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
- 格式:docx
- 大小:25.87 KB
- 文档页数:8
2024公司控制权收购——收购方式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收购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乙方(被收购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鉴于:1. 甲方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愿意收购乙方公司的控制权;2. 乙方是一家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法人实体,愿意将其公司控制权出售给甲方;3. 双方希望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项公平、公正、公开的收购协议,共同促进双方公司的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收购概述1.1 本合同项下的收购是指甲方通过现金支付方式,收购乙方公司控股权的行为。
1.2 收购完成后,甲方将持有乙方公司_______%的股份,成为乙方公司的控股股东。
第二条收购价格及支付方式2.1 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收购价格为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包括但不限于乙方公司股份的价值、商誉及其他相关资产。
2.2 收购价格的支付方式如下:(1)甲方在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收购价格的____%;(2)剩余的收购价格,甲方应在收购完成后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
第三条收购程序3.1 双方应共同努力,按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收购相关的审批、登记手续。
3.2 甲方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提供收购资金。
3.3 乙方应在收购完成后,向甲方提供完整的公司文件、资料和钥匙等。
第四条收购后的经营管理4.1 收购完成后,甲方有权对乙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交易流程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交易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前期筹备阶段1.目标公司筛选:收购方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规划,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符合业务布局的目标上市公司。
2.收购方内部决策:收购方就收购事项进行内部审议,形成收购预案。
3.法律尽职调查:收购方聘请专业律师对目标公司的法律法规状况、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查。
4.财务尽职调查:收购方聘请专业会计师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
5.商务洽谈: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进行商务洽谈,初步确认收购意向和收购条件。
6.签署保密协议: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签署保密协议,保障双方在收购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
二、收购方案制定阶段1.收购方式确定:根据收购双方的实际情况,确定收购方式,如协议收购、要约收购、场内收购等。
2.收购价格确定: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协商确定收购价格,或通过竞价方式确定。
3.收购资金筹备:收购方筹集收购所需的资金,确保收购过程的顺利进行。
4.收购方案制定:收购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收购方案,包括收购价格、收购方式、收购资金来源等。
5.收购方案审批:收购方将收购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如国资委、证监会等。
三、收购实施阶段1.签署收购协议: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正式签署收购协议,明确收购价格、收购方式等事项。
2.收购资金支付:收购方按照收购协议的约定,将收购资金支付给目标公司股东。
3.股权过户:收购方与目标公司股东办理股权过户手续,完成实际控制权的转移。
4.收购完成公告:收购方公告收购完成情况,向市场披露实际控制权变更事宜。
四、收购后管理阶段1.整合资源: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业务协同效应。
2.改组董事会:收购方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公司的董事会进行调整,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3.完善公司治理:收购方加强对目标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流程以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流程为题,我将为您创作一篇文章。
标题:市场交易中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流程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市场交易中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方,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一般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流程。
公司控制权转让的起点是卖方和买方达成意向。
卖方通常是拥有公司控股权或大股东地位的股东,在寻求出售其股权的同时,也需要找到一个愿意接手的买方。
买方则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评估其潜在价值和风险,以决定是否进行交易。
一旦卖方和买方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双方将签署一份股权转让协议。
该协议将详细规定交易的条款和条件,包括股权的数量、交易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时间等。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交易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接下来,交易双方需要向相关监管机构递交必要的申请文件,以获得交易的批准。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提供公司的财务报告、合规性文件和交易合同等。
监管机构将对交易进行审查,确保交易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保护各方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一旦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交易双方将进行资金清算和交割。
这意味着买方需要支付购买股权的款项,而卖方则需要过户股权并向买方交付相应的股权证书。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在交易完成后的特定时间内完成。
交易完成后,买方将成为目标公司的新控股股东或大股东。
买方可以通过其控制权来决策和管理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享受相应的权益和责任。
同时,卖方可以获得由股权转让带来的收益,并解除对公司的所有责任和义务。
总结起来,市场交易中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流程包括意向达成、协议签署、监管审查和交割等环节。
这一过程需要各方的积极合作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通过这一流程,市场上的公司控制权得以转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流程及要点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流程及要点中伦视界作者丨贺云帆余际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受制于经济下行和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贸易战、去杠杆、资管新规等因素的影响,可谓是迎来了寒冬。
但在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领域,却呈现了数倍于往年的交易规模。
随着国资监管从“管资产”到“管资本”运作思路的转变,国有资本成为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主力军。
本文拟对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尤其是国有资本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相关事项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交易双方能够对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相关事项有初步认识和概括了解。
