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谈人生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5
我人生中的八个抉择摘自王选在北大的演讲稿我的第一个抉择,是在大学二年级。
1954年我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
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令我终生受益终身。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
那时候有数学专业、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是同计算机关联的。
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了,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
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又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
我看到“十二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研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
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没有休息。
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
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
1961年,在我24岁的时候,我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点儿硬件经验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研究,投身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这样一些领域来。
这一抉择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的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
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说的一句话:“在己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的观点一、选择专业在我的人生中,选定自己的专业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专业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
因此,我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选择就业机会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是我一生中的重大抉择之一。
面对众多的职位和不同的行业,我应该综合考虑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三、选择婚姻对象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对于我的幸福和家庭的稳定非常重要。
我应该注重双方的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匹配,以确保我们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和关爱。
四、选择生活方式选择生活方式也是我一生中的重大决定之一。
生活方式涉及到居住地选择、生活节奏、消费观念和社交圈子等方面。
我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上快乐、健康、有意义的生活。
五、选择个人发展个人发展是我一生中的重要议题,我应该不断学习、进修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进修课程、培训项目或者技能训练,以确保自己不断发展并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六、选择生育与家庭规划选择是否要生育和家庭规划是我一生中的重要决策。
我应该考虑到自己和伴侣的意愿、经济能力和生活状况等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应该注重家庭和个人的平衡,确保每个成员的幸福和家庭的稳定。
七、选择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应该关注社会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服务他人。
总结:在我一生中的重要决策中,选择专业、选择就业机会、选择婚姻对象、选择生活方式、选择个人发展、选择生育与家庭规划以及选择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应该认真思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汇报人:2023-12-21•引言•第一个重要抉择•第二个重要抉择目录•第三个重要抉择•结论•附录:演讲者的生平简介01引言王选教授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曾主持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当代毕昇”。
他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深知科研工作的不易,因此希望通过演讲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事业。
背景王选教授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让更多的人了解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付出,同时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勇敢地选择科研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
目的演讲的背景和目的演讲者的简介•王选教授: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被誉为“当代毕昇”。
他主持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中国的印刷技术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02第一个重要抉择王小波在高考后,面临选择志愿的问题,需要决定自己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方向。
高考志愿选择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但王小波对计算机科学并不了解,不确定是否应该选择这个专业。
时代背景面对的问题王小波从小对数学和逻辑推理感兴趣,这为他后来选择计算机科学专业提供了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市场需求大,这也为王小波的选择提供了支持。
社会需求个人兴趣王小波最终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专业,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对未来的影响这个抉择对王小波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这个领域不断学习和创新,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企业家。
03第二个重要抉择面对的问题计算机普及率低当时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普及率非常低,只有少数人能够接触和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人才匮乏由于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非常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计算机应用范围有限当时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普通民众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不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掌握计算机技术成为了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教材分析◇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课文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深入浅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信、执着,流露出他的自强奋进、开拓进取,以及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的崇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王选一生重要的抉择和贡献。
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1.研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思路,感知演讲者的精神品质。
2.品析演讲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1◇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主旨,明白作者把大力扶植年轻人作为重大抉择的重要意义。
2.难点:体会演讲者的演讲特色,感受演讲者对年轻人寄予厚望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吗?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
