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都是交际教学法的分支。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又有自身的局限性。
本文通过对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以期对我国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标签:3P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1、前言2011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只包括义务教育阶段)。
新课标提出了六条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的间进行和持续性;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这些理念与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相比,没有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务型教学法已过时了,我们需要在它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法。
2、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都起源于交际语言教学法,二者都是交际法的分支。
英国语言学家Howatt (1984)把交际法分为强式交际法和弱式交际法,即“强版”(strong versions)和“弱版”(weak versions)。
“弱版”强调为学习者提供练习交际的机会,从而为真实交际做准备,以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交际能力。
“弱版”形成了以3P教学法为代表,它的原则是“学会用”(learning to use)。
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和运用(production)。
“强版”则强调“做中学”(using English to learn it)。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包括真实的沟通情境、有意义的活动、信息差距、沟通的企图与目的等。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前任务阶段(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包括任务、计划、报告)和后任务阶段(post-task,包括分析和操练)。
交际法与教学法交际法和教学法是语言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交际法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法则关注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探讨交际法与教学法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际法和教学法的关系交际法和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
交际法以交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法则是实现交际法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在交际法的指导下,教学法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为目标,通过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交际法和教学法的结合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语言教学。
交际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情境中的交际实践。
教学法则为学生提供语言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两者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二、交际法的应用1.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交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并与他人进行真实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真实情境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交际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设立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教学法的应用1.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以任务为导向,将学生置于实际语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际任务,如购物对话、旅行计划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 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理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任务型教学和交流型教学的对比分析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本文就任务型教学法和交流型教学法做一简单比较。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交流型教学法abstract: each pedagogic approach is described succinctly so you can quickly understand how the technique might be relevant to your teaching. written by fellow educators, these descriptions include tips for effectively using each techniqu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ir impacts on learning, as well as a set of example activities.key words: task-based approach;communicative approach comparison between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1. overview of teaching methodologylanguage teaching came into its own as a profession in the last century. central to this phenomenon was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methods”of language teaching. the method concept in language teaching-the notion of a systematic set of teaching practices based on a particular theory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is a powerful one, and the quest forbetter methods was a preoccupation of teachers and applied linguists throughout the 20th century. howatt’s (1984) overview documents the history of changes of practice in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out history, bringing the chronology up through the direct method in the 20th century. one of the most lasting legacies of the direct method has been the notion of “method” itself.2. comparison2.1. the assumption about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roles and learners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en characterized in a variety of ways. a more or less classical formulation suggests that methodology is that which link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ory statements would include theories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how language is learned or, more specifically,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such theories are linked to various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instruction.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also called task-based learning, which was put forward in the 1980s, derives its idea from the process syllabus. it can be regarded as one particular approach to implement the broader “communicativeapproach”. it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puts tasks at the center of the methodological focus. it considers the learning process as a set of communicative tasks that are directly linked to the curricular goals.the teacher sets up a situation that students are likely to encounter in real life. unlike the task-based method of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relies on repetition and drill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can leave students in suspense as to the outcome of a class exercise, which will vary according to their reactions and responses. the real-life simulations change from day to day. students’motivation to learn comes from their desire to communicate in meaningful ways about meaningful topics. its origins are many, insofar as one teaching methodology tends to influence the nex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could be said to be the product of educators and linguists who had grown dissatisfied with the audio-lingual and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s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teachers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 will find themselves talking less and listening more becoming active facilitators of their students’learning. the teacher sets up the exercise,but becaus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is the goal, the teacher must step back and observe, sometimes acting as referee or monitor. a classroom during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is far from quiet, however. the students do most of the speaking, and frequently the scene of a classroom during a communicative exercise is active, with students leaving their seats to complete a task.