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63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 :观察课本12页”图1 . 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________ (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 。
活动2 :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 _____ 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____________ 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 :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 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___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 。
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 __________ 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球上没有_______ ,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______________ 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说明: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 都能发声, ______ 能传播声音。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导新同学们观察课本给出的两幅图,比较左图中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的长度较长?右图中位于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再用尺子量一量,结果与我们最初的判断一致吗?现在你还对自己的判断那么肯定吗?二、设问导读1.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了记录方便,还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什么符号表示?2. 请填写:1m=_______cm,请推理:35m=_____ × 1m = 35 × ______cm = ______cm。
(想想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有什么规律?)试一试:2.5 um相当于多少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为了准确测量,人们设计、制作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你知道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有哪些?仔细观察你的刻度尺,并试着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________cm。
根据自己的测量过程,阅读课本“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部分内容,试着总结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刻度尺的选择、放置、读数及刻度值的记录等)。
5. 小组展示自己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结果完全相同吗?物理课本的宽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真实值,同学们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些差别,物理学中把二者之间的差别叫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减小这种差别。
6. 思考课本“想想议议”,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可以利用身上的这些部位作为“尺”进行粗略估测。
7.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什么?时间的测量会有误差吗?二、自我检测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2. 学完长度的测量,小辰同学对自己周围的物体进行了估测。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搧、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3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5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7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9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11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4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6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8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20 课题温度计一序号11 22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4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6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8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30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32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4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6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8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40课题平面镜成像一序号21 42课题平面镜成像二序号22 44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6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8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50课题透镜序号26 52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4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6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8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60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2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4课题质量一序号33 66课题质量二序号34 68课题密度序号35 70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2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6更多精品点击收藏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 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 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 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 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导学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②使用时注意4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的测量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误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学生练习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1712mm B1712dm C0172km D1712m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cm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都可能8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nm B2mm C2cm D2dm9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A量出100页的厚度L B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 L100 D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骤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物理实验时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 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1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猜想2可能跟小球的质量有关猜想3可能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1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小明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3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周期T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T越大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__________填调长或调短课后反思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导学方法观察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选取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导学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观察教材图121-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1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是宇宙中的__________现象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归纳2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__________由上面的内容归纳3如何选择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课堂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___________________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 C青山竹排 D江水青山5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6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沙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7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 D跳台8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9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课后反思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导学方法观察比较法练习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速度及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导学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赛跑归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归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速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位mskmh1ms ___________kmh1kmh _________ms练习108kmh __________ms10ms __________kmh2运动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①变速运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④⑤三课堂练习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3物体做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在图中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 C D无法判断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 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5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A133ms B72kmh C25ms D48kmh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第1s内通过__________m第2s内通过__________m前5s内通过__________m 3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经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路程m 0 10 20 30 40 时间s 0 32 53 68 92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李军跑步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3分析表中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7小明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8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15ms 求他的全程平均速度9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课后反思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导学方法观察实验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 2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课堂导学1 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为什么5.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 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3 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三.课堂练习1.小明在利用图7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实验次数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1 S1 75 cm t1 26s V1 2885 cms 2 S2 75 cm t2 25s V2 _____ cms 3 S3 75 cm t3 24s V3 ______ cms v ______ cms 23分小明同学想利用图8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猜想3.如图9所示一列长为12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 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 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4.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T13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T14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长1462 km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T13T14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T13 到站时间1611 2011 804 发车时间1440 1616 2023 T14 到站时间903 723 314 发车时间728 326 15451 T13T14列车运行时间是否相同这两次车全程运行时间差是多少2 计算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全程行驶不包括列车在中途站停车的时间的平均速度多大用kmmin做单位3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估算T13与T14列车相遇地点距北京大约多远铁路线长大约什么时间相遇5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0m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107scom 数据可知道1小高跑100 m的平均速度是2小高在第个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有什么建议课后反思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2 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3声音靠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4 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课堂导学1设计多个实验方案探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1 实验器材2 研究方法3 实验过程2如P14图1-4所示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你还有其它的实验方案吗3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会看到泡沫小球如将上述装置带到月球上做实验则会看到小球这说明2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1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2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3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时火车鸣笛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听到回声课后练习1利用声学知识测定海洋的深度或测量闪电处离地面的高度需要先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测出那个物理量试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备吓跑小丽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小丽听见敲击声鱼儿究竟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见解答上述问题3利用火车车轮与铁轨接头处撞击发出的声音可以粗测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说出你的测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课后反思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应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叫音调频率表示叫频率2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叫超声波叫次声波3 叫响度叫振幅响度与和有关4乐音的特性包括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表明课堂导学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方法1 按课文P19图3-1方案进行2 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改变滑动速度3 实验结论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方法1 按课文P21图3-4方案进行2 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3 实验结论3知识延伸管乐器考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决定音调的高低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因素试设计不同实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是指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的响度大音调高2医生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利用听诊器来减少声音的使声音的增大些3一种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时一定不变的特性是4新买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断是否破损这是因为使用声控门锁时须先输入自己的声音程序才能使用是应用了声音特性中的课后练习1小明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看出甲的音调乙的音调甲的响度乙的响度2如图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发出声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用棒轻敲击试管底部则发出的声音由高到低的顺序是3很多同学身边都有一把钢尺它的作用大着呢既可以用来画图还是很好的实验器材能否利用它设计几个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课后反思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2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听到雷声就知道马上要下雨利用了声音传递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2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碰到墙壁或昆虫时回根据回声到来的和蝙蝠第一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3B超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超声探伤对人体伤害4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时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波更加外科医生利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课堂导学提问深海底的深度怎样测出测量方法1通过这说明声音是可以传递的如 1 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声音2 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则小明距离高山 m 远当时气温是15℃2演示课本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验学生自主学习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际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 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D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2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1 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A冲击波 B水波 C次声波 D超声波2 海豚的声纳系统远远优于无线电定位系统你认为这在于海豚发出的波比无线电波A速度快B抗干扰能力强C发出的能量大传播的远D在水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小传播的远3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产生声音而及时获救课后练习1超声波清洗及超声啐石是利用声能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能的性质2下列哪些信息不是通过声音获得的A.古代战争中的侦查员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可以判断是否有敌人的骑兵来偷袭B.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是行人让出一条通道C.蝙蝠的回声定位D.看见闪电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场大雨3某人对高山喊话02秒后听到回声问该人据山有多远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讨论知道保护环境对我们的好处。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 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学生看课本图6.2—1和6.3—2)(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20XX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答案(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单元一:力和压力课时1:什么是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特点。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形状或状态。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来表示。
