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 格式:wps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机能学实验报告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以恢复;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言: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原因。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实验步骤2.1.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将血压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通道。
启动RM6240系统,关闭其他通道,2通道模式为血压,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00ml/s;采样频率800Hz。
2.2. 麻醉手术家兔称重,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200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行气管插管手术,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股动脉。
输液瓶充满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插管接输液装置,调节输液量至5~10滴/min。
股动脉插管的导管连接已肝素化的50ml注射器。
2.3. 颈部手术2.3.1. 备皮:左手绷紧颈部皮肤,用粗剪刀紧贴皮肤,将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不可用手提被毛,以免剪破皮肤)2.3.2. 切开皮肤:术前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颈部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长度约5-7cm。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目的】复试家兔失血性休克。
观察家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微循环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摘要】目的:学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变化、了解其机制及通过药物及输液治疗,了解各种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家兔麻醉后,分离并进行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正确连接管道并用肝素冲洗,进入电脑程序,描记正常血压,快速放血,使血压维持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待血压稳定后,再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并维持,在维持期间的20min内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结果: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大量放血后血压明显下降,输血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
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
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输液治疗。
【实验对象】健康家兔一只【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动脉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照明灯、纱布、丝线、注射器。
2、试剂:生理盐水、氨基甲酸乙酯、肝素。
【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用5ml/kg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固定家兔,剪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右侧颈外静脉,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2、右侧颈总动脉进行动脉插管:将分离出的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将动脉夹住。
在远心端结扎线下方用眼科剪在动脉上作一小“V”形切口,将动脉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确认插入动脉后用备用线将血管与插管结扎固定,再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上,防止插管从血管中滑脱。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实验一: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以便探究该病情的发生机制及抢救
措施。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材料均来自成年雄性家兔,共有15只,体质量均为2.5
kg左右,每只家兔体内取得150 ml鲜血,并以此构建失血休克模型,放置于恒温器中保
持恒温,监测家兔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按照实验设定,放血完毕后,家兔的体表温比刚开始实验时期降低了 1.2℃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90%以下,而心率却急剧上升到160-170次/分钟之外,家兔
还出现了瘙痒、抽搐、呕吐等典型症状,明显发现其已经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可供今后失血性休克研究及抢救策略
研究使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用于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策略的有效性,并找出最佳的
抢救方案。
实验材料和方法:经过安置好各个参数后,按照实验设计,将15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对照组、抗血清组、血液制品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抢救治疗,比较形成失
血性休克的家兔休克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1个小时的抢救,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
其中,血液制品组的体表温降幅最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最小,心率最低,可见血液制品组的抢救
措施最为有效。
结论:本次实验证实,在家兔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最佳抢救方案应该采用血液制品抢救,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实验四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失血性休克时的相关生理指标改变及输血救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采用动脉放血的方法,造成家兔失血,使其组织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微循环障碍,复制失血性休克。
通过及时输血、补液,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药品和器材】2%的普鲁卡因,生理盐水,肝素,动脉插管,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等。
【实验步骤】1.选取健康家兔一只,称重,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部、腿部的兔毛,进行基础局部麻醉。
2.分离颈动脉,穿线以备插管。
3.分离股动脉,穿线以备插管。
4.从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1ml/kg。
5.插管生理盐水排气,选择通道,进行电脑调零。
6.结扎颈动脉和股动脉的远心端,止血夹夹住近心端,进行颈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
