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指导书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0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1. 引言本实验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材料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和熟悉常用的建筑材料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本指导书共包含以下几个实验项目:1.试验一:水泥试验2.试验二:混凝土试验3.试验三:砖试验4.试验四:钢筋试验每个试验项目中,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2. 试验一:水泥试验2.1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泥样品的试验,了解和检测水泥的物理性能,并掌握水泥试验的整体流程和操作方法。
2.2 原理2.2.1 水泥种类的检测:包括测定水泥的标号、颜色、外观、质量以及坍落度等。
2.2.2 水泥强度的检测:包括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抗压强度等。
2.3 仪器设备•水泥试验台•钢尺•试验针•水泥试样2.4 操作步骤1.准备水泥试样,并检查其外观、颜色、标号等信息。
2.使用试验针在水泥试样上进行探测,判断其初凝时间。
3.使用钢尺测量水泥试样的终凝时间。
4.将水泥试样压碎,并使用水泥试验台测定其抗压强度。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2.5 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分析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抗压强度的数据,比较不同水泥试样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试验二:混凝土试验3.1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样品的试验,了解和检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强度,并掌握混凝土试验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3.2 原理3.2.1 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包括测定水灰比、砂率、骨料的粒径组成等。
3.2.2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包括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
3.3 仪器设备•水泥试验台•骨料试验台•称重设备•混凝土试样3.4 操作步骤1.准备混凝土试样,并进行标识。
2.将混凝土试样放入压力机中,根据预定的负荷值施加压力。
3.确定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
4.预测混凝土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3.5 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比较不同混凝土试样之间的强度差异,分析其原因,并讨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刘泮森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非独立的实验课,我院教学目标是将本门实验课程打造成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重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建筑材料实验是一门与生产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
在工程上检验材料质量、确定设计及施工的依据、改善材料性能、使用新材料及选择代用材料等,都需要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试验。
因此,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为了能正确评价材料的质量,合理而经济地选择、使用材料,具备一定的建筑材料试验知识和技能是完全必要的。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学习《建筑材料实验》应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原理;受到建筑材料试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并获得处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的初步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同时,通过试验还可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技术要求。
检验材料质量所进行的试验,应根据国家、行业(部)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进行,一般包括如下过程:(1)选取试样。
选取试样应按技术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试样必须有代表性,使从少量试样得出的试验结果,能确切地反映整批材料的质量。
试验前须对试样作检查,并应特别注意那些可能影响试验结果正确性的特征,做好记录。
(2)确定试验方法。
通过试验所测得的材料性能指标,都是按一定试验方法得出的有条件性的指标,试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
因此,所确定的试验方法必须能正确地反映材料的真实性能,并且切实可行。
当有国家、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时,应该采用统一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3)进行试验操作。
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必须使仪器设备、试件制备、量测技术等严格符合既定试验方法中所作的规定,以保证试验条件的统一,获得准确、具有可比性的试验结果。
由于材料往往不很均匀,所以还必须对几个试件作平行试验,借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
在整个试验操作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出现的各种现象,做好记录,以便分析。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1、建筑材料实验的抽样及处理抽样检验就是通过一个样本来判断总体是否合格。
选取试样是建筑材料检验的第一个环节 ,抽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检验材料的整体结果 ,必须制定出一个抽样方案。
同时通过检验还要制定出判定其指标的验收标准。
这样才能使取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建筑材料实验影响因素 ,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或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 ,主要因素有仪器的选择 ,试件尺寸 ,试件的形状 ,表面状态 ,加荷速度 ,温度 ,湿度。
3、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实验报告 ,在取得了原始的实验数据之后 ,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科学结论 ,常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 ,最基本的方法是数学处理方法。
经数据处理后 ,编写或填写实验报告:从而确定实验结果。
但是 ,当我们对同一物理量进行重复测量时 ,经常发现他们的数值并不一样 ,每项实验都有误差 ,随着科技水平及人们认识水平提高 ,误差可控制的比较小 ,但不能完全消除。
为了科学的评价数据资料 ,必须得认识和研究误差 ,才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以消除或减少测量误差;(2)正确处理数据 ,合理计算结果 ,以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3)正确组织实验 ,合理设计或选用仪器和操作方法 ,以便在经济的条件下取得理想的结果。
