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优选稿
- 格式:docx
- 大小:199.28 KB
- 文档页数:7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精致分析)一、儿推的起源、发展和流派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用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畅。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辨证:体系:成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十卷,《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之疾,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其疾多在肝脾二脏。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等书目的形成,在学术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关于补泄的问题,手法的问题等等。
流派:名家:孙重三,张汉臣,李德修、北方青岛三字经派,南方上海的海派,湖南刘开运派等。
正本溯源!结论:三字经派的特点,主张取穴少而精,还强调用“独穴”治病。
所谓“独穴”就是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
二、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与诊断1.?脏腑娇嫩,形气未冲;阴阳的平衡特别容易被打破,易外感,病势变化迅速。
风寒咳嗽→肺炎;食积→吐泻→阴津阳气虚脱证。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用药或者治疗得当,效果明显。
3.幼儿没有情志方面的疾病,病情相对简单。
万全在总结钱乙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进一步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学理论,他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
平肝、清肺。
补脾、补肾肝不宜补,肺气虚弱多补肺。
心不宜推,扰动心神。
小儿肾常虚,不宜清泄。
治疗原则:以提高免疫力为主,注重扶正。
气正则邪难侵。
治疗时,祛邪亦不忘扶正,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
三、小儿疾病的诊断1.印堂颜色:青,白,黑、赤、黄2.面色:发红,肝肺有热,左边为肝,右边为肺3.舌苔:4.眼睛:先看是否有神。
眼珠乱动歪斜为肝风内动;白眼珠红→风热上攻;白眼珠黄→湿热,黄疸;眼睑浮肿→肾;睡露睛→脾虚;5.鼻子:清涕为风寒;黄涕为风热;鼻子煽动肺气不宣。
鼻头红为脾热,鼻头黄为脾虚。
《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三字经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分好多派别,光山东就有3派。
三字经是其中之一。
何为“三字经”推拿?之所以叫三字经,是因为创始人徐谦光为清朝人(后来李德修将其发扬光大),留下的资料三个字一句,如:“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祥。
”。
其推拿取穴,一般每次只取3~5个穴位。
经常遇到网络上的朋友,一起探讨推拿取穴的时候,对方取穴往往多至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与我不同。
现介绍一下三字经推拿的基本特点:取穴少,用独穴,只推左上肢肘以下穴位;推拿时间长,手法简练,疗效较高;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1.取穴少常用穴位30个左右,临证取穴一般不超过3~5个穴位,尤擅用独穴治病。
其他派是全身取穴,穴位近百个,治一病常用10多个穴位。
李先生说:“取穴不宜太多,多则杂而不专。
”他认为“穴位是脏腑气血的聚集点。
通过推拿的刺激,产生通经络、活气血、消淤滞、扶正气、驱病邪的治疗作用。
暖穴能催动人身生热的能力;凉穴能催动人体散热的能力;补穴能加强脏腑功能,扶助正气;泻穴能加强人体的排泄功能。
因此,取穴必须少而精,若通身杂推则气血乱动,只能造成混乱。
”2.用独穴所谓独穴治病,就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只用一个穴位,推时长,以得效为度。
用以治疗急性病效果更好。
《推拿三字经》指出:“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量。
”3.手法简练推拿手法只用推、拿、揉、运、捣、掐、分、合八法。
容易掌握,运用方便。
要求推拿时手法熟练,操作正确,精神集中,轻重快慢适当,用力均匀,绵绵不断,扎实稳定,不可飘浮,方可取效。
切不可因其简单易学而马虎从事。
4.推拿时间长在施治时,每穴操作的次数多,主张久推取效。
《推拿三字经》载“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
推拿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是因年龄大小与病情轻重而灵活掌握的。
因为取穴少,所以特别适合初学者。
只要辩证准、取穴对、手法好、时间够,临床疗效是可靠的,有时超过药物治疗。
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
一.小儿推拿穴位介绍
1、百会:为太阳经穴位,位于头顶部,形成一个正三角形,三面离
太阳经线各8寸,两角点为“头池”“正溪”,直角点为“百会”穴位,
有疏肝理气,安神祛邪之功。
2、天柱:为少阳经穴位,位于颈部,横向距两耳后1寸,纵向距头
顶4寸,腹部正中线,为清肝明目之穴位。
3、太阳:为太阳经穴位,位于前臂背部,距手尺骨上方1寸,肱桡
肌外侧缘,有养心清火之功。
4、肩髃:其位置位于肩部外侧,声门处,离腋窝正中线2寸,舒筋
软骨,通络气血之功。
5、内关:其位置位于腋部正中,腋下1寸,相当于手尺骨末端,有
养心安神之功。
6、外关:其位置位于腋部正中,腋下2寸,距耳屏2寸,有健脾养
胃之功。
7、攒竹:为少阳经穴位,位于背部,横向距肩臂1寸,纵向距中脘
4寸,有强筋塑形之功。
8、五枢:其位置位于腰部正中,距骶骨上缘2寸,有活血调经之功。
二.小儿推拿功能详解
1、清热解毒:童子推拿可以调节能量的流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
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2、童子推拿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循环流动。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
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
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
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
两者统称推肾经。
16 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自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的桡侧为清,称清大肠。
两者统称推大肠。
17 小肠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小肠。
两者统称推小肠。
18 胃经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
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
两者统称推胃经。
19 四横纹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用拇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20 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处。
指端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 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本穴还常用割治法治疗疳积。
21 内八卦本穴为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所作的圆。
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或运八卦22 二扇门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23 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
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24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为大推三关。
