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磁生电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9.5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教案)【学习目标】1.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的含义;能区分交流电和直流电。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磁生电的条件。
难点: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科幻故事:科学家带领科考队员乘飞机环地球自西向东考察时,遇到能源不足的问题,科学家巧妙地利用长导线和一个金属球,借地球这个大磁场感应出来电能,为什么能产生电?2. 多媒体展示各种发电机,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所用的发电机可以产生电,它是如何产生电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能生电?前面我们学过的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二)新课讲授:(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教师提出问题:1.由奥斯特实验可知,当导线中有电流时,小磁针会转动,如果我们让小磁针转动,导体中会不会有电流产生呢?2.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运动,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磁能生电,并连接此实验的装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电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奥斯特实验和电动机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2)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3)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4)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教师提示:实验产生的电流很小,用实验室常用的灯泡和电流表不容易观察,所以采用更灵敏的电流表,即灵敏电流计。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灵敏电流计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结合实验记录的结果,教师提问:在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教师引导学生: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师生讨论如何表达。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发电机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生电的现象,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学习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蹄形磁铁、线圈、电流表等);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蹄形磁铁和线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磁生电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发电机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4. 楞次定律学习: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2. 发电机原理3. 楞次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生电的现象及其原理。
(2)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磁生电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当蹄形磁铁在线圈附近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磁生电的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现象。
内容包括: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介绍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在电磁感应领域的研究成果。
2. 电磁感应的原理: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介绍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 感应电动势: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3. 理解楞次定律,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楞次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产生的现象。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讲述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的贡献。
(2)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磁通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介绍楞次定律,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讲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2. 电磁感应的原理3. 楞次定律4. 感应电动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2)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电磁感应现象。
(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一个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
(2)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磁铁靠近一个闭合的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20.5《磁生电》教案一. 教材分析《磁生电》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原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电磁学的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是为学生后续学习电磁学其他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中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电磁感应的规律,并通过来表达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
公式E=nΔ⌀Δt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磁场的基础知识,对于磁场的方向、强度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电流的基础知识,对于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磁生电的原理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2.学会使用E=nΔ⌀公式计算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Δt3.通过实验和讲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2.E=nΔ⌀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Δt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电磁感应原理,并通过公式推导和实验验证来巩固学习成果。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电流表、电压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磁场和电流的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演示磁生电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公式的含义讲解磁生电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过程。
讲解E=nΔ⌀Δt和应用。
5.拓展(10分钟)讨论电磁感应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性,以及磁生电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0.5 磁生电(教学设计)学习新课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 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磁场里的导线中能够产生电流?【猜想与假设】(1)能够产生电流,导线要连成闭合电路。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那么反过来,让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可能会产生电流。
【设计实验】(1)用蹄形磁体提供磁场。
(2)用灵敏电流表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3)产生电流的条件可能有多个,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4)实验器材:蹄形磁体、导线、灵敏电流表。
(5)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如图所示。
进行如下操作,注意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进行实验】(1)闭合开关,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发现指针不偏转;(2)让导线ab在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与磁感线平行),发现指针不偏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即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 实验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进行实验】(1)闭合开关,让导体AB向左运动,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2)闭合开关,让导体AB向右运动,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3)将磁体的N、S极对调,闭合开关,让导体AB向左运动,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4)将磁体的N、S极对调,闭合开关,让导体AB向右运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探究分析】(1)比较实验(1)与(2)或(3)与(4)的实验可知,在磁场方向不变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
(2)比较(1)与(3)或(2)与(4)的实验可知,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相同时,调换磁体N、S极的位置,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3)比较(1)与(4)或(2)与(3)的实验可知,磁极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均发生了改变,但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说明同时使磁场方向和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反向时,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2. 掌握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构造。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5. 知识拓展:讲解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7. 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发电机的原理及其构造。
3.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画出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3.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部分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发电机效率的提高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5《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法拉第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掌握法拉第的贡献,提高对物理学史的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法拉第贡献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介绍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重点讲解法拉第的贡献。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验证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磁生电产生条件:磁铁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法拉第贡献: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发电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2. 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1.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是磁生电,即磁铁运动或线圈切割磁感线时,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
2.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磁铁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
3.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贡献: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发电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法拉第贡献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兴趣。
拓展延伸:1.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五节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电;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电频率是50 Hz。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电源、铁架台、蹄形磁铁、细线、矩形线圈、电流计、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若干导线、发电机原理挂图、磁针、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依据实验记录情况分析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自我见解的精神。