此外,本文最后一部分亦涉及收购境外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一些特殊事项。
一、收购主要流程无论是二级市场交易、协议转让,还是间接收购,甚至是定向增发,一旦与转让方达成初步交易意向后,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运作即告开始。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 保密协议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必然涉及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
为避免收购过程本身及收购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被不当使用和披露,参与交易的双方会签订保密协议。
形式方面,保密协议包括单向保密协议、双向保密协议以及承诺函等形式,其中以双向保密协议较为常见。
(二) 委托中介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离不开专业中介机构的协助。
收购方一般需聘请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收购方如为国有资本,会涉及按国资采购要求选择中介机构。
如何平衡国资的采购要求和交易的保密要求,需要收购方审慎考虑对中介机构服务采购的具体方式。
(三) 尽职调查针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购,中介机构不仅需对上市公司进行核查,也需要对交易对方、收购方自身进行核查。
关于尽职调查,具体请见本文第三部分。
(四) 交易文件若收购方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决定继续收购,则需拟定相关交易文件,并与转让方谈判和最终签署相关交易文件。
根据收购方式的不同,交易文件可能涉及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股份认购协议等主要交易文件,其他附属文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包括特殊事项的承诺函、备忘录等。
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收购流程在商业领域,收购是一种常见的策略,以实现公司的增长和扩张。
公司通过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来获得其控制权,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
以下是一个关于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一般流程:第一步:确定目标公司在进行收购之前,收购方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公司。
这通常是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来确定的,目标公司应该与收购方的业务战略和发展目标相符合。
第二步:进行尽职调查一旦确定目标公司,收购方会进行尽职调查。
这包括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模式、市场地位、合规性、员工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尽职调查的目的是确保收购方了解目标公司的所有情况,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三步:制定收购计划基于对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结果,收购方将制定详细的收购计划。
这包括确定收购方式(现金收购、股权交换等)、收购价格、收购条件等。
第四步:与目标公司洽谈一旦收购计划制定完成,收购方将与目标公司展开洽谈。
洽谈的目标是达成收购协议,其中包括收购价格、支付方式、交易结构等。
在洽谈过程中,双方可能会有一些分歧和争议,因此需要进行妥善的协商和沟通。
第五步:签署收购协议当双方达成一致并解决所有问题后,将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
收购协议是一份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交易的具体细节。
签署收购协议后,交易就正式生效。
第六步:获得监管批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一些收购交易需要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收购方需要向相关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和信息。
监管机构将对交易进行审查,确保交易符合法规和市场规则。
第七步:完成交割一旦获得监管批准,交易就可以进行最后的交割。
这包括支付收购款项、完成股权转移手续等。
交割完成后,收购方将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总结: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收购流程包括确定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制定收购计划、与目标公司洽谈、签署收购协议、获得监管批准和完成交割。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和谨慎的决策,以确保收购的顺利进行。
通过收购,公司可以快速扩张和增强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一、背景介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让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控制权的收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重组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方式,以及相关工作内容。
二、股权收购方式1.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是指公司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新股,以筹集资金并实现控制权的转移。
定向增发的工作内容包括:拟定增发方案、发行公告的发布和投资者的征集,以及完成交割和股权转移手续等。
2.收购大股东股权收购大股东股权是指通过购买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来实现控制权的转移。
该方式需要进行股权转让协议的谈判、尽职调查、合同签订等工作。
3.股权交易市场收购通过股权交易市场购买股份来实现控制权的收购。
这种方式需要进行股权交易市场的调研、交易对象的选择、交易协议的签署等工作。
三、资产收购方式1.合并重组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权来实现控制权的转移。
合并重组的工作内容包括:与目标公司谈判并达成协议、进行尽职调查、筹备并进行股东大会等。
2.整体收购通过购买目标公司全部资产来实现控制权的收购。
整体收购的工作内容包括:与目标公司进行谈判、尽职调查、出资计划的筹备,以及合同签订和交割等。
四、其他方式除了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之外,还可以通过合资、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来实现控制权的转移。
这些方式的工作内容会根据具体的合作形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定向增发方案、股权转让协议样本、尽职调查报告模板等资料,以供参考使用。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股权:指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按照其所持有的股份大小所享有的权益。
2.控制权:指在一个公司中根据股份的大小或者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决定或者对特定议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权益。
3.定向增发:指公司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新股,并在股份制公司的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新股仅向特定投资者发行。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的规则和程序。
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可以通过股权兼并、资产收购或合并等方式进行。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上市公司经营决策的迅速性、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企业治理的完善性。
下面将从收购的类型、程序、监管、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可以分为友好收购和敌意收购两种类型。
友好收购是指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之间达成一致,互相协商并且没有采取敌对手段的收购行为。
而敌意收购则是指收购方采取一系列市场行动,例如公开发起收购方案或购买大量股票,以获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
友好收购通常更为和谐,而敌意收购则更具冲突性。