7.从股动脉取5ml血液,标记为①,以待测HCT。
8.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角膜反射,球结膜血管充盈度,HCT。
9.继续从股动脉放血(约30-40ml,加入混有生理盐水和肝素的杯子中),直到血压下1/2。
记录下此时的血压。
10.10-15min之后,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角膜反射、球结膜充盈度,取5ml血液标记为②,待测HCT。
11.将①②4000转离心五分钟,记录HCT的数据。
12.静脉快速回输血液救治,血压回升后再次观察上述各项指标,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放血量:30ml【实验讨论】1.机体一般失血多少可以引起休克?答:机体短时间内若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2.机体失血后为何导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答:①失血性休克时,刚开始血压降低,失血休克代偿期,血压有所恢复,心率加快。
失血休克使得循环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出量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引起心血管反射,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作用于血管α1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一)实验目的1.观察休克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2.掌握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方法。
3.分析讨论急性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
(二)实验原理抗休克治疗的原则: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细胞损伤。
实验中所采用的药物主要的作用是:●山莨菪碱大剂量时可解除小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有:①心输出量增强②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
③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从而使脉压差升高,但大剂量时会使血压下降明显。
在治疗休克的过程中,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异丙肾上腺素对中心静脉压高和心输出量低的休克有一定疗效。
●去甲肾上腺素属于α受体激动药,①主要作用有激动血管α1受体,收缩血管,使小动脉、小静脉收缩。
②小剂量时兴奋心脏,使收缩压显著上升,舒张压上升,脉压差增大产生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时,会产生缩血管作用,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但脉压差会下降,引起组织灌流量减少。
●此外,生理盐水、中分子右旋糖酐、全血均用于扩充血容量。
可以逐一试加看动脉升高情况比较扩容升压效果。
(三)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及药品静脉输液装置一套,三通开关,50 ml、20 ml、10 ml注射器各一个,肝素(500μ/ ml),1%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呼吸血压描记装置,低分子右旋糖苷,20%乌拉坦溶液、台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654-2)。
(四)实验方法1.家兔称重后,以25%乌拉坦4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
麻醉后,将家兔仰卧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正中切口5~6cm,分离气管、左侧颈总动脉及右侧颈外静脉(表浅、色深,较粗,刺激时可见血管收缩变细)。
穿两线,备用。
3.股部手术:一侧股三角区剪毛,触及股动脉搏动,辨明股动脉走向,沿动脉走向做长约3~5cm切口,在股三角区即可见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神经,分离股动脉。
穿两线备用。
4.肠系膜微循环标本的制备(示教):腹正中切口,沿左腹直肌旁作约6cm长的纵行切口,钝性分离。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①学会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②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恢复的,较长时间内的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1实验材料1.1对象: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实验方法2.1实验装置与连接:①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使换能器的位置尽量与实验动物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
然后将换能器输入至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通道。
②压力换能器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相连。
三通管的一个接头将与动脉插管相连。
在将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与三通管另一接头相连,旋动三通管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通,推动注射器,排空动脉插管中的气体,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
2.2仪器调试:在菜单中选择“血压”。
双击一通道,调节增益、采样参数,使基线归零,令图形位于屏幕中央,便于观察。
2.3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将氨基甲酸乙酯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注意观察家兔的反应。
待麻醉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4 手术:剪去家兔颈部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用玻璃分针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各穿两线备用。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少量失血和大量失血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机制。
2.用颈外静脉输血和输液的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观察抢救过程中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器械手术剪、镊子、注射器、电子称、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止血钳、玻璃分针,丝线,注射器,兔台,动脉夹药物名称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仪器调试打开电脑,选择Med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从第1、2、3通道中选择1个通道,记录动脉血压(记录平均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
将血压换能器连接线与相应的通道相连,检查换能器是否正常,加肝素溶液排除空泡,先清零,血压mmHg。
实验动物家兔三.实验步骤一、家兔称重、麻醉和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3.0Kg ; 20%氨基甲酸乙酯, 5ml /Kg体重, 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共注射15ml, 至呼吸深而慢、反射迟钝(角膜反射、夹肢反射)为止。
背位固定。
二、麻醉起效后手术1. 颈部手术——左颈总动脉、右颈外静脉插管、(右颈总动脉)1)颈部备皮,作颈部正中3~5cm切口,左右颈总动脉分离,穿线标记,备用。
2)左颈总动脉插管术---测血压动脉插管及换能器肝素化,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
放开动脉夹记录正常动脉血压(平均血压、脉压差、心率)。
3)右颈外静脉插管术—输血输液排掉输液管中的空气。
