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保障制度的完善(1)
- 格式:docx
- 大小:16.86 KB
- 文档页数:7
129区域治理RULE OF LAW作者简介:陈佳冰,生于1996年,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
论我国民事诉讼先予执行制度的完善陈佳冰1,刘宗雨21.西华大学;2.西南石油大学摘要:在我国,先予执行制度虽然考虑到案件当事人的急迫需求,然而由于该程序只能在诉讼过程中适用,加上适用条件严格,为了避免先予执行被滥用等方面的原因,在司法实务中出现了适用率低的现象。
尽管先予执行制度在民事诉讼保障制度中所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是适用率过低这一致命弱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难免会沦为被司法实践所摒弃的命运。
现代社会良法善治的观念已然深入民心,先予执行制度是良法不假,可是否能够起到善治的作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关键词:先予执行;保全程序;权利救济中图分类号:D9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1-0129-0002一、先予执行制度的特征概括先予执行制度是一种民事诉讼保障制度,它不仅具有民事诉讼保障制度保障诉讼和执行顺利进行的特点,同时先予执行制度又有着区别于其他诉讼保障制度的显著特点。
(一)立法的角度先予执行制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未经判决而先行给付,先予执行,无论是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等费用的预先支付还是劳动报酬的追索支付都体现了对弱势地位原告的倾斜保护;另一方面,紧急情况下实施先予执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事特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二)适用的角度先予执行具有预决性和履行性两个特征,预决性是指法院为解决原告方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在案件受理后判决做出前裁定,本质上是“未决而先予执行”的一项制度,因此,先予执行制度具有预决性。
另外,不同于财产保全只是对被申请人的财物进行扣押、提存、冻结等暂时保全性的执行措施,可以说先予执行程序能够提前实现原告的诉讼请求,比如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等费用的先行给付,劳动报酬的先行支付等都提现了其履行性质而非保全性质。
民事诉讼制度一、民事诉讼制度概述民事诉讼制度是指通过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程序和规则的总称。
它是国家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而建立的一种法律机制,为保障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权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在民事诉讼制度下,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通过司法机关的审判,实现合法权益的救济。
二、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1. 公正中立: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公正和公平,法院作为独立、中立的第三方,根据法律进行审判,保证当事人权益的平等和保护。
2. 适用广泛:民事诉讼制度适用于各类民事纠纷,包括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
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还是与企事业单位的纠纷,都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制度来解决。
3. 争议解决:民事诉讼制度强调通过法庭审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法院作为公正的仲裁机构,负责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4. 双方自愿:在民事诉讼制度中,诉讼是当事人的自愿行为。
当事人可以选择起诉或被起诉,也可以选择调解或和解。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强调当事人的自愿性原则。
三、民事诉讼制度的程序1. 案件受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下受理案件。
同时,在案件受理前,法院还会履行相关的登记、调查等程序。
2. 举证质证: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利进行举证和质证。
原告需要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被告可以对证据进行反驳。
法院会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和评估。
3. 开庭审理:法院根据案件的性质和规模,进行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是民事诉讼制度中重要的程序环节,通过法官主持庭审,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进一步了解案件事实和证据。
4. 审判裁决:法院会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裁决。
裁决是对当事人权益的救济,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决进行履行或提起上诉等一系列合法行动。
四、民事诉讼制度的保障1. 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国家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其在诉讼过程中获得平等的权利保障。
(完整版)民诉思考题·第⼀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1、⽐较民事纠纷的三种解决机制。
(1)⾃⼒救济——和解优点:直接、迅速、有效缺点:缺乏公正性、权威性、彻底性(2)社会救济——仲裁与调解调解:⼈民调解、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调解、⾏政调解仲裁:民间性;⾃治性;法律性优点:公正、⾼效、灵活缺点:缺乏权威性、强制性(3)公⼒救济——诉讼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以国家强制⼒为保障,按照程序法和实体法规范解决纠纷的机制。
优点:有效、权威、彻底、公正缺点:程序繁琐、周期长、成本⾼2、什么是民事诉讼?它有哪些特征?法院、当事⼈以及其他诉讼参与⼈,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特点:(1)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2)法院审判活动和当事⼈诉讼活动是民事诉讼的动因(3)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3、试述⾮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即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直译为代替性纠纷解决⽅式,或⾮诉讼纠纷解决⽅式。
源于美国,原指20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式的总称,现在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民事诉讼以外的⾮诉讼纠纷解决⽅式或机制的总称。
(1)ADR的类型:司法ADR;⾏政ADR;民间ADR(2)ADR的优势与弊端——优势:程序上的简易性和灵活性;民间化或多样化;平和性和⾮对抗性——弊端:缺乏制度保障;导致⾮正义的结果;忽视审判的功能在我国的发展(1)ADR的种类:⾏政调解、⼈民调解、民间调解、农村⼟地承包纠纷调解与仲裁、劳动仲裁、商事仲裁、⼈事仲裁、体育仲裁、消费者争议调解、商事调解、法律专家调解、⾏业调解等。
(2)ADR的发展:2009年,最⾼院《关于建⽴健全诉讼与⾮诉讼相衔接的⽭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意见》2002年9⽉《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规定》规定:经⼈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当事⼈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在宋体小四状态下空两行)试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完善符东杰(居中楷三)(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字体为宋体小四号)[摘要]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定证据之一,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证人制度的运行现状不容乐观。