其次,上市公司收购制度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收购方需要在公告中明确公布收购的意图,包括被收购公司的名称、收购价格、收购方式等信息。
其次,收购方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券交易所规定提交相关文件和申请。
接下来,证券交易所或监管机构会对收购进行审核,并且需要被收购方董事会或股东进行审批。
最后,如果收购获得通过,交易双方将正式签署收购协议,完成交易。
第三,上市公司收购制度需要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并管理上市公司收购的各个环节,确保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监管机构会对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情况进行审查,并且对收购方的意图、经济实力进行评估。
在交易过程中,监管机构还会监督收购方的行为,确保交易符合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并且保护被收购方的合法权益。
最后,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对各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收购方来说,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且获取被收购方的技术或资源优势。
但是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支付高价收购可能导致财务压力增加,而且整合两家公司也可能面临困难。
对于被收购方来说,收购意味着获得的回报,但同时也可能面临管理变动、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此外,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收购可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市场效率,并且通过减少市场竞争,使市场更加稳定。
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
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某一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从而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或掌控者的行为。
以下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
1. 协议收购:通过双方协商,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完成股权的转让,这种方式需要双方投资者提前商定价格、转让方式等条件。
2. 股份交换:以股权作为交换的媒介,换取被收购公司的股权;股票交换比例一般由双方协商决定。
3. 竞价收购:通过投标方式,较高出价的公司成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但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收购程序:
1. 收购意向:收购方首先向被收购方以书面形式表达收购意向。
2. 谈判和协议:双方就股权转让的具体条件进行谈判和协商,如价格、交割方式等,确认收购协议并签署。
3. 股权变更的公告:被收购公司应在公司公告中进行说明。
4. 上会:收购方的旗下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对此事进行审议和决议,被收购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也需要审议和决议。
5. 向监管机构申请:收购方需要向有管辖权的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待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6. 交割:经过法律程序和相关手续后,交割完成。
被收购公司的股票被注销,取而代之的是收购方的股票。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全文引言:上市公司收购是指通过交易行为,通过收购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的转移。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12月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一、收购行为的适用范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包括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
其中,股权收购是指通过购买股份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转移;资产收购是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重要资产或业务,实现对目标公司实际控制权的转移。
二、收购方式及审批程序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通过现金收购、股份交换、债务置换等方式进行。
具体的收购方式需经过相关审批程序,包括提交收购报告、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审议,并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三、收购标的的选择与评估上市公司在进行收购前,需要对潜在的标的公司进行选择和评估。
选择标的公司时,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前景、行业地位、财务状况等因素。
在评估过程中,则需要进行财务审计、业务尽职调查等工作,确保收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收购价格确定与支付方式上市公司在确定收购价格时,可以参考标的公司的市场价格、净资产价值、未来收益预期等因素。
同时,也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而在支付方式上,则可以采取现金支付、股份交换、债务转移等方式。
五、信息披露与保密义务上市公司在进行收购行为时,需要遵守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特别是对于收购行为的决策、进展、结果等,都需要及时进行公告。
同时,在收购过程中,上市公司还应当保护标的公司的商业秘密和保密信息,确保收购的顺利进行。
六、合并与重组及业绩承诺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后,还需要开展合并与重组工作,实现业务整合和资源优化。
在合并与重组中,上市公司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并与重组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同时,在收购过程中还需遵守业绩承诺,确保对标的公司业绩的稳定或提升。
结语:《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20修正)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20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持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市公司收购应当遵循诚信、公平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
第三条上市公司收购活动涉及本办法规定的事项,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相关定义第四条本办法中的下列术语,应当按照以下解释理解:(一)上市公司收购:指透过购买股份或者债权,或者通过与股份有关的其他交易方式,以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或者实际控制权。
(二)控制权: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决策、影响上市公司运营、财务、投资等重大事项的权力。
(三)实际控制权: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上市公司经营决策、重大决策的权力。
(四)收购行为:指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活动,包括收购计划的制定、信息披露、收购报告的编制等。
(五)收购价格:指上市公司控制权或者实际控制权的价格。
(六)被收购股东:指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中被收购方的股东。
第三章收购行为的程序与要求第五条上市公司收购应当依法进行,并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以下义务:(一)制定收购计划,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报备;(二)在收购计划公告生效前,不得采取任何收购行为;(三)收购时应当向被收购股东提供合理的信息披露,包括收购目的、收购价格、收购资金来源等;(四)收购计划达到报备要求后,应当向股东大会提交收购报告,并在举行股东大会前对收购报告进行公告;(五)在收购过程中,应当遵守信息披露的法定要求,及时更新和公告相关信息;(六)未取得被收购股东同意前,不得擅自改变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或者实际控制权;(七)依法履行其他与收购相关的义务。
