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30
上海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及答案优选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
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
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
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君曰:“此不足为也。
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
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
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
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
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
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
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
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
”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
如期必于秋。
”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
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
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
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1)出下列加下划线中的意思。
①比君往见________ ②君既没________(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治疾多奇验()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②而吾不及预,命也夫()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3)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柳州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来护儿)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A.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 D【解析】【分析】句子“所住”是所字结构,不要断开;“护儿”作后句主语,前面断开。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附参考译文】等到长大成人,雄才大略超乎常人,志气英伟高远。
遇上周朝的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就回了乡里。
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慨然有建立功名的志向。
到了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贺若弼等人镇守广陵,平定陈国之战,来护儿立有战功,晋官位上开府,赏赐财物一千段。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
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
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当作黑头公①。
皆难得之才也。
”珣转主簿。
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
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
南通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文,完下面小题。
偶园记(明)康范生①繇北郭门外,有长虹跨江,吾邑所称凤林桥也。
逾桥而北,沿河西行数十武,则偶园在□。
三面环山,一面距河。
左右古刹邻园,多寿樟修竹,高梧深柳。
竹柳之间,有小楼隐见者,芳草阁也。
据高眺远,西山爽气,倍觉亲人。
下临澄江,晴光映沼,从竹影柳阴中视之,如金碧铺地,目不周玩。
顷之,有小艇穿桥东来,掠岸而西,波纹尽裂,乃知是水。
春霖积旬,秋江方涨,楼边洲渚,尽成湖海。
游舫直抵槛下,门前高柳,反露梢中流。
西山百尺老樟,可攀枝直上。
若乃雪朝凭栏,千山皎洁;月夕临风,四顾凄清;南望楼台浮图,尽供点缀□。
②由芳草阁而北,为江霞馆,洞门重门,长江在几间。
判以卫垣,使波光玲珑透入。
邻园竹高千寻,随风狂舞,乱拥阶前;积雪压之,直伏庭下;日见雪消,则以次渐起。
③由江霞馆而北,为兰皋,深隐可,坐上有小楼,可眺北山。
山下半畴百亩,寓目旷如。
④由兰皋折而西,为夕揽亭。
开窗东向,芙蓉柏栗诸树,颇堪披对。
距邻寺仅隔一垣,暮鼓晨钟,足发深醒;梵贝琅琅,可从枕上听。
⑤凡是数者皆名号仅存风雨粗蔽遂俨然以偶园题之。
⑥客有教余楼前凿池,池上安亭,槛内莳花,庭前叠石者;余唯唯否否。
祖生击楫,陶公运甓①,彼何人□!士不获蚤庸于时,寄一枝②以避俗藏身,岂得已也。
且夫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一切嗜好,固无足以累之。
坡老与舅书云:“书画寄物,吾视之如粪土耳。
”此语非坡老不能道,非坡老不肯道,非坡老亦不敢道也。
书画且然,况其他乎?园亭固自清娱,然着意简饰,未免身安佚乐,无裨世用。
即神明,亦几何为山水花木所凝滞哉!全之为是园也,庶几弗为吾累也。
偶然而园,之亦姑偶然而记之□。
【注释】①祖狄,晋范阳人。
元帝时,为豫州刺史,渡江击辑,誓曰:“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陶侃,晋浔阳人。
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苏峻之乱。
初为广州刺史,日运百甓习劳,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岘,乐善下士,少有吏干。
以门荫入仕,累迁高陵令,政术知名。
改京兆府尹,所在皆著声绩。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且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日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
乾元二年,与吕袒、李揆、第五琦同拜相。
岘位望稍高,军国大事,诸公莫敢言,皆独决于岘。
初,李辅国判行军司马,每日于银台门决天下事,须处分,便称制敕。
禁中符印,悉佩之出入。
及岘为相,叩头论辅国专权乱国,上悟,赏岘正直,事并变革。
代宗即位,征岘为荆南节度。
属銮舆幸陕,岘由商山路赴行在。
既还京师,拜岘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故事,宰臣不于政事堂邀客,时海内多务,宰相元载等见中官传诏命至中书者,引之升政事堂,仍置榻待之;岘为宰相,令去其榻。
奏请常参官各举堪任谏官、宪官者,不限人数。
初收东京,受伪官陈希烈已下数百人,崔器希旨深刻,奏皆处死;上意亦欲惩劝天下,欲从器议。
时岘为三司使,执之曰:“夫事有首从,情有轻重,若一概处死,恐非陛下含弘之义,又失国家惟新之典。
昔者明王用刑,歼厥渠魁,胁从罔理。
况河北残寇未平,官吏多陷,苟容漏网,适开自新之路。
若尽行诛,是坚叛逆之党,谁人更图效顺?困兽犹斗,况数万人乎!”崔器、吕袒,皆守文之吏,不识大体,殊无变通。
廷议数日,方从岘奏,全活甚众。
竞为中官所挤,罢知政事。
永泰二年七月以疾终,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旧唐书·李岘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酉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B.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C.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D.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门荫:也称作“门腐”,指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兰州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樊侯①庙灾记(宋)欧阳修①郑之盗,有入樊侯庙刳神像之腹者。
