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刘阳
- 格式:docx
- 大小:11.44 KB
- 文档页数:7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南方周末》是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众多媒体深度报道的领头羊之一,因其独特的观点和精确的选题使之有很大的读者市场。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脉络的意义中。
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求是”。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尽管它的核心读者是精英教育传播,但是它自动地站在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直击许多民生问题。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如下:一、深度报道的选题鲜明,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
它总是能在最快时间找到社会危害性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并且能够不留余地地去为民众说话,去抨击。
它和其他媒体纸业的深度报道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民生问题、官民问题等等,而是更加侧重政府的决策对国家、社会不同阶级乃至个人的命运影响;社会法治与官场的冲突,政府的改革,社会观念的变化,人心和利益格局,城乡人民生活的就业状态,医疗与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公共问题。
例如2012年9月13日那一期的调查版面刊登的《殁于贫困》---三个地震亡童和他们的寨子这篇文章,可以清楚地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非常具有特色。
在当今的媒体业频繁出现新闻碎片化的现象下,《南方周末》的选题总能恰到时候的温暖到你的心。
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围绕着贫困者的多灾多难愈发地显示出国家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下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
就像这篇深度报道所说的那样,“三名幼童在一场震级是汶川地震的两千八百一十八分之一的地震中罹难,只是因为灾难对贫困者更残忍一些。
”在我们国家发生地震灾害过后,往往在报纸杂志或网页上看到的是歌颂干部士兵的奉献精神,或者灾难带给人民有多大的伤害等等,很少有媒体会从地震对于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堪一击的伤害有多深,而《南方周末》做到了,它独特的选题角度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
新闻深度报道内容分析作者:张英杰来源:《活力》2011年第02期摘要:转型期的中国面临众多挑战和调整,传统和现代、西方和东方以及各种社会形态和价值观的碰撞都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改进都促进了处在变革社会中的人群对新闻的追求。
而新时期的受众对新闻的追求也不仅止于知道。
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的海置信息冲击下,受众渴望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新闻更深的原因、趋势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度报道在中国有了得以发展的土壤,也从此成为了各家媒体赢得受众的最佳法宝。
本文以《南方周末》为窗口。
对中国新闻深度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闻策划;《南方周末》一、对《南方周末》主要采用的深度报道类型进行内容分析《南方周末》于1984年创办,创办之初主要走娱乐小报的路线,而同质化的报纸越来越多。
90年代以后《南方周末》成功转型,1995年之后更是进入了该报纸的“黄金时代”,转型后《南方周末》提出“以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点,以正义、爱心、良知为诉求,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办报理念,走起了“舆论监督”的路线,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揭露和调查性质的深度报道。
内容深入到社会、法治、时政、文化、国际等方方面面,《南方周末》的报道不仅仅是阐释一个新闻事实,坚持能让受众“在这里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对其办报理念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成功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也让这份报纸在数不清的各类报纸中突出重围,独树一帜。
通过2008年《南方周末》的头版及其他版块的深度报道,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南方周末在打造民生新闻深度报道的诚意和深入。
传统意义上的党报系统进行的民生新闻深度报道,通常过分关注指导性,具有对受众的说教性质,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
但转型期的中国有严重的体制性缺失,《南方周末》的民生新闻则更加贴近受众,更加敢言和真诚,没有高高在上的写作倾向,也没有华而不实的报道。
而是处处展现人文关怀,坚持“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用平民视角加上优秀的记者团队,打造出真实的民生新闻,坚持“受众本位”思想。
