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8
1.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的。
简单来说,这个理论说的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就不愿意发言;如果觉得自己和多数人看法一致,就敢于发言。
这样一来,多数意见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少数意见会越来越沉默,成为一个螺旋式的过程,最终形成「一言堂」。
这个理论里面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地方:第一,在这个螺旋式的过程中,媒体扮演了重要作用。
人们不可能自己去做民意调查,大家对「主流意见」的感知,一部分当然是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媒体的报道。
如果媒体只关注多数意见,忽略少数意见,就会增强主流意见给少数群体造成的压力,从而加速这个螺旋的过程。
而如果媒体能够给予少数意见充分的呈现,那么少数群体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沉默的螺旋效应也就会减弱。
第二,沉默的螺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
当处于少数群体的时候,人本能的会有一种恐惧感。
而当处于多数群体的时候,人就会更有安全感。
因此,如果少数人群的恐惧感被加强,沉默的螺旋也会变得更为明显。
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缓解少数人群感到的孤立感、恐惧感,我们就能减缓这个通向「一言堂」的过程。
2.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沉默的螺旋理论名词解释螺旋理论是一种关联到心理变化的理论,由阿尔伯特西塞(Albert Ellis)于1955年提出。
螺旋理论认为,影响某人情绪的因素有许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不同的螺旋模式:相信(Beliefs)、情感(Emotions)和行为(Behaviors)。
螺旋理论强调,某些相信(Beliefs)会在遭遇特定外界刺激时产生影响,产生某些情感(Emotions),而这些情感(Emotions)又会导致某种特定的行为(Behaviors)。
在一般情况下,某个相信(Beliefs)可以是从家人或朋友口中得到的,但可能也可以是来自客观事实或是个人逻辑推论等索取而来的。
比如,有人可能会相信孤独会让他们变得更孤独,而这种相信产生的情感就是悲伤,从而导致行为是不去社交。
在螺旋理论中,所有的相信,情感和行为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在平衡中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系统化的心理活动。
以个体为例,如果他们的行为是受到自己的相信和情感的影响,那么他们的相信和情感也在不断受到行为的影响着。
这种关系使得一个人的心理模式变得复杂而又深刻,即便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缺乏足够的自我了解,也可以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相信之间的联系。
阿尔伯特西塞认为,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是从改变这个人的相信(Beliefs)开始的。
因此,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首先应该考虑这个人所拥有的相信(Beliefs),以及这些相信产生的情感(Emotions)和行为(Behaviors)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相信会影响不同的情感,从而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就是要从改变一个人的相信(Beliefs)出发,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Emotions),改变自己的行为(Behaviors),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拥有健康心理状态。
螺旋理论在心理咨询中也被广泛应用。
心理咨询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探查患者的相信(Beliefs)是否与他们客观事实相符,从而改变他们的情感(Emotions),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Behaviors)。
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 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 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 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 的螺旋发展过程。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 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 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一一“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 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一一《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她在 《沉默的螺旋:舆论一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 nee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 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 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 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 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
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 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根据诺依 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 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 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 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 传播观:(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 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1974年在《传 1980 年 :Publi(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 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一一舆论的诞生。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种描述沉默与情感反应之间关系的心理学理论。
它建立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强调了沉默的重要性,以及沉默者在社会上的强烈影响力。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沉默有助于降低情绪紧张,同时也可以帮助沉默者控制自己的情感反应。
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沉默可以帮助沉默者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情绪压力,同时也可以给他们一些时间,去理清他们受到的刺激,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回应他们所面临的情况。
