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5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C2.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学习能力B. 创新能力C. 道德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答案:D4. 德育的实施方式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答案:B6.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答案:B7.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成绩考试B. 行为观察C. 心理测试D. 问卷调查答案:B8.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
A. 严格要求学生B. 放松对学生的管理C. 以身作则D.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答案:C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
A. 被动接受B. 主动参与C. 抵制教育D. 忽视道德规范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
A.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B. 积极参与C. 忽视家庭教育D.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家庭教育E. 所有选项答案:E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E. 寓教于乐答案:ABCE3.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E. 所有选项答案:E4.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E.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答案:BCE5. 德育评价的方式包括()。
一、名词解释1、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对象),提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
2、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3、品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4、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生活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实践活动。
5、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6、德育内容:是指用以形容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社会阶级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7、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修教受道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使受教育者与社会及其发展和谐一致的过程。
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德育方法: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0、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德育实施途径,学校、家庭、社会所实施的德育是德育主要的或根本的组织形式或途径国。
11、学校德育:是教育都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2、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根据德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总结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过程的组织、德育评价的标准等。
3. 德育原理的实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实施德育原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因素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最后,要注重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简单地以成绩评价为唯一标准。
4.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制定和德育评价的标准;其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最后,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 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影响?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总结。
德育原理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贯彻德育原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德育原理,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1. 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
2.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的整体性原理德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格为目标,从心智、情感、意志、道德、品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有效。
3. 德育的示范引领原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 德育的全面指导原理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5. 德育的阶段性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德育的健康原理德育应该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7. 德育的社会性原理德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关爱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8. 德育的系统性原理德育应该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统筹教育资源,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
三、德育原理的实施策略1. 培养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不仅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还应该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构建德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和表彰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德育原理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
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
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
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德育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
研究对象:德育一般问题。
研究任务: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
最终目的——指导实践,解决德育问题。
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1、德育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2、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
揭示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规律。
3、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
4、德育科学规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及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1、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的关系: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德育实践经验是德育原理发展的源泉。
德育实践经验属于感性认识,德育原理属于理性认识。
德育原理应回到德育实践中去,接受德育实践的检验。
2、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德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制定,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为解决德育实际问题;德育原理是对客观存在的德育一般规律的反映,是客观见诸主观的,是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联系在:德育原理为德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德育一般理论依据。
第二节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
《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2、独立科学阶段。
1632年《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德育原理在20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3、真正科学阶段。
标志——马克思主义德育原理的产生。
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德育思想: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集体教育的思想(核心)—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3、劳动教育思想。
4、纪律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德育思想:1、德育的地位和任务。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意识,即形成世界观、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动机。
