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饮用水理化原始记录表

生活饮用水理化原始记录表

生活饮用水理化原始记录表
生活饮用水理化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资料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5)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6)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7) 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8)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9)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2)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3)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5)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6)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7)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8) 分析原始记录 (19)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21) 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3)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4)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6) 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8)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31)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2)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4) 样品委托单 (35) 监测结果统计表 (36)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8)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8)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41) 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43) 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44)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46)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 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 样品编号水温 (℃) pH 读数值 样品PH值 电导率 kt (μScm-1) 25℃电导率 kt (μScm-1) 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 备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生活饮用水采样要求

水质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 (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二、采样计划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水样类型: 三、采样容器 1 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2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3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4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5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6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7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8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四、水样采集 1 一般要求 理化指标采样前应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容器和塞子2~3次(油类除外)。 微生物学指标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注意事项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时,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全部用于测定。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器(瓶)。 3)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采用水封。 4)含有可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水样,应分离除去沉积物。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均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量筒),静置30min,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采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总悬浮物油类的水样除外。需要分别测定悬浮物和水中所含组分时,应在现场将水样经0.45μm膜过滤后,分别加入固定剂保存。 5)测定油类、BOD5、硫化物、微生物学、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6)完成现场测定的水样,不能带回实验室供其他指标测定使用。 2 水源水的采集 水源水是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原水。水源水采样点通常应选择汲水处。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生活饮用水的采集与保存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采集、样品保存和采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措施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样的采集和样品保存。 2 引用文件 GB54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T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3 采样计划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4 采样容器 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5 采样容器的洗涤 测定一般理化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 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 测定有机物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 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蒸馏水淋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测定微生物学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和灭菌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生活饮用水的采样技术分析

生活饮用水的采样技术分析 摘要:采用正确的采集方式方法和样品的运输保存方法,以及保证收集和保存 水样的方法正确有效是确保测试结果正确反映被测物体特性的重要部分。要获取 切实有效的水质检测结果,必须及时进行样品检测分析,如果此过程中存在错误 的操作动作,将会严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测试结果也将失去意义。因此,本文将针对生活饮水和涉水产品的采样技术分析进行研究,分析如何提高收 集和保存等采样技术。 关键词:饮用水:采样技术 一、采样技术概述 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在水样采集以前,应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征拟 定水样采集计划,确定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水样数量和采样方法,并根据检测 项目决定水样保存方法。力求做到所采集的水样,其组成成分的比例或浓度与被 检测对象的所有成分一样,并在测试工作开展以前,各成分不发生显著的改变。 为了获得具有实质意义的水样检查结果,应在活动前根据待测对象的特点制 定水样采集方案流程,明确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样品数量和采集方法,同时确 定保存水样的具体方式,具体方法应有针对性的根据测试项目确定。样品采集完 成后,在进行检测工作前要保证所有收集的样品性质不发生变化,所有被测试对 象的组分比例或浓度不变。 必须根据抽样策划方案仔细收集抽样,以便在检验前水样不会发生性质改变。在样品装瓶前仔细冲洗采集容器,同时沥干水分待用,或者依据具体情况将样品 瓶冲洗干净。 记录收集的每个样品都要进行样品编号,标明样品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具 体样品名称和相关负责人员姓名。在收集河流、湖泊等表层水体时,应注意记录 其相关数据,如气候特征、植被情况,采样点的具体位置应在地图上进行明确标示。在收集工业污染源样品时,应明确具体排放污染物企业的生产状况和排放方法,同时用特殊方法对采样点的具体位置进行标示。 在配水管网中采集样本之前,应对管道进行全面清洗,以确保样品能准确反 应供水状态。当从井水中收集样品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充分抽水,然后采集样品,以确保样品可以代表地下水源状况。当从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表水收集样品时,要根据采集深度的变化具体分析数据,使底部和表层的水样充分混合后进行采集。 由于被检测对象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变化很大,不可能制定出一个固定的 采样步骤和方法,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和考察目的而定。 如果对收集的样品进行细菌检查,必须先把取样瓶进行消毒。收集自来水作 为样品时,需要对水管进行消毒,尤其是水龙头部位进行高温消毒,然后将水阀 开至最大,排水一段时间后收集样品。进行含有余氯的样品检验时,首先要去除 样品容器中余氯,通过把硫代硫酸钠注入样品容器,然后再对样品容器进行灭菌 的方法进行操作。由于被测物体的具体特征差异很大,因此不可能开发出具体的 采样方式和流程。测试人员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和检查目标确定。 二、水样采集的具体步骤 (一)准备方案 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和抽样方法的确定,选择合适的材料的水容器和取样器,并进行清洁。采样装置的材料要求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尺寸和形状合适,可

