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人物塑造
- 格式:docx
- 大小:31.03 KB
- 文档页数:11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在小说中,吴敬慈用笔触犀利的讽刺手法揭露了当时儒家世家的虚伪、贪婪和世俗。
比如,他讽刺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狂热追逐,揭示了儒家世家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的现象。
在小说中,魏家和曾家的一些人物将功名利禄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惜牺牲真情、友谊和道德底线。
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阿谀奉承、争权夺利,甚至为了财富背叛亲人、欺骗朋友。
吴敬慈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暗讽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政治官员、学者和文人的虚伪和狭隘,揭示了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对人性的腐蚀和侵蚀。
此外,吴敬慈也借助讽刺的笔法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婚姻买卖的丑恶现象。
在小说中,一些男性人物对女性的歧视和虐待是随处可见的,他们把女性视为附庸和玩物,不尊重女性的人格和权利。
而在婚姻方面,一些儒家世家把婚姻当成一种交易,用金钱和地位来换取婚姻,完全忽略了婚姻的纯真和真情。
吴敬慈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婚姻买卖的弊端,展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拯救。
除此之外,吴敬慈也通过描写一些儒家世家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讽刺了其独断专行、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缺陷。
在小说中,一些儒家世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欺瞒学生、扭曲真理,让学生只知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和创新。
这种教育方式把学生们束缚在形式主义的牢笼里,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使他们变得愚昧和盲从。
吴敬慈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讽刺了儒家世家对教育的狭隘和局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教育的问题和危害。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风气的讽刺小说,通过对儒家世家的描写和讽刺,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关怀。
通过讽刺的手法,吴敬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提出了对封建社会的改革和改进。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分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讽刺艺术,为后人提供了反思和启示。
儒林外史刻画人物的讽刺手法儒林外史是一部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
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讽刺手法,将社会中各种怪诞、荒唐的现象,通过人物的塑造展现出来,以下是本文就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作详细分析。
一、雍正皇帝——变态的权力欲雍正皇帝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具有巨大权力,却又极其变态的权力欲望,这通过作者刻画其行为特征而淋漓尽致。
比如,他与豆得儿之间的性爱故事,是小说中最让人震惊的部分,雍正皇帝将豆得儿变成了美人像,不仅要对她进行各种玩弄,还丧心病狂地规定她必须随时待命,无论任何时候皇帝都可以召唤她。
这样的变态欲望,让人怒吼不已,也使得皇帝的形象被强烈讽刺。
二、孔府家丁——奴性崇拜的奇谈儒林外史中孔府家丁的奴性崇拜形象,也是一大讽刺。
在这部小说中,孔府家丁对孔子家族极其崇拜,他们不仅在得知孔子家族垮台之后,依旧忠诚,而且对鲁国官吏的态度很是敬畏,任人拍马屁,甚至竟然为了爬高攀权,不惜投降满清政府。
这种奴性崇拜的态度,一反儒家立身之本的人伦思想,深得嘲讽之道。
三、胡适——狂妄自大的豪言壮语胡适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颇为讽刺性的人物,他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愚夫,以批判传统文化为荣,打算推翻孔子的儒家文化精神。
然而,他的理论很快在世人中就崩塌了,毫无成果,让人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他人的精力。
再加上其商业本能和自恋的特质,如身披绿帽子,以一己之力去“救”谢道韫等人的故事,在小说中也被揶揄不已。
四、颜真卿——病态的追求颜真卿是康熙时期一位重要的书画家,然而,在小说中却变成了一个患有许多怪病的怪人,通过他的刻画,我们看到了一种病态的追求。
比如他酷爱西洋风情,连西洋剃须刀都自己造,但又因为“三缺一”而打了一个德国人,自认为是容易冷静又能“冷静思考”的唐瑛,实则拙劣自大、失态口齿不清。
颜真卿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如何失去自我,从而完全沉迷于自己的病态追求中。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我国明末清初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作者吴敬梓以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把功名宦海中的沉浮变幻、富贵利禄的人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并通过对德世济民,独善其身的清高名士和不受功名富贵污染的市井奇人等理想人物的着意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和批评,以及寻找医治现世良方的社会改造理想。
整部作品,喜剧层面蕴涵了深刻的悲剧情思。
对封建社会中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作为一部讽刺杰作,鲁迅高度评价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使后来者难以为继。
《儒林外史》有自己的特色,即强烈的讽刺性,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讽刺效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光怪陆离的长幅画卷。
