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省优质课一等奖
- 格式:ppt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2
散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二、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⑵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教师导学: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
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
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4学习目标:1、朗读,较准确地评价作品人物,体味人性美;3、合作、探究学习,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能品味美文的语言。
4、写作短信,表述并感受浓浓的亲情。
学习方式:朗读、品味、讨论、质疑。
学习步骤:一、导入: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
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二、朗读课文三、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它是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的,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四、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
爸爸孝顺、有责任心奶奶仁慈和善良、爱孙子妈妈温顺明理,也孝顺我乖巧、懂事五、请谈谈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和睦,温馨。
互相体谅、关爱家人。
这是个互敬互爱,充满着骨肉之情的家庭。
这个家庭是非常团结幸福的,他们都能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
六、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提示:从关键句、关键词入手,注意语言的品味)(学生读书,圈点、勾画,讨论。
每个小组可由一人记录通过讨论所形成的问题)。
七、学生把有关问题提交上来,老师归纳组合,讨论发言,共同探究。
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九、迁移拓展,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以亲情为主题,发一条短信,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十一、结课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十二、布置作业1、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2、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散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品读清新质朴的语言。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
2.透过朴实的语言品味浓浓的亲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阅读文段,揣摩情节的发展。
文段:几年前,我探亲期满返回无锡的时候,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的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到发车时间……二、感知课文1.听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2)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散步?(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事件)(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捕捉细节议人物文中的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我”“母亲”“儿子”三个人物的性格。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二)各抒己见提观点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三)体验幸福说“秘诀”散步,算不得大事;作者处理的办法,也许也算不得最好,但结果是一家人和和美美。
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构建幸福家庭的秘诀。
大家知道这秘诀是什么吗?(四)走入画面探景物1.找出景物描写的段落,体会朗读语气的处理。
2.思考: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有无关联?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四、感悟体验1.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
2.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3.回放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片段,体味“甜蜜的负荷”那独特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1.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的亲切问候,是;亲情是轻松愉快时发出的会心微笑,亲情是……2.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11篇)《散步》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一、老师导语导入同学们刚学了《春》一文,已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春天,春天里一家三代四口一起散步,散步中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之后请大家告诉我是一个什么难题?二、听录音、初步感知,找分歧,赏画面,抓主旨。
1、听课文朗读录音2、学生回答“难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路母亲小路孙子教师追问:这是摆在谁面前的一个难题?3、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他很好的解决了,并且在文章中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又令人感到的画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读后,教师追问,你能谈谈对这幅画面的理解吗?三、读文本,悟亲情,探究“孝”1、“我”面对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听母亲的;大路没走,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听孙子的。
2、这样看来,一家四口人中,谁说话的份量重,都听说的?(1)“我”听母亲的A、相关语句B、言下之意,母亲年岁已高,在前文有一处与这呼应的,请找出读读。
C、读到这里,很明显“我”听母亲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D、设想:再过几十年,“我”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呢?(2)、母亲“听”孙子的A、母亲听孙子的,找出相关语,你喜欢这句话吗,请评析一下。
B、文章中还有一处暗示孙子值得疼爱,你能找出来吗,读读,评析C、讨论:走大路,是“我”的孝敬;走小路,是对儿子的疼爱。
现在,不走大路,走小路,是不是不孝呢?(探讨出这是家庭成员的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显示出家庭的和睦、温馨)D、设想:奶奶的初衷是走大路,后改变主意走小路,好心里是怎样想的`,假如你是她,请用语言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
第6课《散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散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分歧"各得其所”等重点词语,掌握其读音、词义和用法。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多音字、形近字和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过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和责任,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2)理解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所传达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对生命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积累重点词语,掌握多音字、形近字和近义词的辨析。
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亲情。
3.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1. 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如“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2.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投影出示: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先生的一家,一起走进初春的田野,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二)预习检测1.走近作者提问:莫怀戚是一位怎样的作家明确: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作协副主席,1971 年出生于重庆,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大律师现实录》和《经典关系》等。
散步:莫怀戚教案散步被誉为“活动在室外,休闲为名,益于身心”的一种运动方式。
它不仅可以提供身体锻炼的机会,还能增强心理健康。
莫怀戚教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散步课程,通过散步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愉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散步的好处散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具有许多益处。
首先,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
长时间坐在课桌前学习容易导致肌肉僵硬和血液循环不畅,而适时的散步可以有效缓解这种问题。
此外,散步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态,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其次,散步对于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散步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从而舒缓压力,改善心情,减轻焦虑和抑郁。
散步不仅可以让思绪放松,还可以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增强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散步还可以促进社交和交流。
在散步的过程中,人们有机会与同行的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与他人的交谈,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世界的认知。
此外,散步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二、莫怀戚教案的设计莫怀戚教案针对散步这一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旨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全面发展。