生活饮用水采样要求

1 / 8 水质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 (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二、采样计划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水样类型: 三、采样容器 1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2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3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4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xx。5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xx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xx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6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

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7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8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 3 / 8 上等地方采样时,可将系着绳子的桶或带有坠子的采样瓶投入 水中xx。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2)一定xx的水在xx、水库等地采集具有一定xx的水时,可用 直立式采水器。这类装置是在下沉过程xx从采样器中流过。当 达到预定xx使容器能自动闭合而xx取水样。在xx流动缓慢的情况下使用上述方法时最好在采样器下系上适宜质量的坠子,当水深流急时要系上相应质量的铅鱼,并配备绞车。 3)xx和xx 对于自喷的xx可在涌口处直接采样。采集不自喷xx时,应将停滞在抽水管中的水汲出,新水更替后再进行采样。从xx采集水样,应在充分抽汲后进行,以保证水样的代表性。 3自来水采集 1)出厂水采集 出厂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单位处理工艺过程完成的水。出厂水的采集点应设在出厂进入输送管道以前处。 2)末梢水的采集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概要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 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 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 分析原始记录 (17)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 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 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 样品委托单 (31) 监测结果统计表 (32)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 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 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 样品编号 水温 (℃) pH 读数值 样品PH值 电导率 kt (μScm-1) 25℃电导率 kt (μScm-1) 计算公式 第一次第二次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5750.2-200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样的采集、样品保存和采样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措施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样的采集和样品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T 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3采样计划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4采样容器 4.1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4.2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4.3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4.4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4.5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有机物和某呰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生活饮用水原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表 检测员: 审核人: 检测日期: 审核日期: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包装: □正常 □异常 检验项目: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检验方法: 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12—2006 □1.1 □2.1 □3.1 □4.1 □5.1 仪器设备: □SZYC017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052 □SZYC0173荧光显微镜BK-FL □SZYC0142数显恒温水浴箱SHA-CA 细菌总数(36±1℃培养48h) 平 皿 号 原 液 10 -1 10-2 10-3 琼脂对照 盐水对照 1 cfu ∕皿 cfu ∕ml 2 平 均 值 结 果 cfu ∕ml 大肠菌群(阳性管数) 10ml×5 1ml×5 0.1ml×5 0.01ml×5 0.001ml×5 乳糖发酵实验(乳糖蛋白胨36±1℃培养24±2h) 分离培养(EMB36±1℃培养18~24h 及革兰氏染色) 证实实验(乳糖蛋白胨发酵36±1℃培养24±2h ) 结 果 MPN ∕100ml 耐热大肠菌群(阳性管数) 10ml×5 1ml×5 0.1ml×5 0.01ml×5 0.001ml×5 发酵实验(EC44.5℃24±2h ) 分离培养(EMB44.5℃培养18~24h) 结 果 MPN ∕100ml 大肠埃希氏菌(阳性管数) 10ml ×5 1ml×5 0.1ml×5 0.01ml×5 0.001ml×5 接种EC-MUG 管44.5±0.5℃培养24±2h 结 果 MPN ∕100ml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处理水样体积 L 荧光染色 DAPI 反应 微分干涉 孢(卵)囊阳性数目 镜检阳性贾第鞭毛虫孢囊数目 镜检阳性隐孢子虫卵囊数目 结果 贾第鞭毛虫 个/ 10L 隐孢子虫 个/ 10L 备注

