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3
实验1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杨氏弹性模量(以下简称杨氏模量)是表征固体材料性质的重要的力学参量,它反映材料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在机械设计及材料性能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测量方法有静态拉伸法、悬臂梁法、简支梁法、共振法、脉冲波传输法,后两种方法测量精度较高;本实验采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因涉及多个长度量的测量,需要研究不同测量对象如何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
【实验目的】1. 学习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 掌握钢卷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使用。
3. 学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4. 掌握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仪器用具】杨氏模量测量仪(包括砝码、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计、钢卷尺、读数显微镜【实验原理】1. 杨氏模量的定义本实验讨论最简单的形变——拉伸形变,即棒状物体(或金属丝)仅受轴向外力作用后的伸长或缩短。
按照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的应力S F 与应变LL δ成正比。
设有一根原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丝(或金属棒),在外力F 的作用下伸长了L δ,则根据胡克定律有)(LL E S F δ= (1-1)式中的比例系数E 称为杨氏模量,单位为Pa (或N ·m –2)。
实验证明,杨氏模量E 与外力F 、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的大小无关,它只与制成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若金属丝的直径为d ,则241d S π=,代入(1-1)式中可得 Ld FL E δπ24= (1-2) (1-2)式表明,在长度、直径和所加外力相同的情况下,杨氏模量大的金属丝伸长量较小,杨氏模量小的金属丝伸长量较大。
因此,杨氏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外力引起的拉伸(或压缩)形变的能力。
实验中,测量出L d L F δ、、、值就可以计算出金属丝的杨氏模量E 。
2. 静态拉伸法的测量方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方法就是将金属丝悬挂于支架上,上端固定,下端加砝码对金属丝F ,测出金属丝的伸长量L δ,即可求出E 。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叫做弹性模量,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杨氏模量是固体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是选择机械构件的依据之一,也是工程技术中研究材料性质的常用参数。
测定弹性模量的方法很多,如拉伸法、振动法、弯曲法、光干涉法等,本实验采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研究拉伸正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所涉及的微小长度变化量的测量方法−−光杠杆法,其原理广泛应用在许多测量技术中。
光杠杆装置还被许多高灵敏的测量仪器(如冲击电流计和光电检流计等)所采用。
【实验目的】1. 掌握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及进一步熟悉千分尺、望远镜的使用。
2. 学会用光杠杆测微小长度的变化量。
3. 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杨氏模量测定仪、尺读望远镜、千分尺、游标卡尺、钢卷尺、标尺、砝码若干。
【实验原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或多或少都要发生形变,当形变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撤走外力之后形变能随之消失,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内部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内应力。
设有一截面为S ,长度为L 0的均匀棒状(或线状)材料,受拉力F 拉伸时,伸长了L Δ,其单位面积截面所受到的拉力SF 称为正应力,而单位长度的伸长量L LΔ称为应变。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形变范围内,柱状(或线状)固体正应力与它所受的应变成正比:εσE =其比例系数E 取决于固体材料的性质,反应了材料形变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称为杨氏弹性模量。
其单位为2/m N ,是表征材料抗应变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柱状体受外力作用时的形变量L ∆,柱状体的长度L ,截面积S ,作用力F ,满足胡克定律:LS FLE ∆=(1)图 11、反射镜2、与钢丝相连的夹套组件I3、中托板4、标尺5、望远镜由于一般L ∆很小,常采用光杠杆放大法进行测量,图1为其原理图。
初始时,镜面M 的法线正好是水平的,假设是理想状态,n 0是反射镜M 的法线。
实验21 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林一仙1 实验目的1)掌握拉伸法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方法;2)学习用光杠杆放大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的方法; 3)学习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2 实验原理相关仪器:杨氏模量仪、光杠杆、尺读望远镜、卡尺、千分尺、砝码。
2.1杨氏模量任何固体在外力使用下都要发生形变,最简单的形变就是物体受外力拉伸(或压缩)时发生的伸长(或缩短)形变。
本实验研究的是棒状物体弹性形变中的伸长形变。
设金属丝的长度为L ,截面积为S ,一端固定, 一端在延长度方向上受力为F ,并伸长△L ,如图 21-1,比值:L L∆是物体的相对伸长,叫应变。