研究重点:- 掌握力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力的大小与物体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1页的内容,了解力的定义和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2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力的大小。
课时2:压力和压强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用公式P = F/A来表示,其中P为压力,F 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为物体受力的面积。
研究重点:- 掌握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压力和压强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3页的内容,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4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压力和压强。
单元二:浮力和密度课时3:什么是浮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研究重点:- 掌握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理解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5页的内容,了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6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课时4:什么是密度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用公式ρ = m/V来计算,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研究重点:- 掌握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和相对位置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7页的内容,了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8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物体的密度。
...(继续编写下面的内容,直至编写完全册的导学案)...总结本册物理上册主要介绍了力、压力、浮力和密度等内容。
导学案设计学科 物理 题目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设计者 赵立辉时间年级七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祖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祖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4领会物理的学习法。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误差 教学难点 长度的测量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交流、练习一、预习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4)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B 、1.712dmC 、0.172km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3、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姓名:班级:组:●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2.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10-14页)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还有其他单位。
2.各单位同米的换算关系:千米:1km=1000m=103m;分米:1dm=0.1m=10-1 m;厘米:1cm=0.01m=10-2m;毫米:1mm=0.001m=10-3m3.单位换算:一般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m= cm= mm;太阳半径为7×108m= km;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当相当于__________m;4×105μm=_______m; 7.8dm=______m=_______mm;二、长度的测量1.在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什么?2.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应怎样放置刻度尺?3.测量时,应怎样读数?应怎样记录数据?例:读出左右两图中木块的长度:4.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如何测量纸的厚度?(2)如何测量硬币直径?(3)如何测铜丝直径?(如右图)(4)如何测地图上株洲市到茶陵县的距离?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2.其他单位及换算:1h= min= s;3.测量工具:四、误差1.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2.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减小。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 __。
●当堂达标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 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县到南麻县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鞋的尺码36 37 38 39 40光脚长度230 235 240 245 250A.m B.cm C.nm D.mm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第四课时丈量均匀速度 ( 实验教课设计)一、学习目标:1 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行程分解为若干段,丈量不一样阶段的运动速度。
2.经过实验丈量数据,会正确纪录数据。
3.知道个人看法的正确与否一定经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4.能写出比较完美的研究报告。
二.知识回首1. 均匀速度反应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竞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速度快。
3. 物体做变速运动,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 求; 前 10min 的均匀速度 ;(2) 整个行程的均匀速度?三.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 23 页内容达成以下问题。
丈量均匀速度时: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械:、、斜面、小车、金属片。
3. 丈量均匀速度需要丈量、物理量。
4 . 丈量行程需要,丈量时间需要。
5.丈量均匀速度步骤(二)小组合作研究:1.小组检查器械后组装斜面。
(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迟缓的滑下。
)2.小组依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路程运动时间均匀速度S 1= t 1= v 1=S 2= t 2= v 2=3.剖析实验:1.比较小车在两个不一样路段的均匀速度大小,相同吗?2.为何说到物体的均匀速度,必定要指明是哪段行程上的均匀速度?五.当堂检测: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
如何利用这条跑道和腕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均匀速度?2.有一个量程为 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行程,卸除详细步骤。
六、达标训练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行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速度与行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 小明在“测小车的均匀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 6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抵达A、B、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依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11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
3.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4.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一、 自主学习1.你会使用尺和表吗?用尺子测一下你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一张纸的厚度并记录。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数一分钟,同老师卡表的一分钟做对比,你的感觉可靠吗?估计一下你的一步是多长,并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你估计的准确吗?二、 探究交流平台探究活动一: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阅读课本P10-11“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
比米大的单位有 ,比米小的单位有2.换算关系:1km= m,1m= mm, 1mm= μm, 1μm= nm探究活动二: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1-1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 、 、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 、 。
2.(1)仔细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哪里?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 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 作为测量的起点线.(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何放置?①使刻度尺的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②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③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有刻度的一边(选填“紧靠”或“远离”)被测物体.(4)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①看: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刻度线。
②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③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值、值和.探究活动三:时间及其测量阅读课本P13“时间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其它单位还有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探究活动四:误差和错误阅读课本P14“误差”1.定义:和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4.4 光的折射(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学习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及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侧。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方向偏折,折射角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③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3.“潭清疑水浅”是光的现象。
“疑水浅”是指站在岸边向水底看,觉得水底比实际的(浅/深)一些。
