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理念
- 格式:pdf
- 大小:247.40 KB
- 文档页数:1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布时间:2022-11-12T16:03:03.52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0月3期作者:朱宾飞[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部分,文字的灵活运用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还有活力,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看,作文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关键方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方法上加以创新,给学生带去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整合语文作文教学资源,紧密地和实际相联系,这样才能够达到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点燃学生的作文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朱宾飞浙江省义乌市宗泽小学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部分,文字的灵活运用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还有活力,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看,作文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关键方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方法上加以创新,给学生带去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整合语文作文教学资源,紧密地和实际相联系,这样才能够达到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点燃学生的作文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0-089-01小学语文作文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头戏,面对一些学生不喜欢写作,对写作感到倦怠,失去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的创新,为学生写作学习注入新的血液,本文从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角度对语文作文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生的作文缺少真实感受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还不成熟,一直在发展阶段之中,并且在思想上也十分稚嫩,很多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但是性格上十分天真活泼,充满个性,所写出来的文章都十分稚嫩。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研读之下,教师还需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真谛,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真实的感受,当前小学作文中的明显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缺少真实感,小学生作文出现模式化的方式非常严重,很多都是堆砌在一起的词汇,学生的真实情感难以表达其中,作文的表达方式也是十分简单的。
浅议语文的教学创新摘要:语文创新应从激发学生兴趣着手,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性创新方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动力,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列入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中。
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的介入,大大改变了语文教学靠口头描述的乏味局面,为学生创设了更直观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下面笔者结合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设施创新语文教学谈谈收获。
一、创新性地激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例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曾经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的罗布泊图片,同时搜索今日罗布泊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并引导学生寻找《汉书·西域传》中有关罗布泊的热闹繁华的有关记载,思考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的直接关系。
如学习《奇妙的克隆》时,用制作好的flash课件播放了动物精子与卵子融合,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的画面,这时学生初步了解了克隆技术的基本常识,深奥的理论经过演示成了形象直观的画面。
随后在大屏幕上展示“克隆国宝大熊猫”的图片、“克隆绵羊”的图片及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有关事例,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从而探究相关问题。
二、创新性地引领学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使学生获得过程的体验和感悟。
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用flash在大屏幕上展示陕北腰鼓宏大的表演,同时演示陕北腰鼓的翻打动作,让学生边观看边体验,真正体验“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热烈场面,感悟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因王嫚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促进素质教育落实,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拥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避免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应让学生具有探究学习意识,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知识理解,具有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继而使其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这便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教育理念,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丰富而鲜活的课堂。
为此,笔者依据执教经验,浅议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基于新课标理念指引下,为给予学生多元化感受,促进他们进行实践探索,需要教师加强创新引导。
只有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促进自主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累语言与文字知识,使其形成感知能力,助力他们快乐学习。
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成,使他们具有探究学习意识,彰显语言学科育人优势。
从而,加强师生联系,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必要性(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素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为了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在课下能够展开广泛阅读与练笔,需要在教师的创新教育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进行快乐学习。
从而,提升课堂施教效率,助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小学语文有着基础性、综合性与人文性特点。
以往教师习惯先让学生齐读,然后进行重点教学,展开知识“灌输”。
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全程毫无惊喜可言,师生之间的教学角色也趋于固化。
即便教师对知识理解再透彻、讲述再精彩,因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以获得理想授课成效。
只有促进创新教育,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使其拥有人文素养、品鉴能力、思辨意识,他们才能展开深入学习,自主获取知识,体会语文学科魅力。
浅议生本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本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
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必须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让学习变成学生最喜爱和最乐于从事的事情,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都能投入学习的活动中,是生本课堂要思考的关键。
语文课堂生本教育课堂教学一、以生为本,创设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走进生本课堂,我们会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合作互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1.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可尽展风采,分组参与,合作完成文中角色的表演,入情入境,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和谐有序,热烈讨论的氛围充满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热情,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以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鼓励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来主动积极获取知识。
2.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鼓励先学,少教多学,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品味、感悟、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
因此,教师应找准切入点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生本为语文提供了一条最简捷、最根本的思路:“大阅读”、“大写作”。
广泛地阅读,有选择的记录,是丰富学生思想的重要保证。
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思想,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在讨论中交流思想,思想丰富了,发表见解时就呼之欲出、淘淘不绝了,这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如可以开展班级阅读大比拼,学期初,规定每个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在特定的时间互相交流、评价,从而达到互补、提高的作用。
同时,生本教育的课堂,追求课堂气氛的民主和主动。
浅议课堂教学观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新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创建学习自主的课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很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基础,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愉悦、开放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然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
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
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三、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我们大多数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备课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就是演戏一样。
浅议如何打造魅力语文课堂温跃梅(肥西县桃花初级中学安徽合肥230000)摘要:打造魅力语文课堂,既是新课改理念倡导的课堂评价目标,也是所有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本文结合自己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围绕如何打造魅力语文课堂,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魅力三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魅力课堂随着素质教育的日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育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
学而无获,就是无效劳动,而反复的无效劳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身心伤害。