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伪证以及证言反复的情况较为普遍,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对证人制度作必要的改革,无论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保障,还是对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都极具意义。
(楷体小四)[关键词] 证人,出庭作证,完善,保障措施,建议(楷体小四)(空一行)(序言)所谓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庭作证的人。
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证据,具有描述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它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证据相互印证,使民事诉讼证据链条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事实。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证人证言作为证据的价值被越来越重视。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对证人制度一直未有足够的重视,程序规范疏漏、法律约束不力,加上证人本身具有的容易受客观环境、智力水平、法律意识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影响的特点,致使证人拒不作证或拒不出庭、证人作伪证或证言反复等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剖析证人制度的运行现状并找出其存在问题的根源,建立全面规范的证人法律制度,成为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黑体小四)证人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特别是《证据规定》的施行,是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不断完善的一个标志。
但从司法实践及比较法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证人制度还有缺陷,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笔者试图找出我国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立法建议。
在实践中,证人作证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两个:首先是证人拒不作证特别是拒不出庭作证。
出庭作证是证人作证的通常形式,也是庭审活动贯彻公开原则和直接言词原则的最具体的表现,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往往在法庭通知其出庭作证时拒绝作证,或者以不出庭的方式拒证,或者虽然出庭但不提供有关的证言。
论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完善冯占山,(1.张家口教育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申静2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瞒要】我国民事诉讼代理制度虽然建立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立法的现状导致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缺陷,不利于对当事人权保护,也不利于实现民事诉讼程序的自由、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
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增设指定诉讼代理人,实施律9’门代理制度,完善’法,律援助。
建立诉讼保险制度。
陕键词]民事订槲¥理;指定诉讼代理^;律师代理一、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有三个方面:1)民雩玳理制度是建立民事诉汪汁l之理制度的依据。
依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规定,民事代理是指代理^在代理权限范围之内,以被代理^的名义或者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为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者间接归属于被代理^承担的法律制度。
民事代理不只适用于民事行为,还可以扩展适用于申请行为、申报行为和诉讼行为。
民事代理适用于诉讼行为即为民事诉讼代理制度,故此,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设计与民事代理制度应该相对应。
2)民事诉讼目的决定着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价值取向。
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各项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制约也决定着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般谠来,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民事纠纷,保障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的实现。
鉴于此,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当更有助于民事纠纷的解决,便于当事人行使程序权利以保护实体权利。
3)民事诉讼模式的变革是民事诉讼代理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依据。
当今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模式和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法官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但是不利于当事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当事^主义模式的优点是当事人及代理律师诉讼权利大而法官职权小,当事人和代理律师往往是形成判决的主体,但是会造成诉讼延迟,提高诉讼成本,实则并不完全有利于对当事人的保护。
论我国民事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当今社会的纠纷解决模式是多元化的,包括诉讼方式和非诉讼方式。
ADR是在国际上新兴起的在司法程序内快速的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是世界上非常普遍并且独立存在于传统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之外,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大力的建设杜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形成比较完善的纠纷解决体系。
此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虻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本文将对ADR机制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模式进行研究而,着重介绍HI:界上其他国家关于ADR机制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制度,以期对构建具有屮W特色的ADR机制有所借鉴。
1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概述1.1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以及兴起原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也称为“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和“审判外纠纷解决机制”,是多种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它是英文“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汉译,故常常称为ADR,即缩写。
