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第一篇论文:作者:李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摘要:余华由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转变为20世纪的“通俗作家”,由创作风格的“冷酷”“残忍”转变为“和风细雨”。
余华这种创作姿态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先锋小说的解体,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
但他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关键词: 解体;转变;超越;世俗;心态;生命;存在价值提纲:前言:对文学的阐释中引出问题,说明自己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二、余华在细雨中无声的呼喊三、先锋小说家的“胜利大逃亡”参考文献:[1]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余华.跋[A].河边的错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3]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A].今日先锋[M].北京:三联书店,1994. [4]张德政主编.“先锋派”条目[A].现代文学辞典[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5]余华、张英.文学不衰的秘密(访谈录)[J].大家,2000,(2). [6]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7]余华.呼喊与细雨[J].收获.1991,(6).[8]陈思和等.余华:中国先锋小说究竟能走多远[A].理解九十年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余华.自序[A].鲜血梅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10]郜元宝.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四种苦难意识[A].拯救大地[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 [11]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12]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李运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个人言说与历史浮现[ J].文学评论,2001,(4).[14]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 J].当代作家评论,1991,(2) [15]陈晓明.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J].艺术文角,1993,,3). [16]张颐武.“人”的危机[J].读书,1988,(12). [17]马原.马原谈小说[J].大家,2001,(5).[18]马原.跋[A].虚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9]北村.我的十种职业[J].花城,2001,(1).[20]林舟.“靠小说来呈现”――对吕新的书面访谈[J].花城,2001,(6). [21]徐志伟.简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J].文学评论,2001,(5). [22]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0,(6).[23]尹国均.先锋实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4]余华.边走边看・前面的话[J].收获,1999,(1).第二篇论文:题目: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再解读作者:胡发龙(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余华小说从冷酷残忍到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从反叛激进执着于艺术创新的先锋性拓展到关注平常人的平常人生,前后变化明显,可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都源自余华对“真实”的看法。
余华专题辅导今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课的最后一讲,即第十六讲“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的辅导课。
我们这学期有三个大重点,即样板戏、王安忆、余华。
三个重点都有一定的难度,除了这三个内容在专科阶段讲得都比较少之外,还难在他们各自的难点还不一样。
“样板戏”难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同学对样板戏的作品不熟悉不了解,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第二,现在人们的评价太矛盾太对立,很难有真正属于自己个人的看法。
“王安忆”难在三个方面,第一,她的作品多,变化大,平时不熟悉她作品的同学,一时很难读全读透;第二,她的许多作品都与“女性写作”有关,而大家对“女性写作”的了解也很有局限;第三,要真正了解和认识王安忆,需要与其他一些女性作家,包括历史上的张爱玲和现在正活跃在文坛上的女性作家相比较,而对这些女作家的了解也有一定难度。
“余华”也难在三个方面,第一,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早期作品属于先锋小说,要真正读懂并不是可以靠时间堆出来的;第二,他的创作是与先锋小说的发展变化连在起的,要了解先锋小说的变化,不但应读一定数量的作品,而且还应对先锋的概念和理论有一定了解;第三,余华的小说前后变化很大,要正直弄明白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也不是仅仅靠了解作品内容可以解决的。
一、学习常识提示我们这学期接触到的许多内容,都与上学期不同,虽说是“常识”,但由于大多都是“大专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没有学习或很少接触过的,所以,也有一定的难度,不管是专科阶段学习的什么专业,实际上都有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
1.关于余华生平和创作(1)生平简历。
生于1960年4月3日,祖籍山东高唐,但余华本人与山东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个典型的浙江人。
生于浙江杭州,是家中次子,在浙江海盐的医院环境中长大,父亲是海盐县的一名外科医生,母亲也在医院工作。
1973年小学毕业。
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镇上的卫生院当牙科医生,后在卫校学习一年,促使他下决心以写作改变自己的职业。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余华是一位有着独特生活体验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是中国早期先锋文学的杰出代表。
《十八岁远门出行》、《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都是余华的先锋小说。
在人们的印象中,余华的先锋小说彰显出他理解生活的聪明和敏感,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残忍,世事命运的无常,现实生活的死亡和血腥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的荒诞,等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一、先锋时代的价值取向。
