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41 KB
- 文档页数:4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明白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3. 示范: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的经验和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运用方法和技巧的情况,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阅读记叙文的分析能力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奥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范文为例,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能够有效地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信息。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记叙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和精读记叙文,如何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践所学的阅读技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1周: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第2周: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如何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3. 第3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第4周: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5. 第5周: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及要素3.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4.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5. 记叙文的场景描写方法及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表达方式。
2. 难点:分析、理解、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和表达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第二课时:记叙文的结构及要素3. 第三课时: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4. 第四课时: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5. 第五课时:记叙文的场景描写方法及作用六、教学过程1. 引导:通过问题引入记叙文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写成记叙文。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识别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记叙文的理解和感悟。
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编写简单的记叙文。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提供多种类型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加深理解。
3. 逐步引导:从简单的事情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编写复杂的记叙文。
4. 反馈与鼓励: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改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教学设计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相关知识2、了解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3、运用知识,训练巩固。
复习过程: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
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2)记叙文的分类按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四大类。
(3)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之为记叙文的六要素。
(4)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三种:①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这种写法课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②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它分为两类,一是把事情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倒叙事情的发生、发展的经过;二是,把后面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暂时中断中心事情的叙述而进入另一个相关的事情的叙述。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程序,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③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情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进行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它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插入的内容跟时间也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
这种插叙一般都要交代起讫点,阅读时应注意;二是对人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叙述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插入的前后不一定有过度衔接的话。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5)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指贯穿全文、连接全部材料的一种因素(依据)。
记叙文的线索有多种形式:有的以时空转换为线索,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6)记叙的人称记叙文中的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
阅读技巧一紧扣记叙要素,梳理情节内容技巧点拨一、要点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根据记叙的要素,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格式1、根据记叙的两个主要要素:人物(主要人物)和事件,即“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的意义,也可一并概括出来。
三、方法1、提取法。
即提取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总结句作为概括性的文字。
2、组合法。
即组合文章中的关键性句子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3、自写法。
即运用自己的语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概括。
例文引路基础过关能力提升真题演练阅读技巧二整体感知文章,明确主题思想技巧点拨一、要点记叙文的目的一般是抒情明理,在阅读记叙文时,首先要仔细朗读文章,从整体感知,明确文章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记事为主;目的是抒情,还是明理。
二、格式1、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2、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3、写景状物:采用了……方法,借助……描写,赞扬……三、方法1、从分析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概括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
2、从分析首段入手。
文章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3、从分析篇末入手。
许多记叙文都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思想,分析结尾段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4、从分析议论句、抒情句入手。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文章的“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图。
5、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6、从联系作品背景入手。
作品是社会的反映,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不少的作品,只有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才可能深切的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
例文引路基础过关能力提升真题演练阅读技巧三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效果技巧点拨一、知识要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不是字词的随意堆砌,而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一、教案概述《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学对象:初中语文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快速梳理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分析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导入: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
(2)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结构。
2. 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线索,如时间、空间、人物、情感等。
(2)学会通过划分层次、归纳总结等方法,快速梳理故事情节。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情节梳理的方法。
第二课时:3. 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题。
(2)培养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重要细节,如人物性格、情节转折等。
(3)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概括给定故事的情节。
4.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讲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如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分析能力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章节。
2. 案例分析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用于分析和练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分析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记叙文阅读获取信息、提炼观点、发表见解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要素:主题、情节、人物、环境3. 记叙文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4. 记叙文阅读实践:短文分析、主旨提炼、观点发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要素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阅读方法。
