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小结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64
一、电网络理论简介电网络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技术,它利用数学和电子学的知识,研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的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网络理论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理论,它涉及电力系统中的结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抗、抗功率、线路损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等等。
二、电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电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节点、支路、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抗、抗功率、线路损耗等等。
1.网络:网络是由电路中的节点和支路连接而成的系统,它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
2.节点:节点是网络中的一个点,它可以是一个源、一个接受器或一个电路元件。
3.支路:支路是网络中的一条连接线,它由一个或多个电压源、电流源或电路元件连接而成。
4.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中电势的大小,它是电路中电流的动力来源。
5.电流:电流是指电路中电子的流动,它是电路中能量的载体。
6.功率:功率是指电路中电能的传递,它是电路中能量的质量。
7.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电能的利用率,它是电路中能量的效率。
8.电抗:电抗是指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它是电路中电流的阻碍。
9.抗功率:抗功率是指电路中电阻的影响,它是电路中功率的阻碍。
10.线路损耗:线路损耗是指电路中电能的消耗,它是电路中能量的损失。
三、电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1.电网络的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的结构,它包括节点分析、支路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2.电网络的参数分析:参数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抗、抗功率、线路损耗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电压分析、电流分析、功率分析、功率因数分析、电抗分析、抗功率分析、线路损耗分析等。
3.电网络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的稳定性,它包括稳定性分析、暂态分析、谐振分析、瞬态分析等。
4.电网络的控制分析:控制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的控制,它包括控制分析、调节分析、保护分析、自动控制分析等。
华电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读书笔记2013-02-2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Power System Analysis Basis(一)课程介绍1.传统的课程划分(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的运行状态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等值网络;2)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频率、无功功率—电压的控制与调整(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1)波过程—操作或雷击时的过电压(过程最短)。
高电压技术2)电磁暂态过程—与短路及励磁有关(过程较短)。
涉及电压、电流: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3)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系统有关(过程较长)涉及功率、功角-导致系统振荡、稳定性破坏、异步运行:静稳、暂稳2。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改革后的电力系的平台课程主要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和短路分析知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发、输、变、配。
(8学时)(2)电力网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物理元件的数学模型(8学时)(3)简单电力网稳态分析与计算—功率流动、手工潮流计算(8学时)(4)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计算程序框图。
(8学时)(5)有功最优分配及频率控制—如何保证低损耗、高回收.(6学时) (6)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如何使无功合理分布使功率损耗最小.(6学时)(7)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及不对称故障计算。
(20学时)3。
教材(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东南大学,陈珩,水利电力出版社(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西安交通大学,李光琦,水利电力出版社(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杨淑英中国电力出版社4。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1)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2)听课为主,自学为辅(3)看书2~3遍(4)及时、独立的完成作业(5)理解基本概念,不要死记硬背(6)多翻阅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期刊,了解新概念,专业领域的成果和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3、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中性点接地5、电力系统的负荷§1。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环境VB 6.0实验名称实验一:熟悉VB环境及UDP通信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VB语言开发平台。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UDP通信协议,掌握UDP通信协议的特点。
实验原理在TCP/IP模型中,UDP为网络层以上和应用层以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
UDP只提供数据的不可靠传递,它一旦把应用程序发给网络层的数据发送出去,就不保留数据备份(所以UDP有时候也被认为是不可靠的数据报协议)。
UDP在IP数据报的头部仅仅加入了复用和数据校验(字段)。
用户数据文报协议 (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
跟 TCP 的操作不同,计算机并不建立连接。