“海市蜃楼”是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在射向空气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不均匀而发生产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探究一、光的折射【想一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会怎么传播呢?【做一做】如下图所示:①让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现象。
②让一束光垂直射入水中时,观察现象。
现象:观察到当光斜射入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光垂直射入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描述折射现象的几个名词(“一点”、“两角”、“三线”):(1)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交点O;(2)分界面: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如图所示的;(3)入射光线:照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光线;(4)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5)法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6)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7)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想一想】光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那么,光在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探究二、光折射时的特点【提出问题】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答案序号: 01 1.1希望你喜爱物理【前置学习】1.声光热力电规律物质结构2.观察实验3. 观察实验理性思考4.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当堂训练】1. 观察实验理性思考2.A3.D4.B5.D序号: 02 1.2测量长度和时间(第一课时)【前置学习】1. 刻度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 米 m 1000 10 10 10 1000 10003. 1×102 1×103 1×104 5×1034. 量程分度值正对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下一位【当堂训练】1. 0.5 4202.8 2.8×10-3 2. A 1mm 2.00 4. 2.505. ①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尺的位置没有放正.③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④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序号: 03 1.2测量长度和时间(第二课时)【前置学习】1. 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 分度值单位3. 1mm 2.80cm(或28.0mm)4. 测量值真实值5. 秒 s 60 3600【当堂训练】1.D2.B3.D4.D5. 90 5400 0.5 1800 15 0.256.337.5序号: 04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前置学习】2. 量筒或量杯3. 1 1.0×10-6 1 1.0×10-3【当堂训练】 1.C 2. B 3. ②④①③ 4.157序号: 05 1.4尝试科学探究【前置学习】1. 刻度尺计时器2.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当堂训练】 1.B 2.D序号: 06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一课时)【当堂训练】1.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2. D3. 固体4.(1)振动 (2)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5. 产生传播序号: 07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二课时)【前置学习】1. 声波回声2. 声速 340m 固体液体气体【当堂训练】1.B2.介质3. 固体4.C5.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6. 340米序号: 08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前置学习】1.乐音噪音2.音调3.次数赫兹HZ 1HZ4. 20--20000HZ 85--1100HZ【当堂训练】 1. 女声音调快 2.B 3.C序号: 09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前置学习】1. 音调快慢频率高2. 响度3. 振幅振幅4. 振幅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小5. 分贝 dB 60dB6. 音品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7. 音调响度音色【当堂训练】1.B2.C3.B4.C5. 响度音调音色6.C序号: 10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前置学习】1. 回音壁三音石反射2. 20--20000Hz 20000Hz 20Hz3. 信息能量信息能量4.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当堂训练】1.D2.B3.D4.B5.D6. ACD BEF G3.1光世界巡行1、能够发光的物体2、太阳、星星等;电灯、手电筒等3、同种均匀介质中4、3×1083×105 不同的当堂训练1、直线传播2、不需要3、日食4、C5、√√√×6、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7、3×108 快8、B 9、D 10、D 11、B 12、B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前置作业1、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2、同一平面两侧等于1、6060 120 902、0 0 03、D4、图略5、20 将反射角误测为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6、图略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二)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等于2、平滑表面粗糙不平的表面遵守3、漫反射镜面反射当堂训练1、B2、略3、略4、B5、B6、漫反射镜面反射7、A8、(1)声污染、光污染(2)太阳光照到玻璃幕墙时发生镜面反射(3)换用厚窗帘,使用隔音玻璃3.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虚相等垂直相等2、光的反射3、实虚当堂训练1、虚不变2、1.65 2 6 1.653、虚254、B5、A6、(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3)便于比较像的大小(4)不能虚(5)不变3.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正虚相等相等垂直2、1.7 2 不变当堂训练1、D2、A3、1.60 2 34、A5、C6、略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一)前置作业1、同一平面法线等于2、发生改变当堂训练1、C2、B3、c4、D5、B6、C7、D8、C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二)前置作业1、偏向偏离不改变同一2、略3、AO ∠2 OB ∠3 OC ∠4当堂训练1、下虚高2、C3、C4、C5、A6、D7、D8、B3.5奇妙的透镜前置作业1、折射中间边缘中间边缘2、a d c e3、焦点 F 焦距f 发散虚焦点当堂训练1、略2、C3、焦点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1)焦点镜光心(2)物体(蜡烛)凸透镜光心(3)像凸透镜光心2、40 30 大于2倍焦距处(2倍焦距外)当堂训练1、20 10 虚2、凸透正立放大的虚3、7.5 倒立放大的实4、(1)a (2)d (3) e (4) 变大变大(5)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前置作业1、(1)15 (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如果只回答“不能”或“能”,没有给出正确理由的不给分)(3)放大,倒立,能(4)左当堂训练1、凸透镜虚2、(1)10(2)放大(3)不能;物距小于焦距(或蜡烛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u<f )3.7眼睛与光学仪器(一)前置作业1、凸透镜视网膜当堂训练1、C2、B3、凸倒立弱4、晶状体视网膜(1)①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睛是凹透镜);②近视眼睛的会聚能力比普通眼睛强(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2)远离凸透镜、会聚。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2.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3.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
学习重点: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2.平均速度的计算。
课前预习: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3.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操场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
自学探究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互学探究:1. 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4)实验过程中斜面的倾斜角度越越好(“大”或者“小”),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探究让小车由A点静止释放,分别测出AB,AC,BC的平均速度,并分析:(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共有4节: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间、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测量.【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600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长度的单位米.(2)质量的单位千克.(3)电流的单位安培. (4)时间的单位秒. (5)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 (6)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7)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长度的单位备课笔记方法归纳:单位换算的方法是数字不变单位变,大到小乘进率,小到大乘进率的倒数.长度的测量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解析: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刻度线处,而是从刻度尺的5.50cm开始,所以金属片的长度为2.80cm,综合各选项可知答案:D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要明白刻度尺上不同刻度的含义:①零刻度:测量的起始刻度;②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准程度;③量程:测量范围.(2)使用刻度尺前需要观察以下三个内容:①测量范围(量程);②分度值;③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被测边上,与被测边重合或是平行,不能将刻度尺斜放.②零刻度线磨损时,要将其他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这种方法称为“零点修正法”.③正确读数:一是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二是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要注意:a.在测量数据中,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值,是有意义的,它能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b.在实际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尤其注意“0”不能随意增减.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长度的特殊测量尺垂直对齐(教师演示操作要领,并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呈现).解析:停表分针指在5与6之间,且超过中线,长针读数应为未超过5与6之间的中线,长针读数应为7s.长度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337 2.50误差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若测量数据中出现有错误数据,应先剔除后计算.【教材P13“想想议思想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n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出其总长度L 则一个微小量的长度D=L/n.例如:测一页纸的厚度、细丝直径等.方法二:可用非弹性线拉直,测出起点和终点方法三:①拿一张白②再将留下铅笔痕迹布置作业:教师引导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目录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第三节声音的特征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五节声的利用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第六节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第二节融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强弱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生活中的物理】1.小明在欣赏乐器时看到笛子上有一排气孔,吹奏时还要贴上笛膜。
