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63.31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试题

1.西汉初期“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②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

A.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西汉初期“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

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文景之治

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大学,它开设于

A.汉高祖时B.汉武帝时

C.汉文帝时D.汉景帝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任用精通

儒学的人为官,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改革了选拔官员的制度。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3.汉武帝采纳大臣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西汉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为巩固统治,加强思想

控制,汉武帝采纳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建议,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政策,以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巩固中央集权。B项属于道家的主张,C项属于兵

家的主张,D项“轻徭薄赋”主要推行于西汉初期。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4.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

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推行儒学教育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

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要义、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还提倡

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北行富裕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据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大一统汉朝·文景之治

5.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将相应的内容填在下列示

意图的横线上。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答案】(1)孔子;“仁”;

(2)孟子;

(3)焚书坑儒;

(4)汉武帝;独尊儒术。

【解析】(1)根据示意图,本题考查儒家学说的提出和发展的历程。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

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2)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发展了儒家学生提出“仁政”。

(3)秦朝时,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4)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考点】本题考查儒家学生的确立和发展。

点评:儒家学生不仅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学和汉字、律令

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

6.汉武帝为了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了我国古代的的最高学府()

A.国学B.乡学C.太学D.书院

【答案】C

【解析】本题中的知识点师生平时容易忽视,汉武帝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他大力推行

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建议,这一措施,使儒家思想

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两千多年。汉武帝还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

藏盖。——《史记·平淮书》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

材料四:(汉武帝)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淮书》

请回答:

(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什么?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3)汉武帝时期,国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局面?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军事、外交方面原因是什么?

【答案】(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2分)

(2)农业生产;(2分)文景之治。(2分)

(3)大一统的局面。(2分)

原因: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2分)

外交: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联系。(2分)

【解析】(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因此汉初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3)汉武帝时期,国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军事原因是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外交原因是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联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西汉的史实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西汉的建立者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思想方面,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巩固了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监察制度方面,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监察区域,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个,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8.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的区域是

A.五岭以南B.西南夷地区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

一带

D.海南岛

【答案】C

【解析】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的区域是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点评:关于汉武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还要掌握的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推

恩令”;强化监察制度;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

9.孔子的学说能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和哪位历史人物

有直接关系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贡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

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D。

10.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劝课农桑B.提倡节俭C.建立太学D.为民减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建立太学是汉武帝的举措,A、B、D均为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故选C。

11.“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李斯B.主父偃C.张骞D.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