(1)血腥和暴力。
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中,似乎对暴力有着特殊的兴趣。
他的笔下的苦难是与生俱来的,而苦难的根源则是暴力,他用暴力和血腥概括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现实。
余华的先锋小说,单看题目就有点让人触目惊心,尽管他有意无意的用偶然、错误、劫数、刑罚、战栗、台风、鲜血、死亡等暗示阅读者不至于被文中随处可见的意外、暴力、血腥和诡异吓着,同时刻意在小说题目中镶嵌了现实、世事、往事、事件、一九八六年、十八岁爱情、夏季之类的字眼,以表明他所写的就是真实生活,往往使阅读者惊异、思考、不寒而栗。
若说被公认为“成人仪式”的先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只是余华对血腥、暴力、尔虞我诈的现实反常解剖的大胆尝试,那么余华中篇小说《现实一种》可谓登峰造极,彰显了一种暴力美学。
小说《现实一种》不仅有最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最终又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的。
暴力的起源于一个叫皮皮的孩子,他虐待和摔死了自己的堂弟。
堂弟的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就这样不断地去卡堂弟的喉咙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
他抱着堂弟到屋外看太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当他觉得手上的孩子越来越沉重时,就松开了手,那一刻,他并没有去注意堂弟摔下去后会怎么样,而是“感到轻松自在”。
就这样,暴力的漩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
在这个无意识的暴力激发下,山岗和山峰两兄弟及其妻子都被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暴力的漩涡中。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现代文学专题(2)》课程考核阐明一、课程考核旳有关阐明和实行规定1. 本课程旳考察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旳学生。
2.本考核考核阐明是根据中央电大旳“中国现现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现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旳, 是该课考试命题旳根据。
学生可同步使用辅助教材《〈中国现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中国现现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和补修教材《中国现现代文学基础》以及其他媒体进行复习。
3. 本课程重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旳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旳理解与掌握。
考核规定分为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 每一层次均有详细旳考核规定:A)“理解”规定学生对教材中旳所有知识点有一般旳、全面旳认识;B)“掌握”规定学生在理解旳基础上, 对所给定旳问题作深入旳认识, 并具有归纳总结旳能力;C)“分析”规定学生在掌握旳基础上, 对所给定旳问题有深入旳认识, 并具有结合自己旳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旳能力。
4. 本课程旳考核采用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旳方式。
平时作业每学期4次, 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 占考核总成绩旳20%(根据各地旳实际状况, 可由教学班或工作站选择成绩最佳旳两次计入考核总成绩中)。
5. 本课程旳期末考核采用“半开卷”考试方式。
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一页由各分校或教学点印制并加盖专用章旳A4纸(分校或教学点考试前2周发放到学生手中), 此专用纸只能由考生用签字笔、圆珠笔手写。
可正背面书写。
6. 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 分别占卷面总成绩旳30%、30%、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 分别占卷面总成绩旳20%、10%、10%、20%、4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题, 重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旳熟悉程度;简答题和论述题, 重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旳理解程度和发明性发挥旳程度, 假如仅仅是简朴地照抄教材, 不能给高分, 甚至完全不给分。
第二讲: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1.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分析对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并由此掌握和掌握对于那些时代感强的作品。
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结合起来阅读,以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
2.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同情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肯定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崇高地位。
3.掌握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1.掌握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一些否定茅盾的观点,并以此为个案,学习用文学史的眼光观察有争议的问题,逐渐进入研究领域。
2.通过文本分析,掌握茅盾《子夜》存在的概念化弊病,同时掌握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以及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
了解那种认为《子夜》是所谓"一部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的贬斥。
3.分析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
4.掌握茅盾在三十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1.了解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
掌握老舍的艺术视点:人性与人伦的关系。
分析老舍笔下老派、新派与正派等三类人物形象的内涵。
掌握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
2.理解《骆驼祥子》可能存在的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
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掌握老舍对于病态城市文明造成人性伤害的忧虑。
