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

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

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介绍后谈话引入

2、教师指出:我突发奇想,如果要把一亿张纸摞起来,然后踩着它登上高峰,你认为可能吗?

3、引发争议

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

1亿相当于()个亿、()个

千万、()个百万、()个十万、

()个万、()个千、()

个百、()个十、()个一。

4、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

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猜测能否登上世界最高峰?意见出现分歧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 组进行测量。(1)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2)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3)以100张纸为例。

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③推算结果。一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

问:你们记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看来,沿着一亿张纸摞起来的小路真的可以登上世界最高峰啊!学生不禁欢喜雀跃,情绪激动。

(4)以1000张纸为例呢?(方法同100张纸相同)

①测量高度:约9厘米。

②提问引导。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9000米。

(5)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基数越大,误差越小。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取1亿张纸来进行测量,还会不会有误差。)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步: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第四步:表达交流

(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①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②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第五步:首尾呼应,确认可以登上高峰

第六步:请学生谈感受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3、直观感受阅读"刘恩的故事"及以下数据,加深理解。

《刘恩领赏一亿粒大米》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

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最后终于让老

百姓重建了家园。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

嫉妒。他不愿意奖赏刘恩,于是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

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 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呀?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

同学们,你知道1亿粒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1)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

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

呢?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2)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

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说明: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

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转3圈。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树木2500棵!而且这些树木必须年龄

在50—60年!但这些筷子的用处并不大,只是为了用餐。餐后

它便没有用了!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

双!正因为这样,鸟儿没有了家。

每秒钟浪费一滴水,那么一个月将要浪费1219200滴。

每年将流失4亿多滴水!正因为这样,鱼儿没有了家。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需62天。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

运才能运完。

[设计意图:运用一系列数据进行说明,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设计意图:在应用中巩固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数学日记。

2、从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题材开展活动。(也可自定题材。)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吨?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亿有多大。(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学具 课件、100张纸、100粒米、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 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一个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零2个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一亿次要多久? 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一亿次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为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切实存在,激起学生探究1亿到底有多大的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地方。 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重。 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这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 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1亿张纸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生:我们实际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发现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这样1亿个小朋友需要占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 师:1亿个小朋友要站25000000平方米,相当于站满1000多所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 生:我们测量了1克米,数一数发现1克米约有53粒,这样1000克米就有53000粒,1亿粒米就是100000000÷53000≈1887(千克)。 师: 1亿粒米大约2吨,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天就要节约13亿粒米,约26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运送,要运7次!因而,我们要爱惜粮食、节药粮食,积少成多、利国利民。 师:如果以一年365天来计算,若每天读5000个字,则1年可以读完1825000个字,那么读1亿个字要100000000÷1825000≈55(年)。这就是说,一个人每天看5000个字,要坚持55年才有可能读完1亿个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和经常使用。通过1亿张纸的研究这个载体,让学生感受一般方法即选用合适的小基数进行类推的方法,同时也是为研究1亿进行铺垫,起到桥梁的作用。初步让学生感受描述大数的一般方法,经常要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来描述】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初步感知了1亿有多大。把我们这节课知道的结果回去讲给家人听。简单地说,1亿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数字乘1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目;如果用除法来算,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铁路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却是世界上最短的,还不够一根烟长。最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亿”的数字。 【设计意图:总结反思回顾,进一步强化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提高反思能力】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写出下面的数,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大洋洲总人口三千二百二十万一千人。 亚洲总人口三十八亿二千三百四十万人。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实践活动,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本节设计基于两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2、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 )个千万组成的、由( )个百万组成的 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揭题) 二、合作探究 1、猜一猜。 出示研究问题: (1)1亿张纸又叠起大约有多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

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教案,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占多大地方。 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少。 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1亿张纸折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亿有多大 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亿有多大 一、单选题 1.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A. 5005 B. 5050 C. 5500 2.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27,这个三位数是() A. 999 B. 888 C. 998 3.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 A. 一百万 B. 一千万 C. 一亿 4.是由()正方体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二、判断题 5.自然数都是整数。() 6.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 7.150读作:一百零五。 8.一个数含有三级,这个数不一定是十二位数。 三、填空题 9.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________。 10.60402800是由6个________、4个________、2个________、8个________组成的。 11.想好了再填 (1) ①请把上面缺少的数填上________ ; ②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数是________ ; ③19里面有________ 个十和________ 个一; ④12和17相比,________ 接近15。

