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9.06 KB
- 文档页数:4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作者:陆至立来源:《新一代》2019年第24期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们对多元表征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没有对多元表征进行完全的理解。
在实际的幼儿园区角的活动中,有的教师还没有把表征作为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标准,这在一成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为了让幼儿园区角活动更好的开展,教师必须加强对多元表征的理解,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关键词:多元表征;幼儿园区角活动;实践探究相关的研究表明,幼儿园的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会在一些活动和游戏中所表现出来,所以多元表征可以作为检查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过程中,要让多元表征在其中充分的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去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一、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重要性多元表征是判断儿童对相关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对表征的含义进行了片面的理解,这并不能对儿童进行好的教学,更不利于儿童学习能力的提高。
当涉及到表征的内容时,许多老师只是简单地把它与纸和笔联系起来,不能对它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
这就导致无论是在幼儿园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不能对儿童们进行好的教学,不能让儿童们完全的掌握教学中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了解表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限于书面数字符号,换句话说就是幼儿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多元化的表征。
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幼儿园区角活动,让幼儿通过他们直接参与的活动来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清楚的知道儿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1]。
二、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学的现状首先,在实际的幼儿园区角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的知识和内容的理解还不到位。
然而,新课程要求幼儿园为幼儿安排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都应该被当做儿童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视和理解。
浅谈多元表征学习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摘要:幼儿园教学一直是教育机构和家庭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幼儿园教学是在发现新事物和探究具体问题中,不断尝试发现事物的不同,激发幼儿探知兴趣和挖掘幼儿潜力。
儿童有着探究天性但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整个世界都充满好奇,幼儿园老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世界的初步理解。
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多元表征的形式能够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更加有效果。
关键词:多元表征;幼儿园教学;科学活动。
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世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大脑认知和身体发育也刚刚开始,所以幼儿园教学要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教学,幼儿园的教学要多注重小朋友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科学活动,让幼儿热爱探究,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大脑潜质。
把多元化表征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提高幼儿的行为表达能力,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探究活动中,这样即可以吸引幼儿兴趣又确保了教学质量。
一、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被替代的重要性,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兴趣爱好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事物不感兴趣,他们将不会进行探索。
对于认知发育还不完善的幼儿,多元表征是他们融入学习最好的助手,对学习感兴趣就会认真地参与其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幼儿通过多元的表征方式参与活动,大脑和双手同时进行,使得幼儿在游戏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积极参加到游戏中去。
游戏对幼儿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有所锻炼,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更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提高认知能力。
幼儿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从多方位进行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索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谁表现得好,就可以在表格上贴一颗小贴纸,贴纸多的小朋友可以换取自己想要表征奖励,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运用分析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多元表征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儿童的表征能力受到限制。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多元表征进行了解和分析,在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中提升对表征材料、游戏氛围、主体地位、表征意识的重视程度,希望能为提升多元保证运用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表征;幼儿园区角活动;运用策略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儿童的多元表征,对其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判断,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据,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推动儿童数学学习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影响,要对其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索。
一、提供表征材料,支持表征行为儿童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多元表征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勒什等人将儿童表征形式划分为书面符号表征、口语表征、图表或图形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和实物情境表征五种类型,其中前两者属于叙述性表征,后三者属于描绘性表征。
在创设儿童表征环境、选择和准备表征材料时,教师可以结合上述儿童的表征形式,为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表征行为提供丰富的表征材料。