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实验一材料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材料密度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材料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材料内部一般均含有一些孔隙 ,为了获得绝对密实状态的试样 ,须将材料磨成细粉 ,以排除其内部孔隙 ,再用排液置换法求出其绝对密实体积。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李氏瓶、天平、温度计、玻璃容器、筛子、烘箱、小勺、漏斗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试样磨成粉末 ,通过900孔/cm2的筛后 ,再将粉末放入105~110℃烘箱内 ,烘干至恒重。
2、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倒入李氏瓶中 ,使液面达到0~1mL刻度之间 ,记下刻度数 ,将李氏瓶置于水温20℃+2℃的盛水玻璃容器中。
试验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一试验目的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时,水泥净浆需在标准稠度的条件下测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作为水泥需水量指标,对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试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如图1-1,符合《水泥净浆搅拌机》(JC/T729-2005)的要求,由搅拌锅、搅拌叶片、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搅拌叶片在搅拌锅内作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公转和自转,并可在竖直方向调节,搅拌机可以升降,控制系统具有按程序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功能。
图1-1 图1-2标准法维卡仪:如图1-2,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试杆有效长度为50±1mm,直径为10±0.05mm,承装水泥净浆的试模为深40±0.2mm,顶内径为65±0.5mm,底内径为75±0.5mm的截顶圆锥体。
玻璃板:大于试模直径、厚度≥2.5mm 、量杯、天平、滴管等。
三试验步骤1 标准稠度用水量可采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来测定。
如检测结果发生矛盾时以前者为准。
2 试验前必须检查测定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试锥降至玻璃板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
3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叶片先用湿抹布擦抹,先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在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倒入时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合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固定好,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拌15s,此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快速搅拌120s,搅拌完毕。
4 搅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振捣,振捣密实,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底板和试模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将试杆降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钉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至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在搅拌后的90s内完成。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工程本101班30人沈阳工程学院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一)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 材料的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利用密度可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实度。
孔隙率的大小会影响到材料的吸水率、强度、抗冻性及耐久性等。
2.主要仪器设备(1)李氏瓶(2)天平(3)筛子(4)鼓风烘箱(5)量筒、干燥器、温度计等。
3.试样制备将试样研碎,用筛子除去筛余物,放到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试验步骤(1)在李氏瓶中注入与试样不起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数0V (cm 3)。
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为20℃。
(2)用天平称取60~90g 试样,用漏斗和小勺小心地将试样慢慢送到李氏瓶内(不能大量倾倒,防止在李氏瓶喉部发生堵塞),直至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 3为止。
再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送入瓶中试样的质量m (g )。
(3)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瓶内液体中,转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1V (cm 3)。
(4)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的液面读数1V ,减去未注入前的读数0V ,得到试样的密实体积V (cm 3)。
5.试验结果计算 材料的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第二位): V m =ρ式中 ρ—-材料的密度(g/ cm 3);m ——装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 );V --装入瓶中试样的绝对体积(cm 3)。
按规定,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最后结果,但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0。
02 cm 3。
(二)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利用材料的表观密度可以估计材料的强度、吸水性、保温性等,同时可用来计算材料的自然体积或结构物质量。
2.主要仪器设备(1)游标卡尺(2)天平(3)鼓风烘箱(4)干燥器、直尺等.3.试验步骤(1)对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将待测材料的试样放入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1)用游标卡尺量出试样尺寸,试样为正方体或平行六面体时,以每边测量上、中、下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并计算出体积0V ;试样为圆柱体时,以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量其直径,各方向上、中、下测量三次,以六次的算术平均值为准确定其直径,并计算出体积0V 。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认知实训(4节课)实验二材料基本物理性能试验(4节课)实验三混凝土集料筛分析试验(4节课)实验四普通混凝土试验(8节课)实验五沥青试验(4节课)实验二 材料基本物理性能试验(4节课)一、目的:1.了解建筑材料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2.通过对材料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测试,熟悉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粗集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1.试验用样品和材料:4.75mm 以上的粗集料。