《南方都市报》与《南方周末》的新闻策划(转贴)《南方都市报》的新闻策划自1997年创刊以来,《南方都市报》成功的策划作品——“黛安娜专集”“1998世界杯特刊”“一日看百年”“中国财富白皮书”等,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绝无仅有的篇章。
其成功运作还强化了报界杂志化、画刊化、公共性、市民性的潮流,成为全国都市报界一份重要的新时代新主流媒体。
市场运作和市场冲击力,成为《南方都市报》的一种生存方式;成功的策划,成为《南方都市报》生存方式的基石。
作为一家在全国报界占有突出地位的报纸,《南方都市报》的策划是全方位的。
这里,我们只研究其新闻报道策划。
《南方都市报》策划的特点:以大造势,以深取胜,以独见长,以近切入。
新闻性,分析性,前瞻性,创新性,趣味性,时效性,应有尽有。
既气势磅礴,激情无限,又先锋新锐,新鲜可读。
可称运筹帷幄,高潮迭起。
1.策划特色之一:宏大的气势,创新的胆略强调大气魄,大手笔,大视野,办大报是《南方都市报》的发展战略。
事实上,经过两次扩版,该报不仅成为中国版数最多的日报,而且大气磅礴更成为其主导风格,其宏大气势的灵魂是创新的胆魄。
2000年12月29日,该报发行228个版,创下了中国报业之最。
而该报此日的意义不仅在于版数的扩张而在于她用120版的空间创造了中国报业年终对中国经济的总体盘点评价———《中国财富白皮书》。
这次气势恢宏的新闻策划,大胆借用白皮书这个概念,对中国经济进行宏观分析和把握。
它囊括了中国家电、汽车、通信、电脑、药业、食品等各行业,先总结了市场一年的变化,从宏观上得出一个产业发展的整体观感,然后盘点行业具体事件,从而折射整个行业动态。
通过国内名家专访,述评分析,图表,照片,新闻背景,资料,使整个专集点深面广,权威科学,气势宏大,通俗易懂,富有保存价值。
策划《中国财富白皮书》这样的报道,不仅需要领导的胆略、专业型的经济记者,更需要独特的视觉、创新的意识。
《中国财富白皮书》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
浅析南方周末的新闻特点《南方周末》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 1日。
被评为读者“最喜爱阅读"的报纸;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在众多媒介的竞争中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造就了《南方周末》的成功呢?笔者主要从分析《南方周末》的内容特点人手,分析它成功的原因。
一、观点开放.理念独到的深度报道如今提及《南方周末》,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深度报道"与《南方周末》的成功与“深度报道”不无关联。
它要给受众的印象是厚重的新闻素材、信息质量好,反馈高、数繁多,且能多方面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受众。
对待新闻事实,是由表层向深层抽丝剥茧、深入渗透。
它的话题指涉广泛,不只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而且父注重大的新闻事实的选择,这是深度报道区别于消息等体裁的一大特点,也造就了《南方周末》的一大属性,这些都使《南方周末》的新闻肓路相对其他报纸来说更宽广。
另外,《南方周末》的深度理念独到。
从创刊副现在,《南方周末》倡导的“深入成就深度"的口号已深入人心。
深度报道介入《南方周末》,从而丰富了“新闻"这一概念,深化了“新闻”内涵。
还原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价值,成了《南方周末》的一大标牌。
在新闻结构上,因为追加式、系列式、组合式报道方式的运用,《南方周末》报道的问题呈现出立体化、透彻化的形象特征。
因为深度报道对新闻真相的零距离把握,《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媒体中,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一份有良知的、敢于说真话的报纸,相对于之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
此外,《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本质最高,可读性强。
文本字数多、篇幅宏大,是它的深度报道的文体特征。
为避免读者的阅读疲劳,它严格要求深度报道文体风格,或者添加人性化元素,刺激读者的阅读兴奋,或者文本的剧情设立和结构安排要合理紧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超过r这个疲劳底线,进而享受到深度报道的阅读价值。
《南方周末》评论版特色分析【摘要】《南方周末》自2021年创立了单独的评论版面,几经改革后至今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其版面规模宏大、涉及题材广泛都为国内传统媒体之少数。
本文尝试通过对2021年9月到11月的评论文章进行内容和题材上的分析研究,侧重对其评论特色进行总结。
关键词《南方周末》评论特色《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是中国最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之一。
目前报纸分为新闻、时局、经济、文化、评论、绿色六大版块。
而评论版块以其批判的精神、冷静的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情怀,体现出一个成熟媒体对于社会舆论高端的理性引导。
一、文本选择本文选择了2021年9月5日至11月28日这三个月的评论文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因素:第一,遵从新闻报道的时新性原则,评论也一样,最新最热的评论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所在,才能理性正确引导当下大众的舆论倾向。
第二,9月到11月虽然不是传统意义的季度限定,但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季度,是一个周报相对完整的出版周期,能充分地反映出一家报刊的办报特色。