据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在沉默的过程中,沉默者可以通过内省,把自己的情感反应放大,以便他们有更好的控制。
此外,沉默的螺旋理论还指出,沉默可以帮助沉默者更好地理解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和见解。
沉默者可以通过沉默,让自己有时间去理解并做出更好的回应。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沉默者在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沉默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
因此,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沉默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沉默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影响他人。
总的来说,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个有效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了沉默的重要性,以及沉默者在社会上的强烈影响力。
沉默可以帮助沉
默者减轻情绪压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影响他人。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种用来解释沉默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它指出当一个人沉默时,他会变得更加安静,并在内心深处抑制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研究显示,当一个人被迫沉默时,他的情绪会进入一个螺旋式的漩涡,伴随着内心的深处越来越沉默。
这种漩涡会让一个人深陷其中,使他更加沉默,从而让他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种沉默的螺旋理论也被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加沉默。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漩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背景,他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如果一个人来自一个更加保守的社会,比如传统的宗教社会,那么这种漩涡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
而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比如西方的社会,这种漩涡的影响则会更弱。
沉默的螺旋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更倾向于以自我保护的方式来应对困境。
当一个人被迫沉默时,他可能会采取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即不去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可能会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深埋在内心深处,避免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攻击。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最大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加沉默。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行为是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的,以及为什么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来应对外部的压力。
因此,掌握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他人行为有着重
要的意义。
沉默的螺旋三个命题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旨在探讨舆论形成、舆论压制以及少数派沉默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理论。
该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提出,旨在解释舆论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核心命题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简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它通过压制不同意见和少数派观点,使社会成员在某种程度上遵循主流意见。
这一理论强调了舆论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二、沉默的螺旋三个命题解析1.舆论的形成与个人意见的关系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逐渐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进而调整自己的观点。
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从众效应”,即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更容易采纳大多数人的观点。
2.舆论压制与少数派沉默的现象在沉默的螺旋中,舆论往往对少数派观点产生压制作用。
当少数派观点在公共领域中无法得到表达时,持有这些观点的个体可能会选择沉默,以避免受到舆论的排斥。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观点的多样性被削弱,使得社会观念趋于保守。
3.舆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舆论对个人和社会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沉默的螺旋中,个体在面临舆论压力时,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适应主流意见。
这种现象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社会观念的固化,进而影响政策制定和社会进步。
三、沉默的螺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沉默的螺旋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领域。
例如,政治领域中的民意调查,企业营销中的消费者洞察,甚至是网络社交中的言论管理等,都离不开沉默的螺旋效应。
四、如何应对沉默的螺旋现象面对沉默的螺旋现象,我们应认识到舆论并非完全客观公正,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此,我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从舆论;同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观点多样性提供空间。
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又称“说服——顺从”论,是用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
它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所说的话语并非都出自内心,而且一个人发表的意见越多,就越可能改变他的想法,这种效应被称为“沉默的螺旋”或“沉默的螺旋”效应。
在对自己进行“同化”时,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儿童只有少数几种言语风格,成年后也保持着较高的文化水平。
但是到青年时期,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显示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所以,通过个体言语风格的分析来研究一个群体的整体言语风格是不科学的,必须结合其他研究方法,才能真正反映群体的言语风格。
