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存天理,灭人欲”及其当代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朱熹儒家德育思想得现代启示二、提出存理灭欲得主张及其现代启示“存理灭欲”就是朱熹修养论得核心。
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圣人先哲们就已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孔子有“克己复礼",《中庸》有“致中与”“尊德性"“道问学”,《大学》则有“明明德”。
而朱熹就是这样来解读“天理”得:“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就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朱熹认为世界得本原就就是理,宇宙之间也就一理而已,虽然带有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但在另一方面,它又蕴涵着事物得本质属性,即事物本身得规律性。
告诫我们行为处事要遵循事物本身得规律性,从这一点上来说还就是有积极意义得。
朱熹认为天理体现在人身上就就是“性”,人得本质就是仁、义、礼、智,孝、悌,这就是天命之性、但一般人由于气质被世俗得人欲蒙蔽,使得“完善”得天命之性被遮蔽起来,于就是要去除“人欲”。
人欲在朱熹得字典里就是个专门得概念,即专指不正当得“欲”:“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辛丑延与奏札二》,《朱文公文集》卷十三)。
意思就是心之疾疢,就就是心理有毛病,循照这个原则,其心就私、就邪。
所以朱熹所讲得“灭人欲”,并不就是要灭掉人所有得欲望,而就是特指那些无节制得欲望与贪欲,或者可以理解为“私欲”、如今社会中存在得道德失范现象,很大程度归结在人们对欲望得追逐上。
这些欲望绝大部分表现为私欲,对金钱、名利,以及权力得过分追求。
在各类职业领域有些人为了争权夺势,满足自己日渐贪婪得欲望,不惜违背道德精神,甚至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在教育领域,师生过于专注自己私欲得现象也就是存在得,一些教师在学术与教学上三心二意,在教学与科研得同时,心系政务或频繁走穴,结果就是顾此失彼,教学与科研落下了,无形之中还连累了这些学校得教育质量。
如此氛围影响下,部分学生也变得功利现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社会做贡献”,再或者纯粹为学术世界添砖加瓦得高尚目标束之高阁。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
过去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学术界对朱熹的“理欲观”持批评的成分较多,而对其合理因素持肯定的成分较少,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一“理欲之辨”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热门话题。
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命题,并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1]。
他认为,“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
”[2]在这里,朱熹所说的“天理”的要义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这在学术界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对朱熹的“人欲”之说在学术界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
以前有学者认为朱熹的“灭人欲”就是消灭人的一切生活欲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在朱熹看来,所谓“天理”与“人欲”之别在于,“合道理的是天理,循情欲的是人欲”。
在这里,“合道理”就是指符合“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
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4]而“循情欲”则指按照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行事,这种过分的欲望就是人欲。
朱熹举例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1]这就是说,人要吃饭,这是合理的,是天理;而要求饭要吃得美味,这就是人欲了。
可见,朱熹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欲望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此外,关于“天理”、“人欲”的含义,过去的解释多有片面之处。
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
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
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存天理灭人欲哲学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 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观点,它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观点主要强调个人应当遵循天道和道德规范,抑制个人的私欲,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境界。
从多个
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可以从道德、宗教、社会和个人成长等方面进
行分析。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强调了个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
追求道德完善。
在儒家思想中,这个观点与“仁者爱人”、“诚心
诚意”等道德理念相呼应,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在佛家思想中,这个观点与“无我”、“舍己为人”等观念相契合,强调了超越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中都有所体现。
在佛教中,修行者要超脱生死轮回,就需要超越人世间的欲望,追求涅槃的境界。
在道教中,强调了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
也需要抑制人世间的欲望。
这些都与“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相契合。
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层面,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抑制自己的私欲,遵循道德规范,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
在个人成长层面,抑制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成长,有助于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总的来说,"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哲学观点,强调了个人应当遵循天道和道德规范,抑制个人的私欲,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境界。
它在道德、宗教、社会和个人成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追求道德与正义的信念。
它强调的是人们应该尊重自然法则,追求公平与公正,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和欲望。
这种信念源于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如今的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被个人利益和欲望所驱使,忽略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
他们一心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不惜采用不正当手段,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这种现象不仅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对个人的心灵造成了深刻的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追求道德与正义。
首先,我们需要尊重自然法则,保护环境生态,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清新的蓝天和绿水。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公平公正,坚持法律底线,不谋取不义之财,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最后,我们需要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正。