二、数据分析1、内容分析9月5日至11月28日评论内容数量比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连续的109天中共刊登了289篇评论,涉猎内容非常广泛。
其中,关于政治的评论共50篇,在所有评论中首当其冲。
评论版的黄金栏目“方舟评论”多为时政评论,比如11月14的《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完成现代国家转型》。
其次是社会评论,说明《南方周末》对于当下社会民生是相当重视的,11月28日“周末茶座”的《奢侈的二胎》就是围绕市民生二胎的话题展开评述的。
而大众所关心的医疗问题、“三农”问题以及时下热门的环保问题也均有涉及。
例如11月21日“三言两语”的《医患关系,来碗鸡汤》、9月12日“乡村乡村”的《农民买房不在城镇落户》以及10月17日的“漫画一针”《节约能源变得更重要了》等评论。
2、版面分析《南方周末》评论版版面规模宏大,一期四大整版的评论文章为国内传统媒体之少见,从创办改革至今,已经形成很多固定的招牌栏目。
《南方周末》开天窗,大家众说纷纭200800610134新闻学2班王亚男2009年11月19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期《南方周末》在头版三分之一版位,写下“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专访,但是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在二版半版空间写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人物,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除了这两句话,就是一片空白,彷佛刻意“开天窗”。
一时间舆论哗然:是《南方周末》的刻意炒作,还是对新闻审查制度的无声抗议?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老师及同学。
新闻传播学院的曾英老师认为我们很难简单的将《南方周末》的这次行为定性为开天窗.她说:“我在白宫的网站上看了采访奥巴马的原文,原文和报纸上刊登出来的文章没有太大的差别,专访并没有因为政治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被删掉一部分。
曾老师还表示南方周末并没有问出体现他们特色的问题。
“作为一个读者,我对他们提的问题很失望,这个空白并不能弥补我作为读者的损失。
没有问到实质性的问题,这个天窗对我来说就无所谓了,它开几个天窗都不能让我得到我希望的信息。
所以,作为读者,这一次我非常失望。
”最后曾英老师总结到:“所以我并认为它是开天窗。
”风趣幽默的胡小平老师则认为这是《南方周末》针对新闻审查制度的无声抗议。
南方周末》刻意“留白”,并在里头写下语意深长的字句,以技巧性方式,表达《南方周末》的立场和价值观。
胡老师指出广东的思想较为开放,人们有突破陈规的意识。
南方周末的此次行为类似于周恩来总理在《新华日报》开天窗位置处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的行为。
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同学们更是众说纷纭,韩国学院的毛同学说:“挺同情中国的传媒业的,没有什么自由可言。
”张同学则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这样的新闻审查制度。
我觉得南方周末的做法明显的有点过分了,明显的是给自己做广告。
”《南方周末》与《华商报》被网友誉为最有良知的报刊。
到底是广告还是抗议,个中原因只能是您自己体会了。
2015年第9期(总第133期)东南传播摘要:《南方周末》被称作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其副刊也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例证法,从探讨《南方周末》副刊定义、版面语言运用特点、副刊新闻化趋势和内容选择特色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梳理总结了《南方周末》编辑特色与价值取向,并重点对《南方周末》副刊的新闻化趋势进行探究,希望为转型时期的纸媒发展与变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副刊版面语言新闻化趋势内容选择一、《南方周末》副刊的内涵与外延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作为思维的一个形态,概念与其他的思维形式———判断、推理与论证———是密切联系的。
人们必须先具有关于某种事物的概念,然后才能作出关于某事物的推理、判断与论证。
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推理与论证又是由判断组成的。
在这个意义上,概念是判断、推理与论证的基础,是思维的起点。
[1]因此,进行《南方周末》副刊研究的前提,是在厘清副刊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所研究的对象。
对于副刊的概念,学界一直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副刊是指报纸除新闻、评论和广告版面之外的所有版面。
而狭义上的副刊是指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且一般有刊名。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指的副刊均为狭义的副刊。
对于《南方周末》副刊外延的界定,同样存在着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南方周末》副刊一般是指文化版和城市版,其副刊的内容多以文化事件、专栏、读者投稿、漫画和填字游戏为主,相比政治、经济等新闻版面轻松一些。
[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南方周末》的副刊特指文化版中第二张名为“副刊”的单张对开报纸。
笔者认为,《南方周末》自2014年9月改版以来,城市版已经作为一个固定的版面独立存在,刊载的内容也以新闻、评论为主,因此,第一种界定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副刊这一概念的内涵。
