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注释】①尚颜,生卒年月不详,中国晚唐时期著名的诗僧,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人。交友甚广,其中有著名的诗人陆龟蒙、方干、郑准、陈陶等人,经常相与唱和。

赏析

《唐诗纪事》卷七十七记载了一个“棋逢对手”的故事:相传尚颜非常喜欢下棋,因为同样的爱好,尚颜结识了同时期的诗人陆龟蒙。陆龟蒙过世后,尚颜非常怀念这位朋友,他写过一首著名的《怀陆龟蒙处士》诗,里边有两句是这样的:“事免伤心否,棋逢对手无。”尚颜写完这首诗后,到宋代,另一个僧人普济也写下了“棋逢对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的诗句,“棋逢对手”这个成语便渐渐流传开了。到后来,明代的《三国演义》中,因为出现了“棋逢对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的诗句,所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又成为一句著名的口头语了。

尚颜虽是个僧人,但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绸衣”即“鹑衣、布衣”之意,是一种比较差的衣服,是当时劳动人民穿的一种衣服。“木突”犹言“呆木、憨傻”之意。“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诗歌一开头从外貌上来写这个村公,这个村公看上去显得木木突突,但木突中仍能透出其“眼未昏”的特点。“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此村公真是与众不同,他能呼酒买笑,醉酒欢歌。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此村公并非一个普通的村公,他应该是一个厌弃官场,隐居民间的高人。“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村公的村居生活自在而惬意,他虽然蜗居茅舍,但他不以为意,自食其力,反觉无拘无束,心旷神怡。“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那些在名利场中争夺的人,到头来有多少人能够逃过劫难。

全诗借写村公,塑造村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厌恶官场、淡泊名利、旷远自得的高尚情怀。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赏析

此诗写于唐开成二年(837),当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做闲职,政治上的共同遭际,生活上的坎坷,使两位挚友的心贴得更紧了。首联二句,既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对比,也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字面上看是抒写老友聚会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一个“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的真挚心情,也暗示两人意欲借酒倾诉的强烈渴望。“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神态。白、刘当时年均已六十七岁,亦即“七十欠三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张皱纹满面的老脸,面面相觑,怎能不感慨万千?在这无言的凝视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闲征”一联,看似写老友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实则揶揄自己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用来作为酒桌上的谈资,借之助兴而已。丝竹之声固然美妙,却无法比拟知己的“清吟”奏出的心灵乐章,而引起的感情上的共鸣。尾联,一个“更”字开拓出更深的情味,把友情和诗意推向了高峰。此番“闲饮”,似乎意犹未尽,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这既是对友人的殷切期待,也是对未卜人生的美好祝福。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表现了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村饮【清】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品读】

诗题节录首句的前两个字,点明诗所叙的主要事件。“家家醵酒钱”,明示这样的“村饮”是村民们自己凑钱聚会而饮。据说,在古代农村,一般在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这样的聚会,实质上是大家自发组织起来,祭土神谷神,祈求天赐好年成,也感谢五风十雨的天恩神佑。“竹枝篱外”和“野棠边”,点明村饮的地点和周围的环境,“竹枝”和“野棠”,增添了村饮的画意之感,也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谷丝久倍寻常价”,物价猛涨,这可能是村饮宴上大家谈论较多的话题,也是当时的一个热点问题,甚而引出他们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眷念。谈论者似乎以老者长者为多,他们在那个小圈子里谈得很热和,但是那些年轻人听不下去了,于是劝他们“休谈少壮年”,冲突就这样戏剧性地展开了。父老们的絮谈和年轻人的厌听,不同的情态,其实是反映了共同的心理:对物价飞涨的现实深表不满,由此读者也可想到当时“家家”所过的苦难日子。村饮的欢乐气氛也开始变得沉闷起来。

古人曾说“酒喝欢乐饮”,如此沉闷之宴,自然人们喝不了几杯,尽管时间都被磨蹭了进去。这不,日已西斜,本来晴朗的天气,这时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人们匆匆而归,一路所见只是不变的芳草萋萋。走进村庄,又见耕牛酣眠,周围落花遍地。叙事之中不忘写景,写景还是为了含蓄地表现村民一路上的心情——抑郁、忧伤、苦闷。而牛酣眠的自在之态,对村民心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反衬,强化悲情的抒发。村饮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诗人写诗至此,并未结束,他巧妙地将笔宕开,将镜头对准“秧苗已长”,对准“桑芽短”,暗示农人的大忙季节就将到来,所以说“忙甚春分寒食天”。物价飞涨也好,内心有怨也罢,代沟冲突也行,春忙季节来了,一切都得放下,新的生活召唤着村民,一年的希冀感染着大家,于是生活像河流一样在那里打一个圈又继续向前流淌。

练习:

1.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牛”这一意象。

2.作诗要讲究章法,追求“片言居要”的表达策略。你认为该诗哪一句具有这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