2.试验方法原理和计算公式:网篮法,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a a a w m m m γ=-,集料的吸水率100%f ax am m W m -=⨯。
3.主要试验仪器设备天平、吊篮、溢流水槽、烘箱、温度计、标准筛等。
4.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20mm ,轻轻搅动石料,使附着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
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
(3)调节水温在15℃~25℃范围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
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中质量(w m )。
(4)提起吊篮,稍稍滴水后,较粗的粗集料可以直接将粗集料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用毛巾吸走从集料中漏出的自由水。
注意不得有颗粒丢失,或有小颗粒附在吊篮上。
再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集料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面干状态。
整个过程中不得有集料丢失,且已擦干的集料不得继续在空气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
(5)立即在保持表干状态下,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f m )。
(6)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a m )。
(7)对同一规格的集料应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建筑材料 实验指导书试验一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材料的基本性质主要有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耐久性质等。
虽然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组成、结构和构造有所差异以及工程上对其要求不尽相同,而有不同的试验方法和侧重的试验项目,但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这里以天然石料的常规试验为例,说明材料的一些基本性质试验的试验原理和方法。
本试验内容包括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吸水率、饱水率、抗压强度以及坚固性等六项基本性质。
1.1 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 材料的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利用密度可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实度。
孔隙率的大小会影响到材料的吸水率、强度、抗冻性及耐久性等。
2.主要仪器设备(1)李氏瓶(2)天平(3)筛子(4)鼓风烘箱(5)量筒、干燥器、温度计等。
3.试样制备 将试样研碎,用筛子除去筛余物,放到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试验步骤(1)在李氏瓶中注入与试样不起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数0V (cm 3)。
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为20℃。
(2)用天平称取60~90g 试样,用漏斗和小勺小心地将试样慢慢送到李氏瓶内(不能大量倾倒,防止在李氏瓶喉部发生堵塞),直至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 3为止。
再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送入瓶中试样的质量m (g )。
(3)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瓶内液体中,转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1V (cm 3)。
(4)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的液面读数1V ,减去未注入前的读数0V ,得到试样的密实体积V (cm 3)。
5.试验结果计算 材料的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第二位):V m =ρ式中 ρ——材料的密度(g/ cm 3);m ——装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 ); V ——装入瓶中试样的绝对体积(cm 3)。
按规定,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最后结果,但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0.02 cm 3。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资料,它是建筑材料实验的必经之路,是一本介绍建筑材料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手册。
该手册为建筑材料实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参考依据,能够让实验工作者准确地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进而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的意义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对于建筑材料行业非常重要。
指导书主要介绍各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实验方法,如混凝土、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等。
实验指导书提供了建筑材料检测中所需要的各种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及方法,让读者能够清楚的了解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及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实验指导书也对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二、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内容1. 实验材料:对于不同的实验项目,需要准备不同种类的实验材料。
2. 实验用具:准备实验用具是建立实验工作的基石,这部分内容应该详细列出所需设备,如试验机、天平、温度计、测厚仪、点式测温仪等。
3.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建筑材料实验的核心。
需要详细介绍每种建筑材料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等。
4. 实验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建筑材料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实验环境、实验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等方面的细节问题,这些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实验工作者避免危害和各种错误。
5.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结果的重要记录,也是实验工作者需要提交给领导、客户或其他机构的证明文件,需要详细说明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及结论等内容。