在中国小说的长廊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儒林外史》所描写和反映的内容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这和许多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写道:“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有心艳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篇中所载之人,而其人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这段文字,既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同时也点明了小说的主题,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从人物描写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
像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杨执中、张铁臂、胡屠户、王仁兄弟、杜少卿、沈琼枝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各具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作者通过人物的嘲弄,讽刺的笔法,描写了封建社会儒林人物醉心科举功名,把读书中举看成是人生惟一追求目标的种种丑态。
以此来揭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对社会腐败黑暗现象和世态人情的揭露和批判。
举例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儒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该小说以讽刺为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制度等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谬和虚伪。
以下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十个例子:1. 讽刺科举制度小说中的主人公孙文台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士子,他参加科举考试多次未中。
小说通过讽刺孙文台的遭遇,揭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以及官员的不负责任。
2. 讽刺士人的功利心态小说中的士人们为了谋取官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与人合谋陷害他人。
他们的行为暴露了士人的功利心态和道德堕落。
3. 讽刺朝廷官员的贪污腐败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朝廷官员贪污受贿、虐待百姓的情节。
通过对这些官员的描写,小说讽刺了朝廷官员的腐败和无能。
4. 讽刺封建礼教的虚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被突出描写,其中有许多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发展,被迫嫁入豪门。
这种描写讽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对女性的压制。
5. 讽刺士人的虚伪面孔小说中的士人们常常以仁义道德自居,但实际上他们却心机深重,为了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这种描写讽刺了士人的虚伪面孔。
6. 讽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小说中描写了不少的官员、士人和底层百姓的生活,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小说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上层人物对下层人物的压迫和剥削。
7. 讽刺官员的官僚主义小说中描写了许多官员对百姓的任性和傲慢态度。
这种描写讽刺了官员的官僚主义,以及他们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8. 讽刺士人的虚荣心小说中的士人们都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追求官职和名利,不顾道德和良心。
这种描写讽刺了士人的虚荣心和对名利的贪婪。
9. 讽刺封建社会的封闭性小说中的人物多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他们对外界的事物缺乏了解和认识。
这种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封闭性,以及人们的愚昧和无知。
10. 讽刺封建社会的伦理底线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违背了伦理底线。
这种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底线的低下和人们对伦理的漠视。
_儒林外史_的讽刺艺术及其意义《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之一、以描写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考试为背景,讽刺儒家文化的荒谬与封建社会的腐败。
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讽刺儒家文化。
小说通过主要人物秀才父子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的虚伪、假大空和虚无缥缈。
小说中,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拜师讲究官运,这种人云亦云、追求虚荣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功名利禄的过分强调,暗示了虚伪的儒家精神。
同时,小说通过描写科举考试中的陈述文的空洞与虚妄,批判了官僚文化中所主张的空洞、形式主义的虚无缥缈,讽刺了科举制度对于真才实学的无视与削弱。
其次,讽刺官僚体制。
小说中以主人公秀才父子的遭遇为线索,描述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全过程,揭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拜爷吃爷、狼狗相咬等现象。
秀才父子为了取得功名,不择手段地向上投降,屈从于权贵势力,暗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与丑陋。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讽刺了官僚体制中相互攀附与利用的关系,通过让读者对这些人物的嘲讽与鄙视,间接地嘲讽了整个官僚体制。
再次,讽刺社会道德沦丧。
小说通过描述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荣和阿谀奉承等行为,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道德沦丧的现象。
秀才父子不顾个人的道德底线和良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这种道德沦丧的行为在整个小说中得到了极大的讽刺。
通过对个人道德底线的突破,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扭曲与腐化,也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儒家文化的假大空与虚伪,呼唤了新文化的崛起与发展。
其次,它对官僚体制和科举制度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寻租、腐败现象的丑恶,为后来的提供了借鉴。
再次,它对道德的讽刺与警示,提醒人们重视个人道德底线,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