三十多年来,方正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的创建者王选先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做出了哪些智慧的抉择吗?今天,我们学习《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起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狡辩.(biàn) 抉.择(jué) 枯燥.(zào)(bōxuē)崭.新(zhǎn) 堕.落(duò) 剥削..阻碍.(ài) 署.名(shǔ)2出类拔萃.(cuì) 强.词夺理(qiǎng)(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扶植:扶助培植。
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前沿:比喻科学研究中最新或领先的领域。
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沦落;流落(多见于早期白话)。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王选: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作者: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6年第04期“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您的名字,已经被‘印刷’进人民的心里。
”……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逝世,享年70岁。
2月19日,王选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王选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这位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的“当代毕异”作最后的送别。
人们感谢王选,悼念王选,报刊上、网络上,关于王选的报道、文章如雪片纷飞,不计其数。
而作为一名科学家,又是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王选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王选的人生之路对今天的青少年有哪些启迪呢?本刊特别摘编了王选1998年10月在北大的讲座《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让我们的读者由此领略这个用一生诠释创新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第一个抉择,选择北京大学系——高质量的数学基础教育使我终生受益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解析几何是当时已是一级教授、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江德常先生;数学分析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的陈立本先生,他当时是34岁的正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教高等代数的,就是丁石孙先生,当时他是非常优秀的、出类拔萃的。
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
北大应该继承优秀教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
这第一步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
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
当时好的学生都报数学专业,我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大约三四年之久,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
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
【案例分析】王选先生的八个重要选择王选,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王选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领导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占领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打入日本和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成果两度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王选教授也被誉为“当代毕升”。
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
(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
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我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
1961年,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的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
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说的一句话,他讲:“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对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呢,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决定锻炼英语的听力。
王选:选择成就梦想作者:来源:《中关村》2008年第10期回顾王选的一生,我不敢说能够理解他在那么艰难的奋斗中,在与疾病搏斗中曾经历过的心灵历程。
一个为祖国的发展进步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的人,一个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睿智的人,越到晚年心中的奉献情愫会越炽烈。
我们今天纪念王选,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取他一生中曾经的奋斗历程:那样的善于学习,在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辽阔背景上建设自己的知识结构;那样的勇于在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实践中发愤创新;那样的自强不息;那样的毅力和智慧。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可能怀抱理想,都可能面对很多抉择。
王选也有过多次足以影响人生未来的抉择,他每次选择都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王选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1954年考进北京大学。
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发生在1956年大学二年级选择专业的时候。
那时班上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纯数学,因数学被认为是科技领域的皇冠,纯数学则被认为是皇冠上的明珠。
纯数学的光芒可以照耀到一切科技领域。
而王选却选了计算数学这个“冷门”专业,北大刚刚设这门学科,连教材都缺乏,可谓冷清而荒凉。
他的这次选择,决定了他未来一生的走向。
1958年我国掀起研究计算机热潮,王选成为我国最早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奠基者之一。
回顾王选的选择,我想可以写上:没有什么比抉择更能影响人的前程,没有什么比认识更能影响人的一生。
1961年他选择了:“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
”这其实是选择了“跨领域”研究。
如同阴阳结合分娩出生命,没有“跨领域”就没有创新。
“跨领域”是导致创新的最佳途径。
王选一生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坚持自主创新技术研究。
同年,他还作出了第三次重要选择:每天半小时收听英国BBC广播的英语。
计算机技术美国最为发达,王选意识到从事计算机研究,更多地要从美国学东西,那就有必要学英语。
这个选择使他日后得以直接阅读到许多英文资料,从而能够同世界科技的前沿发展同频共振。
就在他如琢如磨地深入研究的日子,他因饥饿加劳累患重病久治不愈,生命岌岌可危,1962年被护送回上海老家。
王选:我的人生抉择王选口述吴燕整理发布时间:2006-02-19 06:46来源:文摘报21岁,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24岁,他与死神擦肩,却激发出对计算机事业的灵感,决定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系统;38岁,他挑起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大梁,开始了18年如一日的跋涉。
他是中国激光照排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
中国印刷因他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1958年,王选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
1958~1974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975年起主持照排系统的研制,其高倍率字形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技术使字形信息的总体压缩率高达500∶1。