3.从老舍作品的风俗描写、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幽默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去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再解读作者:胡发龙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摘要】余华小说从冷酷残忍到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从反叛激进执着于艺术创新的先锋性拓展到关注平常人的平常人生,前后变化明显,可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都源自余华对“真实”的看法。
余华作品主题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先锋小说演变的趋势,而在这种变化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时代社会思想主潮的转型和先锋小说本身必然的宿命。
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
他关心的仍然是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关键词】先锋;余华;真实;死亡;变化余华的小说从保持距离的冷漠叙述风格到充满亲情的叙述话语,从冷酷残忍到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从反叛激进执着于艺术创新的先锋性拓展到关注平常人的平常人生,他作品主题的前后变化十分明显。
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在当代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蝉变与分化中中国先锋小说的演变。
在当代小说家中,余华是特立独行的一个。
他以不可替代的余华风格开辟了小说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根本性的转变,将传统的小说理论和批评观念推向了被质疑和被颠覆的前台。
可以说,他是最能体现先锋小说的先锋地位的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不仅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写实主义小说,也区别于先锋小说作家中的任何一位。
他偏爱恒常不变的暴力与死亡,他的叙述愤怒而冷酷,他在语言游戏中始终依托于感觉世界的真实性,在余华身上,先锋的超前性、前卫性、无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锋小说从兴起到解体,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为什么不能始终坚持先锋的立场,为什么会在先锋小说如日中天的高潮时期突然转向?二是为什么说余华先锋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冷酷”和“残忍”?他的创作发生转变后人们的看法和评价如何?三是余华的创作变化是否是个别现象?应该怎样看待整个先锋小说的创作变化?是“溃不成军”,还是一次“胜利大逃亡”?上世纪80年代的余华从事着极端先锋的写作:恒常的冷漠与愤怒,挥之不去的暴力与死亡情结,浓郁的文体实验色彩。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
余华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
在他的大量作品中,余华总是近乎偏执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
叙述语言都表现出近乎残酷的冷漠,叙述者的主体意向已降至感情的冰点。
作为一种极端的后现代主义的叙述方法,余华的冷漠叙述极好地实现了对于历史的彻底颠覆。
其次,除了上述的主题性颠覆之外,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与颠覆性还明显地表现在他所惯常使用的文类性颠覆,即对旧有的文类实行颠覆性戏仿。
余华的《鲜血梅花》可以视为对武侠小说的颠覆,《河边的错误》是对公案——侦探小说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而其《古典爱情》所颠覆的,显然是古老的才子佳人小说。
由于已经程式化的旧有文类更多接纳和保留的是封建社会及其他历史时期僵化的价值观念与正统意识形态,因此余华小说“文类颠覆的目的依然是价值观的颠覆”。
[键入文字]
探究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由人物的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淇紧张转向温和舒级的成功转型.
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 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
,,[lj(P341,《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
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
1。
从《活着》来看余华“先锋”向“现实”的转变11级汉语言文学(2)班 45号侯健明摘要:余华1980年代的创作以“愤怒”的写作显示了先锋文学的挑战性姿态,把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黑暗、残酷及卑琐释放出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恐不安和绝望的世界。
而其1990年代的创作以幸存者的言说表达了虚伪的“活着”的人生关怀,明确显示出向“现实”转变的倾向。
这表明他已进入了“新写实”的行列, 他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等都已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先锋、现实、转变一、80年代余华先锋小说的历程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余华是在主题和叙事上最“冷酷”的一个,他前期的小说总是与常理相对抗,对传统文化、文学观念进行挑战,对人性中恶的一面予以揭露,“死亡”成为描写最多的主题。
余华在80年代的小说中,主要是用语言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真实变成一种对所有他人的真实。
余华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血腥和冷酷,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
他是基本沿着残雪生存探索的路子走的,即善于超现实画面的营造,但余华与残雪不同之处在于余华更强调了语感和叙述的策略,这点余华由于同一时期的苏童近似。
余华小说主要特点有两点:一,刻意追求“无我”的叙述效果,创造出一个冷漠的叙述者。
二,发掘人性中“暴力”的本性,并用富有诗情画意的叙述进行描写。
1987年1月《北京文学》上刊出年轻作者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迅即引起读者的注意。
作品不安排理出牌,不仅叙事次序前后颠倒,故事的内容也似漫无头绪。
然而这篇小说却预告着“余华现象”的到来。
在以后的十年里,余华以一系列的作品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荒唐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暴力与疯狂的世界:骨肉相人情乖离不过是等闲之事。
在那世界的深处,一出出神智迷离、血肉横飞的大戏正在上演。
而余华告诉我们这也是“现实一种”,也有它的逻辑。
他不仅以文字见证暴力,更要读者见识他的文字就是暴力。
