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却不尽如人意。阅读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阅读教学仍处在“考试为尊、教师强制”的阴影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权被剥夺。这与新课标要求的语文素质教育的号召是明显背道而驰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落后的阅读教学方式,把阅读的舞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对话”阅读课堂,要多和学生进行情感“碰撞”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经相对成熟,他们在阅读中会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文章进行思考。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情感感悟,要和学生多“对话”。这种对话可以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行。首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提问时,教师要做到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因循善导,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深埋于心的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会被唤醒,他们会把自己独特的情感释放出来。教师也要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讨论,与学生进行思想、灵魂的碰撞。其次,教师要做一个发问的“智者”,教

师要多设置一些有效提问,要积极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的发问不能局限于“是不是”这种低层次,而应该多问学生“为什么?”“你怎么看?”要用问题启发学生,让他们发散思维,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质疑意识。

二、教师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自由阅读,不能给学生的阅读活动套上强制的“枷锁”,不能盲目地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要给学生消化文本的时间。其次,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的文本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层次与教师是有很大差距的,对某些文本内容他们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体性阅读,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认知进行主动思考,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在基本阅读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进行自由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要善用多样化的方法丰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一样的体验中爱上阅读。比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他们在阅读中往往是只知文章说什么,不知文章讲什么。为了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对每个人物的理解就更深入,这个时候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他们就会得心应手,对人物语言、动作等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四、教师在阅读教学要注重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阅读的“秘籍”,让学生找到入门的钥匙之后,再让其自己阅读。要让学生做到对名篇的阅读要“精”,要认真读,注重对名篇的知识和营养汲取,要学生掌握略读技巧,既要做到快速阅读又要做到抓住重点;要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在阅读体验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要注重自身的体验;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习惯,积累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为语文学习所用。

归根结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学生进行阅读和语文学习的铺路人。因此,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代学生阅读,要做到“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跟文本进行对话,但是不能代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但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阅读活动。首先,要让学生进行预习阅读。这种阅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并做上记号,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精读

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教师讲解点拨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思考,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对学生来说,在经过预读和精读及教师的讲解之后,他们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让他们把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可以充分实现学生和作者情感的碰撞和交流。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学时,小学生因为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很难体会到五壮士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积极收集资料,将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电影和图片等做成多媒体课件。同时,在预读和精读之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中会自觉联想五壮士浴血奋战的场景,这样可以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引发他们的共鸣。在这种“心灵对话”交流中学生会对文本产生全新的了解,可以实现他们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其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

五、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阅读量很大,但往往是边读边忘,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不做阅读随笔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不能任由学生随意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对阅读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圈点、摘抄、评注,让学生弄清作品“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养成读书摘录习惯,会激发他

们的文字敏感性,让他们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知识。同时,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将大大提高,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除了养成阅读中的“随笔”习惯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收录阅读作品集。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阅读作品展”,并附上阅读随笔。学生会用心制作出自己的阅读作品集,在展览过程中,还能够观察到其他学生的阅读作品集,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要注重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2.生忠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7期.

3.吕秀平.论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