SF是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叫应力。
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LLYS F ∆= 则有LS FLY ∆=(1) (1)式中的比例系数Y 称为杨氏弹性模量(简称杨氏模量)。
实验证明:杨氏模量Y 与外力F 、物体长度L 以及截面积的大小均无关,而只取决定于物体的材料本身的性质。
它是表征固体性质的一个物理量。
根据(1)式,测出等号右边各量,杨氏模量便可求得。
(1)式中的F 、S 、L 三个量都可用一般方法测得。
唯有L ∆是一个微小的变化量,用一般量具难以测准。
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法进行间接测量(具体方法如右图所示)。
2.2光杠杆的放大原理如右图所示,当钢丝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光杠杆镜面的竖直度必然要发生改变。
那么改变后的镜面和改变前的镜面必然成有一个角度差,用θ来表示这个角度差。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hLtg ∆=θ (2) 这时望远镜中看到的刻度为1N ,而且θ201=ON N ∠,所以就有:DN N tg 012-=θ(3) 采用近似法原理不难得出:L hDN N N ∆=-=∆201(4)这就是光杠杆的放大原理了。
将(4)式代入(1)式,并且S=πd 2,即可得下式:Nh d FLD Y ∆∆=π28 这就是本实验所依据的公式。
实验六 杨氏模量测定1、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训练正确调整测量系统的能力。
3.学习一种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逐差法。
二、实验原理1. 杨氏模量固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同外力与形变相关的两个物理量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一般较为复杂。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钢丝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系数 Y 称为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描述材料抵抗弹性形变能力的大小,与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制造方法有关。
杨氏模量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力学参数。
设有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钢丝,在轴向力F 的作用下,形变是轴向伸缩,且为△L,在弹性限度内,胁强F S 和胁变L L Δ成正比,既F Y S LL Δ= (1) 式中比例系数Y 称为该固体的杨氏模量。
在国际单位中,它的单位是牛顿/,记为。
是用一般长度量具不易测准的微小量,本实验用光杠杆法对其进行测量。
2米2−Nm L Δ设实验中所用钢丝直径为d ,则241d S π=,将此公式代入上式整理以后得24FLY d Lπ=Δ (2) 上式表明,对于长度L ,直径d 和所加外力F 相同的情况下,杨氏模量Y 大的金属丝的伸长量L Δ小。
因而,杨氏模量表达了金属材料抵抗外力产生拉伸(或压缩)形变的能力。
2.光杠杆原理如图1,光杠杆是一个支架,前两脚与镜面平行,后脚会随金属丝的伸长而上升或下降。
由三角函数理论可知,在θ很小时有tg θ≈θ、tg2θ≈2θ,于是根据图示几何关系可得图1将(3)式代入(2)式有: 28FLDY d l xπ=Δ将F =mg 代入上式,得出用伸长法测金属的杨氏模量Y 的公式为三、实验仪器杨氏模量仪(带光杠杆、望远镜和标尺),1kg 砝码若干,米尺,游标卡尺,千分尺,试样为1m 左右的钢丝。
图2所示为杨氏模量装置,待测钢丝由上夹具固定在立柱的顶端,下端用圆柱活动夹具头夹紧,圆柱形夹具穿过固定平台的圆孔,能随金属丝的伸缩而上下移动,其下端挂有砝码挂钩。
大学物理实验-拉伸法测钢丝的杨氏模量(已批阅)-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实验题目:用拉伸法测钢丝的杨氏模量 13+39+33=85实验目的:采用拉伸法测定杨氏模量,掌握利用光杠杆测定微小形变地方法。
在数据处理中,掌握逐差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测量仪(包括光杠杆,砝码,望远镜,标尺),米尺,螺旋测微计。
实验原理:在胡克定律成立的范围内,应力F/S 和应变ΔL/L 之比满足 E=(F/S )/(ΔL/L )=FL/(S ΔL )其中E 为一常量,称为杨氏模量,其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
根据上式,只要测量出F 、ΔL/L 、S 就可以得到物体的杨氏模量,又因为ΔL 很小,直接测量困难,故采用光杠杆将其放大,从而得到ΔL 。
实验原理图如右图:当θ很小时,l L /tan ∆=≈θθ,其中l 是光杠杆的臂长。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知道,镜面转过θ,反射光线转过2θ,而且有:Db =≈θθ22tan故:)2(D b lL =∆,即是)2(D bl L =∆那么SlbDLFE 2=,最终也就可以用这个表达式来确定杨氏模量E 。
实验内容: 1.调节仪器(1) 调节放置光杠杆的平台F 与望远镜的相对位置,使光杠杆镜面法线与望远镜轴线大体重合。
(2) 调节支架底脚螺丝,确保平台水平,调平台的上下位置,使管制器顶部与平台的上表面共面。
(3) 光杠杆的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是测量金属丝伸长量ΔL 的关键部件。
光杠杆的镜面(1)和刀口(3)应平行。
使用时刀口放在平台的槽内,支脚放在管制器的槽内,刀口和支脚尖应共面。
(4) 镜尺组的调节,调节望远镜、直尺和光杠杆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望远镜和反射镜处于同等高度,调节望远镜目镜视度圈(4),使目镜内分划板刻线(叉丝)清晰,用手轮(5)调焦,使标尺像清晰。
2.测量(1) 砝码托的质量为m 0,记录望远镜中标尺的读数r 0作为钢丝的起始长度。
实验 1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杨氏弹性模量 (以下简称杨氏模量 )是表征固体材料性质的重要的力学参量,它反映材料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在机械设计及材料性能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测量方法有静态拉伸法、悬臂梁法、简支梁法、共振法、脉冲波传输法,后两种方法测量精度较高;本实验采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因涉及多个长度量的测量,需要研究不同测量对象如何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