2、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牺牲理解、强调记诵是全部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德育的特征。
1.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的区分。
道德领域规范与其他的规范的区别在于它包含着善恶评价的标准,道德事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善恶标准进行评价,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以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评价的领域叫非道德领域。
在学校发生思想问题或行为或失范时,在认识和处理思想问题或失范行为中,需要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作出严格的区分,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2.试论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指的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包括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公德等,而通常所谓的政治教育指的是有关政治的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和时事教育,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并行不悖额两种教育,另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相对独立的两种教育,他们在内容,存在方式,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等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3,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在对象和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运作机制及理论基础上,多有不同,对象:道德教育是品得德,心理咨询是人格。
目的: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而心理咨询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症状,促进人格健康,协调发展。
内容:道德教育包括私德,公德,职业道德,道德理想,原则,规则。
心理咨询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方式:道德教育是个别谈话,集体座谈,大会报告,后者是个体咨询,集体咨询。
方法:道德教育是说服,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环境陶冶,实践锻炼,具有公开性和群体性,后者是宣泄,暗示,自由联想。
等。
理论基础:前者是伦理学。
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
后者是心理咨询理论,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运作机制:前者是规范评价后者是移情接纳。
心理咨询在观念,方法,内容上对学校德育具有补偿功能,在心理咨询的辅助下,学生克服意识障碍,建立起良好心境,或是心理疾病得到医治,学校德育因此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心理咨询本身虽不是德育,却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一、名词解释:《德育原理》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德育原理:德育原理是对道德教育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德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原则和评价等问题,旨在为德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由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增长经历了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揭示了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
.榜样示范法: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或自身行为作为榜样,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是否符合一定社会道德标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包括对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
.道德内化: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品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稳定的个人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填空题:.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五育体系。
答案:智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孔子提出的"答案:以德为先“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主张德育应与紧密结合。
答案:现实生活.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具体可分为、基本道德品质养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三个层次。
答案: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运用进行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答案:集体主义教育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A. 华生B.科尔伯格C.斯金纳D.弗洛伊德答案:B. 科尔伯格.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社会实践活动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D.校园文化活动答案:B. 各科教学."寓德育千教学之中,寓德育千活动之中,寓德育千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千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千管理之中。
”体现了德育实施的哪种原则?A. 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D. 整体性原则.关千德育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德育过程是单向影响过程B. 德育过程只需要外部条件的影响C.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D. 德育过程不需要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参与答案:C.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下列属千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的是:A. 正义感B.责任感C.荣誉感D.羞耻感E.以上都是答案:E. 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德育方法主要包括:A. 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E.陶冶教育法答案:A B CDE.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 家庭环境B.学校教育C.社会文化D.同伴交往E.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A B CDE.德育的功能包括:A. 社会功能B.个体功能C.发展功能D.认识功能E.教育功能答案:A B CD (注:教育功能已包含在个体和社会功能之中).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 受教育者内部思想品德诸要素之间的矛盾D. 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其现实道德面貌之间的矛盾E. 学校德育任务与家庭德育任务的矛盾答案: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五、判断题:.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的过程。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2. 德育原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德育的产生和自发的德育经验学校德育的产生和古代德育思想现代德育的产生和德育学的孕育与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社会主义德育学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德育学的发展和德育原理的产生品德:也称“德性”或道德品质品德是个人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道德品质四个部分。
品德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品德是指调节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表现在一个人思想言行中稳定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总和。
是指思想品德:思想和品德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是一个人依据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含法制)和道德规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7、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一)生物因素(1)生物因素是品德发展的前提(2)生理成熟机制制约着品德发展的过程及阶段(3)生物因素的差异性对品德发展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影响(4)生物因素不能决定人的品德发展(二)社会因素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教育(1)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品德发展的影响使品德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现实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2)生产方式对品德发展起根本性影响作用(3)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4)家庭和邻里社区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4.我国小学(中学)的德育内容是什么?一、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八、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九、民主与法制的启蒙教育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德育的学科课程优点(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使学校的德育实施在课程、时间上得到保证;3)开设德育学科课程说明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4)可以直接表明教师对德育目的的理解和教师的道德品质。