三、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规范1. 内容完整:实验指导书编写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所述实验内容,对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一定要详细到位。
2. 语言简洁明了:实验指导书应该采用精炼、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和难懂的专业术语。
建筑材料实验作业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验材料和设备•水泥•沙子•石子•液体试剂•实验台•砂浆搅拌器•试验模具•强度测试设备3. 实验步骤步骤一:配制混凝土试样1.准备水泥、沙子、石子等试验材料。
2.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水泥、沙子和石子混合均匀。
3.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至混凝土砂浆的合适浇注性能。
步骤二:浇注混凝土试样1.准备好试验模具,将混凝土砂浆逐渐浇入模具中。
2.用手或工具轻轻敲击模具,排除气泡和空隙。
3.平整试样顶部,并确保试样表面平整。
步骤三:养护混凝土试样1.将试样包裹在湿润的布料中,防止试样过早失水。
2.放置在恒定温度下,通常是25℃左右,进行试样的养护。
3.养护时间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7-28天。
步骤四:测试混凝土强度1.在试样养护后,使用强度测试设备进行试样的力学性能测试。
2.逐渐施加力,记录下试样破坏时的载荷数值。
3.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
4. 实验注意事项•每位实验者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
•在配制混凝土砂浆时,应按照规定的配比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添加试验材料。
•在试样养护过程中,应保持试样充足的湿度,避免试样过早干燥和失水。
•在测试混凝土强度时,应保证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误差和干扰。
5.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测试数据,学生应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总结不同配比和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应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的格式应符合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并按照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撰写。
7.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操作实验设备时,应遵循操作规范,减少操作风险。
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主编吝杰〔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副主编徐淑军罗贤彦〔日照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八日前言建筑材料是一门联系实际较强的学科。
建筑材料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局部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建筑材料的重要方法。
开设建筑材料实训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熟悉主要建筑材料的标准与标准,试验设备和根本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二是使学生对具体材料的性状有进一步的了解,熟悉、验证、稳固与丰富所学的理论知识;三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根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较好地指导学生的建材试验,学院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编写了本教材,可供建筑工程技术、水利工程、工程监理等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使用。
本书完全按照职业岗位的操作技术标准编写,针对性、应用性较强,但并不包含所有建筑材料试验的全部内容。
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开展,今后遇到本书所述试验以外的试验时,可查阅有关指导文件,并注意各种材料标准或标准的修订动态,以作相应修改。
本教材第1、第2、第3、第4章由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吝杰编写;第5、第6章由日照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徐淑军编写;第7章由日照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罗贤彦编写。
全书由吝杰通稿。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1年10月目录1 材料实验根本知识 (4)建筑材料技术标准与试验根本技能 (4)数值的修约和统计 (6)2 水泥技术性质的检测 (7)一般规定 (7)水泥细度检测 (8)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 (9)水泥胶砂强度检测 (13)3混凝土用骨料性能检测 (16)取样与缩分 (16)砂的检测方法 (17)石的检测方法 (19)4 普通混凝土性能的检测 (2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 (22)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23)5 建筑砂浆性质检测 (25)砂浆的稠度检测 (25)砂浆的分层度检测 (25)砂浆抗压强度检测 (26)6 钢筋性能检测 (28)一般规定 (28)钢材的拉伸性能检测 (28)钢筋弯曲〔冷弯〕检测 (29)7 防水卷材性能检测 (31)1 材料实验根本知识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根底,直接关系建筑物的平安性、功能性以及使用寿命和经济本钱。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专业班级姓名组别学号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郑秀梅编二0一六年三月前言建筑材料实验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建筑材料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能够丰富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材料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建筑材料知识,为今后从事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建筑材料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达到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目标,依据我校各专业建筑材料教学大纲,在原建筑材料实验报告的基础上我们重新编写了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将实验指导与实验报告合编,其实用性更强,掌握材料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更容易。
鉴于教材中对材料实验依据、取样技术、设备原理已有较详细的叙述,本指导书以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为主。
供全校开设建筑材料课的老师、实验室人员及同学使用。
由于本指导书为初次编写,编者水平有限,有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目录实训一水泥物理性质测定实训二水泥强度等级测定实训三混凝土用骨料试验[1]实训四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实训五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实训六砂浆试验实训七沥青试验试训八钢筋实验注:[1]试验三中包括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