【实验目的】1. 学习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 掌握钢卷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使用。
3. 学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4. 掌握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仪器用具】杨氏模量测量仪(包括砝码、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计、钢卷尺、读数显微镜【实验原理】1. 杨氏模量的定义本实验讨论最简单的形变——拉伸形变,即棒状物体(或金属丝 )仅受轴向外力作用后F 与应变L的伸长或缩短。
按照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的应力成正比。
SL设有一根原长为l ,横截面积为 S 的金属丝(或金属棒),在外力 F 的作用下伸长了L ,则根据胡克定律有F E( L)( 1-1)SL式中的比例系数 E 称为杨氏模量,单位为 Pa (或 N · m –2)。
实验证明,杨氏模量E 与外力 F 、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 S 的大小无关,它只与制成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若金属丝的直径为d ,则 S1 d 2,代入( 1-1)式中可得 44FLE( 1-2)d 2 L( 1-2)式表明,在长度、直径和所加外力相同的情况下, 杨氏模量大的金属丝伸长量较小,杨氏模量小的金属丝伸长量较大。
因此,杨氏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外力引起的拉伸(或压缩)形变的能力。
实验中,测量出F、 L、 d、 L 值就可以计算出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E 。
2.静态拉伸法的测量方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方法就是将金属丝悬挂于支架上,上端固定,下端加砝码对金属丝 F ,测出金属丝的伸长量L ,即可求出 E 。
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报告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报告引言: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刚度和弹性的重要物理量。
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拉伸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并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原理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是通过施加外力使试样发生拉伸变形,根据胡克定律建立拉伸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得到杨氏模量。
二、实验装置和材料实验装置包括拉伸试验机、试样夹具、测量仪器等。
材料为金属试样,如铜、铁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选择合适的金属试样,并按照规定尺寸制作成标准形状。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并将试样夹紧。
3. 调整参数:根据试样的材料和尺寸,调整拉伸试验机的参数,如加载速度、加载范围等。
4. 开始实验:启动拉伸试验机,施加外力使试样发生拉伸变形,同时记录加载力和试样的伸长量。
5. 终止实验:当试样发生断裂或达到设定的加载范围时,停止拉伸试验机。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拉伸应力和应变,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7. 计算杨氏模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计算得到杨氏模量。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插入应力-应变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符合胡克定律。
根据斜率计算得到的杨氏模量为XXX GPa。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材料的杨氏模量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不同所致。
杨氏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即材料越难发生弹性变形。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杨氏模量的测量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主要误差来源包括:1. 试样制备误差: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实际应力和应变的计算。
2. 试样夹具固定误差:试样夹具的固定可能存在一定的松动,导致实验过程中试样的位移不准确。
3. 测量仪器误差: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大学物理实验-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导言: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也是物理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之一。
这个实验旨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并通过实验结果校验材料的性质和质量,探究杨氏模量与材料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特征的关系。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实验步骤、原理、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同时还将探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实验器材:1. 金属丝一根2. 电子天平3. 倒数计时器4. 万能试验机5. 卡尺6. 水平线标7. 显微镜8. 毛玻璃实验原理: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是一种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抗拉强度和弹性常数的实验方法。