这个概念最初时源于美国,原来的意思是指本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纠纷的诉讼外解决方式,现引中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争端解决程序机制的总称。
起初ADR 在产生时与法院进行的诉讼并没有任何的关系,直到20阯纪70年代在英美法系的国家里把仲裁和调解等第三人解决纠纷的方式制度引入了法院,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法院解决纠纷的效率节省了国家的司法资源。
另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是与其的优势分不开的。
从法律角度来讲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对诉讼机制的一种补充,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争议解决的成本更加的低廉,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并且可以按照自匕的意愿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这可以使得纠纷双方在和谐平静的氛围下协商谈判从而达到解决纠纷的0的。
这也是诉讼程序所不具有的优势,所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广泛兴起,并且不断地被完善不断地发展。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定义、适用范围、实践问题及完善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定义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其他损害,由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有关财产或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适用于各类民事纠纷案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财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在具体实践中,如果存在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其他损害的情形,如财产隐匿、毁损证据等,当事人可以申请行为保全措施。
四、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实践问题1. 申请条件:当前,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申请条件相对严格,导致部分当事人因无法满足条件而无法及时申请保全措施。
此外,对于申请保全的金额或价值等具体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
2. 审查程序:在审查过程中,法院需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保全条件。
然而,由于审查标准不明确、审查时间过长等问题,可能导致当事人权益受损。
3. 执行效果:虽然行为保全制度旨在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等),导致保全措施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五、完善建议1. 放宽申请条件:为使更多当事人能够及时申请行为保全措施,应适当放宽申请条件,明确申请保全的金额或价值等具体标准。
同时,应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当事人的申请成本。
2. 明确审查程序: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应明确审查标准,缩短审查时间,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我国的民事上诉制度的缺点与完善关于法院裁判不满的诉讼当事人,申请从头审判全数或部份案件利用的诉讼程序,在我国被称为“上诉”。
“上诉”这一当事人利用的救济程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存在以下不足:一、关于上诉条件为了保证一审裁决应有的权威,同时也是避免当事人对上诉权的过度滥用,进而致使二审案件的积存,各国对上诉设置了必然的准入门坎,即上诉条件。
美国的上诉必需由当事人对初审裁决不服和基于对诉讼进程阻碍重大的程序问题的附带性决定不服而提出;俄罗斯民法典那么规定案件的两边当事人及第三人、检察机关对一审法院所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劳的裁决提起上诉(抗诉),期限是一审法院作出终局裁决后的10日内,提交上诉状或抗诉状。
我国对上诉主体的界定较为明确,一样包括了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一起诉讼人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等等,上诉期限为不服裁决的为15日,不服裁定的为7日;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是裁决的,有权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另外,依照该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笔者以为,这是相当于对上诉条件的限制,即上诉的主体必需合格;上诉的客体或对象必需合格;上诉要在法按期限内提出;必需提交上诉状;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一、3、4是上诉的形式要件,2为实质要件。
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我国的上诉条件的规定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对上诉条件做出明确的限制,不管是什么案件,案件标的额大小;案件是不是复杂;当事人出于什么目的,都能够启动上诉程序。
如此的规定产生如此的短处:一方面致使一些诉讼标的额小、简单的案件难以通过一审取得有效的审结;另一方面,当事人会出于不合法的目的而滥用上诉权。
据此,建议对上诉条件作以下限制:一、要求有上诉利益;二、诉讼金额达到必然的标准;3、对上诉理由的限制;4、对滥用上诉权人作出必然的制裁;五、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依照必然的标准严格审查。
2018年第4期(总第133期)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AdministrativeCadreCollegeofPoliticsAndLawNo 4㊀2018(SumNo 133)论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完善张㊀伟(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ꎬ上海200042)摘要:我国民事诉讼长期面临 起诉难 的问题ꎬ当前的立案登记制度仍然停留在形式上ꎬ对当事人的诉权未能形成有效保障ꎮ由于民事诉讼的立法本位㊁对诉讼效率的错误考量和国家管控理念的突出ꎬ立案登记制度一直难以推行ꎬ我国目前的立案登记制度存在起诉条件苛刻㊁起诉程序复杂㊁诉讼效率低下㊁司法资源浪费㊁制度逻辑混乱等弊端ꎬ结合早已实行立案登记制度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并立足于我国的国情ꎬ我国«民事诉讼法»可就修改起诉条件ꎬ将实体审查置后ꎬ调整法院内部组织结构ꎬ实行立审合一ꎬ开放案件受理体制ꎬ减少司法的政策性干预ꎬ立法完善起诉规则程式ꎬ完善案件受理阶段的法律救济等方面作出完善和调整ꎬ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ꎮ关键词:立案登记ꎻ起诉条件ꎻ诉讼要件中图分类号:D915.