“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只能运用于小群体和个别人物身上。
对于相互交流极为频繁的群体或个人则失去了意义。
对于面试、竞争类活动,对于说服、说服——顺从类社会心理学行为,其最佳效果就是以倾听代替说服,用幽默代替批评,用赞赏代替贬低。
沉默的螺旋,也叫做“语言的习惯”。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当听者受到适当的语言反馈,就会模仿这种说话方式,这种反馈语言就是“语言的习惯”。
美国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在人们做某些事情时,他们往往愿意取得胜利。
因为在胜利的时候,他们会说一些令人难忘的话,这就是‘语言的习惯’。
”他举了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例子:“在比赛中我们要面临许多问题,比如伤病、犯规等,我们的教练告诉我们,只要你将你的精力集中在这场比赛上,胜利永远属于你,因此我们在场上都全力以赴。
”当我们在和别人谈话时,都会下意识地学着对方的方式讲话,并认为对方会接受。
当然,即使别人说的话令你感到不舒服,你还是会按照原先的方式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你的习惯就会成为别人眼中你的标志。
我们常常觉得,只要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谈天,无论对方是什么人,我们总是能获益良多,并且彼此欣赏对方的长处。
这种愉快的心情会使我们忘记身边的烦恼,继续和对方谈天。
关于性,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关于关于性方面的书,里面提到,爱情就是性欲的满足。
沉默的螺旋三个命题摘要: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起源1.理论提出者:诺依曼2.理论背景:大众传播、意见气候、社会孤胆二、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1.第一个命题:个人意见的表明与隐藏2.第二个命题:意见的表明和隐藏与大众传播的关系3.第三个命题:大众传媒对意见气候的影响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现实意义1.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2.我国舆论引导的实践正文: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诺依曼在1974 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意见气候和社会孤胆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深入探讨,诺依曼总结出了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
首先,第一个命题是关于个人意见的表明与隐藏。
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下,个人在面对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意见时,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选择表明或隐藏自己的意见。
这种选择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意见气候的影响。
其次,第二个命题则是关于意见的表明和隐藏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大众传媒通过传递信息,塑造和改变意见气候,进而影响个人的意见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的意见主张会与个人意见产生共鸣,强化或改变个人的观点,从而影响其意见表达。
最后,第三个命题关注的是大众传媒对意见气候的影响。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塑造者,其传递的意见信息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气候,影响公众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这使得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得个人在表达意见时更加自由,但也更容易受到群体压力,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
在我国,舆论引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沉默的螺旋理论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理论。
在一个公开的、公共的议题面前,每个人在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总要先听周围人的意见,以免使自己陷入孤立境地而受到众人责难。
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意见相似时,便会大胆发声。
而自己意见处于劣势一方时,则会选择沉默或者转向。
这样强势的一方愈发强大,弱势一方更加沉默,如此形成一个螺旋式过程。
P19时滞问题时滞是指媒介对公众的影响从发生到产生效果需要的时间长度。
学者斯通和麦库姆斯曾做过一项研究,专门用于考察媒介议程设置的时滞问题。
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把先前有关公众议程的数据,与在此之前较长一段时间的媒介内容的议程数据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进而得出媒介方程转向公众议程所需要的时间差。
就媒介实务人员而言,时滞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公关以及其他信息行业的工作人员而言,了解方程作用的时滞,将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效率。
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批判的社会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早出现的流派,创建于1923年。
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无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全面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主张通过所谓的“心理结构革命”或人的“本能革命”来建立一个普遍快乐的社会。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人文主义流派。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培养分析培养分析是研究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社会效果,以美国批判学者格伯纳为代表。
最初研究焦点是电视的暴力内容的社会影响问题,后来扩展为考察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人们的现实观之间的联系。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意识形态和价值的倾向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与观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它们更接近于媒介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传播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一个“培养”过程。
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标题:沉默的螺旋:大众舆论形成的关键机制
一、引言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理论,主要描述了大众意见如何形成和演变。
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会考虑到周围人的看法和反应,如果发现自己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可能会选择保持沉默,避免被孤立。