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
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
”②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成皇帝,位为列侯,邑食舞阳,剖符传封,与汉长久,《礼》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者”□!舞阳距郑既不远,又汉、楚常苦战荥阳、京、索间,亦侯平生提戈斩级所立功处,故庙而食之宜矣。
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振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③然当盗之倳②刃腹中,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而后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何哉?岂生能万人敌,而死不能庇一躬耶?岂其灵不神于御盗,而反神于平民而骇其耳目耶?风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罚有司者,而侯又得已滥用之耶?④盖闻阴阳之气,怒则薄而为风霆,其不和之甚者凝结而为雹。
方今岁且久旱,伏阴不兴,壮阳刚燥,疑有不和而凝结者,岂其适会民之自灾也耶?不然,则喑呜叱咤,使风驰霆击,则侯之威灵暴矣哉!【注释】:樊哙,汉代开国功臣之一。
②倳:插入,刺入。
(1)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 乎B. 欤C. 兮D. 哉(2)列对第②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叙述樊哙出身以及军功,目的是为了表达赞赏追思之情。
B. 引用《礼》相关语句,阐述郑人为樊哙立庙祭祀的原因。
C. 借助对史实的陈述,直接批驳开头部分人们的错误观点。
D. 回顾樊哙当年的勇武与功德,从而验证其死后具有神灵。
(3)文表面上说樊侯的神灵不会贻怒百姓,却暗含对典型官僚的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文针对“侯怒而为之也”的观点批驳有力,层层推进,请结合③④两段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B(2)B(3)从为樊侯神灵辩护的语言,如“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等中可以看出“樊侯”的神灵是无能又蛮横无理的,不敢对盗贼发威却对老百姓滥施淫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作者刻画了一个横暴的官僚典型,文末的一句“则侯之威灵暴矣”更是直接发出批判的声音。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宋)朱熹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叶生蒲松龄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
无何,寝疾。
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
公喜,逆而问之。
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
”公乃束装戒旦。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
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
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
惨然不乐。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
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
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
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
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
”生闻之,怃然惆怅。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
公子闻之,涕堕垂膺。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
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注释】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沈思孝传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丁卯举进士,受番禺。
番禺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②时尚书殷①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
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
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
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
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洶洶无乃犯上。
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
”乱卒咸涕泣谢。
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
一谕大帅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
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
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
”殷从公,兵乱始定。
③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
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
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②。
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
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
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
”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
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
④明年,公历救言官。
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
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
公又告病去。
⑤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注释】①殷:人名,殷正茂②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公力沮不奉行________ ②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斥不收部()A.排挤 B.罢免 C.责备 D.拒绝②而反侧潜消矣()A.辗转 B.反复 C.反叛 D.惶恐(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50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琼,家世燕人。
琼少勇鸷无赖,为盗。
事败,将磔于市,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
事王审琦,太宗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帐下。
太宗尝侍宴禁中,甚醉,及退,太祖送至苑门。
时琼与戴兴、王超、李斌、桑赞从,琼左手执靮,右手执镫,太宗乃能乘马。
太祖顾琼等壮之,因赐以控鹤官衣带及器帛,且助令尽心焉。
太宗即位,擢御龙直指挥使。
从征太原,命押弓弩两班,合围攻城。
坐事,出为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