最后,它还对人生的无奈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刻思考,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和探索。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具体表现《儒林外史》是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儒林”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的士人庸俗贪婪,矫揉造作,形成了一定的讽刺艺术。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
一、渗透毒瘤式的讽刺手法贯穿全书《儒林外史》以王良、胡世安等人的形象,将当时的士人生活方式及其上层机构剖析得淋漓尽致。
书中主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他们的行为表现,通过抡弄笔杆式的文字,将士人的庸俗与媚俗等滥觞之心展露无余。
读者很容易看穿士人的虚伪和丑陋。
二、透过讽刺来揭示了社会问题《儒林外史》讥讽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存在的种种问题。
船场骗局,应试制度中的“塞翁失马”式的变故,茶肆的风月场所……种种丑恶的现象使人不得不深思。
作者在揭示这些问题的同时,以笔为刀,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批判,展现了儒林虚伪、庸俗的一面,使人们洞察到人性黑暗的一面。
三、巧妙地运用讽刺的手法《儒林外史》通过巧妙的讽刺手法,使人物故事更具魅力和生动性。
讽刺尤其体现在人物与道德的冲突上。
例如,“卖国奴”、”市井儒雅”等等等。
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各种生活习惯、观念的讽刺,也可以看到实际的生活中,个人的真实面貌。
这既是对人物刻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文化历史的反省、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四、细节入微的写作风格更让讽刺生动而深刻嘲讽还有一种风格,那就是细节入微。
在《儒林外史》里,作者也是这样写的。
例如,小说中讲到了古时候的夜馆。
然而,这个夜馆却不是一个餐馆,而是一个进行嫖娼的场所。
小说描绘了夜馆的一切,从菜单到人们吃的方式,到场所的布置和服务等等。
通过将这些表现得细节化,让讽刺更加生动、突出。
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是深入人心的,教人深深感受到了士人的生活、“诗经国风”中的古风雅俗,创作者通过娓娓叙说,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不对与真实人性的不同层次,由此呈现出的《儒林外史》以及众多同类作品都应被奉为经典,塑造了“讽刺小说”的典范形态。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吴承恩的《儒林外史》是一场关于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刻薄讽刺。
书中描写
了上层政客奉行佛家思想和混沌乱象,下层平民受纳谏而采取偏私行为,文人探机多施报应,学者因求称职而图取利益,学校和官场的社会腐败,严重损害了传统教育的公正,让教育沦为以谋取私利为重的空虚形式。
《儒林外史》的讽刺之一是,传统的教育并不能充分达到教育改变社会的目的。
书中描写官场考试多走后门,背景问题成为考试的决定性成分,换句话说,只有凭借其家族背景才有可能考取位子,传统教育失去了意义。
另一方面,书中也指出了文人受封爵制的不合理性,削除了可能崛起的有才识的年轻人,如此一来,不论是人家子弟还是穷苦百姓,也未可得书本医理,高尚知识的传播也被捆绑,教育改变社会都成为一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狠辣讽刺把实际生活中因家庭,利益等问题而造成
的教育腐败一一抨击了出来,通过不容恼火的語言以及负责任的文字,它指出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诉说着中国古代教育的民主不要求。
把《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延伸至今,可以说,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暴露出许多不便与矛盾。
受本位货币的影响,受社会经济发展所限,大学教育成本持续攀升,让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并且学历与学费成为经济资本的生产力和消费形式,给高等教育以系统性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人物塑造《儒林外史》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艺术成就的长篇小说。
它不但具有与其它优秀小说共同的特点,即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有它自己所独具的特色,即强烈的讽刺性。
它的这两种特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光怪陆离的长幅画卷。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作为一部讽刺杰作,鲁迅高度评价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使后来者难以为继。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辟地指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是后亦解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所谓“戚而能谐”,是指描写内容上的悲剧性,作品在内容上是描写了病态社会造就了病态人物,病态心理,这是内容上悲剧性。
在表现形式上却具有喜剧性,描写深入到社会的时代原因,讽刺的矛头不是对着某一个人。
所谓“婉而多讽”,是指委婉曲折的讽刺,他不直接的褒贬人物,力求隐去作者的身影,而让形象直接同读者接触,在平凡、平庸、平常生活中表现出令人惊异的讽刺力量。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在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的成就曾有过很高的评价。
他指出:“敬梓之所描写者……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见《中国小说史略》)。
《儒林外史》以其三十万字的篇幅,共塑造出了三百多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即有五、六十人。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
像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胡屠户、王仁兄弟、杜少卿、沈琼枝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各具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讽刺’。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例析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丑陋。
本文将对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手法进行例析。
一、夸张手法儒林外史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极端荒诞可笑。