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自己的榜样,鼓励他人跟随,形成一种风气,最终达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目标。
总之,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坚持的重要信仰。
只有抛弃个人利益和欲望,追求道德与正义,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公正、美好。
- 1 -。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长期以来,大众对“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的理解存在普遍的误读,因此对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和抵制。
文章通过分析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背景,发现这一命题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存天理、灭人欲”带有浓重的保守和封建色彩;另一方面,朱熹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在当时社会濒临失序的情况下重建社会秩序,具有超越其时代性的意义。
标签:理学;朱熹;天理;人欲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著作。
在朱熹众多的著作和命题中,“存天理、灭人欲” 最为人熟知,同时也为朱熹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
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存天理、灭人欲”被解释为一种泯灭人性的政治主张,进而被当作旧文化的代表而饱受抨击。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命题,如果脱离其时代背景抽象地解释这一命题,必然无法呈现朱熹的本意,更无法客观地评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被误解最深的儒家名句,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被严重忽视了。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朱熹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思考,在充分批判了其封建思想之后,这一命题具有超越其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时代背景自秦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面临重建礼乐生活的问题。
西周统治以礼乐为核心,以礼导民、治教合一,在统治制度上与思想教化上形成了以礼乐为导向的统一。
此后,经过春秋战国,制度层面与思想文化层面的礼乐已然全面崩坏。
秦汉时期为完善统治,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
新的郡县制建立后,相应的思想教化未深入民间,导致治教分离。
官府以簿书、狱讼、兵食为治,礼乐沦为形式化的虚名,失去化民成俗的实质功能,由此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
唐末五代,本就脆弱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彰显政权合法性及文化合理性,重建礼乐成为宋代最为紧迫的现实需要。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实用版)目录一、程朱理学的背景和定义二、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三、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和影响四、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正文一、程朱理学的背景和定义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起源于北宋时期,由程颢、程颐兄弟创立,后由朱熹发扬光大。
程朱理学主张以“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理而生,人类的行为也应符合这个理。
在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并列为两大主要流派。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这里的“天理”指的是宇宙间的规律和道德准则,而“人欲”则是指人的私欲和欲望。
程朱理学认为,人应该遵循宇宙间的规律和道德准则,克制自己的私欲和欲望,以达到道德的完善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和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在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观点强调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道德的完善,这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宋代的社会风气逐渐变得严谨、自律,人们的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这一观点过于强调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正常需求和欲望,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过于拘谨,甚至丧失了自我。
四、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总的来说,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在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强调人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克制自己的私欲和欲望,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这一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过于强调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正常需求和欲望,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过于拘谨,甚至丧失了自我。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人们常说:“存天理,灭人欲”,意思是指要尊重天理,约束自己的欲望。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
而在现代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文化传承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种思想通过祖先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现代社会虽然追求新潮、潮流和潮流,但是文化传承依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根本。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弘扬和传播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规范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要禁止自己的欲望,注重自律和自我约束。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大的意义。
如果人们能够按照这种思想,力求在自我约束中生活,那么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此外,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引导,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民主、和谐、文明。
软实力的塑造中国古代文化中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作为一种智慧宝庫,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思想体现了人性的高度和境界,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这种思想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软实力。
借鉴这种思想,消除我们的人性弱点,提高我们自己的人格素质,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足。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中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让我们知道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为了环保显得多一点忍耐和牺牲,并适应自然环境的要求,那么这种环保意识将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内心。