第四章协议与协定的确定第六条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通过协议、协定等形式进行。
协议和协定应当详细阐明双方权益、义务、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行。
第七条协议和协定应当经过法律顾问的审核,并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和被收购方董事会的审议批准,达成法律效力。
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有几种方式以下是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的几种方式的详细介绍:一、股权收购方式的概述股权收购指投资者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股权收购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收购、股分交换和债权转股等几种方式。
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二、现金收购现金收购是指投资者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
现金收购适合于投资者希翼独立控制目标公司或者加快公司并购进程的情况。
现金收购的步骤包括确定收购意向、进行尽职调查、签订收购协议、支付收购款项和完成交割等。
三、股分交换股分交换是指投资者使用自己持有的股分与目标公司的股东进行交换,以获得目标公司的股权。
股分交换适合于投资者希翼通过股权交换来实现公司并购、资源整合等战略目标的情况。
股分交换的步骤包括确定收购意向、进行尽职调查、签订交换协议、进行评估和交换股分等。
四、债权转股债权转股是指投资者将目标公司的债务转换为股权。
债权转股适合于目标公司负债较高、资金需求较大的情况。
债权转股的步骤包括确定债转股方案、进行尽职调查、签订债转股协议、进行债权转股等。
五、其他方式除了以上常见的股权收购方式,还存在其他特殊的收购方式,如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进行收购、发起私有化收购等。
这些方式较为复杂,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及相关文件;2. 收购方的资质证明文件;3. 收购协议及相关法律文件;4. 相关政府审批文件;5. 股权交换、债权转股等的具体方案;6. 相关尽职调查报告及商业计划书等。
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股权:指公司的所有权益2. 股东:拥有公司股权的个人或者机构3. 目标公司:即拟进行收购的公司4. 收购意向:投资者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的意愿和计划5. 尽职调查: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情况、法律风险及商业前景等进行调查评估6. 收购协议:双方就股权收购的交易条件和方式等达成的书面协议。
【热荐】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市场竞争的结果的就是优胜劣汰, 所以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的结果就是破产、合并和收购等。
那么, 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有多种方式而且需要必要的程序过程。
小编就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一)方式(1)协议收购;1、达成协议后, 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 并予公告。
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2、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 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 继续进行收购的, 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要约收购;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 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 继续进行收购的, 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 公告其收购要约。
3、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 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收购要约届满15日内, 收购人不得更改收购要约条件。
(经批准, 可变更)6、适用:a、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 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
b、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 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 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二)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1)要约收购程序及其规则1、持股5%报告制度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 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5%时, 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 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 通知该上市公司, 并予以公告。
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则上市公司收购是指一个上市公司通过购买或兼并其他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来实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或获取其他资源的行为。
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则权威机构主要是证券监管机构,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等。
下面将从适用于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则、收购的程序和程序中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收购过程中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中国,上市公司收购主要受到以下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约束:二、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和应遵守的规则1.收购方案制定:收购方应制定详细的收购方案,包括收购对象、购买方式、价格确定方法、履行义务等内容,并提交给证监会审查。
2.信息披露: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在收购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确保投资者了解并能够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3.收购投标:收购方向被收购方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投标,确保所有股东平等参与投标。
4.收购结果公告:收购方应在收购结束后的规定期限内公告收购结果,包括收购的股份数量、所占比例等信息,并向证监会报告。
三、收购过程中的权益保护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应重视各方利益的平衡和保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被收购方股东权益保护:被收购方的股东在收购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对待,并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收购要约,而且收购人应尽量保护被收购公司的利益和被收购方股东的权益。
2.投资者利益保护: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应对收购行为进行审查,并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提高并购标的公司治理能力:在收购完成后,收购方应对被收购方加强公司治理,确保收购的顺利实施和公司良好经营,充分发挥收购的效益。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收购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机构发布的规章制度,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暂行办法等。
在收购过程中,收购方应制定合理的收购方案,向投资者及时披露信息,确保股东利益平等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同时,监管机构应对收购行为进行审查,确保收购的公平透明,并提高并购标的公司的治理能力。