二、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1. 公共意见的形成:诺依曼认为,公共意见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一致时,就会更愿意公开表达;反之,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相反,就可能选择保持沉默。
2. 社会压力: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社会压力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害怕被孤立,担心自己成为少数派,因此会选择顺应大多数人的观点。
这种社会压力的存在,使得少数人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多数人的观点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 大众传媒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还指出,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和评论,影响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从而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向。
三、沉默的螺旋的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仅解释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公关人员提供了指导。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了解公众的意见动态,制定出符合民意的政策;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更好地进行品牌宣传和危机公关。
四、结论
总的来说,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人们在表达意见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公共意见的形成。
理解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现象,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
沉默的螺旋:社会观念形成的大众传播理论
一、引言
“沉默的螺旋”是由德国女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大众传播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探讨了舆论如何通过大众传媒的作用,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点和行为。
二、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沉默的螺旋”这个名词来源于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时,为了避免被孤立,他们会选择保持沉默;而他们的沉默又会让那些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误以为自己是少数派,从而也选择沉默。
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沉默螺旋。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不仅传递信息,还塑造公众的认知和社会舆论。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机制
1. 评估意见气候:人们会根据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环境的信息来评估某种观点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
2. 避免孤立的压力: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他可能会感到压力,为了不被孤立,他可能会选择沉默或者改变自己的观点。
3. 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舆论的塑造者。
它们可以通过报道哪些事件、怎样报道事件,以及如何解读事件,来影响公众的观点。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观点会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社会舆论的变化。
此外,这个理论还可以用来指导媒体的报道策略,使媒体能够在尊重多元观点的同时,避免引发社会分裂。
五、结论
总的来说,“沉默的螺旋”是一个关于社会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大众传媒在社会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出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沉默现象。
这一理论由奥地利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伊曼和美国社会学家诺尔曼·弗莱恩创造并发表。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某些敏感话题时,会感到不安或害怕因自己的观点、态度或行为而被排斥、孤立或惩罚。
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保持沉默并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
这种沉默现象会导致“沉默的螺旋”,即越来越多的人保持沉默,导致少数人的观点或意见在公众中占据主导地位。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在社会中寻求认同和接纳,而从众效应指的是人们因为担心被排斥而遵循主流观点或行为。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应用广泛,包括政治、媒体和民意调查等方面。
政治方面,该理论可以解释选民对某些政治问题的态度和投票行为。
媒体方面,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话题比其他话题更容易引起公众注意和关注。
在民意调查中,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可能会对某些话题的态度和观点保持沉默。
总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因为担心被排斥而选择保持沉默,这种沉默现象会导致少数人的观点或意见在公众中占据主导地位。
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
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从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这个假说中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
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第二,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
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局限性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批评,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
在这里,个人的差异也应予以考虑。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缺陷[1](一)媒介意见不等于公众意见沉默的螺旋理论始终强调媒介如何使自己的意见变成公众意见,成为舆论。