最终,这种思想将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使我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生活。
能力提升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与之相应,它可以对我们的精神和思维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这种思想通过倡导清心寡欲和忍辱于人之道,提高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
这种思想能够让思维变得更为敏锐、更有条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变化。
探讨存天理灭人欲的意义与现代价值
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概念,意为要消灭个人的私欲,回归天道,追求道德的完善。
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存天理灭人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了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诱惑和压力越来越多,很容易迷失自我,追求虚荣和浮华。
存天理灭人欲提醒人们要回归自己的内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的提高,而不是被外部的诱惑所左右。
存天理灭人欲也强调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减弱,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
存天理灭人欲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大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存天理灭人欲也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存天理灭人欲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遵循天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存天理灭人欲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提醒人们要回归自我、关注社会和保护环境,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遵守环保法规等方式来践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古老的思想方式,旨在强调个人应该弘扬善良和义气,遵循天道人情,以天地为大,以人为贵,实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这种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光大。
从道德层面上看,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
它要求个人在行为上应该遵循道德准则,秉持正义和公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益。
这种思想也鼓励个人摒弃个人私欲,不从狭隘的个人角度出发,而是根据全局和大局出发,以达到更为持久和广泛的利益。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例如,它过于注重道德教化,人们往往会被迫去遵循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没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因此,它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创造力,导致缺少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
此外,一些人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可能会被误解或滥用。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利用它来掩盖他们的个人利益,或者妄图主张一种过于绝对和独断的道德标准来迫使别人相信和遵循他们的意愿。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应用这种思想,以确保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相适应。
总之,存天灭人欲要求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并帮助自己和他人实现更为幸福、安全和有意义的生活。
它的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应用,以最大化其价值和作用。
《[试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摘要:“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简单的说,“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上就是“存公理、灭私欲”的意思,“灭人欲”就是去恶,去贪欲,克己省身,修身养性――这就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我国思想史上长期存在着天理、人欲和人性问题的争论。
理欲之辨作为价值论的核心问题,至少从两宋开始就成为思想界的中心话题。
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将孔子的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论断。
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
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
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 其二,“天理”还包含有思维规律之义。
朱熹说:“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
”这里所说的“心之本然”,就是指人的心灵本身具有思维规律。
所以“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
诚然,人作为生物,就必须饮食起居,否则就会死亡,更谈不上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道德修养。
因此,只要有人,便会有欲望,朱熹并不否认这一点。
他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当他的学生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他回答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事实上,朱熹在各种场合都一再说明只要是不损害国家民众利益,不过分的个人欲望都是正常的(引文中的“美味”,朱熹解释过说每顿饭有一个荤菜是“天理”,但要吃两个、三个荤菜就是“美味”――这就是“人欲”了,这是过分的,不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过分要求)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朱熹所指的“人欲”是违背正道的非分的个人私欲,是病态的心理的发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严重障碍。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当代学者张立文教授的说法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中的工夫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理念来完善自我。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作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得到一众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后世极大的诟病,认为这是「以理杀人」的、压抑人性的一套主张。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本义和演变过程,分析后世对其误解和批判的主要论点,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之所在。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与演变根据史料记载,此话最早的相关说法出自西汉时期戴圣所辑录的《礼记》第19篇的〈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句话是想表明世间之所以会有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置「天理」于不顾,不加限制地满足了自己的「人欲」。