收购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流程收购上市公司子公司是指某家公司通过购买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将上市公司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转为自己的控股子公司。
这种收购行为通常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布局等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及其相关内容。
一、策划阶段1.明确收购目标:在进行收购之前,公司需要明确收购的子公司目标。
这包括了子公司的业务领域、市场地位、财务状况等方面的评估。
只有将目标明确,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工作。
2.制定收购策略:根据收购目标的评估结果,制定收购策略。
收购策略包括了收购方式、收购价格、收购时间、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规划。
3.进行尽职调查:在确定了收购目标和收购策略之后,进行尽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尽职调查,公司可以对收购目标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避免收购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二、谈判阶段1.与上市公司谈判:通过尽职调查获得了足够的信息后,公司就可以开始与上市公司展开谈判。
谈判的重点包括了收购价格、交易方式、关键条款等方面。
2.达成协议:在与上市公司进行充分的谈判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收购协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收购价格、付款方式等具体事项。
3.报监管机构审批:如收购涉及到反垄断、证券监管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备并取得审批。
只有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收购才能全面实施。
三、实施阶段1.履行条件:根据收购协议的内容履行相应的条件,如支付收购价格、办理股权过户手续等。
2.完成交割:完成交割是指所有的手续和程序已经完成,收购正式生效。
交割包括了股权过户、公司资产交接等程序。
3.整合子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需要对子公司进行整合。
这包括了整合人员、业务、制度等方面,确保收购的子公司与公司的其他业务能够有效协同发展。
四、监控阶段1.监控运营:收购完成后,公司需要对子公司的运营状况进行监控。
通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子公司的稳健发展。
2.实现合理收益:收购上市公司子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合理收益。
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有几种方式股权收购是指一家公司或个人以购买股份的方式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或股权份额。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收购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扩张策略,使其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和增加市场份额。
在进行股权收购时,有几种常见的方式可以选择。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的几种常见方式。
一、公开市场交易公开市场交易是一种常见的股权收购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股权买方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二级市场购买上市公司的股份。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股权买方只希望获得目标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或者希望通过大量交易来逐步增加持股比例。
公开市场交易的好处是便捷和灵活,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进行交易。
二、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是一种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来实现公司合并或重组的方式。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股权买方希望快速获取大量控股股权,并且希望将目标公司整合到自己的业务中。
并购重组可以通过友好并购或敌意收购来实现,包括现金收购、股份置换、资产出售等多种形式。
这种方式需要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和谈判,涉及到法律、财务和市场等多个方面。
三、收购资产与业务除了股权收购外,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和业务来实现扩张。
这种方式适用于股权买方主要关注目标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而不是持有其股权。
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和业务,上市公司可以迅速获取新的技术、市场份额或产品线,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新股份的方式引入新的股东,从而增加公司的股本和股东结构。
这种方式适用于上市公司希望引入新的股东以提升公司形象、扩大股东基础或筹集资金。
增资扩股通常需要经过定价、募集和股东审议等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股份流通性。
五、购买中小股东股权除了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权外,上市公司还可以选择购买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的股权。
中小股东通常持有少量股份,但这些股份的集中度较低,对公司决策和控制权的影响较小。
通过购买中小股东的股权,上市公司可以进一步增加自身的持股比例,提高对目标公司的控制能力。
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有几种方式一、引言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来控制或获得对方公司的经营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权收购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的几种主要方式。
二、股权收购方式1. 直接收购直接收购是指通过直接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此种方式通常通过股票交易所市场进行。
购买方可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或者公开市场交易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
直接收购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优势,能够快速控制目标公司。
2. 收购部分股权收购部分股权是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此种方式通常发生在目标公司的大股东之间或者与目标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双方之间。
收购部分股权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收购成本,降低风险。
3. 资产收购资产收购是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资产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此种方式通常发生在目标公司处于破产、重组或者处于发展困难时。
购买方可以以一定的价款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并对资产进行整合和管理。
资产收购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改变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高收购方的市场份额。
4. 优先股收购优先股收购是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优先股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优先股是一种特殊的股份形式,具有优先分红权和优先清偿权。
购买方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优先股来获得对公司的经营权。
优先股收购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风险和提高收益。
三、股权收购的影响1. 改变公司控制权股权收购使得购买方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可以改变目标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决策,进而改变公司的战略方向和业务模式。