3. 实践训练法:布置记叙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记叙文阅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3-4课时:分析记叙文的要素3. 第5-6课时:教授记叙文阅读技巧4. 第7-8课时: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5. 第9-10课时:讲评记叙文阅读练习6. 第11-12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交流与讨论7. 第13-14课时:总结回顾,查漏补缺8. 第15课时:布置课后记叙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记叙文概念、要素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记叙文阅读技巧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4. 课后任务: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记叙文要素的分析方法记叙文阅读技巧的运用记叙文阅读实践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记叙文深层含义的解读批判性思维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应用快速阅读与细致阅读的平衡七、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记叙文文本。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教学卡片等。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4. 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与分析5. 记叙文的语文思维与审美情趣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特点、结构、要素,以及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和分析结果,互相学习。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分析能力:通过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记叙文阅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3. 语文思维与审美情趣: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文思维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记叙文篇目。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记叙文阅读的辅导书籍和文章,供学生参考。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辅助教学工具。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记叙文的阅读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5.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记叙文时,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实践1. 课内阅读:选取适合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分析。
2.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拓宽视野。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与筛选4. 记叙文阅读策略分享5. 经典记叙文阅读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入记叙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练习分析记叙文的结构,提取、筛选关键信息。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使用的策略。
5. 练习:提供经典记叙文供学生练习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课外记叙文,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
3. 练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阅读: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七、记叙文阅读技巧1.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主题。
2. 细致阅读: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理解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
3. 分析人物: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 解读通过预判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八、课堂练习1. 片段阅读:让学生阅读记叙文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2.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情节梳理和概括》教学简案——记叙文专题复习备课时间:2011年5月上课时间:2011年5月课型:复习课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总结记叙文(特别是小说)中情节的梳理和概括的基本方法:2、促进学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如何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学难点:归纳分析和概括的方法并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2010年上海中考《蘑菇转了一个弯》第21题,并提问:这道题目的题型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并突出这是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习引导:1、出示考纲。
考试手册中涉及到内容梳理与概括的考点有两点:现代文阅读能力点:第(5)点: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
第(7)点: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2、回顾单个事件的概括模式:“人” + 事件对象 + 经过结果谁 + 干什么结果如何谁怎么样干什么结果如何谁为什么干什么结果如何三、阅读《黄土》一文,解决问题:1、文章②~④段是对父亲生平事迹的描写,按照“我”的回忆可以概括为_______、辛勤劳作和精神贫困.2、引出复杂故事情节的梳理:再繁复的情节也是按着人物性格或事件的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的。
随着时间推移、场景的转换故事情节在一步步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划分为一个个单个故事“单元”来看。
)四、阅读《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解决问题:1、根据迪斯尼成功前的有关情节填表。
2、注意强调:时间、经历、结果的内容用不同线条划出来。
3、师生总结:概括故事情节的基本方法:①看清题意及其范围;②找到相关内容;(注意时间和场景的转换)③划出关键词及关键句;(注意用不同的线条或符号)④用简洁的语言组织成句。
五、阅读《根雕眼镜》,解决下面问题:1、为了不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我”思虑了几天,“巧妙地”送给“他”一副眼镜。
请根据第5—12段内容,把情节补充完整。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快速梳理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2、结合典型题例,总结概括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3、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重点】1、阅读记叙文《我的大学》、《乡村的灯火》,结合文本分析并总结答题思路。
2、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分清范围和准确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1、在整体上:(1)明确记叙的中心。
(2)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
(3)分析记叙的详略。
(4)明确记叙的线索。
(5)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
(6)评析人物性格。
(7)指出文章的结构模式。
(8)领会全文的主旨。
(9)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10)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2、在局部上:(1)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2)理解赏析重要文段。
(3)品味人物语言。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
(5)品味词句、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6)分析表达技巧和手法。
(7)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
(8)叙述自己的感受。
等3、在细节上:(1)对词语、句子的品析。
(2)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把握文章的线索、思路和结构:1.所谓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思路,就是作者的思想脉络,是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活动过程;结构,即是作者思路的反映。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去理解和分析记叙文。
3. 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导入、发展、高潮、结局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去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示范法:展示如何运用阅读方法阅读记叙文。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阅读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作品,总结出记叙文的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和阅读方法,举例说明。
3. 课堂实践: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记叙文阅读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方法。
7.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阅读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学生对记叙文特点的理解、阅读方法的掌握以及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3.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和提高阅读技能。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以丰富阅读体验和提升阅读水平。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自我检查和提升。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的记叙文文章。
2. 辅助材料:提供一些关于记叙文阅读方法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依次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阅读方法等。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会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3. 提高记叙文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快速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3. 概括故事情节的技巧;4. 实践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提问:阅读记叙文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介绍快速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a. 抓住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b. 关注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c. 利用线索词语辅助梳理。