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一,大德育:政治教育(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二,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道德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三,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二者内容的变动性不同:政治教育内容变化较快;道德内容比较稳定,变化较慢。
②二者的实施过程不同:政治教育依靠强制性的方式;道德教育依靠自愿自觉。
(2)联系:二者在学生的教育中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既不能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也不能用道德教育代替政治教育。
四,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1、在等级社会里,道德和礼仪的界限很难分清,到了近代,道德和礼仪的关系才被人重新认识2、道德是内在的,礼仪是外在的3、礼仪是道德训练的重要手段4、礼仪不是美德,但它是一切道德之源五,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1、区别:(1)对象不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品德;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人格(2)目的不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3)内容不同: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私德、公德、职业道德、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心理咨询的内容是人格心理的各种表现(4)方式不同:道德教育的方式是个别谈话、座谈、报告会;心理咨询的方式是心理咨询(5)方法不同:道德教育的方法是说服、示范、角色扮演等;心理咨询的方法是宣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互换等6)运作机制不同:道德教育的运作机制是规范和评价;心理咨询的运作机制是移情和接纳(7)理论基础不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2、联系:1)心理咨询不是德育,但它是学校德育有益的补充(2)防止心理问题道德化和道德问题心理化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一, 认知洞见:指的是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与事物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的认知品质二, 评价性用法:在日常语言环境中,人们利用教育积极向善的涵义而进行的价值判断规范性用法:用教育积极向善的涵义来规范人们的言行描述性用法:理论研究者在研究活动中对教育的特定用法,它所指的教育有善有恶第三章德育的必要性一,道德虚无主义1、社会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2、道德是罪恶的根源和表现3、没有道德也不需要道德的人和社会才是最理想的人和社会4、没必要也不应该进行道德教育二,道德相对主义1、道德是相对存在的,不存在绝对的道德2、用绝对的道德进行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3、没必要进行道德教育三,道德天赋论1、道德是先天固有的2、道德是理性的3、教育是感性的,它无助于道德四,环境自发影响论1、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2、道德是儿童生长过程中自然习得的结果3、教育对于道德的形成无关紧要五,取消学校德育论1、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而不是育人,不应当涉及价值教育2、现实中学校德育效果不明显,浪费人力物力3、道德教育的任务应由家庭和社会承担六, .学校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具有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势劣势:(1)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冲突削弱了学校德育(2)现代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影响了道德教育(3)教师的德育意识淡薄降低了德育效果优势:(1)学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可控性(2)学校德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3)学校的集体生活锻炼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第四章德育的可能性一,美德可学不可教美德学习不同于知识、技能、语言的学习,技能本身无善无恶,而美德则是价值观的完全体现模仿榜样是儿童的天性,但刻意为美德学习树立的榜样只会适得其反从教的日常语义上说,美德可教;从教的严格意义上说,美德不可教二,美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1、直接教授美德效果微乎其微2、间接的道德渗透是有效的德育途径代表人物:赖尔三、伦理学分歧(一)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获得善的理性知识(二)美德最终落实在行动上亚里士多德:1、知识不是作善作恶的源泉2、美德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最终体现在行动上3、美德的获得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习惯的养成和获得(三)道德主要诉诸情感或态度1、知识水平的高低及行动表现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2、判断道德与否应看情感或态度(四)道德归根结底是意志的体现康德:道德是服从善的意志,人需要善,因此人需要教育叔本华:意志是不可改变的,道德受自由意志支配,所以道德不可教赫尔巴特:人具有从意志转化为道德的可塑性,因此人在道德上是可教的,人的道德是不定型的(五)美德是理智和情意的综合表现保尔生:道德教育包括意志的教育和情感的训练;意志教育和情感训练都是理性的,理智可教,故情感和意志也可教,因此道德可教赖尔:反对把道德知、情、意拆开研究来讨论道德是否可教问题(六)美德即体认之知知识包括:间接经验(符号知识,书本知识)、直接经验(事实经验、体认之知)苏格拉底、杜威:道德就是体认之知四,意向之“教”与成功之“教”意向之“教”:指试图使人学会但人未必学会的教,指“教”的动作。
第二章德育的概念与功能第一节什么是德育一、德育的概念(一)德育的内涵1、德育转化说2、德育内话说3、德育内外化说4、德育建构说二、德育本质1、大德育观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
这种德育界定后来包括更大的范畴,除了政治、思想、法制、道德方面的教育外,心理、纪律、环境、人口、劳动、国防、审美、理想、青春期教育等也归属德育的范畴,致使德育外延不断膨胀。
学校德育承担其所难以承担的辅助任务,导致效率低下。
2、守一而望多“守一”:指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是大德育的根本,教育要守住最基础做人的问题。
“望多”:一是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本身是重要的,所以要“望多”,要进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与道德教育即狭义的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从其他教育中吸取合理而有益的经验,从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本身。
第二节德育的主要功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德育功能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作用的对象看,德育功能可以划分为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力能: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品德发展客观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它是德育的本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智能发展功能和享用性功能。
个体的品德发展功能是德育的根本功能和第一位的,智能发展功能是其副产品,享用功能作为一种人生境界,并非每个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这种体验,它属于个体性功能的较高层次。
(一)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的品德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品德的形式、内容能力三大维度,每一维度之中又包括若干因素。
德育对个体品德结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德育功能体系的基础,也是德育最基本的功能。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牺牲理解、强调记诵是全部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德育的特征。
(3)现代德育其主要特征:学校德育的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近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校教育的普及。
(4)现当代学校德育①理论与探索的时代②寻求平衡的时代A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平衡B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平衡C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德育的平衡③全球化德育的时代第三节德育理论的形态及主要议题1、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
2、德育思想形态的特点是应然的、未分化的(非专门)、非体系的。
3、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4、德育原理的特征主要是理论性和基础性、综合性几个方面。
第二章现当代德育思想第一节苏霍姆林斯基1、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德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杰出代表。
