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正式版)
- 格式:doc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14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二、范围检查内容包括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各个方面。
三、职责安全主任负责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检查和安全承包,总经理监督。
四、检查内容及形成1.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检查至少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并做成记录或报告形式,交安全部存档,检查内容包括:(1)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有效情况。
(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岗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地方的防火安全情况。
(9)安全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10)安全巡查情况。
(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完好、有效情况。
2.有关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确认。
3.承包人每星期应到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一次检查。
监督安全生产的情况,平常应不定期地对该部位巡检,并作好记录。
4.在检查或巡检中发现的隐患,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马上落实措施,排除隐患。
五、附件《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表》AQ-AB-B50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2)是指在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中,针对关键装置和重要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关键装置和重要部位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检查主体:确定检查的主体机构和责任人。
一般由安全生产部门或专门的检查小组负责进行检查。
2. 检查范围:明确检查的范围,确定需要检查的关键装置和重要部位。
根据不同单位和行业的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3. 检查周期:确定检查的周期,一般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和工作特点确定。
建筑工程工序检查制度一、前言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工序和环节,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工程工序检查制度,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工序检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工序检查制度的基本内容1. 工序检查的范围:(1) 施工前的工序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查、隐蔽工程验收准备、材料验收等。
(2) 施工中的各个施工工序,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砌体砌筑、屋面施工等。
(3) 施工后的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2. 检查方式和方法:(1) 定期检查:对工程进度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按照施工计划有序进行,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2) 随机抽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施工工序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集中检查:在关键节点或重要工序完成后,进行集中检查,核实工程质量和进度。
3. 检查内容:(1) 材料质量: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施工质量:对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 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4) 环保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环保措施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 工程资料管理:对工程资料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料准确完整。
4. 检查记录和报告:(1) 检查记录:对每次检查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等。
(2) 检查报告:对每次检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并形成检查报告,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5. 整改措施:(1)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责令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改。
(2) 进行整改后,需进行复查确认,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6. 工程质量管理:通过工序检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检查和确认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工序符合规定要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差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标准:确定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判定标准,明确其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
2. 检查计划:制定检查计划,明确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检查的频率、时间和责任人。
3. 检查流程:明确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检查流程和步骤,包括巡视、测量、测试等操作,确保每个环节都被检查到位。
4. 记录和报告:建立检查记录和报告制度,将检查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报告。
5. 异常处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制定相关的处理流程,包括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等,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6. 进一步改进:根据检查结果和问题反馈,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可以有效地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减少错误和差错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
生产效率。
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质量数据和监控手段,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目录前言 (1)一、隐蔽工程及关键施工部位监控原则 (1)二、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检查验收程序 (2)三、检查注意事项 (3)四、验收前提供的技术资料 (3)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4)隐蔽工程是指在上一道工序结束后,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的,正常情况下无法进行复查的项目;关键工序是指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为确保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的整体质量。
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隐蔽及关键工程必须经过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并经施工监理检查合格,签妥隐蔽工程检查证书后,方可掩盖和继续施工。
( 1 )严格执行国家及政府颁布的有关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文件。
( 2 )以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为准绳。
( 3 )选好项目质检员、技术员是监控施工质量的关键。
( 4 )坚持工程验收标准是手段。
( 1 )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如基础工程、既有线开挖沟坑立设、拆除高柱信号机、电气化铁路换装既有钢轨绝缘基础浇筑、安装调试转辙设备、移设既有线行车设备、既有室内设备改线安装、新旧设备更替、预埋件、光电缆敷设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办理签证手续,做好质量记录。
( 2 )隐蔽工程及关键工序,由各作业队技术员、质检员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证,备齐有关附件资料,提前约请有权签证的质量检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3 )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现场实际与设计不符,作业队技术员、质检人员无权处理者,应及时呈报项目部工程部或总工解决。
必要时可邀请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4)隐蔽工程检查证,用黑色碳素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用词规范、描述详细。