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散步路线选择:教案中提供了多个不同的散步路线供学生选择。
这些路线既包括城市公园、绿道等开放的空间,也包括山区、海滩等自然环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享受散步的乐趣。
2. 散步目标设定:教案中规定了每次散步的目标,如时间、距离等。
通过设定目标,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并提高耐力和毅力。
同时,目标的设定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明确自己想要获得的收益。
3. 个性化要求:教案中还提供了个性化的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要求,如携带音乐听歌、观察自然景物、与他人交流等。
这样的个性化要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学习内容融入:教案中还将一些学习内容融入散步的过程中。
《散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2.通过阅读品味文中画面的温馨和细节的动人。
3.理解学习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导入新课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
如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三、课前预习1、走进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2、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和词义;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划线字注音分歧()信服()拆散()霎()时水波粼粼()嫩()芽熬()过解释分歧: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散步人有哪些?地点?季节?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4、结果如何?五、意境欣赏说一说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母亲走大路大路平坦我(责任重大)儿子走小路小路有趣六、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样?(结合文中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语句说一说)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
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慈爱宽容、疼爱孙子、善解人意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温柔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乖巧“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七、咏读入理品味探究1、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第4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共十篇)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散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教学用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整体感知,分析人物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用坚实的臂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
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变老,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1、《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嫩(nan )芽霎(shà)时水波粼粼(lín )分歧(qí)熬(áo )拆(chāi )散散步(sàn) 散(sǎn )文你就背(bēi) )着我我背(bai )上的(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熬分歧各得其所忍受,艰苦支持;意见不一致;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快速抢答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下列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散步的地点是哪?散步的季节是?散步的过程发生了什么?用一个词来回答,结果怎样?(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我”,母亲、儿子、妻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母亲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走小路,小路有趣;走大路)2、理清本文情节: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第6课《散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设计朗读方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2.品味词句,感受作品中的亲情美,进一步探究文本的语言美。
3.珍惜亲情、珍爱生命,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
4.设计模拟访谈环节,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二、学习重难点1.通过设计朗读方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重点)2.设计模拟访谈环节,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难点)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近期,央视栏目《朗读者》正在筹备第五季第一期的活动,邀请你参加节目录制,由你来担任朗读者,协助节目组完成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节目组决定将《散步》定为朗读篇目,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初读文章,确定节目主题词任务二:设计朗读,提升语言鉴赏力任务三:模拟访谈,理解文章的内涵任务一:初读文章,确定节目主题词活动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梳理与文中所叙事件有关的信息,然后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时间:初春(春天)地点:南方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孩子事件起因:在田野散步事件经过:因为“走小路”还是“走大路"的问题发生了分歧。
事件结果:解决分歧,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活动2:按照节目的惯例,我们需要为本期节目寻找一个恰当的主题词。
请你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一个最能够表达本文主题(情感)的词。
明确:本文是围绕“爱”来写散步的,儿子和妻子关心、关爱母亲的身体,妻子默默支持丈夫的决定,母亲疼爱孙子,尽管自己腿脚不灵便,但仍然满足孙子想走小路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这三代人中流动的爱意——母子之爱、夫妻之爱、祖孙之爱。
任务二设计朗读,提升语言鉴赏力活动1: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文中描写“我"母亲”“妻子"儿子”语句,设计朗读方案,分析人物形象,完成朗读设计卡。
人物选择:相关语句:朗读方案:形象分析:人物选择“我"相关语句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散步优质课教案省一等奖(6篇) 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漫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答复)今日,我们一起学习《漫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漫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握以下字词: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2、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
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致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漫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漫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打算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终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尝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展多角度品尝探究。
鼓舞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明确:“我”恳切、孝敬;妻子贤良、温存;母亲老迈、服从而又有修养;儿子听话、懂事。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严肃其事呢?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索的写作意图。
明确:(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3)我打算委屈儿子——表达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根本原则;(4)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索其作用。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目•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与成长录01课程背景与目标《散步》作品背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适用年级和课时安排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分析与处理教材特点《散步》是一篇富有哲理性和情感色彩的散文,通过描述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难点是如何通过语言和情境的描绘,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运用及创新个性化阅读多媒体辅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
跨学科整合03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情境导入提问导入向学生提出“你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做什么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然后自然引入本课的主题——散步。
讲授新课:整体感知,理解文意朗读课文讲解背景分析人物探究主题仿写练习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短文。
品味语言选取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巩固练习:品味语言,拓展延伸归纳小结:回顾全文,加深理解总结内容01强调重点02布置作业0304学生活动设计朗读活动: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分角色朗读情感引导朗读评价1 2 3小组讨论主题探讨分享交流讨论活动:小组合作,探讨主题创作活动:仿写句子,锻炼表达能力句子仿写选取文本中优美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