他突然对笛子产生了疑问:笛子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气孔和笛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2.在《赤壁》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片段:诸葛亮伏在平静的地面上听了一会就断言曹军即将到来,一个时辰后曹军果然杀到。
他真有这么神通广大吗?【课前自主预习】1. 一切发声体都在,我们通常将的物体叫做声源。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真空中(能⁄ 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进行传播。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相同⁄ 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中速度最大,在中次之,在中速度最小。
15℃时,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声发射回来的现象叫。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2.3.4.5.【知识要点突破】1.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大家都期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打钟后,会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 B.虽然停止敲击大钟,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C.人的听觉“延长”了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周围的空气在振动解析: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搧、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
②P3第2题(2)。
二、体验科学探究【课前预习】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
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
2.蜡烛在水与油的混合液中,会处于什么状况?葡萄呢?二、教学内容1.学生阅读P3-5,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①发现的现象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研究④实验结果2.活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①提出问题: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②提出猜想:能装10 – 100根等等(水是否会溢出)③设计实验:杯子、水、回形针④实验验证:向装满水的杯内放回形针⑤结论:放入的回形针的根数与容器有关⑥新的猜想:玻璃与纸杯对放入的针的多少有影响吗?通过上面的实验,你一定会感到有趣。
同时也会感到吃惊——猜想和实验的结果竟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点归纳〗科学探究经历的环节:〖当堂反馈〗【课后巩固】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课前预习】1、用手摸一摸家里正在发声的电视机的喇叭或音箱,你可以感觉到喇叭在__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
3、通过课本活动1.2,你可以得出,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动的形态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
声音还具有能量,叫做_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在水中传播要比空气中要______,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还要_________。
【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活动1.1探究声音的产生:通过使一张报纸、一根橡皮筋、一杯水、一个笔帽发出声音,归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二、活动1.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1.平时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3.实验探究真空是否能够传播声音。
①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正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瓶内,声音会____________。
②通过推理,我们可知,声音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是一种波通过演示实验及观察水波知道声音也是波,叫声波。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阅读课本P10内容知道,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_______m/s,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________m/s,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________m/s。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声能。
〖要点归纳〗1、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产生的。
2、我们把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但不能在______传播4、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做_______,是一种疏、密相间的波。
5、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
〖当堂反馈〗1、由实验可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通常我们称发声的物体为。
2、吹笛子时能发出优美的乐曲,其中声音来自()A. 手指的振动B. 嘴唇的振动C.笛子的振动 D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3.金鱼缸边的小明与小红发现每当他们击掌时,缸中的鱼就游开了,此现象表明空气、、能传声。
4.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弱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要依靠来传播。
第3题第4题第5题5、如右上图所示,当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说明,这是由于将右边音叉的震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6、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听到次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从中传来,最后听到声音从传来。
【课后巩固】1、“雨打芭蕉”发出声音,这里主要发声振动的物体是()A.雨点B.空气C.芭蕉 D以上都是2、声音在空气中以的方式传播,当它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产生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把它叫。
3、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蜡烛在晃动,这说明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仍然可能发声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D以上说法都不对5、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课桌时,金鱼立即受惊,其中传播声音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A、桌子—空气—水—金鱼B、细棍—空气—水—金鱼C、桌子—鱼缸—水—金鱼D、细棍—鱼缸—水—金鱼6、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如下图:①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二、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声音的_________叫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_________,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________叫音调,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有关,_______越高,音调越高。
通常女子说话的声音的音调比男子要_______。
3、听熟人讲话,即使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我们也能区分开来,是因为他们发声的________不同的缘故。
4、声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课堂重点】〖学习过程〗活动1.3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动幅度有关设计: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
检验: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1.4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问题:硬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猜想: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检验:第一次把钢尺伸出桌外10cm,用一定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第二次把钢尺伸出桌外5cm,用同样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
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1.5辨别声音通过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知道声音的另一个特性——音色。
〖要点归纳〗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____(高/低),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____(高/低),声音的音调低。
3、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4、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人们常将它们称做为声音的三要素。
〖当堂反馈〗1.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
音调频率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声音色振幅2、牛的叫声与小鸟是不同的,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_____比较高;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
另外两者的________也不相同。
3、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首歌,我们也可以根据________不同辨别出乐器的种类。
4、小红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进行如下实验:(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用一定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使一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