教师可以准备记录纸、数字卡片等数学中应用的特殊符号和常用的书面符号作为书面符号表征的材料;将正方形、折线图等数学知识中的形象、具体表示或推理的图形图表作为图表或图形表征的材料;将扭扭棒、积木等表示数学学习对象内在关系的具体事物作为教具模型表征的材料;将香蕉、玩具等解释问题或学习内容情境中真实世界存在物品作为实物情境表征的材料;将响鼓、手摇铃铛等可以发出声音或者需要一定手势或动作才能完成的事物作为其他表征的材料。
通过丰富的表征材料,为儿童在区角活动中的多元表征行为提供支持。
二、营造游戏氛围,激发创造思维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有效运用多元表征,教师要先对多元表征的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多元表征的内在意义,基于儿童在幼儿园各种活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多元表征,对其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充分发挥多元表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探究如何运用多元表征理论来丰富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表征形式,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元表征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不同表征方式,如语言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等,可以促进其对知识的更深层理解和应用。
将多元表征理论引入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有望拓展幼儿的学习视野,提升其学习动机和兴趣,实现更全面的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究,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效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多元表征的实践探究,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探究多元表征理论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际应用效果;2.深入了解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3.总结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方法和步骤,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具体指导;4.分析实践结果,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优势和局限,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核心,通过对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多元表征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幼儿园这个关键阶段,区角活动是孩子们认知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入多元表征理论,可以促进幼儿综合发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实践方法和步骤,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多元表征理论在早期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多元表征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法。
多元表征教育是指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表征形式,如图画、音乐、戏剧、手工制作、游戏等,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信息。
多元表征教育的实践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可以体现出来。
在绘画区角,可以设置不同的材料和工具供幼儿选择,并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绘画区角中,可以放一些图片和书籍,让幼儿观察和模仿,同时也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音乐区角,可以放一些乐器和音乐录音,让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乐器演奏,或者跟随音乐录音进行舞蹈或动作游戏。
音乐可以激发幼儿的情绪,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在戏剧区角,可以准备一些角色扮演的服饰和道具,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戏剧活动,幼儿可以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和理解不同的人物和情境。
在手工制作区角,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供幼儿选择,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在游戏区角,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拼图游戏、积木游戏、搭建游戏等,鼓励幼儿参与和探索。
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多元表征教育的实践,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多元表征教育也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多元智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在幼儿园教育中,区角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幼儿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自由的探索与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
而多元表征则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多种方式和媒介来呈现知识和概念,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将多元表征与幼儿园区角活动相结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在观察、模仿、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引入多种多样的表征方式,可以使幼儿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风格和倾向。
本文将通过实践探究的方法,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效果,并展示具体的实践成果。
通过对这一教育实践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的探索将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多元表征的概念及特点多元表征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能够被不同的符号或形式所表示和展现。
在幼儿园教育中,多元表征的特点包括多样性、综合性和个性化。
多元表征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方式呈现,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喜好。
多元表征能够将各种符号、图像、声音等元素进行组合,实现信息的综合表达,帮助幼儿全面理解和消化知识。
多元表征还能够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个性化设计,促进每位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中,多元表征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不同形式的表征,幼儿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深入研究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2.2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性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园区角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模仿成人的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
