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活用)基本使用方法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

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口技》

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狼》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狼》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狼》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

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满井游记》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陈涉世家》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陈涉世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陈涉世家》

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陈涉世家》

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陈涉世家》

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木兰诗》

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木兰诗》

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桃花源记》

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桃花源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唐雎不辱使命》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唐雎不辱使命》

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恵子相梁》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曹刿论战》

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曹刿论战》

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踢。《黔之驴》

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童趣》

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观刈麦》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次北固山下》

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伤仲永》

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核舟记》

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望岳》

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春望》

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石壕吏》

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湖心亭看雪》

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湖心亭看雪》

49、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

5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岳阳楼记》

52、歌以咏志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观沧海》

(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隆中对》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小石潭记》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愚公移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黔之驴》

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

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核舟记》

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观潮》22、手自笔录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送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陈涉世家》

2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小石潭记》

26、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爱莲说》

2、其色墨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核舟记》

3、道阻且右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蒹葭》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二)

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三峡》

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与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木兰诗》

5、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6、选贤与能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大道之行也》

7、照无眠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水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狼》

(二)动词作副词:

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桃花源记》

(三)动词作状语:

忽啼求之啼:动词作状语,哭着。《伤仲永》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三)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陈涉世家》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陈涉世家》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

6、乱花渐欲迷人眼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钱塘湖春行》

7、清风半夜鸣蝉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西江月》

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爱莲说》

9、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与朱元思书》

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马说》

11、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小石潭记》

1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唐雎不辱使命》

13、因屏人曰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隆中对》

(二)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伤仲永》

2、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伤仲永》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伤仲永》

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大道之行也》

5、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大道之行也》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醉翁亭记》

7、先主器之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1、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桃花源记》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四)

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陈涉世家》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出师表》

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论语>十则》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口技》

5、二男新战死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石壕吏》

6、亲旧知其如此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五柳先生传》

7、百废俱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岳阳楼记》

8、落红不是无情物红:形容词用作名词,花。《己亥杂诗》

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

10、义不杀少而杀众义: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公输》

(二)形容词作动词

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伤仲永》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五柳先生传》

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小石潭记》

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小石潭记》

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公输》

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公输》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出师表》

9、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出师表》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

1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口技》

12、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远。《两小儿辩日》

13、而日中时近也近: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近。《两小儿辩日》

1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热。

凉: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凉。《两小儿辩日》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陋室铭》

16、惟言德馨馨: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

《陋室铭》

17、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尽。《桃花源记》

18、明月别枝惊鹊惊:形容词用作动词,惊动。《西江月》

19、香远益清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清: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香。《爱莲说》

20、既而渐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近。《观潮》

21、互相轩邈轩: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与朱元思书》

22、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与朱元思书》

23、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的知道。《五柳先生传》

2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吃尽。《马说》

25、低绮户低:形容词用作动词,低照。《水调歌头》

26、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

《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27、波色乍明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发出亮光。《满井游记》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陈涉世家》

29、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所苦。《陈涉世家》

30、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陈涉世家》

31、人恒过过:形容词用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形容词作状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小石潭记》