各种检查证填写份数满足业主要求。
( 5 )经监理单位、甲方检查验收合格,及时进行隐蔽工程签证,认真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方可掩盖和继续施工。
( 6 )蔽工程检查过程应留存影像资料。
( 1 )施工图纸与现场不符或设计与地质不符时,应通知监理共同确认。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报告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
三、安全检查的组织和实施1. 安全检查的组织公司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公司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2. 安全检查的实施(1)公司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2)公司各相关部门和车间应根据安全检查计划,结合本部门和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3)安全检查应包括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设备、工艺、电气、仪表、消防、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检查。
(4)安全检查应采取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询问操作人员等方式进行。
(5)安全检查应填写安全检查记录表,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安全检查的报告和处理1. 安全检查的报告(1)公司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应在每次安全检查结束后,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检查情况。
(2)公司各相关部门和车间应在每次安全检查结束后,及时向公司安全检查领导小组报告检查情况。
2. 安全检查的处理(1)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并组织实施。
(2)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
五、安全检查的记录和档案管理1. 安全检查的记录(1)公司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应建立安全检查记录档案,记录每次安全检查的情况。
(2)公司各相关部门和车间应建立安全检查记录档案,记录每次安全检查的情况。
2. 安全检查的档案管理(1)公司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应定期对安全检查记录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
(2)公司各相关部门和车间应定期对安全检查记录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一、概述检查确认制度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更是至关重要。
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而且也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形象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重要性、建立方法和管理实施等方面内容。
二、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重要性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产品质量: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通过对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可以有效防止问题的出现和扩大,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2. 提升企业竞争力:优质的产品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制度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非常重视,只有通过有效的检查确认制度,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三、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方法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关键部位和工序:首先,企业需要确定关键部位和工序,即对产品质量和安全影响较大的环节。
这些部位和工序通常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产品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识别,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检查确认制度。
2. 制定检查标准:针对不同的关键部位和工序,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
检查标准可以包括产品规格、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等方面内容。
通过制定明确的检查标准,可以帮助员工准确判断关键部位和工序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三检制”管理制度范本为确保本标段施工过程中质量体系持续高效运转,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实现本标段质量目标,项目部特制定工程质量“三检”制度,各单位、各部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此制度执行,严把质量关。
一、“三检制”程序控制1、项目部对工程工序施工质量实行班组初检、工程部施工员复检和质检员终检“三检”。
班组长对工序施工过程进行合格控制,质检员对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及时填写检验质量验收记录,报监理验收。
2、工序施工质量应按技术交底要求、验收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班组应及时返修或返工。
专业质检员对返修、返工后的工序质量重新检查评定,符合要求后方可报监理验收。
3、工序交接的班组,上道工序班组应为下道工序施工提供方便、有利的条件,下道工序班组对上道工序施工结果应予以保护。
上、下道工序施工有交叉作业或互有影响时,由施工员做好班组作业协调和安排。
4、下道工序将上道工序施工结果隐蔽的,项目部需提前____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
项目部工程部对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通知监理请有关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5、特殊、关键部位的隐蔽工程检查,项目部技术、施工、质检等部门必须进行联合验收。
二、处罚细则1、现场严格、认真执行三检制,各工序初检、复检、终检合格后均填写好对应的表格,上交工程部。
对于初检、复检、终检不到位的班组、施工员、质检员,第一次给予提醒教育,第二次给予警告,第三次给予100-____元的处罚。
2、不履行质量检查验收程序,擅自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对责任单位处以500-____元罚款。
3、质检员不做质量工作记录,发生漏检、错检的,不及时向项目部反馈整改通知单的,以及协作队不及时向项目部反馈质量整改通知单的,对其处以200-____元罚款。
4、项目在日常检查中发生质量隐患,未进行原因分析,无整改措施及工程未及时进行复查的,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处以200-____元罚款;出现质量问题,未进行改进和提高并重复出现的,对有关责任人处以500-____元罚款。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验收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耐久和使用性能,合理控制工程质量风险,必须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验收制度。
建筑工程验收制度是施工单位依据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建立的一套验收操作程序和管理规范。
二、目的建筑工程关键工序验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验收活动,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最终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三、适用范围建筑工程验收制度适用于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包括房屋建筑、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施工单位和验收人员。
四、建设单位的责任1. 建设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规模确定合适的验收范围和验收标准,对关键工序进行验收,并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2. 建设单位应建立建设单位验收小组,明确验收人员的职责分工和验收程序,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案。
3.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五、施工单位的责任1.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验收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序安排,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验收记录,确保每个工序都有详细的验收记录和验收报告,及时整改不合格问题。
3. 施工单位应配备经验丰富的验收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对每个关键工序的验收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
六、关键工序验收建筑工程关键工序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这些工序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部分。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的验收应该尤为重视,确保关键工序的质量可控,以避免后续工作的隐患。