由此分析得知,「天理」本身是好的,正确的;「人欲」本身好坏则不置可否,但是「穷人欲」则一定是错的。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两兄弟解释说:「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这里明确表明要灭掉的是「私欲」,则天理可以昭彰;而所谓私欲就是指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欲望。
这句话本身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错。
朱熹是理学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点都是从二程这里演变而来的。
他对于这个命题有一段更为形象化的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有人曾问过朱熹说,在饮食这个命题上,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朱熹回答说想要吃饭(这个想法)就是天理,而要求食物好吃就是人欲。
换言之,人的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天理」,而在此基础上加之过分的要求就是人欲了。
如果只是读到这里,朱熹的这番言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合理的成分可以接受并给予满足,但是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要摒弃。
但是,朱熹还进一步解释说:「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强调个人应该抑制自己的私欲和个人利益,以符合天理和道德原则。
对于"存天理灭人欲",我的看法如下:
1.遵循道德准则:"存天理灭人欲"有助于个人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抑制自己的私欲和欲望,个人能
够追求道德和良知所认可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
秩序。
2.平衡个人与社会:"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个人利益与社
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平衡。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
虑社会的发展和共同利益,避免个人欲望导致社会不稳定
和不公平。
3.价值观多样性考量:尽管儒家思想中强调了"存天理灭人
欲"的理念,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需求和欲望与道德
原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个人背
景下,人们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会有所不
同。
4.个人发展和幸福的考量:在追求道德准则和社会整体利益
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过于强调"灭人
欲"可能会导致个人的抑制和焦虑,影响到个人的自我实
现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一种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强
调个人应该抑制自己的私欲,以符合天理和道德原则。
然而,在个体和社会利益、多样性价值观、个人发展和幸福之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平衡和考量。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程朱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由程颢和朱熹所创立。
其核心观念是“存天理,灭人欲”,旨在通过追求道德修养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与社会的和平。
程朱理学的“存天理”主张追求天道的道义力量。
它认为,天地万物皆有自己独特的本性和秩序,这种本性和秩序被称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
个体要达到完美的状态,就必须按照天理运行,并尽量遵循其规律。
这种追求天理的过程,是人们实现真我、涵养道德、发展性情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基础。
然而,程朱理学同时强调“灭人欲”,意在抑制个体的私心和欲望。
它认为,人的欲望是扰乱人心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因素。
个体应当通过反省内心,控制自身欲望的冲动,追求道德的公正和正确。
只有通过修养个人品德,摒弃私利、义利,才能达到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程朱理学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关系,认为一个人要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契合。
这种契合是基于道德和人伦的准则,建立在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关系之上。
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和合理的伦理关系,个体与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共生。
尽管程朱理学强调了道德追求和个体修养,然而,它对人的本性与欲望的抑制却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人的欲望不应该被完全否定,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实践中,程朱理学的观点并不是完全可行和适用于所有人。
总之,程朱理学倡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理念,其追求天理、抑制私欲的倡导,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了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的欲望是多样而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将其完全否定。
我们需要在尊重个体需求和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介绍存天理灭人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道家思想,意为追求道德的高峰,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目的,是一种卓越的生活哲学。
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多样化,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一思想,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并在现代生活中发掘其价值。
存天理“天有正道,岁有时序,农有耕种,工有技艺”,这是《道德经》中所说的。
存天理,即追求天道的正义和道德。
天理高远,是我们永远难以守护和追求的境界,但我们可以从这种追求中,体会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正义和道德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珍惜自然资源,尊重他人的权利,对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和理解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这个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灭人欲人的欲望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贪、嗔、痴等。
灭人欲,就是要摆脱这些欲望的束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灭人欲。
例如,通过节制自己的食欲,防止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关心他人的情感和感受等等。
只要我们意识到欲望的影响,敢于面对和改变,我们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品德。
如何运用存天理灭人欲现代社会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不断面对的机会和难题要求我们具备各种各样的技能和经验。
