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26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的区别,是前者受了苦会抱怨,会诉苦,后者却讷讷不能言。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知识1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
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另:三纲五常)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
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三、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4四、明清之际的儒学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课本内容虽然差不多,但不同地区的课本版本不一样。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一课百家争鸣第二课儒学的兴起第三课宋明理学第四课明末清初失控的社会秩序下,他们在讨论什么话题?各自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认识论)如何认识自己?儒:重义、忠恕,重义轻利甚至舍生取义,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人的个性欲望,将道德修养依附在恢复旧的社会等级秩序之上。
法:法家对社会规范的重建,强调的是个体新规范的遵守和顺从,“仁义”不是内心对人的爱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认为是行为上对法的遵守,超出儒家亲情家庭伦理为本位,不是个人的爱,而是要舍小家,爱大家,对国家和公共利益有大爱。
道:乱世之中,人要重自然朴质的本真,回归自然世界,否定礼乐。
墨:义、利的统一,兴天下之正义或公义。
即仁人君子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正义感。
这也是君子为人的根本。
失控的社会秩序下,如何实现各自的主张,约束自己呢?(方法论)儒:尤其强调统治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觉悟,爱惜民众,恩威并施,顺应天命,内圣外王之道。
法:因此,要通过严刑峻法建构新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等级秩序,强调中央集权,善用法术控制人民。
道:回归婴儿时的淳朴本真,各等级顺其自然,各安其位,自然无为,天人合一。
墨:反对人剥削人,主张人人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人人都有平等地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尚力);反对贵族的奢侈,也反对儒家的厚葬,提倡社会生活的节俭:反对封建宗法世袭制,主张由“贤良之士”来掌握政权(尚贤)。
失控的社会秩序下,为何自己的主张是最正确的?(世界观)儒,侧重于从伦理道德阐发天志,小生产者的墨子用天志推行自己的主张,道家主张天人合一,无为,顺应自然。
2012.浙江卷)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一、春秋(一)孔子(儒)--创立1.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3.影响:形成完整儒家思想体系,成为时代主流(二)老子(道)《道德经》1.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B(精华)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2.影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繁荣为其提供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危,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期新统治者没有绝对权威(二)孟子和荀子(儒)===发展1、孟子①孟子的思想:A仁政学说B人性本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②影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2、荀子①荀子的思想: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教育思想:治国应以礼教为先,礼法并施②影响: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墨)1.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2.影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②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四)道家1、庄子①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的人生态度,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韩非子》1.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③变法革新2.影响:①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②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六)兵家《孙子兵法》(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必修三新课标知识点解读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新课标知识点解读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子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孔子: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孟子:A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B“君轻民贵”的思想。
荀子:A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B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汉代儒学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
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
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朱熹:理比气更根本,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李贽:A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
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认为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二)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①孟子的思想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2、荀子①荀子的思想: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子与道家2、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2、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故有知识的人,道义上有为后者代言的义务。
人最容易丧失的是同情心,而杜甫就是一个正面例子。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看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中国一些有知识的人,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举措: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理志)2.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184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为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1.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2.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局限:1.带有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统治)2.尚未付诸实践或基本未付诸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西: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背景:内忧外患人物: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内容: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2.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学为体),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举措: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启示:只学习器物,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是不能救中国的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新派的探索)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人物:王韬,郑观应内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主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局限性:早起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出实践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背景: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中西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想结合,借孔宣新为什么借孔子的旗号变法:1.封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如此可减少变法阻力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只有变法才能图存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1898年,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影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悟,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总结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总结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总结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总结一、知识体系:儒学的创立、发展历程及影响创立(春秋时期孔子)→发展(战国孟子、荀子)→重创(秦朝,“焚书坑儒”)→独尊(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复兴(唐宋时期)→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中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与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二、必背知识点1、孔子(思想:仁、礼、德治;教育:有教无类、私学;典籍:六经)2、孟子(道德规范;仁政:民贵君轻)3、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4、道家(朴素辩证法、无为)法家(《法经》、韩非、最受统治者欢迎)墨家(小生产者利益,兼爱、非攻)5、“焚书坑儒”的实质(思想文化专制)、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罢黜百家;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科举制的影响7、儒学的困境(佛道的冲击)、复兴(唐代中后期:韩愈道统思想、李敖“性命之源”;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8、北宋五子开创理学(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9、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理气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四书五经。
10、陆王心学(陆九渊是开创者:心即理也。
王阳明集大成:致良知、知行合一)11、明朝李贽:反正统、理存于百姓中、童心说、破除对孔子的迷信12、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经世致用、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唯物)13、清朝唐甄“凡为帝王者皆贼”三、思考与背诵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具体:分封制瓦解;井田制崩溃;士阶层地位提高;私学兴起。
意义:(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形成传统文化体系。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原因政治: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分封制宗法制走向瓦解,王室衰微,政局动荡;经济(根本):生产力大发展(铁器牛耕),井田制崩溃;思想:学术下移,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社会阶级:“礼贤下士”形成的阶级基础,“士”受重用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要来源。