1975~1991年,具体负责华光Ⅰ、Ⅱ、Ⅲ、Ⅳ和方正91电子出版系统的核心硬件——栅格图像处理器的研制,使国产照排系统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他领导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各大报社和出版社、印刷厂逐步普及,并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中文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
2001年,王选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是在上海的南洋模范学校,所以是一个空前绝王选在北大校园晨练后的十三年“老南模”。
南模这个学校很好,我在这里读书,感觉培养最多的是一种学习自觉性,一种灵活的脑筋,还有一种集体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学风,这对我是终身受益的。
高考的时候报志愿,我填了三个,都是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
选择数学,只是因为我觉得理科是我理想所在,而数学又是我擅长的。
到了北大数学系,年级里共200多人,大二的时候分专业,前十名都选了纯数学,可见好学生都往纯数学那边去。
那儿有学问,有深度,有理论。
而当时弄计算机编程序需要穿孔、纸带、卡片,所以大家都认为计算数学是非常枯燥、琐碎、缺乏理论的这么一个专业。
我选择这个专业,很大程度上是我的一种觉悟吧。
1956年,国家在十二年远景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
我想这些将来必然是国家最需要的,于是我就把个人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国家的重点方向结合起来。
这种观念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强烈的。
这么一个动力,使我非常坚决地跨入计算机这个行业。
北大当时的计算机研究刚刚起步。
我的老师张世龙,是国内这方面的先驱之一。
他自己先设计了一台小型计算机,1958年到1960年我跟着他参加调试设计。
到了1961年以后,我才慢慢成熟了,能够自己选择方向。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旦做起一个项目来,就会有一种疯狂的劲头。
经常工作一天一夜,然后睡个觉,有时候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了,就坐在床上睡着了。
有时候工作一个通宵,早上到饭店里,刚叫完菜,我已经睡着了,累到这么一个地步。
这样打乱了生活规律,不久我就病倒了。
白血球非常低,低到2000左右,查不出来病因。
当时医院的一个诊断比较吓人,认为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给我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
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过度疲劳下的全身功能失调。
我只好回到上海去休养。
1962~1965年这三年在上海养病,头一年是完全休息,后两年症状减轻了,我就马上开始大量看文献,并且承担了一个项目,和北大的人一起做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
逐渐开始工作后,我就产生了很多的灵感。
这期间,我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硬件设计跨入到软件领域,专门做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
我做了这个决定后,觉得自己创造的火花就爆发出来,迎来了第一个创作高峰。
1965年我回到北京,继续做这个项目,它是我一生中的第一个成功的项目。
这条道路,当时很独特,也很超前研究软件对硬件的影响,沟通这两个领域,我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
当时很多做硬件的人觉得硬件还有很多问题都没解决呢,还谈不上这个事。
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科学院计算所和南京大学也在搞,因为我们有特色,所以后来能够得到推广。
搞电脑排版,我们在国内是第六家。
我们选择了激光照排,选择了数字化,选择了信息压缩,这条道路,当时很独特,也是超前的。
当时,我们感到我们做的工作是未来的一个主流,一棵大树,所以不仅没有任何的孤独感,而且觉得正走在一条最前沿、非常广阔的大路上。
在激光照排里头,我用了一个巧妙的数学算法。
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异议,他们说这么复杂的问题,人家这么多的国内权威单位,精密仪器、精密机械单位都没解决,一个北大的小助教,用一个数学的办法就可以把字形压缩完了以后恢复,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不可信的一种骗人的数学游戏。
而恰恰是这个数学算法,使这个方向得到成功。
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们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我们非常兴奋,对解决我们研究的困境有很大帮助。
事后,我才知道这个报道是顶着很大压力,冒了很大风险的,所以我牢牢记住这张报纸,一直想要用事实来证明它是对的。
非常幸运,我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包括198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的亲笔信,包括1980年10月25日小平同志的批示:“应加支持。
”尤其是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局长郭平欣和这个项目办公室的张荣芝,他们两位完全理解这个方案的先进性。
郭平欣局长出了一个11个字的考题。
11个字,各种笔划都有,各种结构都有,来考验我们的这个信息压缩的算法是否能适应。
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第一笔经费就没法得到。
除了电子部,各部委、计委、经委都给了支持,后来还专门成立了经委下面的印刷专校。
到1989年形势大变,觉得搞这个激光照排又有名又有利,哪能想到1979年到1986年中间这几年的低潮?就是到了1988年,还有人说北大的这个项目使中国的照排技术比西方落后了十年。
之前,还有人预言过,1984年的10月,就是我们的垮台之日,因为1984年10月要办一个国际展览,国外的商品要进来。
当时与国外竞争得很厉害,我们一直埋头苦干,我坚信总有一天会打败他们,这个信念是非常强的。
所以碰到有人说些不相信我们的话,否定的话,或者预言我们注定要灭亡的话,我都不加理会。
后来的发展非常具有戏剧性,六个报社引进的五家美国、日本、英国的系统,全部被我们取代。
对我来讲,最最兴奋和激动人心的是两种时刻:第一种时刻就是冥思苦想了半个月,最后一天半夜想出一个绝招,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那是一种非常兴奋的愉快的享受;还有一种时刻就是看到我们研究的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报业应用。
我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选主持研制的华光系统在国内外市场展开激烈厮杀。
从1985年开始,华光系统捷报频传。
1985年2月,新华社用华光Ⅱ型激光排版系统排印新华社新闻稿。
同年,激光照排系统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1987年底,《经济日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
一年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卖掉全部铅字。
此后,一批中国印刷企业逐步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迎来了光与电的新世纪。
在海外,北大激光照排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大批客户,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
十年过后,王选坦率地评价了自己曾经扮演的角色。
1985年左右,我们刚有了一点成果,北大就刮起了理论风和出国风,大家纷纷写论文评职称,要出国进修。
项目组的人员大大减少,有一年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志。
我可以理解这种情况,然而心里很难受,很压抑。
在这样的风气中,我就感受到,一个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研一定要变成商品,一定要变成商业,这才是中国的出路,才是中国最需要的。
我想我们不能一直只是埋头做研究。
我经常反问自己,我们得了这么多奖,如果将来市场都被外国产品占领了,那么你的功劳在哪儿呢?国家投资到哪儿去了呢?有的时候,人不要去想这个名和利,你要想什么东西是社会需要的。
好比我选这个专业,是国家需要。
而当时坚持产业化,也是国家需要。
所以我很赞赏这样一句话:一心要得诺贝尔奖的人得不到诺贝尔奖。
两个得过诺贝尔奖的人,一位化学家,一位生物学家都这样讲过。
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得奖,你肯定不会成功,因为经受不起磨练和艰难。
1983年我在北大校委会上提出了技术产业化建议,当时校领导很快就接受了。
1986年就成立了方正的前身。
其实企业都是别人在经营,我曾经做过一段董事局主席,更大程度上是企业需要我的名望。
我这个人天生是不适合干企业的,没有一点企业家的素质。
因为企业家懂得财务,而我对财务一窍不通,而且觉得有点格格不入,自己的账都不清楚,自己的钱都不清楚。
企业家必备的这些素质,我都非常缺乏。
我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
如果说现在年轻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我建议他去办一个企业,找一个人品好,有能力的人做CEO。
你可以做董事长,也可以不做董事长。
如果他本身就具备像比尔·盖茨这种能力的话,干脆去做企业家。
开拓市场并不比开发技术容易,方正拥有广阔的市场,是方正的企业家们经营和开拓的结果。
只有把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最终走向一体化,才是正确的选择。
(《百年潮》2006年第2期)。