但是,我们也需要理解、尊重和发掘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它是我们永不褪色和不断进步的生命之光。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例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和人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等。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道家思想,但它的含义和意义却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人生。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这一思想,从中汲取人生精华,投身于事业和实践之中。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衡量自己品德和人格的标准,是实现理想人生和升华精神的源动力。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1 绪论1.1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1)1.2相关的文献综述 (2)1.3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4)2 宋明理欲论产生的背景与以朱熹为个案的研究2.1宋明理欲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5)2.2以朱熹为个案的研究取向 (7)3 阐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3.1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内容概述 (9)3.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21)3.3正确对待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27)4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当代积极性诠释及社会意义4.1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当代的积极性诠释 (30)4.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积极性诠释与和谐社会构建 (33)4.3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 (40)结束语 (43)致谢 (44)参考文献 (45)1 绪论1.1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理和欲的关系一直是思想家尤其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当代解读与启示2006年2月第22卷第1期中国石油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ditionofSocialSciences)Feb,20o6V o1.22No.1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当代解读与启示史少博(1,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某些人的贪欲也不同程度地被激发,伴随着贪欲膨胀的浪费现象也随之增长,因而我国遏制贪欲,提倡节约,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了当务之急.为了使社会更加"和谐","持续"地发展,我们重新审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发现其思想对于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地反"贪",反"浪费"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启示.[关键词]存天理;灭人欲;遏制贪欲;节约型社会[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6)01—0068一(o4)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贪污","浪费"是影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大障碍."贪污","浪费"好像一对同胞兄弟,或者孪生姐妹,因为往往"贪污","浪费"并行,因而,毛泽东早就说过:"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所以,当前我国在反"贪"的同时,正在反对浪费,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笔者在研究朱熹思想时,发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深刻的启迪.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蕴涵朱熹在深入研究前人"理"与"欲"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尔后各个朝代,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便褒贬不一. 争论的主要焦点在朱熹的"灭人欲"上.有学者认为,朱熹的"灭人欲"是灭掉人的所有欲望,从而主张加以批判.其实,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绝非如此,这一主张有着深刻的思想蕴涵.朱熹所讲的"灭人欲",并非是要灭掉人所有的欲望,因为朱熹所讲的"欲"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们普遍的,共有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对此,他认为是合理的,是和天理一致的.其二是乱于情而有的欲, 即要求美味美色,穷口腹之欲,没有节度之欲,是穷奢极欲,是贪欲,是一己之私欲,这种私欲伤天害理, 应予灭绝.也就是说,朱熹所讲的"灭人欲",是要灭掉人的贪欲.他所反对的"人欲","私欲",不是一般人的正常欲望.朱熹承认人的饮食男女等合理欲望,"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如果违背了"天理", 那么人的欲望就变成了"私欲","人欲"即是"恶"之内容.所谓"恶",就是指有"人欲"存在.而这个"人欲",朱熹把它叫做"物欲","嗜欲"或"私欲".他在回答弟子提出的"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时指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朱熹说:"天理有未纯,是以为善常不能充其量;人欲有未尽,是以除恶常不能去其根."(《戊申延和奏札五》,《朱文公文集》卷十四)这里,"善"与"恶"对举,"天理"与"人欲"对举."人欲"即是"恶"之内容.所谓"恶",就是指有"人欲"存在.对于一般人来说:"或饮酒,或好财货,或好声色"都是"人欲",必须革除.至于皇帝,"钟鼓苑囿游乐之乐,与乎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人情之所不能无者."(朱熹注《孟子集注?梁惠王下》)而这就叫"同行异情",同样的行为,由于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收稿日期]2005-04-05[作者简介]史少博(1965一),女,山东德州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熹把皇帝的"欲"和老百姓的"欲"区别对待,也透视出它维护封建统治,讨好统治者的消极一面.朱熹还认为"人欲"或称为"私欲",是因人的身体而有,人必须有肉体,有了肉体,就有需要,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就有了欲望.正当的欲望与"天理"相连,不正当的欲望与"天理"不相连.与天理相违的欲望,就是"私欲"或称"人欲".可见,不正当地重视身体的需要,是一个人成为不道德的人,做出不正当事的根源.朱熹的"灭人欲"是与"存天理"相联系的,朱熹要存的"天理"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伦理道德.朱熹把"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朱熹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卷十三)仁义礼智被称为"四德"后加上"信",被称为"五常".仁义礼智信在先秦孔子,墨家,道家,管仲和韩非等都有分析论述,并各有自己的选择.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董仲舒在其《举贤良对策一》中,在四者之后又加了一个"信",称之为"五常".朱熹所讲的仁义礼智信,无疑是封建道德,是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对于灭什么"人欲",朱熹继承了自孔子以来儒家的基本观点.孔子并不否定人之欲求,只是反对贪欲,主张不过分,有节制的欲."欲"在朱熹思想体系里也包括人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欲求,"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合当如此者"(《朱子语类》卷九四《後录》),这便是欲.这种"欲",是发自于"情","欲是从情发出来底."(《朱子语类》卷五),人的物质欲求来源于人的生理本能,与生俱有,"天理"所容.正如朱熹说:"饮食,男女,固出於性."(《孟子或问》)二程继承汉初《礼记?乐记》的观点,主张"灭天理而穷人欲"的理欲对立观,提出"人之为不善,欲为之也."主张"灭私欲则天理明."Jj所谓人欲指的也是私欲.朱熹在继承张载,二程关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和他们的理欲观的基础上,对理与欲作了较详之辩.首先,指出"欲" 是"七情"之一.朱熹接受《礼记?礼运》关于人情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的观点,他说:"情是性之发,欲是情发出来底".