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responsibility to participate, students may find they gain confidence in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general. students are more responsible managers of their own learning.2.2.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these may several stages, include pre-task, task-cycle, language focus and language practice. the teacher introduces the topic and gives the students clear instructions on what they will have to do at the task stage and might help the students to recall some language that may be useful for the task. the pre-task stage can also often include playing a recording of people doing the task. this gives the students a clear model of what will be expected of them. the students can take notes and spend time preparing for the task. students complete a task in pairs or groups using the language resources that they have as the teacher monitors and offersencouragement. students prepare a short oral or written report to tell the class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ir task. in the intervening year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has been adapted to the elementary, middle, secondary, andpost-secondary levels, and the underlying philosophy has spawned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known under a variety of names, including notional-functional, teaching for proficiency, proficiency-based i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3. conclusionwithin methodology a distinction is often made betwee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in which methods are held to be fixed teaching systems with prescribed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whereas approaches represent language teaching philosophies that can be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ways in the classroom. this distinction is probably most usefully seen as defining a continuum of entities ranging from highly prescribed methods to loosely described approaches. the future is always uncertain, and this is no less true in anticipating methodological direc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an in any other field. some current predictions assume the carrying on and refinement of current trends.reference:[1] adamson, b(1977).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since 1976. plenary presentation at the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na education society, ninth annual conference, jinan,prc(23 october 1977)[2]alexander, r, rose, j.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and classroom practice in primary school: a discussion paper. lond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作者简介:徐彩霞(1979.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不在只关注语言形式、语义组合机英美文化下的语用标准,而应重视全球化和多元背景下语言使用的语用维度和语用特征,重视多元化的语用知识、语用能力、语境制约、人际效果等语用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和阐释语言使用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关注语言多元化和社交语用多元化背景下的英语使用及语用能力。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达到在试卷上取得高分的目的。
这样一来,学生只关心考试成绩,对所学的知识毫无兴趣,更别说在将来能在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难题。
要让学生活学活用,激发创造性思维,我觉得改进教育方法和建立强大的先进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关键。
一、改进教育方法现在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更为进步、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上对这两种教学法的学习,再加上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和在网上查找了许多资料,我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都有几个共同点:(1)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起辅导作用;(2)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真实的交际场景,在课堂中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活动;(3)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4)都注重4交际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语言的流利度。
这两种教学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有利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1)交际语言教学法更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任务型教学法在强调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的同时,还注重任务的目标和结果;(2)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需要,通过既定的教学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而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主要为学习者提供参与以意义为焦点的开放型的交际任务的机会来达到教育目标。
英语交际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对比分析作者:王弋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31期摘要:交际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长期、广泛的运用,但是许多英语教师以及即将成为英语老师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完全认识这两种教学法的全貌。
由于很多人只认识到了其中的一个层面,将两种教学法混淆在一起,不能将两者进行区分。
为了更好的了解并运用这两种教学法,有必要将这两种教学法进行重新定义,对两种教学法的异同加以分析,并由此引发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异同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109-02一、引言为了解决我国大多数学生被动学习英语从而导致“聋哑英语”这一普遍现象,国家教育部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依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①的明确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现如今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型教学法这两种语言教学方法获得了众多国内语言学家和语言老师的青睐。
在英语教学法这门专业课程中,交际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是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语言课堂教学。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英语教学法专业的学生经常混淆这两种教学法的概念,因不清楚两种教学法之间的差别而造成很多学生在其制作的教案中都提到了任务型教学法,但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仅仅运用了交际型而非任务型教学法。
因而,本文旨在对CLT与TBLT这两种教学法的概念,关系,区分以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给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交际教学法(CLT)和任务型教学法(TBLT)的概念与关系(一)交际教学法(CLT)的概念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又被称为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以及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
语言教学方法分享语言教学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分享几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一、交际法交际法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语言教学方法之一。
它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交际法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强调将语言学习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通过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学习外语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外国文化活动或观看外文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一项具体的任务,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工具,学生需要通过合作、研究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互联网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环境。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学习语言,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这种方法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直观,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来学习和分享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提高了学习效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语言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关系以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关系为标题,我们将探讨不同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教学法是指在教授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时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些流派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而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语言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语言交际法是一种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该流派关注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鼓励学习者通过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来提高语言能力。