(四)形容词作副词

1、宾客意少舒少:形容词作副词,稍微。《口技》

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的。《三峡》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选择活用类型相同或者不同的一个选项。 1.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范增数目.项王 B. 云青青兮欲雨. C.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D.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1999年上海卷) 2.与“(李实)遂奏(王)播为三原令,廷.诟之”一句中“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正.本清.源B.狼.奔豕.突 C.规.行矩.步D.草.行露.宿(2000年春季上海卷) 3.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春华.秋实 B. 袖.手旁观 C. 穷.形尽相 D. 夏雨雨.人(1998年上海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中的“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斗.折蛇行 B.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C. 其一犬.坐于前 D. 予分.当引决(1996年上海卷) 答案:1.D 2.A 3. C 4.B 解析:1.题干和 D 项是使动用法,A、B、C三项是名词作动词。2.题干和 B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A 项为使动用法。3. 题干和C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另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4.题干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另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1999年上海卷)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yā)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初中文言文句式和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用“……者,……也”来表示。 1、胜者,阳城人也《涉世家》 2、诸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3、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 也《出师表》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1、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3、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用“……也”来表示。这有两种情况: (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 2、夫战,勇气也《刿论战》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4、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5、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1、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2、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3、此则楼之大观也《楼记》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6、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1、此为何若人《公输》 2、为与此同类《公输》 3、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4、4、号为楚《涉世家》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6、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教师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指出其特殊用法 1、晋军.函岭,秦军.氾南。驻扎名作动 2、.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造册名作动 3、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成为帝王名作动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名作动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名作动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名作动 7、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名作动 8、扣弦而歌.唱歌名作动 9、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做诸侯名作动 10、驴不胜怒,蹄.之用蹄踢名作动 1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标记名作动 1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名作状 1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一天天一月月名作状 1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廷上名作状 1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名作状 16、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17、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一样的礼节名作状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名作状 19、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遗憾矣。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动作名 20、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收入动作名

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使动用法 22、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的金银财宝动作名 23、将军身披坚.执锐.坚硬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作名 2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而人之力所罕至焉。危险僻远的地方形作名 2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疏远形作动 26、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作动 27、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旧交情形作名 28、大王必欲急.臣。使……着急形使动 29、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形使动 30、子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生动使动使……长肉名使动 3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使……昂贵抬高形作使动 32、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使……往东名使动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形意动 3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以……为病(担心)名意动 35、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名意动 36、夫人将启.之。为……打开城门为动用法 37、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为……而死为动用法 38、非伤.亡簪(zān)也。为……伤心为动用法 3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为……作序为动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课文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课文) 【古文】 1.《论语》(19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6。子曰:“富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一)李将军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广家世世受.射( ) (2)因复更射之.( )

(3)吾去.大军数十里( )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 2.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陈: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译文: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文: 4.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的性格特点。 5.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 (二一)李将军答案 1.(1)传授 (2)它,代石(3) 距离(4) 跑2.“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3.(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4.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 一、文言句式 课标《考试说明》规定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等。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

(四)变式句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总称为变式句,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掌握这些变式句的特点,有助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翻译非常有帮助。常见的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文:因此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译文:天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中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呢?

初中文言文大全~

初中古文 郑人买履 《韩非子》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一个想买鞋子的人,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就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子(才想起自己忘记带尺码),就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词解: 1. 度:量长短。 2. 而:就。 3. 坐:同“座”,座位。 4. 之:到……去。 6. 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7. 乃:就。 8. 度:名词,指量好的尺码。 9. 反:同“返”,返回。 11. 罢:结束。 12. 遂:终于。 13. 宁:宁可。 14. 无:不。 《吕氏春秋》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要过江楚国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词解: 1. 其:代词,他的。 2. 遽:立即,匆忙。 3. 契:雕刻。 4. 是:指示代词,这儿。 5. 其:代词,他的。 6. 惑:迷惑,糊涂。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幼时记趣 沈复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

初中语文文言文全集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童趣》《论语》十则《山市》《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狼》 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 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公输》《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 七年级上册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教师版)复习进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教师版)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指出其特殊用法 1、晋军.函岭,秦军.氾南。驻扎 名作动 2、.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造册 名作动 3、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成为帝王 名作动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 名作动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游水 名作动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称王 名作动 7、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 名作动 8、扣弦而歌. 唱歌 名作动 9、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做诸侯 名作动 10、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踢 名作动 1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标记 名作动 1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名作状 1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一天天 一月月 名作状 1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在朝廷上 名作状 1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往上 往下 名作状 16、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乘船 名作状 17、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用对待兄长一样的礼节 名作状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当面 名作状 19、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遗憾矣。 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动作名 20、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 收入 动作名 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 使动用法 2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的金银财宝 动作名 23、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硬的盔甲 锋利的兵器 形作名 2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力所罕至焉。 危险僻远的地方 形作名 2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 疏远 形作动 26、素善.留侯张良。 与……交好 形作动 27、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旧交情 形作名 28、大王必欲急.臣。 使……着急 形使动 29、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变绿 形使动 30、子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生 动使动 使……长肉 名使动 3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使……昂贵抬高 形作使动 32、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使……往东 名使动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 形意动 3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以……为病 (担心)名意动 35、吾从而师. 之。 以……为师 名意动 36、夫人将启. 之。 为……打开城门 为动用法