这一实验方法基于普通的夹紧式拉伸实验,通过拉伸金属丝并绘制拉伸曲线和应变-应力曲线来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拉伸曲线是通过测量不同拉伸距离下金属丝直径的变化并绘制出来的。
应变-应力曲线是通过计算不同拉伸距离下金属丝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并绘制出来的。
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就是杨氏模量。
实验步骤:1. 清洗金属丝2. 准确测量金属丝的直径3. 定量量取一定长度的金属丝,并将其拉长4. 通过电子天平和倒数计时器测量拉伸金属丝的质量和拉伸速度5. 通过水平线标固定金属丝的一端,并在另一端连接力表6. 启动万能试验机和力表,开始拉伸金属丝7. 在拉伸过程中,用毛玻璃顶起金属丝,并用显微镜观察金属丝的直径变化8. 记录不同拉伸距离下金属丝的直径变化,绘制拉伸曲线9. 记录不同拉伸距离下金属丝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绘制应变-应力曲线10. 根据应变-应力曲线计算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1. 清洗实验器材和实验室,并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处理实验数据和结果。
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将绘制的拉伸曲线和应变-应力曲线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通常以两个参数表示:杨氏模量和金属丝的抗拉强度。
计算杨氏模量时,我们需要根据应变-应力曲线计算比例极限(截断点或称为杨氏弹性极限),然后根据金属丝的几何形状、尺寸和长度计算杨氏模量。
实验一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一实验目的1.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2.掌握光杠测微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不同长度测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学习误差分析和误差均匀原理思想。
4.学习使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及最终处理结果的表达。
二实验原理1. 设金属丝的原长为L,横截面积为A,外加力为P,伸长了长度为△L,则单位长度的伸长量为△L/L,叫应变。
单位横截面所受的力为P/A,叫应力。
根据胡克定理,应变和应力有如下关系:P/A=E×△L/L,其中E为杨氏弹性模量(它仅与材料性质)2.在已知外加力P,横截面积为A,金属丝的原长为L,及伸长了长度为△L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一下公式求得氏弹性模量E:E=P×L/(A×△L)3.实验装置的使用原理解析:根据杠杆原理:aa`/bb=Oa/Ob可以测量每次加载后的微小的△L的变量,又由于S1S2之间的夹角为2α所以在使用光扛杠镜后测量出来的△L的变量为:△L=b(S2— S1)/2D=b*△S/2D4.在已知b为短臂长,2D为长臂长,△L为短臂末梢的微小位移,△S=(S2— S1)为光臂末端的位移,及A=πρ2 /4(ρ为钢丝的直径),则最后的E可为一下公式表达:E=8LDP/(πρ2b△S)三实验内容1仪器的认识和调整。
调节杨氏模量仪器支架成铅垂,调节光杠杆镜和望远镜。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测量。
(1)在测量之前,必须先观察实验基本的现象,思考可能的误差来源。
(2)测量钢丝在不同荷重下的伸长变化。
先放1个1kg砝码,记下读数,然后逐次增加1kg砝码,记下每次的读数,共10次。
再将所加大砝码逐次拿下,记下每次都读数。
(3)根据误差均匀思想(应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使得各直接测量的误差分量最终结果断误差的影响大致相同),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不同测长仪器来测量光杠杆镜至标尺的距离D,钢丝的长度L 和直径ρ以及光杠杆镜后脚尖至O点多垂直距离b,最后求E最大误差限△E(4)测量时注意这些量的实际存在的测量偏差,从而决定测量次数。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引言杨氏模量是材料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刚度和弹性。
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拉伸法是一种常用且简便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原理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基于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当一根试样在受到外力拉伸时,试样会发生弹性变形,即产生应变。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应力 = 弹性模量× 应变其中,弹性模量即为杨氏模量,表示材料单位面积内受到的拉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
二、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步骤1. 准备试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通常为长条形,尺寸要符合标准要求。
试样表面应平整光滑,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固定在拉伸机上,确保试样受力均匀,不出现偏斜。
3. 施加载荷:通过拉伸机施加恒定的拉力,开始进行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应记录下拉力与试样长度的关系,以便后续计算。
4. 测量应变:利用应变计或拉伸计测量试样的应变,应力可以通过拉力除以试样的横截面积得到。
5.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将测得的应力和应变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6. 计算杨氏模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通过线性回归等方法,计算出杨氏模量的数值。