25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推拿基本原则: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
会引起紊乱;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小儿特定穴的功能。
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
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
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
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
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
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
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
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
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
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
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
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
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
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
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
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
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
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
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
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
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
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
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
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
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
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
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
第三章常用穴位一、脾穴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
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
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
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二、肝穴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
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
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
三、心穴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心:离心性推之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
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
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
四、肺穴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补肺:向心性推之。
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
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
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
五、肾穴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补肾:向心性推之。
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
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
六、胃穴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胃:离心性推之。
(此穴只清不补)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三字经流派儿推)(一)感冒1、一般感冒:解表散寒清热发热轻(37.1~39):清肺10,平肝10,清天河水15,掐五指节2、3遍。
发热重(39~40):清肺平肝10,退六腑15,提捏大椎5~10次,掐五指节2、3遍加减:鼻塞加揉阳池10,呕吐加清胃10,咳嗽加运内八卦102、感冒夹痰:兼咳喘、苔微黄、腻,脉浮滑。
——解表清热,宽胸化痰平肝10,清肺15,清天河水10,运内八卦15.加减:痰多加清补脾10,高热加退六腑15.3、感冒夹惊:兼烦躁惊厥,高热,苔黄干,脉弦数。
——解表祛风热,息风镇惊平肝30,清肺15,清天河水30.加减:高热加退六腑15,惊厥加捣小天心2,眼斜视向相反方向捣小天心2.4、感冒夹滞:兼纳呆、泻吐、腹胀、肠鸣或高热苔厚脉滑。
——解表祛风热,理气化积平肝清肺15,清天河水10,运内八卦15,清脾10.加减:呕吐加清胃10,食积加清大肠10,高热加退六腑15.5、感冒寒热往来:寒热错杂或邪传少阳者——分疏阴阳,调和气血分手阴阳10,推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加减:见少阳证加清肺平肝15,清天河水15(二)支气管炎1、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症状+咳嗽加重(发热、胸闷、气促、纳差,初为干嘛,久则痰增多)解表清肺,止咳化痰基本方:清肺平肝10,清天河水10,运内八卦15,清胃10发热>38.5+退六腑喘重:逆运内八卦15,痰多有湿罗音:加揉掌小横纹10咳喘重少痰改小横纹为推四横纹102、慢性支气管炎早晚有咳嗽,有痰,活动后可闻及痰鸣音,纳减消瘦面黄。
健脾益气,止咳平喘补脾经10,揉二马10,清肺平肝10。
慢支急性发作:发热,咳嗽,痰多。
清补兼施。
基本方一:补脾10,揉二马10,清肺10,清天河水10。
基本方二:逆运八卦10,揉二马10,推四横纹10,清胃5,退六腑15(三)肺炎1、热、咳、痰、喘、煽清肺化痰初起基本方:清肺平肝10,逆运八卦10,揉掌小横纹10,退六腑10高热惊厥加捣小天心1分钟头痛鼻塞加揉阳池10(或四大、拿列缺)2、热退,痰减,有干湿罗音(呼吸音粗)中期基本方:清肺平肝10,运内八卦10,清天河水10,推四横纹10(四)鼻炎:鼻塞流涕风寒、风热、肺气虚寒、胆热犯鼻鼻塞色黄绿,质稠味重或血丝——胆热移脑宣肺通窍,清泻肝胆风寒基本方:清肺平肝10,揉一窝风10,外劳宫10风热基本方:清肺平肝10,清天河水10,揉阳池10胆热移脑:平肝清肺20,退六腑10,揉阳池10(五)扁桃体炎:风热犯肺胃,邪毒郁结(发热,咽痛,烦躁口干便秘。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1、感冒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鼻塞重:+揉阳池10呕吐:+清胃10(运八卦)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 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 便有食:+清大肠102、寒热往来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3、急性支气管炎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 发热超38.5+推六腑10 喘重改为逆八卦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 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 慢性支气管炎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 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10天河水104、肺炎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 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 头痛鼻塞+揉阳池10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5、顿咳(百日咳)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河水或推六腑10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