例如书中的主角方回,他是一个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读书人,以功名为至高追求,却因自己的无能和无知而频临失败。
吴敬梓通过夸张方回的荒谬行为和口才不佳的表现,讽刺了当时的官僚主义和功利心态。
二、颠倒乾坤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巧妙利用颠倒乾坤的手法,让读者通过对比来认识社会的真相。
他通过比较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和儒林中人的真实行为,揭示了士人们为了得到官职而不择手段、丧失了道德底线的现象。
通过颠倒乾坤,吴敬梓让人们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念,并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
三、讽刺揭露儒林外史通过讽刺揭露的手法,将当时社会弊端暴露无遗。
吴敬梓对朝廷官员的贪污腐败、士人的投机取巧和社会的虚伪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例如书中的明鉴司,以审理案件为名,实际上是以贪污受贿为目的,完全背离了正义与公正的原则。
通过讽刺揭露,吴敬梓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对话讽刺儒林外史中的对话讽刺手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讽刺他们的愚昧和虚伪。
例如书中的方姓兄弟,他们以品行高尚和清白自居,却事实上卖官鬻爵、搞权钱交易。
吴敬梓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的虚伪和道德沦丧。
对话讽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和真实面貌,产生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五、情节讽刺儒林外史通过情节讽刺,将社会的荒谬和愚昧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书中的恩泽府,以小说主角方回的父亲方澹为首的官员,他们高官显爵却心胸狭窄,残忍虐待百姓。
吴敬梓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让读者看到了这些庙堂之上的虚伪人物的本质,讽刺了他们的无能和残忍。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是一部充满讽刺的作品,通过夸张手法、颠倒乾坤、讽刺揭露、对话讽刺和情节讽刺等多种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作者乾隆六年(1741年)由吴趼人写成,这部小说充满对社会现实和当今典型人物的讽刺,大胆地讽刺了那个政治社会秩序和刻板的传统习俗,以及官场江湖的背叛、睚眦必报的阴暗一面,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儒林外史》以极具讽刺意味的文字来描述这个时代社会状况,以暴露官场腐败为主题,凸显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这部小说嘲讽了官员粗俗无知、擅权跋扈、役使劣迹滋生的现象;嘲讽了官员谋取私利、背弃公心、毫无忠诚可言的行为;嘲讽了经济上的贪婪;嘲讽了君臣之间的尊卑有序但并不合理;嘲讽了贵族的奢靡装模作样;嘲讽了ブク祭的封建礼仪;嘲讽了男女感情方面的封建思想等……讽刺艺术在《儒林外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部分场景都是以轻轻地调侃和模仿来暗示丑恶和腐败,以表达《儒林外史》作者反映的社会状况和所思所想。
它让人们反观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其悲剧,深刻地发掘社会的弊端和绝对的谬误,从而唤起大众对真正社会价值观和人文本质的认识与探究。
当时的乾隆皇帝力求建立中国新的宫廷文化,改革动机不外乎要解决政治乱局和社会问题,而结果却落得社会腐朽败坏的局面,比如多数官员只追求累累富贵,不办理国家事务,腐败可耻。
《儒林外史》以写实的文字着墨,发挥了最大的讽刺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也用诙谐幽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种讽刺之举犹如神鞭一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乾隆时期的不公正和不满,也许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以轻松诙谐的文学语言,描绘了明朝社会现实世界的复杂而不安状态,充分展示了作者敏锐而尖锐的讽刺意识,它是朱自清创作期间许多作品中最具特色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文学作品之一,其影响传唱了四百多年。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内容提要:《儒林外史》整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及对后世之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其卓越的讽刺艺术,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直观的对比性,强烈的针对性及其“婉而多讽、戚而能谐”的讽刺风格。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真实对比细节《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
作者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它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儒林外史》的杰出的讽刺艺术也正是这部小说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整部小说的成功,是与这一突出的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在我国古代的文学讽刺艺术史上可谓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讽刺大概体现这样几个方面:(一)在人物描写上所体现的讽刺艺术,特别是作品对否定人物的描写塑造。
首先,作者屡屡使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描写否定人物的奇特外貌,从而鞭辟入里地表现他们灵魂的丑恶。
他们矫揉造作的外表,常常是内心空虚的流露。
具有“管乐的经伦,程朱的学问”的权勿用,一副怪模怪样,宦成奉主人之命前去邀请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顶“高白夏布孝帽”;他应邀来到湖州,刚进城门,这项表示他“热孝在身”的帽子却被卖柴的尖扁担挑走。
奇特的穿着,遇上奇特的动作,在作者的戏笔中寓有深意:权勿用守“孝”时,遇娄三、娄四宴请,他虚伪地说:“居丧不饮酒”,但“肴馔也还用些”;后来又因被人告发曾奸拐霸占尼僧心远而锒铛入狱。
浅析《儒林外史》(一)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作者吴敬梓在小说中以其生动形象、极富魅力的笔墨,描画出一幅封建社会儒林群丑图,小说虽以明代中叶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然而实际上影射着清政府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深刻地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