多元表征促进中班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应用探析随着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幼儿阶段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幼儿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感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
因此,如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多元表征法是一种能够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多元表征法对中班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应用效果。
一、多元表征法的理论基础多元表征法是由美国的数学教育家维戈茨基提出的。
他认为,个体构建知识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只有通过不同的表征方法,才能全面系统地构建知识。
基于此,他提出了多元表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等多个感官通道进入大脑,不同的感官通道强化了幼儿的认知过程,使其更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多元表征法是一种多角度学习的方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多元表征法促进中班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应用实例1.在幼儿园中利用多元表征法教授相对位置概念相对位置是一个基础概念。
当幼儿理解了相对位置的概念,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概念。
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教具,如益智拼图和地图等,来帮助幼儿建立相对位置概念。
在益智拼图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建立位置概念,包括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
例如,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益智拼图,要求幼儿按照指示放置不同的形状。
在进行活动时,老师可以向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如“这个是在那个左边还是右边?”、“小熊在小猪前面还是后面?”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使用不同的表征方法,全面了解相对位置概念,增强对此概念的记忆。
2. 使用多元表征法帮助幼儿深度理解数量概念数字和数量概念是数学发展的关键,是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幼儿园中,应该使用不同的表征方法,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数字和数量概念。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引言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区角活动是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区域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和探究。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多元表征的意义、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特点、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探讨。
一、多元表征的意义多元表征是指一种综合利用各种符号系统—图、数、语言、音响、肢体等各种符号系统的表征方式,以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
多元表征可以帮助幼儿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也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
多元表征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
多元表征注重符号系统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不同智能的发展。
通过视觉、听觉、动作等多种方式的整合使用,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思维、交流等多方面的智能发展。
2.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多元表征丰富了幼儿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使得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系统来理解和表达知识,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动手性。
3.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多元表征的应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通过区角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特点1. 模拟真实情境。
区角是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探究,包括超市区角、厨房区角、医院区角等,这些情境设计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
2. 自由选择与探究。
区角活动以自由探究为主,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区角中的玩具和材料进行游戏和探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可以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合作与交流。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学会与他人相处、分享、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多元表征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中的多元表征是指对同一个数学对象,至少可以用叙述性表征和描绘性表征两类本质不同之表征的多种形式进行表征。
多元表征既是幼儿学习的内容和载体,也是学习的方式。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指出:只有能运用“数”和“形”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对某一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并在多种表征形式间进行迁移和转换,才能说儿童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数学概念、具备了多元表征的能力。
因此,幼儿多元表征的能力也是数学思维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依托幼儿园省级立项课题“PCK视角下数学区域游戏多元表征促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我们在数学区活动中开展了运用多元表征策略促进幼儿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本文以数学区活动中幼儿学习“数”为例,阐述教师运用口语、动作、图形、符号、实物等多元表征策略,创设多元表征环境,支持幼儿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
一、营造口语、动作的表征机会,支持幼儿快乐学数学在多元表征策略中,口语和动作的表征方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直观简约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数学对象,口语和动作表征是幼儿喜爱的表征方式。
口语表征属于叙述性表征,也就是数类表征;而动作表征属于描绘性表征,也就是形类表征。
口语和动作的结合体现了表征方式的多元化。
