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问责制的起源与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25.16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摘要行政问责是一种相对于行政权力而言的制度安排,旨在通过对行政行为的追究和追责,来保障官员依法行政、服务群众。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运行方式,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制度设计和实践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行政问责,封建社会,制度设计,实践效果1. 历史背景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源远流长。
在古代封建的社会结构下,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于统治者手中,这就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政问责机制,以确保官员遵守法律、依法行政。
2. 制度设计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官员选拔机制封建社会的官员选拔非常严格,多采用科举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出的官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考核和面试,才能担任实际职位。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不称职的官员担任重要职位,保证了行政问责制度的有效运行。
2.2 审计制度封建社会的行政机关设立了专门的审计机构,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进行监督和审计。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官员依法行政。
2.3 制度监察封建社会在行政问责中还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对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
监察机构可以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和民众的监督投诉,对违法违纪官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2.4 群众参与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充分尊重和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通过设立诉讼权和申诉权,群众可以向上级政府或专门机构举报官员的违法行为,并获得有效处理和回应。
3. 实践效果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有效遏制了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同时,行政问责机制也不断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然而,由于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对行政权力的高度掌握,行政问责机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权力集中、民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经济师》2019年第10期摘要: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及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作为敦促行政官员依法办事、提升政府权威与公信力以及回应社会舆论社情的重要方式,行政问责业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方式。
但不可否认,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问责立法缺失、行政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要素内涵界定模糊以及问责文化乏力等方面。
文章基于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样态,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就明确问责要素、推进问责立法进程、规范行政问责程序以及提升问责意识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行政责任问责制度问题完善对策中图分类号:F203.9;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9)10-091-03一、行政问责制度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一)行政问责制度的内涵目前,行政问责制度的内涵在学界研究中尚未达成统一,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观点:一种是从政府内部机制的角度,将行政问责制度看作政府的一种常设机制,通过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从而改善政府管理的自我约束与控制;一种是将行政问责界定为一种对政府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即通过界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对因故意或者过失导致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监督与追究;还有一种则是从“应然”层面,从科学原理的角度上,将行政问责作为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进行探索,研究行政问责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行政问责制度的理解角度不同,内涵不一。
正确理解行政问责制度的关键在于对“责”的理解和把握,即“行政责任”。
所谓行政责任,指的是政府及其公务员基于自己的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1〇。
笔者认为,这种责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性的“义务”以及因违反第一性“责任”而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因此从这两个层面上来理解,行政责任即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基于其职务产生的作为及不作为的义务以及对违反上述义务所应承受的不利结果,行政问责的核心是对政府责任的追究2〇。
行政问责制研究文献综述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运行的基石。
本文将对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综合分析该制度的意义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提供指导。
在理论上,行政问责制始于西方国家的行政法治思想。
20世纪初,西方政治学家提出了政府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约束的观点,行政问责制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开始关注行政问责制,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行政问责制的理论框架。
例如,我国学者阐释了行政问责与权力制约、政府责任、权力监督等概念的关系,并提出了“信任-责任-建设”模式,强调问责与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践上,行政问责制是政府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文献中广泛探讨了行政问责制的实施途径和效果评估。
研究发现,行政问责制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并促进公共权力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此外,行政问责制还有助于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具体而言,行政问责制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方式等方面的设计问题,研究表明,建立科学合理的问责机制,将有利于促进政府的规范化运行。
然而,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文献普遍指出,行政问责制的效果并不完美,有时问责行为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效果。
此外,政府部门内部的利益博弈、问责主体能力不足、问责对象规避等问题也制约了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因此,进一步研究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机制和改进方法,以提高问责的针对性和效果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挑战。
综上所述,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文献强调,要完善行政问责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在理论上,应该深入挖掘行政问责制与权力、责任、监督等概念的内在联系,为构建现代化行政问责制提供指导。
在实践上,需要研究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行政问责机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提高行政问责制的效果和可操作性。
中国问责制度问责制度是指对公职人员或公共组织在权力运行中的失职、渎职、违法等行为,加以追究责任的制度。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问责制度是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改革、保障民众权益的重要制度之一。
中国的问责制度经历了许多历史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问责制度体系。
中国的问责制度起源于古代皇帝的“忤逆之罪”和“降职谪戍”等制度。
近现代,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问责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完善,诸如“三纲五常”、“官僚考试”、“限制财权”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问责制度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问责制度再次经历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国家对问责制度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等。