2. 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收购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目标公司,购买方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 力量整合与资源共享股权收购可以实现购买方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力量整合和资源共享,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4. 降低风险和分散投资通过股权收购可以降低风险,特别是购买多个目标公司的股权,可以实现投资的分散化。
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流程及要点一、收购主要流程无论是二级市场交易、协议转让,还是间接收购,甚至是定向增发,一旦与转让方达成初步交易意向后,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运作即告开始。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 保密协议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必然涉及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
为避免收购过程本身及收购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被不当使用和披露,参与交易的双方会签订保密协议。
形式方面,保密协议包括单向保密协议、双向保密协议以及承诺函等形式,其中以双向保密协议较为常见。
(二) 委托中介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离不开专业中介机构的协助。
收购方一般需聘请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收购方如为国有资本,会涉及按国资采购要求选择中介机构。
如何平衡国资的采购要求和交易的保密要求,需要收购方审慎考虑对中介机构服务采购的具体方式。
(三) 尽职调查针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购,中介机构不仅需对上市公司进行核查,也需要对交易对方、收购方自身进行核查。
关于尽职调查,具体请见本文第三部分。
(四) 交易文件若收购方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决定继续收购,则需拟定相关交易文件,并与转让方谈判和最终签署相关交易文件。
根据收购方式的不同,交易文件可能涉及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股份认购协议等主要交易文件,其他附属文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包括特殊事项的承诺函、备忘录等。
(五) 股份交割证券交易所会在股份交割前对交易进行合法性审查。
作为收购方,应注意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对股权结构是否清晰、出让股份是否存在权利瑕疵、交易是否存在实施障碍、收购方内部的审批流程是否完备、是否已完成税务申报等问题进行核查,避免在前述合法性审查中遇到障碍。
在股份交割的设计上,交割与付款时间节点的选择、资金监管措施及违约条款的合理安排,均是股份交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六)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将对经营管理决策和投资者利益造成影响,因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应阶段的信息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影响一、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是指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在控股权收购中,收购者通常会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获得对目标公司决策和经营的控制权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1. 高价收购:收购者通过向目标公司现有股东支付高价来收购股份,从而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方式通常会带来迅速的权力交接,但也可能导致巨额收购成本。
2. 湮灭法定权力:收购者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使目标公司的现有股东不再具备决策和控制权。
收购者通常会通过代表权力的股东会议来更换目标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以确保自己获得决策和控制权。
3. 与现有股东合作: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现有股东达成合作协议,以获得控制权。
在这种方式中,收购者通常会与目标公司的核心股东或主要股东合作,通过合作行动来影响目标公司的决策和经营。
4. 渐进式收购:收购者通过分阶段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逐步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方式通常会避免一次性付出大量资金,同时也使得目标公司的现有股东能够逐渐退出,减少对目标公司的影响。
二、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工作内容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涉及的工作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调研和选择目标公司:收购者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确定有潜力的目标公司。
这包括评估目标公司的估值、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因素。
2. 股权交易谈判:收购者和目标公司的现有股东之间需要进行谈判,明确双方的收购条件和股权转让价格等细节。
3. 审计尽职调查:收购者需要进行公司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方面的尽职调查,评估目标公司的实际价值和风险。
4. 资金筹集和交易结构设计:收购者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同时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成本。
5. 股东大会决议和权力交接:一旦收购协议达成,收购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来更换目标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确保自己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操作指南一、引言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是指通过一定方式获取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梳理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相关方式、相关工作内容和操作指南。
二、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1. 通过股权转让或者发行新股进行收购a. 定向增发i. 收购方向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发行定增认购股分;ii. 收购方向境内或者境外发行CDR、H股、红筹股等股分;iii. 工作内容:与发行人洽谈、尽职调查、定向增发协议书的起草等;iv. 操作指南:明确收购方和发行人的责任、义务和约定,保护收购方的利益。
b. 大宗交易i. 收购方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发行人的流通股分;ii. 工作内容:协助发行人披露相关信息、配合交易所审核等;iii. 操作指南:保证交易的合法性,避免信息泄露,确保交易成功。
2. 通过收购法人股东或者重组进行收购a. 收购法人股东i. 收购方通过协议方式或者公开竞价方式收购法人股东的股权;ii. 工作内容:协助双方达成交易意向、协助尽职调查、起草股权转让协议等;iii. 操作指南:关注法人股东的信誉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风险评估。
b. 重组收购i. 收购方通过公司并购或者资产重组方式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ii. 工作内容:起草并购协议、协助尽职调查、协助申报并购等;iii. 操作指南:进行充分尽职调查,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三、工作内容及操作指南1. 尽职调查a. 股权结构调查:了解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股东情况;b. 公司财务分析:审查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成长潜力等;c. 风险评估:评估上市公司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d. 卖方尽职调查:对卖方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评估、管理结构进行调查。