会有龙骑亡命卒数十人,因知州臧丙出郊,谋劫其导从以叛。
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士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金登墙以拒。
贼首青脚狼者注弩将射琼,琼引弓一发毙之,遂悉擒送于州。
丙上其事。
会将北伐,召归。
授马步军都军头、领蓟州刺史、楼船战棹都指挥使,步船千艘赴雄州。
又城易州。
师还,为天武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
端拱二年,出为并州马步军都部署,时潘美亦在太原。
旧制,节度使领军职者居上,琼以美旧臣,表请居其下,从之。
戍兵有以廪食陈腐哗言者,琼知之。
一日,出巡诸营,士卒方聚食,因取其饭自啖之,谓众曰:“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
”众言遂息。
咸平三年,代还,以手创不任持笏,诏执梃入谒,授殿前都指挥使。
景德中,车驾北巡。
时前军已与敌接战,上欲亲临营垒,或劝南还,琼曰:“敌师已老,陛下宜亲往,以督其成。
”上悦,即日进幸澶渊。
明年,以罢兵,精简兵卒,诸班直十年者出补军校,年老者退为本班剩员。
琼进曰:“此非激劝之道,宿卫岂不劳乎?”自是八年者皆得叙补焉。
卒,年七十二,赠侍中。
(选自《宋史·高琼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按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B. 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C. 球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D. 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按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庙号分等级,一般开国皇帝用“祖”,第二代起用“宗”,但“太宗”贵于“世祖”。
四川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也。
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张曾子”。
七岁通《春秋》,复欲进余经,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饶为之”,故字曰“饶”焉。
后就长水校尉樊鯈受《严氏公羊春秋》,遂博览《五经》。
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__其傍,以就学焉。
举孝廉光禄主事,稍迁,永元中为会稽太守,表用郡人处士顾奉、公孙松等。
奉后为颍川太守,松为司隶校尉,并有名称。
其余有业行者,皆见擢用。
郡中争厉志节,习经者以千数,道路但闻诵声。
初,霸以樊鯈删《严氏春秋》犹多繁辞,乃减定为二十万言,更名《张氏学》。
霸始到越,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
童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视事三年,谓掾史曰:“太守起自孤生,致位郡守。
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
'”遂上病。
后征,四迁为侍中。
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
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后当为五更,会疾卒,年七十。
遗赖诸子曰:“昔延州使齐,子死嬴、博,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
”诸子承命,葬于河南梁县,因遂家焉。
将作大匠翟酺等与诸儒门人追录本行,谥曰“宪文”。
(选自《后汉书·张霸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B.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C.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D. 因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藏发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当畏敬于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狄》是中国现存最旱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家典箱之一,它记事简略,语言简练,很多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包头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专题04: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下对文中划线都分的断句,正角的项是()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凝,字成庶,绛州人。
少孤,依其舅宰相郑肃,肃命儿与凝约为师友。
举明经、进士,皆中。
尝著《京城六岗铭》,为文士所称。
历台省,浸知名,擢累礼部侍郎。
不阿权近,权豪请托不行,因而衔之,出为商州刺史。
驿道所出,吏破产不能给,而州有冶赋羡银,可以优州之吏奉。
凝不取,则以市马,故无横扰,人皆慰悦。
僖宗立,召为兵部侍郎。
坐举非其人,以秘书监分司东都。
咸通中,凝两佐宣城使幕,备究人之利病,涤除积弊,民俗阜康。
王仙芝之党屠至德,势益张,凝遣牙将孟琢助池州守。
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遣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
诸将闻,皆股栗,以死缀贼,贼不能进。
时江南环境为盗区,凝以强弩据采石矶,张疑帜,遣别将马颖解和州之围。
明年,贼大至,都将王涓自永阳赴敌,凝大宴,谓涓曰:“贼席胜而骄,可持重待之,慎毋战。
”涓意锐,日趋四舍,至南陵,未食即阵,死焉。
监军收余卒数千,还走城,沮留无去意,卒又恣横不能禁。
凝让曰:“吏捕蝗者,不胜而仰食于民,则率暴以济灾也。
今兵不能捍敌,又恣之犯民生业,何以称朝廷待将军意?”监军词屈,趣亲吏入民舍夺马,凝乘门望见,麾左右捕取杀之,由是不敢留。
贼乘胜而来,守有备。
贼急攻数月,御备力殚。
会大星直寝庭坠,术家言宜上报疾不视事以辟祸,凝曰:“东南,国有所出,而宣州为大府,吾规脱祸可矣,顾一方何赖哉?誓与城相存亡!”吏民请曰:“贼之凶势不可当,愿尚书归款退之,惧覆尚书家族。
”王凝曰:“人皆有族,予岂独全?”既而贼退去。
未几,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王凝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坐举非其人坐:因……而获罪B. 贼益兵来攻益:增加C. 凝斩以徇徇:徇私D. 未食即阵,死焉阵:上阵(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明经”意为“明于经术”,唐朝时指以经义所取之士,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然。
”曰:“是知津矣。
”桀溺谓子路曰:“了为谁?”曰:“为由。
”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
”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
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
”复往,则亡。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使子路问津路口B. 而谁以易之替换C. 耰而不辍停止D. 植其杖而芸通“耘”,播种(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隐者,隐士,隐居不仕的古代知识分子,往往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超凡的才德学识。
B. 子路,名子路,字仲由,孔子的弟子,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十哲”之一。
C. 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犹今之所谓“先生”“老师”,此处指孔子。
D. 四体,人的四肢。
五谷,五种谷物,常指稻、稷、麦、菽、、麻,后来也泛指谷物.(3)把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彼执舆者为谁译文:那个拉着车的人是谁B.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译文: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C. 子路以告孔子译文:子路就告诉了孔子D. 复往,则亡译文:再到那里去看看,老人已经走了【答案】(1)C(2)B(3)C【解析】【分析】(1)A项,“津:路口”错误,应该为“津:渡口”。