此外,国家还建立了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的反腐败问责大数据平台,为问责与反腐败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当前,中国的问责制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宪法和法律的问责制度。
中国的问责制度最高指导思想是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政协及其常委会、各级法院、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和检查,并对有关违法失职行为予以处理。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法律,也规定了对公职人员的问责制度。
二、党内问责制度。
中国的绝大多数公职人员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党的问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的补充。
党的问责制度强调党员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在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党组织要及时予以纠正、整改和问责,包括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处分。
总之,问责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对于那些在权力运行中失职、渎职、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国家将采取严厉的问责制度,以保障公务员的威信以及为政府工作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行政问责制浅析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以及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
作为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行政问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切实为其行为负起责任来,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
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行政问责制的完善措施。
标签:行政问责制;问题;对策行政问责制起源于现代西方,是西方政党制和议会制的产物。
它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有效监督和制约了行政权力的滥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行政问责制的核心是“问责”,“行政问责”就是指当政府的行政人员在政府里处于某一特定职位时,公众或“第三方”有权对其进行批评,而行政人员有责任对与职位有关的事情向公众及“第三方”进行解释,它是问责制在公共行政领域里的体现,包含了明确权利、明晰责任和经常化、制度化的问责[1]。
一、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政府问责不仅体现了责任的追究,也体现了官员与民众的责任关系,它有利于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有利于完善法律监控机制、有利于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自2003年8月国内首个政府行政问责办法出台之后,天津市、重庆、海南省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向上级承担责任的条件和公务员辞职辞退作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将行政问责法制化和规范化[2];2008年被称为“行政问责年”,从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到三鹿奶粉事件,再到深圳龙岗区大火和登封市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仅九月份一个月就有至少19名有关高级官员引咎辞职或遭免职问责,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官员问责风暴”;进入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议并通过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使官员问责制度化达到了“高峰”。
从这些实践中可以看出在探求政治民主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政府容易产生既充当裁判又扮演运动员的矛盾,使得现行的问责制度难免沦落成“自己监督自己”的形式化条文,其约束力及监督效力难免大打折扣;加之许多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行政问责相关内容的定性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束缚等都使得现行的行政问责制处于亟待近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境地。
行政问责制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实施历程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行政问责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法规,只是散见于一些规定和条例中。
改革开放后,为了使问责制真正做到制度化,在各地探索新途径的同时,中央也在积极加快推进问责制度化的步伐。
(一)中央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5月12日,《公共卫生突发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的组织领导、遵循的原则和各项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003年8月27日通过的《行政许可法》,规定了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也明确规定了违反本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04年2月18日,《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有了关于“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的规定;《》专门规定了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党员干部给予相应处分。
2004年4月,《》明确提出“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对决策责任追究、以及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2006年1月1日,《》对公务员向上级承担责任的条件和公务员辞职辞退作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将行政问责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地方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下半年,我国、重庆、、长沙、、湘潭、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针对不同的问责对象的行政问责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既对部门进行问责,也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和受行政机关依法委托履行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过错进行责任追究。
二、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发展轨迹分析(一)从同体问责为主向问责为主发展从我国行政问责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非典”事件以前主要实行的是同体问责,是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或者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干部的问责。
这种同体问责有利于发挥对失职、失责行为经常性的监督和问责。
但从现代行政问责的一般原理和我国以往公共行政实践结果等方面显示,单一的问责主体和启动机制无法实现多类问责内容的问责效果。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摘要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中,行政问责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探讨其对社会稳定和治理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社会稳定、治理引言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社会中,行政问责机制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有效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作用。
行政问责机制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失职行为来实现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监督和约束。
本文将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探讨其对社会稳定和治理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的起源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君臣关系的形成。
儒家思想中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规范行为,君臣关系是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关系中,上级对下级有权力进行问责和追究责任。
同时,儒家思想也注重道德约束和责任倡导,倡导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要忠诚、廉洁、尽职,这为行政问责机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的发展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行政问责机制逐渐完善和规范。