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7966(2018)04-0108-04收稿日期:2018-04-20基金项目: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张伟(1994-)ꎬ女ꎬ黑龙江鸡西人ꎬ2017级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ꎮ①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ꎬ当事人起诉须满足原告适格条件㊁被告明确条件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条件以及法院主管及管辖条件ꎬ需要满足递交起诉状等形式要件ꎬ以及不属于第124条规定的消极条件ꎬ如属有仲裁协议的事项㊁属其他机关处理的事项等ꎮ㊀㊀一㊁我国现行立案制度的实质㊀㊀(一)我国的立案制度是形式上的立案登记制度我国推行立案登记制度以后ꎬ实际上是在 立案 后面加了 登记 二字ꎬ形成的仅仅是形式上的立案登记制度ꎬ实质上依旧没能去除立案审查制度的实质性特点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规定ꎬ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ꎬ在这七日内人民法院有权对案件的起诉条件进行审查ꎬ决定是否作为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审判ꎬ而在判断的过程中当事双方不能参与进来发表意见ꎬ完全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作出处理ꎮ在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ꎬ立案登记制度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ꎬ无非是在 立案 后面加上了 登记 二字ꎬ实质上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立案登记制度ꎮ(二)我国立案登记制度推行困难的原因一是立法本位原因ꎮ首先是立法本位的问题ꎬ我们国家社会上并没有形成用司法手段解决争议的习惯ꎬ在处理争议时ꎬ立法将维护社会稳定㊁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置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上ꎬ也就是学者们经常提及的 维稳而非维权 ꎬ这反映了我国司法政治思维和法律思维的二重性[1]ꎮ若是在起诉阶段放弃对案件实体要件的审查ꎬ只要起诉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满足形式要件即起诉人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并且递交了民事起诉状ꎬ人民法院就必须受理ꎬ受理后就进入民事审判程序ꎬ无异于将争议暴露在社会大众面前ꎬ对于维稳会产生障碍ꎮ因此虽在形式上实行立案登记制度ꎬ但是为了阻挡民事案件可能会带来的政治尴尬ꎬ在实质上国家依旧没有放弃由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在起诉阶段对进入审判程序的起诉进行 把关 ꎮ二是对诉讼效率的不正确考量ꎮ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恶意诉讼的情形ꎬ还有一些进入司法程序的民事争议标的额非常小ꎬ案件争议不大ꎬ在考量诉讼资源和当事人诉权时进行利益衡量ꎬ认为若受理全部的民事争议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ꎬ因此在起诉阶段要赋予人民法院审查职权ꎬ对案件作出分流ꎮ但实际上现行的立审分立的体制依然造成了对诉讼资源的浪费ꎬ对当事人的诉讼效率㊁当事人的诉权保障都有不利ꎮ三是国家管控思维突出ꎮ除此之外ꎬ我们国家尚处在法治的初级阶段ꎬ从理念上看ꎬ我们国家存在传统的国家本位㊁权力本位观念ꎬ立案的目的不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ꎬ而是通过诉讼程序来达到管控当事人诉权行使的目的ꎬ将立案审查作为国家管控的辅助手段ꎬ法院立案庭则是实行管控的专门机构ꎮ㊀㊀二㊁我国现行立案制度的弊端㊀㊀(一)对当事人起诉权的不利影响1.起诉门槛高造成起诉的根本性困难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㊁第120条㊁第124条分别规定了起诉的实质条件㊁形式条件和消极条件①ꎬ人民法院在接收当事人的起诉状后应当在七日内对案件进行审查ꎬ决定是否立案ꎮ其中当事人适格要求与诉讼争议有利害关系ꎬ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后还有对事实㊁理由承担基本的举证责任ꎬ这些都是诉讼的实体要件ꎬ涉及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审查ꎬ将这些作为起诉的要求有门槛过高之嫌ꎬ当事人面临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层面的起诉程序烦琐条件苛刻的 起诉难 问题ꎮ法国的民事诉讼以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开始诉讼的诉讼主张并经送达程序作为诉讼开始的标志ꎬ对案件管辖问题㊁当事人资格问题等程序的评价以及实体问题的评价都置于诉讼开始后ꎬ由当事人充分辩论ꎻ德国的民事诉讼中起诉人的起诉行为即是诉讼发生诉讼系属ꎬ法院和当事人得以对起诉条件进行判断ꎻ美国的民事诉讼则以存在争议焦点作为诉讼开始的条件ꎬ诉权被视为当事人的私权(见本文第一部分)ꎮ在发达的法治国家一般很少出现 审查 ㊁ 受案 这样的字眼ꎬ我们国家在起诉阶段规定的高门槛使得当事人起诉存在根本性的困难ꎮ2.人民法院立案庭成为当事人起诉的第二大障碍前文已经提到ꎬ基于我国司法的管控理念和立法时的维稳 考量ꎬ人民法院专设立案庭对案件进行实质审查ꎬ在这个审查过程中立案庭的法官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ꎬ而在起诉阶段并没有周密的程序规定ꎬ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ꎬ但是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又不作出裁定的情况当事人难以获得救济ꎮ同时ꎬ案件不予受理的裁定是人民法院针对诉讼程序作出的处理ꎬ虽对诉讼实体要件作出了一定的审查ꎬ但实体问题没有得到处理ꎬ在起诉阶段即经历上诉程序ꎬ对程序问题进行二次审查ꎬ表面上看是在通过上诉的救济程序保障当事人的诉权ꎬ实际上却造成了程序冗杂的结果ꎬ消耗当事人的精力ꎬ造成 起诉难 的公众心理感受①ꎮ①我国此次确立立案登记制度改革ꎬ是为了解决过去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 三不 政策ꎬ即 不立案 ㊁ 不受理 ㊁ 不出裁定 ꎮ这是造成民众 起诉难 普遍心理感受的主要原因ꎮ(二)降低诉讼效率㊁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由立案庭就案件受理问题做出处理ꎬ处理结果有受理和不受理之分ꎬ案件受理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判决驳回起诉ꎬ这个过程中除了对诉讼程序问题进行审查以外还对诉讼诉讼的部分实体要件进行审查ꎬ不受理或驳回起诉ꎬ当事人可以上诉ꎬ若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ꎬ则进入诉讼程序ꎬ继续对实体要件展开调查ꎬ对案件事实是否存在仍须当事人双方举证辩论ꎬ最后由法院确认ꎮ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了二次审查ꎬ一次是在起诉过程中ꎬ一次是在审判过程中ꎬ并且这一过程切断了当事人之间的诉答程序[2]ꎬ造成了诉讼效率降低ꎮ此外ꎬ我们国家设有民事立案庭ꎬ立案庭发挥的就是案件审查㊁分流的作用ꎬ但是当事人缠诉㊁恶意诉讼等问题通过之后的程序如当事人对程序问题的辩论㊁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等都可以获得解决ꎬ人民法院专设立案庭的必要性值得考量ꎮ当事人缠诉㊁恶意诉讼现象就全部民事案件的数量来讲还是少数ꎬ为了这一少部分案件而在人民法院内部设立一个机构ꎬ何况又是在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的情况下显得有些多余了ꎮ(三)现行立案制度造成的逻辑混乱诉讼时效是民事纠纷当事人得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寻求权利救济的有效期间ꎬ它的存在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ꎬ也为了改变不确定的法律关系的状态ꎬ在当事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时给予义务人一个抗辩权ꎬ在对方当事人即诉讼中的被告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时ꎬ未及时行使权利的原告失去胜诉的权利ꎮ起诉是当事人行使权利的方式之一ꎬ因此理论上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能够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ꎬ并且这一行为应当是单向的ꎬ应当不需要对方当事人的配合即可完成以产生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效果ꎬ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应当准确ꎬ这就要求诉讼以一个单一㊁确定的方式展开ꎮ现行的立案制度中ꎬ当事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后ꎬ经人民法院审查判断㊁决定受理㊁送达诉讼文书后方进入诉讼系属ꎬ如此一来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就成了问题ꎬ究竟是以起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中断点ꎬ还是以人民法院决定受理之日作为中断点ꎬ还是以诉讼系属开始作为中断点在逻辑上存在认定困难ꎮ同时ꎬ«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