事实上,1985年开始小说变革也可以说是小说文体变革,最后归结为叙述语言的变革。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专题教案 本讲是本学期的三大重点之一。
本讲的教学和学习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了解现代主义在“五四”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出现时的异同及意义。
掌握“先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说明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
2.掌握余华小说的主要特点、研究者对余华的不同态度,以及余华创作发生变化后的情况。
掌握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余华小说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对于先锋小说的象征性意义。
3.了解马原在先锋小说从发生、发展到变化的作用与意义,先锋小说解除体后,余华、北村、吕新等其他先锋小说家的情况。
这儿侧重讲先锋文学、余华和北村的创作问题。
本讲所涉及的是一个比较复杂,也颇为有意思的问题。
说它的复杂,一是因为我们刚刚跨越21世纪的门槛,所讨论的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的文学现象和作家现象,说实在的,我们缺少时间的沉淀,缺少一种更加高远的视角和视野,因此对这些现象的分析,也许会出现种种偏颇;二是在这个时期,我们所涉及到的作品和作家较多,每个作家又具有自己的创作个性,他们正从“共名”走向“无名”状态,这种变化的理由和原因,也是不能用一个定义或一个理由就能够说清楚的,深层的原因或许还要等待时间的积淀和岁月的冲刷。
说它有意思,也正因为它的复杂,对于我们学习中文的同学来说,越是复杂,越是没有权威的定论,文学史千变万化的魅力,就越给我们提供了思辨和心灵搏斗的空间,就越是使得文学评论赢得了多种可能性。
对于本讲的学习,我们应该认真阅读作品,在广泛的阅读中寻找感性的认识,在感性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认知。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历史的现场进行文学的理解和阅读,注重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在背景中理解作家,在作家的变化中理解文学发展。
一、余华创作生平 1960年4月3日的中午,余华出生在杭州。
他的母亲在浙江医院工作,父亲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
在杭州短暂的生活,房子和周围的景色,这对余华是很重要的记忆,在他童年和少年时期一直是想象中最为美好的部分。
第十六讲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主义在80年代的发展;2、掌握余华及其创作;3、掌握先锋、先锋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4、掌握余华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变化;5、了解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变化。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现代主义在80年代(与五四时期的相比)的发展P3321、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文革”末期一批青年诗歌和小说作者的地下创作;2、朦胧诗的出现是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浮出水面的一个标志;差不多同时,小说创作中出现了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夜的眼》、宗璞《我是谁》等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3、80年代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人们不再盲目地将现代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混为一谈,把它仅仅作为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学的一种武器,而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把它当做拉近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距离的主要途径;(2)不再把它作为浪漫主义的附属物,而是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打入一个“集装箱”里,作为引进和移植的主要内容;(3)五四时期和80年代对现代主义的引进和移植虽然都有各自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但80年代则明显地偏重与文学自身的建设;(4)两次引进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效果不可相提并论。
二、余华及其创作1987年1月,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随后几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古典爱情》等中篇和《死亡叙述》《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等短篇;1989年,创作谈《虚伪的作品》;1991年,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90年代以后,回归世俗,有《活着》《一个地主之死》《许三观卖血记》等。
三、先锋、先锋小说及其特点1、先锋原意是“先头部队”,主要是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它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或者一种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
2、先锋小说3、先锋小说的性质和特点P3384、先锋小说的终结命运(1)先锋小说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2)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3)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
作者: 潘旭科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版物刊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78-7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先锋 现代 转变
摘要:余华初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先锋姿态,其作品大多描绘的是荒诞的世界、残酷的人性和不可捉摸的命运。
这样的先锋小说解构了人类的道德和尊严,也解构了人类抗争命运的必要性,往往迷失在暴力血腥之中。
以《活着》为分水岭,余华后期的小说呈现出了从先锋向现代的回归,赞美人性的坚韧、人类对爱和尊严的追寻。
余华的小说风格从先锋转向现代,也标志着其小说风格走向成熟,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厚。
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栩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淇紧张转向温和舒级的成功转型. 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 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