另外,UDP应用程序可以是客户机,也可以是服务器。
传输层为了传输数据,首先要设置本机的使用协议和本机端口号。
然后,本机计算机只需将RemoteHost设置为需要聊天的计算机的Internet地址,并将RemotePort属性设置为跟需要聊天的计算机的LocalPort属性相同的端口,并调用SendData方法来发送信息。
最后,本台计算机使用 DataArrival事件内的 GetData 方法来获取对方计算机已发送的信息。
应用层UDP TCPIP各种网络接口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用自己的名字建立子目录。
2.进入VB6.0,双击StandardEXE。
3.出现标准窗体,调整窗体大小到适当尺寸。
4.工程名改为UdpTest,窗体名改为FrmMain, 窗体的caprion属性改为“聊天程序”。
5.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为IPAdr,Text属性为空,用以输入聊天对象的IP地址。
6.添加两个Lable控件,一个作为背景色,一个作为前景色,属性改为对方“IP地址”,为了使文字在lable的正中央,调整两个lable的叠放位置。
7.添加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属性改为“确定”,用以确定IP地址。
实验内容8.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为TextRecieve,Text属性为空,MultiLine属性为True,ScrollBars属性为2,用以显示接受聊天内容。
电力网络分析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关键环节。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能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电力系统分析的作用至关重要。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是通过归纳、总结、提升,抽象出电网分析中的共性问题,从更基础的层面来描述和解决电网分析问题。
此书把电力网络分为两部分来研究。
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介绍电力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为应用篇,介绍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
第一部分电力网络分析基本原理一、电力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1.1 网络分析概述电力网络包含两个要素:电气元件及其联接方式。
电力网络的运行特性的约束和元件之间联接关系的约束(拓扑约束)共同决定。
元件的特性约束由欧姆定律来描述:Ri=u, dLdt =u, ∫1Cidt=u.网络的拓扑约束由基尔霍夫定律来描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V=0.有关电力系统分析计算问题包括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经济调度、故障分析、稳定计算等,这些问题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点。
如状态估计可以为潮流计算提供良好的初值,而潮流计算则是经济调度、故障分析、稳定计算与系统控制的出发点。
网络分析是解决这些所有问题的共同基础。
研究一个特定的电力系统运行问题应当包括四个基本步骤:1、建立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2、建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3、选择合理的数值计算方法;4、电力网络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网络分析中常用的关联矩阵有:节-支关联矩阵、回-支关联矩阵、割-支关联矩阵。
1.2 电力网络支路特性的约束一般支路如图:图1:一般支路元件的约束特性可用以下支路方程来表示:V k+E k =z k (I k +I sk ) 或 I k +I sk =y k (V k +E k ) 把网络内所有支路方程集合在一起,引入电动势矢量和电流源矢量E S,I S . 可以得到网络的支路方程V b+E s =z b (I b +I s ) 或 I b +I s =y b (V b +E s ) z b ,y b 为原始导纳矩阵和原始阻抗矩阵,若网络内所有的支路间不存在互感,z b ,y b 是对角阵,对角线元素既是相应的支路阻抗和支路导纳;若存在互感则z b 在相应于互感支路相关的位置上存在非零非对角线元素。
“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电力系统技术发展迅速,电网络理论在电力工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电网络理论的教学实践和探讨进行详细分析。
一、电网络理论课程介绍电网络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及其结构,网络的短路计算,网络的功率流分析,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电力系统的容错性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及其结构、各种控制、容错机制等内容。
二、教学实践1、引入课程内容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强调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从事电力行业的重要性。
此外,还应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基础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及其结构,网络的短路计算,网络的功率流分析,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电力系统的容错性等。
学生在了解完相关基础概念后,可以有效的学习本课程的内容。
2、讲解推导课程内容在讲解理论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把相关理论概念讲解清楚,注重理论概念的逻辑性和证明过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内容。
此外,在讲解理论概念的同时,教师应该重点强调短路计算、功率流分析和电力系统的控制,以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内容,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布置实验为了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给学生布置实验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
此外,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力系统的计算方法,以及电力系统中的设计思想,有效地应用理论到实际工程中。
三、探讨电网络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实践训练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掌握电力系统的知识,为从事电力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论概念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实践应用。
综上所述,电网络理论课程在电力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电网络理论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学生从事电力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