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讲稿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讲稿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讲稿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讲稿

篮球运动的诞生远比田径、足球、体操、橄榄球等项目要晚,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然而,由于它具有对抗激烈、复杂多变、极强的观赏性和参与价值吸引成千上万的爱好者,如今已成为世界体坛最重要的竞赛项目之一。

男篮第8,女篮第四

小组赛

西班牙67-64 胜

美国63-108 负

新西兰80-63 胜

马里69-48 胜

捷克79-63 胜

半决赛

澳大利亚70-86 负

铜牌争夺战

俄罗斯81-94 负

78岁

奈史密斯是加拿大人,先在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作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根本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吉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然后到了美国麻省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担任该校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

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也直译作春田市),在州中部桑加蒙河畔。人口10.2万(1984),大市区18.7万(1980)。1818年始建居民点,1837年成州首府。

1、为改变足球、棒球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局限,需要一种不受环境气候影响而能在室内随时进行的体育活动。

2、可以消除人们对当时体育活动因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而且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能参加的运动,尤其是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加的运动。

3、该校所在地是一个盛产蜜桃的地方。当地的小孩子投桃子投的特别准。经常几个小孩比谁桃子投的更准。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开始下雪,室外运动不得不停止,但当时的室内运动只有体操与器械操,学员们觉的无聊而无精打采。

有一天奈史密斯在散步看见工人在搬运桃子,这是引起奈史密斯创编篮球的启发意

识。他想孩子们桃子投的准,就像一个类似投桃子的比赛吧!奈史密斯以装水密桃的篮子钉在室内运动场两端,二楼凸出悬空的走廊外缘,由于悬廊有十尺高,因此决定桃篮就订在十尺高的地方。比赛也不用桃子用足球就在圣诞节假期收假后的体育课上,奈史密斯将十八位学生分成两队,每队九人。在奈史密斯原来的构想是每队人数不拘,主要是能够让全部的学生参与活动即可,主要规则是把球丢进桶里算得一分在比赛中奈史密斯不停吹着哨子纠正不合规则的动作,同时不停的叫到「传球!传球」,也还商请两名校工,搬了两张梯子在桶子边侍候。学生们玩的兴高采烈,浑身大汗,一个个精神焕发,恢复了应有的活力。

过没几天有学生来问奈史密斯说;那是什么运动? 奈史密斯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这位学生建议说:叫奈史密斯球如何? 奈史密斯说:不可,不可! 学生再建议说:那就叫篮球(BasketBall)怎么样? 奈史密斯即刻赞成。后来也有人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

开创初期进行这种游戏,碰上最大的一件麻烦事,就是篮框有底,每投中一次,球便留在篮子里,必须有人拿梯子爬上去把球拿下来,才能继续比赛。据传说,后来会取消篮底的原因是,因为一名慌慌张张的学生从梯子上摔下来后,所提出的建议。这样一「摔」,使篮球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此事已不可考,但却蛮有趣的。

3

八、进入名人堂的条件其一,为篮球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无论男女

年龄国籍肤色种族都有进入名人堂的资格。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篮球大国占据了名人堂成员的很大比例,能够达到名人堂标准的海外人士并不多。

其二,名人堂的入门标准极其严格,球员想进入名人堂都必须等到退役后5年;教练的入选资格更为苛刻,必须执教25年以上的教练才有提名资格。

其三,获得提名之后,名人堂成员审核过程异常苛刻。7人初审小组中至少5人同意后,被提名者资料才会递交复审委员会。这份递交的审核材料涵盖了该球员一生球场内外的所有表现,此外还附有7人初审小组的书面意见。24名成员构成的复审委员会将定期或者不定期讨论初审名单,只有不少于18人通过,被提名者才能入选。

进入名人堂的价值

名人堂资格的含金量远高于球衣号码退役或者50大巨星之类荣誉。伴随着岁月流逝,名人堂成员的数量仍然在不断壮大。这是由于1984到1987届乔丹领军的那一批天皇巨星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提名资格,随口举例就有乔丹、奥拉朱旺、尤因、巴克利等等。对于球员来说,名人堂是伟大的丰碑,也是对于球员生涯的肯定,是除了冠军戒指之外最好的认可。