只有充满魅力的课堂,才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愿学乐学。
如何让课堂教学高效而充满魅力,是我们所有学校和教师努力的方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作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也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应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魅力三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历程,我觉得以前自己的教学就如“抱着孩子走,喂给孩子吃”。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自己的教学则好比“牵着孩子走,送给孩子吃”。
而魅力语文课堂需要我们的教学想办法“让孩子跟着跑,自己找食吃”。
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是角色的转换。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引领者。
而完成这一角色转换,关键是要相信学生,要敢于“放手”,充分解放学生的眼、手、口和脑。
课堂上让学生手脑并用,他们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从这一点上说,“放手”就是“为之计深远”的爱,“放手”更利于实现学生发展,“放手”的程度往往决定教育的高度。
其次是师生关系的改变。
要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
如果说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那魅力课堂就是“日心说”,学生就是“太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转。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课堂才有可能变得轻松愉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有情感碰撞和智慧交流,才能实现高效课堂、魅力课堂。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浅议自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一个新的语文课程体系正以其具体形态展现在语文教师面前。
语文教学是学校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我庆幸地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实践证明,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它是一种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
那么,在课堂上应如何操作呢?一、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要对新课程理念全面、准确的理解,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如果教师不肯舍弃已有的固定模式和观念,就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是一门外延十分广泛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多角度、多层面地启发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更应给培养学生独立发表见解、善于质疑的能力。
二、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民主开放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在这种前提下,教师才可能营造出“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开放”的心境。
课改后的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既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学到知识,又要使他们的个性、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浅议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新一轮的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学习,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新课改下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教学,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应发展而积极探索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理解义务教育就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课堂为主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就是立足课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教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要求和措施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原先的教学知识仅限于课本,教学总拘泥于固定模式。
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尽管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
(一)提高教师创新意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加上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业务能力有限性,仅就教材上的内容而施教,以固定而单调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分析,不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发表意见,对有个性的学生不能积极对待,这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性。
由此可见,在新的语文课程教改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汲取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使自己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问,互相交流。
(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把初中语文教学由灌输向实践性转变。
浅议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理念
发表时间:2018-11-15T21:36:45.473Z 来源:《未来教育家》第10期作者:谢学军
[导读] 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才能培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职业技术人才。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第五小学谢学军 330200
【摘要】: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
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时代已成历史。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已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才能培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职业技术人才。
一、转换角色,势在必行
语文学习的阶段性非常明显,如从小学到初中,重点是传授知识而不是能力,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的主体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学生的自主意识是相对薄弱的。
也就是说,学生只需接受,无需有多少见解和思想。
而在高中阶段,重点已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非常明显,而老师的主体意识相对?薄,因此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学生自己,老师充其量是引导者。
所以,既然中职语文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老师就要把注意力从知识的讲解上转移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不能再在课堂上搞“一言堂“。
如果教师总是从作者介绍、段落分析、概括中心到艺术特色,面面俱到,一一道来,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毫无兴趣,这样很难起到积极作用。
究其?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颠倒了主次关系。
作为主体的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学生哪有不厌之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就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
二、揣摩句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关键词句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内容和中心。
有些课文的关键句子在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思考,从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发展思维。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教学这一句时可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
作者把幻想和现实作对比,说明小女孩尽管有着美妙幸福的幻想,但结局却是悲惨的。
这就告诉我们,在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要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只有穷人团结起来,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
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三、练习造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因此,在造句训练时,必须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造句中的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句子成份。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对小学生讲述句子万分,但要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不同的位置上,造出不同意思的句子,实际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了不同成份。
例如用“顽强不屈”造句。
作主语:顽强不屈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作谓语:方志敏在敌人面前顽强不屈。
作定语:先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句子内容。
例如教学《养花》一文,让学生用“关切”造句,可以用感情上的关怀这一意思来造句,如:党和政府无时无刻不在关切着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
也可以用态度上的亲切这一意思来造句,如:老师关切地问我:你的身体好些吗?三是句子形式。
句子形式从语气方面考虑,可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
从感性色彩方面考虑可以分为褒义和贬义。
例如;用“骄傲”造句就可造出不同感性色彩,不同结构的句子。
四、开展语文活动,互惠双赢
把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到社会大课堂之中,由“封闭型”转变成“开放型”,这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
语文教学活动可以有单项和综合之分,可以分散进行,也可以集中进行,在形式上可以走出去,请进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进行。
学生可参与的社会语文活动很多,比如:节日征文、普通话比赛、文艺汇演、参观读书屋、游览书市??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接触了社会,体验了生活,丰富了语文知识,积累了写作素材,同时也检验和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活动中,每个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也可以检测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也便于制定下次活动的计划,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还可以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成就感,使之受到锻炼。
这样,语文课活跃起来了,学生喜欢了,语文教学质量也就有保证了。
无数的实践表明,把语文课当作活动课,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积极而广泛地开展语文活动,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是喜闻乐见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应付考试也是不成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仅就“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而阐述的四点管窥之见。
我认为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更具时代特色的新型的职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