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导学案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

【学习目标】

1.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标题的含义。

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体验学习】

阅读交流

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下列词语。

(1)读准下列字音。

嬉()闹觅()食驱()除旧茬()儿戳()破

撩()逗凹()地掺()杂胆怯( ) 给()予()

2.释义:

撩逗:

茫然:

一落千丈:

臵之不理:。

歇斯底里:

新知探究

探究一:再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探究二: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结合具体词语和句子说说“孤独”的含义。

(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并把文中所有的“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语句。)

探究三: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心理变化过程:杜小康

出发时:茫然,恐惧不成熟

到达芦苇荡时:成

安顿之后:长

时间久了:之

那天雨后天晴:旅

成熟

总之,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综合提升】

1.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在文中划记几处,分析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何重要作用。

如:“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2.细读全文,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

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比喻,用芦荡的茂密幽深反衬小船的小和孤单,使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更为真切。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写出芦苇的颜色,更使景色充满动感与生机。

请你在文中划记并点评你认为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

【当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在词语的括号中。

撩.逗( ) 凹.地( ) 驱.除( ) 掺.杂()

致之度外( ) 一撅不振( ) 别出新裁( ) 蝎斯底里( )

2.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1)本段属于描写

(2)在文中的作用是

【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不足是

【快乐链接】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

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课后精练】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1.“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这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品味加点词语的含义

3.“惊喜”“大叫”表现了杜小康什么样的心情

4.全文至此结束,有什么的好处?

孤独之旅答案

【新知探究】

探究一: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探究二: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探究三:(1)出发时茫然,恐惧(2)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3)安顿之后:感到孤独(4)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5)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综合提升】

一、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