十三

1、初创阶段(1891—1930年前后)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篮球技术(如单、双

手低手传球、双手胸前投篮)和战术(长传快攻,盯人防守)。篮球竞赛

规则也初步形成。

2、推广阶段(1932年—1940年前后)1932年6月18日,国际

业余篮球联合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篮球运动进入推广时期。出版了第一

本国际篮球比赛规则;国际间的比赛不仅推动了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更使篮球运动向世界更多的国家传播和推广。

3、普及阶段(1940年—1960年前后)世界篮球运动开始形成以

美国队为代表的高度与技巧结合的美洲型打法,以前苏联队为代表的高度

与力量结合的欧洲型打法和以韩国、中国队为代表的快、灵、准结合的亚

洲型打法,篮球运动进入普及、发展与提高的新时期。

4、提高阶段(1960年—1990年前后)篮球运动的技、战术朝着

高技巧、高速度、高强度、多变化、高比分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高空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通过对进攻

时间、犯规罚则、增加3分球等条款促使攻、守平衡,使篮球运动向既重

进攻又重防守、既重高度又重速度、既重力量又重技巧的方向发展。

5、攀高阶段(1990年以来),

篮球运动进入了融竞技化、智谋化、技艺化于一体的新时期,篮球运动

正朝着“高、快、全、准、变”和技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发展。

十四、1895年12月8日,美国人来会理博士(中文名字李昂)就将篮球的火种

带到了中国,并在天津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医学堂第一举行了篮球表演。

随后这项运动便在天津,保定,北京和南京蓬勃的发展起来。同年,美国

各大学开始把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

篮球运动1896年前后由美国人鲍-普利在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

是1894年,由美国人鲍勃·盖利把篮球带来中国,国际篮联为纪念国际篮联

成立50周年出版的《世界篮球》也是这样说的,除此之外,这种说法至今没

有别的文字根据。

说是1896年,美国人蔡乐尔把篮球传到中国,有些体育史书也这样说。这

也不是史实。蔡乐尔来华时间是1912年9月27日,曾在北京、天津基督教

青年会工作,他热心倡导篮球运动,曾任中国参加第一、二、三届远东运动

会篮球比赛的中国队指导,为近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做了许多有意义的

工作。

十六、中国男篮于1936年参加以来一共参加了9次奥运会,获得了3次进入八强的优

异成绩。分别为1996,2004,2008奥运会

中国男子篮球队于1975年首次参加亚锦赛,在所参加的18届亚锦赛中15次夺

魁,其中包括两次五连冠和一次四连冠是亚洲男子篮坛当之无愧的霸主。

亚洲女子锦标赛至今今已经举办了23届,中国女子篮球队曾10次获得冠军,

仅次于韩国队的12次,是当今亚洲女子篮坛的一个霸主。

中国女篮于1980年以来参加了7次奥运会,获得了一次亚军、一次季军、一

次第四名、一次第六名的光辉成绩。和女篮一比咱们的男篮还真得加把劲啊。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联赛为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比赛

百年来,篮球运动从游戏型活动到竞技运动再到科学门类型学科不断地演进发展。至1999年底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篮球联合会成员,篮球运动已真正成为国际体育组织中单项运动人口最多、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

十七、 当然了,说到篮球首屈一指的当然是美国的什么组织?对了!NBA

它是世界篮

球的顶峰。每个篮球队员都已能去NBA 打球而自豪。 十八、

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最高次数(得分王):10次 (86-87,87-88,88-89,89-90,90-91,91-92,92-93,95-96 ,96-97,97-98) 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没?(93~94 94~95乔丹 退役了)

九八年97-98赛季乔丹率领公牛再次6场战胜了爵士队。乔丹和他的队伍在第6战最后时刻还落后3分,在突破上篮得到2分之后,他从马龙手上断下篮球,冲向篮圈,晃过防 守他的拜伦·拉塞尔(Bryon Russel ),在还剩6.6秒时投出致胜球。这个进球的精彩镜 头印刻在无数球迷的记忆中,而那张记录了球出手瞬间的著名照片也永载史册。