右颈静脉远心端结扎,静脉前壁倒“V”切口,输液管插入,固定。
缓慢输液,保持通畅。
2. 右颈总动脉手术——右颈总动脉插管---失血造模(右颈总动脉)用肝素抗凝剂排掉50ml注射器(其中保留少许肝素液)和动脉插管中空气,进行右劲总动脉插管三、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右颈动脉插管放血入50ml注射器1.少量放血,使动脉血压降至60mmHg左右,维持5min。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一、实验目的:①学会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②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二、实验材料:体重2.5-3.0kg家兔,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三、实验方法:2.1实验装置与连接:①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使换能器的位置尽量与实验动物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
然后将换能器输入至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通道。
②压力换能器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相连。
三通管的一个接头将与动脉插管相连。
在将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与三通管另一接头相连,旋动三通管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通,推动注射器,排空动脉插管中的气体,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
2.2仪器调试:在菜单中选择“血压”。
双击一通道,调节增益、采样参数,使基线归零,令图形位于屏幕中央,便于观察。
2.3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将氨基甲酸乙酯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注意观察家兔的反应。
待麻醉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4 手术:剪去家兔颈部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用玻璃分针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各穿两线备用。
用玻璃分针或蚊式钳小心地沿缝匠肌后部内侧缘,暴露缝匠肌下方的血管神经束,用玻璃分针将股神经首先分离出来,然后再分离股动脉与股静脉之间的结缔组织(勿损伤血管小分支),如有渗血或出血的情况需要及时止血,分离出血管约2~3cm,在其下面穿入2根手术线备用。
2.5 动脉插管:在左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夹一动脉夹,然后结扎其远心端(保留此结扎线头),在动脉夹与结扎之间一般应相距2cm以上。
在结扎端的下方用眼科剪作一斜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用已穿好的丝线扎紧插入管尖嘴部分稍后处(注意此处务必扎紧),并以远心端丝线将插管缚紧固定,以防插管从插入处滑出。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张丽丹(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级口腔医学二班1组,20101160202)摘要【目的】:学会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恢复的,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静脉输血;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言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失血性休克后大量输液与自身血液的输血,可以改善微循环,使血压快速恢复正常值。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1.1.1 实验动物:家兔1.1.2实验仪器: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动脉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照明灯、纱布、丝线、注射器1.1.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氨基甲酸乙酯、肝素。
1.2实验方法1.2.1麻醉手术家兔称重,用5ml/kg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固定家兔,剪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右侧颈外静脉,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1.2.2切开皮肤左手绷紧颈部皮肤,用粗剪刀紧贴皮肤,将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不可用手提被毛,以免剪破皮肤)。
术前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颈部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长度约5-7cm。
实验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目的】1. 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 观察失血性休克时机体的一般状态及呼吸、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微循环改变,了解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原则和抢救方法。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由于血容量减少,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降低,从而使机体重要脏器血液灌流减少,而微血管的持续收缩与痉挛又加重了器官的缺血,使器官功能进一步障碍。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不足,即休克的发生。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DIC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本实验采用颈总动脉放血方法,造成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复制失血性休克。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失血性休克时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加深对失血性休克的认识。
由于微循环障碍是失血性休克的基础,治疗的主要措施就是改善微循环灌流,因此,实验中采用回输血液及输入生理盐水方法来改善微循环灌流状态,对失血性休克进行抢救。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学时】4学时【器械与药品】常规手术器械,气管插管,动脉套管,动脉夹,婴儿秤,兔固定台,5ml、20ml、50ml 注射器,输液装置,水检压计,二道生理记录仪,滤纸,烧杯,丝线,粗棉线。
20%乌拉坦,1%肝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步骤与方法】1. 麻醉和固定家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bw)进行全身麻醉,动物仰卧固定,剪去手术部位被毛。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目的:1.学习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描述方法,观察神经和某些体液因素对微循环机能的影响。
2.复制几种类型休克的动物模型,并通过电视录像,观察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压和微循环血流等的变化,加深对于”休克发病的关键不在于血压,而在于血流“的理论认识。
3.设计抢救方案,加深对休克防治原则及所用药物药理作用的理解,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1. 动脉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管壁产生的压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心脏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与大动脉的顺应性以及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的比例。