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论语》十则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指出其特殊用法 1、晋军.函岭,秦军.氾南。驻扎名作动 2、.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造册名作动 3、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成为帝王名作动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名作动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名作动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名作动 7、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名作动 8、扣弦而歌.唱歌名作动 9、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做诸侯名作动 10、驴不胜怒,蹄.之用蹄踢名作动 1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标记名作动 1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名作状 1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一天天一月月名作状 1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廷上名作状 1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名作状 16、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17、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一样的礼节名作状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名作状 19、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遗憾矣。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动作名20、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收入动作名 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使动用法 22、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的金银财宝动作名 23、将军身披坚.执锐.坚硬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作名 2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而人之力所罕至焉。危险僻远的地方形作名2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疏远形作动 26、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作动 27、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旧交情形作名 28、大王必欲急.臣。使……着急形使动 29、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形使动 30、子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生动使动使……长肉名使动 3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使……昂贵抬高形作使动 32、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使……往东名使动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形意动 3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以……为病(担心)名意动 35、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名意动 36、夫人将启.之。为……打开城门为动用法 37、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为……

学生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1. 父利其然也。 2. 故人不独亲其亲。 3. 心乐之。 4. 鞭数十。 5.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 不能名其一处也。 7. 一狼洞其中。 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9.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 惟吾德馨。 11. 不蔓不枝。 12. 石青糁之。 13. 巨右者椎髻仰面。 14. 每至晴初霜旦。 15. 皆披发文身。 16.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17.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客此。 18. 策之不以其道。 19. 腰白玉之环。 20.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1. 手自笔录。 2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3. 名之者谁 24. 泉而茗者。 25. 罍而歌者。 26. 红装而蹇者。 27.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8. 置人所罾鱼腹中。 29. 夜篝火。 30.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1.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32.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33. 以光先帝之德。 34. 深入不毛。 35. 吾义固不杀人。 36. 环而攻之而不胜。 37.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8.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9. 人恒过。 4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1. 惠子相梁。 42. 神弗福也。 43. 公将鼓之。 44.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 学而时习之。 2.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3.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 石青糁之。 5.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6. 故外户而不闭。 7.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9.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0. 日光下澈。 11. 窗扉皆洞开。 12. 其一犬坐于前。 13. 与余舟一芥。 14. 斗折蛇行。 15. 犬牙差互。 16.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7.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 父异焉。 2. 邑人奇之。 3. 渔人甚异之。 4. 天下苦秦久矣。 5. 固以怪之矣。 6. 吾妻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 1. 忿恚尉,令辱之。 2. 以乐其志。 3. 食之不能尽其材。 4. 凄神寒骨。 5. 而竖其左膝。 6. 必先苦其心志。 7. 劳其筋骨。 8. 饿其体肤。 9. 空乏其身。 10. 行拂乱其所为。 11. 然后知生于忧患。 12. 死于安乐。 1. 京中有善口技者。 2. 香远益清。 3.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4. 互相轩邈。 5. 亦不详其姓字。 6. 辱于奴隶人之手。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大全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7.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0.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诫子书 【汉末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天上的街市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 一、七年级 1、《世说新语》两则 ①《咏雪》 [1]差:大致、差不多。 [2]拟:相比。 [3]因:凭借。 ②《陈太丘与友期》 [1]期.行:约定。 [2]舍去.:离开。 [3]乃.至:才。 [4]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5] 相委.:丢下,舍弃。 [6]引:拉。 [7]顾:回头看。 2、《虽有嘉肴》 [1] 嘉:好、美。 [2]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甘美。 [4]至.道:达到极点。 [5]困:不通, 理解不了。 [6]自强.:勉励。 [7]学.(xiào)学半:教。 [8]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 3、《河中石兽》 [1]圮(pǐ):倒塌。 [2]并:一起。 [3]阅:经过,过了。 [4]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5]竟:终 于、到底。 [6]棹(zhào)划船。 [7]究.物理:推究。 [8]是.非木杮:这。 [9]湮:埋没。 [10]耳:语气词,表示“罢了”。 [11]颠:通“癫”,疯狂。 [12]啮:侵蚀、冲刷。 [13]遂:于是。 [14]但:只。 4、《伤仲永》 [1]世隶.耕:属于。 [2]尝:曾经。 [3]收.族:聚、团结。 [4]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5]扳:通“攀”,牵、引。 [6]称:相当。 [7]众人矣.:语气词。 [8]受.之天:承受。 [9]贤.于材 人:胜过、超过。 5、《孙权劝学》 [1]辞:推托。 [2]务:事务。 [3]邪:通“耶”,语气词。 [4]见.往事:了解。 [5]乃:于是。 [6] 及:到了……的时候。 [7]过:到。 [8]更:重新。 6、《口技》 [1]会:适逢,正赶上。 [2]施:设置、安放。 [3]但.闻:只。 [4]满坐.:通“座”。 [5]抚:抚摸, 安慰。 [6]乳:喂奶。 [7]是:这。 [8]毕.备:全、都。 [9]少:稍微。 [10]舒:伸展、松弛。 [11]曳:拉。 [12]虽:即使。 [13]名:说出。 [14]奋.袖:扬起、举起。 [15]股:大腿。 [16]几:几乎。 7、《短文两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课文)