2. 合同起草和谈判a. 股权转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义务和收购价格等;b. 非竞竞争协议:限制卖方在一定时间内不与竞争对手合作;c. 保密协议:确保交易双方信息的保密性;d. 合规条款:确保收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与及流程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与流程一、引言控制权收购是指一方通过购买或者其他方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权的多数表决权或者控制权,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方式与流程。
二、控制权收购方式1. 股权收购a. 直接股权收购: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直接获得股权b. 间接股权收购:通过购买控股公司或关联公司的股权,间接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2. 收购荷兰式拍卖a. 招标收购:通过发起公开竞标,以最高出价者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b. 声明性拍卖:通过选定宝座竞标者,其他竞标者只能提出对抗性申请,直至无人出价3. 收购债券a. 债券收购: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债券,获取债权人在重整或清算过程中的优先权b. 债券交换: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协商,将债券转换为股权,获取控制权4. 合并重组a. 资产重组: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控制其经营活动b. 股权合并:通过与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协商,将股权合并,取得控制权5. 信托监管a. 通过设立信托计划,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购b. 信托财产交割后,信托受益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三、控制权收购流程1. 准备阶段a. 制定收购计划,确定收购目标b. 进行尽职调查,评估收购目标的价值和潜在风险c. 确定资金来源和融资安排2. 谈判阶段a. 与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管理层进行商谈,达成初步意向b. 约定收购条件和价格,进行合同谈判3. 监管审批a. 提交收购申请,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备控制权收购事项b. 进行反垄断审查、证监会审核等程序4. 股东大会a. 召开股东大会,就控制权收购事项进行表决b. 股东大会通过后,执行股权交割手续5. 控制实施a. 实施收购计划,接管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b. 合并重组、管理层调整等后续措施四、附件本文涉及附件如下:1. 收购意向书样本2. 股权收购合同范本3. 提交监管申请的资料清单4. 股东大会决议文本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控股公司:指通过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而有效控制上市公司经营的公司2. 关联公司:指与上市公司存在一定合作关系或财务关系的公司3. 债券:指公司发行的具有固定收益和到期日的债务凭证4. 重整:指对公司的债务、资产等进行整顿和调整的法律程序5. 清算:指公司停止营业、解散、清算并分配财产的法律程序6. 信托计划:指通过设立信托,以信托财产为基础,实现特定目标的安排。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方式,工作内容及流程一,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保密协议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必然涉及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
为避免收购过程本身及收购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被不当使用和披露,参与交易的双方会签订保密协议。
形式方面,保密协议包括单向保密协议、双向保密协议以及承诺函等形式,其中以双向保密协议较为常见。
2,委托中介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离不开专业中介机构的协助。
收购方一般需聘请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收购方如为国有资本,会涉及按国资采购要求选择中介机构。
如何平衡国资的采购要求和交易的保密要求,需要收购方审慎考虑对中介机构服务采购的具体方式。
3,尽职调查针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购,中介机构不仅需对上市公司进行核查,也需要对交易对方、收购方自身进行核查。
关于尽职调查,具体请见本文第三部分。
4,交易文件若收购方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决定继续收购,则需拟定相关交易文件,并与转让方谈判和最终签署相关交易文件。
根据收购方式的不同,交易文件可能涉及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股份认购协议等主要交易文件,其他附属文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包括特殊事项的承诺函、备忘录等。
5,股份交割证券交易所会在股份交割前对交易进行合法性审查。
作为收购方,应注意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对股权结构是否清晰、出让股份是否存在权利瑕疵、交易是否存在实施障碍、收购方内部的审批流程是否完备、是否已完成税务申报等问题进行核查,避免在前述合法性审查中遇到障碍。
在股份交割的设计上,交割与付款时间节点的选择、资金监管措施及违约条款的合理安排,均是股份交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6,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将对经营管理决策和投资者利益造成影响,因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应阶段的信息披露义务。
对于协议收购、要约收购、间接收购等不同方式,有不同的信息披露要求。
总体而言,首次持股达5%、增减持幅度达5%、持股达20%、持股达30%是收购上市公司进行中需要进行信息披露的几个重要节点。
二、尽职调查事项1,)同业竞争和xx交易收购方通常出于产业结构的布局、协同性等层面考虑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完成后,可能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关联交易亦是如此。
所以,对收购方本身的尽职调查,除关注收购方的资质条件、资金来源外,还应核查收购方的自身主要业务,是否与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等,以判断在收购完成后是否因为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事项需要整改甚至重组。
2,股份质押和冻结受经济环境变化和去杠杆政策等影响,2018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很大程度上成为促使控股股东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最重要的原因。
若标的股份存在权利负担,将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监管机构亦对股份质押冻结的情况、原因、风险、解除安排等问题较为关注。
收购方应对标的股份的质押和冻结情况进行详细及全面核查,合理筹划解除质押或冻结的安排,防止后续对股份交割造成障碍。
3,股东承诺和股权结构首先,标的股份需要依法能够出售。
收购方需要对标的股份的持有主体及穿透股东的相关公开承诺进行详细和全面核查。
因为在实践操作中,上市公司股东在重大资产重组和再融资项目中,由于证券监管机构的要求,往往会出具各类股份出售限制的承诺。
其次,收购方取得标的股份后需要获得控制权。
因此,收购方需要对上市公司股东间的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协议等特殊协议安排进行详细核查。
收购方也应关注在收购完成后,其他大股东如若达成一致行动协议是否将危及收购方的控制地位。
4,财务相关事项收购方聘请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核查,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其中,资金占用、对外担保及或有债务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交易结构事项在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过程中,交易结构的设计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收购方式的选择就收购方式的选择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协议收购协议收购是指收购人与上市公司个别股东私下达成协议,以场外交易形式收购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并进而实现控制上市公司的收购方式。
协议收购在收购价格、比例、交割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且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交易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方式。