二、早期儒学(孔孟之道、当时不受重用)1、孔子(春秋教育家思想家、儒学创使人、圣人、孔丘)(1)核心: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礼(维护周礼克己复礼贵贱有序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具有保守性);(2)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把人际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3)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因材施教等;(4)整理文献: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2.孟子(战国)(1)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核心)学说。
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
(2)提出“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伦理观:性本善(4)道德规范:仁义礼智(5)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易混易错]“仁”与“仁政”(1)“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即“仁者,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2)“仁政”: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并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3、荀子(战国)----现实主义代表(1)君舟民水(2)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3)人性恶----礼法并用三、道家-----老庄之学1、老子(春秋、老聃)(1)道:道是万物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朴素辩证法: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方法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以无为贵(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具有悲观消极的色彩)2、庄子(战国)(1)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人与天不相胜(敬畏自然,崇尚自然)(2)逍遥(心态)(3)齐物(大与小、生与死…相齐,P6)[深层点拨]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细化整理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题。
附: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原因:①吸收护国护法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本人对民主革命不懈地追求;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革命的新形式③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等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P6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P74〔2〕主要内容〔了解〕: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发展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括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包括经济、政治、精神改革目标〔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和平外交和对外开放⑥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⑦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广阔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⑨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伟大意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民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民版》的内容,具体内容: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也是历史必修三必学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是我整理的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阅读。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经典力学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1)文...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也是历史必修三必学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是我整理的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阅读。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经典力学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对论的创立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
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三复习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被称为“六经”。
2、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3、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的思想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点。
李悝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5、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重法、重术、重势的不同学派。
战国末期的韩非将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6、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提出非攻、尚贤等一系列主张。
这些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二、儒学的兴起1、秦的“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
2、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隋唐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三、宋明理学1、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尤其是佛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的地位。
2、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理学又称新儒学。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明代王守仁建立了系统得心学理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领域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2、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王夫之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以来的暴政,第一、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第二、帝王独尊石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第三、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考考点梳理】第⼀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式和⼟地制度(2) ⼿⼯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学艺术(1) 科技成就(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精神的发展(1) ⽂艺复兴和宗教改⾰(2) 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 ⼯业⾰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与发展(1) 英国君主⽴宪制的确⽴(2) 美国共和制的确⽴(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宪制的确⽴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和国际⼯⼈运动(1) 《共产党宣⾔》(2) 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学(2) 进化论(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技术的应⽤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命(1) 1840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2) ⾟亥⾰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4) 新民主主义⾰命(5) 侵华⽇军的罪⾏与中国军民的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业的兴起(2) 民国时期民族⼯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到⼽尔巴乔夫改⾰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次世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第⼆次世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5. 现代科学技术(1) 相对论和量⼦论(2) 现代信息技术6.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学艺术(1) ⽂学的主要成就(2)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 有代表性的⾳乐作品(4) 影视艺术的产⽣与发展现代中国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1) 中华⼈民共和国的成⽴(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 "⽂化⼤⾰命"(4) 改⾰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 "⼀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 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 20 世纪50 年代⾄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 ⼗⼀届三中全会关于改⾰开放的决策(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建⽴初期的重⼤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邦交正常化(4) 改⾰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 中国近现代社会⽣活的变迁(1) 物质⽣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 交通、通讯⼯具的进步(3) ⼤众传媒的发展5. 20 世纪以来的重⼤思想理论成果(1) 孙中⼭的三民主义(2) ⽑泽东思想(3) 邓⼩平理论(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化教育事业(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针(3) 教育事业的发展注意:知识点只是将考纲⾥的知识点进⾏了罗列,⽅便考⽣查询考点,但是在知识点整理部分,是按照模块⾛的,可能与考纲知识点顺序有所不⼀致,但是考点都是融合在⾥边的,没有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细化整理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1)孔子思想和成就: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②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
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3)百家争鸣的意义:人教版必修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十院校《中国古代史》: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史》先秦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⑶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⑷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孟子⑴“仁政”学说;⑵君轻民贵。