辛辣地讽刺了虚伪、残忍的科举制度,歌颂了淳朴的劳动人民,并给予同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以其生动、准确、洗炼、朴实、幽默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精湛独特的讽刺手法,创造了空前绝古的讽刺作品之典范。
本文试图对其讽刺艺术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探析。
《儒林外史》;科举制度;讽刺;夸张《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通过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文士的探求;最后的部分描写了“市井奇人”的发现。
作者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他十分推崇《儒林外史》,特别欣赏其中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他说:“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首先让人赞赏的是作者的胆量和艺术家的勇气,敢于直面封建社会,勇于向腐朽没落黑暗的封建势力挑战,作者身处于一个由盛及衰的封建家庭,经历了由富贵到贫寒的不平常的家庭变化。
在这个大变化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到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和社会污浊。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前言《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重要的纪实小说。
小说通过对儒者的讽刺和揭示,剖析了当时社会上种种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众多弊端。
本文将从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言故事,探讨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一、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1. 善用夸张手法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人物特征和社会现象。
比如,在小说中,他将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塑造得像个学问渊博的大儒,以此来讽刺当时学者的虚伪和假装。
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讽刺更加生动有力,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荒诞和荒谬。
2.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和行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展现了明显的讽刺意味。
他将那些拥有实际才华和思想的人塑造成不为世俗所容的形象,而那些空有虚名和伪装的人则被描述得光彩照人。
这种对比手法让人们看到了虚伪现象的本质和荒谬之处。
3. 采用讽刺的对话和行动小说中的讽刺不仅在描写上有着独特的手法,而且在对话和行动中也达到了一个高度。
通过对话和行动中的揶揄和戏谑,吴敬梓成功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虚伪和谄媚。
这种对话和行动的讽刺手法,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犀利批判。
二、小说中的寓言故事1. 《禽兽故事》《禽兽故事》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讽刺了社会上的强权和欺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燕子被一只老鹰所欺负,最终在其他动物的帮助下,成功打败老鹰。
这个故事通过动物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人们对抗欺凌和压迫的决心和智慧。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吴敬梓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压迫。
2. 《雀鼠之辈》《雀鼠之辈》是《儒林外史》中的另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雀儿和一只老鼠的故事。
在故事中,雀儿相当于高官显贵,老鼠相当于平民百姓。
故事通过雀儿和老鼠之间的交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和不公平。
儒林外史艺术特色:结构、白描、讽刺艺术、美学风格、人物塑造。
1、结构:《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小说艺术与长篇小说艺术结合的著作。
尽管它一般被归为经典小说,但其结构却和我们平常常说经典小说的构造有着非常大的不一样。
小说集本书里没有贯彻始终的重要人物和故事框架,反而是一个个相对性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边一个故事讲完了,引出来一些新的人物,这种一个新的人物便成为了后一个故事里的关键人物角色。
2、白描:《儒林外史》根据精准的工笔白描,写下“普遍”、“当众”、“不以为奇”人事的分歧、不和谐,表明其包含的实际意义。
3、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根据不和谐的人与事开展婉曲又很锐利的讽刺。
五河县商帮送老婆婆入节孝祠,锣鼓喧天,鼓乐喧天,满大街是官宦人家牌仗,满堂红有县官、学师等高官设祭,气势恢宏。
4、美学风格:《儒林外史》具备悲欢相融的美学风格。
吴敬梓可以真切地展现出讽刺目标中戚谐组成、悲喜交织的二重构造,显现出搞笑的事实身后蕴藏着的悲剧蕴结,进而给观众以双向的审美评价。
5、人物塑造:《儒林外史》人物品牌形象写作的一个重要特性,主要是以生活当中真实故事为灵感,进行艺术的磨炼,使之变成具备典型性价值的人物品牌形象。
在这个时候,吴敬梓笔下的人物品牌形象已不相当于生活当中人物原型,反而是成为了一个艺术品牌形象。
试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提要: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儒林外史》讽刺特色就是喜剧氛围下强烈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讽刺;真实;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的人们的生活及精神面貌,尤其是作者吴敬梓用犀利的笔锋对准了当时的儒林阶层,写出了种种世相,严厉地指出了他们精神空虚和道德坠落的醒目现实。
虽然小说中也写了借以代表作者正面理想的人和事,但《儒林外史》的价值并不在于此,而恰恰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不合理事物的批判,这种批判很大程度上是以讽刺的形式表现的,因此,虽说“讽刺小说”这个名称还不能完全包括这部作品的全部内容,但正如对丑恶事物的批判是作品的内容上的主要成就一样,杰出的讽刺艺术也正是这部小说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整部小说作品的成功,是与这一突出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小说从萌芽到发展,在向写真人生靠拢的过程中,却经历了漫长的里程。
真实,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生命。