1. 基础工程验收基础工程是建筑物之所以能够稳固地立在地面上的基础,因此基础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规范验收程序,确保工程重要部位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检验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位,包括但不限于桥梁、隧道、高层建筑、节能建筑等。
第三条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第四条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严格按照验收程序和要求实施。
第五条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或者第三方验收机构进行。
第六条工程验收结果应当真实可靠,保证质量安全,确保工程重要部位的正常使用。
第七条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应当将验收结果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通报,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当及时整改,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第二章工程验收条件第九条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安全验收规程等。
第十条工程验收条件应当涵盖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质量、施工图纸、工程建设方案、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等。
第十一条工程验收条件中应当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验收依据、验收标准、验收要求、验收方法、验收程序等内容。
第十二条工程验收条件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环境、使用要求、使用安全等因素,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第十三条工程验收条件应当根据工程建设规模、重要性、用途等进行合理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章工程验收程序第十四条工程重要部位条件验收程序分为初验收、整体验收、定期验收三个阶段。
第十五条初验收阶段,需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确认建筑材料、设计图纸、施工工艺等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整体验收阶段,对整体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完好无损,满足使用要求。
第十七条定期验收阶段,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保持工程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第十八条工程验收程序应当由验收单位组织实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配合工作。
工程重点部位检查制度范本一、目的与原则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明确工程重点部位的检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防范和减少施工风险,保障人员安全,促进工程顺利进行。
检查工作应遵循公正性、客观性、系统性和预防性的原则。
二、检查范围与内容1. 结构安全性:包括基础、主体结构、承重构件等是否稳固,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问题。
2. 功能适用性:涉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防水、保温、防火、电气安装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环境适应性: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扬尘、排水系统等。
4. 材料合规性:检查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
5. 施工工艺: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规范执行情况,包括焊接、浇筑、装配等关键工序。
6.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如临时设施、防坠落系统、警示标识等。
三、检查方式与频次检查工作应结合工程进度和特点,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关键部位和高风险工序,应实施全程监控和实时检查。
常规检查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而对于特殊工序或突发事件,应及时组织专项检查。
四、责任分配1. 项目经理:负责整体检查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确保检查制度的执行。
2. 质量监督员:具体负责日常的检查工作,记录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施工班组:负责配合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整改。
4. 监理单位:对检查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检查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五、问题处理与整改一旦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并制定整改措施。
整改工作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由质量监督员复查确认。
对于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项目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记录与报告检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包括检查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
定期将检查结果汇总成报告,提交给项目管理团队和相关监管部门,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七、持续改进工程重点部位检查制度应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检查内容和方法,提高检查效率和效果,以适应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范文1目的制订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华电青岛发电厂三期工程建设质量,尤其是关键部位和工序的工程建设质量。
本制度明确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努力将监理和其他参建单位组建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使工程质量处于有效控制状态;达到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最终使工程整体质量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
2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确定原则2.1对机组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工序;2.2对工程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工序;2.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重要的隐蔽工程;2.4土建、安装、调试之间的工序交接;3控制方法3.1对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控制方法在工程的关键工序实施之前,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对关键工序实施前的作业条件对照检查卡认真进行检查。
经检查符合关键工序作业前条件确认检查卡的,则允许关键工序的施工;不符合关键工序作业前条件确认卡的,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下达工作联系单或整改通知单通知施工承包商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工程关键部位施工完毕后,施工承包商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进行报验。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照检查卡认真进行检查验收。
经检查符合关键部位检查卡的,则允许下道工序施工;不符合关键部位检查卡的,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下达工作联系单或整改通知单通知施工承包商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3.2对土建、安装、调试之间的工序交接的控制方法当进行工序交接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组织各相关专业检查人员对照工序交接检查卡内容进行检查,如达到条件则允许交接,达不到交接条件者,继续整改直至满足交接条件。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在整个交接过程中,起到监督、检查和协调作用。
3.3对检查卡管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检查完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后,应及时准确填写检查卡。
由监理公司资料室专人负责检查卡的保存管理。
竣工后作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资料移交监理公司长期保存。
4责任4.1建设单位4.1.1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协调管理;____组织参加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检查验收。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1. 管理标准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的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