(《朱子语类》卷五)又说"人欲也未便是不好"(《朱子语类》卷七十八)"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澜翻浪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天理."(《朱子语类》卷五)其次,指出人欲所出."人欲者,梏于形,杂于气,狃于习,乱于情而后有也."这是根据张载,二程关于气质之性提出来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欲还有不好的.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并不否定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合理性.二,"存天理,灭人欲"的运作范式怎样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这样说道:"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卷七)简单地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朱熹认为"恶"的来源有二:一日"气禀",前面已经分析了朱熹用气禀来说明个人善恶之差异.一日"物欲",正如朱熹说:"善恶二字,便是天理人欲之实体."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又说:"众人利欲昏蔽,便是恶底心;及其复也,後本然之善心可见."(《朱子语类》卷七十一)在朱熹心目中,人欲,则与恶,私,利划一.他认为,要"存天理,灭人欲"就要去所禀物欲之偏,除去物欲之弊,以"复性".为达到"复性"的要求,朱熹还告诉人们,"天理"与"人欲"还有着公与私的差别:"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且正."(《朱文公文集》卷十三)"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条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大学章句序》)也就是说,灵明的心本然地具有至善的"天理",依"天理"去支配自己的一切,就会出现"公且正"的人格境界.但就每一具体的个人而言,天赋的"明德"又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如同明镜蒙上尘垢而昏暗一样,因而需要通过内心修养功夫,即"天理之公"与"去人欲之私",使"本体之明"得到扩展,这样就可由一般人达到"圣贤"的境界,也就是"向内便是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复性"就是复尽"天理",而如何复尽"天理",朱熹比喻道:"如剥百合,须去了一重,方始去那第二重,……如做屋柱一般,且去了一重粗皮,又慢慢出细.今人不曾做得第一重,便要做第二重工夫去."(《朱子语类》卷四十一)又说:"克得那一分人69欲去,便复得这一分天理来;克得那二分已去,便复得这二份礼来."(《朱子语类》卷四十一)也就是说, 克去"人欲"如同剥白合,一层一层往里剥,剥尽了就"天理"自明."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是朱熹的宗旨所在."人欲尽处,天理流行",充分说明只有自私完全被克服,即"人欲尽处","天理"就会得到显现."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朱子语类》卷十三)也就是说个体人的思想中,"天理"与"人欲"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过程就是"天理"与"人欲"在人的自身中消长的过程,没有中立不进退的道理.他又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子语类》卷十三)"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四)在朱熹看来,理与欲关系的关键是一个"尽"字,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朱熹说:"天理有未纯,是以为善常不能充其量;人欲有未尽,是以除恶常不能去其根."(《朱文公文集》卷十四)即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怎样才算"复天理","复天理"又是一个怎样的标准呢,朱熹说:"克与复工夫,皆以礼为准也." (《朱子语类》卷四十一)就是说"礼"就是复"天理" 的前提,"礼"指的就是封建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等等.其实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目的,在当时就是遵守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 他认为如果按照父子,君臣之"礼"的要求去"克己" 就能做到"复天理".他认为,有了明确的"克己"标准,就能"步步皆合规矩准绳","一一入他规矩准绳之中"(《朱子语类》卷四).便能做到己"私"既"克","天理"自明,就像朱熹所说:"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朱子语类》卷四)这样,"克己"与"复礼"就达到了一致.在朱熹看来,只要在"日用之常"中积累道德行为,彻底消除自私,就可以达到"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於言外"的精神境界,即寻找到理学家们所谓的"孔颜乐处".三,"存天理,灭人欲"的现代启示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维护封建道德的因素在当前不可取,但是他主张人们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限制人们的欲望在今天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人往往头脑中的弦稍一70放松,就会贪欲膨胀,不可遏制.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市场经济的观念被不断强化并引发了一些人把功利看得高于一切,由此滋生了一些违背公德,违法犯罪的行为.不必讳言,人都有欲望,即有食欲,物欲,财欲,美欲等,但是,人的欲望应该有个限度,一旦超过了限度,欲望蜕变为贪欲,就会滋长贪婪.教育家马卡连柯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贪欲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才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 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贪欲可滋生愚昧,凶残,顽固,专横,腐败.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干部经不起金钱或美女的诱惑,贪欲膨胀,一旦下水,便难以自拔,越陷越深."存天理,灭人欲"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时刻遵守道德法律准则,要摈弃不合理的欲望,要崇尚道德. "崇德"就要"廉","廉"就是不贪,一不贪财,二不贪色."贪"是万祸之源,"大贪"就是从"小贪"开始的.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廉洁自律,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我们,如果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就有可能陷入横流的物欲中不能自拔,因为本来在人性结构中,本能欲望就有寻找发泄出路的趋势,如果失去了理性的约束,就存在野蛮化的可能,领导干部身居官位,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再加上市场经济的适宜条件,欲望粗俗化就成了现实的威胁,有的就沦为人民的罪人,只顾眼前的感性刺激,把生活的目标局限于吃,喝,性等动物性欲望上,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变成了寻欢作乐的工具.个别人不顾道德廉耻, 贪污受贿,诈骗钱财,正像江泽民所指出的:"有些党员和干部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却不好好工作, 热衷于吃喝玩乐,请客送礼,肆意挥霍国家钱财,沉溺于歌厅舞场,甚至参与赌博嫖娼.""存天理,灭人欲"不仅启示我们要戒"贪",而且启示人们要反"浪费".节约是对自身欲求的节制,朱熹"灭人欲"就蕴含了要节制人的各种欲望要求.节制欲望就会意识到:对国家,民族,家庭负责任.而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往往是败家败国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彰显,尤其是我国资源的浪费特别严重,例如,中国绝大多数钢铁公司每吨钢的耗电量远高于美国,日本同行.近几年发电量以接近GDP 增速两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许多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供应紧张.国内矿产资源已无法支撑飞速发展的经济.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30%以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引起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扬.