须提示的是,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2)二级市场交易二级市场交易具有流通性强、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具体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
但二级市场在流通股数量、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相关的权益变动程序存在诸多限制,因此一般不作为收购的主要手段,而更多成为被补充或巩固控制权地位的方式。
3).间接收购上市公司间接收购是指收购方在形式上没有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其他安排实现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收购方式。
最常见的是收购方收购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股公司(该等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股权。
间接收购的优势在于收购价格、层级和方式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灵活性,但也要求上市公司股份相对集中,且往往需要对控股公司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和资产剥离,增加交易的复杂性。
3).要约收购要约收购是指收购方向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意向公告,以明确而统一的条件通过场内交易收购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上市公司股份。
与二级市场交易类似,要约收购同样受制于流通股的数量、价格、程序等问题,但其优势在于不需要明确的合作方,故而可以用于敌意收购。
另外,若股权较为分散、股价偏低,也可以采用要约收购的方式。
无论起初采取何种收购方式,若收购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达到发行总额的30%时,且计划继续增持的,对于此后收购的股份则必须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即强制要约收购)。
因强制要约收购在交易价格、时间成本上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实践操作中,几乎所有的交易中收购方都将其收购比例控制在30%以内。
2,股份转让的限制股份转让限制主要为限售期和减持方面。
限售期可简要归纳如下:1)对于全体股东,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的12个月;2)对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的36个月;3)对于董监高,锁定期为上市后的12个月,离职后的6个月;同时,在职期间每年减持不得超过25%。
减持方面的限制主要存在于《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关于二级市场减持最核心的规定为,集中竞价交易三个月不能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连续90个自然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3,控制权的变更1).经营者集中申报收购方和上市公司通常体量较大,所以非常容易触发经营者集中申报,这一点在实践操作中,容易被收购方忽略。
笔者倾向于认为,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以前,经营者集中申报需要获得通过。
因为经营集中申报的准备相对复杂,且获得通过的时间较长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所以,前期忽略经营者集中申报,可能影响交易整体进程。
经营者集中申报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若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同一相关市场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小于15%,或在各个非相关市场所占市场份额小于25%的,可进行简易程序申报。
虽然实践操作中大部分项目仅涉及简易程序,但因为普通程序所需时间远长于简易程序,所以收购方在项目初期即需要判断是否涉及普通程序。
2)2.表决权委托因为国有资本强烈的合并报表需求,所以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收购通常都是以获得控制权为目的。
实践操作中,由于标的股份可能存在各种转让限制(如前文所论述),所以存在大量原控股股东向收购方委托表决权的案例,目的是使收购方尽早完成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和合并报表。
一般来说,表决权委托为过渡性措施,后续收购方会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4,业绩对赌安排总体来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搭配业绩对赌并不常见,并且已有案例集中出现在2018年。
在已发生案例所涉及的安排中,既有转让方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也有转让方对收购方进行补偿。
实践操作中,前述安排可能引发一些问题,例如转让方已经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并且上市公司已作为“国有控股公司”被监管,如何有匹配的“经营权”来实现业绩目标;如果转让方“经营权”过大,反过来又会影响收购方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5,司法拍卖方式当标的股份有多轮冻结时,收购方可能无法与多个债权人达成一致顺利解除所有冻结;即使收购方与现有债权人达成一致,也不排除新的债权人在推进过程中即进行新的冻结。
在此情况下,收购方可以考虑通过司法拍卖甚至破产重整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该方式的劣势为收购方可能面临其他投资者的竞价,拍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四、后期运营注意事项1,创业板限制首先,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
若创业板上市公司同时经营其他业务的。
其他业务收入或利润不得超过营业收入或利润总额的30%。
此外,收购方不得通过在创业板收购上市公司再注入资产的方式进行借壳上市。
所以,若收购标的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则收购方在收购前期即需要对该等事项有充分了解。
2,资产注入限制除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存在主营业务、借壳限制外,收购主板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时也需关注关联交易审批事宜,同时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
如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甚至借壳,还涉及证券监管部门核准问题。
因此,若有后续资产注入的计划,则需要在收购前期即进行筹划和论证,避免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完成后,不能实现资本运作的整体商业目的。
3,锁定期限制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完成后,收购方的锁定期为完成收购后的12个月(即在12个月内实际控制人不能发生变动)。
若收购方是通过定向增发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锁定期为36个月。
此外,实践操作中,不排除由于证券交易所问询的压力,收购方主动延长前述锁定期。
4,国资监管当收购方为国有资本时,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完成后,上市公司即成为国有控股企业。
首先,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存在特殊监管,例如在发行证券、重大资产重组、对外投资、债务融资、转让股权或资产时,应将相关方案报有审批权限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其次,日常生产经营的内部决策亦应按照国有控股企业进行监管;这对于收购方和上市公司来说需要磨合,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五、收购境外上市公司特殊事项1,大红筹限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第三项规定,“凡将境内企业资产通过收购、换股、划转以及其他任何形式转移到境外中资非上市公司或者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外上市,以及将境内资产通过先转移到境外中资非上市公司再注入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外上市,境内企业或者中资控股股东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应当按照隶属关系事先经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报中国证监会审核后,由国务院证券委按国家产业政策、国务院有关规定和年度总规模审批”。
因此,国有企业如希望通过收购控制境外上市公司,并后续向其注入国有企业下属资产,需要取得证监会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