改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捣小天心5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改用揉二马10清补脾10 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6、厌食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5-7遍7、鼻炎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5 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池108、鼻窦炎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9、扁桃体炎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推六腑20-3010、口腔炎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10 不发热:去推六腑11、口疮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横纹10 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 发热+推六腑20 流口水+揉小横纹10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外用西瓜霜、冰硼散12、哮喘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大四横纹10清肺5 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卦10 热重:+推六腑15 13、脘腹痛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揉板门10 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 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水10揉板门15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推大四横纹15 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15第二次15清胃10清大肠10 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天河水10虚寒腹痛:揉外劳宫15清补脾10揉板门15推大四横纹1014、呕吐伤食呕吐:揉板门15运八卦15清胃10清补脾10 胃热呕吐:清胃15平肝10推天河水10运八卦15 腹痛+揉板门15 便秘+清大肠10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揉板门15清胃10运八卦15清补脾15 夹惊呕吐: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揉板门15天河水10揉外劳宫10胃寒呕吐:揉外劳宫15揉板门15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15 有形寒积+清大肠15寒伤脾胃+清补脾10兼冷泻亦同15、呃逆实证有热者: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 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清补脾1516、疳积揉二马15补脾15平肝5 腹胀重+推大四横纹10 有痰者+运八卦10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5平肝5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17、自汗盗汗自汗:揉二马15清补脾10运八卦10清肺5 盗汗:运八卦10揉二马10天河水10平肝518、遗尿揉二马20清补脾10揉外劳宫10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尿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5、推天河水1019、脱肛补脾15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0 大便干+运水入土10 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1020、便秘选择一:清补脾10清大肠15运水入土10平肝5 选择二:独揉神阙15略带热像:运水入土10清大肠15平肝清肺10天河水5 腹胀+推大四横纹1021、腹泻伤食泻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利小便10 +-腹痛重者+揉外劳宫10-15 轻症(5-6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小儿推拿三字经原文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
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
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
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
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
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
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
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
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
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
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
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
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
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
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
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
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
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
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
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
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
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
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
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
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
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
`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