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就为讽刺这一武器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坚实的根基。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唐人传奇、元明戏曲中都有讽刺作品或带有讽刺意味的描写。
但总的来看,在中国古代一脉相传的儒家“温柔敦厚”的文学思想传统里,讽刺文学的发展是很薄弱、很艰难的,即使偶然流露点讽刺的光辉,但那光辉也是比较淡薄,直到吴敬梓的出现,才以洞察社会的锐利透彻的眼光,嬉笑怒骂,酣畅淋漓的文章,向旧时代的制度、道德及各种醉心利禄、虚伪无耻的人群做了普遍的嘲弄和鞭挞,在中国文学史上初次竖起古典讽刺小说文学的丰碑。
鲁迅先生盛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真正足以当得起讽刺小说之名的伟大文学作品。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赏析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这部小说以科举制度为背景,通过对儒林中的种种丑态和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讽刺,表现出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在《儒林外史》中,讽刺艺术的运用是非常显著的。
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幽默的语言,对儒林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王冕的儒生,他才华横溢,但却始终无法考取功名。
王冕为了追求科举考试的功名,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抄袭文章,甚至向考官行贿。
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除了人物形象的讽刺之外,小说还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讽刺儒林中的种种丑态。
例如,小说中描写一位名叫匡超人的儒生,他在考试中作弊,被考官发现后却反而指责考官不公。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儒生的无耻和荒唐,更通过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儒林内部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王玉辉的儒生,他年年考试,年年落榜,最终因为无法支付官府的罚款而被迫逃亡。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儒生的痛苦和无奈,更通过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是非常显著的,通过生动的
人物形象、幽默的语言和儒林内部的讽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分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赏析是如下:
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作者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强烈对照,从而产生喜剧效果。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描写就尤为鲜明。
2、运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比如,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
3、吴敬梓用幽默而又带着冷嘲热讽的笔调,写出了当时人们的趋炎附势。
同时也抨击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反映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作品主旨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一部古代小说,以描写儒林之内、外的各色人等为主线,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情节安排,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虚伪、势利和物欲,以及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虚伪等丑恶面。
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而讽刺艺术则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嘲讽和揭露,来引起人们反思和警醒。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通过描绘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了儒林内外的种种现象和人性弊端,旨在让读者反思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有的贪婪好色,有的虚伪势利,有的阿谀奉承,有的阳奉阴违,种种行为无一不在讽刺当时社会上的势利和虚伪。
例如,书中的主人公柳下惠,为了升官发财,不惜与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展现了当时社会上的势利和明哲保身的现象。
而书中的其他人物,如严嵩、郑居中等,则通过各自的行为和言谈,揭示了当时朝廷政治和官场黑幕的丑恶。
除了人物形象外,小说中的情节设置也十分巧妙。
作者通过各种离奇的事件和巧妙的安排,让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展现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勾心斗角和明争暗斗。
例如,书中的柳下惠与严嵩之间的明争暗斗、郑居中与柳下惠之间的明哲保身,以及各种宫廷阴谋等情节,都让读者看到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丑恶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情节安排,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虚伪、势利和物欲,以及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和虚伪等丑恶面。
通过讽刺艺术,作者引起了读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性弊端的反思和警醒,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从而引导人们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小说,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揭露和讽刺,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和反思,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艺术的手法,作者成功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虚伪和势利,让人们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作者:夏学明刘若敏来源:《神州》2011年第04期摘要: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讽刺巨作,它的讽刺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关键词: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儒林外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鲁迅先生指出:《儒林外史》的讽刺特点是“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所谓“戚而能谐”,是指描写内容上的悲剧性,作品在内容上描写了病态社会造就了病态人物、病态心理,这是内容上的悲剧性。