在各个历史时期,君主通过设立官员、施行法律、建立监察机构等方式来实现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问责。
例如,汉朝设立的廉吏制度,明朝设立的东厂、西厂等监察机构,都是行政问责机制的一种表现。
这些机制通过记录、调查和追究责任,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维护社会秩序和正常的行政运转。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机制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延续性: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存在,虽然具体形式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目的是一致的。
这种延续性使得行政问责机制在中国社会中扎根并得以发展。
2.纪律性:行政问责机制强调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纪律约束,要求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职责,否则将面临责任和处罚。
这种纪律性可以有效防止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历史沿革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历史渊源和沿革,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现状,指出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在立法层面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仍然缺失。
关键词行政问责历史沿革法律作者简介:曾文君,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156-02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奠基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有一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然这部纲领没有对行政问责作出具体的法律规定,但就严惩战争罪犯和反革命首要分子以及惩治官员贪污腐败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
另外在实践中,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内存在的严重浪费、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严厉惩处了一批包括刘青山、张子善等高官在内的党员干部,这种严格追究党员干部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惩处制度对后期我国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的形成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1954年我国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并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国家根本法对于国家公职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的规定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但遗憾的是由于我国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潮的干扰,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使得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陷入了长期瘫痪和不正常状态,使得这一时期不仅没有在宪法的法律框架下继续向前推进各项具体制度建设,而且对一些已有的行之有效制度也受到破坏和践踏。
小议国内的行政问责制度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行政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强化成为了维护国家治理效能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从行政问责制度的起源、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行政问责制度始源于中国古代的“三府治理”和“州县监察”的制度,而在现代法制体系中,行政问责制度主要由监察和审计机构实施和监督。
在行政问责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行政部门要对其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向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汇报工作情况,向公众公开政务信息,承担对其行政行为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的责任,同时也要与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紧密合作,接受其监督和审查。
在目前的行政问责制度下,公众投诉、媒体曝光、监察机构调查等途径都可以引发行政问责机制的启动,进行对公职人员和行政部门的问责。
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的湖北官员和医生都被严肃问责,这种问责机制的推动促进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然而,现有的行政问责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责任不落实、问责不到位。
一些行政部门和公职人员对工作失责、玩忽职守、甚至利益之争等问题,未经有效问责和整改就轻易逃脱责任。
此外,行政问责制度的法制化程度还不够,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的权力和监督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此外还存在问责责任主体较为分散的问题,导致行政问责制度的实施力度和监督效果不够。
为了改进行政问责制度,应当在落实责任上发挥明确的作用。
同时还应当对相关部门和公职人员的问责力度加强,制定适当的问责标准和问责机制,确保行政部门和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遵循法律法规、公正廉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此外,还应当加强行政问责制度的法制化程度,规范监察和审计机构的运行和监督权力,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行政问责制度的监督力度。
最后,应当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机制的建设,加强行政问责制度的责任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增强行政问责制度的实施统一性和协调性。
官员问责制的发展历程官员问责制是指一种制度机制,通过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追究责任,以保证政府公信力和廉洁性的机制。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早期阶段:早期的国家政府普遍存在官员问责制的缺陷。
官员通常能够滥用权力,腐败问题严重,且难以追究责任。
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的。
二、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随着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发展,官员问责制逐步被引入。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双重约束的机制,即行政和司法相结合进行问责。
官员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并且政府机构会对其进行内部监督。
三、第三世界国家的尝试:第三世界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开始尝试建立官员问责制。
这些国家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并适应自身的国情进行改革。
它们建立了独立的反腐败机构,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力度,并加强了法律规定的力度。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问责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官员问责制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提高问责制的效果。
这种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打击了腐败和滥用权力的问题。
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官员问责制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官员的行为往往涉及跨国性问题,并且有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的监督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以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和问责。
总体来说,官员问责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缺陷到西方国家的借鉴,再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尝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相信官员问责制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保障政府公信力和廉洁性发挥重要作用。
浅析我国的行政问责制摘要:官员问责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产物,它正式被提出是在2003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在建设责任政府、增强官员责任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扬和发挥作用在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从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壮士断腕”的讲话,可以看出党中央的反腐的决心。