(2)________ 12.看谁数的快。 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四、解答题 13.根据百位表的规律填下面的图形。 (1) (2) 14.圈一圈,数一数。

五、应用题 15.2011 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大约有285100000 户,读横线的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5050。 【分析】数位顺序,从右开始依次是:个、十、百、千……5个千,说明在千位上是5,5个十说明在十位上是5,其他数位用0补上,另外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是5050,读成“五千零五十”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27÷3=9,每个数位上都是9,这个数是999. 故答案为:A 【分析】27是三个一位数最大的和,因此用27除以3即可求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此题也可以分别计算每个选项中三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然后做出选择. 3.【答案】B 【解析】【解答】依据多位数的认识可知,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一千万,所以本题选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要数出一共有几个正方体,注意遮住的部分,应该一层一层地数,下面层有3个正方体,上面层有1个正方体,共4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B。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所以自然数都是整数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0和正整数是自然数,所以自然数都是整数,据此判断即可。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最小的六位数的最高位数字是1,其它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 7.【答案】错误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一亿有多大 苏教版 )(含答案)

学数学试卷2020年05月14日 一、单选题 1.一个数最高位十万位是8,十位上是9,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A. 800090 B. 8009000 C. 90008 2.按照规律填数字5、10、15、20、25、30、( )。 A. 40 B. 45 C. 35 3.最接近30万的数是()。 A. 292000 B. 302000 C. 300200 D. 299000 4.是由()正方体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二、判断题 5.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 6.从左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7.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1。 8.自然数都是正整数。 三、填空题 9.最大面值的人民币是________,最小面值的人民币是________。 10.________<1.9<________ 11.542000中的“5”表示5个________,“2”则表示2个________. 12.60402800是由6个________、4个________、2个________、8个________组成的。 13.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最小的八位数是________,最大的八位数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4.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 △△△△ ________ (2)画☆比○多2个。 ○ ○ ○ ○ ________ (3)按规律画一画。 △▲▲△________ ●●○●●○●●________ 15.动物运动会,小动物们排队,从左边数,小猫排第7,从右边数,小猫排第6,这队一共有几人? 五、应用题 16.根据图片列示计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活动X|k | B| 1 . c |O |m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⑶推算结果。 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 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 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介绍后谈话引入 2、教师指出:我突发奇想,如果要把一亿张纸摞起来,然后踩着它登上高峰,你认为可能吗? 3、引发争议 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 1亿相当于()个亿、()个 千万、()个百万、()个十万、 ()个万、()个千、() 个百、()个十、()个一。 4、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 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猜测能否登上世界最高峰?意见出现分歧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 组进行测量。(1)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 (2)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3)以100张纸为例。 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本节课设计基于两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2、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

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个千万组成的、由个百万组成的. 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 二、合作探究 猜一猜。 出示研究问题: 亿张纸又叠起来大约有多厚? 数一亿纸,大约要用多久?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课文第33—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理解一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2、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 2.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五个,天平三台,电子称一台、卷尺一把。 一、活动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 2、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3、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 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几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实践活动) 1.宣布实践操作活动的要求。 我们的活动工具有:天平、电子称、秒表、卷尺、计算器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选好活动的材料并确定好主题。组长根据活动主题和要求在组内将组员自由组合,再细分工后活动,要确保每一位组员都能参与活动。 请及时的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并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 活动主题预设: 一亿张纸有多厚 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多大地方 1亿粒米有多重 一亿个字是多少 数1亿个数字要多长时间 数1亿本练习本要多长时间 1亿个硬币有多重 活动方案及步骤: 活动小组及活动方案 步骤及结果第一组 一亿张纸有多厚第二组 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地方第三组 1亿粒米有多重第四组 1亿个字是多少