在表现形式上却具有喜剧性,描写深入到社会的时代原因,讽刺的矛头不是对着某一个人。
所谓“婉而多讽”,是指委婉曲折的讽刺,他不直接的褒贬人物,力求隐去作者的身影,而让形象直接同读者接触,在平凡、平庸、平常生活中表现出令人惊异的讽刺力量。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有以下几种:一、广泛强烈的艺术对比吴敬梓采用广泛而又强烈的艺术对比手法,成功地塑造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成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最显著的特色。
他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并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尖锐的对比,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刻的含意,引导读者一道去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王冕、虞育德、杜少卿、庄绍光等是作者理想中“振兴世教”的人物,其中王冕在第一回出现,成为衡量全书人物的尺度,力求达到“敷陈大义”和“隐括全文”的目的。
王冕属正面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与主张。
吴敬梓笔下的王冕失去了历史人物的豪杰锋芒,变得恬谈平和,他以放牛、卖画为生,安于贪贱,他有学问拒绝官府的邀请,逃避皇帝的征聘。
王冕的这些特点,大体包括了吴敬梓理想的主要方面。
杜少卿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宦人家的后代,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者”。
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原型写成的,他不肯守着田园做举业,最不喜人在他跟前说做官、说人有钱,巡府推荐他进京见皇帝,他推病不去。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人物塑造《儒林外史》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艺术成就的长篇小说。
它不但具有与其它优秀小说共同的特点,即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有它自己所独具的特色,即强烈的讽刺性。
它的这两种特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光怪陆离的长幅画卷。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作为一部讽刺杰作,鲁迅高度评价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使后来者难以为继。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辟地指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是后亦解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所谓“戚而能谐”,是指描写内容上的悲剧性,作品在内容上是描写了病态社会造就了病态人物,病态心理,这是内容上悲剧性。
在表现形式上却具有喜剧性,描写深入到社会的时代原因,讽刺的矛头不是对着某一个人。
所谓“婉而多讽”,是指委婉曲折的讽刺,他不直接的褒贬人物,力求隐去作者的身影,而让形象直接同读者接触,在平凡、平庸、平常生活中表现出令人惊异的讽刺力量。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在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的成就曾有过很高的评价。
他指出:“敬梓之所描写者……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见《中国小说史略》)。
《儒林外史》以其三十万字的篇幅,共塑造出了三百多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即有五、六十人。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
像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胡屠户、王仁兄弟、杜少卿、沈琼枝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各具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讽刺’。
”正是如此,它所讽刺的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和事件,都是当时社会中实际存在着或是曾经出现过的事情。
可以说是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摄取而来,作者虽不加任何评论,然而事实的可笑、可鄙、可恶和不合理的特性却立刻跃然于纸上。
作为讽刺艺术的典范,它的高明处主要在于是用真实而典型的故事情节来体现讽刺的意味,而不是由作者露面直接对形象作如此这般的揶揄和嘲弄。
仿佛只是信笔写来,读者却感到心驰神迷,余味无穷。
如第三回写考官周进因为自己有过辛酸屈辱的经历,所以对穷困不堪的老童生范进格外垂恩,先后以全副精神细读范的试卷,第一遍觉得不知所云,是篇坏文字;过了一会读第二遍,却“觉得有点意思”,不坏了;后来读第三遍时竟忽然认为它是“天地间至文,真乃一字一珠”,于是认定自己不是“糊涂考官”。
醉心举子业的选文名家马二先生除了高头讲章,其他几乎一无所知,游览西湖面对秀山丽水全无会心,唯见其一路大嚼不停。
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吃食却馋得咽唾沫,看到鱼翅燕窝从眼前端过去就羡慕,看到皇帝御书就舞蹈扬尘,磕头跪拜,看到书店里卖他的“选本”,就翻翻看看,打听销路,这些如实的描写,活画出一个迂腐寒酸、精神空虚而可笑的落魄冬烘先生的形象。
当了翰林编修的几位老先生孤陋寡闻,经常闹笑话;附庸风雅的杨执中抄袭前人诗作,若无其事地署上自己的尊讳,但相府公子对此叹尝不置,鲁编修也并不怀疑其为膺品。
蘧駪夫得到海内孤本,添上自己的大名饮誉文坛。
牛浦郎冒着别人的名字,到处招摇撞骗。
一省学道连北宋苏轼的大名都不知道,结果成了帐下门客的笑料。
再如第十七回“斗方名士”浦墨卿、支剑峰和匡超人关于“中进士”和“全福”的争论,把所谓“名士”灵魂的空虚,生活的无聊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作者明明是在讽刺这些官师、儒者、名士、山人,但他只是狡黠地隐在一边,没有片言只语的直接抨击或挖苦,有的只是用白描手法竭力刻画的形象和场面,那些可鄙可笑的人物一个个纷至沓来,登场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
这是非常高超的讽刺艺术,它的讽刺效果远远高过于作者直接出面作讽刺和嘲弄。
探其原因,当与吴敬梓的身世、生活、思想和奉行的创作方法有关。
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从小饱受儒学的熏陶,由于中秀才后一直不曾出仕,又性耽挥霍,长期过着“困穷途而瑟缩”的生活,对科举氛围笼罩下的社会现实体察和感受日益加深,完全有余裕提炼足够的故事情节,以塑造他非常熟悉的各种人物形象。
可见,对生活熟悉而真实的描绘,正是吴敬梓笔下人物之所以生动的原因之一。