1.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涉及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相关部门和岗位。
1.3 定义1.3.1 关键部位: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具有紧要影响的部位。
1.3.2 工序:指完成产品制造或服务过程中的实在步骤。
1.4 职责和权限1.4.1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负责订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计划,并组织实施。
1.4.2 相关部门负责订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标准和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引导。
1.4.3 相关岗位人员负责依据公司的检查确认计划,进行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工作。
2. 考核指标和查验标准2.1 关键部位的检查确认2.1.1 考核指标:—是否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关键部位的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关键部位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关键部位的卫生和环境情形;—关键部位操作的数据记录和报告是否准确完整。
2.1.2 查验标准:—操作人员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或资质;—设备依照操作手册运行,无异常情况;—关键部位的卫生清洁符合相关要求;—记录和报告依照规定填写,无遗漏和错误。
2.2 工序的检查确认2.2.1 考核指标:—工序是否依照操作手册和标准流程进行;—工序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工序所需料子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工序操作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恰当;—工序操作的数据记录和报告是否准确完整。
2.2.2 查验标准:—操作人员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或资质;—工序依照操作手册和标准流程进行,无偏离情况;—所需料子和设备符合相关要求,无异常情况;—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符合要求,无违规行为;—记录和报告依照规定填写,无遗漏和错误。
3. 检查确认流程3.1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负责订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计划,并组织实施。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检查和确认。
为此,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制度内容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定义关键部位和工序制度要明确哪些部位和工序是关键部位和工序。
这些部位和工序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进行检查和确认。
2. 检查人员和检查频次制度要规定哪些人员进行检查以及检查的频次。
一般来说,检查人员应该是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检查频次应根据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关键程度来确定。
3. 检查内容和方法制度要规定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应该针对不同的关键部位和工序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和方法,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检查记录和报告制度要规定检查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检查人员应该记录检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同时,要求对检查记录进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5. 处理措施和追踪制度要规定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措施和追踪要求。
包括问题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配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并控制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制度实施制定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只是第一步,更要把制度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培训检查人员制度实施前,必须对检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制度要求和检查方法。
培训内容应包括制度的目的、检查要点和流程等。
2. 制定执行计划制定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后,应该制定执行计划。
计划应包括执行人员、执行时间和具体步骤等,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加强监督和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要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要对执行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以确保制度的稳定执行和不断改进。
制度效益实行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避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前言随着产品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可控,制定详细的检查确认制度以确保生产流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工序的品质已经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以及制度的应用和管理。
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必要性在于可以有效地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可控。
只有在关键部位和工序上的检查确认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
否则,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产品的品质无法被控制,会引发一系列的生产问题。
通过建立这样的制度,可以让管理人员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充分的控制和监督。
此外,在检查确认过程中,还能够发现关键部位和工序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被及时解决,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完善。
## 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的步骤确定关键部位和工序关键部位和工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对象。
在制度建立过程中,需要具体确定哪些部位和工序属于关键范畴。
这个步骤需要根据生产流程中的工艺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制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行评估。
对于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确定,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步骤数量的多少,关键程度,以及每个部位和工序所要承担的负责任务。
在完成对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始制定检查确认制度。
制定检查确认制度的标准在制定检查确认制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制造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工序,以及检查确认要达到的标准。
在确定好这些问题后,就可以使用专业工具来制定检查确认制度。
实施检查确认制度制定好检查确认制度之后,就需要开始对其进行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强化员工对于制度的理解,以及对于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的内容和标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进行培训。
此外,在实施检查确认制度时,需要紧密结合生产流程,并协调相关人员进行实际的操作。
定期进行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每个关键部位和工序的品质达到标准。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同时降低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一、关键部位和工序的选择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企业需要确定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检查确认。
关键部位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对产品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部位,工序是指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过程步骤。
选择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进行选择;2. 根据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所在的部位和工序进行选择;3. 根据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选择;4. 根据关键部位和工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选择。