在数学区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口语和动作的表征环境,鼓励幼儿能通过身体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比画出来,让幼儿在生动直观的表征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在数学区活动中,幼儿的口语表征能力即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能通过口语表征的方式交流数学区活动中的所见所思。
教师可创设一定的口语表征情境,让幼儿能够运用口头预测、抢答竞赛、商量规则、描述现象、解释原因、公布结果等口语表征方式学习数学,鼓励幼儿会协商、乐表达。
例如,数学区活动“学习单双数”中,教师提供数字牌、计时器、抢答器、记分牌等,引导幼儿商定玩单双数游戏的规则。
幼儿经过商量,制订出了猜猜单双数、抢答单双数、翻牌等游戏规则。
多元表征学习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人的教育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前教育和幼儿
园教育,尤其是提高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效率。
考虑到这一点,本文将重点讨论多元表征学
习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表征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它结合了认知情境理论、认知诊断理论和认知训练理论,
全面落实Google式的数学培养体系。
它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采用系统、持续、有序、有效的学习管理,应用多元化学习方式手段,通过全面、深入、逐步的案例教
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学生能够较快地学会数学,并能够灵活运用。
多元表征学习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帮助孩子们建
立良好的数学基础,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快速掌握有用的数学理论和知识,从而提高
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与进步。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多元表征学习可以
帮助孩子们学会熟练掌握各种数学技术,如如何做数学题、如何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运
用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去。
多元表征学习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孩
子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得孩子们在未来的
学习过程中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元表征学习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它系统化地落实数学学习,并利用多元化学习的方式手段,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未来数学学习的需求。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已走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更注重幼儿多元发展的教育思路。
区角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幼儿通过自我探究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交流。
本文将探究如何将多元表征应用于幼儿园区角活动中,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一、什么是多元表征?多元表征是指人们通过各种语言表码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等信息,比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身体语言等。
多元表征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事物,也能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区角活动的概念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是指通过营造具有多元体验和多元交流的玩耍环境,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认识、模仿、创造、合作、沟通等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区角活动的特点:⑴.丰富多彩:区角活动可以在众多场景中展开,如角色扮演、游戏玩耍、亲子互动等。
⑵.多元体验: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模拟,从而获得多元体验。
⑶.多元交流:幼儿通过与其他同伴交流互动,发展自己的语言表征和社交能力。
1.语言表征(1)多语言导入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多语言教育理念,借助教材和媒体资源,将幼儿的母语与其他语言相结合,激发幼儿感性学习的潜能。
(2)扮演语言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可以尝试使用幼儿熟悉的表达方式,如歌唱、朗诵、演说等方式表现角色,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表征能力。
(3)团体交流在角色扮演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协作、情景交流等方式,注重听、说、读、写等多个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提高幼儿的多元表达能力。
2.视觉表征(1)沉浸式环境营造在创建区角活动场景时,可以利用视觉元素,如色彩、光影、贴纸等,打造沉浸式环境,达到更好的体验效果,引发幼儿的视觉体验和表达。
(2)多媒体呈现在区角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摄像头、音箱等展示多媒体内容,如视频、图片、音频等,让幼儿通过视觉享受、主动探究多元的讯息。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早期的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多元表征是一种优秀的教育策略,它不仅可以积极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在各种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
多元表征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来丰富幼儿所接触到的事物,使幼儿能够更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多元表征的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区角活动必须有丰富的材料和工具。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来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材料和工具包括纸张、颜料、胶水、积木、塑料玩具、木块等等,这些材料和工具可以满足幼儿探索和表达的需求,并且可以让幼儿在互动中得到积极的经验。
其次,区角活动的环境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灵活、开放的空间,让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现。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设置区角活动时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为不同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活动区域和材料。
第三,区角活动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互动过程。
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参与到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多思考、多交流、多合作,让幼儿在互动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
最后,区角活动应该是一个有效的评估过程。