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由于国际氧化铝价格受中国需求拉动上涨,单纯依靠进口原料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开始亏损.人与自然的对立呈现在了人类面前,在近一百年里,人们毫无顾忌地向自然索取满足自己急剧膨胀的欲望所需要的一切,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工业污染,生态平衡,稀有物种灭绝,资源枯竭使人类陷入了生存的困境,这一切都与人的欲望过度膨胀有关.为改变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节制人们的欲望,建设节约型社会.综上所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启示我们要崇尚"德",遵循一定的准则,节制不合理的欲望,不"贪",不"浪费",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关系,构建"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参考文献][1]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3]程颐,程颢.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4]胡宏.胡宏集[M].吴仁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5]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3-01(1).[责任编辑:王继洲]EnlightenmentofZhuXiSIdeaof''SavingtheNatureLawandPuttingoutthePassion''forBuildingHarmoniousSocietySHIShao.bo (SchoolofHumanitiesSocialSciencesIHarbinEngineeringUniversityIHarbinHeilongjian g150001-China)Abstract:Underthepresentmarketeconomyconditionsandwithsocialeconomyhavingachievedremarkableadvance,somepeople havegotincreasinggreaterdegreeinavidity1whichcontributestowasting.Inthiscaseitisnec essaryandurgentforthecountrytosup.presstheavidity,promoteeconomySOastobuildan"economysociety".Inordertomakeours ocietymoreharmoniousandsustainablydevelop1weneedtoreexamineZhuXigideaof"SavingtheNaturegLawandPuttingoutthePa ssion"Iinwhichwehavefoundthathis ideahasagreatsignificanceinfightingagainstcorruptionandwastingandhassollleinspiratio nin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Keywords:savethenatureglaw;putoutthepassion;suppressavidity:economysociety。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学自春秋战国产生,到汉朝之后,一直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
由于儒学里面包含着稳定社会的因素,所以儒学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一、背景分析当儒学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在社会上却遭遇了危机,上至上层阶级,下到普通的民众,很多人都认为儒学是一门很不实用的学问,在走近社会大众方面毫无建树。
出于对这种危机的反思,迫使许多的儒学家重新审视儒学,对儒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其中以北宋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为主,他们将儒学加以巨大的改造,使它变得更加的通俗化,以此来适应普通社会大众的需要。
而集各家思想于一身的朱熹,是中国最后一位被尊为“子”的大家。
在提出理学思想之后,由于其在儒学方面的巨大建树,朱熹的思想成为了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让我们简单地回溯一下历史:自汉武帝刘彻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集中精力,举国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主张。
此后,在中国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个东西叫仁,一个东西叫礼,中国社会渐渐变得失去了活力,被束缚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里面。
这两者几乎都是中国社会正统思想的代表,两者将中国的天地宇宙概括得不卑不亢和方方正正。
其实纵观儒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自从孔孟之后,儒学虽然越来越受到官方的推崇,但是却再也没有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那些学儒的人,顶多是在儒学的学术框架里面进行着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一些很大的变动。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不允许改革,这一套来自官方的规定,使得有抱负的读书人由始至终都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往其他的方面拓展思考。
直到宋朝程朱理学的出现,才真正将孔孟之道摆在了寻常百姓面前。
如果深究起来的话,是因为自隋唐开始,中国古代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得时代,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到了宋朝的时候,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由此,社会风气一点一滴地,慢慢受到了影响。
因此,从宋朝开始,儒家才开始真真正正进入寻常的百姓家。
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
存天理指的是遵守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灭人欲则是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和抑制,以避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
例如,在环保领域,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在社会伦理方面,法律和道德规范也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和组织违反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
例如,一些企业不遵守环保法规,污染环境和危害公共利益;一些人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这些行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造成伤害,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践行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从自身做起,发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伟大。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
- 1 -。
略论“存天理,灭人欲”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关于理欲之辩的命题,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来了,天理和人欲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对对立概念,长期以来都是学者们所热衷讨论的对象。
理欲之辩在宋明理学中讨论的最为热烈,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挖掘其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与人欲的问题是宋明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也是朱熹理学思想讨论的主要问题。
朱熹曾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熹认为学者进德修业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存理灭欲的精神修炼,达到”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精神境界。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所表达的是他对于理想精神境界的追求,朱熹的这一命题在历史上固有其消极作用,但在当今社会仍然保有其借鉴意义。