三、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注意事项1.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标准要求,以避免测试结果的误差。
2. 试样在安装过程中应固定得牢固稳定,以免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偏斜或位移。
3. 在施加载荷时,要保持恒定的拉力,避免产生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
4. 测量应变时,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并注意校准和标定。
5.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排除异常数据的影响。
6. 在计算杨氏模量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拉伸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
通过施加恒定的拉力,测量试样的应变,可以得到杨氏模量的数值。
大学物理实验: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是描述弹性体受到拉伸作用后的拉伸模量,在经典力学中被称为弹性模量。
它是由日本物理学家坂口俊彦教授发现的,他研究表征材料受外力作用后拉伸变形,推断出杨氏模量的值,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的弹性特性,是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指标。
大学物理实验——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是测量各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的常用方法。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首先需要准备测试装置,将样品拉伸到一定位移和体积,然后以固定的速度拉伸,测量拉伸时样品的变形量,并以此来计算杨氏模量。
实验流程如下:
1、安装样品:选择测试材料,并顺次按照实验要求固定、支撑样品;
2、给样品应力:用仪器给样品加上有限的应力,使其发生拉伸;
3、拉伸形变的测量:此时拉伸应变(即变形量)会随着拉伸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需要不断记录下此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
4、计算杨氏模量:根据实验测量得出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计算出杨氏模量;
5、计算材料的弹性物理性质:通过计算出的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弹性物理性质,如泊松比。
测量杨氏模量的拉伸法是常用的测试方法,实验过程要求实验者精确操作,确保测量的精度。
实验室也需要有具备较为高精度的拉伸测试仪器,以及针对不同材料的拉伸测试安装环境。
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实验过程中需要独立操作,确保过程中每步操作的准确性,以确保采集的实验数据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引言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描述材料的刚性和弹性行为。
拉伸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实验来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利用该曲线来计算杨氏模量。
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装置-:用于提供拉伸力并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变化。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标准化的试样,保证试样的尺寸、外形和质量均匀一致。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需要,制备符合要求的标准试样。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已有标准或实验设计要求。
2.:将试样安装于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保证试样的安装位置正确,以避免试样滑动或变形。
3.: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拉伸试验机的相关参数,如加载速率、起始长度和加载方式等。
4.:启动拉伸试验机,开始对试样施加拉伸力。
开始时,试样会发生弹性变形,之后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在拉伸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试样的负荷和变形,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5.:根据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选择合适的线性区域,计算其斜率,即为杨氏模量。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反映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并提供计算杨氏模量的依据。
应力-应变曲线通常呈现出三个阶段:1.: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的范围内,应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即材料弹性恢复能力好,不会永久形变。
2.: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明显的非线性行为。
3.:应力继续增加,材料会出现后屈服的行为,即在应力增大的情况下,材料会变得更加硬。
杨氏模量计算在应力-应变曲线呈线性关系的弹性阶段,杨氏模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杨氏模量 = 斜率(σ/ε,当ε -> 0)结论拉伸法是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拉伸试验,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该曲线的线性区域计算出杨氏模量。
准确掌握拉伸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测量和计算材料的杨氏模量,为材料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