而第二种界定将《南方周末》的副刊单单理解为夹在文化版中的单页报纸,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所有特征,事实上缩小了副刊的外延,限制了研究的视野,不利于对《南方周末》的副刊编辑特点进行整体把握。
揭秘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主持人:赵金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
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
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
《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
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
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
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
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
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
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
新闻知识(2009.01)·本刊特稿·的有机的视觉识别系统,并且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而站到报业集团CIS 体系的角度来讲,视觉识别系统是整个CIS理论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对报业集团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企业使命、产业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认真审视分析、整理、确认之后,译为视觉符码。
并且将视觉符码整合成能够应用在企业方方面面的传播符码系统,使之成为特指报业集团的象征或某些具体内容的象征。
包括:1、以集团理念为前提的基本视觉信息的整合;2、以标准字、标志和标准色为延展的辅助视觉信息的整合;3、对视觉信息应用媒介的整合。
(四) 以报业集团自身传播优势为主线,整合传播媒体,实现报业集团全方位、全媒体的传播战略,以提升品牌价值。
报业集团CIS战略的核心问题是树立报业集团形象,增加报业集团的品牌价值。
它反映在传播过程中,是报业集团标识、风格、经营、活动、行为等构成的一个品牌总和。
而报业集团与其他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它自身就是大众传播媒体,是传播信息、情报的优秀载体,本身就是“广告”,且知晓度高,增值领域十分宽广,是传达形象的有力武器。
报业集团在开放广告,发行印务、多种媒体形式及多种资本运营方面有着绝对优势。
所以报业集团应以自身传播优势为主线,整合传播媒体形成传播战略。
总之,报业集团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其自己的特性与规律。
报业集团CIS战略的策划、导入和实施是建立在报业特征之上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报业集团的所有方面,不仅是报业集团外在形象的创意和革新,也是报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深度革命,更是报业集团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对报业集团整体形象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注 释① 朱健强 《企业CI战略》,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99年10月版。
② [美]斯通纳等著《管理学教程》,刘学主译,北京,华原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③ 邵培仁 陈兵《媒介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年5月版。
对报纸头版版面的评析专业:汉语言文学(1)班姓名:谢文玲学号:210895233 (1)2011年11月17日《南方周末》头版(2)2004年9月2日《纽约时报》头版(3)2011年11月17日《环球时报》头版版面是报纸的面孔,头版更是报纸的门面,是报纸编辑最重要的一环。
下面就对《南方周末》《纽约时报》《环球时报》的头版进行分析对比。
1、整体风格对比(1)《南方周末》的头版多数以长条版面为主,长版面,配上一副大图片,下面对称配上一副小图片,左上角是我们熟悉的报头“南方周末”四个大字,左下方是标题导读。
整体版面格调的气质简介严谨、挺拔舒展、端庄大气,又不失严谨典雅。
(2)《纽约时报》版面元素单纯整齐,其头版一般采用竖式版式,基本栏设六栏。
头条的新闻条数通常为6~8条,另有2~3张图片新闻,一般没有广告,给人朴素清晰的整体风格。
同时该报在头版下方辟有导读栏,一般三至四条新闻概要,是一种导语性的版面设计。
(3)《环球时报》属于水平式版面,标题打破基本栏的限制,头条是通栏标题,字号加大,特别醒目;下半版稿件的排列是串排在标题下面的,题与文构成横向的长方形,更加方便阅读;版面上采用了大幅照片;抽去了栏线,题与文之间、图片四周都注意留空,显得简洁大方。
2、版面空间对比(1)编排手段对比(1)《南方周末》标题字体大小不一,字号偏大;版面上图像使用较多,彩色报头称为报纸的标志,主要新闻图片面积较大,重视图示运用;强调版面的模块结构,版面整齐、简洁。
版面上色彩以红黑为主,既不失其严肃,又不失清新俊秀,版面具有醒目、明快的特点。
(2)《纽约时报》标题字体种类较多,字号偏小;版面上图像使用比较慎重,报头不用彩色,彩色图片用量有限,并注意控制版面篇幅;以文线和少量武线分隔不同稿件,强调版面的垂直与水平混合式结构;版面上色彩面积有限,中明度,低彩度,版面具有庄重、典雅的特点。