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丰富的材料和工具、灵活的活动环境、积极的互动过程和有效的评估过程,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成长,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作者:陆敏何春欢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年第01期当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多元表征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教师没有把表征作为考察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一个指标。
这是因为表征,特别是多元表征,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词语,他们对于表征及其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了解不够。
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以在不同的表征活动中反映出来,教师也能通过儿童的表征行为了解其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
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2002年提出的2~5岁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能力标准中,将“表征”作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能力标准之一。
可见,表征是判断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
又如,教师片面理解多元表征的含义,在数学教育中倾向于培养儿童的书面符号表征能力。
这是因为一提到表征,很多教师都会简单地把它与纸笔联系起来,错误地将它等同于书面数符号表征。
于是,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在区角活动中,这些教师在创设促进儿童表征的环境时都以提供记录纸、笔等材料为主。
但表征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在书面数符号表征上。
勒什等人将儿童的表征形式划分为五种,即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图形或图表表征、口语表征、书面符号表征。
其中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图形或图表表征属于描绘性表征,也就是“形”类表征;而书面符号表征和口语表征属于叙述性表征,也就是“数”类表征。
只有能运用“数”和“形”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对某一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并在多种表征形式间进行迁移和转换,才能说儿童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数学概念,具备了多元表征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元表征在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探讨在幼儿园如何开展促进学前儿童多元表征能力发展的数学教育活动。
本文拟对课题研究中的区角活动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课题组的讨论成果,来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示例文章篇一:哎呀,说起幼儿园的数学教学,那可真是有意思!你想啊,对于那些小小的小朋友们,数学可不简单呢!就说我们小区里的那个幼儿园吧,我有次去接我表妹放学,正好碰上他们在上数学课。
老师拿了好多五颜六色的小积木,一边摆一边给小朋友们讲。
这可不就是一种多元表征嘛!小朋友们那眼睛,都瞪得圆圆的,可认真啦!我表妹后来跟我说,他们有时候还会通过画画来学数学。
比如说,画几个苹果,再画几个香蕉,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水果。
这多有趣呀,是不是?还有啊,老师会带着他们做游戏。
像那种跳格子的游戏,每个格子上都有数字,小朋友们一边跳一边念数字。
这可比单纯地坐在那里听老师讲有意思多啦!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哟!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太能理解这些多元表征的方式。
比如说,有个小男孩,看着老师摆积木,一脸懵,好像在想:“这是在干啥呀?”这就好像我们吃巧克力,有的人觉得甜,有的人却觉得太苦了,不是吗?而且,有时候老师准备的多元表征方式可能不太够。
如果每天都是摆积木、画画,小朋友们也会腻的呀!这就像我们天天吃一样的菜,总会想换个口味的,对吧?我觉得呀,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真的很重要!它能让小朋友们更开心地学习数学,不会觉得数学是个可怕的大怪物。
但老师们得多多想想办法,准备更多更有趣的方式,让每个小朋友都能跟上,都能喜欢上数学。
这样,小朋友们就能在快乐中学会数学,以后上学就不会害怕数学啦!你说是不是?示例文章篇二:《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嘿,你知道吗?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可有意思啦!今天我就来和你讲讲多元表征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那些事儿。
先来说说我们可爱的小慧老师吧,她教我们数学的时候可好玩儿了。
有一次,她拿了一堆五颜六色的积木,问我们:“小朋友们,这一堆积木像不像一座小小的城堡呀?”我们都兴奋地喊着:“像!”然后她就通过这些积木,让我们认识了不同的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一段阶段,而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角活动是儿童通过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和合作互动的方式,进行游戏、玩耍、探索,从而培养儿童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多元表征理论的实践探究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区角活动和多元表征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究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具体实践探索。
一、区角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区角活动是在幼儿园中设立的不同功能区域,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美术区等,供幼儿进行游戏、探索和实践的活动场所。
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通过区角活动,幼儿能够在自主选择和自由发挥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探索,从而培养个性特长、社会交往能力等。
区角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角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区角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区角活动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表征理论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意义多元表征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它指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是通过各种感知形式(感觉、运动、符号等)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多元表征理论强调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以多种感知形式和各种符号表征为基础的,不同的感知形式和符号表征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个体丰富的认知结构。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多元表征理论对于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 多元表征理论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多元表征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以多种感知形式和符号表征为基础的,幼儿在区角活动中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探索,可以促进他们不同感知形式和符号表征的交互作用,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探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多元表征教育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形式,尤其是在区角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究。