2020年生活饮用水采样要求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水质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 (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二、采样计划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 水样类型: 三、采样容器 1 应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2 容器的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强,且不应与水样中组分发生反应,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3 采样容器应可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抗震性能强。 4 采样容器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适宜,能严密封口,并容易打开,且易清洗。 5 应尽量选用细口容器,容器的盖和塞的材料应与容器材料统一。在特殊情况下需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时应用稳定的金属箔或聚乙烯薄膜包裹,最好有蜡封。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样品不能用玻璃塞。 6 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 7 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8 特殊项目测定的水样可选用其他化学惰性材料材质的容器。如热敏物质应选用热吸收玻璃容器;温度高、压力大的样品或含痕量有机物的样品应选用不锈钢容器;生物(含藻类)样品应选用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性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色的容器。 四、水样采集 1 一般要求 理化指标采样前应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容器和塞子2~3次(油类除外)。 微生物学指标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注意事项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时,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全部用于测定。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器(瓶)。 3)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采用水封。 4)含有可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水样,应分离除去沉积物。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均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量筒),静置30min,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卫法监发[2001]161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卫法监发[2001]161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水质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 引用资料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 — 1997 )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1993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ddendum to Volume 2 ,1998 3 定义 3.1 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 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 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方式。 3.5 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或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4.1.1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 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 4.2.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l 。 表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注:①表中NTU 为散射浊度单位。②特殊情况包括水源限制等情况。 ③CFU 为菌落形成单位。④放射性指标规定数值不是限值,而是参考水平。放射性指标超过表1 中所规定的数值时,必须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以决定能否饮用。 4.2.2 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 2 。 表2 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环境监测站技术记录表式

环境保护监测站 作业指导书 技术记录表式 (第四版) 2011年03月10日发布 2011年03月15日实施

作业指导书 技术记录表式 THJ/JJ-2011 版号:第四版 生效日期:2011年03月15日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2011年03月10日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持有人:

修订页

目录 THJ/JJ-2011-01 人员培训情况一览表 THJ/JJ-2011-02 内部培训记录表 THJ/JJ-2011-03 外部培训记录表 THJ/JJ-2011-04 人员(岗前)培训登记表 THJ/JJ-2011-05 人员上岗审批表 THJ/JJ-2011-06 监测方法确认表 THJ/JJ-2011-07 新开展项目申请表 THJ/JJ-2011-08 新项目评审表 THJ/JJ-2011-09 仪器设备申购表 THJ/JJ-2011-10 仪器设备档案(本) THJ/JJ-2011-11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Ⅰ) THJ/JJ-2011-12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Ⅱ) THJ/JJ-2011-13 仪器设备维护计划表 THJ/JJ-2011-14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表 THJ/JJ-2011-15 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 THJ/JJ-2011-16 使用外部设备登记表 THJ/JJ-2011-17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测试报告技术核查评定记录THJ/JJ-2011-18 仪器设备检定、自校及期间核查计划表 THJ/JJ-2011-19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表 THJ/JJ-2011-20 仪器设备功能性检查情况表 THJ/JJ-2011-21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THJ/JJ-2011-22 实验室内务、安全检查记录 THJ/JJ-2011-23 实验室内务检查详表 THJ/JJ-2011-24 现行有效标准目录 THJ/JJ-2011-25 质控工作流转单 THJ/JJ-2011-26 监测业务委托协议 THJ/JJ-2011-27 监测报告发放登记表

xx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制 2012年4月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水质环境检测公司原始记录表格

样品编号:XL2019— 检测项目:色度 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1铂—钴标准比色法 (一)检测步骤: (1)本批次均取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及5.00mL ,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4)标准系列: 铂-钴标准液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色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本批次检测结果(度):报告结果为中位数 样品编号 比色结果1 比色结果2 比色结果3 报告结果 样品编号 比色结果1 比色结果2 比色结果3 报告结果 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 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

样品编号:XL2019— 检测项目:浑浊度 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2.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 (一)检测步骤: A、浑浊度10度以上的水样 (1)本批次均取浑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浮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后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即得浑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度的标准液。每瓶中加入1g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将瓶塞塞紧以免水份蒸发。 (2)将振摇均匀的水样盛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 (3)将水样与浑浊度标准液都摇匀,同时从瓶侧观察同一目标(如报纸铅字或划有黑线的白纸等),根据目标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读得水样的浑浊度。水样的浑浊度超过100度时,可用纯水稀释后测定。 B、浑浊度10度以下的水样 (1)本批次均取 mL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浑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溶液(吸取浑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液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浑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液)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及10.0mL,各加纯水稀释至100mL,混匀,即得浑浊度0,1,2,3,4,5,6,7,8,9,10度的标准液。 (2)取100mL水样,置于同样规格的比色管中,与浑浊度标准液同时振摇均匀,并进行比较,比较时由上往下垂直观察。 (二)本批次检测结果(度):报告结果为中位数 样品编号 比色结果1 比色结果2 比色结果3 报告结果 样品编号 比色结果1 比色结果2 比色结果3 报告结果 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 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