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综合与实践 1亿有多大

爽爽文库汇编之 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3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比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由局部推算整体,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刻度尺、天平。 ?教学过程 一、大胆猜测,引入新课 1.猜想1亿有多大。 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 课件出示数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 2.引入课题。 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想办法验证一下。(板书课题:1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对“1亿有多大”好奇,产生探索、研究的兴趣。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确定研究课题。 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这样的纸摞在一起有多高呢? 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2.确定研究方法。 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用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这个方法。 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猜想1亿有多大 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 (二)引入 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根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 1亿有多大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

索、研究的兴趣.】 二、活动范例 (一)确定研究课题 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 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 (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 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 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 ) 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 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 (三)进行实验:测量、计算 1.师:知道怎么做了吗?那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成A、B、C三组: 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张亿纸的高度.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四)建立1亿表象 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 (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

1亿有多大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课文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重点: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2019RJ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练习

2019RJ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练习 1 ?填空我能行。 (1)要测量1亿有多大,可以先测量出较小数有多大。如:想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选择先测量()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也可以选择先测量()张纸的高度,再来推算。 1亿到底有多大呢?可以让计算器帮助你来计算哟! (2)1000粒大米约重25克。1亿粒大米约重()克,合()千克。如果每袋装25 千克,1亿粒大米可以装()袋。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大约能够()人一天的口粮。1亿粒大米大约够一个人吃()年。 2?请用8, 4, 9, 0,0,0,0,0,3,7这十个数字,按要求组成十位数。 (1)最大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最小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3 ?在O里填上“ >”“ <”或“=”。 5469999099055 亿3240099099O32 亿84250634。84 亿 4. 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长14米。照这样计算,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多长呢? 5. 看图填一填。 (1)一杯水重()克。 (2)算一算,如果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I杯水,那么每天一共能节约多少万吨水?

参考答案 1.(1)100 1000 (答案不唯一) 解析:当一个数太大难以测量或不能测量时,我们通常可以先测量一个比较小的数,然后由局部推算整体。 (2)2500000 2500 100 5000 14 解析:1 亿=100000000, 100000000 1000= 100000,所以 1 亿里面有100000 个1000, 1000 粒大米约重25克,1亿粒米约重:25X 100000= 2500000 (克)=2500(千克)。每袋装25千克,1亿粒大米可以装2500-25= 100(袋);1亿粒大米约2500000克,成年人每人每天吃500克,2500000- 500 = 5000(人),所以1 亿粒米大约能够5000 人一天的口粮;1 亿粒米够一个人吃5000天,一年一般情况有365天,5000- 365" 14 (年),大约够一个人吃14年。 2.(1)9874300000 99 (2)3000004789 30 解析:当数字个数一定时,要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就要把较大的数字写在高位上;相反,要组成一个最小的数,就要把较大的数字写在低位上。写最大的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最高位上应该是9,次高位是8,其他数位上的数字依次递减,所以最大的数是9874300000。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字是7,7>5,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应向亿位进1,约是99亿。写最小的数时,因为最高位不能为0,最高位应是10 个数字中最小的非0 数字,应为3,再从最低位写起,最低位为9,次低位为8,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应依次减小,所以最小的数是3000004789。这个数千万位上的数字为0,0<5,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不向亿位进1,约是30亿。 解析:55 亿= 5500000000,5469999099 和5500000000 均为十位数,且它们的最高位十亿位数字相同,前一个数的亿位数字为4,后一个数的亿位数字为5,4<5,所以5469999099<5500000000,即5469999099<55亿。其他两题也按照此方法比较。 4.答:大约140000000米。 解析:1 亿=100000000, 100000000 10= 10000000,所以 1 亿里面有10000000 个10,10 个小 朋友手拉手站成的一排有14米,I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4X10000000= 140000000(米). 5.(1) 300 解析:观察左边的图可以发现一只空水杯重100克,观察右边的图可以发现一只装满水的水杯重400克, 1 杯水重:400-100=300(克)。 (2)300 X 13 00000000= 390000000000(克)= 39(万吨)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可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再猜想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教材利用这样一个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活动范例。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首先,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再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发现找1亿张纸直接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确定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接着进行实验。呈现两个学生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的 具体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误差也是不同的,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最后,验证猜想。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1万张纸和1亿张纸的高度,验证猜想。但“1万米高”这个结果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通过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照,让学生直观感受1万米有多高,进而想像1亿有多大。 3.讨论交流。 教材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 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 案范例三篇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帮助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估计大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份、天平秤、大米 学生:计算器、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多媒体演示):古时候,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 大臣说:尊敬的陛下,就请您在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放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粒?”大臣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陛下,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算了,我只要第28格的米粒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把它们带回家。”同学们,你们猜猜看,第28格大约有多少米粒呢? 2、学生猜测 3、验证猜测师:谁说的更接近实际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棋盘格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第6格第7格第8格第9格第10格米粒(单位:粒) 1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第11格第12格第13格第14格第15格第16格第17格第18格第19格10242048 4096 8192 16384 32768 65536 131072262124 第20格第21格第22格第23格第24格第25格第26格第27格第28格5242881048576 2097152 4194304 8388608 16777216 33554432 67108864 134217728 ? 师:原来第28格的米粒有这么多,你们猜对了吗? 师:我们就把这些米四舍五入到亿位,看成1亿粒。 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1、猜测1亿粒米有多少大臣要把1亿粒米带回家。可是1亿粒米到底有多少呢?(板书:1亿粒米有多少) 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一(几)包大米、可以堆满一(几)个教室、可以装一(几)卡车、1万千克……