本文旨在探究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实践。
一、多元表征教育的意义和特点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多元表征教育能够启发幼儿的多种智慧,帮助他们在多个领域得到平衡发展。
2.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元表征的方式,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之中体验到快乐,并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多元表征教育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应用,帮助幼儿在创造和发掘中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多元表征教育注重多样性和协作性,带动幼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能够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多元表征教育的特点在于:不过度的指导;充分发挥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创造力;从而使得教育内容与幼儿的个性、兴趣相吻合。
在区角活动中,多种形式的表征教育均可实现。
在多元表征的基础上,幼儿可以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能够自主决定游戏的道具及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丰富的表征。
1.形象表征通过形象表征来展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想象力的飞翔与撒欢。
例如,孩子们可以通过模仿动物来进行游戏。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模拟出动物们的行动与语言,体验到寻找养料、繁殖后代、自我保护等有趣的事项。
2.绘画表征通过绘画表征,幼儿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展现出来。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完成对于事件、场景和事物的碎片化印象,表达和展示自己独有的思维和想象。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在绘画实践中自由发挥,探究有用颜色如何配搭色彩,发挥一份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3.声音表征通过声音表征,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以声音的方式表达出来。
幼儿可以通过语言方式来表达,在游戏中推出基于声音的场景,从而引发幼儿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幼儿模式学习活动中的多元表征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幼儿的学习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作为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幼儿模式学习活动中的多元表征。
一、情景模拟在幼儿的世界里,情景模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比如,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可以扮演医生、警察、老师等职业角色,通过模拟诊所、警察局和学校等场景,了解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培养职业认知和责任感。
二、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另一大亮点。
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合作、竞争,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幼儿园里的“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传统游戏,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自然学会了观察、分析和判断,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敏捷性。
三、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
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将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天赋。
比如,幼儿园里的纸工、泥塑、绘画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培养了审美能力。
四、音乐舞蹈音乐舞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具表现力的部分。
孩子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学会了节奏、旋律和舞蹈动作,从而培养了音乐素养和身体协调性。
比如,幼儿园里的唱歌、跳舞、奏乐器等课程,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
五、绘本故事绘本故事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
孩子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情感共鸣和道德观念。
比如,幼儿园里的绘本阅读课程,让孩子们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道理。
六、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孩子们在户外奔跑、玩耍,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勇敢、自信的品质。
比如,幼儿园里的户外游戏、探险活动等,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论文
2019-04-18
当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多元表征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教师没有把表征作为考察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一个指标。
这是因为表征,特别是多元表征,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词语,他们对于表征及其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了解不够。
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以在不同的表征活动中反映出来,教师也能通过儿童的表征行为了解其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
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2002年提出的2~5岁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能力标准中,将“表征”作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能力标准之一。
可见,表征是判断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
又如,教师片面理解多元表征的含义,在数学教育中倾向于培养儿童的书面符号表征能力。
这是因为一提到表征,很多教师都会简单地把它与纸笔联系起来,错误地将它等同于书面数符号表征。
于是,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在区角活动中,这些教师在创设促进儿童表征的环境时都以提供记录纸、笔等材料为主。
但表征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在书面数符号表征上。
勒什等人将儿童的表征形式划分为五种,即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图形或图表表征、口语表征、书面符号表征。
其中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图形或图表表征属于描绘性表征,也就是“形”类表征;而书面符号表征和口语表征属于叙述性表征,也就是“数”类表征。