水质原始记录

水质原始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HS2017— 检测项目:色度 检验依据:GB/《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铂—钴标准比色法 (一)检测步骤: (1)本批次均取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 , , , , , , , 及,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4)标准系列: 铂-钴标准液0 色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 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HS2017— 检测项目:浑浊度 检验依据:GB/《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 (一)检测步骤: A、浑浊度10度以上的水样 (1)本批次均取浑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浮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后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即得浑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度的标准液。每瓶中加入1g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将瓶塞塞紧以免水份蒸发。 (2)将振摇均匀的水样盛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 (3)将水样与浑浊度标准液都摇匀,同时从瓶侧观察同一目标(如报纸铅字或划有黑线的白纸等),根据目标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读得水样的浑浊度。水样的浑浊度超过100度时,可用纯水稀释后测定。 B、浑浊度10度以下的水样 (1)本批次均取 mL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浑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溶液(吸取浑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液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浑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液)0, , , , , , , , , 及,各加纯水稀释至100mL,混匀,即得浑浊度0,1,2,3,4,5,6,7,8,9,10度的标准液。 (2)取100mL水样,置于同样规格的比色管中,与浑浊度标准液同时振摇均匀,并进行比较,比较时由上往下垂直观察。

生活饮用水理化原始记录表

色度及肉眼物浑浊度及臭味 pH 总硬度(ml)铁510nm 锰530nm 铜436nm 锌535nm 氯化物(ml) 空白: 硫酸盐420nm 总固体(g) M1 M0 耗氧量(ml) 空白: 氨氮420nm 氟化物620nm 硝酸盐220nm 275nm 六价铬540nm 铅510nm 砷515nm 汞485nm 镉518nm 标准系列记录: 铁(ml)0 0.25 0.50 1.00 2.00 锰(ml) 0 0.25 0.50 1.0 2.0 2cm 5cm 铜(ml)0 0.20 0.40 0.6 0.8 锌(ml)0 0.50 1.00 2.00 4.00 2cm 1cm 硫酸盐(ml) 0 0.25 0.50 1.00 3.00 氨氮(ml) 0 0.50 1.00 2.00 4.00 0.5cm 1cm 氟化物(ml) 0 0.25 0.50 1.00 2.00 硝酸盐(ml) 0 1.0 3.0 5.0 10.0 1cm 220nm 275nm 六价铬(ml) 0 0.20 0.50 1.00 2.00 铅(ml) 0 0.50 1.00 2.00 3.00 3cm 1cm 砷(ml) 0 0.50 1.00 2.00 3.00 汞(ml) 0 0.25 0.50 1.00 2.00 1cm 2cm 镉(ml) 0 0.25 1.00 2.00 4.00 硝酸盐(ml) 0 0.05 0.10 0.30 0.50 3cm 415nm2cm

色度及肉眼物浑浊度及臭味 pH 总硬度(ml)铁510nm 锰530nm 铜436nm 锌535nm 氯化物(ml) 空白: 硫酸盐420nm 总固体(g) M1 M0 耗氧量(ml) 空白: 氨氮420nm 氟化物620nm 硝酸盐220nm 275nm 六价铬540nm 铅510nm 砷515nm 汞485nm 镉518nm 标准系列记录: 铁(ml)0 0.25 0.50 1.00 2.00 锰(ml) 0 0.25 0.50 1.0 2.0 2cm 5cm 铜(ml)0 0.20 0.40 0.6 0.8 锌(ml)0 0.50 1.00 2.00 4.00 2cm 1cm 硫酸盐(ml) 0 0.25 0.50 1.00 3.00 氨氮(ml) 0 0.50 1.00 2.00 4.00 0.5cm 1cm 氟化物(ml) 0 0.25 0.50 1.00 2.00 硝酸盐(ml) 0 1.0 3.0 5.0 10.0 1cm 220nm 275nm 六价铬(ml) 0 0.20 0.50 1.00 2.00 铅(ml) 0 0.50 1.00 2.00 3.00 3cm 1cm 砷(ml) 0 0.50 1.00 2.00 3.00 汞(ml) 0 0.25 0.50 1.00 2.00 1cm 2cm 镉(ml) 0 0.25 1.00 2.00 4.00 硝酸盐(ml) 0 0.05 0.10 0.30 0.50 3cm 415nm2c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