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篇一】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鉴赏及赏析: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在山中,天气更凉爽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句中通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

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篇二】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鉴赏及赏析: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

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中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薇满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诗人。在这盛夏骄陽下的山亭的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满架蔷薇”,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另外,“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不无关联,若没有微风,蔷薇花香就不会飘过来,诗人自然就不知道还有“满架蔷薇”。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

描写夏天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关于月亮的古诗20首(附10首释文)

关于月亮的古诗20首(附10首释文)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故人寄茶》 13、 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摘抄(最新)

【篇一】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1.《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4.《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5.《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6.《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篇二】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1.《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2.《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3.《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4.《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高中古诗词鉴赏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高中古诗词鉴赏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来源 课件w .5 Y  K J.O M 4 “高中古诗词鉴赏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优美的语言呈现、丰厚的文化内涵,萦绕在生活中,浸润在骨子里,不断地熏陶、渐染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古诗词赏析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古典诗歌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基于此,高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既有唐诗宋词的精彩,也有远古先民的吟唱;既有课内精读篇目,也有课外推荐篇章:不同体裁,不同要求,不同时代,基本彰显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概貌。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古典诗词部分,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可以说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在纷繁的现实社会中,历史被影视随意演绎,文学被人们有意无意冷落,精神与心灵的家园在日复一日强烈的娱乐追求中

日益荒芜,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文学骄子的诗歌,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中,因曲高而和寡,被许多人冷落甚至遗忘,生存空间被无限挤压,而主动地、有意识、有理性的审美更是无从谈起。具体到教学评价,也即考试,尤其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竟意外地成为学生最难以把握的题型,也是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学生这方面能力薄弱,积累不足,阅读背诵的诗词作品少,对诗歌的形象、诗歌常用的意象、诗人个人经历创作风格等都缺乏了解,缺乏直接的感触,致使高考失分率高。 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我以为指导高中学生进行古典诗词赏析,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是关键。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决定选择“高中古诗词鉴赏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引导学生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味古诗词的精髓。期待以文献资料为借鉴,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赏析的方法技巧,探讨如何在诗歌赏析学习活动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另外,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其中表达的情感,运用的写作技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加强古诗词学习必然会对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他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古典诗词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最精炼、简洁的方式内蕴着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其目的就是通过诗词教育,拓宽人的知识面,积累实用语词;增强人的自身修养,培养理想人格;促进文

描写夏天的诗句古诗大全

描写夏天的诗句古诗大全 描写夏天的诗句古诗大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 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 溧水无想山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

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三年级描写月亮的诗句

三年级描写月亮的诗句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蟾兔:月亮。《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唐贾至《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

描写夏天的古诗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15、《初夏即事》 唐·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6、《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17、《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18、《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古诗文鉴赏专题训练 示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案】 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2.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3.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① 刘长卿②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吹寒角,独戍临江夜泊寒。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③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②刘长卿(约7②-约786 ),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 2-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③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④栖迟:居留。 1.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相同点:寓情于景。第一首诗颔联,写诗人远眺汉口,看夕阳西下,暮归的鸟儿斜着翅膀渡过江去,遥想洞庭秋水浩渺,似与渺远的天边连在一起。诗人身在汀洲心驰洞庭,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充盈其间;第二首诗颔联“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贾谊旧宅,表现出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自己的孤独落寞之情。②不同点:第一首诗颔联分写两地景物,一为实景,一为虚景。上句写诗人回眸汉口所见的暮景,下句虚写友人所在地洞庭湖浩渺的水色,虚实相生,使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真挚、浓烈。而第二首诗颔联所绘为眼前实景。 2.①第一首诗中“楚客”指诗人自己(亦可指诗人和友人);第二首诗中“楚客”指贾谊。②第一首诗结尾用贾谊之典,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次遭贬的不平和同情;而“古今怜”三字,表明在诗人看来士人遭贬是一种历史性的悲剧。第二首诗诗人遭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怀人伤己,感怀自己屡遭迁谪的命运。贾谊“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君主对诗人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诗人对当朝君王的不满溢于言表;“怜君”,“君”既指贾谊,也是诗人自况,“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不应该被放逐到天涯,表达了诗人伤心哀惋的喟叹和对强加在他们身上不合理现实的控诉。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描写夏天的诗句大全

【描写夏天的诗句】: 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1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4.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15.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 【不带“夏”字描写夏天的诗句】: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5.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描写夏天的诗】: 1、《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20首关于初夏的古诗词

20首关于初夏的古诗词 初夏 宋陆游 笋生遮狭径,溪涨入疏篱。 渐及分秧候,还当煮茧时。 雨昏鸡共嬾,米尽鼠同饥。 村巷无来客,清羸只自知。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初夏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初夏且幽庄 唐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初夏 宋白玉蟾 城中厌雨过清和,偶出西郊野兴多。蚕簇趁晴方摘茧,麦场经润欲生蛾。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怀山居 唐李德裕 山中有所忆,夏景始清幽。

野竹阴无日,岩泉冷似秋。 翠岑当累榭,皓月入轻舟。 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 初夏 宋朱淑真 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彩凤驯。荷嫩爱风欹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新。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 初夏客怀 宋释行海 塞雁南来已北归,乡心空逐暮云飞。楝花落尽寒犹在,月下金波点客衣。 诉衷情初夏偶成 金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古诗词鉴赏八大模式

古诗词鉴赏题八大模式 满分答题公式 在平时的考试中,古诗词鉴赏有以下几种模式,每种模式相应的答题规则都是不一样的。在此放出古诗词鉴赏八大模式的满分答题公式,希望可以对大家在语文考试中有所帮助!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 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步骤③“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②)。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③)。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那些描写月亮的经典古诗词集锦100例

那些描写月亮的经典古诗词集锦100例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 值千金》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 贾淳令予问之》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夜泊 枫江》 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 藕香残玉簟秋》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4.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 秋元月》 15.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故人 贾淳令予问之》

16.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 梦》 17.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18.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中秋月》 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 夜为吕叔潜赋》 21.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22.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 湓亭望月》 23.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25.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 半》 2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 来》 2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 头·丙辰中秋》 28.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9.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0.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 燕子楼》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曲院风荷【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吟【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日六言【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 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解析】 1、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公子家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注释] ①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②西园指公子家的花园。③青楼:泛指华美的楼房。在此指花园中的道路。④恶草:杂草。 [翻译]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析】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2、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3、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比如虞世南的《蝉》中赋予“蝉”特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大全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大全 导读:炎炎夏日,想不想看看古人是如何用诗句描写夏天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描写夏天的古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1.《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2.《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3.《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待得中原欲铸兵。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4.《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5.《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6.《首夏》【唐】鲍溶昨日青春去,晚峰尚

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7.《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8.《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描写月亮的古诗

描写月亮的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描写月亮的古诗,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4、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5、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6、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7、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9、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0、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1、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2、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1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14、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月歌》 15、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6、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18、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1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2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21、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2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 学霸满分答题万能模版 分析形象型 1.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关于夏天的100首诗词

关于夏天的100首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贴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鹧鸪天 宋.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为农 唐●杜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宋.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 -晴方觉夏深。夏词明。智生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蜂蝶不知春已去, 又衔花瓣到兰房。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幽居初夏个1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小学二年描写月亮的古诗大全(最新)

小学二年描写月亮的古诗大全篇一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3、《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新月》 唐·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小学二年描写月亮的古诗大全篇二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篇一】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鉴赏及赏析: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在山中,天气更凉爽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句中通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

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篇二】关于夏天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鉴赏及赏析: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