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相比,语言交际法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更加强调交际功能和交际策略的培养。
2. 任务型教学法(T 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习者提供具体任务来促进语言学习。
该流派认为学习者通过解决真实的语言任务,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学习语言。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强调学习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3. 词汇教学法(Vocabulary Teaching, VT)词汇教学法是一种专注于词汇学习和教学的教学方法。
该流派认为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通过有目的地教授和练习词汇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词汇教学法注重词汇的系统性教学和练习,通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
4. 学习策略教学法(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LST)学习策略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学习策略培养的教学方法。
该流派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策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使用,通过教授和训练学习策略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的比较外语教学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外语教学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的场景。
下面将比较几种常见的外语教学方法,包括传统语法翻译法、直接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传统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它侧重于教授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翻译。
这种方法注重学习者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理解,重视语法的准确性和翻译的准确性。
传统语法翻译法的优点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目标语言的结构和用法,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和词汇积累能力。
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过于注重书面语和词汇的记忆,忽视了口语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法是一种强调口语交际的外语教学方法。
它强调通过直接的语言输出和交流来提高外语表达能力。
直接法强调和模拟真实生活情景的对话练习,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直接法的优点是帮助学习者迅速适应外语环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但直接法忽视了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系统性学习,对于一些复杂的文化和语言现象的解释也不够充分。
交际法是一种强调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方法。
通过情景教学和语言交际活动,交际法帮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
交际法非常注重语言的功能和情景的还原,强调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交际法的优点是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和交际策略,提高交际效果和语言运用能力。
但交际法忽视了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系统学习,对于一些文化背景的培养也较为薄弱。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强调任务完成和语言运用的外语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真实的语言任务,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合作,鼓励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解决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效果。
但任务型教学法对学习者的语言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任务设计和评价上的工作量也较大。
综上所述,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者和学习场景。
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认识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不在只关注语言形式、语义组合机英美文化下的语用标准,而应重视全球化和多元背景下语言使用的语用维度和语用特征,重视多元化的语用知识、语用能力、语境制约、人际效果等语用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和阐释语言使用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关注语言多元化和社交语用多元化背景下的英语使用及语用能力。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达到在试卷上取得高分的目的。
这样一来,学生只关心考试成绩,对所学的知识毫无兴趣,更别说在将来能在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难题。
要让学生活学活用,激发创造性思维,我觉得改进教育方法和建立强大的先进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关键。
一、改进教育方法现在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更为进步、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上对这两种教学法的学习,再加上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和在网上查找了许多资料,我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都有几个共同点:(1)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起辅导作用;(2)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真实的交际场景,在课堂中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活动;(3)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4)都注重4交际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语言的流利度。
这两种教学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有利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1)交际语言教学法更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任务型教学法在强调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的同时,还注重任务的目标和结果;(2)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者的需要,通过既定的教学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而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主要为学习者提供参与以意义为焦点的开放型的交际任务的机会来达到教育目标。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翻译法历史悠久,其优点是: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循序直接法的创立者美国学者里查兹(L.A.Richards)和布吉布兹(C.Gibson) 要求每教一句都有相应的情景,以便理解和运用。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缺点是: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及二者的比较摘要:本文从产生和理论基础、教学理念、评价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了介绍了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对二者在教学理念方面做出了比较。
关键字: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一交际法的产生和理论基础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较早称为“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意念—功能法”(notional-functional 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交际法产生于70年代初期西欧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创始人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代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学家亚历山大(L.G.Alexander)、威多森(H.G.Widdowson),荷兰的范埃克(J.A.VanEK)等。
交际法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
(刘珣,2010)交际法语言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形成高潮的社会语言学。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语言学不应仅仅研究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要完成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在人们社会交往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因此,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更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得体地运用语言。
交际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
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交际法还认为,学习者在言语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习者所追求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交际,而只能是有缺陷的但有效的交际,因此,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不应苛求。
二交际法的教学理念交际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是:1、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不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2013级英语1班李雪201313001059一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1.定义方面:交际法是一种将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并承认语言与交际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培养学生四项语言基本技能的语言教学法。