2、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可以概括为:(1)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2)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①要努力创造学生的“接受教育性”②主张促成学生的积极行动③主张强化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方面探索表现:①重视并努力从事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
物质环境、精神环境。
②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是亦充分考虑到了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③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
(3)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活动模式:观察、阅读、劳动、奉献。
3、除了高度重视有效的德育活动的组织之外,苏霍姆林斯基在有效德育活动的探索上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对情感和美感及相关活动对于道德活动积极意义的认识与强调。
第二节科尔伯格1、道德认知。
品德发展心理和道德教育领域认知主义流派。
2、最重要的贡献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
提出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公正团体法”3、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必须首先了解学生们道德发展的水平、阶段。
②必须在儿童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
③要向儿童解释出高于他已有发展程度一个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
4、杜里尔实验、布莱特实验5、①“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诱发认知冲突,促进积极思维的精髓②“公正团体法”强调团体精神对于道德发展的决定作用。
对于道德气氛、隐性课程等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第三节价值澄清理论1、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
2、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拉斯思和他学生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3、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教育。
价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4、有效的价值澄清需要七个步骤:(1)选择:①自由的选择②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③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2)珍视:①赞同与珍视②确认(3)行动:①根据选择行动②重复5、价值指示器是潜在的价值,也就是澄清过程的内容和主题。
6、价值澄清理论源于课堂对话,价值澄清策略,澄清反应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7、优缺点: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价值教学策略简单实用,很容易为广大的教师所掌握并运用到价值教学实践中去,而且该理论所关注的主体都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与自由,因而受到广泛的好评。
因而,该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过程主义、相对主义的局限与不足:它有区分道德价值和非道德价值,之注重价值澄清的过程而不在乎学生到底获得什么样的价值观,很容易导致基本的道德是非标准的缺失。
第四节关怀理论1、代表人物:尼尔·诺丁斯。
他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教育。
2、英国教育学家麦克菲尔在诺丁斯之前提出了“体谅模式”。
道德教育应当以“体谅”为核心来组织,应当帮助学生摆脱恐惧和怀疑,以培养学生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为核心目标。
3、关怀伦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是关怀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4、诺丁斯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当特别强调的四种主要成分或教育要素: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5、诺丁斯还提出了要淡化教师的职业角色。
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五节品德教育1、1992年成立了“品德关注联盟”号召并希望通过组织支持学校培养学生的6种基本的品德。
第三章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第一节德育的本质1、道德在生活中有两种存在状态。
一是他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可以称为“德性”(品德),二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性生活”。
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因此就是德性在人性、德性生活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
2、人性的二重性。
德性即具体人的具体人性,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德性。
德性就是在热呢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精神性依赖于生物性而存活,而存活了的精神性又绝对走向对这一基础的无限超越。
修养德性实质上是这一超越性的实现过程。
3、三种人性存在:①一种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
②一种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
③还有一种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4、德性生活实际上是物质生活、意义生活的综合,也可以说是由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中介环节。
5、德性、德性生活的综合和中介属性揭示了道德在生活中的综合和中介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既是兽性、神性,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综合和平衡,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实用功能,又是由兽性而神性、由物质生活而精神生活的中介,具有人性与生活的提升功能。
道德的实用功能使人过现实性的道德生活,而提升功能则使人的德性生活的市值得以实现。
6、对德育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1)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道德是维持社会性存在的重要基石,因此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
(2)从本质的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
(3)从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维度。
第二节德育的功能1、正确德育观的作用(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
(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1)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①对社会功能的认识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
其一学校德育不仅为政治服务,而且对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态平衡等均有重要的作用。
政治功能须与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一起构成德育社会性功能的完整框架。
其二是要求对每一项具体的德育功能必须有全面的理解。
B要充分主义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传播伦理文化,是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文化等的创生能力。
②适应性(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①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于最高境界。
②生存性功能是“德——得”关系的体现;发展性功能是德育对个体品德现在与发展(“静——动”关系)作用的体现;享用性功能就是德育过程中个体“苦——乐”关系的体现。
③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A个体发展功能发挥中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
B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所以,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道德原则的学习相结合以形成社会理性,乃是个体发展功能发挥的重要内容。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①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②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A动机作用B方向作用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③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要予以落实,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A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
B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第一节道德教育的可教性1、“道德”是可教的吗?(1)应当正确地理解道德教育之“教”的内涵——道德教育是有别于一般学科教学的复杂形态的“教育”。
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
(2)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
2、“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
(1)现代德育首先是讲主体性的德育。
主体教育思想在德育中落实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德育对象价值与规范学习之主体性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