1.童趣(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春秋、必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成语:温故知新)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语)"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成语)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语:择善而从)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成语:任重道远)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课时跟踪检测(三)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一、考点针对练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省略句的翻译,“谢”应 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 (2)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门去。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 (3)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得到尊重。 [参考译文] 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莱地夷维人。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节

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他担任齐国宰相之后,吃饭每顿不吃两种肉,姬妾不穿丝织物。他在朝廷上,国君跟他说话,他就直言回答;国君没有跟他说话,他就直道而行。国家有道,就服从命令去做事;国家无道,就衡量命令,酌情而行。因此连续三朝在诸侯中闻名。 越石父是贤人,不幸被抓进牢狱。晏子出门,在路上遇见了他,当即解下马车左边的马将他赎了,载回来。(到了家,)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门去。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整顿衣冠,表示道歉,说:“我虽不仁,不过刚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提出绝交呢?”越石父说:“不对。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得到尊重。刚才我在牢狱中,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我。您已经了解我把我赎出来,这就是知己;是知己却还对我这样没有礼貌,因此不如在牢狱之中。”于是,晏子请他进去,奉为上客。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 身死东城,尚不觉寤, 译文: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译文: (3)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译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女通“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日扳仲永:通“攀”,牵,引。 不同“否”。 裁同“才”。 策勋十二转“策”通“册” 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为博士邪“邪”通“耶”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知”通“智”,孰为汝多知乎? “止”通“只”,只有,止有剩骨。 三、词类活用: 父异焉:对……感到诧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邑人奇之: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认为……有利可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愿为市鞍马:买,名词作动词用 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 四、一词多义: 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的并自为其名:题上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仲永的卒之为众人:成为 邑人奇之:代词,指这件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代诗的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的诗其受之天也:代词,代他的 贤于材人远矣: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见往事耳:了解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六、特殊句式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1.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1.孰为汝多知乎?(应“孰为汝知多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2.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夸父”)夸父还没有赶到太湖,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