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它是交际法的延续。
2.理论基础方面:交际法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包括互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交际法是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而任务型教学法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3.特点方面:交际法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以功能为纲、教学过程交际化、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4.教学模式方面:交际法---包含两个模式PPC、PPP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Willis、Ellis5.优缺点:优点---交际法仅教授有关而且必须的语言信息,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省时间和精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缺点---交际法在同一方面可用于多种形式表达,如何选择和取舍,没有客观的标准。
任务型教学法中,当教师与学生缺乏资源,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时,任务型语言教学很难展开。
相同点:1.两者都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主,这样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调语言教学材料、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真实性3.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4.在缺点方面,两者都比较难做出评价。
5.都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两者都适合高水平阶段的学生。
二者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延承和发展。
二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对比?不同点:1.定义:翻译法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而直接法是直接教授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
2.理论支撑:翻译法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直接法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有何异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掌握一门外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外语,教育界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的场景和人群也有所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
首先,我们来看看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这种方法强调语法规则的学习和翻译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详细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翻译句子来巩固所学。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结构,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学术研究或者阅读大量外语文献的学习者来说,语法翻译法很有帮助。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它过于注重语法和翻译,可能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学习过程可能会比较枯燥,缺乏实际的语言运用场景。
与语法翻译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接法。
直接法主张直接用外语进行教学,不借助母语的翻译。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来呈现词汇和句子,让学生直接理解和记忆。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外语与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但直接法对于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技巧要求较高,而且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法概念,可能难以清晰地解释。
情景教学法也是常见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比如,设置购物、旅行、聚会等场景,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和交流。
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不过,要创设丰富多样且贴近实际的情景并非易事,而且这种方法可能无法全面涵盖语言的各个方面。
交际教学法则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上。
它强调语言的功能和用途,让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学习语言。
在课堂上,学生们会参与各种小组活动、讨论、辩论等,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交际教学法注重语言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实际的语言交流环境。
但它可能会忽视语法和词汇的系统学习,导致学生在语言的准确性方面有所欠缺。
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方法比较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掌握英语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探索有效的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历史最悠久的英语教学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强调语法规则的学习和翻译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语法知识,学生通过翻译句子和文本进行巩固。
优点:1、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规则,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2、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对于学术英语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缺点:1、过于注重语法和翻译,忽视了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够全面。
2、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直接法直接法与语法翻译法截然不同,它主张直接用英语进行教学,不借助母语的翻译。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展示语言内容,让学生直接理解和模仿。
优点:1、能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2、注重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缺点:1、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而感到困惑和挫败。
2、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技巧要求较高。
三、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强调在特定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优点: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缺点:1、情景的创设需要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情景的局限性可能导致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够全面。
四、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使用英语,注重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优点:1、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交流的需要。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为什么不如交际法流行?教学实践中的6个“软肋”上篇介绍了交际法教学“强”“弱”两种模式,在如何看待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的关系以及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两者其实存在较大的分歧,今天我们所指的交际教学法狭义上是其中的“弱”模式。
而“强”模式代表人物N.S. Prabhu于197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开展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英语教学项目,鉴于对情境法和交际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意,他为班加罗尔项目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此后被认为是任务型教学最早的起源。
对此,D. Willis是这样形容的:A presentation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out of accuracy comes fluency. A task-based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out of fluency comes accuracy.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又称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Instruction, TBI),侧重于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完成有意义的任务,比如看医生、面试或致电客服寻求帮助等等。
学习效果的评估主要取决于交际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准确性。
这使得任务型教学在培养语言流利度和学生自信心方面备受欢迎。
↓↓点击学习相关课程↓↓任务型教学背后的逻辑是认为学生为了达成某种有意义的交际目标,会在执行任务的互动交流中学会缓解和修复语言沟通的障碍,而设计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动机。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任务型教学仍然属于交际语言教学的范畴,是“强式”交际法的延伸。
“边做边学”是任务型教学的标志,也是受争议的焦点。
之前在英语语法有没有顺序?语法教学要考虑的问题中我们曾经谈到,英语学习者“内置”的学习大纲并非与老师设计的教学大纲完全一致,往往会受到母语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交际法质疑建立在语法结构基础上的教学大纲,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二语习得的理论支持。
专业的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是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和技巧的总称。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当的语言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专业的语言教学法,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
一、沉浸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目标语言环境中,促进语言习得的方法。
它通过创设真实而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
在沉浸式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着导师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一种强调真实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通过对话、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交际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一位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任务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实际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设定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