本文将对行政问责制的含义做出界定,对官员行政问责制实施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将针对我国的官员问责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反腐行政问责制决心法制化十八大以来,我国官员被问责的事件频频见诸于媒体,省部级高官也频频下马,成为民众所关注的焦点。
单单是2013年12月就有5位部级以上高官下台:中央委员、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被调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四川省政协主席李崇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由此可见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
2014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东莞酒店存在卖淫嫖娼现象,说东莞有“屡扫不了的黄留”,中央和广东省下令严查此事,对东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严小康,副局长卢伟琪进行问责。
这就是一次典型的问责处理。
一、行政问责制的含义(一)行政问责制含义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
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制度。
对于行政问责制,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行政问责制式公众对政府进行问责的制度。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黄建荣认为,行政问责制对政府一切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二是认为行政问责制是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干部的问责制度,属于通体问责。
韩建琴认为,行政问责制,就是指对现任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和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现任追究的制度。
一、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实施历程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行政问责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法规,只是散见于一些规定和条例中。
改革开放后,为了使问责制真正做到制度化,在各地探索新途径的同时,中央也在积极加快推进问责制度化的步伐。
(一)中央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5月12日,《公共卫生突发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的原则和各项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003年8月27日通过的《行政许可法》,规定了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也明确规定了违反本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04年2月18日,《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有了关于“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门规定了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党员干部给予相应处分。
2004年4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对决策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及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向上级承担责任的条件和公务员辞职辞退作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将行政问责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地方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下半年,我国天津、重庆、海南、长沙、大连、湘潭、广州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针对不同的问责对象的行政问责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既对部门行政首长进行问责,也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和受行政机关依法委托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过错进行责任追究。
二、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发展轨迹分析(一)从同体问责为主向异体问责为主发展从我国行政问责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非典”事件以前主要实行的是同体问责,是执政党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或者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干部的问责。
这种同体问责有利于发挥对失职、失责行为经常性的监督和问责。
一、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实施历程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行政问责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法规,只是散见于一些规定和条例中。
改革开放后,为了使问责制真正做到制度化,在各地探索新途径的同时,中央也在积极加快推进问责制度化的步伐。
(一)中央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5月12日,《公共卫生突发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的组织领导、遵循的原则和各项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003年8月27日通过的《行政许可法》,规定了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也明确规定了违反本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04年2月18日,《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有了关于“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的规定;《》专门规定了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党员干部给予相应处分。
2004年4月,《》明确提出“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对决策责任追究、以及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2006年1月1日,《》对公务员向上级承担责任的条件和公务员辞职辞退作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将行政问责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地方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实践探索2003年下半年,我国、重庆、、长沙、、湘潭、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针对不同的问责对象的行政问责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既对部门进行问责,也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和受行政机关依法委托履行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过错进行责任追究。
二、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发展轨迹分析(一)从同体问责为主向问责为主发展从我国行政问责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非典”事件以前主要实行的是同体问责,是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或者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干部的问责。
这种同体问责有利于发挥对失职、失责行为经常性的监督和问责。
但从现代行政问责的一般原理和我国以往公共行政实践结果等方面显示,单一的问责主体和启动机制无法实现多类问责内容的问责效果。
“非典”事件触发了异体问责在行政问责制中的作用,我国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开始转向异体问责。
1.人大是最主要的异体问责主体。
我国《宪法》第3条、第128条明确规定由人大产生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对人大“负责”。
当然,各级人大仍然要进一步通过立法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其的多项刚性监督问责手段的运用,如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罢免、投不信任票等。
2.媒体是最有效的异体问责主体。
媒体能及时揭露各种腐败现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独立性与中立性逐渐增强,也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行政问责过程中来。
3.公民是最本源的异体问责主体。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二)由应急型问责机制向长效型问责制度转变以前往往是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才会对相关进行问责,现在则是对行政决策进行制度性定期审查,行政问责终于成为一项“制度”而存在。
目前,我国各级行政机构开始施行问责督查制度,对工作进度和问责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将问责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本级组织人事部门一年之内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改变了过去对问责事件缺乏连续管理的片面做法。
(三)从以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为主转向注重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以前往往只对滥用职权、越权行为问责,而行政不作为因易被忽视而乏人问责,导致一些官员为避免“做多错多”而犯下“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而对“政治责任”、“道德责任”视而不见。