)【过渡】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演示实验】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2.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板书设计】§16-4磁生电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磁生电》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化成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认识在创新中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演示电流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手摇发电机一台、小灯泡、线圈框、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此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磁能生电,反过来,电能生磁吗?若果能,如何才能让磁产生电呢?以此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法拉第(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曾当过装订书籍的学徒,工余苦读。
在1821年至1831年间,法拉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让磁产生电呢?猜想与假设: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才会产生电流。
播放动画: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流?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第5节磁生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3.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与方法】1.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亲身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启发创新意识,感悟科学发展的艰辛和曲折.体会任何创造发明成果都是以科学探究为基础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难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8-139,完成以下问题: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2.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合作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演示一按照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1)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2)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3)闭合开关,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4)开关断开,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导体做以上运动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怎样的?答:当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当导体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教师点拨】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是闭合的.②磁场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跟踪训练】如图所示,要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反向,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①只将磁场反向;②只将线圈的运动方向反向;③同时将磁场和线圈的运动方向反向;④增加磁体的磁性或线圈匝数.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知识点二发电机【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9-140,完成以下问题:1.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2.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电压是220V,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电流方向1s改变100次.【合作探究】演示二手摇发电机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灯泡连接起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观察到灯泡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2.把手摇发电机跟电流表连接起来,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随着线圈的转动而左右摆动.说明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3.用不同的速度摇动转轮,观察灯泡亮度有什么变化?答:发电机转速越快,灯泡亮度越亮.概念: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简称交流.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探究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1)当转子转到与磁感线垂直时,线圈没有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不产生电流.(2)当转子转过平衡位置时,线圈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3)当转子继续向下旋转到达与磁感线垂直位置时,线圈没有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不产生电流.(4)当转子继续旋转时,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发生改变,线圈在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教师点拨】 发电机与电动机的比较【跟进训练】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都是用来研究电与磁的,其中制作发电机依据的原理图是( D )课堂小结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种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仅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还与磁感线的方向有关.3.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4.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磁生电
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电流表、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
2.实验步骤
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呢?
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
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另外: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
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
播放flaf课件:磁生电(由于实验室无器材)
1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开关断开,导体在磁场中上下左右运动
2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4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5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6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教师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请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
实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
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运动或者静止时却不能呢?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讨论一下如何表达?。
第5节磁生电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重点认识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准备电源、开关、蹄形磁体、导线、电流表、手摇发电机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知识回顾: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_________有关。
提出问题:电可以生磁,磁可以生电吗?【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回顾,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一、电磁感应介绍法拉第的发现。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讨论交流:需要什么实验器材?选择这些实验器材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实验器材应该如何安装?设计实验探究磁生电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动图展示: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记录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实验操作,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综合能力。
过渡: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记录表格并进行实验探究。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及分析,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有关”的实验结论,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练习1.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能产生感应电流B.任何导体在磁场中运动,都能产生感应电流C.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沿磁感线方向运动时,就能产生感应电流D.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二、发电机提出问题: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展示手摇发电机。
过渡:为何发电机上的灯忽亮忽暗?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分析发电机的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情况及电路中有无电流产生。
第五节磁生电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够转化。
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初步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主要参数。
1.2过程与方法:1.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2.探究磁生电的条件。
3.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
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2.2 教学难点1.由实验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电磁感应。
2.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3 专家建议区分磁生电和电生磁,会动手判断磁场中物体运动状况。
充分理解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产生感应电流。
切割运动可以把闭合导线当做镰刀割草。
生活中的干电池是直流电,发电场一般都是交流电。
我国交流电的标准要熟悉,另外要大致知道如何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
4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5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源、蹄形磁体、开关、导线、铜棒(导体)、滑动变阻器、线圈、导轨。
6 教学过程6.1 引入新课【师】在上课之前,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如果我们当今的社会没有了电,会有怎样的后果情形?【生】讨论情形【师】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思索:既然电流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额——这里注意一下,是伟大科学家法拉第,不是现在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豪车,法拉利,这个区别还是挺大的哈。
言归正传,经过10年的探索,在1831年取得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法拉第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第5节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第5节“磁生电”,主要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法拉第的贡献、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 了解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贡献,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阐述法拉第的贡献。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应电流的产生。
5. 课堂练习:出示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 闭合回路2. 磁通量变化3. 感应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
2. 阐述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贡献。
3. 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4. 解释为什么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方向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一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