3. 讲解概括故事情节的技巧:a. 提取故事主要人物、事件、结果等信息;b. 归纳故事主题和寓意;c. 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2. 按照讲解的方法,尝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3. 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五、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2. 总结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所学方法寻求解决办法;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记叙文案例;2. 学生尝试运用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进行分析;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案例中的线索词语、人物关系等关键要素;4. 教师总结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技巧。
七、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篇记叙文进行合作阅读;2.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一部分;3.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整合各自的信息;4.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分析记叙文。
3. 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来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练习法: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记叙文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3. 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来理解记叙文。
4. 练习: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记叙文。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students 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并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和分析记叙文。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students 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提高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评价标准:a. 能正确阐述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b. 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并能画出基本结构图。
c. 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材料。
2.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3.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记叙文阅读材料。
2. 网络资源:寻找优秀的记叙文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 辅助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结构。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阅读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记叙文阅读的经验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1.1.2 让学生了解到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技巧对于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3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记叙文的特点2.1.1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手法,通过时间、空间的叙述,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行动。
2.1.2 记叙文通常有明确的主题和情节,通过情节的展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1.3 记叙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
2.2 快速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2.2.1 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理解其含义和作用,从而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2.2 梳理时间线索:通过梳理时间线索,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有助于快速理解和概括故事情节。
2.2.3 分析人物行动:通过分析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3 概括故事情节的技巧2.3.1 归纳总结:在阅读结束后,对故事情节进行归纳总结,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3.2 提炼主题: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炼出故事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3.3 运用修辞手法:在概括故事情节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案例3.1.1 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作为教学案例,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3.1.2 通过阅读案例,让学生实践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1.3 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3.2 练习与反馈3.2.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对记叙文进行梳理和概括。
4.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 快速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3. 记叙文梳理和概括的策略。
4. 练习和反馈。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记叙文,引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记叙文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让学生明白记叙文是如何构建故事情节的。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记叙文为例,展示如何快速阅读并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和概括。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捕捉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对记叙文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概括。
3.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4.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记叙文的基本要素、阅读方法和梳理概括策略。
2. 记叙文素材:用于教学和实践练习的记叙文文本。
3. 评价工具:用于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4. 辅助材料:如笔记本、文具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快速
梳理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2、结合典型题例,总结概括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3、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重点】
1、阅读记叙文,结合文本分析并总结答题思路。
2、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分清范围和准确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模考试前,我们对记叙文阅读中的“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进行了专题训练,今天我们来对这个专题进行复习巩固。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根据答
题要求,快速准确解答同类题目。
二、温故而知新:
1、学生阅读14年到18年记叙文,完成文后问题。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归纳总结。
[解题思路]:(1)审题:明确题意、确定范围、理清层次。
(2)答题:精确表达。
3、同类题目训练:阅读《车位》,完成文后问题。
4、学生集体交流,再次强化解题思路。
(请个别学生读自己的答案,然后请其他同学分别评判
这些答案,找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形成答案的
要点)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再次对记叙文阅读中的“概括故事情节”一题进行了重点
训练,希望同学们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开动脑筋,多
多思考,将我们共同总结
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灵活的运用到同类型的题目中去,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
的成绩!
四、布置作业:阅读《冷墙》完成文后问题。
【板书设计】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1、审题:明确题意、确定范围、理清层次。
2、答题:精确表达。
【教学后记】
1、注重学情调查,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在一模考试前,我曾对记叙文阅读中快速梳理和概括故
事情节做过专题训练。
一模考试结束,我对学生的试卷进行
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学生们的记叙文阅读依然得分率不高,
特别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题,学生的得分率最低。
据此,
我决定再次对此内容进行专题复习,期待经过多次训练,达
到提高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力争在中考时取得优异成绩。
2、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
这是一节再次的复习巩固课,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准确解
答此类题目,我在教研员冯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让学生做阅读,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分析解题思路,最后归
纳总结出答题思路:
(1)审题:明确题意、确定范围、理清层次。
(2)答题:精确表达。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既温习了以前的做此类题目
的思路,又知道了自己的答题缺陷,这样,更利于学生温故
而知新,有利于学生对此类题型的掌握。
3、受到时间的限制,有些问题讨论不够充分
在分析《车位》、《父亲的长笛》这两篇记叙文时,由
于时间的限制,这二篇阅读文章没有分析透彻,特别是信息
的提取从何而来,没有分析到位。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
另外,由于是中考的语文专题复习课,针对性比较强,没有涉及到情感教育目标,这也应该是教学上的一个遗憾。
总之,我认为本节基本上落实了课标,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