(3)《环球时报》标题字体种类多,字号偏大;版面上图像使用较多,报头为红底白字,清晰醒目;主要新闻图像面积较大;以文线和少量武线分隔不同区块;版面上色彩丰富,高明度,高彩度,版面具有艳丽、醒目、明快的特点。
《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的读者定位和报道风格,进一步探讨其在深度报道领域所取得巨大成就。
并提出在如今新媒体的冲击下,深度报道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南方周末》;深度报道;读者定位;报道风格;新媒体冲击《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能够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独具一格的创办思想和内容风格。
其在深度报道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
一.深度报道与《南方周末》1.深度报道根据《新闻学大词典》的定义,深度报道是指“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在这个解释的引领下,深度报道对于新闻事件是更深层次的剖析,它以其题材重大、报道面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富有思辨色彩,成为各家新闻媒体的报道重点,同时也因为深度报道在选择题材时往往能紧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针贬时弊,直击要害,起到监督的作用。
近些年来,西方新闻业界往往从操作的角度去理解深度报道,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的观点“: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明日的意义”,也就是说深度报道使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的事件发生关系,以获得明天的义;也有说深度报道是在“5W”理论的基础上,将五个“W”和一个“how 的内涵加以扩大;而美国哈钦斯委员会也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为深度报道下定义。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换句话说,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实问题的解释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
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
然而上述几种观点也还并不能够完整地揭示出深度报道的理论本质,它们更多地体现在指导新闻从业人员的深度报道写作实践上。
论《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的内容特色作者:谢天池夏陈娟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03期摘要: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时代,《南方周末》作为一家“常青藤”般的报业集团,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从未终止。
笔者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简要梳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媒体报道形式、内容方面的研究以及新闻学之外的其他角度研究三类,而单独针对《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相关内容进行文本分析的文献资料较少。
本文搜集了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所有文字资料,对其题材、标题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具体新闻报道,对从中展现的内容特色进行分类与概括。
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头版头条优势,使《南方周末》在新媒体时代下能持续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其他报媒从自身内容上提供改革思路。
关键词: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特色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38-03创办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成为我国影响力深远和极具公信力的新闻周报。
在艾美报告《2016Q1中国新媒体综合价值排行榜》中,《南方周末》仅次于《人民日报》登上中国报纸新媒体最具价值TOP2的宝座。
在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背后,《南方周末》价值体现依然来自于原生内容的优质性。
头条是报纸的“眼睛”,不仅能反映当下社会舆论与热点新闻,而且能体现一个报刊的态度与价值所在。
因此,本文综合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间《南方周末》电子报官网所有头版头条195篇文本资料,分析《南方周末》在融媒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头版头条提升报刊竞争力,以续传统媒体的优势。
一、《南方周末》头版头条题材特色(一)对时政热点进行深度报道虽然《南方周末》力求在头版头条题材的选择上统筹兼顾,保持一定的平衡性,但在195篇样本数据中时政类新闻高达31篇,占到整体比例的15.9%,更胜其它题材一筹。
《南方周末》深度灾难报道评析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
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