雕像 芝加哥公牛队的主场联合中心外面,矗立着乔丹的雕像。雕像是由青铜铸造的,下面是大理石的基座,乔丹目视远方的青空,手里抓着他挚爱的篮球。雕像的姿势则是对乔丹最完美的诠释:他在飞翔

十九、科比绝杀

2009年12月4日对阵迈阿密热火队,科比用单脚起跳的方式在终场前命中压哨三分绝杀对手。[154]科比认为这个进球是他最幸运的进球之一。 二十三、1中国早期的男子篮球队

2 80年代 张卫平与穆铁柱组成了男篮内外核心

3 80年代中国男篮,钱澄海为主教练

主要奖项: 6次NBA 总冠军 2次奥运会冠军 3次NBA 全明星MVP 5次常规赛MVP 6次总决赛MVP 司职: 得分后卫(2号位) 臂展: 218cm 选秀: 1984年第一轮第3顺位 生涯最高分:

69分 别名: 米高·佐敦、“空中飞人”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出生日期: 1963年2月17日 毕业院校: 北卡罗莱纳大学 身高: 198cm 体重: 98.1kg 运动项目: 篮球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

篮球起源与发展教案

篮球起源与发展教案 教学设计表 学科:体育授课年级:初一学校:前郭县重新中学教师姓名:徐志波 章节名称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计划学时 1 本课是一节具有欣赏性学习意义的体育与健康结合的篮球基础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课,主要讲述篮球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篮球的发展 趋势。本节课的幻灯片背景多数用书上的插图,便于学生接受。 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可以说对于篮球活动有所熟 悉,但是真正涉及到篮球基础知识和技术战术等具体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学习者分析识,那就是一片空白,简单的说他们就是为了玩而玩,并没有过多的去深入探究。 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欣赏篮球及体育运动美的神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 球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热 教学目标情。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德育目标: 使学生通过对篮球运动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的学习,从深 层次上认识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并深刻认识体育运动中其它项目的内在 联系,学会和增强欣赏美的能力,增强对体育以及篮球运动深入学习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爱国主义 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媒体资源动画演示完成教学目标的达及解决措施成。 教学重点:对篮球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和借助媒体资源动画演示来促成问题解决. 解决措施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 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观赏来 进行。 2、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以生活中实例:通过篮球运动对集体生 活和个人身体健康,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来阐述,点燃学生的运动兴教学设计思路 趣,引起思考,激发实践。 3、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将问题逐步深化,引领学生进 一步走进篮球运动。 4、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姚明做铺垫来引 领广大同学将目光投聚在我国的篮球运动上。 5、三分球、篮球技术动作分类、篮球图例基础知识简介,拓展知识 领域。 6、运动中精美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体育运动 的热爱,激发积极投入体育锻炼的热情。 7、课堂小结,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精美图片的欣赏,让学生

《篮球运动简介》教案设计

《篮球运动简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 德育目标: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对篮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利用NBA一段精彩图片导入课题) 二、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1、讲述篮球的起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发明的。 2、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1)世界篮球史 A、1981年12月篮球起源与美国,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

B、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C、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D、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篮球在中国的发展 A、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 B、1936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 C、中国男篮多次称雄亚洲,曾进入奥运8强,女篮曾进入奥运4强。 3、篮球的发展趋势:高、快、全、准 三、场地与设备(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 1、标准篮球场地及尺寸 2、基本篮球设备 (1)介绍篮板:横宽1.8M,竖高1.05M (2)介绍篮圈及篮网:篮圈内径45CM,篮网长40CM (3)介绍篮架:篮球架包括:篮板、篮圈、篮网、支撑构架及包扎物组成。

最新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地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地。当时,由于在寒冷地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地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地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地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地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地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地篮板和球篮。 最初地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地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地原始规则,目地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地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地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地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地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地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地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地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地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地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地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地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地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地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地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地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地优势,掌握了比赛地主动权。但那时地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地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地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