,,[lj(P341,《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 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碎传统线性完整的时间链,故意淡化情节和对故事性的消解,整个叙事结构在时间线索上是任意的、零碎的和散乱的,人物的游离性和符号化,时间、结构、人物是跳跃的和错乱的,叙事视角不断地游移和转换,叙事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
余华小说的叙事深受法国新小说派核心作家罗伯一格里耶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彻底多元化、碎片化的世界观。
他认为世界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种碎片的拼接。
因此,我们不可能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也不可能相信所谓的永恒真理,而只能认同这种碎片化的存在状态。
~由于世界本身不存在统一性,所以对中心意义的追寻也完全是徒劳和没有价值的。
同样就叙事而言,文本内部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中心意义,一切都只能是表面化、平面化和不稳定的,这种纷乱而不确定的过程就是文本的一切。
第十六讲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主义在80年代的发展;
2、掌握余华及其创作;
3、掌握先锋、先锋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
4、掌握余华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变化;
5、了解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变化。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现代主义在80年代(与五四时期的相比)的发展P332
1、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文革”末期一批青年诗歌和小说作者的地下创作;
2、朦胧诗的出现是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浮出水面的一个标志;差不多同时,小说创作中出现了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夜的眼》、宗璞《我是谁》等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
3、80年代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人们不再盲目地将现代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混为一谈,把它仅仅作为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学的一种武器,而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把它当做拉近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距离的主要途径;
(2)不再把它作为浪漫主义的附属物,而是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打入一个“集装箱”里,作为引进和移植的主要内容;
(3)五四时期和80年代对现代主义的引进和移植虽然都有各自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但80年代则明显地偏重与文学自身的建设;
(4)两次引进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效果不可相提并论。
二、余华及其创作
1987年1月,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随后几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古典爱情》等中篇和《死亡叙述》《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等短篇;
1989年,创作谈《虚伪的作品》;
1991年,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
90年代以后,回归世俗,有《活着》《一个地主之死》《许三观卖血记》等。
三、先锋、先锋小说及其特点
1、先锋原意是“先头部队”,主要是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它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或者一种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
2、先锋小说
3、先锋小说的性质和特点P338
4、先锋小说的终结命运
(1)先锋小说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
(2)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
(3)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
四、余华创作的变化P341
1、1991年以前:在想象的睡眠里前行的梦游,宿命的难以捉摸的潮湿和阴沉,以及波涛般涌动着的疯狂、暴力和血腥。
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
”即冷酷和残忍。
如:《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等;
2、1991年,转折点:《呼喊与细雨》。
作品描写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的污秽、少年在性成熟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审父与仇父的家庭史整理以及儿童对人间温情的寻找等媚俗倾向等等。
对这种世俗情感的描写,就意味着对先锋的放弃。
3、1991年后,《活着》《一个地主之死》《许三观卖血记》等,最大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人物塑造、故事讲述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
如《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许玉兰、林芬芳等,不仅有名有姓,而且个个生动,性格鲜明且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大有返回“典型人物”的趋势。
在故事的叙述中,有着具体的时间和明确的发展着的社会事件作背景。
语言上,诗化意味减少,多了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
五、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
1、马原1984年发表《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虚构》《游神》《错误》《大元和他的寓言》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
2、北村《我的十种职业》;
3、吕新《米黄色的朱红》《瓦蓝》等。
六、先锋小说的“胜利大逃亡”
1、很多曾热衷于先锋实验的作家如今都已经逐渐回归传统;
2、旧的狭义的先锋小说虽已经解体或终结,但新的广义的先锋小说又在崛起;
3、一些先锋作家在离开先锋的阵营之后,也没有沉沦,或感到痛苦,而是仍然拥有着一般作家所欠缺的先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