一、天理、人欲的概念
1、天理
在宋明时期的理欲之辨中,”理”就是代指”天理”。
相对应的,”欲”也就特指”人欲”。
关于对它们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的界定,是朱熹理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关系到对他思想正确与否的判断和后人对他的评价。
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天理论。
朱熹把它当作是宇宙的根源和自然界运行的规律。
在道德伦理方面,在与人欲相对应时,朱
熹所谓的”天理”是道德本质、社会伦理规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他推崇仁义礼智四德和人伦五常,并将他们全部纳入到天理的范畴中,朱熹认为仁义礼三者都是天理的一种存在状态,都体现着天理。
朱熹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
”所以,在朱熹眼中,天理是”真”,是”善”。
人之所以会产生人欲,是因为心受了外物私欲的干扰。
人只要偱天理而行、依天理而作,就能够保持心的这种本然之态,成为圣贤,到达圣人境界。
2、人欲
“人欲”在理学范畴系统中,一直是以天理的对立者面目出现的,纵观理学家对其含义的概括,朱熹的观点基本上是比较清晰的,但他的解释并不是一以贯之的,本文主要是从天理和人欲相对立的角度出发来归纳朱熹的观点。
第一,在内容上,人欲是违背礼义规范的欲望以及对天理的处置不当处。
朱熹以为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人欲云者,正天理之反耳”而且人的心只有两个归途,或归于天理,或归于人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
第二,从性质上讲,人欲是”恶”,是人”本然之心”受到干扰。
人的”本然之心”受到干扰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因素,为”嗜欲所迷”。
二是内在因素,人心有了毛病,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疢。
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私而邪者,劳而日拙,其效至于治乱安危,有大相绝者,而某端特在夫一念之间。
”如此,
就使心中本有的全善天理不当。
总的看来,朱熹关于人欲的界定,基本上是根据天理的对立面而来的,所以如果说天理的倾向点是整体利益,是和”公”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人欲则重点指向个体利益,一己私利,常常和”私”相连,朱熹经常把它称之为”私欲”或者说”人欲之私。
”
二、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提出的伦理道德观,这一命题涉及怎样处理天理和人欲关系的问题。
朱熹曾经说过:”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但朱熹所反对的是只顾一己之私而违背社会公利的不正常不自然的人欲。
人欲所反映的是人作为自然与社会存在物所普遍具有的一种内在的需要,这种内在需要的满足总是与特定的物质对象相联系,表现为主体所追求的一定的利益,因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们难免会有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
如果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共的利益,原本无所谓公私善恶的感性需要就带有了私的性质,而对于私欲,朱熹要求以礼节之。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一个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的概念,它不能是经验世界中的具体事物,而是超越于具体时空的。
但是,由于朱熹对于理的认识夸大了规律法则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独立性和不随现象变动而改变的相对静止的特点,因而使天理成为一个既不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人的感性存在,也不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而存在的纯客观的自在之物。
天理和人欲之间并不只是对立的关系,还有统一性。
依照朱熹的性情论,性即理,情出于形气,朱熹曾说:”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着。
”因此,天理亦需出自形气的物质欲望来顿放,这其实承认了天理就在人欲中。
物质需要的满足受制于外在的条件,因此人欲本身总是流转于天理与私欲之间,而当人心全是人欲或全是私欲做主,天理就完全没有了落实到人心的可能。
三、”存天理,灭人欲”的当代价值
第一,朱熹所宣扬的”凡符合天理的就是公,凡属于人欲的就是私”的理欲观,对当前国情下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公与私的矛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但是,个人利益要在服从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处理公与私的矛盾,即正确处理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二,朱熹所宣扬的”欲要合理,不能徇情欲”的理欲观,对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培养人们自律互助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保持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良好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人对”理”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只听任人的物质欲望恶性膨胀,那么,人的生活就会倒退到一般动物的生存状态,人类社会就会物欲横流,并将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人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得与社会、集体、
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须遵守社会的法律规章制度和伦理道德法则,克制自己过高地、达不到的物质欲望,规范自己地行为,这对于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和谐这样一个良好生态环境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朱熹所宣扬的”汲汲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的理欲观,对于反腐倡廉,遏制党内的腐败现象,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具有十分积极的警示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领导干部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财产,损害人民的利益,生活作风腐化,其根本原因就是私欲的恶性膨胀。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眼前的物质利益,用道德原则和理性精神去遏制对物质欲望的过分追求,经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最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合理解决了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它是保证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
朱熹特别强调个体道德修养的能动性,他认为人只要认识到人的最高需要是道德需要,最大价值是道德价值,那么,人们就可以不需要借助外力而自觉、自主、自动地进入一种最愉快的境地从而使人健康和谐地发展,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多面体,必须使各种矛盾因素处于相对的平衡与和谐状态,才可以让自己获得更有利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逐步推进,利益变动与固有日频、
竞争愈烈的变动的现实情况下,寻找上述层面的平衡与和谐尤有极其可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熹.朱子语类[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 朱熹.(宋)吕祖谦编定.陈永革评近思录[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
[5]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8] 张岱年.新时代的义利理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9] 王育济.天理与人欲[m].济南:齐鲁书社,1992 年.
[10]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