2. 动脉血压是心血管系统活动的的反映,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与体液因素有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减压反射是神经调节主要方式,减压反射的构成为感受器: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传入神经:减压神经与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延髓传出神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效应器: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
而血管舒缩功能及神经体液调节异常将导致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血压改变,甚至导致休克的发生。
4.休克:各种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危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的分期:一期:缺血性缺氧期二期:淤血性缺氧期三期:微循环衰竭期6.休克的防治原则:快速输血并且大量补液,快速扩充血容量。
在快速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选择性的运用血管活性药物。
实验对象:家兔(1.15kg)实验步骤:1.动物称重,麻醉,仰卧固定。
2.颈部手术操作:切开皮肤→分离组织与肌肉→分离一侧颈总动脉→全身肝素化→动脉插管→描记动脉血压3.分离颈外静脉,向颈外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4.分离股动脉向心方向插管。
5.少量放血开放股动脉上动脉夹,自股动脉少量放血,当放血量达全身血量10%时夹闭股动脉,观察各指标15分钟。
6.大量放血放血量约为全身血量的25%,观察各指标15分钟。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X X X(浙江中医药大学XXX(专业)XX(班级)XX(几组)XX(学号))【摘要】目的:复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观察兔在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方法:用右颈总动脉放血,左颈总动脉用以测量血压,右颈总静脉输血、输液进行抢救。
结果:少量放血(10ml)时,家兔血压及呼吸下降,但是在短时间内回升;大量放血,使,血压、呼吸下降较快且自我恢复能力降低;进行输血输液等抢救措施后,大致恢复正常。
结论:少量失血,机体的自身代偿作用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失血过多,机体会发生失代偿作用;经输血输液等治疗后,血压可恢复基本正常。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家兔(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1.2实验器械:动物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玻璃分针、丝线、注射器、兔台),动脉插管,测压管道,压力换能器,体重秤,电刺激连线,RM6240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1.3药品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肝素。
1.4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血压换能器固定在铁支柱上,高度与心脏同一平面。
压力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输入通道。
1.5麻醉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沿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至呼吸深而慢,皮肤夹捏反射迟钝为至,背位固定。
1.6颈部手术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7cm,直至下颌角上1.5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气管平行的左、右血管神经鞘。
用玻璃分针分离两侧颈总动脉,穿两根线备用。
分离右侧颈外静脉,穿两根线备用。
1.7颈总动脉插管在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面穿线备用。
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上剪一“V”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
打开动脉夹。
稍稍提起颈静脉远心端的细线,用眼科剪朝心脏方向剪一“V”字形切口,将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静脉内,扎紧固定。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复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观察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循环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及救治方法。
了解失血性休克抢救。
方法:第二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第四章动物实验技术。
结果:少量放血时,家兔血压及呼吸下降,但是在短时间内回升;大量放血时(45ml),血压、呼吸下降较快且自我恢复能力降低;进行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
结论:少量失血,机体的自身代偿作用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失血过多,机体会发生失代偿作用;经输血输液等治疗后,血压可恢复基本正常。
因为(1)输液的速度太快。
(2)在输血或输液时进入了空气。
(3)可能是抢救太迟了,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我组抢救失败。
【关键词】休克;失血性休克;微循环; 抢救【实验材料和方法】:1材料:1.1对象: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方法:2.1 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血压换能器、呼吸换能器分别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1、2通道。
启动RM6240系统,在“实验”菜单中选择“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1通道模式为血压,时间常数为直流。
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90mmHg。
2.2 麻醉手术家兔称重,按5ml/kg体重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0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将麻醉的兔仰卧位固定在兔台上。
颈前部剪除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肌肉组织。
用玻璃分针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
在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面预先穿一细线备用。
用眼科剪在靠近动脉壁上剪一“V”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打开动脉夹。
记录血压曲线。
再用玻璃分针分离右侧颈外静脉,行静脉插管术,静脉插管接树叶装置,输液瓶充灌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调节输液量至5~10滴/min.然后将股动脉插管的导管连接已肝素化的50ml注射器,之后用玻璃分针在腹股沟韧带处分离股动脉,穿线备用。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目的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并探讨发生机制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公斤以上)。
2、器材与药品兔手术台、婴儿秤、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动脉导管、静脉导管、三通管、气管插管、注射器、输液装置、丝线、纱布、生物信号采集处理装置。