小儿推拿三字经《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治急病治疗急厥霍乱等一些急性病一穴良以独穴为佳大数万用独穴为大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大约需要推拿数万次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确,用足够的推拿时间,病可立愈幼婴者指4岁以下的小儿加减量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一些慢性病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补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热嗽者为痨;血亏当用清补法热清当热病当用清法治疗大察脉大人应诊脉,察色,脉主何症,色主何脏理宜详按医理运用四诊八纲,详细辨证浮沉者浮主表症,轻手可得,沉主里症,推筋着骨表里恙辨明是表症还是里症迟数者三至为迟,迟为冷;六至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气,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小儿推拿是中医的重要分支,它是一种治疗儿童疾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而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则是小儿推拿的基础,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关键要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小儿推拿。
一、金针徐插——“金针徐插”这句话是小儿推拿三字经的开篇,它表明了小儿推拿的首要原则——缓慢、温和、轻柔。
小儿推拿的操作必须要温柔,不能过于用力,否则会对儿童造成伤害,而金针徐插则是最好的比喻。
二、拨轻撩重——“拨轻撩重”是小儿推拿三字经的第二句话,它强调了小儿推拿中的重要技巧——轻拨、重撩。
轻拨是指在小儿的身体上轻轻地拍打、揉搓,以刺激皮肤、经络;而重撩则是通过运用指、掌、肘等部位的力量,来施加按摩、推拿和拍打等手法。
拨轻撩重需要根据病情、病因、体质和年龄等因素灵活掌握。
三、慢揉轻推——“慢揉轻推”是小儿推拿三字经的第三句话,这表明了小儿推拿所具有的独特特点——缓慢、柔和。
小儿的筋骨健脆,经络活泼,小儿推拿的操作必须要非常温和,避免过度的按摩、推拿或者是揉捏等技术。
四、对称调和——“对称调和”是小儿推拿三字经的第四句话,这是因为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与对称调和有很大的关系。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应该注意对称性,例如在进行推拿、揉捏或拍打等手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左右对称,保持按压力量平衡,而对称性的好处则在于可以平衡全身的气血、阴阳、筋骨、经络等各项因素,并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五、先手后足——“先手后足”是小儿推拿三字经的第五句话,它反映了小儿推拿中先手后足的操作顺序。
一般来说,先给儿童进行手部推拿,随后再在足部进行推拿,这是因为手脚是小儿身体的重要器官,通过手部和足部的推拿,不仅可以保持手足的灵活度,还可以通过经络的调节,来起到治疗的作用。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表明了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点,它是小儿推拿的基础,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实现正确的小儿推拿。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应该始终牵扯到以上五句话的操作要点。
《推拿三字经》原⽂及解释清朝徐谦光著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药⽆缘母亲服药即吐,⽆法治疗推拿恙⽤推拿治疗母病,不药⽽愈⾃推⼿从此开始⽤推拿为⼈治病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定真⽳找出治病的有效⽳位画图彰画图明⽰各⽳的部位,以备后⼈学习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进⾏,消除病邪,推⼤⼈从应快且重,推⼩⼉应快⽽轻惟重良推拿注重良⽅,辨证取⽳、⼿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独⽳治 独⽳是指只取⼀个⽳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三万16岁以上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三千 5岁⾄15岁为⼩,⼩⼉形体结构和⽣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婴三百 4岁以下为婴,婴⼉⽓⾎脆弱、⽪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加减良 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病情轻重,灵活运⽤分岁数 区分病⼈年龄⼤⼩轻重当 看明病的轻重,选⽤适当⼿法进⾏治疗从吾学 ⾃从我学习、动⽤推拿治病以来⽴验⽅不断总结经验,创⽴⽤独⽳治病的有效良⽅宜熟读 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勿⼼慌 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意治急病 治疗急厥霍乱等⼀些急性病⼀⽳良 以独⽳为佳⼤数万 ⽤独⽳为⼤⼈治病,推拿的时间要长,⼤约需要推拿数万次⽴愈恙 只要取⽳正确,⽤⾜够的推拿时间,病可⽴愈幼婴者 指4岁以下的⼩⼉加减量 按照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治缓症 治疗兼症、痨伤或外感内伤等⼀些慢性病各⽳量 辨病取⽳,推数要⾜虚冷补 虚冷者为⽓亏当⽤补法,热嗽者为痨;⾎亏当⽤清补法热清当 热病当⽤清法治疗⼤⼈应诊脉,察⾊,脉主何症,⾊主何脏理宜详 按医理运⽤四诊⼋纲,详细辨证浮沉者 浮主表症,轻⼿可得,沉主⾥症,推筋着⾻表⾥恙 辨明是表症还是⾥症迟数者 三⾄为迟,迟为冷;六⾄为数,数为热,以辨别寒热冷热伤 病有寒热之分辨内外 辨明是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引起的,外因为六淫疠⽓,内因为七情劳倦,也有内因外因两伤者。
山东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所有穴位用图说话(二),总共42个穴位(和其他流派略有差异)17、小横纹(其他流派称为掌小横纹)左揉右揉次数相同,主治痰多、湿痰、湿啰音,常和逆运八卦合用治疗“喘重痰多”。
用于咳喘、口舌生疮、百日咳、肺炎等。
18、后溪穴开胸利嗝顺气,用于打嗝,肾经不清,以后溪穴代之。
19、八卦穴调五脏之气,加强中气运化,相当于发动机机油,即能开胸利气用于痰火喘嗽,又可以消食化积。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病都可以用运八卦。
顺运八卦用于咳嗽初起、燥痰;逆运八卦用于喘重、湿痰、湿啰音时。
由于逆运八卦可以使气下行,也可以止呕、治疗便秘等。
山东盲派“八卦为先”,小朋友做推拿,先运八卦。
顺运八卦20、内劳宫掌心,八卦穴中心,此穴在心经上,能清心火,也能安神。
(安神大法:一掐心经二劳宫,三捣天心四掐总,五分阴阳池边站,黄蜂出动安神功。
有的流派认为心火勿扰。
21、分阴阳小儿生病,外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内因是阴阳不平衡等造成,分阴阳能分寒热,平气血,治疗各种纠结。
最为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重视(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每孩必推,每病必推,“寒热夹杂分阴阳,半表半里分阴阳,高热不退分阴阳”。
22、合阴阳阴阳相交,气血和谐,三字经化痰法“先补肾经、后合阴阳、最后推天河水,其痰即散”。
23、运水入土治便秘,肾经属水,脾经属土。
24、运土入水治腹泻25、四缝穴:用于厌食、积食、消化不良26、清天河水 38.5度以下的发烧可用,热症可用。
27、退六腑前臂小指侧,此穴为凉穴,发烧38.5度以上可以用,可用于各种热症(咽痛、腮腺炎、弄舌、重舌),还能通腑,急性喉炎用退六腑3万下立愈。
28、推三关前臂拇指侧,此为暖穴能补气行气、回阳生热,治疗寒痰迷塞心窍,用于体弱、体虚、腹痛、腹泻,斑疹不出以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
29、外劳宫掌背正中,此为暖穴,善治下元虚寒,为腹痛治疗独穴。
30、一窝风横纹中点,主治下寒腹疼,各类风寒。
31、二人上马为小儿推拿重要的补穴,各种虚症都必须用二人上马(腹泻3天以上,咳嗽3天以上等),补肾补元气,可以退虚热。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
位解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
)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
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
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
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会引起紊乱。
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