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感性关怀与感性诉求1.感性关怀5月15日和5月22日《南方周末》策划了两期整合报道。
15日号外的大标题是《逼近震中》,6篇独立的深度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现灾民近况和救援情况。
22日报道的大标题为《大地震现场报告――汶川九歌》,从9个方面展现灾情的进展情况。
媒体不仅仅要关注灾难的死伤人数,更要关注一个个具体生命。
5月22日报道中的《悲剧之容》中有4个醒目的标题《你可以听见我的呼唤》、《你可以看到我的牵挂》、《你要相信我的坚持》、《你要铭刻我的人生》,这4部分内容分别用不同的图片展现了失去亲人的极度悲伤、等待被救援的孩子的渴望、前线武警战士的坚持和为灾区祈祷的人们的真诚。
这些图片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以往的灾难性报道总是将领导的慰问活动作为重点。
而15日号外中的16幅图片和22日所引用的63张图片当中,只有一张是有关温总理在灾区的图片。
在这张图片中,温总理关爱地拉着一个受伤孩子的手。
这说明媒体在报道领导人活动时,慰问活动已经不再是报道的重点,真情流露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2.感性诉求(1)标题。
《逼近震中》和《大地震现场报告―汶川九歌》。
这两个标题都给人醒目的提示。
第一个标题《逼近震中》让读者有抗震救灾的紧迫感和亲临现场的真实感。
《汶川九歌》透出一种举国上下的悲壮之情,与现实情绪相符。
(2)图片。
15日号外和22日的地震报道共选取图片79幅,有6幅图片没有直接表现抗震救灾,剩下的图片全都是表现现场救援和灾民现状的。
这些图片感染了众多受众。
(3)来信。
在《南方周末》的这次地震报道当中,来信作为独立成篇深度报道直接加入版面。
《南方都市报》头版中的新闻摄影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5级新闻1班苏城育摘要报纸头版的设计在市场竞争中尤为重要,“头版封面化”是众多市场化报纸吸引读者眼球的策略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摄影在头版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头版新闻图片选择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例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头版封面化新闻价值人像摄影一“头版封面化”在市场化报纸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报纸头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传媒经济其实是“眼球经济”或者说“注意力经济”,在报摊上第一眼进入读者视野的就是头版。
一个成功的头版必须能够迅速又强烈地吸引读者眼球、在报摊琳琅满目的各色报纸中脱颖而出。
.报纸的头版究竟如何做到独树一帜、卓尔不群,许多市场化报纸选择用大幅图片取代文字,放大头版中图片的地位与作用,甚至让新闻图片成为整个头版的绝对主角,文字此时只起辅助性的解释作用。
在这样的编辑方针下,新闻摄影的地位被前所未有地突显。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2008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总计61天的头版为例,对该报头版在选择图片时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新闻摄影与“头版封面化”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这是一个“读图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图片、影像的阅读来获取信息。
在2003年《传媒观察》第一期刊发的《报纸的读图时代真的到来了吗》一文中,作者对“读图时代”做了这样的界定:报纸为适应社会的变化,改变以文为主、图片为辅的模式,图片(主要是新闻摄影照片)将在当今的报纸版面中占有主导地位,读者的读报习惯也将由以前的读文字为主改为以读图为主①。
使用图片的优势在于:“图片能够逼真地再现事实,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使人们读起来更加省时、省力,并且明白易懂”②。
从人的视觉规律上看,因为文字是抽象的、需要一个思维的“解码”过程,而图片则是具体的视觉形象,在对人的视觉吸引上有巨大优势。
图片本身也是富含信息的,图片传达的信息往往是表层的、直观的和感性的,区别于文字信息的理性、深刻,从这个意义上看,图片、影像在第一时间对人的吸引力、冲击力要大于文字。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大一时搜集的素材)《南方周末》可以说是新闻界数一数二的好报纸,与一般报纸不同的是,《南方周末》是每周一期而不是每天一期,所以也为其新闻的深度报道创造了条件。
而南方周末每期的头版头条基本上会是一篇专稿,深入报道一个热点新闻,彰显了其专业性的特质。
一、选题下面表格是《南方周末》2010年前三个月的头版新闻题目,从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南方周末》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上选择相应的选题。
2010.01.21的海地地震报道,2010.02.11的春节故事报道,2010.03.04和2010.03.11的关于两会话题的报道都是根据当时特殊的时间点来进行的相关报道。
第二,《南方周末》会选择存在疑虑的重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发掘背后的深刻原因。
