“翻译任务”(translation assig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