荀子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⑵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⑴“道”是世界的根本;⑵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齐物”、“逍遥”。
法家韩非⑴“法”、“术”、“势”结合;⑵加强君主集权;⑶主张变法。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儒学的兴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大一统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
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宋明理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三教合一(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程朱理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3、相关人物创立者集大成者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王阳明)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异端”李贽:⑴批判程朱理学;⑵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⑴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⑵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⑶学术上:“经世致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细化整理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P64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
附: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原因:①吸收护国护法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本人对民主革命不懈地追求;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革命的新形式③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等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P68 (1)发展历程:(2)科学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P74(1)形成过程:(2)主要内容(了解):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发展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括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包括经济、政治、精神改革目标(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和平外交和对外开放⑥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⑦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⑨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伟大意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引自《中共党章》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P82(1)背景: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3)时间:1956年(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地位: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6)影响:导致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文艺作品涌现(详见83页)(7)破坏:由批判《海瑞罢官》引发“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洗劫文物和文化典籍,文艺工作者被政治批判、迫害致死或劳动改造,许多文艺作品被封杀,八个“样板戏”一枝独秀。
(8)恢复和新发展:①背景: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事业开始复苏;②标志:1979年提出“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③措施:设立一批文艺奖项2.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P92(1)附:发展科技的方针政策:①新中国成立时: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②1977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2)主要成就:(3)作用:尖端科技成就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P100(1)智者运动背景:①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②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③平民地位的提高④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2)着这学派主张和特点:①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②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③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工具(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①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②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③观点评价:进一步突破神灵的束缚,转而从人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世界,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思的第一次觉醒(4)智者运动的意义: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滥觞。
(5)苏格拉底的代表主张和评价:①提出“美德即知识”。
评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一致。
②提倡“认识你自己”。
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③提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即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
评价: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6)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7)(了解)斯多亚学派(即画廊学派)的主张和意义: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理性。
②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③人生而平等④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
P1053.(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作用等 P104(1)兴起背景: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古典文明受到沉重打击,基督教建立了神权统治;② 11世纪以后,城市经济兴起,市民阶层要求追求世俗生活的乐趣,反对教会禁欲主张;③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2)性质:①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表达自己主张②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③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④是智者运动以来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3)历史作用:①以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教会的神学世界观,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②诞生了大批文艺巨匠和杰出的文艺作品,推动了近代文艺的发展;③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④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等4.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P107(1)马丁 .路德的主张:①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而不需教士为中介或购买赎罪卷等)。
即“信仰得救”。
②人人有权阅读理解《圣经》、和上帝直接沟通对话。
③《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
(2)路德思想的意义: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
(3)新教的共同特点:①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②简化宗教仪式,教士世俗化③教会从属于国家5.(了解)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P106(1)背景:①德意志因为经济分散和政治分裂受到罗马天主教会更多的剥削、压迫;②导火线:教皇为敛财兜售赎罪券。
(2)意义:①导致路德教的形成,新教的兴起改变了欧洲的宗教格局;②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③把西欧人从长期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到来做了思想准备6.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材:要求追求世俗生活的乐趣,反对教会禁欲主张,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赞颂人的伟大,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等。
人教版教材: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7.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霍布斯、洛克、狄德罗属于了解)(1)代表思想家:(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对人的崇拜发展为对理性的崇拜。
等详见115页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了解经典力学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P120 (1)奠基:伽利略创立自由落体定律(2)内容:①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和反作用定律②万有引力定律(3)初步建立标志: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4)历史地位:①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②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③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使理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相当完备程度,同时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附:岳麓版结论——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知道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P121(1)导火线:19世纪末对黑体热辐射问题的研究。
(2)确立经过:(3)意义:①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②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式和思考方法。
其他见教材122页③人教版: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
④人教版:和相对论一起不仅推动丁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附:岳麓版意义——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如半导体和激光器的发明等。
这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它们不仅对物理科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3.知道相对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P122(1)内容:(2)意义:形成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及其深远影响。
4.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P127(1)观点:(2)分歧根源:5.(了解)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P1266.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