二、检查确认的方式检查确认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目视检查、测量检查、尺寸检查、化学成分检查、机械性能检查等。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
在进行检查确认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和检查记录表格。
检查标准是指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检查时应检查的内容和要求,检查记录表格是指用于记录检查结果和检查者的信息的表格。
三、检查频率和范围对于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频率和范围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一般来说,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频率应该高于一般部位和工序的检查频率,范围也应该更加细致。
检查频率和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特点和需求;2. 工艺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点;3.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4. 历史数据和经验教训。
四、检查结果处理检查结果的处理是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的关键环节。
对于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具体做法包括:1. 确定问题原因和责任人;2. 制定整改方案和计划;3. 跟踪整改情况并进行验证;4. 分析问题原因和整改效果,并制定对策。
对于检查结果合格的情况,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进行总结和分享经验。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前言在制造业中,每个工艺过程都有其独特的加工要求和技术指标,如果操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工艺流程执行,则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建立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以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效率的提高。
##制度内容 1.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是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基础,关键部位和工序必须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检查和确认,验证相关信息并记录。
2.每个工艺过程必须要有标准操作规范和流程图,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和参数。
3.进行产品加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记录内容包括产品加工时间、加工设备状况、使用刀具磨损情况等相关信息,并保留有关部门签字确认、审核和存档。
4.针对产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情况,必须要及时记录并进行问题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发生。
5.为了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每半年应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关键部位和工序确定、检查方法和记录规范的实施情况。
##制度执行 1.制度必须落实到具体工厂,由负责人员负责实行并进行督促检查,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2.每个部门必须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工序操作过程,并严格按照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执行。
3.每一次检查确认后,签字确认并在相关文档上保留记录,以便出现问题需要追溯时作为依据。
##制度效益 1.建立针对性的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生产损失和误差。
2.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可以降低人员误操作和差错,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3.实施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可靠和优质的产品,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总结建立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是现代制造业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一,必须认真制定并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关于铁路基建监理的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检查验收制度1、按照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所有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进行检查签认。
关键施工部位进行工序验收签认。
2、隐蔽工程先由作业队技术自检。
3、作业队及试验检测合格后。
请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组织试验、测量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检查。
4、检查通过后,通知项目安质环保部门进行检查。
5、工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按要求填写工程报验单,由安质部即时递交监理单位报检,必要时按要求同时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6、工程隐蔽前,承包单位应提前24小时预约,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申请表》,并按规定报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安排隐检计划并通知承包单位。
合同约定的重点部位或特殊设计或与原设计变动较大的隐蔽工程,应会同建设、施工和设计单位共同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如检查不合格或检查所填写的内容与实际不符,监理单位不予签证,并将意见记入工程日记簿,修改后经重新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签证。
7、对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理。
8、隐蔽工程未经监理人员检查签认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9、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经长期停工,复工后应按上述程序重新组织检查签证。
10、施工单位私自覆盖隐蔽工程,未通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将视情节轻重采取剥开重新检查或停工整顿等措施。
(无论合格与否,所发生的费用、工期延误都由施工单位承担)11、按照原铁道部有关规定:隐蔽验收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单位所在项目部,需要旁站项目的要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现场监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及时到场进行隐蔽工程确认的,请施工单位及时与监理项目部联系,监理项目部会及时派专业监理工程师或部门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12、如果出现未有监理人员到场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情况,施工单位可自行覆盖,可认为监理单位已经确认。
覆盖后当监理工程师对此隐蔽工程提出重新检查时,施工单位应当进行重新检测,经监理抽检不合格所发生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检测合格,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同时追究监理失职责任。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1.引言为了确保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企业损失和风险,特订立本《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生产部门、品质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并掩盖全部的生产工序。
3.定义3.1 关键部位: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具有紧要影响和关联的部位。
3.2 工序:指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骤,包含原材料子采购、生产加工、产品组装等。
4.检查确认的目的和原则4.1 目的:通过对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确保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符合度和安全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
4.2 原则: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确保检查确认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责任和权限5.1 生产部门负责订立实在的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检查确认方案,并组织实施。
5.2 品质部门负责检查确认方案的审批和监督,并供应技术支持。
5.3 相关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及时处理问题和异常情况。