和第120条分别规定了民事诉讼起诉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ꎬ将实质要件放在形式要件之前ꎬ先审查实质要件再审查形式要件存在制度上的混乱ꎮ实行立案登记制的国家的普遍做法是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诉讼系属开始的标志ꎬ并以这个时间作为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起算点ꎬ对我们国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ꎮ㊀㊀三㊁各主要国家民事诉讼立案制度㊀㊀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在立案阶段采用了立案登记制度ꎬ但各个国家在起诉的具体程序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同ꎬ我们国家在改革立案登记制度的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ꎬ基于我国的国情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案制度ꎮ这里以法国㊁德国和美国的立案程序和起诉条件为例ꎬ分析这三个国家立案程序存在的特点ꎮ(一)法国的民事诉讼立案制度法国的民事诉讼以当事人向法官提起的诉讼主张为基础ꎬ提起诉讼主张的方式即为诉讼请求ꎬ若提出诉讼请求是以开始诉讼程序为目的ꎬ该行为就是一个起诉行为ꎬ即 本诉 [3]ꎮ对法院来说ꎬ诉讼自其登记在庭期表上之日进入诉讼系属ꎬ诉讼时效期间由此计算ꎬ当事双方依法官确定的时间在法官面前第一次就案件实体问题进行对抗ꎬ诉讼关系就此达成ꎬ这里的 对抗 既包括在开庭日当事双方到达法庭进行的诉讼诉辩ꎬ也包括被告向法院提起的不予受理请求ꎮ在诉讼系属开始后ꎬ诉讼关系达成之前ꎬ起诉人可以撤回起诉ꎬ被告可就起诉人资格㊁法院管辖权等程序性问题进行抗辩ꎮ若被告提出不予受理的抗辩ꎬ则产生诉讼关系ꎬ但并不产生实体诉讼关系ꎻ若被告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提出答辩状ꎬ则产生实体的诉讼关系ꎮ诉讼关系产生后ꎬ原诉讼关系已经发生改变ꎬ诉讼不再是起诉方的单方行为ꎬ此时起诉人若要撤回起诉ꎬ则须经被告的同意方可实现ꎬ同时ꎬ在实践上ꎬ所有程序上的答辩均不再受理ꎮ因此法国民事诉讼程序在立案环节上不对案件的实体条件进行审查ꎬ诉讼关系能否达成由辩诉双方充分发表意见ꎬ再由法官做出处理ꎬ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送达 登记这一系列过程反映出法国的民事诉讼实行的是立案登记制度ꎮ(二)德国的民事诉讼立案制度«德国民事诉讼法»将诉讼要件(即我国的起诉条件)分为涉及法院的诉讼要件㊁涉及当事人的诉讼要件以及代理权㊁法律保护之必要性的诉讼要件[4]ꎬ它们分别解决法院管辖权和裁判权㊁当事人能力以及诉讼标的本身是否可诉的问题ꎮ诉不合法即不满足诉讼要件或被告提出的关于诉讼障碍的抗辩获得了支持ꎬ案件的实体裁判就被排出ꎬ也不会发生实体辩论[5]ꎮ①学界有人将诉讼要件分成了三类ꎬ一是 起诉要件 ꎬ一是 诉讼要件 ꎬ一是 本案要件 ꎮ满足起诉要件ꎬ案件即进入诉讼系属ꎬ诉讼时效期间就此中断ꎻ满足诉讼要件ꎬ案件即可在受案法院进行审判ꎻ满足本案要件ꎬ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确认ꎬ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获得支持ꎮ在诉讼中ꎬ法官听取当事人的辩论后依职权对诉讼要件合法性进行判断ꎬ若满足诉讼要件ꎬ则通过中间判决或者在最后的主诉判决中对其进行裁判ꎬ若不满足ꎬ则直接判决驳回ꎬ这是对程序而非实体的驳回ꎬ随后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依职权将诉讼移送合法途径处理ꎮ对诉讼要件的审查在诉讼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进行ꎬ若是在不符合诉讼要件的情况下对案件的实体作出了判决ꎬ当事人可以采取上诉的手段寻求救济ꎮ这与我们国家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习惯存在区别ꎮ由此看来ꎬ德国的民事诉讼在对诉讼要件(即我国的起诉条件)作出评价时ꎬ诉讼已然由法院受理ꎬ诉讼是否符合程序要件不依靠当事人或法院单独一方的意志而是通过充分的辩论在法官的主持下作出评价ꎬ且对诉讼要件的评价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ꎬ这说明德国的民事法庭在受理案件时不对案件的实体要件作出评价ꎬ恰恰相反ꎬ程序要件也在诉讼过程中进行评价ꎮ(三)美国的民事诉讼立案制度美国的民事诉讼较之大陆法系有很大不同ꎬ最常用的是诉答程序ꎬ即 双方当事人以交换起诉状和答辩状的方法为诉讼开始以及确定诉讼争点的程序[6]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确定民事诉讼自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开始ꎬ在诉讼开始后确定诉讼争点ꎬ若未形成真正的诉讼争点ꎬ案件就不开庭审判ꎮ美国法律将诉讼作为人的自由ꎬ是否进行诉讼由当事人的意思决定ꎬ法官仅对文书的格式进行判断ꎬ在当事人之间有争议焦点的情况下即开庭审理ꎬ对案件争议做出处理[7]ꎮ美国民事诉讼的立案制度相比较于法国㊁德国以及中国来讲ꎬ条件较为宽松ꎬ强制性规范较少ꎬ当事人在起诉时有更多的控制权ꎬ相反法官对程序的处理所占的比重则不是很大ꎮ㊀㊀四㊁对现行立案制度的完善建议㊀㊀(一)完善核心:修改起诉条件ꎬ将实体审查置后1.诉讼要件的区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过高ꎬ其中形式要件和实体要件混杂ꎬ还附带要求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ꎬ不利于当事人行使起诉权ꎮ我们国家在起诉阶段没有强制代理制度ꎬ前文已述造成当事人起诉权难以得到保障的根本原因就是起诉条件和起诉程序过于苛刻ꎬ因此若要打破现在 起诉难 的局面ꎬ就必须要修改起诉条件ꎬ降低起诉门槛ꎬ将不应当在起诉阶段出现的限制条件剥离出去ꎮ具体应该将哪些起诉条件剥离出去ꎬ保留哪些起诉条件ꎬ这里需要对诉讼的要件进行划分①ꎮ根据诉的评价位阶理论ꎬ诉的本质是请求ꎬ它是一个取效行为ꎬ评价时应当依据成立性㊁合法性㊁有理性三个位阶进行ꎬ满足诉的成立性㊁合法性㊁有理性分别产生诉的成立㊁诉的合法可判以及诉讼请求可以获得支持的法律效果ꎬ而这三点在评价时不是并列的而是层层递进的ꎮ若起诉满足诉的成立条件ꎬ诉即告成立ꎬ这时才对诉的合法性进行评价ꎻ诉被评价为合法ꎬ人民法院方可对诉进行审判ꎬ此时才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对诉的有理性进行审查ꎮ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处分权ꎬ既包括对程序权利的处分如撤诉ꎬ也包括对实体权利的处分如认诺ꎬ由此可见ꎬ诉讼权利是当事人的一项私权ꎬ诉的成立是一个程序性问题ꎬ它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起点ꎬ因此在审查时仅应对形式条件进行审查ꎬ涉及实体问题应放置后于实体判断程序[8]ꎮ2.对起诉条件具体分析(1)原告是公民㊁法人或其他组织ꎮ该条件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限制ꎬ具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和民事诉讼行为能力是开启民事诉讼程序的前提条件ꎬ这与我国民事实体法律的立场是一致的ꎬ前文已提到ꎬ诉权是一项私权ꎬ对私权进行处分的人应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ꎬ那么对诉权进行处分时也应当具有行为能力ꎬ这里的行为能力就是诉讼行为能力ꎮ笔者认为诉讼行为能力是当事人得以处分自己诉讼权利的前提条件ꎬ因此在起诉中应当保留这一条件ꎮ(2)原告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ꎮ所谓 利害关系是指原告的权利或义务受到受诉案件法律事实的影响ꎬ有利害关系即有诉讼上的利益ꎬ原告即得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该案作出裁判ꎮ然而这里的 利害关系 是与案件事实密切相关的ꎬ案件事实应当经过当事人双方的举证㊁辩论和法官根据自由心证最终确认的内容ꎬ不应当在起诉阶段由法官基于职权作出判断ꎮ另外ꎬ普通公民很难直观掌握 利害关系 的标准ꎬ举证没有针对性ꎬ因此将这一条件设置在起诉条件中不甚合理ꎬ而应将其放在诉讼程序中进行判断ꎮ(3)有明确的被告ꎮ民事诉讼要解决的是民事纠纷ꎬ纠纷的解决要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对抗ꎬ没有确定的双方当事人即没有明确的诉讼法律关系ꎬ当事人虽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ꎬ但该请求没有相对人ꎬ即使获得判决也不能确定义务人ꎬ无法对民事纠纷作出处理ꎬ更没有作出处理的必要ꎬ因此将有明确的被告作为民事诉讼开始的条件之一是有道理的ꎮ(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ꎮ诉讼请求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ꎬ诉讼活动也是围绕着诉讼请求展开的ꎬ没有诉讼请求就没有完整的诉讼法律关系ꎬ亦没有诉讼活动开展的必要ꎬ诉讼请求不具体也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诉讼法律关系ꎬ因此应当在起诉条件中保留该项ꎮ(5)提出与诉讼请求相关的事实㊁理由ꎮ有时根据民事实体法的举证规则ꎬ原告在举证方面没有义务或举证困难ꎬ为了民事诉讼体系的严谨性和严密性ꎬ笔者认为这一条件应当从起诉条件中剔除ꎮ当然在民事诉讼中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免除原告的举证责任ꎬ如在借贷关系中由原告对基本事实即借款关系存在承担举证责任ꎬ再如在侵权案件中原告需要对自身所受损失的程度和数额承担举证责任ꎬ虽然在起诉阶段对原告的举证责任要求很低ꎬ但是这些仍然属于案件实体判决要件中的内容ꎬ放在后面的判决中更合适ꎮ如前所述ꎬ这一条件是诉讼 