实训一水泥物理性质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受潮情况:的意义。
二、测定材料水泥品种:受潮情况:三、实验内容(一)水泥细度测定(干筛法)1.主要仪器:天平、标准筛、浅盘2.试验步骤:称取试样50置于标准筛上,一边摇动拍打,一边转动筛子,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0.05g个为止,称取筛余量。
3.试验结果:(1)计算筛余百分数:(筛余量/试样量)×100%=(2)以一次试验结果作为检验结果。
4.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年月日(二)水泥净浆标准稠度试验1.目的及适用范围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与体积安定性时,水泥浆的稠度会影响试验结果。
为便于比较,规定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试验。
所以,测凝结时间与安定性之前,先要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测定方法有维卡仪法(标准法)和试锥法(代用法)两种。
《建筑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实验项目一:水泥细度实验一、实验目的查验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由于水泥的许多性质(凝结时刻、收缩性、强度等) 都与水泥的细度有关,因此必需查验水泥的细度,以它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依据之一,因此必需进行细度测定。
二、要紧仪器设备实验筛:实验筛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筛网孔边长为80m),水筛架和喷头:水筛架上筛座内径为140 mm。
喷头直径55mm,面上均匀散布90个孔,孔径0.5~(水筛架和喷头;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感量);搪瓷盘、毛刷等。
三、试样预备将用标准取样方式掏出的水泥试样,掏出约200g通过方孔筛,盛在搪瓷盘中待用。
四、实验方式与步骤1.负压筛析法(GB1345—1991)(1) 筛析实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操纵系统,调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 称取试样25g,置于干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持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水筛法(1) 筛析实验前,检查水中应无泥沙,调整好水压及水压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
(2) 称取试样50g±0.02MPa的喷头持续冲洗3min。
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数沉淀后警戒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称准至。
3.干筛法在没有负压筛仪和水筛的情形下,许诺用手工干筛法测定。
(1) 称取水泥试样50g倒入符合GB 3350.7要求的干筛内。
(2) 用一只手执筛往复摇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拍打速度每分钟约120次,每40次向同一方向转动60º,使试样均匀散布在筛网上,直至每分钟通过的试样量不超过为止。
用天平称量筛余物,称准至。
建筑材料试验实训指导书绪论一、试验目的建筑材料试验是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互相配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多年的教学试验证明,通过这个教学环节既可验证和巩固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又可通过试验操作,熟悉试验设备和试验操作技能,具体了解材料性质的检验方法和有关的技术规范,为将来参加实际材料试验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学好建筑材料试验是很重要的。
二、试验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简称取样),选择适当精度仪器设备;(2)按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操作,作出试验记录;(3)将试验数据加以整理,通过分析作出试验结论,写出试验报告。
三、注意事项(1)应该注意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取样方法。
各种材料的取样方法,一般在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中有所规定,试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使试验结果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以利于取得可靠的试验数据,作出可信的结论。
(2)要注意材料性质试验数据总是带有一定的条件性,即材料性质试验的测定值与试验时的种种条件有关。
很多因素影响着材料强度的测定值。
因此,为了取得可以进行比较材料性质的测定值,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3)每次试验完毕,都必须认真填写试验报告,计算时要注意单位,数据要有分析,问题要有结论。
分析中应说明试验数据的精确度,结论要指出试验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了加深理论认识,在试验报告中,可以写上试验原理、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写报告一定要认真,不要敷衍了事。
试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的试验一、密度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筛子(孔径O.20mm 或900孔/cm2)、量筒、烘箱、天平、温度计、漏斗、小勺等。
2.试样制备将材料(建议用石灰石)试样磨成粉末,使它完全通过筛孔为0.2mm 的筛,再将粉末放入烘箱内,在105~11O °C 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主要用于对建筑材料实验的指导和组织。
它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步骤,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本文将从指导书的构成、指导书的编写与利用及指导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谈谈建筑材料的实验指导书。
一、指导书的构成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通常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测试的目的和目标。
实验原理是对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进行介绍和解释,使学生了解实验测试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实验仪器设备主要是介绍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是指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测试和获得实验数据的步骤和具体操作细节。
实验结果分析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部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实验测试的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含义。
实验注意事项主要提醒学生在实验测试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测试结果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对实验测试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指导书的编写与利用编写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需要对所涉及的建筑材料类型及性质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同时需要对实验测试的相关理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编写实验指导书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编写原则,如明确实验目的、准确描述实验步骤和结果、重点突出等。