小学篮球课优秀教案

小学篮球整体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知道一些简单的篮球规则。 2、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发展跑、运、传、接、投等基本动作技能。 3、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 熟悉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弘扬个性。 教法学法: 一了解起源,知道一些简单规则。学习基本站立、移动的方法。体育常识:篮球重点:知道篮球运动的起源,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难点: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现代教学技 术法;情景教学法;裁判法;直观法。思考法;动作模仿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提高。 二移动、持球的方法,发展协调性和控制球的能力。原地行进间运球。游戏:活动篮 筐重点:臂带手腕、指按。难点:手和脚的协作配合。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比较、分析、练习、提点。 三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方法。单手肩上投篮基本动作技能。单手肩上投篮游戏: 活动篮筐重点:手腕前屈,手法正确。难点:脚蹬、臂伸腕外翻,上、下肢协调。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投篮练习,体会投篮要领。徒手练习,以一球模仿投篮,体 会用力顺序。 四进一步掌握综合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快乐篮球—争当小姚明重点:熟悉篮球的 基本技能,弘扬个性。难点:各种活动的科学创想。教师引领、师生互动、引导体验、 创想练习。发表看法,互观、互帮、互学、评价。

阶段教学内容: 水平一:( 1-2 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1、柔韧性学习 2、灵敏性学习 3、速度学习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水平二:( 3-4 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一)技术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水平三:( 5-6 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一)技术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讲稿

一 篮球运动的诞生远比田径、足球、体操、橄榄球等项目要晚,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然而,由于它具有对抗激烈、复杂多变、极强的观赏性和参与价值吸引成千上万的爱好者,如今已成为世界体坛最重要的竞赛项目之一。 二 男篮第8,女篮第四 小组赛 西班牙67-64 胜 美国63-108 负 新西兰80-63 胜 马里69-48 胜 捷克79-63 胜 半决赛 澳大利亚70-86 负 铜牌争夺战 俄罗斯81-94 负 三 78岁 奈史密斯是加拿大人,先在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作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根本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吉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然后到了美国麻省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担任该校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 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也直译作春田市),在州中部桑加蒙河畔。人口10.2万(1984),大市区18.7万(1980)。1818年始建居民点,1837年成州首府。 四 1、为改变足球、棒球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局限,需要一种不受环境气候影响而能在室内随时进行的体育活动。 2、可以消除人们对当时体育活动因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而且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能参加的运动,尤其是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加的运动。 3、该校所在地是一个盛产蜜桃的地方。当地的小孩子投桃子投的特别准。经常几个小孩比谁桃子投的更准。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开始下雪,室外运动不得不停止,但当时的室内运动只有体操与器械操,学员们觉的无聊而无精打采。 有一天奈史密斯在散步看见工人在搬运桃子,这是引起奈史密斯创编篮球的启发意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 奈史密斯博士从当时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而受到启发,综合了其他一些项目的活动特点,设计了按投掷的准确性来计算得分和胜负的一种游戏。因最初使用的是盛桃子的篮子和球,故取名为“篮球游戏”。1891年12月21日,奈史密斯在馆内体育课做了第一次这种游戏比赛的试验。试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此后,这种游戏活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发展。至今,全世界拥有约1亿篮球运动员,平均每天在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观众达1.6千万。 最初的篮球比赛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经常出现推、拉、撞人等粗暴动作,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情况,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简单的13条比赛规则。 进入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1936年6月18日,由美国等8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篮球运动的发展总是与技、战术的改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攻与守的对抗和竞赛规则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现状,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仍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1、高速度 世界强队比赛给人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员体力充沛,动作速率、移动速度、重心调整、攻守衔接、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的变化,都在瞬间完成。 快攻仍然是各队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争夺篮板球,还是抢断球,或是后场边线、底线球,都竭力发动快攻,或是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篮球起源与发展