正如陈力丹在《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沉默螺旋’无形中揭示了媒介控制舆论时发生的公众意见内外两张皮的现象,即公开发表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真正意见可能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有面上舆论相当一致,也显得颇为平稳,但潜在着社会意识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某种危机,并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
”实际上,媒介意见往往不是多数派或大众意见,而是少数派意见。
如果说某一时期的媒介意见表现出与大众意见某种程度的一致和契合,也并不能说明媒介意见代表公众意见,为公众利益服务,而其终极目的是为少数派利益服务的。
李普曼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出同样的决定或行为时的动机是千变万化的,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
他在对192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指出,“共和党人的意见就更加一致吗?……组成共和党的大多数男男女女想法不一,有的为扩大生意,或使工人安分守己,或为了减税……”⑤可见,媒介意见并不能代表公众的利益和意见,它总是首先表现为少数派的意见,然后在形式上和表面上与公众意见相契合。
从媒介发展史来看,媒介始终为两种势力所控制,即政治势力和资本势力,在阿特休尔看来,新闻媒介从来都是“权力的媒介”,即当权者的媒介。
而拥有这种权力的都是少数派,他们利用媒介来引导舆论甚至制造舆论都是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的,只不过往往以公众意见的面目出现而已。
因此,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当真正的民意与他们的意见不一致时,他们就会利用媒介意见来加以引导,甚至动用暴力加以压制。
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并非只是简单地划分为少数派和多数派两类,严格地说,可以划分为许多阶层,但总体上表现为:优势少数派——大众——劣势少数派三种类型,尽管少数派内部的构成也是极其复杂的。
在一定时期内,优势少数派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比如,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国家暴力机器、媒介等等。
一句话,他们是社会的统治阶层,拥有绝对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由于他们控制着媒介,所以媒介意见代表着他们的意见。
劣势少数派在媒介的占有上并不占优势,甚至不拥有媒介,因此在表达意见上往往处于非主流地位,也很难形成优势意见。
处于中间状态的大众则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他们是少数派争取的对象,无论优势少数派还是劣势少数派都力图使他们的意见表现为大众意见。
文革时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少数派利用媒介大造舆论,并以公众意见的面目出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我们会看到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悖论:一面压制民意,一面声称自己代表民意。
(二)少数派意见不会被改变如前所述,优势少数派总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意见通过媒介意见转化为优势意见,这种优势意见会对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进而使他们改变观点。
但是仔细考察现实,我们会发现媒介的优势意见实际上只对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大众起作用,而不会使劣势少数派起作用,使他们改变观点。
沉默螺旋理论认为沉默就意味着赞同或观点的转变,这是不符合现实的。
正如我国著名作家王小波所说:“有一件事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
就是因为有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可见,大众的沉默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媒介意见的赞同,劣势少数派的沉默也并不意味着会转变观点。
显然,沉默螺旋理论是对权力的媒介的合理化注释,而且还有为权力帮忙的嫌疑。
人们的观念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评判后形成的观念,是决不易改变的。
那些容易为媒介意见改变观念的人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没有坚定信念;(2)文化水平不高;(3)多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
我国文革时期的媒介意见正是严重影响了这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当年的红卫兵成了替“四人帮”等优势少数派冲锋陷阵的主力军。
历史证明,那些暂时处于劣势的少数派具有坚定信念,并不为当时的媒介意见所蛊惑,他们的意见也没有发生改变。
优势少数派总是利用媒介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媒介环境,将处于中间状态的大众完全置于这一媒介环境中,沉默的螺旋就在中间状态的大众中产生。
劣势少数派往往有机会接触到不为优势少数派所掌握的媒介,因而并不完全处在这一媒介环境中。
同时,他们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经常对现存的媒介环境持批判态度,即使他们因某种强制力量而沉默,却不会改变观点。
(三)沉默的螺旋不值得欢呼沉默的螺旋是传播生态失衡的结果。
所谓传播生态,是指社会各利益集团或派别的意见通过媒介得以反映的状况。
如果各利益集团或派别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而均衡的反映,就表明传播生态是平衡的,反之就是失衡。
一般说来,传播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沉默的螺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人们可以公开的不受限制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反,传播生态失衡,往往使劣势少数派的意见不能公开自由地表达,而优势少数派的意见不仅可以公开表达,而且能够得到无限制的放大,从而形成优势意见。
一些学者在批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不足时指出,沉默的螺旋奏效并非是无条件的。
英国的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的斯文·温德尔在他们1981年出版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指出,该模式表述的思想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新鲜,尽管以新的方法将这些思想归拢在一起,使他们与依赖电视为主要信息和思想来源的情形有了新的联系。
他们指出了沉默螺旋理论奏效的两个必要条件:(1)个人不能相互交流私人意见;(2)媒介意见和受众的观点具有特定的一致并产生预期的意识积累,持不同意见的人才产生沉默的螺旋。
这种批评是有道理的,只是还没有深入思考个人不能相互交流意见的现实原因。
马克思在谈到报刊与舆论的关系时认为,报刊全面反映舆论只是一种总体情况,而具体的报刊只是一方面舆论的代表,因为“具有各种各样色彩和深刻矛盾的舆论定会找到相应的报刊。
”显然,马克思的这种观点暗含这样一个前提,即要想使媒介在总体上能够全面反映舆论,必须是各利益集团或派别拥有自己的媒介,或拥有代表自己意见的媒介,拥有表达各自意见的空间。
而沉默螺旋理论没有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媒介生存状态的复杂性,只是把媒介作为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来看待的,因此,沉默螺旋理论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了。
不平衡的传播生态的根源在于媒介资源并非在社会各利益集团或派别之间实现平衡分配,而是只为优势少数派所占有。
优势少数派在将自己的意见转化为媒介意见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不可能是大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