本案要件 中的内容ꎬ或是诉的 有理性 的评价要件ꎬ因此应当将这一条件置后于本案要件中进行审查ꎮ(6)属于受诉人民法院主管和管辖ꎮ这一条件是对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案件的程序性要求ꎬ其所限制的对象是人民法院ꎬ而不应当是当事人ꎬ且审查时必然会涉及案件实体部分的审查ꎬ因此这应当属于前文所提到的 诉讼要件 ꎬ或说是 合法性 的评价范畴ꎬ应当将对管辖权的问题置后于案件受理之后ꎮ法国的民事诉讼起诉阶段实行的就是这样的做法ꎮ(7)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起诉状ꎮ提交起诉状是开始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的表现形式ꎬ也是当事人处分自己起诉权时的意思表示形式ꎬ将这一条件作为起诉条件不曾出现过异议ꎬ但是对书面起诉状的程式要求有学者进行过讨论ꎮ若要改革和完善立案登记制度ꎬ对书面起诉状的格式也势必要作出一些调整ꎮ综上ꎬ程序上的起诉条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原告是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㊁法人或其他组织ꎬ有明确的被告ꎬ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ꎮ满足形式条件ꎬ人民法院就必须受理当事人的起诉ꎮ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的主管和管辖范围应当在第二位阶中作出评价ꎬ不满足该条件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ꎬ并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ꎮ当事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㊁有支持诉讼请求的事实和理由都应当属于第三位阶的评价内容ꎮ(二)调整法院内部组织结构ꎬ实行立审合一我国现行民事立案制度存在逻辑混乱ꎬ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ꎬ人民法院的七日审查权使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陷入了尴尬的境地ꎬ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应当确定且单一ꎬ因此应当将立案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ꎬ在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后当即审查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㊁被告是否明确和起诉状填写是否符合规范[9]ꎬ这些问题直接通过当事人的身份证即可判断ꎬ在不符合起诉条件时ꎬ且经人民法院释明仍不补齐的不予登记立案ꎬ若当即审查符合起诉条件则应当即登记立案ꎬ并以这一时间作为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起算点ꎬ可以减少制度的逻辑混乱ꎮ(三)开放案件受理体制ꎬ减少司法的政策性干预前文已述ꎬ法治初级阶段存在的管控理念是目前管控体制产生的原因ꎬ所以要解决 起诉难 的问题ꎬ首先就要在理念上纠正管控型的错误观念ꎬ将诉权回归公民ꎬ在体制上去除司法中的政治思维方式ꎮ因此要减少政策性文件和司法解释对起诉条件的干预ꎬ这些也是造成公民 起诉难 的原因之一[10]ꎮ(四)立法完善起诉规则程式若要对现有的民事诉讼起诉条件作出调整ꎬ调整人民法院内部组织结构ꎬ简化当事人的立案程序ꎬ就需要通过立法对起诉的形式要件作出明确的规定ꎬ应当通过立法完善起诉的规则程式ꎬ如起诉状的格式㊁起诉办事流程等ꎮ(五)完善案件受理阶段的法律救济改革立案登记制度ꎬ应通过立法规定立案释明制度ꎬ法院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当事人应当行使释明权ꎬ要求其补正ꎬ对符合形式要件的当即登记立案ꎬ因此不存在是否受理的问题ꎬ也即不存在不予受理的裁定ꎬ而对不符合形式要件的案件ꎬ经法院释明后依旧不补齐则不需给予当事人上诉的权利ꎮ同时为了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ꎬ应当构建案件受理的救济制度ꎬ对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行为也要进行适当的监督ꎬ同时应当给予当事人申诉的权利[11]ꎮ参考文献:[1]张卫平.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法商研究ꎬ2015ꎬ(3).[2]傅郁林.再论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J].上海大学学报ꎬ2014ꎬ(1).[3][法]让 文森ꎬ塞尔日 金沙尔.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M].罗结珍ꎬ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ꎬ2001:193. [4]宋兴旺.论民事诉讼立案审查制度[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ꎬ2008ꎬ(2).[5][德]奥特马 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第27版)[M].周翠ꎬ译.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03:177.[6]白绿弦.美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ꎬ1998:37.[7]吴如巧.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新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ꎬ2013:79.[8]段文波.起诉程序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J].中外法学ꎬ2015ꎬ(4).[9]许尚豪ꎬ欧元捷.有诉必案 立案模式及立案登记制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ꎬ2015ꎬ(7).[10]张莹.困境与出路:我国民事立案制度改革论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ꎬ2014.[11]王文君.我国民事诉讼立案制度研究 立案登记制施行后的制度衔接[D].安徽:安徽大学ꎬ2015.[责任编辑:范禹宁]。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完善作者:汤恒俊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8期汤恒俊(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随着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各项法律和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立法相对薄弱、存在的问题较多。
如何对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进行完善,通过法制建设保障公民的民事执行救济权,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执行机构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志码:A为民事执行过程中保障案外人员或者当时人所具有的合法权益在受到损害时可以得到救济,确保执行工作公正、廉洁、高效,我国有必要对当前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做出进一步完善与反思。
一、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一)民事执行的含义民事执行是指公安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行为。
也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采取的行为。
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民事执行有明显的强制性特点。