20%乌拉坦溶液、肝素生理盐水、0.2%多巴胺、0.2%间羟胺、地塞米松实验方法1、麻醉与固定家兔称重后,20%乌拉坦按5ML/kg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与兔手术台上,减去手术部位被毛。
2、颈部手术从甲状软骨向下做5CM长的颈正中切口,分离气管、右颈外静脉和左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
3、插管及心电的描记左侧颈总动脉插入与相应换能器相连的颈动脉导管(预先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描记血压曲线;右侧颈外静脉插入与相应换能器相连的静脉导管(预先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深约5CM,描记中心静脉曲线;按要求分别将白、黑、红色电极放置于动物的左后肢、右后肢、右前肢皮下,描记心电图。
4、休克模型复制打开三通管道,使血液从颈总动脉流入含少数肝素抗凝的50ML注射器内,一直放血使血压下降并稳定与40MMhg水平。
5、抢救治疗回输原血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扩容同时予以间羟胺(0.2mg/kg)实验讨论1、右侧颈动脉插管时我们插的深度只有2、3厘米,不到要求的5厘米,所以使得我们获得的中心静脉压的数据非常的不准确。
2、放血后需至少等15分钟才能建立起休克模型,而我们在血压降至40mmhg5分钟后就开始休克治疗,所以我们在用药、补液后很快血压就恢复正常。
3、在放血的过程中血压会有波动,我们在血压低于40mmhg时停止放血,然后血压又升至50mmhg以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摘要]目的:学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变化、了解其机制及通过药物及输液治疗,了解各种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家兔麻醉后,分离并进行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正确连接管道并用肝素冲洗,进入电脑程序,描记正常血压,快速放血,使血压维持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待血压稳定后,再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并维持,在维持期间的20min内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结果: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大量放血后血压明显下降,输血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
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
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输液治疗。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家兔
1.2主要试剂及仪器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动脉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照明灯、纱布、丝线、注射器、生理盐水、氨基甲酸乙酯、肝素。
1.3实验过程
1.3.1打开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接通压力传感器。
从显示器的试验项目中找出“循环试验”的“家兔血压调节”,打开一通道,快速调零。
1.3.2家兔称重,用5ml/kg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固定家兔,剪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右侧颈外静脉,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1.3.3右侧颈总动脉进行动动脉插管:将分离出的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将动脉夹住。
在远心端结扎线下方用眼科剪在动脉上作一小“V”形切口,将动脉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确认插入动脉后用备用线将血管与插管结扎固定,再将结扎线固定于插
管上,防止插管从血管中滑脱。
为避免插管内血液凝固,静脉注射肝素。
同样方法进行左侧颈总动脉插管。
1.3.4右侧颈外静脉进行静脉插管:提起近心端的线,于血管充盈后结扎远心端,靠近结扎线处剪一小口,将已排完空气并与测中心静脉压和输液的装置相连的静脉插管插入右侧颈外静脉内5~7 cm(可见液面随呼吸上下移动),并结扎、固定,慢速度输液,以利于测中心静脉压和进行输液。
1.3.5左侧颈总动脉进行动动脉插管,将压力传感器的下方支管,通过输液管连接三通管,再连接动脉插管。
记录动脉血压曲线,打开右侧颈总动脉动脉夹,少量放血,使血压降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待血压、呼吸稳定后,再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在维持期间的20min内使血压维持在
40mmHg,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记录放血总量。
1.3.6抢救,将注射器内的血液从颈外静脉输回原血。
输血后,观察血压是否恢复正常。
然后再输入生理盐水进行抢救,直至血压恢复正常。
2、结果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
大量放血后血压明显下降,输血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3、讨论
3.1 机体组织有效的灌流依赖于心泵功能、有效的循环血量和血管的正常的缩舒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重要脏器微循环的灌流量急剧下降而出现休克。
首次放血使家兔血压下降到
60mmHg,家兔在短时间内急剧失血,导致血容量下降,回心血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从而使血压下降。
机体在短时间内动员代偿机制通过以下几种代偿途径来维持动脉血压正常或轻度下降:
(1)增加回心血量:①容量血管收缩(静脉系统和肝储血库)-自我输血;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大于后阻力-自我输液;③动静脉吻合支开放;④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对钠水重吸收增加。
(2)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3)儿茶酚胺作用外周小血管-受体,外周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增大。
此时,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部分组织缺血缺氧,而心、脑血管由于-受体分布较少而无明显变化,心、脑血供无明显变化,保证了重要脏器的血供。
家兔生命体征同上,并有加重趋势。
3.2第二次放血并维持血压为40mmHg,此时持续低血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仍然持续强烈兴奋,血容量持续降低,血压下降,组织器官灌流持续降低,组织持续缺血缺氧,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3.3抢救失血性家兔的治疗原则: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输出量和改善组织灌流的基本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进一步改善微循环功能,肾上腺素具有强心作用,可再一定程度上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
本实验主要观察休克时心、肺、肾功能的改变,通过输血输液,了解休克的补救原则:需多少,补多少。
4、结论
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
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
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陆源、林国华、杨午鸣主编,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141页至143页。
黄玉芳主编,病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45页至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