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实验指导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特别的调整和改变。
实验指导书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测试,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自查学习和实验测试复习的必备工具。
基于此,指导书编写时需要灵活应用多种教育手段,如图表、生动例子、事实和数据等,让学生对实验测试的原理和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三、指导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了解。
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建筑材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基础课程。
除应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外,还需通过实验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1.实施试验的能力(1)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作风、严谨的方法进行试验。
(2)明确各项试验的目的和实验的原理,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
(3)按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操作。
(4)在试验课前应进行预习,准备好记录表格,试验数据的记录。
(5)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定;(6)试验报告的编写;2.实验时要集中思想,认真地听指导教师讲解,仔细观察,如实地记录各种实验数据,积极思考分析,不得马虎从事。
不得抄袭他人的实验记录。
努力培养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3.爱护仪器、工具,节约水、电、实验材料,凡损坏仪器工具等,并视具体情节,按章进行处理。
4.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吵闹、打逗,不准高声谈笑,不准乱抛纸屑杂物,不准随意摆弄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5.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好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好清洁工作,经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建筑材料试验建筑材料试验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
通过试验预期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熟悉、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三是可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能,对常用的材料具有独立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
试验内容包括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混凝土、建筑钢材、建筑砂浆、砌墙砖、石油沥青等主要试验。
一、水泥的基本性质试验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水泥标准稠度(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的用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之一;掌握GB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建筑材料试验必备指导书建筑材料试验指导书班级__________姓名工程造价教研室2005.4实验1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材料密度的测试,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熟悉材料的构造特征。
(2) 试样制备将试样研磨,用孔径0.2 mm筛子筛分除去筛余物,并放到105~11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将烘干的粉料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待用。
(3) 实验步骤①密度的测定A 在李氏瓶中注入煤油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
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为20℃。
B 称取50~90 g试样,用漏斗将试样逐步送入李氏瓶内,使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3的刻度为止。
再称剩下的试样,计算送入李氏瓶中的试样质量m(g)。
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液面的读数,减去未注前的读数,得试样得绝对体积V(cm3)。
②体积密度的测定A 称取试样质量m及蜡封试件在空气的质量m1,并对试样表面涂蜡。
B 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数V1。
C 将试样放入容量瓶中,记录水的体积数V2。
(4) 实验结果计算①密度按下式计算出密度 (精确至0.01 g)ρ=m/V式中m——装入瓶中的质量,gV——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cm3密度实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02 g/cm3,否则重做。
②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出体积密度ρ0ρ0=m/V0式中m——试样的质量,gV0——试样的体积(包含开口孔隙、闭口孔隙与材料绝对密实体积)V0=V2-V1-[(m1-m)/ρ蜡]实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02 g/cm3,否则重做。
③孔隙率的计算按下式计算孔隙率P(5) 问题与讨论①在进行密度试验时,试样的研碎程度对试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试验样品内部存在较多孔隙。
颗粒越大材料孔隙率越大,测得的密度值越大,其误差越大。
《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指导书适用专业:建筑相关专业实训时间:一周实训地点:建材实验室起草人:一、实验实训的目的和意义建筑材料实训是建筑材料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建筑材料检测就是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检验和测定的过程。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物质基础。
材料质量的优劣以及配制是否合理,选用是否适当等等,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本次实训的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检验方法。
二、实验实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方法进行建筑材料实验时,取样、实验条件、数据处理等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或规范进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代表性、稳定性、正确性和可比性,否则就不能对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和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实验实训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简称取样),选择适当精度的仪器设备。