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综合与实践 一亿有多大

爽爽文库汇编之 综合与实践一亿有多大

呢? 3.引导学生确定活动步骤。 2.学生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以 先测量出部分纸的高度,继而推算出1 亿张纸的高度。 3.根据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可 以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算出 10000张纸的厚度,最后算出1亿张纸 的厚度。 度,再推算出100本、 10000本、1亿本数学 书的高度。 三 知识拓展。(4分钟) 课件出示一些 与1亿相关的图 片,让学生感受。 进一步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过程中老师 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 内容以及学生参与 活动的情况。 说一说今天活动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3分) 一、我会填。(第7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1.千万位左边相邻的一位是()位,右边相邻的一位是()位。 2.(福建漳州)一个数由8个亿、9个千万、3个万组成,这个数是(),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3.213× 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4.20公顷=()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 46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5.小明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5米,可以写作(),20分钟可步行()米。 6.560000=()万 15978≈()万 2849786500≈()亿 7.把60400,60040,60004,64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8.一块正方形棉花地的周长是1200米,这块棉花地的面积是()公顷。 9.两个因数的积为820,其中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为()。 10.(广东中山)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可以得到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11.(贵州黔东南州)右图中有条线段,条射 线,条直线。∠1=°,∠2=°。 12.一个七位数,由3个5和4个0组成,如 果只读一个0,这个数可能是()。 13.一个数保留到万位约是37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练习题及答案

一亿有多大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6×357-3209 (10372-6646)×138 2. 用10枚5角的硬币排成一排(如下图),量一量一共长多少厘米。 (1)照这样计算,一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有多长?你能列表填一填吗? (2)一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的长度为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3)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用一亿枚5角硬币排成一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从你家到学校路程的多少倍? (4)赤道全长大约40000千米,如果用一亿枚5角的硬币绕地球赤道排,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探索规律。 (1)123456789×9= 123456789×18= 123456789×27= 根据规律,你能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吗? 123456789×54= 123456789×72= 123456789×81= (2)45×101=123×101= 39×101=245×101= 根据规律,你能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吗?

88×101=234×101= 96×101= 728×101= 4. 和爸爸、妈妈一同算一算,一秒钟画一个点,一刻不停的画,1亿个点一共要画多长时间? 5. 和几名同学研究一下,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围起来有多少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6. 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找出每组算式的规律,把横线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9×9-1= 98×9-2= 987×9-3= 9876×9-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风尚街区】 走迷宫 黑猫警长正在追捕老鼠,你说它该走哪条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1亿有多大

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3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比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由局部推算整体,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刻度尺、天平。 ?教学过程 一、大胆猜测,引入新课 1.猜想1亿有多大。 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 课件出示数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 2.引入课题。 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想办法验证一下。(板书课题:1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对“1亿有多大”好奇,产生探索、研究的兴趣。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确定研究课题。 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这样的纸摞在一起有多高呢? 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2.确定研究方法。 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用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这个方法。 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