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落实好“四个优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
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并要求全党及各级政府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千方百计将总方针落到实处。
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落到实处,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四个优先”来保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实现,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要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三农”工作队伍,优先把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充实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优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
同时,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中来,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三农”干部,以解决谁来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问题。
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要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变现行资源要素的配置现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和活力,激活“三农”这片蓝海,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要素单向向城市流出的格局,有效解决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实现城乡要素之间平等交换。
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2019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深化系列制度改革,激发农村活力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并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和措施。
I公考角度中公解读*[取得的成就]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农村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40年前,正是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点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使得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释放了我国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广大农村的推广和普及,农村的生产积极性同样得到极大解放,激发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从农业税的废除到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从村民自治的实施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原因]历史鲜明地告诉我们,正是得益于改革,农村生产力才能得到极大解放,农村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农业现代化才能跨越式发展,农民各项权利才能有效维护; 也惟有用好改革这一法宝,才能Jl质应"三农"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化解面临的各种矛盾与各类风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源源不断的动能。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尤其是农村改革内部的攻坚彳王务更加艰巨,外部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这都要求我们,对于农村改革,力度只能增不能减,手段只能优不能缺,信心只能提不能颓。
[面临的问题]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重/心在上世纪80年度中期由农村转向城市, 我国农村改革势头逐步趋缓,此后农村经济社会虽然仍保持稳步发展势头,但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城镇,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四大看点解读新世纪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发布,不变中的变化值得关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今年的文件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地方,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农民会获得哪些利好,农业又有哪些机会?一起来看看。
1、力度不同以往所谓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即每年的中发1号文。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产生很大作用。
2004年以来,中央又每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迎来了粮食连续丰收和农民收入增长。
因其连续聚焦农业农村农民,现已成为中央重视“三农”工作的专有名词。
一个文件管到2020年往年的一号文件只部署当年的工作,而今年的一号文件谋划了今明两年“三农”工作。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比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等。
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是围绕完成这些硬任务来谋划,管到2020年,并且要实现上述目标。
“三农”干部更受重视去年的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原则要求。
今年的一号文件对其进行了更加细化实化的部署安排,强调抓好落实“四个优先”。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把其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地方各级党政班子。
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严查脱贫攻坚问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把脱贫攻坚作为专门的一部分,并且放在了第一部分,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按照每年脱贫1000万人以上的节奏,我国完成预期目标没有悬念。
但广大干部和农民反映脱贫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虚假脱贫、有夹心层。
文件在提出全面排查突出问题的同时,强调要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强扶贫监测。
学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第一篇: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日前公开发布。
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更应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坚决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夯实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
要聚力精准施策,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
面对硬任务,要有硬作风,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真刀真枪地干起来,确保如期完成、取得实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要向改革要动力,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催生发展活力。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拓宽致富路;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题库1.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1 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A.14B.15C.16D.18 答案:C2.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其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A.三农B.农业C.农村D.农民答案:A3.做好“ 三农”工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 巩固、增强、提升、()”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A.畅通B.发展C.深化D.务实答案:A4.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
下列不属于“四个优先” 之一的是:()。
A.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B.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C.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D.优先安排城镇公共服务答案:D5.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按照()的原则,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A.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率B.增加产量、优化存量、提高效率C.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D.增加产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答案:C6.文件提出要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 2020 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而且,要主攻“()”等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产业、教育、医疗、生态、干部队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A.三区三州B.一区一市C.三市三县D.一村一户答案:A7.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 14资讯|2019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文件”)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决胜全面小康攻坚冲刺阶段的一号文件,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推进时期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农村改革再出发的一号文件。
”在2月20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文件的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都很强,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把“三农”领域事情办实办好。
韩长赋表示,农业的主要矛盾还在供给侧,这项改革仍然在路上。
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调整优化结构 高质量兴农文件提到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
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
积极发展木本油料。
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
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
在消费者关注的产品质量要求方面,文件提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
加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力度,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确保产业安全。
”无疑,这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追溯指明了方向。
韩长赋指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持续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继续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来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同时把握好玉米去库存节奏,加大稻谷去库存力度,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和渔业转型升级。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十大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要点内容如下: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3、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
4、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5、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
创建优质农产品(13.94,0.10,0.72%)和食品品牌。
6、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2019-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之二-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之二一号文件全文约1201X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强调,XX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XX县奖励补助资金,XX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XX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此外,文件指出,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范文最新推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这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1/ 18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演进探析作者:李政龚政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4年第03期摘要:中央一号文件是“三农”工作的指路明灯,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三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为分析对象,在探究中央一号文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要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比不同时期中央一号文件文本结构的差异及其主题的变化。
分析并探寻当下农村改革方向和政策核心主线。
关键词:乡村振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我国人口众多的情况长期并将持续存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确保粮食安全是一直是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议题,而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故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
2012年,时年粮食产量“九连增”,当时核心任务是确保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基本粮食安全,保持粮食总量的稳定乃至增长。
而从2013年开始,农业方面着力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着力促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发展开始转型。
自2014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出现,对数量与规模的要求已经更多地转向追求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如何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2015年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
“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的思路更加明确。
由此成规模、有规划、有体系、有保障的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思路渐渐深入人心。
在我国农村产业持续优化发展的基础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与发展主题。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篇一: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2019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改革提速,危房、闲置房、宅基地将受益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农村住房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任务,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国家频发宅基地改革与农房建设政策,尤其加大对危房、闲置房、在建房的保障红利,以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绿维文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已基本完成,将研究出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的配套政策,修改相关法律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有效途径,宅基地权益更加完善。
2019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等等。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做好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的调查,摸清全国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随着改革试点的拓展和试点内容的丰富,以及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适度放活,2019年宅基地的权益将更加完善,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资产性收入。
开展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在尊重农民安居需求和农房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乡村风貌。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
《意见》提出,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抓好粮食生产,要藏粮于技,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做好科学的宏观调控。
按照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取向,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5.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6.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全文如下:
2019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
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
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
2.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2019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3.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
科学确定重要农产品储备功能和规模,强化地方尤其是主销区的储备责任,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
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
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生猪市场价格
调控体系,抓好牛羊肉生产供应。
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农业大县的直接统计调查。
编制发布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
4.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
抓紧制定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农产品规划指导,优化进口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
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打击农产品进出口走私行为,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
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
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服务的金融品种和方式。
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5.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
加快推进县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
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
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开展示范市、县创建试点。
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6.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
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
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
7.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
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
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