当然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爱憎更是构成作品讽刺性的基础。
加上他有极为高超的文字表现能力,于是许多“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事物,经他写出,便令人感到“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了。
像那个家境豪富而又悭吝成性的严监生,自述其仅有“几亩薄田”,平时舍不得买肉吃,独生幼子吵吃,“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临终时为了灯盏燃着两根灯草,竟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
描述这样生动的情节,就足以塑造守财奴的形象了。
正因为作者有—十分厚实的生活底子,又娴熟地应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刻画伪妄也好,抨击习俗也好,总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
那些借助直接嘲弄,缺乏真实性的讽刺作品难免询意浅露,如同漫骂,自然不能望其项背了。
《儒林外史》有正面的人物和肯定性事物的描写,从而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追求和理想,但揭露和讽刺知识界的丑恶、堕落以及科举仕途的荒谬和危害,则是最主要、最突出、最精彩和部分。
不过,作品并没有停留在以此专刺某人某事,或仅作为陪衬烘托角色的程度上。
它的讽刺矛头虽也落到各个具体形象上面,但实际上它把人物的种种秽行劣迹和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都与腐朽僵死的科举制度联系了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刺入到了社会的本质方面。
这就大大高出于同类的作品。
“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还能指望士品不破产,儒生不堕落吗?考取了“功名”,“出”者多成寡廉鲜耻的贪官,“处”则沦为横行地方的劣绅;考不取“功名”,孜孜砣砣,追求不息,糊涂迂腐,形同废物,或者混充名士,奴颜婢膝,利欲熏心,自欺欺人。
哄吓诈骗,无恶不作的严贡生是如此,反复无常、道德沦丧的匡超人也是如此。
难得仍有君子品行的马二先生又何尝免得了“迂腐”二字!八股文只是在特定程式里,变换些词句来阐发所谓圣贤经传道理的玩意儿,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已僵化透顶,中与不中,本无什么凭准可言。
小说中人物所以可笑可怜、可鄙可憎,归根结蒂都归咎于科举制度的牢笼和毒害。
小说描写的两个贫苦人家子弟匡二和牛浦,他们原先并不坏,后来为什么成了无赖和编子?就是因为沾了科举的边!揭露并讽刺科举制度在社会各方面散发的腐恶臭味,这正是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正是作为讽刺艺术的精髓所在。
鲁迅所说的“秉持公心”、“以公心讽世”、“指摘时弊”一类评语,必须从这个角度加以理解和领会。
此外,夸张手法的运用,也是构成《儒林外史》讽刺性特点的原因之一。
利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我们知道,夸张是为了增强效果采取的放大手法,其本质是形象的强化。
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这些高度的夸张突出了本质。
范进对名利的潜心追求把命运押在科举业上,若痴若狂的精神状态;胡屠户的势利、迷信、愚蠢都是人物性格的本质。
作者把这些真实本质的东西通过变形、夸张,成倍的夸大,使其原形毕露。
这样就达到意趣横生,讽刺之光四射,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起着深刻批判作用。
夸张不是失实而是更加突出事物的本质。
周进撞号板,痛哭而至于口吐鲜血;范进见报贴,高兴得至于发疯;严监生见燃着两个灯芯就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
这都是从生活中精选出的最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夸张,把人物的精神世界鲜明地展现出来,从而收到讽刺鞭挞的良好效果。
作者无限夸大假的,给假的蒙上了庄严的外表,在与真的对照中让假的暴露原型,如匡超人吹嘘自己有学术,他说:“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
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而今,已经翻刻过三副板。
不瞒二位先生说,此处读书的人,家里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之神位。
”这段话匡超人吹嘘自己的著作多,著作受欢迎,越吹越来劲儿,越吹越悬乎,最后说到自己受尊重时候就露了馅。
我们知道,“先儒”是已经去世的儒者,因此牛布衣指出:“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乎?”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这样作者让人物自己大吹特吹,吹到一定时候,轻轻一点点出漏洞,达到讽刺的目的。
《儒林外史》的讽刺性还表现在它往往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而不是作者直接表露自己的看法或抽象的议论,来说明某人具有哪种性格,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优秀小说的一个显著特色。
吴敬梓继承了这一传统的艺术手法,并巧妙地把它和讽刺结合在一起。
他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复杂的表象,抓住人物的本质的、具有典型性的特征,把他放在当时的典型环境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中,突显人物的行动,通过行动自然地显示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
如第五回“严监生疾终正寝”的一段,作者对严监生无一褒贬之词,而只靠人物临死前一个极平常的细节活动,就使一个地主守财奴的悭吝本性活灵活鲜地表现出来。
只是因为这个情节的描述,严监生便成为久久活现在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悭吝的典型了。
作者揭示出人物前、后言行的矛盾,把事物发展的过程尽量的缩短,让相反的两种情况直接的相接,一针见血地刺穿灵魂。
如塑造胡屠户这一形象,是将他前后相反的言谈举止加以对比,在对比中就跃出了一个活脱脱的势利小人的形象。
胡屠户对范进态度的变化,真可谓“大、快、自然而又准确”。
他以范进举业上的成败为标准,像科学仪器一样的准确,测出范进地位的浮沉变易,从而决定自己的变化和变化的幅度。
他对范进的称谓,中举前是“现世宝穷鬼”,中举后就变成“贤婿老爷”。
对范进参加考试,他以前测之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中举后范进就立即从“癞蛤蟆”变成“文曲星下凡”。
他的语言随着范进中举,从训斥、谩骂到讨好、取乐。
他的态度从“腆着肚子”的高傲自得,恶则一口啐在脸上,骂个狗血喷头,变为毕恭毕敬,低声下气。
他给范进治病以后,赶忙上去赔小心,见女婿衣裳后襟皱了许多,一路上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前倨后恭,一副道地的奴才相。
甚至范进的外貌也因为中举,由尖嘴猴腮,不三不四,突变成方脸大耳,如此等等,变不胜变。
这样,作者让人物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处于前后的尖锐矛盾之中。
作者就用这种近似白描的手法,摒弃了不必要的修饰,让人物处在自我暴露、自我嘲讽的地位,让讽刺对像鲜明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