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休克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2.掌握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方法。
3.分析讨论急性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
(二)实验原理
抗休克治疗的原则: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细胞损伤。
实验中所采用的药物主要的作用是:
●山莨菪碱大剂量时可解除小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有:①心输出量增强②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③使收缩
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从而使脉压差升高,但大剂量时会使血压下降明显。在治疗休克的过程中,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异丙肾上腺素对中心静脉压高和心输出量低的休克有一定疗效。
●去甲肾上腺素属于α受体激动药,①主要作用有激动血管α1受体,收缩血管,使
小动脉、小静脉收缩。②小剂量时兴奋心脏,使收缩压显著上升,舒张压上升,脉压差增大产生抗休克作用。大剂量时,会产生缩血管作用,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但脉压差会下降,引起组织灌流量减少。
●此外,生理盐水、中分子右旋糖酐、全血均用于扩充血容量。可以逐一试加看动脉
升高情况比较扩容升压效果。
(三)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及药品
静脉输液装置一套,三通开关,50 ml、20 ml、10 ml注射器各一个,肝素(500μ/ ml),1%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呼吸血压描记装置,低分子右旋糖苷,20%乌拉坦溶液、台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654-2)。
(四)实验方法
1.家兔称重后,以25%乌拉坦4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将家兔仰卧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正中切口5~6cm,分离气管、左侧颈总动脉及右侧颈外静脉(表浅、色深,较粗,刺激时可见血管收缩变细)。穿两线,备用。
3.股部手术:一侧股三角区剪毛,触及股动脉搏动,辨明股动脉走向,沿动脉走向做长约3~5cm切口,在股三角区即可见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神经,分离股动脉。穿两线备用。
4.肠系膜微循环标本的制备(示教):腹正中切口,沿左腹直肌旁作约6cm长的纵行切口,钝性分离。在腹腔内可见淡粉红色、肠壁较饱满的盲肠,紧贴前腹壁在左下腹侧,用卵圆钳钳出盲肠游离端阑尾后,将阑尾末端上8~12cm处的回肠袢轻轻拉出腹外。用止血钳夹住腹部切口,以防肠管外溢。用温生理盐水纱布保护平铺固定。将肠系膜放置在恒温微循环灌流盒内以38℃台氏液恒温灌流,并将兔系膜灌流盒固定于显微镜镜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肠系膜微循环。
(1)辨认微动脉(细,色浅)、微静脉(粗,色深)
(2)观察肠系膜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管内径。
5.左侧颈总动脉向心端方向插管,电传感器相连,插管前将电传感器用注射器注满肝素,注意不要留有气泡。描记血压。
6.右侧颈外静脉向心端方向插管,使导管与输液瓶相通,插管前注意将输液系统管内冲满液
体并排气,缓慢滴注生理盐水(5~10滴/分),保持静脉通畅。
7.经股动脉向心端方向插入导管,备取血用。
8.全身血液肝素化,耳缘静脉注射肝素1ml/kg,每隔一小时注1ml维持给药。
9.描记正常指标
连接实验装置,记录上述正常指标。
(1)一般指标:皮肤粘膜颜色,一般状况。
(2)正好血压描记。
(3)肠系膜微循环指标观察。
10.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1)少量放血开放股动脉插管,用肝素化的烧杯收集流出血液,并使放血量达到全血量1/10(全血量按体重的8%或70ml/kg计算)后,夹闭动脉,观察记录同(二)。
(2)大量放血少量放血10分钟使血压稳定在低水平后,再开放股动脉上动脉夹,放血量约为1/5~1/4,放血时间为3~5min(切勿过快)使血压(平均动脉压)稳定在30~40mmHg (4.0~5.33kPa)(如果停止放血,血压回升,可在放血,如血压过低,则立即将放出血加压回输若干)即失血性休克状态。观察记录同(二)。
(3)比较两次放血后,实验动物血压、微循环血流变化,观察时间30~40min。
11.自行设计抢救方案。
原则: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细胞损伤。
药物:1.5%葡萄糖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中分子右旋糖酐、0.01%异丙肾上腺素1ml、全血(放出的血液经抗凝后全部回输)
表1 失血性休克发生过程中血压级微循化变化
(六)注意事项
1.颈总动脉位于气管食道沟内,结扎时应避开伴行的迷走神经。
2.暂时性阻断血流应使用动脉夹,忌用血管钳夹持血管。
3.血压换能器应处于家兔心脏同一水平。
4.各管道系统内应避免气泡存在。
5.生物信号处理仪上的各种旋钮、开关,切忌随意扳动;微机上显示的各种参数,亦忌随意切换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