6.关键部位的检查确认程序6.1 生产部门应依据产品生产的实在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关键部位的检查确认频次,订立检查计划。
6.2 检查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关键部位是否存在缺陷、损坏或错误安装等问题;•关键部位的使用和维护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关键部位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6.3 检查确认应由生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并依照计划进行。
6.4 检查确认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给品质部门,及时整改和解决发现的问题。
6.5 品质部门应定期对关键部位的检查确认进行抽样审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7.工序的检查确认程序7.1 生产部门应依据各个工序的特点和紧要性,确定工序的检查确认频次,订立检查计划。
7.2 检查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工序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工序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和技能是否符合要求;•工序使用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和维护。
质量安全检查确认制度为全面提升xx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规范质量安全检查制度,实现质量安全检查监控标准化、常态化,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其他有关法规、标准及规定,结合公司铁路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保证体系参建各方必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按规定设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按标准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管理责任。
一、公司检查确认要求及频次1.公司指挥部指挥长、工程、安质部长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制定本项目的首件评估、创优规划、样板工程计划、风险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质量安全目标,编制本项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参建各方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进行检查,组织竣工验收。
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每月组织对控制性工程、中度风险工点施工管理检查确认一次。
每季度对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规章制度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履职情况检查确认一次。
2.公司工程、安质部副部长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首件评估、质量创优、样板工程规划;确定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定期发布安全风险因素;做好技术交底、安全生产措施交底工作;审查特殊技术方案,检查专项安全方案,组织单位工程验收。
每旬对控制性工程、中度风险工点施工管理检查确认一次。
每月对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规章制度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履职情况检查确认一次。
3.专业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合同履约、进场开工条件、安全技术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技术台帐,及时收集质量安全信息;参加分部工程验收,抽查检验批、分项工程验收。
每周对控制性工程、中度风险工点施工管理检查确认一次。
每旬对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规章制度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履职、工装设备配备情况检查确认一次。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目的
制订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华电青岛发电厂三期工程建设质量, 尤其是关键部位和工序的工程建设质量。
本制度明确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努力将监理和其他参建单位组建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使工程质量处于有效控制状态;达到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最终使工程整体质量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
2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确定原则
2.1对机组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工序;
2.2对工程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工序;
2.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重要的隐蔽工程;
2.4土建、安装、调试之间的工序交接;
3控制方法
3.1对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控制方法
在工程的关键工序实施之前,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对关键工序实施前的作业条件对照检查卡认真进行检查。
经检查符合关键工序作业前条件确认检查卡
的, 则允许关键工序的施工;不符合关键工序作业前条件确认卡的,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下达工作联系单或整改通知单通知施工承包商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工程关键部位施工完毕后, 施工承包商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进行报验。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照检查卡认真进行检查验收。
经检查符合关键部位检查卡的, 则允许下道工序施工;不符合关键部位检查卡的,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下达工作联系单或整改通知单通知施工承包商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3.2对土建、安装、调试之间的工序交接的控制方法
当进行工序交接时,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组织各相关专业检查人员对照工序交接检查卡内容进行检查, 如达到条件则允许交接, 达不到交接条件者, 继续整改直至满足交接条件。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在整个交接过程中, 起到监督、检查和协调作用。
3.3对检查卡管理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检查完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后, 应及时准确填写检查卡。
由监理公司资料室专人负责检查卡的保存管理。
竣工后作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资料移交监理公司长期保存。
4责任
4.1建设单位
4.1.1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协调管理;
4.1.2组织参加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检查验收。
4.2监理公司
4.2.1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检查验收;
4.2.2参加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检查验收, 提出监理意见;
4.2.3监理组织参加工程质量四级验收。
4.3施工承包商
4.3.1施工承包商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设计及其他要求进行施工。
4.3.2施工承包商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的工作, 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的监督管理, 共同控制好工程质量。
4.4调试单位
4.4.1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调试要求进行调试;
4.4.2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4.4.3参加安装交付调试的交接验收, 并提出调试意见。
4.5设备厂家
4.5.1指导相关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
4.5.2参加关键部位的验收, 并提出验收意见;
4.5.3在关键工序施工之前, 参加对关键工序的作业前条件检查确认。
4.6设计单位
4.6.1按时提供图纸, 保证设计质量;
4.6.2提供设计咨询, 参加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4.6.3参加有关检查验收, 并提出设计意见。
5对各专业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简单描述
5.1土建专业:
关键部位:汽轮发电机基础混凝土浇筑;主厂房屋面防水;主厂房回填土;
关键工序:主厂房、锅炉基础开挖前的条件确认;锅炉主厂房基础第一方混凝土浇筑前条件确认;汽轮发电机基座二次灌浆前检查;现场土建实验室投用前检查。
5.2汽机专业:
关键部位:汽机本体;低压缸扣缸;主机控制油系统调试;发电机冷却水系统启动;汽轮发电机组启动。
关键工序主要有:汽机扣缸前条件确认、发电机定子就位前检查、凝汽器封闭前检查、锅炉电动给水泵启动试运前检查。
5.3锅炉专业:
关键工序:锅炉钢架安装前条件确认;汽包就位前条件确认;受热面吊装前条件确任;锅炉整体水压前条件确认。
5.4电气专业:
关键部位:厂用电切换试验;发变组保护静态调试;发变组保护装置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