B 项,“易:替换”错误,应该为“易:改变”。
C项,正确。
D项,“芸:通‘耘’,播种”错误,应该为“芸:通‘耘’,除草”。
故选C。
(2)B项,“子路,名子路,字仲由”错误,子路,名仲由,字子路。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三)(十一)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之,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
今妻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
子列子之见微除不义远矣。
且子列子内有饥寒之忧,犹不苟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况其在富贵乎?故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可谓能守节矣。
1.“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一句译文正确的是( )A.送给先生粮食,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B.送给先生粮食,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君主的命令吗?C.送给先生吃,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D.送给先生吃,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君主的命令吗?2.“以人之言而知我。
”一句译文正确的是( )A.根据别人的话才了解了我。
B.根据别人的话才认为我是聪明的。
C.根据别人的话才认识了我。
D.根据别人的话才与我交好的。
3.文中“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
”这一复句,要是给它的译文加上关联词语的话,应当是( )A.既然……那么……B.虽然……也……C.如果……那么……D.只要……就……(十二)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吞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杭州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优选】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治学(节选)(魏)徐干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
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曚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斯可谓师人矣。
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
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
”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
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备:具备B. 视衮龙之文文:花纹,彩色交错C. 故君子心不苟愿苟:随便D.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赡:供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譬如宝在于玄室乃设九宾礼于廷B. 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志者,学之师也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D. 故君子必择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B.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C.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D.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4)下列选项对加下划线词的文化常识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德:分别对应六种身份——“义”为君德,“忠”为臣德,“智”为夫德,“信”为妇德,“圣”为父德,“仁”为子德。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岀,击汰中流,掬弄珠壁。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丙】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
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
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
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
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
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
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
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
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
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节选自(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注】①馀甘:橄榄菜(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抗:抗拒B. 时浓雾半作半止作:兴起C. 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殆:大概D. 断者为沼,涸者为坳坳:地面低洼处(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 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则与一生彘肩C.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其孰能讥之乎D. 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唐浮图慧囊始舍于其址(3)下列文中相关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簪指簪子,束发的饰物,玦,多呈圆环形而有缺口,因“玦”与“决”同音,故古人常以玉玦寓决绝之意。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B.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古代的数量词还有“忽微”。
一寸的十万分之一称作“忽”;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称作“微”;“忽微”指极细微之事。
C. 二鼓,即二更的意思,古代夜晚用鼓打更,因此二更天也称为二鼓。
二鼓相当于现在23点至凌晨1点,与《孔雀东南飞》中的“人定”是同一时辰。
D. 纨绮指精美的丝织品,可引申为富贵安乐的家境。
与之意思相同的还有纨绔、罗绮等,如《望海潮》中有“户盈罗绮”。
(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B. 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C. 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巔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D. 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巔/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5)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徐霞客的游览顺序是峡谷小路到天都峰再到莲花峰,下山时从峡谷中经过栈道回到文殊院。