开展民事执行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在义务人拒不执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基础上,可以以《民事诉讼法》规定为依据,强制义务人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保障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意义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对保护执行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有密切的联系,民事救济制度在强制执行当中,要对弱势群体给与一定的救济。
1. 保障执行程序的正义确保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在民事执行过程中具有救济渠道,能够对执行权的使用进行一定的制约,从而避免出现滥用执行权的情况,这对于确保民事执行过程中程序的正义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
2. 保障案外人或者当时人所具有的实体权利在我国传统的民事执行工作中,执行人员所具有的权力具有相对集中且权限较大的特点,并且在权力的形式过程中也欠缺有效地制约与监督,违反规定或违法执行,侵害执行当事人或安外人的合法权益。
论社会监督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完善摘要: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审判制度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全面,在现实的具体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单靠现行法律条文还不能有效解决。
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审判制度尤为重要,而从社会监督的视角进行分析更是重要。
关键词:社会监督;权力滥用;民事诉讼一、社会监督的含义及种类社会监督,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是指由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与国家机关作为监督主体依法获得监督权力的权力监督不同,社会监督通常是由国家机关以外的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进行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
根据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可划分为: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一方面通过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以充分发挥全体党员与党组织在党的监督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有关党内监督的规章制度,以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机制的功能。
二是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指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三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指由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公民个人,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
四是法律职业的监督,法律职业专指律师和法学家,由于他们专门从事法律职业,拥有关于法律的专门知识,其在法律监督体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五是新闻舆论的监督,指由新闻舆论媒介进行的法律监督,新闻工作者以其职业敏感,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甚至是进行无孔不入的报道。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社会监督在民事审判制度中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实质上是对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根据监督制约权的行使主体的不同,可将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分为当事人监督制约机制,法院监督制约机制,检察院监督制约机制,其他诉讼参与人监督制约机制以及人大监督制约机制。
而在现行环境条件下,监督制约机制得以实现的最普遍的形式莫过于法院监督制约机制与检察院监督制约机制,而这两种监督制约机制一定程度上又有弊端,具体表现如下。
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改革。
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民事诉讼制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与改革,以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司法保障。
首先,要完善民事诉讼制度,我们需要加强对诉讼程序的监督。
在传统的诉讼制度中,程序繁琐、周期长成了人们最为诟病的问题之一。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司法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应该引入更多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手段,以提高诉讼的效率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申诉机制,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改革民事诉讼制度需要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匮乏等原因,很难在诉讼中获得公正待遇。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民事法律援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法律服务。
此外,加强对民事诉讼中敏感案件的特别保护,积极防范利益冲突和安全风险,为当事人提供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保障。
第三,要推进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我们还要加强对调解机制的利用。
调解是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可以缓解法院的压力,加快案件处理的进程。
特别是在一些小额民事纠纷中,通过强制调解或者聘请专业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可以更好地发挥调解制度的优势。
此外,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当事人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减轻法院的负担,提高司法效率。
最后,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还需要更多的法律专业人才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事务日益复杂,涉及面广泛。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加大对法律职业的宣传和推广,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从业人员。
只有有足够的法律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支撑。
综上所述,改革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我们需要加强对诉讼程序的监督,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利用调解机制解决纠纷,并且加大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我国民事诉讼保障制度的完善(1)
民事诉讼保障制度是保障民事诉讼顺畅进行的制度,也是保障当事人获得相应的司法救济的制度,使当事人的诉权获得实质性的、充分的、及时的保护,具体包括诉讼援助制度、临时救济制度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如何完善诉讼保障制度也是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从提升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出发,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应当主要从当事人诉权保障的角度来完善诉讼保障制度。