2、按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做好实验记录。
3、将实验数据加以整理,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人员的素质为了使检测的数据科学、合理、具有说服力,要求检测的技术人员具有以下的素质和态度:1、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2、必须切实执行工程产品的有关标准、实验方法及有关规定。
3、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不得修改实验原始数据,不得假设实验数据,尊重科学,对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科学性负责。
4、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及较强的操作能力。
5、杜绝检测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了事、不按有关标准进行实验操作等行为。
五、实验实训内容及要求实验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实验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三、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测定水泥的取样:袋装水泥不超过200吨为一批。
袋装水泥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经混合拌匀后取至少12kg。
将取出的样品分成两等份,盛于密闭、防潮且不易与水泥发生反应的容器中。
一份用于检验,一份密封保管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复验。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指导书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1、建筑材料实验的抽样及处理抽样检验就是通过一个样本来判断总体是否合格。
选取试样是建筑材料检验的第一个环节,抽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检验材料的整体结果,必须制定出一个抽样方案。
同时通过检验还要制定出判定其指标的验收标准。
这样才能使取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建筑材料实验影响因素,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或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主要因素有仪器的选择,试件尺寸,试件的形状,表面状态,加荷速度,温度,湿度。
3、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实验报告,在取得了原始的实验数据之后,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科学结论,常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最基本的方法是数学处理方法。
经数据处理后,编写或填写实验报告:从而确定实验结果。
但是,当我们对同一物理量进行重复测量时,经常发现他们的数值并不一样,每项实验都有误差,随着科技水平及人们认识水平提高,误差可控制的比较小,但不能完全消除。
为了科学的评价数据资料,必须得认识和研究误差,才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少测量误差;(2)正确处理数据,合理计算结果,以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3)正确组织实验,合理设计或选用仪器和操作方法,以便在经济的条件下取得理想的结果。
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材料密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材料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材料内部一般均含有一些孔隙,为了获得绝对密实状态的试样,须将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再用排液置换法求出其绝对密实体积。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李氏瓶、天平、温度计、玻璃容器、筛子、烘箱、小勺、漏斗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试样磨成粉末,通过900孔/cm2的筛后,再将粉末放入105~11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2、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倒入李氏瓶中,使液面达到0~1mL刻度之间,记下刻度数,将李氏瓶置于水温20℃+2℃的盛水玻璃容器中。
3、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试样送入密度瓶中,直到液面上升到20mL左右。
再称剩余的试样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m。
4、轻轻振动密度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前后两次液面读数之差,即为瓶内试样所占的绝对体积V。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按下式计算密度ρ(精确至0.01g/ cm3):ρ=m/V式中 m—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g;V—装入瓶中试样的绝对体积,cm3。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2 g/ cm3,否则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六、实验注意事项1、试样烘干至恒重。
2、实验过程中保持李氏瓶中液体温度恒定。
3、读液体体积时,读液面下凹部切线对应刻度。
4、控制向李氏瓶内的下料速度,并及时排出瓶中气泡。
七、思考题1、砖、石等材料作密度实验时,为什么要磨成细粉状,应该多细?。
2、用李氏瓶测定材料体积时,应该用什么液体?实验二砂的筛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筛分析试验的试验方法,评定砂的级配及粗细程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实验原理通过筛分析试验评定砂的级配及粗细程度。
在拌制混凝土时,细骨料的级配和粗细程度,对节约水泥和获得均匀的混凝土有重要影响。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标准筛、摇筛机、天平、、烘箱、浅盘、料勺、毛刷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砂样应通过9.5mm的筛,并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2、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孔径大小顺序排列的标准筛中,在摇筛机上筛10min。
取下标准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0.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试样的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的量:质量仲裁时300dmr A = 生产控制检验时200dmr A =式中 mr ——筛余量(g);d ——筛孔尺寸(mm);A ——筛面积(mm2)。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两份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3、分别称量各个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 g ,所有各个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之总和与砂样总质量相比,差值不得超过+1%。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1、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出试样的颗粒级配曲线,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曲线相比较,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4、计算细度模数μf :μf=(A2+A3+A4+A5+A6-5A1)/(100-A1) 式中 A2、A3、A4、A5、A6——分别为4.75mm 、2.36mm 、1.18mm 、0.6mm 、0.3mm 、0.15mm 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到0.1%。