篮球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100分。

篮球理论课备课备课教案

篮球理论课教案 (篮球运动概述与技战术简述) 一.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1891年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仍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现代篮球运动的演进: 包括有5个阶段: 1.初创试行阶段: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场、前场、中场。同时明确了比赛的要求,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 2.完善、推广时期: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的日内瓦由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士、意大利、希腊、拉托维亚、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等欧美8国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初步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13条。规定比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加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若对手犯规,则投中加罚一次,未中加罚2次;竞赛时间该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现代篮球从此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3.普及、发展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篮球运动员的高度开始成为现代篮球竞赛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进攻、防守技术和战术有了明显提高。 4.全面提高时期: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中,女子篮球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80年代中期,篮球竞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犯规罚则做了修正,并规定了远投区,增加了3分球的规定。 5.创新、攀登时期: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以美国“梦之队”中的乔丹、约翰逊等为代表的现代篮球技巧表演,把这项运动技艺表现的更加充实完善,战术打法更为简练实用。 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篮球课总结报告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以及现状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周六---第三四单元ACCA1202 董玉茜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他借鉴了篮网球(netball)的规则,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逝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家各户都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篮筐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篮筐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约10码),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

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视,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这位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全部比赛结束后,琼斯又安排奈史密斯主持发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特别勋章表彰他发明篮球的功绩。当一位德国小姑娘向他敬献月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得把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发展历史 到1893年,才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球、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文案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 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

篮球课教案

篮球理论课教案 一.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1891年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仍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现代篮球运动的演进: 包括有5个阶段: 1.初创试行阶段: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场、前场、中场。同时明确了比赛的要求,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 2.完善、推广时期: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的日内瓦由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士、意大利、希腊、拉托维亚、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等欧美8国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初步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13条。规定比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加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若对手犯规,则投中加罚一次,未中加罚2次;竞赛时间该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现代篮球从此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3.普及、发展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篮球运动员的高度开始成为现代篮球竞赛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进攻、防守技术和战术有了明显提高。 4.全面提高时期: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中,女子篮球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80年代中期,篮球竞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犯规罚则做了修正,并规定了远投区,增加了3分球的规定。 5.创新、攀登时期: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以美国“梦之队”中的乔丹、约翰逊等为代表的现代篮球技巧表演,把这项运动技艺表现的更加充实完善,战术打法更为简练实用。 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空间对抗性特点 1.高空性 2.瞬时性 二、内容多元化特点 三、多变、综合性特点 四、健身、增智性特点 五、启示、教育性特点 六、职业、商业性特点 第三节: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1.智在充实 2.高在壮、灵 3.悍在凶狠 4.快在节奏 5.准在提高 6.全在综合 7.变在瞬时 8.星在奇特 9.技在升华 10.阵在机动 11.帅在智谋 12.男、女篮并趋 第四节: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现代篮球运动是于满清末期(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派往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的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介绍传人我国天津市,因此,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 (见教科书19—38页) 1.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娱乐、健身的体育游戏,也是一项国际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又是一门学科课程,还是新兴的一种体育产业,总体上说这是一种人类进步的社会文化现象。 2.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后,于1914年1月,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才被列为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概述

教学内容:篮球运动概述 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 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 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 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 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 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升时期 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 (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 1、篮球运动的特征 2、篮球运动的特点 第一、集体性特点 第二、对抗性特点 第三、转换性特点 第四、时空性特点 第五、增智性特点 第六、综合性特点 第七、智艺性特点

第八、职业性特点 第九、商业性特点 (三)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世界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升。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世界扩展,商业化气息增强,观赏性加浓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表现新特点:第一、贵在“理念” 第二、智在“聪颖” 第三、高在“制空” 第四、快在“节奏” 第五、悍在“凶狠” 第六、准在“高分” 第七、全在“综合” 第八、变在“瞬时” 第九、星在“奇特” 第十、技在“升华” 第十一、阵在“机动” 第十二、帅在“智谋” 第十三、男、女“并趋” (四)中国的篮球运动

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 2)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升阶段; 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 第一时期(1895-1948年) 第二时期(1949----1996) 2、我国篮球运动普及、提升的基础 3、新世纪中国篮球运动面临的任务 (五)思考题 1、试述篮球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演进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概况。 2、针对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你有哪些新理解? 3、阐述现代篮球当代化的特征与特点。 4、简要阐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风格、特点。思考中国篮球运动向何处走。 5、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评述CBA职业联赛对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蓝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rield)市基督教 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博士发明的。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把球向篮内投掷,按投中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才逐渐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当时只是为了给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院的学生们发明一种适合室内进行的运动,他的发明引起了积极的响应。最初,他将两个装桃子的篮,钉在学校健身房楼上看台的两端,以橄榄球作为比赛用具,向篮内投掷,后来改为铁制的圆圈,挂上线网。再后来剪开网子下口,成为今天篮框的样子。为了完善篮球游戏,他在1892年制定了13条规则,后逐步修改和增加条款,出场人数也逐渐减少,直至规定每队5 人,这才成为现代的篮球运动。】 蓝球运动的发展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次犯规判负,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人、,人、,人,,,,,年定为每队上场,人。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 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