目前,问责范围从追究“有错”官员向“不作为”官员深化,在细化有错责任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无为问责的深度,制定承担行政不作为责任的标准,对各种无为行为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界定,对行政不作为严加打击,纳入问责体系。
以往仅仅对行政官员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问责,对官员的道德问题往往以违反党规党纪的形式进行党内处分,现在则将官员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也纳入到了行政问责范畴。
(四)从权力问责逐步转向制度问责“非典”事件以前,我国权力问责的案例并不少见。
当时主要是针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问责,“”,作用不大,“疗效”不显。
“非典”事件以后,两名正省部级主要领导辞职,《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制度问责的开始。
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整体改革,也出现了制度化信号。
实施制度问责,是从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等,一层层问下去。
制度问责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政治责任心;澄清了吏治,做到了制度反腐;化解了干部队伍的能上不能下问题。
问责制如何走向更加完善?一、目前我国行政问责还没有专门的、完善的成文法。
问责的主要法理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二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
这三种规范性文件中只有《公务员法》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其它两种规范文件虽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只能算是执政党的内部纪律规范。
二、我国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些职责不够清楚、权限不够明确,在追究责任时,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出现谁都有责任,谁又都没有责任的情况;以至于在问责中,问责客体具体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模糊不清。
三、问责程序不健全。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问责启动程序,问责机制如何启动往往取决于行政领导的意志,没有规范可供遵守。
目前问责的处理程序也不健全。
比如当前我国人大的问责职能虽有法律规定,但是如何在问责程序启动之后,执行听取报告、质询、调查、罢免、撤职、撤销等问责环节,在法律上仍然缺乏可操作的程序。
四、目前的问责主体和问责范围过于狭窄。
现有的问责还仅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对下级同体问责,缺乏人大、政协、民众等异体问责,更缺乏对上级的问责。
仅仅是同体,仅仅是上级对下级,这样的问责制度显然难以实现责任政府的目的。
在问责的范围上,行政问责一般仅停留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且一般仅限于安全事故领域。
行政问责事由只是针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而不针对无所作为的行政行为。
问责一般只针对经济上的过失,而对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过失却不问责,问责的环节也多局限于执行环节而少问责决策和监督环节。
五、行政问责的标准不够完善。
行政问责包括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两方面的问责。
目前,我国在法律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然而,在政治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我国还存在较大的缺陷。
实践中较随性。
问责的范围有限,标准,程序和责任人确定非常原则,很不具体,留下很大的随意性空间。
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政府日前对外公布新制定的《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
根据该办法,今年10月起,北京市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不履行、违法履行、不当履行行政职责的26类违规问题,将受到行政问责,情节严重的,将给予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免职处理。
该办法规定,十种应当履行而未履行行政职责的情形包括:对依申请、请求、申诉的行政行为,未按照规定受理、审查、决定的;未按照规定检查、检验、检测、检疫的;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后,未按照规定调查、处理的;未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告知义务或者保密义务的……13种违法履行行政职责的情形包括: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决定的;无依据实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行政行为的;违反规定的步骤、顺序、方式、形式等规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超过法定时限或者合理时限履行职责的……此外,新规定将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对于明显相同情况的相对人不同对待,歧视特定相对人,或者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采取的行政方法、手段明显失当等滥用自由裁量权履行行政职责等情形,确定为“不当履行行政职责”,也将进行行政问责。
该办法还规定,对发现的行政人员应当行政问责的线索包括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还包括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诉、控告、检举,以及公共媒体披露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情形且确有证据的报道。
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政问责案件的处理决定,一般也应当向社会公开。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行政人员依法履行行政职责,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下统称行政人员)不履行、违法履行、不当履行行政职责,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依照本办法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行政问责工作。
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行政问责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市和区、县监察机关在行政问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一)指导、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问责工作;(二)研究行政问责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相应建议;(三)负责受理、调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问责案件,并提出处理建议;(四)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行政问责的处理情况;(五)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行政问责工作。
其他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监察、法制、人事等部门或者机构在行政问责工作中的职责,负责受理投诉、控告和检举,开展调查,提出拟处理意见等工作。
第五条行政问责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权责统一、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市监察机关报告行政问责工作情况。
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定期向区、县监察机关报告行政问责工作情况。
第七条行政人员应当依法行政,自觉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的决定、命令、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察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对行政人员进行有关建设法治政府知识的培训。
第二章行政问责情形第八条行政人员有下列应当履行而未履行行政职责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进行行政问责:(一)对依申请、请求、申诉的行政行为,未按照规定受理、审查、决定的;(二)未按照规定检查、检验、检测、检疫的;(三)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未制止、纠正的;(四)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违法行为,未予处理的;(五)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后,未按照规定调查、处理的;(六)应当履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法定职责,而未履行的;(七)行政相对人询问有关行政许可、行政给付条件、程序、标准等事项,拒绝答复的;(八)未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行政诉讼应诉职责、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职责,损害政府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九)未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告知义务或者保密义务的;(十)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不履行行政职责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