按细度模数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5、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进行,取两次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两次所得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六、 实验注意事项1、砂筛分前检查各筛从上至下是否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
2、逐个用手筛时,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总量的0.1%为止七、思考题1、如何评定砂的级配与粗细?实验三混凝土拌和物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基本概念,掌握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调整方法。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试验是检验混凝土拌和物是否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
检查和易性是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混凝土搅拌机、拌板、拌铲、磅秤、坍落度筒、捣棒、直尺、容量桶、试模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设计性实验可无此项目)1、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制1)人工拌合(1)按所定配合比备料,以全干状态为准,(2)将拌板和拌铲用湿布润湿后,将砂倒在拌板上,然后加入水泥,用铲自拌板二端翻拌至另一端,然后再翻拌回来,如此重复,直到颜色混合均匀,再加上石子,翻拌至混合均匀为止。
(3)将干混合料堆成堆,在中间作一凹槽,将已称量好的水,倒人一半左右的凹槽中;(勿使水流出);然后仔细翻拌,并徐徐加入剩余的水,继续翻拌,每翻拌一次,用铲在混合料上铲切一次,直到拌合均匀为止。
(4)拌合时力求动作敏捷,拌合时间从加水时算起,应大致符合下列规定:拌合物体积为30L以下的4-5min;拌合物体积为30-50L时5-9min;拌合物体积为51-75L时9—12min。
(5)拌好后,根据试验要求,立即做坍落度测定或试件成型。
从开始加水时算起,全部操作须在30min内完成。
2)机械搅拌(1)按所定配合比备料,以全干状态为准。
(2)预拌一次,即用按配合比的水泥、砂和水组成的砂浆及少量石子,在搅拌机中进行涮膛。
然后倒出并刮去多余的砂浆,其目的是使水泥砂浆先粘附满搅拌机的筒壁,以免正式拌合时影响拌合物的配合比。
(3)开动搅拌机,向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子、砂和水泥,干拌均匀,再将水徐徐加入,全部加料时间不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合2min。
(4)将拌合物自搅拌机卸出,倾倒在拌板上,再经人工拌合1-2min,即可做坍落度测定或试件成型。
从开始加水时算起,全部操作必须在30min内完成。
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每次测定前,用湿布将拌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湿并将筒顶部加漏斗,放在拌板上,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置固定。
(2)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合物分三层均匀装人筒内,每层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应为筒高的1/3。
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合物高出筒顶。
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
每装一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渐向中心。
插捣筒边混凝工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
底层插捣应穿透整个深度。
插捣其它两层时,应垂直插捣至下层表面为止。
(3)插捣完毕即卸下漏斗,将多余的拌合物刮去,使与筒顶面齐平,筒周围拌板上的拌合物必须刮净、清除。
(4)将落度筒小心平稳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高过程约5-10s内完成,将筒放在拌合物试体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合物试体最高点与筒高的距离(以1mm为单位计,读数精确至5mm),即为拌合物的坍落度。
(5)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
(6)坍落度的调整。
在按初步计算备好试拌材料的同时,另外还须备好两份为调整坍落度用的水泥与水,备用的水泥与水的比例应符合原定的水灰比,其用量可为原来计算用量的5%和10%。
当测得拌合物的坍落度过大时,可保持砂率不变,酌情增加砂和石子,尽快拌合均匀,重做坍落度测定。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拌和物的坍落度应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如果提起坍落度筒后,拌和物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测定。
观察粘聚性。
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拌和物锥体表面轻轻敲击,如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倒塌、部分崩塌或出现石子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观察保水性。
提起坍落度筒后,如有较多的水或稀浆从底部析出,则表示拌和物的保水性不好;没有或仅有少量的水或稀浆从底部析出,则表示拌和物的保水性良好。
六、实验注意事项1、做塌落度前,应湿润塌落度筒、底板、捣棒。
2、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塌落度筒整个过程要150s内完成,提筒要垂直平稳。
七、思考题1、混凝土的拌合物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调整?2、混凝土拌合物从加水到测定塌落度,全部过程为什么要在30分钟内完成?实验四砂浆拌和物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砂浆拌和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检验或控制现场拌制砂浆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砂浆拌和物和易性试验是检验砂浆拌和物是否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检查和易性是施工中砂浆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砂浆搅拌机、拌板、拌铲、磅秤、砂浆稠度仪、捣棒、砂浆分层度仪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砂浆拌和物的拌制1)人工拌合按设计配合比(质量比),称取各项材料用量,先把水泥和砂放人拌板干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堆成堆,在中间作一凹坑;将称好的石灰膏(或粘土膏)倒入凹坑中,再倒人一部分水,将石。
灰膏或粘土膏稀释,然后充分拌合,并逐渐加水,直至混合料色泽一致、观察和易性符合要求为止,一般需拌合5min。
可用量筒盛定量水,拌好以后,减去筒中剩余水量,即为用水量。
2)机械拌合(1)先拌适量砂浆(应与正式拌合的砂浆配合比相同),使搅拌机内壁粘附一薄层砂浆,使正式拌合时的砂浆配合比成分准确。
(2)先称出各材料用量,再将砂、水泥装入搅拌机内。
(3)开动搅拌机,将水徐徐加入(混合砂浆须将石灰膏或粘土膏用水稀释至浆状),搅拌约3min(搅拌的用量不宜少于搅拌容量的20%,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