读者可以在日报中了解到新闻事实,而在2010.01.14的抢尸背后的维稳逻辑聚焦内江“死而复活”案和2010.02.04前公安局长文强的“白加黑”这样的报道中,却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更富逻辑的分析和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南方周末》会报道显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像2010.01.28的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2010.02.18的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等都是这样的报道。
但是《南方周末》并不会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将现象、原因一一列举在读者面前,孰是孰非就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表格 1:《南方周末》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第四,从下表《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周刊》更爱选用的是偏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话题,更为“新潮”,也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而《南方周末》却很少会选用像《新周刊》中文化气息更为浓郁的话题作为头版,而是更加关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更加注重自身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一点也体现了《南方周末》虽然为周刊报纸,但其与杂志还并没有混为一谈,也没有忽略自身作为报纸的使命。
表格 2:《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二、报道角度《南方周末》的头版新闻对事件的报道不会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会深度挖掘造成该时间或现象的各方面原因,这就使得《南方周末》报道角度的选取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就将以《南方周末》2010.04.01期的头版新闻“十四封贺信与一次矿难”为例,分析其报道角度。
这篇报道记者没有站在与矿难相关的任何一方进行报道,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带领读者走进矿难现场,重新经历了矿难前后的一件件事情。
首先是援救情况,记者对援救情况的了解是多方面的。
第一,记者描述了当时现场的援救情况——无一人升井;第二,记者就以往经验,解释了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没有救出一个人——透水事故的特殊性;第三,记者描述了施工队——红旗队的救援情况;第四,记者描写了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进行排水救援,但效果不佳;第五,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分析了救援的情况;第六,记者采访了受困者的家属,他们很镇定且态度扔很乐观,可是他们的揣测却与专家的分析不同。
通过多方面对救援情况的描写,读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矿难的严重性和救援进展的情况。
对矿难这样敏感的话题,读者难免会怀疑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否存在隐瞒。
多方面的报道,不需要记者多说,读者自会选择相信。
其次,对于事件发生原因的报道,记者同样从多方面分析,没有将事故的责任推给政府煤炭集团、施工团队或工人中的某一方,而是客观分析了每一方给这场事故添加的催化剂。
第一,施工方在利益的驱动和甲方的一再鼓励下,一心想提高施工速度,忽视了安全问题;第二,由于需要加快进度,矿井中有许多是建筑工人,没有经验,没有重视滴水现象;第三,中煤集团由于山西煤矿整合而面临的危机,需要通过王家岭煤矿的成绩来抢占铁路运力和市场空间,增强区域话语权;第四,政府对矿难的责任完全转移到煤炭工业厅,对于矿难的发生,官员异常超脱;第五,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并未勘探前方有水,而是料定50-100米内施工不会有问题。
而事故中水的来源到底是地下水、地下河流还是小窑老空水也无从知晓。
对于这类事件的报道,百姓难免会觉得报纸不客观,不是收了谁的钱为谁说话就是帮助政府掩盖错误。
而《南方周末》从多角度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既没有将责任推卸给其中某一方,也没有将某一方完全摘除在外,将事实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判断。
这样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在读者中的公信力,一方面也引导读者采用客观地态度来看到事故发生的原因。
可以说既起到了媒体监督社会的作用,又将舆论走向引导至更健康的方向。
三、结构《南方周末》头版新闻的结构可以用层次清晰,结构规整来形容。
每篇报道都将事件分成若干部分,逐一叙述,每一部分有小标题和一句话提炼,让读者更容易了解事件的内容,以及发生的原因。
以《南方周末》2010.04.08期的头版新闻“拆出人命的地方,官员果然个个还在”为例,拆迁事故责任到底在谁,如何处理,如何问责本来就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
被拆迁者的自杀行为到底该不该由政府负责,政府在执行拆迁任务的过程中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规范,拆迁事故频繁发生到底该怎样处理都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得清的。
就是针对这样复杂的事情,《南方周末》头版新闻的记者便能够用清晰的结构层次来向读者表述清楚。