只有能运用“数”和“形”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对某一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并在多种表征形式间进行迁移和转换,才能说儿童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数学概念,具备了多元表征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元表征在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探讨在幼儿园如何开展促进学前儿童多元表征能力发展的数学教育活动。
本文拟对课题研究中的区角活动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课题组的讨论成果,来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
一、提供丰富的表征材料,支撑儿童多元表征行为
教师可为幼儿创设一个由多种类型的表征材料构成的区角活动环境。
对照勒什等人的表征分类,不同的表征形式分别对应不同的材料:(1)与实物情境表征相关的材料,即解释学习内容或问题情境的真实世界中的物品,如糖果、苹果等。
(2)与教具模型表征相关的材料,即能表示数学学习对象的内在关系的具体物,如积木、手指、扭扭棒等。
(3)与图形或图表表征相关的材料,即将数学关系予以具体、形象化表示或推理的图形或图表等,如小圆片、柱形图等。
(4)与书面符号表征相关的材料,即一般使用的书面符号以及数学中所使用的特殊符号,如数字卡片、记录纸、笔等。
(5)与其他表征(如身体动作、声音、手势等)相关的材料,如手摇铃铛、响鼓等。
这里只列举了部分,教师可以此为参考,拓宽思路。
教师提供指向同一个数学对象的与不同表征形式相关的材料,既能帮助幼儿感受表征形式的多样性,积累有关表征的认知经验也能加深幼儿对于数学对象的理解。
例如,在中班“猜电话号码”的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了表征同一电话号码的多种材料,有水果(实物表征)、项链(教具模型表征)、星星(图形图表表征)等。
幼儿将数字卡片贴在每一种表征材料的下面,发现虽然表征的形式多样,但表征的内容相同。
这个活动可以引起儿童对于表征多样性的思考,帮助儿童积累表征经验。
又如,在中班“骰子游戏”的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包括一枚骰子和一个材料筐(里面有手摇铃铛、手鼓、画有点子的教具模型、记录纸、笔、扭扭棒等若干表征材料)。
活动在三名幼儿之间进行,A幼儿背对C幼儿扔骰子,B幼儿看骰子上的点数后用材料筐里的材料来表征数字,让C幼儿来猜骰子上的数字。
教师准备的表征材料涵盖了五大表征类型。
活动的开放程度很高,儿童可以在材料筐里任意选择材料进行表征,也可以不依靠材料筐中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
活动中,儿童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并使用了多种表征形式,包括动作、手势、声音等。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表征材料供儿童操作,有助于儿童以后将此经验迁移和运用到其他学习情境中去。
二、运用有效策略提升儿童多元表征意识,促进儿童多元表征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运用提问提升儿童的表征意识。
例如,在中班区角活动“翻板游戏”中,将30片木板面朝下打乱,两名幼儿轮流投骰子,投好后翻开木板,如果木板上的数字和所投骰子上的数字相同,就可以得到一块绿色的小积木。
最后谁获得的小积木多谁就获胜。
在玩了两轮后,教师问参与活动的两名幼儿:“这个游戏可以连续玩很多轮,有什么办法既可以记住自己每一轮赢了多少小积木,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别的小朋友知道你们的胜负结果?”孩子们马上想到了记录表。
于是,在每一轮游戏结束后,他们都会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儿童记录的形式多样,有数字、圆点、图形(五角星、小花、苹果)等。
活动结束后,由玩游戏的两名幼儿向大家介绍记录表的含义以及每一轮的胜负情况。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利用启发式的提问激起儿童内在的表征欲望。
因为中班儿童已经开始接触书面符号,越来越习惯使用这种较为抽象的表征形式。
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来解释自制的记录表,给儿童提供了进行口语表征的机会,有助于儿童建构起书面符号表征和口语表征之间的联系。
在区角活动中,当教师观察到儿童的表征行为有待改善时可以选择介入。
以大班区角活动“猜一猜”为例,活动在两名幼儿之间进行,材料有写有数字、图形、算式题等内容的题卡若干,白纸条若干,以及笔等。
由A幼儿从小筐里抽出一张纸条,用活动室里的任意材料来表征纸条上的.内容,让B幼儿猜。
幼儿还可以自己在白纸条上写内容,制作新的题卡。
儿童在表征算式题时,刚开始会选择直接表征结果,而不是表征过程。
而能够表征过程还是只能表征结果反映了儿童不同的表征水平,儿童能够表征过程才说明真正理解了这个数量关系。
如A幼儿在表征“1+2=3”时直接在桌子上放了3个瓶子,B幼儿说出了数字3。
教师观察到儿童这一表征行为后,及时介入进行指导。
教师提问:“你选择用瓶子来表示这个算式题,这是一个加法算式题,要怎么表示呢?不能仅仅表示答案。
”教师还引导儿童回忆之前数运算的认知经验,儿童很快
意识到可以先摆放一个瓶子,隔一段距离再摆放两个瓶子,并用手在3个瓶子上面画一个圈来表示加法。
在此后表征“4-4=0”时,儿童选择了摆放4个瓶子再拿走这4个瓶子来表示这一算式题。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个别化指导帮助儿童提升了表征水平。
儿童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表征形式单一的状况,即连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表征形式进行表征。
教师这时就可以介入,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儿童使用不同方式进行表征,促使儿童在不同表征形式间进行灵活转换。
例如,在有关“AB”模式学习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待儿童通过操作教具模型材料熟悉这种模式后,就可以介入指导,先引导儿童用两种材料表征这一模式,再用一种材料进行表征,进而引导儿童尝试进行其他形式的表征,如从教具模型表征转换为身体动作表征、书面符号表征等。
“刚才用两种材料、一种材料都可以表示这个规律,现在试试看用身体怎么表示这个规律呢?”“我们可以把刚才的动作用圆点记录下来吗?这里有两种颜色的圆点。
”这类指导语言不仅增加了模式学习的趣味性,也拓宽了儿童对模式表征的认知,有助于儿童真正理解模式的重复性、隐蔽性、规律性等特征。
三、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所侧重地引导儿童运用多种表征形式
4~6岁儿童在数、运算、模式的多元表征中存在年龄差异。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培养儿童的多元表征能力。
中班儿童在表征中倾向于使用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以及与实物相符的图片表征,也就是描绘性表征。
然而,中班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表征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侧重于让儿童接触多种类型的表征形式。
除了提供符合儿童思维水平的实物、教具、图形图表表征之外,还应给儿童提供书面符号表征及口语表征的机会,以促进儿童表征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班儿童会较多使用教具模型进行表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图形图表表征、书面符号表征的人数也会有所增加,使用表征形式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侧重锻炼儿童在描绘性表征与叙述性表征之间的双向转换,巩固儿童的多元表征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大班区角活动“放焰火”中,教师制作了一块大模板,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焰火,儿童根据火花数量的多少自制算式题卡片(算式题答案和绽放的火花数量相同),然后贴在火花下面,这是一个从描绘性表征转向叙述性表征的过程。
同时,教师在模板上写上了不同的算式题(1O以内的加减法),并在一旁放置了一个材料筐,材料筐里有各种描绘性表征材料供儿童选择,用以表征算式题,这是一个从叙述性表征转向描绘性表征的过程。
这一区角活动帮助儿童实现了两种类型表征形式的双向转换,加深了儿童对于数运算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黄瑾.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多元表征[J].全球教育展望,2011,(1).
[2]章佳颖.4~6岁儿童数学认知中的多元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唐剑岚.概念多元表征的教学设计对概念学习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