四、课堂互动教学法课堂互动教学法是一种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设置合作活动和互动的教学方式。
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协作能力。
在课堂互动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教学的核心,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五、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其个人需求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个性化教学法中,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资源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六、现代技术教学法现代技术教学法是一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Unit 2 Communicative Principles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一、语言交际能力综述“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概念的提出和“交际语言教学”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方法的出现,为交际法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首次是由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65)在语言研究中与“语言运用表现”(linguistic performance)一起提出来的。
Chomsky认为:“能力”是指说话人—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或称内有语法。
语言能力是某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
Competence is one's underlying knowledgeof the system of a language-its rules ofgrammar, its vocabulary, all the pieces of alanguage and how those pieces fit together.Performance is actual production (speaking,writing) or the comprehension (listening,reading) of linguistic events.(Brown,2007:P36)--H. Douglas 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5th Edition) P36简评:乔氏将语言能力理想化; 把知识和运用截然分开; 此外,乔氏(Chomsky,1975,1980)在后来的著作中把知识(语言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ability)分开,他认为从理论上讲人有可能具有语言知识的认知结构而没有使用该结构的能力(capacity),知识处于比能力(capacity)更抽象的层次; 把语言知识与语法知识等同起来,语言能力即语法知识; 乔氏还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语言间具有普遍性(Smith and Wilson, 1983)。
2013级英语1班李雪201313001059
一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1.定义方面:交际法是一种将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并承认语言与交际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培养学生四项语言基本技能的语言教学法。
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它是交际法的延续。
2.理论基础方面:交际法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包括互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交际法是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而任务型教学法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3.特点方面:交际法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以功能为纲、教学过程交际化、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4.教学模式方面:交际法---包含两个模式PPC、PPP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Willis、Ellis
5.优缺点:优点---交际法仅教授有关而且必须的语言信息,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省时间和精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缺点---交际法在同一方面可用于多种形式表达,如何选择和取舍,没有客观的标准。
任务型教学法中,当教师与学生缺乏资源,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时,任务型语言教学很难展开。
相同点:
1.两者都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主,这样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调语言教学材料、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真实性
3.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4.在缺点方面,两者都比较难做出评价。
5.都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两者都适合高水平阶段的学生。
二者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延承和发展。
二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对比?
不同点:1.定义:翻译法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而直接法是直接教授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
2.理论支撑:翻译法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直接法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3.特点方面:翻译法中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直接法则强调模仿,以“通过说话学说话”这种方法来学习外语,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
4.教学模式方面:(翻译法)教师带读生词--教师讲解课文--切合原意的课文翻译---课文句子结构分析--语法项目练习---翻译练习--学生背诵课文(直接法)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操练,养成习惯。
5.优缺点:(1)翻译法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直接法采用直观教具,活跃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大大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2)翻译法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直接法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在翻译法中,学生语法概念清晰,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在直接法里,学生却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视听法和听说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不同点:1.定义方面:听说法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它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朵听,然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即把听到的外语能用口头表达出来。
视听法,它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利用视听结合手段而形成的一中教学法,强调在一定情境中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相结合。
2.特点方面,听说法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纲的听说教学法为主张,采取模仿、机械练习和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做大量的句型操练,不考虑意思和语境。
视听法把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练习听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
还有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是其教学的中心,比听说法更能符合学生言语交际的需要。
3.教学模式方面:听说法,教师讲述教学内容(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复述---句型替换、转换和扩展练习---口语交流活动视听法,对话--句子--单词--单音
4.优缺点方面:视听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
情境的创设能够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而听说法脱离语言内容还
有反复地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听说法培养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谈,口语交际能力较强。
而视听法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5.相同点:
1.以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导。
2.注重口语方面的教学
3.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4.适用于低水平阶段学生
5直接用外语进行教学。
四翻译法和认知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不同点:
1.定义:翻译法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
认知法是介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现在盛行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之间的一种教学法。
它在翻译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2.理论基础: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是19世纪盛行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知法的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伦、发现学习论。
3.特点:翻译法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认知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注重理解、反对听说领先、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教学模式:翻译法:教师带读生词--教师讲解课文--切合原意的课文翻译---课文句子结构分析--语法项目练习---翻译练习--学生背诵课文认知法:理解(句子结构和所学内容)---形成(语言能力)---运用(语言行为)
5.优缺点:认知法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并且还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助于创造语言环境,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而翻译法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6.适用团体水平:翻译法使用于低水平阶段的学生,认知法适用于高水平阶段的学生。
相同点:
1.都重视阅读、语言知识方面的能力
2.都是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
3.使用母语授课
4.忽视语音语调的学习,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