B. 语段二写于苏轼被贬惠洲后。
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王质的游览顺序是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
D. 语段三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山峰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写出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②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③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答案】(1)A(2)B(3)C(4)D(5)A(6)①每想到向上攀登已经如此,下来的时候又怎么能受得了呢?但是到底也没有多顾及这些。
②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放下去五丈,还到不了底。
③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徘徊流连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
【解析】【分析】(1)A项,“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意思是“座座山峰没有不低下去的,只有莲花峰与它抗衡”,“抗”不是“抗拒”而是“抗衡”,即与它相比肩。
故选A。
(2)A项,“为”分别为动词,成为;介词,替、给。
B项,两个“则”都表承接,就。
C 项,“其”分别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D项“于”分别为介词,到;介词,在。
故选B。
(3)C项,“相当于现在的2点到凌晨1点”错,“二鼓”相当于“二更”,大体是现在晚9点至11点。
故选C。
(4)正确断句: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
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
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既暮”为时间状语,可与后面断开;“不可留”意思完整,不能从中间断开,排除AC项;“岩巅”是整体性词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5)A项“再到莲花峰”错,游览顺序根据原文“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可见,是从天都峰下山回到文殊院,并未游览“莲花峰”,只不过是到达天都峰后“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眺望过莲花峰。
故选A。
(6)①上,名词做动词,向上攀登;既,已经;何以堪,怎么能受得了;顾,顾及。
②缒,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放;得,知道;所止,停止的地方。
③或,有的人;夷犹,同“夷由”,徘徊不前;容与,悠闲自得;为,做。
故答案为:⑴A;⑵B;⑶C;⑷D;⑸A;⑹①每想到向上攀登已经如此,下来的时候又怎么能受得了呢?但是到底也没有多顾及这些。
②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放下去五丈,还到不了底。
③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徘徊流连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识记能力,注意总结实词知识。
实词是文言文中重点,总结好这些知识阅读文言文就降低了难度。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识记能力,注意结合句子的含义。
阅读并翻译文句的内容,根据翻译判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在文本中理解文化常识。
阅读并翻译文本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答案。
⑷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断句的能力,注意正确翻译文句的内容。
正确翻译了文句的内容,根据翻译判断句子的停顿。
⑸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文本的内容。
通过翻译疏通文意,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把选项放到原文中辨析正误。
⑹本题考查的是文言翻译的能力,注意句子的通畅性。
翻译句子先翻译我文句中的重点词,然后再翻译整句,最后一定让句子通畅。
【附参考译文】【甲】我携同澄源、僮仆重新下到那条宛转石间的峡谷小路,到天都峰侧面,顺着光滑的石壁像蛇一样爬行而上,攀着野草,拽着荆棘,遇到大石林立的地方就越过石块,遇到像刀侧削过一样的险峻石崖就攀缘。
每到手脚不容易抓住攀登的地方,澄源就一定先登上去伸下手来接应。
每想到向上攀登已经如此,下来的时候又怎么能受得了呢?但是到底也没有多顾及这些,经过几次艰险,终于登上了山顶。
山顶上有一个像墙壁一样直立的大石头,大约有几十丈高。
澄源寻找察看它的侧面,找到了石阶,扶着我攀登上去。
座座山峰没有不低下去的,只有莲花峰与它抗衡。
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
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
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
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象苔藓似的。
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
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象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象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
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
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
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一起游览白水山佛迹院。
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沿着山向东走,在稍微偏北的地方,有大约一百丈高的瀑布。
山路曲折了八九处,每个曲折的地方就有潭水。
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放下去五丈,还到不了底。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
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原路返回,看着山中燃烧的火一般的夕阳,上上下下地越过几个山谷。
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们用船桨击打起朵朵浪花,玉盘似的月影倒映着晶莹的浪珠,真可以捧起来玩赏了。
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煮菜。
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我精神振作不起来,再也睡不着觉。
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苏过。
东坡老人。
【丙】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傍晚,(我们)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
溪水上下游都是深绿色的,幽静深远,(水流徐缓)好像不想流动似的。
还未走到溪水的尽头,就看到一条斜出的小路,向西高出地面几百尺。
已经走到(小路的)尽头,那山的顶峰隐约青翠的地方,或许远在三十里之外:(顶峰一带的山形,)顶端尖尖的像簪子,环形有缺口的像玉玦,突出的像发髻,平圆的像玉璧。
远处的树林,在烟云中时隐时现:(远处的树林)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长枪,杂乱的好像一堆散发,(我们)在幽暗不明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揣度给它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