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从题目看出,记者想要说明的主体方向是:拆出人命的地方,官员并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在第一部分,记者开门见山,描述了最近发生的唐福珍和陶家父子的事情未对官员的任职造成太大影响的现状,又列举了近三年来,一系列拆迁事故并未对相关政府官员的前途产生负面影响。
让读者看到,事实确是如记者所说。
接下来第二部分,记者对拆迁事故的官员问责做了具体的阐述,不是完全不问责,这是问责也是表面形式,处置一些不重要的官员,或者将现任官员调职,甚至升迁。
第三部分,记者描述了另外一种情况,拆迁出事故,官员不会被问责,但是对于上级下达的拆迁任务,官员则必须按时完成。
第四部分,记者分析了官员问责难的原因,以一例曾经导致官员被问责的拆迁事故与其他拆迁事故做比较,说明了为什么官员问责难。
这样一来,把原本没有头绪,很难说清的事情拆分开来,就使得记者的叙述更加简单,读者阅读的时候也会觉得条理清晰,容易明白。
《南方周末》的每篇头版专稿几乎都会采用这样的结构方式,分析复杂的现象时,就会把事件分层,逐一阐述;分析事件的原因时,也会多方面分析或层层深入分析。
四、内容(一)少用评论,以事实说话在《南方周末》的专稿中,很难找到记者对事件的评论,记者会采访与事件有关的各方人员,将他们口中讲述的事实作为新闻的内容,会让读者感觉记者没有站在哪一方,而只是一个调查者。
比如在《南方周末》2012.04.29期的头版新闻“南平杀童案:死刑之后,大家都解脱了”中,这件事没有定论,郑民生到底有没有精神病无人知晓,可是记者所提供的种种证据都将矛头指向了郑民生有精神病,即使这样,记者也没有在此篇报道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加入自己个人的评判。
关于郑民生到底是不是精神病这件事,依据《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可以说是疑点重重,记者写这篇报道的目的似乎也在意图说明郑民生是否是精神病这件事被有意地隐瞒了下来。
但是这些话并没有从记者的笔下写出来,而是从多方采访者的口中说了出来。
首先是南平市延平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魏永蒙的缄口不言,郑民生的二审辩护律师、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忠钦对记者避而不见,郑民生的家属不愿意接受采访等情况让读者感受到郑民生的事情似乎疑点重重。
紧接着,记者给出了法院一审和二审的判决书,上面给出的杀人原因确实让人觉得牵强可笑。
而此时记者也只是用“‘残杀无辜’前表示惊讶和不解的一个‘竟’字,仍反映出此说法逻辑上的牵强。
”这样一句话在阐述客观事实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紧接着,记者用对无锡精神病专家刘锡伟的采访进一步说明了对郑民生有精神病的猜测并不是无端的。
记者选用的刘锡伟关于郑民生有精神病的分析并不是刘锡伟的无端揣测,而是刘锡伟反复观看郑民生审判时陈述的视频而做出的有依据的分析。
郑民生所说的被害有可能会转移读者的视线,让读者觉得是不是真的有人想陷害他,而记者前后两次说明已经查明并无陷害直说,再次将矛头指向了郑民生有精神病是非常有可能的。
之后,记者又用了邻居们的描述,认识他的孩子的描述,医院工作人员的描述来进一步加深郑民生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最后,记者通过媒体和官方的改口来阐述事情的可疑。
新华社先是公布了南平市委宣传部的消息,称郑民生疑似有精神病,可是宣传部却在通报案情时否认,之后又否认了《羊城晚报》报道的郑明生去做司法精神鉴定,而新华社最后也改口称郑民生无精神病史。
记者依旧没有加入自己的任何观点,可是将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任谁不会怀疑呢?这篇报道,很明显记者有自己的立场,记者不相信政府和其他媒体口中说的郑民生没有精神病,但是记者也没有将自己的看法赤裸裸地说出来,而是采用了一系列的采访去让读者自己相信郑民生有精神病。
从读者角度来看,单方面的法院的判决书、郑民生自己的陈述、精神病专家的分析、邻居的叙述或者官方的通告都不足以让人判断郑民生到底有没有精神病。
可是当记者将多方面的采访一同列举在读者面前时,自然也不用记者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读者自会怀疑郑民生有精神病。
并且也不会对记者产生反感、不相信等负面情绪。
(二)于无形中定下情感基调之前说到《南方周末》的头版专稿几乎不会用记者的评论,但是每个媒体都有自己报道的价值取向,每篇报道记者也有自己想要着重体现的方面。
而如果记者能够处理好个人情感与客观真实之间的关系,便不会让读者感到厌烦,也不会被批评倾注了过多的个人情感了。
《南方周末》2010.04.21期的头版新闻“当一个国家失去总统”就是一篇带有很明显的情感色彩的报道,很明显,记者对这个国家是赞誉的,对这个民族是赞誉的。
可是作为一家中国媒体,向中国人赞扬一个基督教国家并不是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况且这并不是一个人们熟知的,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国家。
这样,如何抒发情感,如何让读者接受这种情感变得至关重要。
这篇报道将感性与理性结合,从而隐藏了个人情感的痕迹。
第一,这篇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有一段诗作为总起。
诗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叙述方式,同时,诗又并非记者自己所作。
当记者借用诗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时,读者或多或少会减少“情感来源于记者”这样的想法。
第二,虽然每段都以抒情开头,但记者内容部分的叙事依旧依照《南方周末》的一贯特点,以大量的、多方面的采访作为事实的依据,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波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第三,很幸运,波兰是一个理性的国家,有着理性的民众,恰巧这位逝去的总统在平时并不大得民心而此时却得到波兰人民的缅怀。
大量的采访来自于波兰民众,来自于大众的话更容易被大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