一、诉讼援助制度
诉讼援助制度可谓是保障贫困当事人行使诉权、保护实体权利的“希望工程”。
目前我国存在诉讼收费过高的问题,这严重障碍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和实体权利的保护。
国家设置民事诉讼制度,应当不分贫富对当事人进行平等保护,如果当事人因为贫困而其权利无法获得保护,是违背司法正义原则和司法为民理念的。
因此,国家有义务从实质上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或者说保障当事人接受裁判权,诉讼援助制度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
笔者在此区分了诉讼援助与法律援助两个概念。
诉讼援助制度是指对于贫困当事人予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案件受理费以及其他诉讼费用或者免除诉讼费用担保的制度。
该制度与法律援助制度不同,法律援助制度是
为贫困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的制度。
诉讼援助制度与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都在于消除因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实力差异可能造成的诉讼权利实际行使的差异,以维护当事人的实质平等,这是实质平等原则的体现。
未来的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当规定这两种制度呢?这首先应当探讨诉讼费用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
现行法并没有规定诉讼费用的征收标准,目前诉讼费用制度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其中有些规定不合理、不明确,导致实务操作比较混乱,并对当事人行使诉权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尤为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法院自收自定的做法已经也引起了广泛质疑,其合法性与合理性都存在问题。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关于非国有财产的征收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因此,关于诉讼费用的收取由最高法院制定明显不具有合法性。
其次,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用纳入到各级法院的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使用管理,诉讼费用的计算与征收与法院的利益密切相关,裁判机关与其所审理的案件具有一定的利益关系,这严重违背了司法中立原则。
再次,诉讼费用的计算决定于诉讼标的价额计算,而诉讼价额的计算不仅与诉讼费用的征收有关,更涉及诉讼程序的适用如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适用以及级别关系确定等。
因此,应当在民事
诉讼法中对诉讼费用的计算及缴纳做出明确、科学、合理的规定。
诉讼费用的征收应当从当事人的诉权、当事人的财产权等实体权利角度考量,而不应当从国家可得到的利益来考量。
诉讼援助制度涉及到诉讼费用的缓、减、免,与诉讼费用制度具有密切关系,并且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诉权也是平等原则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诉讼费用制度的同时应当在诉讼费用部分中规定诉讼援助制度。
而法律援助制度虽然与诉权保障有一定关系,但与国家财政政策、律师制度等关系更为密切,并且从民事诉讼法的整体结构等角度考虑,法律援助制度不宜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而应由其他法律规定。
二、临时救济制度
人们在享受诉讼救济的公正性、文明性所带来的便捷时,也不得不接受其滞后性这一缺陷,临时救济制度正是为弥补传统诉讼程序救济滞后性的缺陷而存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临时救济制度包括财产保全制度和先予执行制度,但这两种制度存在着先天性缺陷,立法不周延。
就保全制度来说,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很多非财产权利也存在临时救济的客观
必要,而我国的保全制度只限于财产案件,不能适应司法实践中非财产权案件临时救济的需要,如人身权、通行权以及知识产权等就无法通过财产保全制度获得救济。
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就出现了将不能采取财产保全而客观上又需要救济的情况全部划归先予执行制度调整,使先予执行制度过于扩张。
这种保全制度的萎缩与先予执行制度的扩张把有些纯粹属于财产保全的情况也纳入了先予执行调整的范围,使二者的调整范围发生了交叉、重合,导致法律制度之间的不协调。
鉴于现行法欠缺行为保全制度,暂时满足权利的制度也不健全,知识产权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及司法解释对此予以了一定的完善,如知识产权立法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了诉前责令停止侵权制度,海事诉讼程序法规定海事强制令制度。
虽然司法解释、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和有关知识产权立法对此予以了一定的补充,但这些规定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内在和谐统一的临时救济制度。
完善的临时救济制度是程序公正的立法实现,对目前的临时救济制度进行反思并予以整合,因此,应当在民事诉讼法框架内构建统一周全的新世纪的临时救济制度。
从各国的立法例来看,大陆法系根据各种临时救济措施的功能而规定的三种制度各有其适用范围,互相配合,构成
了较完备的临时救济制度,并且逐渐为我国学界和实务界所熟悉。
而英美法系的临时救济制度形成于判例,比较凌乱,并未形成系统的制度,难以为我国立法所借鉴,因此,我国完善临时救济制度的思路是借鉴大陆法系的立法体例,采取统一的立法模式,在民事诉讼法中对临时救济制度予以基础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构建。
大陆法系关于临时救济制度的立法模式,有的国家采取独立系统的立法,有的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中独立成编。
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将临时救济制度从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去单独立法,也有学者主张应当规定于民事诉讼法中,但应当独立成编。
笔者赞同民事诉讼法典的立法模式,认为分散立法的模式并不可取。
单独成编的模式有利于体现临时救济制度的独立性与重要性,但是是否独立成编抑或是保持原有的模式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具体规则的完善。
从临时救济的功能分类,可以将临时救济措施分为保全性的临时救济和权利暂时实现性的临时救济,我国学者对后一类救济制度却鲜有论及。
民事诉讼保全制度初期以确保将来判决强制执行为主要目的,但随着社会的法治,保全制度也兼具暂时满足权利以确保权利不受加害的功能。
随着各国立法的进步,权利暂时实现性救济制度也日益独立于保全制度成为一项独立的制度,我国现行法的先予执行制度和诉前
禁令制度尽管还很不完善,但却是权利暂时实现性救济制度的最典型表现。
是否给予权利人的权利暂时地实现,这也正是诉前财产保全制度和诉前禁令制度的本质区别。
因此,构建我国临时救济制度思路是将这两种临时救济制度区分开来,建立保全性救济制度和权利暂时实现性救济制度。
具体方案是:一是将财产保全制度改造为诉讼保全,增加行为保全制度,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分别对应大陆法系的假扣押与假处分制度。
二是构建暂时性稳定法律状态、保护权利的制度。
这种制度与诉讼保全是不同,其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以保护现在有争执的权利不遭受继续侵害为目的,而诉讼保全则以确保将来的强制执行为目的。
例如在在侵害通行权的案例,权利人(原告或者被告均可提出)申请临时性保护,使权利人暂时实现通行权。
笔者认为暂时稳定法律状态、保护权利的制度又包括强制令和先行给付两种制度。
先行给付是现行先予执行制度的改造,先予执行制度是我国的一大立法进步,应予保留并完善,其名称可以改为先行给付,并将其适用扩展于诉前。
强制令是对诉前禁令的扩展,使强制令制度不仅适用于诉前,在诉讼中也可以对权利人进行保护。
先行给付与强制令制度的区别是前者主要适用于金钱给付或者其他种类物的给付之诉,而后者主要是责令为某种行为或者不为某种行为。
这种方式承继了原有立法,又有所创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