关于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据文字记载,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 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 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 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 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 登上专设的梯子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 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篮筐取消了筐底,并改用铁圈代替桃篮,用木板制成篮板 代替铁丝挡网,场地增设了中线、中圈和罚球线,比赛改由中场跳球开始。与此同时,场 上比赛队员也通常改为每队5人,开始有后卫、守卫、中锋、前锋、留守等位置之分。此外,奈史密斯制订了一个不太完善的竞赛规则,共13个条款,其中规定不允许带球跑、 抱人、推人、绊人、打人等。这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 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国。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 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 和发展。 1896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首先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 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46年,美国出现职业篮球联赛,并发展为目前的NBA。 女子篮球运动到20世纪初才开展起来。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著名的篮球运动员 太多了,以下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 1乔丹

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理论

理论课教案 授课班级:初三5班授课教师: 课的内容: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课的任务: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 重点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 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的起源 1885 年波士顿青年会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 旧译春田学院) 设立体育部。担任成人培训班体育课的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根据学生大都有大学时代的运动经历的特点和冬季室外开展活动困难的情况,决心变化一下室内体育课的内容,考虑设计一项适合冬季室内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 ?奈史密斯于1939 年逝世。 ?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 年第1 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895年美国各大学开始把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1898年成立了第一个职业联盟。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美国的2支球队首次将篮球进行了表演展示。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几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2年在瑞士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1936年,在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男子篮球终于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原国际篮球联合会秘书长斯坦科维奇曾说过:“1936年在篮球史上应大书一笔。”毫无疑问,篮球项目能登上奥运会竞技舞台,对于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共有来自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21支球队参加了篮球比赛,成为当时柏林奥运会团体比赛项目中参赛队伍最多的一个项目,显示了篮球运动的巨大魅力。 当然,这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的水平还不高,最后的总决赛是在美国队和加拿大队之间进行的,两队的比赛结果是19∶8,美国队获得了奥运会首届篮球比赛的冠军。我国著名篮球裁判舒鸿先生担任了本场比赛的临场裁判工作。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几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基础知识课教案

篮球运动基础知识课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篮球运动基础知识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为将来上好篮球实践课做好准备; 2、通过篮球运动功能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动机和热情; 3、通过篮球运动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篮球知识体系、端正学习篮球的态度,为将来科学有效地开展篮球运动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 1、篮球的起源 2、篮球场地设备 3、篮球竞赛的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正确的篮球知识体系 2、养成自觉搜索知识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法师问:同学们,假如五一长假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乡镇,父母带你来到一个没有悬挂标牌的建筑物前边,你将用怎样的方法来辨别这个建筑物就是一个学校?

2、提示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各图片的共同特征。 二、新授部分 1、篮球的起源: 讲解法给学生讲授篮球起源与发展的简史,初步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过程。 2、篮球场地设备 ①提问法对篮球场地、篮球大小等各要素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动脑习惯和空间想象能力。 ②比较法拿几个不同的篮球,让学生选择符合比赛要求的篮球。 ③直观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收篮球场地和设备的知识。 3、篮球竞赛的规则 ①提问法对篮球竞赛中的等各要素进行提问,(人数,时间,位置等等)培养学生动脑习惯和想象能力,鼓励积极回答问题。 ②直观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收篮球竞赛的各种知识。 4、巩固与拓展 ①游戏法游戏:哨音球停

②提问法通过提问法,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学有所获。 ③举例法让学生举例,平常收集篮球知识的网站,完善学生学习结构。 三、小结 1、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2、下课 四、教学后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